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从科技(688327)
icon
搜索文档
云从科技(688327)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现场检查报告
2025-05-14 17:46
合规情况 - 公司章程和治理制度完备合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4] - 已披露公告与实际情况相符,内容完整[5] - 无控股股东等违规占用资金及资源情况[6] - 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符合规定[7] - 2024年无合并范围外第三方担保情况[9] - 2024年无重大对外投资情况[9]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新签订单规模减少,当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
云从科技“从容多模态大模型”全球领先,与华为昇腾合作推动解决方案落地
快讯· 2025-05-12 13:48
技术突破 - 云从科技自主研发的"从容多模态大模型"在Open Compass评测中以65.5分位列全球前三,超越谷歌Gemini1.5Pro等模型 [1] - 该模型在跨模态跟踪、3D人脸识别等细分领域10次刷新世界纪录 [1] 商业应用 - 公司与华为昇腾联合推出智用一体机解决方案 [1] - 解决方案已在天津港智慧物流调度、国网山东能源管理等多个标杆项目中落地 [1] - 技术应用助力企业运营效率提升超20% [1]
云从科技又亏7亿元 减员求生难扭累亏局面
新浪证券· 2025-05-09 16:17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3.98亿元同比下降36.69%为近七年最低点扣非归母净利润-7.22亿元亏损幅度扩大且连续八年亏损 [1] - 2022-2024年实际营收分别为5.26亿元6.28亿元3.98亿元远低于上市时预期的16.82亿元25.01亿元32.27亿元2024年实际营收仅为预期的约1/10 [2] - 2024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16.39pct至35.8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三年为负累计流出近12亿元 [3] 战略调整与外部环境 - 公司解释营收下滑原因为主动收缩低附加值业务聚焦优质客户导致新签订单规模收缩 [2] - 在生成式AI时代仍依赖计算机视觉单点技术大模型研发进度滞后募资计划36.35亿元修改至18.52亿元后终止 [3] - 与华为昇腾联合推出从容大模型训推一体机但阿里腾讯等巨头已占据生态位市场竞争加剧 [4] 裁员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员工总数减少348人减员比例43%研发人员减少51%从467人降至228人含1名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5] - 研发费用4.72亿元同比下降18.27%但因营收大跌研发费用率反增40.62pct至118.72% [5] - 公司称技术平台已完成战略升级导致代码类研发岗位需求递减 [5] 行业现状 - AI四小龙均面临亏损与裁员商汤科技连续亏损10年裁员超千人旷视科技IPO受阻依图科技2021年裁员超70% [6] - 当前AI产业处于技术迭代与资本关键期研发突破与资本扶持缺一不可 [6]
云从科技深耕行业场景:AI智能体赋能千行百业,智慧转型重塑生产力
全景网· 2025-05-09 12:51
行业深耕与技术落地 - 公司以"行业深耕"为锚点,将AI智能体深度嵌入金融、交通、制造等核心领域,驱动效率革命 [1] - 差异化竞争力在于"不做空中楼阁式的技术秀,而是扎进产业痛点做深水区创新" [2] 金融领域应用 - 为六大国有银行及超过100家金融机构构建数字化安全屏障 [1] - 自主研发的生物识别系统通过3D结构光人脸识别与动态防伪检测技术,将身份认证准确率提升至99.99%,防攻击能力较传统方案增强80% [1] - 某大型银行引入AI反欺诈模型后,高风险交易识别效率提升3倍,每年避免损失超亿元 [1] 交通领域应用 - AI视频分析平台覆盖国内九大机场及上百座枢纽机场,通过智能安检、航班调度等应用将航班延误率降低15% [1] - 全球首个港口大模型PortGPT在天津港落地,实时优化货物装卸路径与船舶停靠方案,集装箱调度效率提升40% [1] 制造与能源领域应用 - 为正浩创新部署的智能客服系统将问答准确率提升至95%,客服处理效率提高24% [2] - 山东电网采用智慧能源管理方案后,通过AI预测性维护与负荷优化调度降低输配电损耗 [2] 社会价值与生态保护 - AI识别系统在青海湖湟鱼洄游监测中以95%的准确率替代传统人工计数 [2] - 智能城管系统将违规事件发现时长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 [2] 行业影响 - AI从实验室走向炼钢炉、港口吊机与银行柜台,成为中国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底层驱动力 [2]
