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688327)
搜索文档
2025年(8月)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公示
新浪财经· 2025-08-25 15:33
行业信用评价结果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依据《中国软件服务业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完成企业信用评级 遵循自愿、诚信、公正、科学、严格原则 通过企业申报、省市协会推荐、资料审核及专家评审流程 [1] - 共60家企业获得AAA级信用等级 有效期统一至2028年8月25日 覆盖政采云、神州泰岳、国电南瑞、远光软件、云从科技等知名企业 [1][2][3] - 协会呼吁获评企业树立诚信经营意识 保持良好信用形象 并倡导全行业弘扬诚信文化 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提升行业自律水平 [1] 获评企业地域分布 - 北京地区企业包括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证书编号202508811100061)、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08811100050)等 [1][2] - 上海地区企业包括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508811101661)、上海天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08811101191)等 [1][2] - 广东地区企业涵盖深圳太极数智技术有限公司(202508811100017)、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202508811100057)及深圳市投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02508811100477) [1][2] 重点企业业务领域 - 金融科技领域代表企业包括政采云股份有限公司(202508811101900)、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08811100050) [1][2] - 信息安全领域涵盖成都卫士通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2508811100647)、武汉华工安鼎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2508811100193) [1][2]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包含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08811101214)、深圳希施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202508811101692) [1][3]
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搜狐财经· 2025-08-20 21:32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科大讯飞、第四范式、拓尔思、用友网络、云从科技、出门问问、迈富时等,涵盖智能语音、企业级AI平台、语义智能、ERP软件、人机协同操作系统、AIGC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 [1][2] - 上市公司分为人工智能代理方案企业与下游应用企业,行业注重研发投入与人员结构 [1] - 头部企业如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凭借自研大模型覆盖多场景,第四范式、迈富时通过智能体中台服务多行业,顺网科技、出门问问在娱乐、消费端创新 [3]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对比 - 行业呈现"垂直场景深度落地+生态合作+行业解决方案标准化"三大特征,技术路径涵盖流程自动化、多模态交互及低代码开发平台 [3]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优势显著:科大讯飞2024年研发投入45.8亿元(同比+19.37%),占营收19.62%,营收233.43亿元 [4] - 第四范式2025年Q1营收10.77亿元,研发费用3.68亿元,研发费用率从42.2%降至34.2% [4] - 部分企业研发与商业化失衡:商汤科技2024年研发费用率106%,云从科技2024年Q1研发投入占营收181.74%,但全年营收同比暴跌36.69%至3.98亿元 [5]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能力 - 科大讯飞研发人员9752人(占比62.71%),拓尔思研发人员900人(占比48.59%),行业模型训练周期从15天压缩至2天 [6] - 云从科技2024年研发人员从467人减至228人(减员51.18%),研发费用降低18.27% [6]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 - 行业渗透呈现"垂直深耕"与"跨域扩张"并行,覆盖金融、教育、医疗、能源、制造等领域 [10] - 金融领域聚集第四范式、云从科技等,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智慧教育营收72.29亿元,医疗领域科大讯飞累计提供9.1亿次AI辅诊建议 [10] - 第四范式与桂冠电力合作打造"数字桂冠"生态云平台,云从科技制造/能源收入增长136.10% [10] - 生态合作成为竞争壁垒:科大讯飞开放647项AI能力,星火小助手创建数量突破51,000款,商汤科技与电信合作推广商业元宇宙 [11]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国产化适配 - 科大讯飞采用华为昇腾芯片,训练效率从55%提升至85% [13] - 云从科技与华为昇腾合作推出训推一体机,支持千亿级模型训练 [13]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对比 - 第四范式2024年营收52.61亿元(同比+25.1%),2025年Q1营收10.77亿元(同比+30.1%),毛利率41.2% [14] - 云从科技2024年营收3.98亿元(同比-36.69%),泛AI业务收入增长136%,毛利率19.7% [14] - 拓尔思2024年营收7.77亿元(同比-0.59%),大模型应用收入1.26亿元(同比+13.87%) [15] - 科大讯飞AI业务收入占比53.8%,第四范式AI业务收入占比74.8% [16]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 - 科大讯飞深化"1+N"行业大模型战略,聚焦教育、医疗、司法 [18] - 第四范式采用"AI Agent+世界模型"双核架构,升级先知AI平台 [18] - 商汤科技将发布日日新大模型6.0,重点布局工业质检与元宇宙 [18] - 拓尔思募资18.45亿元用于行业大模型研发,拓展东南亚市场 [18] - 云从科技转型为Agent服务提供商,聚焦"AI智能体+行业大模型" [18]
【最全】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8-20 18:59
人工智能代理产业上市公司汇总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科大讯飞、第四范式、拓尔思、用友网络、云从科技、出门问问、迈富时等 [1] - 下游端需求广泛 行业注重研发 企业发展与研发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结构高度关联 [1] - 汇总包含人工智能代理方案企业与下游人工智能代理应用企业 [1]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对比 - 企业深耕垂直领域 如值得买、新开普、世纪天鸿、鼎捷数据等 依托场景化数据积累、行业Know-How与大模型技术融合推出差异化AI代理产品 [2] - 头部企业如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凭借自研大模型覆盖多场景 第四范式、迈富时通过智能体中台服务多行业 顺网科技、出门问问等在娱乐、消费端侧领域创新 [2] - 整体呈现垂直场景深度落地、生态合作、行业解决方案标准化三大特征 技术路径涵盖流程自动化、多模态交互及低代码开发平台 [3]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优势显著 科大讯飞2024年研发投入45.8亿元同比增长19.37%占营业收入比例19.62% 营收规模233.43亿元 [4] - 新兴成长型企业如第四范式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0.77亿元 研发费用3.68亿元 研发费用率从2024年同期42.2%降至34.2% [4] - 部分企业呈现高研发投入、低营收规模特征 商汤科技2024年研发费用率高达106% 2018-2021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近70亿元 [5] - 云从科技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181.74% 但全年营收同比暴跌36.69%至3.98亿元 [5] - 研发人员占比是技术驱动属性核心指标 科大讯飞研发人员9752人占总员工比例62.71% [6] - 拓尔思研发人员近900人占员工总数48.59% 基于拓天大模型平台将行业模型训练周期从15天压缩至2天 [6] - 云从科技2024年研发人员从467人减至228人减员比例51.18% 同期研发费用降低18.27% [6]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 - 行业渗透呈现垂直深耕与跨域并行格局 场景覆盖金融、教育、医疗、能源、制造等数十个领域 [10] - 金融领域聚集第四范式、云从科技、拓尔思、中科金财等头部企业 第四范式服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头部金融机构落地信贷风控、资产管理等场景 [10] - 教育领域以科大讯飞为代表 AI学习机连续三年居京东、天猫618榜首 智慧教育业务营收达72.29亿元 [10] - 医疗领域渗透率较高 科大讯飞智慧医疗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670多个区县 累计提供9.1亿次AI辅诊建议 [10] - 能源与制造领域 第四范式深耕能源电力与桂冠电力合作打造数字桂冠生态云平台实现电厂无人化 [10] - 云从科技将制造、能源列为泛AI业务新增长点 2024年相关收入增长136.10% [10] - 生态合作伙伴数量与质量成为重要竞争壁垒 头部企业通过跨行业联盟与技术协同扩大覆盖范围 [12] - 第四范式以开放、成长、共赢为理念联合联想、兰博基尼等企业拓展AI决策技术应用场景 [12] - 科大讯飞开放647项AI能力与中国移动等20余家头部企业合作覆盖300多个场景 星火小助手创建数量突破51000款 [12] - 商汤科技与电信渠道合作推广商业元宇宙应用 出门问问通过与腾讯云、谷歌、高通等企业合作强化多模态技术与智能硬件结合 [12] - 国产化适配能力直接影响政务与国企客户拓展成效 多家企业与华为昇腾、鲲鹏等国产算力体系合作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14] - 科大讯飞采用华为昇腾芯片构建国产算力平台 训练效率从55%提升至85% [14] - 云从科技与华为昇腾合作推出训推一体机支持千亿级模型训练及混合模型云服务 [14] - 税友股份与华为鲲鹏联合成立技术团队完成财税行业产品原生开发实践 [14]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业绩对比 - 高增长-高毛利类型以第四范式为代表 2024年总营收52.6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1% [15] - 