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科技(688151)

搜索文档
华强科技: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事项的专项说明-天职业字[2024]22723号
2024-04-26 19:34
业绩调整 - 2021年调减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526,460.17元[4] - 2021年调增营业成本和应付账款1,073,786.80元[4] - 2021年合计调减净利润1,031,377.67元[4] - 2022年调增营业收入526,460.17元、营业成本660,024.03元[5] - 2022年调减营业成本和应付账款1,073,786.80元[6] - 2022年调减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23,727,654.87元[6] - 2022年补提存货跌价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8,861,247.40元[6] - 2022年调增研发费用和应付账款684,217.30元[7] - 2022年合计调减净利润4,361,070.62元[9] 准则与人员 - 公司2023年1月1日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对财报无影响[2] - 会计师事务所准予执业文号为财会许可[2011]0105号,日期为2011年11月14日[15] - 王金峰出生于1985年10月16日,证书编号为110101505125[16] - 解维出生于1979年3月25日,证书编号为1101015048[17]
华强科技: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2024-04-26 19:34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发行8620.62万股,每股发行价35.09元,募集资金总额302497.56万元,净额281215.08万元[1] - 募集资金于2021年12月1日全部到位[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88248.32万元,本年度使用3071.50万元[3] - 2023年末募集资金结余201761.46万元[5] 资金存放情况 - 2023年末活期及通知存款专户余额合计156261.46万元[11] - 2023年末理财专户余额合计45500.00万元[12] 资金管理情况 - 2023年同意使用最高205000.00万元闲置资金现金管理,年末余额54184.04万元[18] - 2023年存在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超额度情况,已整改并补充履行审议程序[27][31] 资金使用情况 - 2023年同意使用32600.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暂未完成[20] - 2023年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自有资金及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募投项目金额为566.77万元[23] 项目投入进度 - 新型核生化应急救援防护装备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4.97%[38] - 新型核生化防护基础材料研发平台建设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0.38%[38] - 信息化(数据驱动的智能企业)建设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16.93%[38]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100%[38] 超募资金投向 - 超募资金投向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65200.00,占比50.00%[39] - 尚未明确投资方向的超募资金金额为43595.08[39]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金额为108795.08,占比29.96%[39] 项目情况说明 - 生产基地项目因控制风险和成本需统筹规划后实施[39] - 研发平台项目因优化布局投入进展缓慢[39] - 信息化项目前期投入少,2023下半年推进后续投入将加快[39] - 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39]
华强科技(688151) - 2021 Q4 - 年度财报(更正)
2024-04-26 19:34
财务分配相关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91,352,150.30元[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344,500,000.00股[6]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15,407,500.00元(含税)[6] - 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36.04%[6]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75亿元,较2020年增长52.64%,主要因新冠疫苗用覆膜胶塞和集体防护产品销量增加[22][2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9亿元,较2020年增长81.15%,因医药包装及集体防护产品产销量双升和降本增效[22][2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2亿元,较2020年增长309.97%[22]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2亿元,较2020年增长250.88%,因军方及主要客户销售回款情况较好[22][24]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2.33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65.49%[22] - 2021年末总资产为52.92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28.98%[22]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24元/股,较2020年增长69.86%[23]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05元/股,较2020年增长288.89%[23]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22%,较2020年增加8.34个百分点[23]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62%,较2020年减少0.12个百分点[23] - 2021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88亿元、3.28亿元、3.95亿元、2.64亿元[25] - 2021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960.68万元、9137.05万元、1.18亿元、1023.35万元[25]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7.82万元,2020年为9762.31万元,2019年为1744.50万元[27]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349.73万元,2020年为3042.57万元,2019年为1117.19万元[28] - 2021年债务重组损益为 -14.54万元,2020年为 -63.23万元,2019年为174.77万元[28] - 2021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66.99万元,2020年为196.28万元,2019年为23.39万元[28] - 2021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75亿元,同比增长52.64%;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81.15%;扣非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309.97%[32] - 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52.92亿元,同比增长128.98%;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42.33亿元,同比增长265.49%[3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27,471.62万元,同比增长52.64%[7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919.04万元,同比增长81.15%[7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168.46万元,同比增长309.97%[74]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12.75亿元,同比增长52.64%,主要因新冠疫苗用覆膜胶塞和集体防护产品销量增加[76] - 