云从科技(688327):阶段性承压,大模型多标杆项目打造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7 22: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云从科技的投资评级为“增持(下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和25Q1季报,24年营收3.98亿(-36.7%),归母净利润 -6.96亿;25Q1收入0.37亿(-31.6%),归母净利润 -1.24亿,收入低于预期,利润端符合预期 [7] - 业绩承压因战略性调整,预估调整接近完成,业务结构优化显著 [7] - 24年阶段性毛利率让渡,25Q1毛利率恢复常态 [7] - 精细化控费显效,25Q1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减少 [7] - 大模型多项目落地,与华为昇腾联合发布一体机适配多场景 [7] - 考虑短期承压下调盈利预测和评级,以2027年估值,给予行业平均PS 14x,对应目标市值155.3亿,有7%空间 [7][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指标|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98|37|544|742|1096| |同比增长率(%)|-36.7|-31.6|36.8|36.3|47.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96|-124|-455|-360|-217| |每股收益(元/股)|-0.67|-0.12|-0.44|-0.35|-0.21| |毛利率(%)|35.8|55.5|42.7|45.7|48.6| |ROE(%)|-62.2|-11.9|-69.0|-123.5|-315.2| |市盈率|-21|/|-32|-40|-67| [6] 核心假设变化 - 下调智慧治理、智慧金融、智慧出行、智慧商业板块2025 - 2026年收入预测,并新增2027年预测 [8] - 上调创新业务泛AI和其他板块2025 - 2026年收入预测,并新增2027年预测 [8] - 选取虹软科技、金山办公、拓尔思作为可比公司 [8] 可比公司估值 |证券代码|公司名称|总市值(亿元,2025E)|ifind一致预期收入(亿元)| | |PS| | | |----|----|----|----|----|----|----|----|----| | | | |2025E|2026E|2027E|2025E|2026E|2027E| |688088.SH|虹软科技|189.8|10.03|12.47|15.67|19|15|12| |688111.SH|金山办公|1423.1|61.63|74.29|88.62|23|19|16| |300229.SZ|拓尔思|167.4|8.97|10.27|11.67|19|16|14| | |平均| | | | |20|17|14| |688327.SH|云从科技|144.9|5.44|7.42|10.96|27|20|13| [10] 财务摘要 |指标(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628|398|544|742|1096| |营业成本|303|255|312|403|563| |税金及附加|2|1|2|2|3| |主营业务利润|323|142|230|337|530| |销售费用|197|131|133|138|136| |管理费用|138|184|195|191|211| |研发费用|578|472|474|453|470| |财务费用|-3|-17|-1|6|10| |经营性利润|-587|-628|-571|-451|-297| |信用减值损失|-63|-35|55|40|24| |资产减值损失|-54|-89|-7|-3|5| |投资收益及其他|45|41|60|51|51| |营业利润|-655|-713|-462|-365|-220| |营业外净收入|0|5|0|0|0| |利润总额|-655|-709|-462|-365|-220| |所得税|3|-3|0|0|0| |净利润|-657|-706|-462|-365|-220| |少数股东损益|-14|-10|-7|-5|-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3|-696|-455|-360|-217| [15]
3000亿专项资金来了,科技又迎新动力!
