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特气体(688268)
icon
搜索文档
华特气体(688268):2024年报点评:24年业绩符合预期,完善产业链及海内外区域布局
光大证券· 2025-04-10 22: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下游行业需求影响,公司氢化物气体销售承压致整体营收小幅下滑,但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回落,公司特气产品毛利率提升,整体业绩符合预期。考虑到下游半导体需求仍然保持强劲,叠加公司后续西南及华东基地新增产能的释放,上调公司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13.95亿元,同比减少7.02%;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7.9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8.65%。2024Q4单季度实现营收3.37亿元,同比减少9.32%,环比减少1.17%;实现归母净利润5211万元,同比增长5.27%,环比增长42.67% [1] 点评 - 2024年特种气体业务营收9.31亿元,同比减少8.9%,其中氟碳类气体、光刻及其他混合气体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4.9%和9.2%,以硅烷为代表的氢化物气体营收同比减少48.4%。普通工业气体业务营收2.43亿元,同比增长7.2%;设备及工程业务营收1.74亿元,同比减少13.6% [2] - 得益于原材料价格降低,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3pct至31.9%。2024年各项期间费用均有所减少,但因营收下滑,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33pct至17.1% [2] 布局情况 - 公司是国内特气国产化先行者,截至2024年末实现55个产品的进口替代,超20个产品供应到14nm及以下的半导体先进制程产线中 [3] - 产业链方面,聚焦终端半导体等高端领域产品研发,通过深化气源合作等方式进行上游延伸;区域布局方面,立足华南基地,推动南通、西南、江西等生产基地建设和产能爬坡,基于海外子公司优势完善东南亚地区业务布局 [3] 盈利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00|1,395|1,613|1,989|2,398| |营业收入增长率|-16.80%|-7.02%|15.65%|23.30%|20.54%| |净利润(百万元)|171|185|229|316|392| |净利润增长率|-17.03%|7.99%|23.76%|38.22%|24.05%| |EPS(元)|1.42|1.53|1.90|2.63|3.26|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9.38%|9.48%|10.86%|13.43%|14.79%| |P/E|37|34|28|20|16| |P/B|3.5|3.3|3.0|2.7|2.4| [5] 财务报表预测 |报表类型|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利润表|营业收入(百万元)|1,500|1,395|1,613|1,989|2,398| |利润表|营业成本(百万元)|1,041|950|1,103|1,320|1,579| |利润表|净利润(百万元)|172|184|229|316|392|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70|294|244|322|402| |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百万元)|-365|-358|-336|-243|-243| |现金流量表|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93|-80|-43|-40|-68| |资产负债表|总资产(百万元)|3,162|3,301|3,419|3,757|4,152| |资产负债表|总负债(百万元)|1,292|1,295|1,257|1,347|1,445| |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百万元)|1,870|2,006|2,162|2,410|2,707| [10][11] 其他指标预测 |指标类型|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盈利能力(%)|毛利率|30.6%|31.9%|31.6%|33.7%|34.1%| |盈利能力(%)|ROE(摊薄)|9.4%|9.5%|10.9%|13.4%|14.8%|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41%|39%|37%|36%|35%|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4.05|3.39|3.29|3.42|3.61| |费用率|销售费用率|5.83%|6.13%|5.50%|5.50%|5.50%| |费用率|所得税率|17%|17%|15%|15%|15%| |每股指标|每股红利(元)|0.50|0.60|0.57|0.79|0.98| |每股指标|每股经营现金流(元)|1.41|2.44|2.03|2.67|3.34| |估值指标|PE|37|34|28|20|16| |估值指标|PB|3.5|3.3|3.0|2.7|2.4| [12][13]
华特气体(688268):24年净利增加 产品推进顺利
新浪财经· 2025-04-10 19:41
文章核心观点 - 华特气体2024年年报发布,虽营收下滑但归母净利和扣非净利增长,公司推进海外直销模式,产品导入半导体头部企业顺利,因行业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1][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14.0亿元(yoy - 7%),归母净利1.8亿元(yoy + 8%),扣非净利1.7亿元(yoy + 9%) [1] - Q4实现营收3.4亿元(yoy - 9%,qoq - 1%),归母净利5211万元(yoy + 5%,qoq + 43%) [1] - 2024年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 [1] 业务板块表现 - 特种气体板块2024年营收同比 - 9%至9.3亿元,毛利率同比 + 1pct至37% [1] - 普通工业气体板块2024年营收同比 + 7%至2.4亿元,毛利率同比 + 2pct至17% [1] 销售模式转型 - 2024年推进海外销售模式转型,经销收入占比同比 - 7pct至22% [1] - 产品通过4家新加坡半导体厂认证并实现订单,实现海外直销突破 [1] 产品导入情况 - 产品进入全国最大的氮化镓生产厂商和碳化硅生产厂商供应链 [2] - 锗烷产品实现产业化,增加在韩国最大存储器企业、韩国SK海力士,德国英飞凌等企业销量 [2] - 全产业链新产品 - 乙硅烷积极送样给客户认证 [2] - 加紧实现新型氟碳气体、硅基前驱体等项目生产并推进市场导入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2.2/2.6亿元(前值2.7/3.4亿元,较前值变动 - 19%/-24%) [3] - 引入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5亿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同比 + 17%/+21%/+32% [3] - 给予公司2025年33倍PE估值,目标价59.4元(前值60.21元,对应2025年27xPE) [3] - 维持“增持”评级 [1][3]
华特气体(688268):24年净利增加,产品推进顺利
华泰证券· 2025-04-10 18: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59.4元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特气体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14.0亿元(yoy -7%),归母净利1.8亿元(yoy +8%),扣非净利1.7亿元(yoy +9%),Q4营收3.4亿元(yoy -9%,qoq -1%),归母净利5211万元(yoy +5%,qoq +43%),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 [1] - 考虑公司多个特气品种成长性良好以及下游半导体国产化加速,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1] - 因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2/2.6亿元(前值2.7/3.4亿元,较前值变动 -19%/-24%),引入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5亿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同比 +17%/+21%/+32%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板块情况 - 特种气体2024年板块营收同比 -9%至9.3亿元,因部分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及减少海外经销产品,毛利率同比 +1pct至37%,因推进高附加值产品 [2] - 普通工业气体2024年板块营收同比 +7%至2.4亿元,因优化业务模式,毛利率同比 +2pct至17% [2] 销售模式情况 - 推进海外销售模式转型,加强终端客户开发,2024年经销收入占比同比 -7pct至22%,产品通过4家新加坡半导体厂认证并实现订单,实现海外直销突破 [2] 产品导入情况 - 产品已进入全国最大的氮化镓生产厂商和碳化硅生产厂商供应链 [3] - 锗烷产品已产业化,增加在韩国最大存储器企业、韩国SK海力士,德国英飞凌等企业销量 [3] - 全产业链新产品 - 