营业成本7.30亿元,同比增长27.83%,因收入规模扩大[76][77] - 销售费用2583.08万元,同比增长45.69%,系销售人员薪酬随业绩增长[76][77] - 管理费用1.10亿元,同比降低2.54%,因上年整体搬迁费用减少[76][77] - 财务费用 -1996.23万元,同比降低139.09%,因货币资金充裕利息收入增加[76][77] - 研发费用5892.42万元,同比增长48.72%,为保持技术优势维持研发投入[76][77] - 主营业务收入12.60亿元,同比增长52.54%;主营业务成本7.22亿元,同比增长27.34%[78] - 销售费用本期数25,830,842.06元,上年同期数17,730,302.37元,同比增加45.69%[98] - 财务费用本期数 -19,962,312.03元,上年同期数 -8,349,187.76元,同比下降139.09%[98] - 研发费用本期数58,924,204.99元,上年同期数39,620,117.78元,同比增长48.72%[9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472,426,883.36元,上年同期数 -313,120,600.98元,同比提高250.88%[100]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3,642,062,335.49元,占总资产68.82%,较上期期末增长500.47%,因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03]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37,214,782.32元,期末余额41,144,957.62元,当期变动3,930,175.30元[10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特种防护装备板块实现销售收入3.67亿元[33] - 2021年药用丁基胶塞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353.13%[34] - 个体防护装备生产量57382.04套,同比下降64.07%;销售量57340.96套,同比下降64.09%[84] - 集体防护装备生产量3177.33台,同比增长192.93%;销售量3345.56台,同比增长241.87%[84] - 重大销售合同中,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药用丁基胶塞合同总金额135445.87万元,已履行金额53451.65万元,待履行金额81994.22万元[85] - 特种防护行业直接材料本期金额268954233.20元,占总成本比例86.99%,较上年同期变动-20.79% [87] - 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行业直接材料本期金额290636175.66元,占总成本比例70.40%,较上年同期变动164.15% [87] - 个体防护装备直接材料本期金额76380638.15元,占总成本比例83.45%,较上年同期变动-75.18% [87] - 集体防护装备直接材料本期金额192573595.05元,占总成本比例88.48%,较上年同期变动506.31% [88] - 药用丁基胶塞直接材料本期金额203060519.09元,占总成本比例62.97%,较上年同期变动236.83% [88] - 其他产品直接材料本期金额47876047.22元,占总成本比例53.00%,较上年同期变动42.29% [88] - 公司个体防护装备因产销量下降,制造费用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9.07个百分点[89] - 公司集体防护装备产销量大幅提高,材料费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3.22个百分点[89] - 公司药用丁基胶塞产品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材料费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9.31个百分点,制造费用占比减少8.35个百分点[89]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78837.0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1.85%,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占比0% [90] - 前5名客户销售额合计78,837.08,占年度销售总额61.85%,其中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额47,459.64,占比37.23%[9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4,590.0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0.71%,关联方采购额为0[93] 业务板块介绍 - 公司个体防护装备以防毒服和防毒面具为主,集体防护装备包括协作配套和解缴部队产品,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有药用丁基胶塞等[36] - 公司医疗器械业务含多种医用防护产品,被列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重要医疗物资保供企业名单[37] 业务模式相关 - 公司采购按年度、月度、临时需求计划开展,对供应商分类管理并定期评定[38][39] - 军品生产按军用标准,由军代表监督,统一集中调度;民品以销定产、适当库存[40] - 军品销售有五种模式,以单一来源、竞争性谈判为主;民品市场化销售,以直销为主[41] 行业发展情况 - 我国特种防护装备行业随军工行业稳定增长,核生化威胁下重要性提升,民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42][43] - 特种防护行业应对多种场景,在公共安全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广泛应用[43] - 全球医药产品市场随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加快保持较快增长,我国医疗费用增长快于GDP增速[45] - 药用丁基胶塞市场规模随下游医药产业增长,覆膜胶塞技术难、价值高,国内应用渗透率低[45] - 全球医药行业收入中,医药包装材料占比约8%,我国占比不足5%[46] - 2019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疗总费用同比增长15.3%,人均医疗费用同比增长12.4%[111] - 特种防护行业因周边局势、装备换代、应急需求增长,但竞争加剧[110][111] - 医药包装行业因居民健康意识提高有发展机遇,但受“限抗”“限输”政策影响[111][113] 公司优势相关 - 公司承担军方现役透气式防毒服70%的订购任务以及军方现役专用防毒面具100%的订购任务[47] - 公司主持或参与编制1项国家标准、1项国家军用标准、7项行业标准[50] - 公司形成核心技术14项,涵盖特种防护和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业务板块[50]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申请数新增18个、获得数新增4个,累计申请数89个、获得数27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新增7个、获得数新增12个,累计申请数123个、获得数136个[51] - 报告期内知识产权申请数合计新增25个、获得数合计新增16个,累计申请数212个、获得数163个[51] - 公司是国内专业防化军工企业,拥有从事军品业务所需的全部军工资质[62]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药用丁基胶塞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是中国医药包装协会药用胶塞专委会五家主任单位之一[62] - 公司拥有强大的防护装备生产体系,产品涵盖个体和集体防护装备,覆盖多个军兵种[63]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3] - 截至2021年12月末,公司累计取得已授权专利163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含国防发明专利2项)[64] - 公司与防化研究院、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65] - 公司拥有理化计量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CNAS)认可,具备独特检测能力[66] - 公司在特种防护领域与军方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药包材领域与国药集团等医药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66] 