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斯(688472)

搜索文档
阿特斯现5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1008.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22:13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3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5笔成交 合计成交量105.00万股 成交金额1008.00万元 成交价格均为9.60元 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8.83% [2] - 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1笔交易中 合计成交金额201.60万元 净买入201.60万元 [2] - 所有交易的卖方营业部均为东吴证券苏州狮山路证券营业部 [2] 二级市场表现 - 当日收盘价10.53元 较前日上涨3.34% 日换手率7.42% 成交额10.76亿元 [2]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1.48亿元 近5日累计上涨9.35% 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1.97亿元 [2]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5.23亿元 近5日增加3168.80万元 增幅达6.45% [2]
科创板新能源集体业绩说明会召开,晶科能源、阿特斯等企业谈了这些话题
第一财经· 2025-09-03 21:39
行业共识与"反内卷"进展 - 行业共识推动"反内卷"以回归理性有序发展轨道 产业链价格有望逐步修复 [1][5] - 行业协会和企业积极响应"反内卷"倡议 通过自律措施调节产能 目标实现不低于全行业成本价销售 [5][6] - 市场响应积极 中标价格稳中有升 落后产能退出预计加速 [5] 储能业务发展 - 光伏企业加速布局储能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晶科能源全年储能发货目标6GWh 订单可见度超8成 [2] - 阿特斯储能系统已签署合同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户储业务第二季度单季度实现盈利 预计全年扭亏为盈 [2] - 储能成为新能源发展和能源绿色转型不可或缺要素 光储主业协同发展趋势明确 [2][3] 市场需求与装机预测 - 全球光伏需求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2025年全球装机规模预计达700GW 中国占比40%至45%为最大单一市场 [3] - 中东非 印太等新兴市场快速增长 国内光伏治沙 绿电直连等政策对中期需求形成支撑 [3] - 上游各环节价格较底部有不同程度上涨 7月以来价格回升逐步传导至组件端 [4] 产能升级与技术布局 - 晶科能源聚焦TOPCon技术创新 预计年底完成40%至50%先进产能升级 产线升级成本为6000-7000万元/GW [4] - 上半年已完成近20GW的640W以上高功率产线改造 当前处于爬坡阶段 [5] - 阿特斯美国5GW组件工厂运营水平提升 预计今年组件产量超3.5GW 正评估应对贸易政策方案 [3] 企业战略与订单情况 - 晶科能源组件和储能订单可见度均超8成 海外市场占比预计显著提升 [2] - 阿特斯通过制造成本优势和海外品牌渠道打造储能业务增长曲线 [2] - 企业主动优化出货结构 聚焦高价值市场 践行"量利平衡"策略 [6]
阿特斯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105万股,成交额10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7:46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9月3日阿特斯发生大宗交易105万股 成交额1008万元 占当日总成交额0.93% 成交价9.6元 较市场收盘价10.53元折价8.83% [1] 交易细节 - 当日共发生5笔大宗交易 每笔成交21万股 单笔成交金额均为201.6万元 成交价统一为9.6元 [2] - 买入方涉及中信证券总部 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 国都证券江苏分公司 招商证券西安北大街营业部及机构专用席位 [2] - 卖出方均为东吴证券苏州狮山路营业部 其中4笔交易明确显示该营业部为卖方 [2] 交易结构特征 - 交易均通过东吴证券苏州狮山路营业部集中卖出 买入方分散在不同券商的不同席位 [2] - 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买方 显示有机构投资者参与此次大宗交易 [2] - 所有交易成交价格完全一致 折价率均为8.83% 表明交易可能为协商定价 [1][2]
阿特斯:累计回购约3391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7:28
公司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约339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92% [1] - 回购最高价11.33元/股,最低价8.34元/股,资金总额约3.28亿元 [1] - 当前公司市值385亿元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度光伏行业收入占比98.37%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63% [1]
阿特斯(688472) -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9-01 17:01
重要内容提示: |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日 | 2024/11/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购方案实施期限 | 年 月 2024 20 12 | 12 | 日~2025 | 年 | 月 | 日 19 | | 预计回购金额 | 5亿元~10亿元 | | | | | | | 回购用途 | √减少注册资本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 | | | | | | | □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 □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 | | | | | 累计已回购股数 | 3,391.22万股 | | | | | | | 累计已回购股数占总股本比例 | 0.92% | | | | | | | 累计已回购金额 | 32,765.06万元 | | | | | |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 | 8.34元/股~11.33元/股 | | | | | | 一、回购股份的基本情况 2024 年 12 月 19 日,公司召开 2024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 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自筹资金/首次 公开发 ...