新浪财经· 2025-05-07 10:00
货币政策与市场反应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并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 [1] - 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当日高开1.62%,科创AIETF(588790)高开1.82%,该ETF年内累计涨幅超18% [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AI技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通用大模型突破专用领域局限,在文本处理、多模态交互等认知层面接近人类能力 [1] - 技术革新推动生产力跃迁,AI在信息检索、知识整合等领域超越人效,催生提示词优化工程师等新职业,推动"一人企业"模式 [4] - 开源模型性能逼近头部产品,行业竞争转向底层技术突破与成本控制,具身智能成为新方向 [7] 应用场景与市场规模 - 数字人技术在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实现立体化渗透,2025年中国数字人带动的核心市场规模预计达480亿元,较2023年增长130% [5] - 典型案例包括央视AI主播7×24小时播报、京东品牌数字分身直播,技术应用从商业向公共服务领域扩展 [5] 行业事件与催化因素 - 5月科技领域重要事件密集:联想Tech World大会、中芯国际业绩说明会、神经科技论坛、台北Computex展(英伟达CEO主题演讲)、Google I/O开发者大会等 [2] - 阿里发布Qwen3系列大模型,性能接近OpenAI/Google闭源模型;DeepSeek R2大模型或提前至5月发布 [2]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美的机器人进入工厂、宇树科技举办格斗大赛、雷神AI眼镜预售 [2] 市场表现与资金配置 - TMT板块领涨A股,科技风格调整充分,滚动收益差、拥挤度等指标显示布局时机成熟 [7] - 2025年Q1 TMT板块净利润增速差较2024Q4提升12.37个百分点至16.19%,但机构对计算机、传媒配置比例仍处历史低位 [9] - 科创AIETF(588790)覆盖寒武纪、澜起科技等30家AI全产业链企业,成分股平均研发投入占比23.6%,Q1营收增速中位数61% [9][10] 技术演进与产业趋势 - 多模态大模型与强化学习融合创造新型智能体,可能成为通用人工智能关键路径 [7] - AI产业沿"基础突破-场景渗透-形态进化"螺旋上升,模型成本下降推动智力服务成为社会基础设施 [11] - 高技术制造业PMI在外部冲击下保持扩张,AI与机器人等国内创新催化事件密集 [8]
车企董事长薪酬曝光!李想6.4亿元,吉利李书福仅37.6万元;乐道员工炫耀卖爆了被沈斐批评;曝阿里通义应用视觉团队负责人离职
雷峰网· 2025-05-07 08:17
车企高管薪酬对比 - 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2024年薪酬6.39亿元,其中期权激励占比99.6%达6.36亿元,基础年薪仅266.5万元[2] - 理想汽车高管马东辉、李铁年薪分别为4027.4万元和3916.0万元,较2023年下降[2] -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薪酬765.5万元,在公司高管中排名第9,执行副总裁李柯以1689万元居首[4] - 吉利汽车李书福全年薪酬仅37.6万元,远低于CEO桂生悦的3201万元[4] - 零跑汽车朱江明年薪811.9万元,非执行董事金宇峰薪酬达3197.4万元[2] 科技公司人事变动 - 阿里通义实验室视觉团队负责人薄列峰离职,加入某互联网大厂任多模态部门副总经理,base美国[6] - 极氪紧急调整高管架构:领克销售总经理林杰接管国内营销服工作,林金文分管用户服务板块[12][13] - 乐道汽车总裁沈斐批评员工"卖爆了"言论,强调不立销量flag,前任总裁艾铁成因未达交付目标离职[9][10] - 云从科技副总裁张岭离职,核心技术人员仅剩2人,2024年研发人员减员比例达51%[14] 新能源汽车动态 - 问界M8回应电池类型争议:三元锂电池配置属实,合格证印刷错误[7] - 特斯拉宣布上海工厂Model 3/Y超95%零件中国产,60家供应商进入全球采购体系[20] - 理想汽车在7国招聘销售副总裁,重点布局中东/中亚市场,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纳入70万辆总规划[14][16][18] - 极氪智能座舱团队并入吉利研究院,仍保留ZEEKR AI OS系统,辅助驾驶硬件与路特斯共用[19] 科技行业趋势 - 苹果国行智能功能将通过iOS 18.6上线,由百度/阿里提供技术支持,iOS 19或集成谷歌Gemini[8][9] - 百度公布动物语言转换专利,利用AI技术实现跨物种情感识别与语言转换[21] - OpenAI拟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助手Windsurf,创公司最大收购记录[30] - 美国拟立法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监控对华出口情况[24] 互联网企业动态 - 京东调整骑手招募规则:目前全额承担五险一金费用,平均每月缴纳约2000元[12] - 淘宝闪购系统因活动火爆崩溃,客服回应高并发状态不影响订单履约[22] - Shein和Temu在欧洲广告支出激增,法国市场环比增长35%-40%,应对美国关税政策调整[25][26] 消费电子领域 - 苹果考虑从2026年起错开发布iPhone标准版/Pro版,折叠屏机型或同期推出[26][27] - 苹果在美国开放第三方支付通道,不再强制收取30%"苹果税",中国区政策暂未调整[29]
研发砍半! 云从科技“减员求生”:又亏近7亿,董事长年薪降7万 | BUG