研发投入相关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58,924,204.99元,上年度39,620,117.78元,变化幅度48.72%[53] - 本年度研发投入合计58,924,204.99元,上年度39,620,117.78元,变化幅度48.72%[53]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62%,上年度4.74%,减少0.12个百分点[53]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总额5,892.42万元,同比增长48.72%[54] - 公司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514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3460.4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5761.5万元[57][5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2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7.96%,较上期的133人、18.81%有所下降[61] - 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365.40万元,平均薪酬为26.50万元,较上期的3107.08万元、24.47万元有所上升[61] - 公司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硕士研究生37人,本科75人,专科15人[61] - 公司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48人,30 - 40岁46人,40 - 50岁10人,50 - 60岁23人[61] 公司业务规划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竞争力的特种防护装备科研生产企业[114] - 特种防护业务做强做优两大装备系列,拓展多军兵种应用[114][115] - 医药包装和医疗器械强化竞争力,开发新型产品并开拓市场[115] - 建设自主创新关键技术体系,围绕多方向攻关[115][116] - 建设高质量制造创新网络,打造应急防护装备及核心材料研发生产基地[116] - 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工程培养产业带动力人才[117] - 实施管理领军人才开发工程提升公司人才竞争力[117] - 公司继续完善薪酬分配制度,试行核心人才持股等中长期激励[118] - 公司要做强做大个体防护和集体防护系列装备,拓宽特品发展通道,巩固民品倍增成果[119] - 公司要持续深化质量体系管理,打造过硬检验队伍,提升客户满意度[119] - 公司聚焦优势特色领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巩固发展特种防护和医药包装等业务[119] - 公司加快推进新型核生化应急救援防护装备产业化生产基地等3个募投项目建设[120] - 公司
华强科技(688151) - 2023 Q4 - 年度业绩(更正)
2024-04-26 19:34
2023年度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度营业总收入更正后为57,275.3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8,567.94万元减少2.21%[1] - 2023年度营业利润更正后为477.4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387.20万元减少92.52%[1] - 2023年度利润总额更正后为414.2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287.89万元减少93.41%[1] - 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更正后为792.5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807.26万元减少88.36%[1] - 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更正后为 -7,602.7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 -1,292.02万元减少488.44%[1] - 2023年度基本每股收益更正后为0.02元,较上年同期的0.20元减少90.00%[1] 2023年末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末总资产更正后为505,164.53万元,较期初的516,166.15万元减少2.13%[1] - 2023年末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更正后为417,025.98万元,较期初的418,722.66万元减少0.41%[3] - 2023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更正后为12.11元,较期初的12.15元减少0.33%[3] 财务报告更正情况 - 公司因监管函件问题对2021 - 2023年半年度及年度报告更正,致2023年度相应数据调整[4]
华强科技: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
2024-04-26 19:34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25,121.12元[3] 利润分配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83元(含税)[2] - 拟派发现金红利2,859,350.00元(含税)[3] - 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为36.08%[3] 决策进展 - 2024年4月相关会议审议通过分配方案[6][7] - 方案尚需提交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5]
华强科技: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4-04-26 19:34
股东大会时间 - 2024年5月17日14点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3] -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5月13日[10]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4年5月17日9:15 - 15:00[3][5] 议案情况 - 提交审议议案于2024年4月25日经相关会议审议通过[6] - 议案内容于2024年4月27日披露[6] - 6、7、8号议案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7] - 7号议案关联股东回避表决,关联股东有两家[7] 会议登记 - 登记时间为2024年5月15日9:00 - 17:00[12] - 登记地点为湖北宜昌生物产业园东临路499号董事会办公室[12] 联系方式 - 电话0717 - 6347288,传真0717 - 6331556[14][15]
华强科技(688151) - 2022 Q4 - 年度财报(更正)
2024-04-26 19: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5.86亿元,较2021年的12.75亿元下降54.05%[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7.26万元,较2021年的3.19亿元下降78.67%[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292.02万元,较2021年的2.72亿元下降104.76%[2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81亿元,较2021年的4.72亿元下降138.38%[21]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87亿元,较2021年末的42.33亿元下降1.07%[22] - 2022年末总资产51.62亿元,较2021年末的52.92亿元下降2.46%[22]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20元/股,较2021年的1.24元/股下降83.87%[23]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34%,较2021年的4.62%增加6.72个百分点[23] - 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27亿元、1.16亿元、1.05亿元、1.37亿元[27] - 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526.62万元、2146.49万元、271.82万元、 - 3137.68万元[27]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9857770.79元,2021年为 - 78244.86元,2020年为97623059.85元[29]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6229337.02元,2021年为53497345.92元,2020年为30425722.50元[29] - 