光伏设备板块9月1日涨0.61%,迈为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0.7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1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当日上涨0.61%,领涨股为迈为股份(涨11.45%)[1] - 上证指数上涨0.46%至3875.53点,深证成指上涨1.05%至12828.95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3%,其中迈为股份、ST泉为(涨11.10%)、捷佳伟创(涨9.48%)涨幅居前[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迈为股份(收盘价100.71元,成交量12.99万手,成交额12.74亿元)、捷佳伟创(收盘价108.12元,成交量38.67万手,成交额40.88亿元)、弘元绿能(涨6.34%,成交额5.29亿元)[1] - 跌幅前列个股包括:大全能源(跌4.72%,成交额12.61亿元)、高测股份(跌3.79%,成交额5.41亿元)、*ST金刚(跌3.15%,成交额9007.90万元)[2] - 横店东磁(跌2.06%)、德业股份(跌1.41%)等权重股出现下跌[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75亿元,游资净流入6.31亿元,散户净流入4.44亿元[2] - 通威股份获主力净流入2.30亿元(占比6.91%),但遭散户净流出3.20亿元(占比9.61%)[3] - 阿特斯主力净流入9287.92万元(占比7.72%),协鑫集成主力净流入5623.10万元(占比10.39%)[3] - 捷佳伟创虽股价大涨9.48%,但主力净流入仅5029.05万元(占比1.23%)[1][3]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携手中信金租、海博思创共筑“储能+金融”产融协同新生态
北京晚报· 2025-09-01 16:20
合作背景与行业趋势 - 中国深入推进双碳目标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储能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主导 [1] - 储能电站建设成本持续降低 电力现货市场逐步开放及配套政策不断完善 储能电站资产经济性显著提升 [1] - 储能产业加速发展为金融资本深度参与搭建了广阔平台 [1] 合作方资源禀赋 - 海博思创是中国储能行业头部企业 专注于新能源储能技术研发、生产与应用 业务覆盖电网侧、电源侧及用户侧全场景储能领域 [2] - 海博思创凭借核心技术突破与规模化交付能力 已成长为市值超百亿元的全球储能解决方案头部企业 [2] - 中信银行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 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 [2]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的独特禀赋优势 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有特色、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2] - 中信金租聚焦船舶、飞机、户用光伏、乘用车、绿色环保、战略新兴、制造业等领域融资租赁业务 [3] - 中信金租在绿色业务领域积累丰富经验 投资项目涵盖风、光、水、储、氢等多个方向 [3] 合作历史与基础 - 2019年海博思创迈入高速发展关键阶段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以陪伴式服务深度介入企业发展 在结算、授信等领域给予持续支持 [2] - 六年来中信银行北京分行见证海博思创从规模初显到行业龙头的蜕变 [2] - 中信金租业务与海博思创高度契合 为三方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3] 合作内容与模式 - 三方将以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为抓手 在储能+金融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1] - 三方将共同打造储能资产+专业化运营+综合金融方案的融资模式 [3] - 三方将发挥各自在产业端、技术端、金融创新工具、融资租赁、资金募集等方面的优势 [3] - 合作将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1] - 合作将为储能行业金融创新探索新的路径 [3] 战略意义与未来规划 - 合作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也是三方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共生共赢的重要举措 [1] - 合作是中信银行北京分行践行绿色金融理念、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实践 [3] - 未来将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 激活储能产业发展活力 [3] - 未来将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3]
光伏行业月度报告:7月光伏新增装机同比下降47.6%,逆变器出口额同比维持增长-20250901
山西证券· 2025-09-01 13:33
