Workflow
沪光股份(605333)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零部件板块8月5日涨1.59%,华密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8.8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5 16:37
板块整体表现 - 汽车零部件板块当日上涨1.59% 领先上证指数(涨0.96%)和深证成指(涨0.59%)[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8.84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9.12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807.69万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华密新材(836247)领涨板块 收盘价23.73元 涨幅12.41% 成交量19.22万手 成交额4.50亿元[1] - 捷众科技(873690)涨幅11.12% 收盘价28.89元 成交量9.73万手 成交额2.92亿元[1] - 申达股份(600626)涨幅10.12% 收盘价4.46元 成交量29.06万手 成交额1.27亿元[1] - 正裕工业(603089)等6只个股涨停 涨幅均超9.99%[1] 资金流向特征 - 湖南天雁(600698)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04亿元 占成交额比例23.86%[3] - 众泰汽车(000980)主力净流入2.86亿元 占比25.48%[3] - 新泉股份(603179)主力净流入1.88亿元 占比29.17%[3] - 航天科技(000901)主力净流入1.64亿元 占比9.84%[3] 下跌个股表现 - 雷迪克(300652)跌幅3.97% 收盘价61.42元 成交量6.47万手[2] - 福赛科技(301529)跌幅2.03% 收盘价68.88元 成交量6.16万手[2] - 沪光股份(605333)跌幅1.99% 收盘价35.04元 成交量4.63万手[2]
研报掘金丨民生证券:维持沪光股份“推荐”评级,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格隆汇APP· 2025-08-05 15:1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要从事汽车线束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1] - 产品涵盖整车客户定制化线束、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仪表板线束、发动机线束、车身线束、门线束、顶棚线束及尾部线束等 [1]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从24.5亿元增长至79.1亿元,CAGR达47.9% [1] - 2024年营收79.1亿元,同比+97.7%,迎来成长拐点 [1] 行业趋势 - 汽车行业智能电动化进程加速 [1] - 线束轻量化趋势凸显 [1] -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1] 公司优势与战略 - 作为自主汽车线束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1] - 产品种类齐全、客户结构优质 [1] - 聚焦核心技术,拓展高压连接器业务 [1] - 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打开未来发展空间 [1]
民生证券给予沪光股份推荐评级,深度报告:国产线束之光 连接器助力成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4:23
行业趋势 - 智能电动领域处于发展初期 国产线束替代进程加速 [2] - 电动化与智能化进展推动汽车线束行业需求增长 [2] 公司业务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全球化战略推进顺利 [2] - 连接器业务拓展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2] 市场评级 - 民生证券给予沪光股份推荐评级 最新股价35.15元 [2]
公司深度 | 沪光股份:国产线束之光 连接器助力成长【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05 12:00
行业与公司概况 - 沪光股份是国内稀缺的自主汽车线束上市公司,产品涵盖高低压全场景线束,客户包括大众、奔驰等传统车企及赛力斯、理想等新势力 [2][18] - 2021-2024年公司营收从24.5亿元增长至79.1亿元,CAGR达47.9%,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97.7%迎来成长拐点 [2][24] - 公司掌握高压线束轻量化等关键技术,适配800V平台,2025Q1毛利率达14.4%,ROE达35.6%显著高于同业 [48][33] 行业趋势与市场空间 - 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单车价值量约2,500元,整车线束平均价值量达5,000元,预计2026/2030年行业规模达1,503/2,165亿元 [4][53] - 2023年国内汽车线束市场规模911亿元,高压线束占比21.7%,预计2025年高压线束占比提升至26.3% [15] - L3级以上自动驾驶推动传感器数量从9个增至26个,单车线束长度翻倍至3-4KM,高频高速线束价值量提升1,000-1,500元 [57][81] 公司竞争优势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2015年98.7%降至2024年80.1%,新增极氪、奇瑞等项目定点 [3][17][40] - 2024年研发投入2.6亿元,实现40A-600A全系高压连接器研发,产品已搭载赛力斯、上汽等客户 [14][17] - 重庆工厂2024年营收42.8亿元,罗马尼亚子公司营收1.8亿元同比+674.3%,全球化布局加速 [23][94] 产能与技术布局 - 昆山泽轩基地建成后形成年产200万台套产能,高压线束年化产能140万套且利用率超90% [88][14] - 智能制造使生产效率提升40%,半成品库存降低65%,自动包胶效率达人工5倍 [86][87] - 铝导线替代铜导线可减重30%,已实现全铝高压线束量产并搭载问界M9等车型 [61][81]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1,139.2%,预计2025-2027年营收95.6/115.6/141.1亿元 [5][25] - 赛力斯问界系列2024年销量39.4万辆同比+314%,M8上市后累计交付突破6万台 [44][47] - 高压连接器业务拓展第二成长曲线,2024年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217.7亿美元 [4][81]