第四范式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0.77亿元同比增速30.1% 毛利率稳定在41.2% 毛利润同步增长30.1% [15] - 第四范式核心业务先知AI平台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60.5% 收入贡献率从60.6%提升至74.8% [15] - 高增长-低毛利类型典型为云从科技 2024年总营收同比下降36.69%至3.98亿元创近七年新低 [16] - 云从科技泛AI业务收入实现136%高速增长 但毛利率仅为19.7% [16] - 低增长-高毛利类型参考拓尔思 2024年总营收7.77亿元同比微降0.59% [16] - 拓尔思人工智能软件产品及服务收入占比达33.24% 大模型应用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3.87% [16] - 科大讯飞营业收入253.43亿元 AI代理业务收入78.86亿元占比33.8% [17] - 第四范式营业收入52.61亿元 AI代理业务收入59.35亿元占比74.8% [17] - 商汤科技营业收入37.72亿元 AI代理业务收入24.04亿元占比63.7% [17] - 用友网络营业收入92.34亿元 AI代理业务收入25.08亿元占比25% [17] - 出门问问营业收入3.94亿元 AI代理业务收入2.22亿元占比56.8% [17]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对比 - 技术迭代与产品路线图呈现差异化战略布局 体现在通用模型与垂直模型的资源分配和商业化节奏差异 [18] - 科大讯飞横向领域深化1+N行业大模型战略 技术投入兼顾通用模型优化与垂直行业落地 持续扩大教育、医疗、司法等行业优势 [19] - 第四范式采用企业级Agent+消费电子双轮驱动战略 技术投入聚焦Agent技术与世界模型融合 [19] - 第四范式2025年战略升级为AI Agent+世界模型双核架构 先知AI平台升级为AI Agent全流程开发平台支撑能源电力等行业风控管理、个性化推荐等场景落地 [19] - 商汤科技上市募资60%用于研发其中40%与元宇宙相关 2025年二季度将发布日日新大模型6.0重点布局工业质检与元宇宙内容生成 [19] - 拓尔思聚焦垂直行业募资18.45亿元用于拓天行业大模型研发及AIGC应用产业化 即将发布多模态数据集构建系统推出金融风控、舆情监测等垂类Agent并拓展东南亚开源情报市场 [19] - 云从科技从金融、出行向制造、能源、文旅延伸 战略转型为Agent服务提供商聚焦AI智能体+行业大模型并拓展居家养老场景 [19] - 出门问问以产模结合策略推进升级序列猴子大模型并整合外部模型提升多模态能力 产品侧更新数字人、AI视频创作平台等 计划推出搭载Shadow AI的智能手表、耳机等硬件进军欧美市场 [19]
DeepSeek线上模型版本升级;宇树预热新款人形机器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9:08
市场表现 - AI与机器人板块延续涨势,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收涨0.98%,盘中最大涨幅达2.62% [1] - 机器人ETF(562500)收涨0.71%,盘中最大振幅达3.67%,当日成交总额达20.22亿元 [1] - 机器人ETF最新规模达173.50亿元,远超同类可比基金 [1] 个股表现 - 芯原股份领涨13.39%,云从科技上涨4.79%,道通科技、云天励飞双双上涨超3% [1] - 禾川科技领涨14.50%,丰立智能暴涨13.30%,华辰装备上涨11.11%,夏厦精密收得10%涨停板 [1] - 拓斯达、江苏雷利涨幅均超8% [1] 行业动态 - DeepSeek线上模型版本升级至V3.1,拥有更长的上下文窗口,增强版本已准备好进行测试 [2] - 宇树科技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预告,具备31个关节自由度,暗示灵活运动能力 [2] - 上海市发布《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计划三年内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2] 机构观点 - 国内在AI+软硬结合落地具有优势,软件端看好AI在C端和出海方向落地 [3] - AI在B端与企业服务软件、制造业信息化等环节的结合预计下半年环比有积极增长 [3] - 明后年预期AI相关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 [3] ETF产品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ETF [4]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提供20%涨跌幅+中小盘弹性,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4]
IT服务板块8月19日涨1.35%,达实智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9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9 16:37
板块整体表现 - IT服务板块当日上涨1.35%,显著跑赢上证指数(下跌0.02%)和深证成指(下跌0.12%)[1] - 板块内领涨个股为达实智能(涨10.14%)、中科金财(涨10.01%)和华胜天成(涨10.01%)[1] - 板块内跌幅最大个股为国源科技(跌6.02%)、联迪信息(跌4.66%)和真视通(跌2.98%)[2] 个股交易数据 - 达实智能成交量达263.74万手,成交额9.886亿元,位列板块活跃度前列[1] - 润和软件成交额达119.58亿元,为板块内最高成交额个股[1] - 岩山科技成交量达737.65万手,成交额47.15亿元,显示较高市场关注度[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2.92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6.97亿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9.89亿元[2] - 润和软件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01亿元(占比2.52%),居板块首位[3] - 达实智能主力净流入2.43亿元(占比24.61%),显示强劲资金追捧[3] - 云从科技主力净流入1.70亿元(占比9.77%),资金集中度较高[3] - 东华软件获游资净流入5397.99万元(占比2.43%),为少数游资正向流入个股[3]