2022年债务重组损益为 - 145398.33元,2021年为 - 632294.00元[30] - 2022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投资收益为20189428.63元[30] - 2022年除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 993089.10元,2021年为2669854.37元,2020年为1962782.90元[31] - 2022年所得税影响额为14290670.94元,2021年为8437670.31元,2020年为19449689.81元[31]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80992776.40元,2021年为47505886.79元,2020年为109929581.44元[31] - 2022年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41144957.62元,期末余额78149223.60元,当期变动37004265.98元[32] - 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800000000.00元,当期变动800000000.00元[32]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9.84%,同比减少22.86个百分点,个体防护装备、集体防护装备、药用丁基胶塞毛利率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6.49、22.38、28.15个百分点[78]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63,889.41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4.71%[79]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130.29万元[79] - 2022年公司军品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49.97%[80]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58,567.94万元,同比降低54.05%[85]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07.26万元,同比降低78.67%[85]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1,292.02万元,同比降低104.76%[85]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降低138.38%[85]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3427.54万元,同比减少57.60%,主营业务成本42825.58万元,同比减少40.69%[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8099.28万元,占净利润比例118.98%,同比增加70.49%,扣非净利润同比降低104.76%[88]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9.84%,同比减少22.86个百分点[88] - 营业成本同比降低38.34%,财务费用同比降低130.52%,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2.68%[8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降低138.38%,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降低2018.34%,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降低103.53%[87] - 特种防护装备营业收入16070.17万元,同比减少56.22%,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营业收入37357.37万元,同比减少58.17%[91] - 个体防护装备生产量31212.02套,同比减少45.61%,销售量31144.55套,同比减少45.69%[93] - 集体防护装备生产量4264.30台,同比增加34.21%,销售量2421.32台,同比减少27.63%[93] - 药用丁基胶塞生产量333386.28万只,同比减少34.88%,销售量319628.86万只,同比减少33.97%[93] - 公司产品境内销售收入同比降低57.51%,境外销售收入同比降低61.98%[92] - 公司整体产品营业成本随收入规模缩减而降低,营业成本降幅低于营业收入降幅[98] - 特种防护装备直接材料成本为126352551.71元,占比81.33%,较上年同期降低53.02%[97] - 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直接材料成本为170073637.27元,占比62.32%,较上年同期降低32.22%[9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6494.3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8.16%,其中关联方销售额为0[10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2742.9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5.42%,其中关联方采购额为0[103] - 报告期内,前五名客户中同比新增4个客户,单位B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6%,石家庄欧意和医药销售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加37.03%,广州采芝林医药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46.15%,峨眉山通惠制药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减少8.35%[102] - 报告期内,前五名供应商中同比新增3个供应商,Trigon Gulf Fzco采购额同比增加18.25%,宜昌市鼎润机械贸易有限公司采购额同比增加65.34%,宁夏天时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采购额同比增加552.93%[107] - 公司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同比变动不大,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30.52%,主要系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所致[108] - 销售费用本期数为21060218.38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8.47%[109] - 管理费用本期数为99090907.35元,较上年同期降低9.95%[10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1.81亿元,上年同期为4.72亿元,同比降低138.38%[1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8.02亿元,上年同期为 -0.38亿元,同比降低2018.34%[1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0.95亿元,上年同期为27.09亿元,同比降低103.53%[111][112]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为25.4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9.32%,较上期降低30.11%[1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金额为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50%,较上期增加100%[114] - 应收款项期末金额为7814.9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51%,较上期增加89.94%[114] - 存货期末金额为2.6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04%,较上期增加43.21%[1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全年胶塞实现收入3.02亿元,医用口罩发货突破1亿只,医用防护服突破56万套[35] - 报告期内特种防护装备和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业务板块分别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7.44%和63.78%[85] 利润分配相关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期末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为2.54亿元,母公司报表可供分配利润为2.34亿元[5] - 