沪光股份(605333):深度报告:国产线束之光,连接器助力成长
民生证券· 2025-08-05 10:21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对应2025年PE为20倍 [4][5] 核心观点 - 智能电动化趋势下汽车线束行业迎来量价齐升,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单车价值量达5,000元以上,2026/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03/2,165亿元 [1][3]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2015年98.7%降至2024年80.1%,成功切入赛力斯、理想、特斯拉等新势力供应链 [2][15] - 全球化布局加速,德国子公司KSHG在罗马尼亚设立分公司,2024年营收1.8亿元同比+674.3% [2] - 延伸高压连接器业务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已实现40A-600A全系产品研发并搭载赛力斯、上汽等客户 [3][18]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收CAGR达47.9%,2024年营收79.1亿元同比+97.7%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1,139.2%,毛利率提升至17.5% [35][47]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95.6/115.6/141.1亿元,归母净利7.8/9.4/11.7亿元 [4]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4年研发费用2.6亿元,实现高压连接器等关键技术突破 [18][22] 行业分析 -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动高压线束需求,800V平台推动单车价值量增至5,000元,高压部分占2,500元 [71][73] - L3级自动驾驶催生传感器数量增长,单车线束长度从2KM增至4KM,以太网替代传统总线提升传输速率 [74][78] - 轻量化趋势下铝导线替代铜导线可减重30%,政策要求2025年乘用车油耗限值4L/100km [79][81] - 行业认证周期1-3年,外资占据77%市场份额,国内厂商以高压线束为突破口加速替代 [86][94] 公司优势 - 产品覆盖高低压全场景,高压线束年产能140万套,产能利用率超90% [18] - 同步开发能力突出,获大众MEB平台、奥迪Q4等高端车型定点 [23][89] - 智能制造转型成效显著,重庆工厂扭亏为盈推动净利率提升至6% [35][44] - 绑定赛力斯问界系列核心供应商,M5/M7/M9高低压线束已量产 [58][59]
沪光股份(605333)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061.9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16:38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4日收盘价35.75元 单日上涨5.96% [1] - 换手率2.0% 成交量8.74万手 成交金额3.0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061.94万元 占成交额10.15%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2748.32万元(占比9.11%) 大单净流入313.62万元(占比1.04%) [1] 资金流向 - 中单资金净流出2341.13万元 占成交额7.76% [1] - 小单资金净流出720.81万元 占成交额2.39%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5.43亿元 同比增长0.64% [1] - 归属净利润9310.35万元 同比减少7.63% [1] - 扣非净利润9009.40万元 同比减少5.34% [1] - 流动比率1.210 速动比率1.013 资产负债率66.03%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7年 位于苏州市 从事汽车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43677.6081万元 实缴资本43677.6081万元 [1] - 法定代表人成三荣 [1] 企业运营与资产 - 对外投资企业10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15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1条 专利信息162条 行政许可36个 [2]
沪光股份(605333):业务横纵拓展,线束龙头高歌猛进
国投证券· 2025-08-03 21:4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43.47元/股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10.6/12.7亿元,同比增长17%/35%/20% [4] - 当前股价33.74元对应2025年PE为18.3倍,2026年13.5倍 [6] 公司核心优势 - 深耕汽车线束36年,从工程机械拓展至乘用车领域,客户覆盖赛力斯、上汽大众、理想、特斯拉等主流车企 [2] - 具备高端车型量产能力,配套问界M9等爆款车型,形成品牌背书 [3] - 自动化生产与智能制造体系提升品控,产品一次合格率行业领先 [3][25] - 连接器自制可降低成本约4%,高压连接器已实现40A-600A全系覆盖 [30][31] 行业空间与格局 - 2025年汽车线束市场规模预计达1100亿元,新能源车单车价值量提升3000元(高压+智能线束) [2][45] - 外资厂商市占率从73%降至57%,自主厂商份额从3-4%提升至8% [46][47] - 电动化催生高压线束需求(+1500-2000元),智能化带动高频高速线束需求(+1000-1500元) [2][39] 业务拓展方向 - 布局人形机器人线束,单台价值量约2000元,2025年首套样线下线 [3][97] - 罗马尼亚工厂投产,配套大众欧洲项目开启全球化布局 [3][99] - 特种线束已获赛力斯、蔚来等订单,2025年规划产能30万件 [94][9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9.1亿元(同比+98%),净利润6.7亿元(净利率8.5%) [5] - 成套线束营收占比89%,毛利率18%,显著高于发动机线束等产品 [24][28] - ROE从2023年3.5%大幅提升至2024年30.1%,规模效应显现 [5][25]
