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创精密(688409)

搜索文档
富创精密(688409):产能扩张夯实基础,战略并购完善布局
国投证券· 2025-05-07 19: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61.12 元/股 [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增长,2025 年一季度利润短期承压但长期成长可期,产能扩张和战略并购完善布局,技术创新夯实半导体零部件国产化根基 [1][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30.4 亿元,同比+47.14%;归母净利润 2.03 亿元,同比+20.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72 亿元,同比+98.98% [1] - 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62 亿元,同比+8.62%;归母净利润 - 0.22 亿元,同比 - 136.6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 0.28 亿元,同比 - 152.63% [1] 业务分析 - 2024 年半导体业务驱动增长,前五大客户同比增长超 50%,海外重点客户收入同比增长超 40%,整体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毛利率 25.8%,同比+0.6 pcts [2] - 2025 年一季度利润短期承压,毛利率同比 - 1.25 pcts,净利率同比 - 11.68 pcts,主要因产能预投、人才储备和研发投入增加 [2] 技术突破 - 2024 年在半导体零部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复杂结构产品量产,核心技术获订单或认证,建成大型自动化镍产线提升效率和合格率 [3] 产能布局 - 持续推进沈阳、南通、北京及新加坡产能布局,南通富创 2024 年建成投产,北京富创部分验收,新加坡富创通过验证强化全球化布局 [4] 收购兼并 - 2025 年 3 月拟联合投资人收购浙江镨芯控股,间接持有 Compart 公司 21.58%股权,整合资源加速全球化布局,截至 4 月 30 日正推进股权交割 [8] 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41.64 亿元、54.55 亿元、68.7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3 亿元、4.72 亿元、6.06 亿元,给予 2025 年 58 倍 PE,对应目标价 61.12 元/股,维持“买入 - A”评级 [9] 财务预测 - 给出 2023 - 2027 年主营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等多项财务指标预测数据 [11][12]
25Q2存储模组或迎量价齐升,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上涨1.45%,飞凯材料涨超13%
搜狐财经· 2025-05-06 11:52
半导体产业指数表现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931865)强势上涨1 47% 成分股飞凯材料(300398)上涨13 98% 和林微纳(688661)上涨5 13% 富创精密(688409)上涨4 29% [3] -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上涨1 45% 冲击3连涨 最新价报1 47元 近1月累计上涨0 84% [3] - 半导体产业ETF近1年净值上涨39 06%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28/2771 居于前4 62% [4] 半导体产业ETF流动性及收益 - 半导体产业ETF盘中换手4 51% 成交712 42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1655 16万元 [3] - 半导体产业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0 82% 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为45 46%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 32% 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 00% [4] - 半导体产业ETF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 77% 夏普比率为1 24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 47% [4] 半导体产业ETF费率及跟踪精度 - 半导体产业ETF管理费率为0 50% 托管费率为0 10% 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4] - 半导体产业ETF近1年跟踪误差为0 056%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4]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权重股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6 35% 包括北方华创(15 51%) 中微公司(12 80%) 中芯国际(11 67%) 海光信息(8 62%) 韦尔股份(7 42%)等 [5] - 权重股涨跌幅方面 拓荆科技(688072)上涨2 90% 安集科技(688019)上涨2 97% 韦尔股份(603501)上涨2 73% [7] 行业观点 - 存储模组企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业绩拐点 晶圆代工环节有望受益近期消费国补政策带动的提前备货 [3] - 建议关注存储模组企业中布局AI端侧并将充分受益本轮存储涨价的企业 封测端建议关注布局了先进封装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的龙头企业 [3]
富创精密(688409):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持续高增,零部件龙头持续受益国产替代
东吴证券· 2025-05-05 22: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持续高增,半导体零部件业务持续放量,2025Q1受战略投入影响盈利能力下滑,但存货微增、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转正,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龙头前瞻性扩产打开成长空间,考虑战略扩张期调整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066|3,040|4,189|5,515|7,002| |同比(%)|33.75|47.14|37.80|31.67|26.9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8.69|202.65|321.14|472.83|647.87| |同比(%)|(31.28)|20.13|58.47|47.24|37.0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55|0.66|1.05|1.54|2.12| |P/E(现价&最新摊薄)|86.24|71.79|45.30|30.77|22.46|[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47.51元,一年最低/最高价31.14/78.00元,市净率3.18倍,流通A股市值8,419.41百万元,总市值14,548.07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4.92元,资产负债率44.90%,总股本306.21百万股,流通A股177.21百万股 [6]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30.4亿元,同比+47.1%,海外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40.3%,占比30.3%;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20.1%;扣非净利润1.7亿元,同比+99.0% [7] - 2025Q1单季营收7.6亿元,同比+8.6%,环比+5.1%;归母净利润 - 0.2亿元,同环比转负,因新增产线转固、战略性扩招、研发费用增加 [7]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25.8%,同比+5.4pct;销售净利率5.4%,同比 - 2.7pct;期间费用率21.0%,同比 - 1.8pct,研发投入2.2亿元,同比+7.5% [7] - 2025Q1单季毛利率24.2%,同比 - 1.2pct,环比+7.9pct;销售净利率 - 4.4%,同比 - 11.7pct,环比 - 4.5pct [7] 资产情况 - 截至2025Q1末存货9.1亿元,同比+4.2%;合同负债0.1亿元,同比 - 64.9%;2025Q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0.01亿元,同比转正 [7] 公司优势 - 国内纯度最高、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半导体零部件供应商,进入国内外主流半导体龙头设备商供应链,部分产品用于7nm制程前道设备 [7] 产能布局 - 国内计划建成沈阳、南通、北京三大生产基地,计划收购北京亦盛及浙江镨芯;海外新加坡基地完成海外龙头客户验证,获量产订单,2024年海外重点客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40% [7] 财务预测 |报表类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流动资产|3,730|4,375|4,411|5,942|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1,285|946|239|547| ||经营性应收款项|1,301|1,594|2,222|2,627| ||存货|900|1,509|1,670|2,400| ||非流动资产|4,627|5,229|5,641|5,980| ||资产总计|8,357|9,604|10,051|11,921| ||流动负债|1,715|2,701|2,696|3,948| ||非流动负债|1,942|1,942|1,942|1,942| ||负债合计|3,658|4,644|4,639|5,89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4,588|4,875|5,348|5,995| ||所有者权益合计|4,699|4,960|5,413|6,031|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总收入|3,040|4,189|5,515|7,002|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2,255|3,097|4,088|5,233| ||税金及附加|24|34|39|42| ||销售费用|61|84|99|112| ||管理费用|342|461|579|700| ||研发费用|221|377|469|560| ||财务费用|15|14|17|21| ||营业利润|205|353|526|715| ||利润总额|192|350|523|712| ||净利润|165|295|453|61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3|321|473|648| ||毛利率(%)|25.80|26.06|25.88|25.26| ||归母净利率(%)|6.67|7.67|8.57|9.25| ||收入增长率(%)|47.14|37.80|31.67|26.97|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0.13|58.47|47.24|37.02|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52)|729|284|1,238| ||投资活动现金流|(598)|(941)|(900)|(837)| ||筹资活动现金流|346|(92)|(92)|(92)| ||现金净增加额|(301)|(304)|(708)|309| ||折旧和摊销|296|378|538|561| ||资本开支|(1,064)|(983)|(955)|(907)| ||营运资本变动|(585)|3|(749)|29|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每股净资产(元)|14.90|15.92|17.46|19.58|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306|306|306|306| ||ROIC(%)|2.85|4.03|5.92|7.56| ||ROE - 摊薄(%)|4.42|6.59|8.84|10.81| ||资产负债率(%)|43.77|48.36|46.15|49.41|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71.79|45.30|30.77|22.46| ||P/B(现价)|3.19|2.98|2.72|2.43|[8]
富创精密(688409) - 关于大股东以专项贷款和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
2025-05-05 15:45
大股东增持 - 沈阳先进拟12个月内增持不低于1.2亿、不超2.4亿元股份[3] - 增持比例不超总股本2%,资金为自有与专项贷款结合[6][7] 专项贷款 - 中行辽宁分行承诺提供不超2亿、期限3年专项贷款[3] 股权情况 - 截至披露日,沈阳先进持股52317260股,占比17.09%[5]
富创精密:大股东沈阳先进拟增持1.2亿元-2.4亿元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5-05 15:38
富创精密大股东增持计划 - 大股东沈阳先进制造技术产业有限公司计划在公告披露后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 增持金额不低于1 2亿元且不超过2 4亿元 [1] - 增持资金来源于股票增持专项贷款及自有资金 将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允许的方式进行 [1] - 增持计划未设定价格区间 将根据市场走势及公司价值判断择机实施 [1] 资金支持 - 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承诺提供最高不超过2亿元的专项贷款支持此次增持 [1]
富创精密(688409):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国内外产能持续布局,平台化战略加速