乙硅烷已送样给客户认证,加紧新型氟碳气体、硅基前驱体等项目生产及市场导入工作 [3] 盈利预测与估值情况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引入2027年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同比 +17%/+21%/+32%,EPS 1.80/2.18/2.87元 [4] - 结合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33倍的Wind一致预期PE,给予公司2025年33倍PE估值,目标价59.4元(前值60.21元,对应2025年27xPE) [4] 基本数据情况 - 截至4月9日收盘价52.85元,市值63.62亿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1.0463亿元,52周价格范围39.44 - 64.39元,BVPS 16.20元 [7]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情况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00|1395|1609|1976|2432| |+/-%|(16.80)|(7.02)|15.36|22.79|23.0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71.12|184.78|216.84|262.05|345.74| |+/-%|(17.03)|7.99|17.35|20.84|31.94| |EPS(元,最新摊薄)|1.42|1.53|1.80|2.18|2.87| |ROE(%)|10.17|9.79|10.72|11.94|14.17| |PE(倍)|37.18|34.43|29.34|24.28|18.40| |PB(倍)|3.49|3.26|3.04|2.77|2.46| |EV/EBITDA(倍)|19.54|18.64|17.98|14.58|11.25| [10] 可比公司估值情况 |公司名称|股票代码|股价(元/股)(4月9日)|市值(亿元)(4月9日)|EPS(元)(2024E)|EPS(元)(2025E)|EPS(元)(2026E)|P/E(x)(2024E)|P/E(x)(2025E)|P/E(x)(2026E)| |----|----|----|----|----|----|----|----|----|----| |金宏气体|688106 CH|17.01|82|0.61|0.67|0.88|28|25|19| |中船特气|688146 CH|28.00|148|0.60|0.75|0.94|46|37|30| |广钢气体|688548 CH|11.05|146|0.19|0.29|0.39|58|38|28| |平均|-|-|-|-|-|-|44|33|26| [11] 盈利预测详细情况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2023 - 2027年进行预测,涵盖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多项指标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 [23]
机构风向标 | 华特气体(688268)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3.42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4-10 09:06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10日华特气体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截至2025年4月9日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及公募基金持股变化情况 [1][2] 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 - 72个机构投资者披露持有华特气体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5223.11万股,占总股本43.39%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广东华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合计持股比例达41.19% [1] - 相较于上一季度,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3.42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股变化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有3个,持股减少占比达0.44%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公募基金有65个,包括南方中证1000ETF等 [2] - 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有3个,包括东兴成长优选混合发起A等 [2]
华特气体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7%,净利润逆势增长8%
金融界· 2025-04-09 20:0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华特气体营收下滑但净利润逆势增长 显示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提升 未来需应对营收下滑和市场竞争挑战 并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1][7] 营收下滑 - 2024年营收13.95亿元 同比下降7.02% 连续第二年下滑 2023年营收15亿元 同比下降16.80% [1][4] - 营收下滑受市场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部分产品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销售价格承压 原材料价格攀升压缩利润空间 [4] - 公司积极调整销售策略等 但营收下滑趋势未有效遏制 国内部分产品销售比例下降影响整体营收 [4] 净利润逆势增长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亿元 同比增长7.99% 得益于成本控制和高附加值产品努力 [1][5] - 公司优化生产线等提升产能和高附加值产品自主可控能力 优化毛利水平 增强成本竞争力 [5] - 海外市场销售模式转型初见成效 通过4家新加坡半导体厂认证并获订单 提升利润和品牌竞争力 [6] - 净利润增长受计提可转债利息费用影响 未来需优化财务结构 减少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冲击 [6] 未来展望 - 技术创新方面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气体产品技术升级 部分研发产品已量产 部分小试有成效 未来推进新型氟碳气体等项目生产 [7] - 市场拓展方面 推进海外销售模式转型 降低对中间商依赖 与终端客户交易提升利润空间 深化国内市场布局 针对细分市场强化定制化服务能力 [7]
华特气体(688268) - 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通知债权人的公告
2025-04-09 19:34
股票回购 - 公司将回购注销8.10万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3] - 回购价格为40.46元/股加央行同期存款利息之和[3] 股本与资本变化 - 回购后股本总额减至120,304,261股[3] - 回购后注册资本减至120,304,261元[3] 债权申报 - 债权人按规定时间和地点申报债权[4][5] - 联系人万灵芝,电话0757 - 81008813,邮箱zhengqb@huategas.com[5]
华特气体(688268) - 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作废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5-04-09 19:34
| 证券代码:688268 | 证券简称:华特气体 | 公告编号:2025-023 | | --- | --- | --- | | 转债代码:118033 | 转债简称:华特转债 | | 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作废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部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8 日召开 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作 废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议案》。根据公司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下简称"本次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及 2023 年第 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董事会同意作废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1.776 万股限制性股票。现将相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本次激励计划已履行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情况 (一)2023 年 2 月 13 日,公司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 过了《关于<公司 2023 年限制性 ...