公司拟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57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607.87万元(含税)[5] - 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07.26万元,公司现金分红占本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38.3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3.45亿股[5] -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 公司每年按当年实现的公司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一定比例向股东分配股利,优先现金分红,比例不少于20%[178][180] - 特殊情况不现金分红,重大投资等支出超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或总资产10%且超1000万元属特殊情况[18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期末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254,046,178.44元,母公司报表可供分配利润234,130,404.76元[18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57元(含税),总股本344,500,000.00股,拟派发现金红利26,078,650.00元(含税)[181] - 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8,072,565.20元,现金分红占比38.31%[181][184] - 现金分红政策符合章程规定,决策程序完备,独立董事履职,中小股东权益受保护[182] - 2022年每10股送红股数0股,每10股转增数0股[184] 审计与报告相关 -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150]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137] - 2022年公司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其中定期董事会4次,临时董事会3次[137]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非职工监事代表2名、职工监事代表1名[138] - 2022年公司监事会召开了5次会议[138] -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为刘景伟(召集人)、王广昌、刘洪川[166] - 提名委员会成员为刘洪川(召集人)、孙光幸、王广昌[16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为王广昌(召集人)、史磊、刘景伟[166] - 战略委员会成员为孙光幸(召集人)、徐斌、王广昌[166] 股东大会相关 - 2022年公司共召开股东大会3次,其中年度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2次[137]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4月19日召开,审议通过2021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等议案[139] - 2022年第一届临时股东大会于2月10日召开,审议通过变更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等议案[139]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1月15日召开,审议通过补选第一届董事会董事、修订公司章程等议案[142] 人员任职与变动 - 董事长孙光幸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3.44万元,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0 [144] - 离任董事长王冬民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50.05万元,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528,400股 [144] - 董事、总经理高新发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04.12万元,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447,800股 [144] - 董事魏喜福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1.07万元,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0 [144] - 董事史磊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4.14万元,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0 [144] - 离任董事高英苗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00万元,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0 [144] - 独立董事王广昌、刘洪川、刘景伟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均为12.00万元,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0 [144] - 公司部分人员间接持股情况均为0[146] - 刘跃东报酬为28.64[146] - 蒋纬行报酬为19.52[146] - 潘言宏持股362,700,报酬为91.75[146] - 朱经平持股363,500,报酬为92.77[146] - 周超持股301,800,报酬为68.11[146] - 唐国庆持股251,400,报酬为67.20[146] - 赵晓芳持股198,800,报酬为47.69[146] - 贺华山持股519,400,报酬为83.76[146] - 公司人员报酬总额合计为3,595,600,报酬总额对应数值为1,060.65[1
华强科技: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现场检查报告
2024-04-26 19:34
合规情况 - 公司法人治理、内控、信披等制度合规有效[5][6] - 资产完整独立,无关联方占资,募投资金使用合规[7][9] - 关联交易等规范,无违法违规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情况[13] 业绩情况 - 2023年度受政策影响,经营业绩下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15] 整改与项目进展 - 2023年部分时段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超额度,8月29日完成整改[10] - 截至2023年末,募投项目尚处设计阶段,资金投入比例低[11]
华强科技: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涉及财务公司关联交易的存款、贷款等金融业务的专项说明-天职业字[2024]30594号
2024-04-26 19:34
财务审计 - 公司2023年度财报于2024年4月25日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 资金存放 - 公司存放于兵器装备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年初余额2,319,832,380.60元[6] - 本年增加33,070,330.71元[6] - 本年减少2,999,456,488.61元[6] - 年末余额1,112,694,438.72元[6] 借款支出 - 公司向该财务公司短期借款利息及手续费支出5,973.84元[6] - 长期借款利息及手续费支出16,827,379.25元[6]