2025年人形机器人线束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7-30 21: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线束承担着电力传输、信号控制和数据通信的重要功能,行业资金、技术和客户壁垒较高,未来将朝着智能化、高性能化、轻量集成化和仿生化方向发展 [4] - 中国人形机器人线束行业受全球机器人产业政策、中国技术突破等因素推动,随着应用场景拓展、技术发展、行业政策驱动、产业生态扩张和市场需求提升,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4] - 中国国产人形机器人线束产品虽性能与进口产品有差距,但具有性价比优势,国产化率有望逐年提升 [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 - 人形机器人线束是连接机器人各部件的电线和电缆集合,由导线、绝缘材料、保护层和连接器组成,承担电力传输、信号控制和数据通信功能 [5] 行业分类 - 从产品类型分为柔性线缆和刚性线缆,柔性线缆用于频繁运动关节部位,刚性线缆用于固定连接部分 [7][8] - 从产品功能分为动力线束和信号线束,动力线束为关键部件提供电能,信号线束传递控制信号和反馈信息 [9][10] - 特殊专用线束包括液冷线束、特殊信号线束和结构型线束,满足特殊散热、通信和轻量化集成需求 [12][13][14] 行业特征 - 行业具有资金壁垒高、技术壁垒高、客户壁垒高的特点,且朝着智能化、高性能化、轻量集成化和仿生化方向发展 [15] 发展历程 - 经历初期发展、集成化与柔性化发展、智能化与高度集成、智能可重构与仿生发展四个阶段,目前处于智能可重构与仿生发展阶段 [21][22][24]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原材料,成本占比约70%,连接器是重要原材且国产化率低,未来连接器数量预计下降 [30][31][33] - 中游为线束制造商,进口线束在多项性能上优于国产线束,人形机器人线束性能要求高于工业机器人线束,略低于车规级线束 [35][36][37] - 下游为人形机器人应用环节,线束应用占比不足1%,中国企业有望在部分领域率先实现国产化替代 [40] 行业规模 - 预计2025 - 2029年市场规模由3.4亿人民币增长至81.6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21.34% [42] - 历史增长得益于各国政策支持和中国技术突破,未来增长受应用场景拓展、技术发展、政策驱动、产业生态扩张和市场需求提升等因素推动 [43][44][45]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为国际巨头企业,第二梯队为中国领先企业,第三梯队包括部分企业 [50] - 历史上欧美日韩企业进入早、产品性能优,已进入主流供应链,中国企业进入晚且未稳定进入 [51][52] - 未来中国产品具性价比优势,国产化率有望逐年提升 [53] 上市公司速览 - 报告列出立讯精密、万马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信息 [55][56][57] 企业分析 - 立讯精密为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2024年汽车互联业务激增,追加机器人赛道投资 [70] - 万马股份业务涵盖三大事业,工业线缆产品丰富,2024年电力产品同比增长,垂直化生产能力提升 [74] - 鑫宏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新能源汽车和工业线缆营收增长,设立子公司研发人形机器人线束 [80]
中小盘周报:看好AI+应用,关注膳食营养补充剂-20250727
开源证券· 2025-07-27 22:09
市场表现 - 本周A股市场普涨,中小盘表现优于大盘,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万得全A指数均上涨,中小盘代表指数涨幅高于上证50和沪深300等大盘指数[15][17] - 水利水电建设指数涨幅最大,本周涨幅18.45%,2025年初至今稀土指数涨幅居首,上涨81.86%[18] 重大事项 - 2家公司在A股上市,1家公司在港股上市,3家公司获证监会注册,1家公司过会[30][31][32] - 新增竞价预案公告6例,融资规模43.58亿元,发行2例竞价案例,募资金额14.85亿元,竞价项目平均折价率18.9%,收益率40.7%[34][37] - 2家公司首披重大资产重组,9家公司涉及实控人变更,14家公司披露股权激励预案,25家公司推出回购预案[40][49][51] 行业前景 - 预计2026年全球膳食营养补充产品销售规模将达2230亿美元,HMB、氨糖、硫酸软骨素等细分市场前景广阔[5][60] - 预计2030年全球HMB产量可达3571.69吨,2027年全球氨糖原料市场规模达到24568吨,2030年全球硫酸软骨素市场规模达到16.5亿美元[71][79] 重点推荐 - 智能汽车主题推荐沪光股份、瑞鹄模具等个股,高端制造主题推荐凌云光、奥普特等个股,户外用品主题推荐三夫户外[6] - 多家公司业绩表现良好,如沪光股份人形机器人项目首套样线下线,芯动联科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晶晨股份二季度营收创新高[85][93][96]
沪光股份(605333)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7-22 17:30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500人[3] - 出席股东持表决权股份356,912,659股,占比81.7152%[3] - 公司在任董事7人、监事3人全部出席,董秘出席,其他高管列席[6]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及相关议事规则的议案》,A股同意票数356,179,459,比例99.7945%[7] - 《关于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的议案》,A股同意票数356,180,859,比例99.7949%[7] - 《关于修订〈对外担保管理制度〉的议案》,A股同意票数356,141,859,比例99.7840%[7] - 《关于修订〈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的议案》,A股同意票数356,175,559,比例99.7934%[8] - 《关于修订〈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的议案》,A股同意票数356,161,859,比例99.7896%[8] - 《关于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议案》,A股同意票数356,177,859,比例99.7941%[8] - 《关于修订〈防范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管理制度〉的议案》,A股同意票数356,168,659,比例99.7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