华特气体(688268) - 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回购价格的公告
2025-04-09 19:34
业绩分配 - 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为每10股派现金红利5元(含税)[10] 激励计划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类回购价由40.96元/股调为40.46元/股[3] - 回购价格调整公式为P=P0 - V[11] 时间节点 - 2023年2 - 6月完成激励计划相关审议、披露、授予登记[3][5][6][7] - 2024年4 - 6月完成调整回购价审议及部分回购注销披露[8]
华特气体(688268) - 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回购注销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5-04-09 19:34
回购信息 - 公司将回购注销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8.10万股限制性股票[3] - 回购价格为40.46元/股加同期存款利息[4] - 回购涉及资金327.726万元,资金为自有资金[13] 时间节点 - 2023年2 - 6月完成激励计划相关审议、披露和授予登记[3][5][8][9] - 2024年4 - 6月审议调整价格、披露回购注销公告[9][11] - 2025年4月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11] 股份变动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为81,000股[15]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为120,223,261股[15] - 股份总计变动后为120,304,261股[15] 各方意见 - 监事会认为回购注销符合规定,程序合法[17] - 律师认为调整价格等已获必要授权[19] - 独立财务顾问认为已履行必要审批程序[20]
华特气体(688268) - 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2025-04-09 19:33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395,008,056.85元[6]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39.5亿元,2023年度为150.03亿元[23] - 2024年度营业总成本为119.54亿元,2023年度为130.13亿元[23] - 2024年度净利润为18.37亿元,2023年度为17.2亿元[23] - 2024年度营业利润为22.17亿元,2023年度为20.6亿元[23] - 2024年度利润总额为22.13亿元,2023年度为20.66亿元[23] - 2024年度其他收益为1.54亿元,2023年度为1.57亿元[23] - 2024年度投资收益为6628.86万元,2023年度为6291.76万元[23] - 2024年度资产处置收益为7519.51万元,2023年度为1722.57万元[23]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54元/股,2023年度为1.43元/股[23] - 2024年度稀释每股收益为1.54元/股,2023年度为1.43元/股[23] - 2024年营业收入858,312,205.65元,较2023年的856,129,938.13元增长0.25%[25] - 2024年营业成本588,541,197.59元,较2023年的594,122,947.89元下降0.94%[25] - 2024年净利润109,772,940.67元,较2023年的95,198,661.20元增长15.31%[2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325,335,876.6元,流出1,031,562,815.4元,现金流量净额293,773,061.2元[27]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73,323,486元,流出231,290,625元,现金流量净额357,967,139.3元[27]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8,337,641.2元,流出48,499,440元,现金流量净额 - 80,161,798.8元[27] - 2024年利息费用38,955,822.24元,较2023年的32,055,705.31元增长21.53%[25] - 2024年利息收入12,005,376.32元,较2023年的8,867,129.92元增长35.39%[25] - 2024年投资收益9,282,546.34元,较2023年的6,644,836.50元增长39.70%[25]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101,863.13元,较2023年的2,624,434.47元下降96.12%[25] -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32,943,557.10元,2023年为767,680,229.85元[2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9,746,556.67元,2023年为65,308,501.39元[29]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60,661,312.86元,2023年为 - 188,642,086.49元[29]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3,903,732.81元,2023年为474,842,374.09元[29] - 2024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99,268,062.05元,期末为496,791,082.96元[29] - 2024年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35,497,096.04元[32]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88,380,646.17元[32] - 2024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187,328,316.55元[32] - 2024年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8,425,034.7元,本期使用 - 16,816,935.03元[32] - 2024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005,673,816.25元[32] - 2023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86277077.43元[34] - 2024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94902194.72元[35] - 2024年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39757075.17元[35] - 2024年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44854880.45元[35]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09874803.80元[35] - 2024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为 - 5175729.85元[35] - 2024年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为179091.00元[35] - 2024年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为26371.79元[35] - 2024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 - 304811.76元[35] - 2024年利润分配为 - 5076380.88元[35] - 2024年末公司股本总数为120,385,201股,注册资本为120,385,201元[37] - 2024年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97,687,154元[36]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97,823,095.67元[36] - 2024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金额为47,757,357.38元[36] - 2024年利润分配金额为 - 47,893,298.33元[36] 财务审计 - 审计认为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了2024年12月31日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以及2024年度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3] - 审计将营业收入确认作为关键审计事项[6] - 审计将应收账款可收回性作为关键审计事项[8]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79,291,282.21元[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坏账准备账面余额为28,290,969.64元[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51,000,312.57元[8] - 