云从科技参与制定的人工智能安全国标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0:59
国家标准发布 - 国家标准GB/T45958-2025《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安全框架》正式发布 由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华为牵头 云从科技作为核心起草单位之一深度参与标准制定工作[1] - 该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 为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建立系统化安全框架 规定安全功能 安全管理和角色安全职责[1] - 标准将有效应对硬件漏洞 训练数据泄露 对抗样本攻击等新型安全威胁[1] 公司技术贡献 - 云从科技贡献了国家网安基地训推一体化项目的实战经验 该项目于2025年6月与武汉临空港开发区签约[1] - 项目与华为深度合作 旨在打造华中区域领先的AI安全底座[1] - 构建的"可控训练场"是基于可信数据空间的大型安全可控模型训练工厂 同时集质检 检测 备案于一体[1] 技术实施细节 - 在网安基地训推一体化中心打造安全可控的模型训练环境 解决大模型训练面临的高成本 高门槛及潜在安全风险难题[2] - 依托可信数据空间技术实现大型模型训练全流程安全管控 该技术符合云从参与的IEEE隐私计算国际标准[2] - 整合生物特征识别防伪国标(GB/T38671 GB/T41772)中积累的攻防检测能力 形成"训练-检测-备案"一体化安全闭环[2] 产业生态建设 - 公司在武汉构建更完善的AI安全产业生态 通过"政府指导 企业主导"的产业创新综合体汇聚场景方 能力方和服务方三大核心力量[2] - 项目实践成为推动空间计算等前沿技术规模化落地的安全基座[2] - 持续跟进大模型能力要求和评估方法等领域的技术标准立项研究工作[2]
洞察 2025: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搜狐财经· 2025-08-12 21:31
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竞争派系 - 行业形成三个竞争梯队:科技巨头类企业、垂直领域类企业、创新初创型企业 [1] - 科技巨头和垂直类企业更注重B端和专业市场 初创企业更注重C端市场并通过开源吸引技术人员 [3] 科技巨头企业布局及关键数据 - 百度以文心一言大模型为核心 2025年发布文心4.5 Turbo和X1 Turbo模型 价格较上一代下降80% 多模态能力与GPT-4.1持平 ModelScope-Agent开发框架调用量超25万次 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市场份额达31% 覆盖超10万电商商家 开源模型下载量突破3亿次 企业级解决方案覆盖20余个行业 [4] -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5.5落地30+行业500+场景 在政务/工业/金融领域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政务大模型案例入选信通院2025典型案例 [4] - 字节跳动飞书智能工作伙伴使客户跟进频率从15天/次提升至3天/次 多语言客服响应时间缩短至1分钟内 企业服务市场份额年增200% [4] - 腾讯混元大模型T1支持复杂数学推理 腾讯元宝DAU达1700万 PC端新增截图提问和Excel智能分析功能 [4] 垂直领域企业布局及关键数据 - 科大讯飞医疗AI代理覆盖4000余家医院 辅助诊断准确率达98.5% [4] - 用友大易HR智能代理市场份额超25% 服务超8000家企业 [4] - 金智维RPA+AI解决方案市场份额10.1% 金融领域客户超500家 [4] 创新初创企业布局及关键数据 - 景度求属开源模型推理成本仅为行业均值的5% 开发者生态覆盖超800家企业 [4] - 蜘蛛效应通用智能体GAIA基准测试全SOTA 日均处理任务超50万次 [4] - 实在智能TARS大模型支持跨系统GUI操作 企业流程自动化效率提升60% [4] 行业市场份额格局 - 市场高度集中 CR4达78% CR5达88% [5] - 科大讯飞/用友/商汤科技等二线阵营占据约10%份额 [5] - 初创企业与垂直领域企业整体份额不足3% 单家企业普遍低于0.5% 呈现头部集中尾部分散的马太效应格局 [5] 细分领域集中度 - 政务领域CR3最高达60% 主要应用于政策解读和智能审批 市场壁垒较高 [7] - 智能客服领域CR3为40% 市场进入壁垒较低 [7] - 金融和制造领域集中度介于政务与智能客服之间 [7] 技术类型分布 - 反射性代理主要应用于智能客服和智能家居场景 [9] - 目标驱动型代理主要用于金融风控和工业调度 [9] - 自学习型代理作为年增速最高的技术类型 集中在医疗诊断和科学研究领域 [9] 头部企业战略布局 - 百度重点布局高说服力数字人和多智能体协作平台 模型调用成本降低80% 电商转化率提升31% [12] - 华为聚焦政务大模型和工业质检Agent 政务项目中标率超40% 设备故障预测准确率95% [12] - 阿里云侧重制造业知识图谱和跨境电商智能体 开源模型下载量3亿+ 企业客户超40万 [12] - 字节跳动专注销售流程自动化和全球客服智能体 客户跟进效率提升5倍 支持35种语言 [12] 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 呈现寡头垄断/垂直深耕/资本加速三重竞争态势 [13] - 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字节跳动凭借算力数据与生态优势占据八成以上市场份额 [13][14] - 科大讯飞/商汤/云从/第四范式等二线厂商在教育/金融/安防等垂直场景深耕差异化模型 [14] - 地平线/思必驰/追一科技等三线及初创公司依靠细分技术创新切入 但在融资收紧和算力成本高企背景下加速出清 [14] - 行业竞争从技术赛跑转向生态卡位+场景盈利的淘汰赛阶段 [14]