新浪科技· 2025-05-06 09:0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98亿元,同比下降36.69%,为近7年最低水平 [2][3][5] - 归母净利润-6.9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8.12%,连续8年累计亏损超45.79亿元 [2][5][7] -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6.70%,仅完成上市初期2024年营收预测的12% [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07亿元,总资产同比下降27.88%至19.82亿元 [3][8] 业务结构 - 除软硬件组合产品毛利率微增0.69个百分点外,其他产品线毛利率全面下滑12.47-23.78个百分点 [8] - 技术开发业务营收占比29.33%,但毛利率同比减少12.47个百分点 [8] - 基础操作系统及应用产品营收下滑86.94%,毛利率减少23.78个百分点 [8] 人员变动 - 员工总数减少43.44%至453人,研发人员减员51.18%至228人 [9][1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8.27%,研发人员平均薪酬降至55.62万元 [10] - 核心技术人员从3人减至2人,副总裁张岭离职 [2][11] 股东动态 - 第二大股东佳都科技年内减持76.19万股,2023年曾套现1.41亿元 [12] - 第三大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云逸众谋减持1499.44万股 [12] 行业竞争 - 面临DeepSeek等新兴AI企业及互联网大厂的双重竞争压力 [13] - AI模型价格持续下降加剧行业竞争,公司技术吸引力减弱 [13]
云从科技:探索AI模型落地-20250502
太平洋· 2025-05-02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收入3.98亿元,同比减少36.69%;归母净利润 -6.96亿元,同比减少8.12%;2025年一季度公司收入0.37亿元,同比减少31.56%;归母净利润 -1.24亿元,同比增长22.86% [3] - 公司不断探索AI模型落地,推出多种模型及AI虚拟导游,覆盖多领域;与华为合作推出一体机,适配多场景且成本降低;推动鸿蒙生态繁荣发展,中标项目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的EPS分别为 -0.45 / -0.38 / -0.19元 [4] 财务数据总结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3.98亿元、4.40亿元、5.60亿元、7.5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36.69%、10.64%、27.27%、33.93% [6] - 2024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分别为 -6.96亿元、 -4.68亿元、 -3.97亿元、 -1.9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8.12%、32.72%、15.12%、51.56% [6][8] - 2024 - 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 -0.67元、 -0.45元、 -0.38元、 -0.19元 [8]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2.07亿元、8.38亿元、3.90亿元、10.09亿元、10.51亿元 [9] - 2023 - 2027年应收和预付款项分别为3.93亿元、3.79亿元、2.62亿元、2.98亿元、2.28亿元 [9] - 2023 - 2027年存货分别为0.64亿元、0.64亿元、0.64亿元、0.62亿元、0.60亿元 [9]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28亿元、3.98亿元、4.40亿元、5.60亿元、7.50亿元 [9][10] - 2023 - 2027年营业成本分别为3.03亿元、2.55亿元、2.70亿元、2.80亿元、2.90亿元 [9] - 2023 - 2027年销售费用分别为1.97亿元、1.31亿元、1.36亿元、1.40亿元、1.35亿元 [9]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 -2.40亿元、 -3.07亿元、 -3.94亿元、 -3.84亿元、0.39亿元 [10][11] - 2023 - 2027年投资性现金流分别为3.55亿元、1.39亿元、 -0.51亿元、0.03亿元、0.03亿元 [10][11] - 2023 - 2027年融资性现金流分别为 -3.70亿元、1.06亿元、 -0.03亿元、10.00亿元、0亿元 [10][11] 预测指标 - 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51.79%、35.81%、38.64%、50.00%、61.33% [10] - 2023 - 2027年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102.44%、 -174.93%、 -106.37%、 -70.94%、 -25.66% [10] - 2023 - 2027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9.33%、 -36.69%、10.64%、27.27%、33.93% [10]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21:28
主要财务数据调整 - 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汇编(2024)》调整上年同期数据 调减管理费用42350074元 调增销售费用17180932元 研发费用25169142元 [2] 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未列举重大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也未将列举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3] 股东情况 - 未披露持股5%以上股东及前10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情况 [5] 财务报表 - 2025年第一季度合并资产负债表未经审计 以人民币元为单位 [5] - 2025年第一季度合并利润表未经审计 未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5] - 2025年第一季度合并现金流量表未经审计 [6] 会计准则执行 - 2025年未涉及新会计准则或解释调整年初财务报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