国海证券· 2025-05-02 23: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富创精密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领跑者,部分产品已应用于 7nm 制程的前道设备,近年持续扩充产能,积极推进平台化战略,预计 2025 - 2027 年实现收入 42.56、54.26、66.86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3.51、4.87、6.43 亿元,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41、30、23 倍,维持“买入”评级[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富创精密 4 月 29 日发布 2024 年报和 2025 年一季报,2024 年实现收入 30.40 亿元,同比增长 47.14%;归母净利润 2.03 亿元,同比增长 20.13%;扣非归母净利润 1.72 亿元,同比增长 98.98%。2025Q1 实现收入 7.62 亿元,同比增长 8.62%;归母净利润 - 0.22 亿元,同比减少 136.67%;扣非归母净利润 - 0.28 亿元,同比减少 152.63%[3] 市场数据 - 截至 2025/04/30,富创精密当前价格 47.51 元,52 周价格区间 31.14 - 78.00 元,总市值 14,548.07 百万,流通市值 8,419.41 百万,总股本 30,621.08 万股,流通股本 17,721.35 万股,日均成交额 243.91 百万,近一月换手 64.03%。近 1M、3M、12M 相对沪深 300 表现分别为 - 20.8%、 - 5.8%、 - 0.5%,同期沪深 300 表现为 - 3.7%、 - 1.2%、4.6%[4] 投资要点 - 半导体收入显著增长,成功突破国际头部客户。2024 年机械及机电零组件收入 20.84 亿元,同比增长 57.69%;气体传输系统产品收入 8.79 亿元,同比增长 22.82%。2024 年半导体收入增长显著,前五大客户收入同比增长超 50%,开拓国际头部客户实现小批量订单突破,先进制程产品获量产订单,海外重点客户收入同比增长超 40%[6] - 受多项战略投入集中释放影响,2025Q1 归母净利润承压。2025Q1 营业收入同比微增,归母净利润同比显著下滑,原因包括产能预投使折旧费用增长约 2472 万元、人才储备使人工成本及相关费用增长约 4981 万元、研发投入新增 765 万元用于关键技术攻关[6] - 2024 年毛利率稳定,控费能力优化。2024 年毛利率 25.80%,同比增长 0.60pct,净利率 5.43%,同比减少 2.70pct;2025Q1 毛利率 24.15%,同比减少 1.24pct,净利率 - 4.44%,同比减少 11.69pct。2024 年机械及机电零组件毛利率 27.91%,同比增长 2.45pct;气体传输系统产品毛利率 21.19%,同比减少 2.29pct。2024 年期间费用率 21.00%,同比减少 1.76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 65.57%、54.79%、7.47%、116.18%[6] 预测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040|4256|5426|6686| |增长率(%)|47|40|27|2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3|351|487|643| |增长率(%)|20|73|39|32| |摊薄每股收益(元)|0.66|1.14|1.59|2.10| |ROE(%)|4|7|9|12| |P/E|65.28|41.49|29.86|22.64| |P/B|3.46|3.02|2.84|2.62| |P/S|5.23|3.42|2.68|2.18| |EV/EBITDA|32.66|18.64|15.22|12.57|[7] 产能布局与战略投资 - 产品研发方面,2024 年在匀气盘等先进产品领域完成新一代产品开发,实现加热匀气盘等复杂结构产品量产能力,金属加热盘研发突破海外技术壁垒,实现多型号产品小批量量产[8] - 产能建设方面,在沈阳、南通、北京及新加坡推进产能布局,南通富创 2024 年结项投产,北京富创部分完成验收,新加坡富创完成海外龙头客户验证,对接海外市场[8] - 产业链整合方面,2025 年 4 月发布收购公告,交易完成后将间接持有 Compart 公司 21.58%股权,旨在结合其技术专利与全球供应链资源,提升双方先进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推进全球化业务布局[8]
富创精密(688409) - 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朱煜)
2025-04-30 00:37
人员与会议 - 独立董事朱煜2024年应参加董事会13次,亲自出席13次,出席股东大会5次[4] - 2024年朱煜召开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参加3次战略委员会会议,公司召开3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5] - 2024年8月16日公司审议通过聘任张璇为总经理、崔静为财务总监的议案[12] 议案审议 - 2024年于3月26日、4月26日、12月30日分别审议通过关联交易相关议案[8] - 2024年10月17日公司审议通过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14] 公司运营 - 2024年通过2023年度和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16]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提名或任免董事、并购重组、开展新业务情况[9][11][21] 合规情况 - 公司严格按规定使用募集资金,关联交易决策程序合规[8][10] - 2024年公司及其董监高、股东无延迟或违反承诺情形[17] 未来展望 - 2025年独立董事将加强沟通,为公司决策和风险防范做贡献[24]
富创精密(688409) - 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傅穹)
2025-04-30 00:37
公司治理 - 2024年独立董事参加董事会13次、股东大会5次[6] - 2024年独立董事参加薪酬等委员会会议共17次[5] - 2024年董事会及各专门委员会工作运作规范[14] 运营合规 - 2024年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无违规[9] - 2024年公司未发生并购重组[10] - 2024年公司信息披露符合规定[12] 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深圳冠华半导体[8] - 2024年公司未开展新业务[15]
富创精密(688409) - 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何燎原)
2025-04-30 00:37
合规运营 - 2024年独立董事出席董事会、股东大会及审计委员会会议情况良好[4][5] - 2024年对会议议案全部投赞成票[6] 经营规范 - 2024年关联交易合规,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8] - 2024年募集资金存放及使用合规[9] 其他情况 - 2024年未发生并购重组[10] - 2024年各方严格履行承诺,信息披露合规[11][12] - 2024年建立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13]
富创精密(688409) - 董事会关于2024年度独立董事独立性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4-30 00:02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对朱煜、傅穹、何燎原独立性进行评估[1] - 三位独立董事符合法规对独立性的要求[1]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