2024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20,056,259.79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382,772元[21] - 2024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为520,521,052.04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9,720,815.67元[21]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210,700,852.03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134,579元[21]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为478,622,250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384,222元[21]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为92,612,959.11元,2023年12月31日为69,910,483.48元[21]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为357,044,841.72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882,566.08元[21] - 2024年12月31日长期借款为47,400,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000,000元[21]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为532,156,604.36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0,245,997.22元[21]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为593,087,336元,2023年12月31日为66,510,875.99元[21] - 2024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为639,757,075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94,902,194元[21] 重要标准 - 重要的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标准为500万[49] - 重要的应收款项核销标准为200万[49] - 重要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收回或转回标准为200万[49] - 重要的在建工程标准为1000万[49] - 账龄超过一年或逾期的重要应付账款标准为300万[49] 会计政策 -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为合并日应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报中账面价值的份额[5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支付的现金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54] -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小于则计入合并当期损益[55] - 公司判断控制被投资方的要素包括拥有权力、享有可变回报、能影响回报金额[56] - 持有被投资方半数以上表决权或通过协议能控制半数以上表决权,视为拥有权力[57] - 合并财报以公司和子公司财报为基础编制,统一子公司会计政策和期间[59] - 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调整期初数,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纳入期初至期末数据[61] - 报告期内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不调整期初数,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纳入购买日至期末数据[61] - 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和现金流量纳入合并报表[64] - 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64] -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库存现金及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确认为现金,同时具备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确认为现金等价物,受限银行存款不作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8] - 外币业务发生时,外币金额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入账,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公允价值确定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69]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采用发生时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境外经营时转入处置当期损益;现金流量表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单独列示[72] - 公司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三类,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处理不同[74]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业务模式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摊销或减值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75][7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业务模式为既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按公允价值计量,减值损失等计入当期损益,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后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留存收益[7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除前两类外的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为消除或减少会计错配可指定,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77] - 公司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交易费用处理不同[7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的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指定的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处理有不同情况[79][80] - 其他金融负债除特定情况外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81]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以报价确定公允价值,不存在则采用估值技术[82] - 金融资产转移分整体和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将相关金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满足则继续确认资产并将对价确认为金融负债[83][84] -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解除应终止确认,终止确认时将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85] - 公司对部分金融资产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86]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处于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显著增加但未发生信用减值处于第二阶段;已发生信用减值处于第三阶段,后两者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87] - 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88] - 第一、二阶段及较低信用风险金融资产按未扣除减值准备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第三阶段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88] - 金融资产出现发行方或债务人重大财务困难等情况为已发生信用减值[89][90] - 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将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