8月11日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20.8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17:27
科创板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100.20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20.87亿元 [1]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243只,净流出个股344只 [1] - 科创板个股上涨499只,其中赛诺医疗和莱尔科技涨停,下跌85只 [1]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 - 东芯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86亿元,净流入率4.61%,涨幅14.66% [2] - 寒武纪主力资金净流入1.38亿元,净流入率3.54%,涨幅2.11% [2] - 云从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9916.17万元,净流入率7.43%,涨幅8.82% [2] - 10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1] 主力资金净流出个股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出2.60亿元,涨幅0.35% [1] - 海光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出2.30亿元,跌幅0.15% [20] - 芯原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22亿元,跌幅1.86% [20] 连续资金流向 - 36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以上持续净流入,龙软科技连续8天净流入 [2] - 博瑞医药和鼎阳科技连续7天净流入 [2] - 140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流出,亿华通连续18天净流出 [2] - 星球石墨和科前生物分别连续流出14天和13天 [2] 个股表现 - 莱尔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648.43万元,涨幅20.01% [4] - 赛诺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出5514.88万元,涨幅20.01% [19]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出2.60亿元,涨幅0.35% [1] - 海光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出2.30亿元,跌幅0.15% [20]
13.86亿主力资金净流入,AI PC概念涨3.11%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16:50
AI PC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1日收盘,AI PC概念板块整体上涨3.11%,位列概念板块涨幅第四位[1] - 板块内36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云从科技(+8.82%)、思泉新材(+8.64%)和智立方(+7.01%)[1] - 跌幅较大的个股包括智微智能(-1.27%)、豪鹏科技(-0.81%)和长盈精密(-0.20%)[1]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AI PC概念板块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3.86亿元[2] - 24只个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5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2] - 胜宏科技以6.63亿元净流入位居首位,领益智造(2.00亿元)、鹏鼎控股(1.38亿元)和通富微电(1.28亿元)紧随其后[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博敏电子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达11.67%,通富微电(10.52%)和领益智造(9.63%)分列二三位[3] - 胜宏科技虽然净流入金额最大,但流入比率为9.39%[3] - 资金流入比率超过9%的还包括江波龙(9.56%)和奥士康(9.56%)[4] 资金流出个股情况 - 智微智能主力资金净流出4671.08万元,流出比率达-9.75%[5] - 长盈精密净流出1.15亿元,流出比率为-3.64%[5] - 中国长城净流出6153.83万元,流出比率为-8.29%[5]
A股AI智能体概念震荡走强,云从科技一度涨超1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4:07
AI智能体概念板块表现 - AI智能体概念板块出现震荡走强行情 云从科技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0% [1] - 德生科技与奥瑞德实现涨停板 中科金财 天源迪科 华盛昌 能科科技 天娱数科等个股同步跟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