华强科技(688151)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6 19: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整体业绩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21,337,392.45元,同比减少36.7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46,460.31元,同比减少17.3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7,531,027.53元,同比减少198.3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5,487,838.04元,同比减少4.32%[3]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4元/股,同比减少20.00%[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34%,较上期减少0.07个百分点[3]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2133739245亿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1.9185033144亿美元,同比下降36.75%[17]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1.344732539亿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1.8548452549亿美元,同比下降27.50%[17]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414.646031万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1712.324496万美元,同比下降17.49%[18]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4美元/股,2023年第一季度为0.05美元/股,同比下降20%[19] - 2024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04美元/股,2023年第一季度为0.05美元/股,同比下降20%[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负债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4,990,670,797.13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184,130,647.18元,较上年度末增加0.33%[4] - 2024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953,118,858.2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08,551,560.14元减少[12] - 2024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666,000,00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0,000,000.00元增加[12] - 2024年3月31日应收票据为48,734,054.98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136,196.29元减少[12] - 2024年3月31日预付款项为38,730,312.13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15,848.28元增加[13] - 2024年3月31日存货为247,804,271.81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9,191,187.03元减少[13]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为3,631,738,369.33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07,389,370.64元减少[13] - 2024年3月31日债权投资为544,308,983.0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0,363,846.58元增加[13] - 2024年3月31日固定资产为613,267,215.3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5,485,789.20元减少[13] - 2024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4,990,670,797.13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51,645,259.93元减少[13] - 2024年第一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4.317954801亿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4.958483636亿美元,同比下降12.92%[14] - 2024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为3.7474466985亿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3.8553709929亿美元,同比下降2.79%[14] - 2024年第一季度负债合计为8.0654014995亿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8.8138546289亿美元,同比下降8.49%[14] - 2024年第一季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18413064718亿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4.17025979704亿美元,同比增长0.33%[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3317934149亿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1.691776999亿美元,同比下降21.28%[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380565993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785777697亿美元[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235444373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6052732723亿美元[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48.783804万美元,去年同期为-8194.955753万美元[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029835617亿美元[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4.818097401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0.7308978772亿美元[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151138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0.7308978772亿美元[22]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2.872158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0.28235万美元[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4.668705004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1.5514216875亿美元[23]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255051724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54549684498亿美元[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586.34672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39035467623亿美元[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14,368,760.86元,同比增加8.6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84%,增加4.95个百分点[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1,677,487.84元[6]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9,202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6,812,800股,占比45.52%;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85,534,000股,占比24.83%[8]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持有45.52%股份,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24.83%股份,兵器装备集团持有南方资产100.00%股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