行业投资评级 - 光伏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A"且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7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同比显著下降47.6%,但1-7月累计装机仍保持80.7%的高增长 [2][12] - 组件出口额同比下滑13.7%,但逆变器出口额同比增长16.3%,显示海外需求分化 [2][3][29] - 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28.7%,占全国总发电量比重提升至8.03% [4][42] - 重点推荐BC新技术、供给侧改善、海外布局、电力市场化及国产替代五大方向的多家龙头企业 [4][47] 分章节总结 1 装机情况 - 2025年7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1.0GW,同比-47.6%,环比-23.1% [2][12] - 1-7月累计新增装机223.25GW,同比+80.7% [2][12] 2 出口情况 2.1 组件出口 - 7月组件出口额158.9亿元,同比-13.7%,环比+0.5% [2][14] - 1-7月累计出口额1112.5亿元,同比-22.6% [2][14] - 6月组件出口量21.7GW,同比-2%,前五大市场(荷兰、沙特、巴基斯坦、阿联酋、希腊)合计占比34% [2][14] 2.2 逆变器出口 - 7月逆变器出口额65.1亿元,同比+16.3%,环比-1.2% [3][29] - 1-7月累计出口额371.1亿元,同比+9.0% [3][29] - 分区域表现:欧洲(同比+28.1%)、亚洲(同比+1.7%)、拉丁美洲(同比-14.5%)、非洲(同比+11.9%)、北美洲(同比+31.9%)、大洋洲(同比+188.8%) [3][29] 3 发电量情况 - 7月太阳能发电量744.3亿千瓦时,同比+28.7%,占全国总发电量8.03% [4][42] - 其他电源发电量同比变化:火电+4.3%、水电-9.8%、核电+8.3%、风电+5.5% [4][42] 4 投资建议 - BC新技术方向:爱旭股份、隆基绿能 [4][47] - 供给侧改善方向:大全能源、福莱特 [4][47] - 海外布局方向:横店东磁、阳光电源、阿特斯、德业股份 [4][47] - 电力市场化方向:朗新集团 [4][47] - 国产替代方向:石英股份 [4][47] - 建议关注信义光能、协鑫科技等16家产业链企业 [4][47]
光伏设备板块8月29日涨1.26%,永臻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0.4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16:48
板块整体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当日上涨1.26%,领涨个股为永臻股份(代码603381)涨幅10.00% [1] - 上证指数报收3857.93点(上涨0.37%),深证成指报收12696.15点(上涨0.99%)[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0.45亿元,游资净流出5.61亿元,散户净流出4.84亿元 [2] 个股涨幅表现 - 永臻股份收盘价25.30元,成交量23.76万手,成交额5.82亿元 [1] - 竞科股份(代码300842)涨幅8.98%,收盘价50.61元,成交额8.25亿元 [1] - 大全能源(代码688303)涨幅7.12%,成交量40.22万手,成交额12.45亿元 [1] - 金博股份(代码688598)涨幅5.65%,成交量13.39万手,成交额4.23亿元 [1] - 通威股份(代码600438)涨幅2.32%,成交量132.67万手,成交额29.00亿元 [1] 个股跌幅表现 - 微导纳米(代码688147)跌幅4.40%,成交量14.09万手,成交额6.04亿元 [2] - 中信博(代码688408)跌幅2.62%,成交量9.17万手,成交额4.33亿元 [2] - 安彩高科(代码600207)跌幅2.55%,成交量20.83万手,成交额1.04亿元 [2] 资金流向分布 - 通威股份主力净流入2.69亿元(占比9.26%),游资净流出1.05亿元(占比-3.62%)[3] - 隆基绿能(代码601012)主力净流入2.52亿元(占比8.31%),游资净流出1.28亿元(占比-4.22%)[3] - 大全能源主力净流入2.18亿元(占比17.48%),游资净流出9253万元(占比-7.43%)[3] - 阳光电源(代码300274)主力净流入2.11亿元(占比2.75%),游资净流出1.95亿元(占比-2.55%)[3]
“反内卷”纠偏初显成效!光伏行业扭困现曙光
证券时报· 2025-08-29 16:14
行业整体亏损状况 - 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厂商普遍陷入亏损困境 除少数厂商实现半年或单季度盈利外 前五大组件厂商上半年亏损额合计约160亿元[1] - 组件出货规模全球前五厂商全部亏损:晶科能源亏损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4%) 隆基绿能亏损25.69亿元 天合光能亏损29.18亿元(同比减少654.47%) 晶澳科技亏损25.80亿元(同比增亏195.13%) 通威股份亏损49.55亿元(同比增亏58.35%)[4][5] - 硅片龙头TCL中环亏损42.42亿元(同比增亏38.48%) 电池片龙头钧达股份亏损2.64亿元(同比增亏58.51%)[6][7] 企业现金流表现 - 现金流健康程度成为衡量生存状况的关键指标 多家厂商强调现金流好转 TCL中环经营现金流量净额5.23亿元(同比增长308.40%) 天合光能二季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26.79亿元 阿特斯经营现金流量净额37.8亿元(同比增长超150%)[9] - 部分龙头厂商现金流仍为负值:大全能源经营现金流量净额-16.08亿元 晶科能源-38.1亿元 通威股份-19.5亿元 隆基绿能-4.84亿元[9] - 爱旭股份二季度单季实现正向盈利0.63亿元 得益于ABC组件销量提升 上半年ABC组件出货量达8.57GW(同比增长超400%)[9] 行业价格与政策调控 - 光伏行业开展"反内卷"行动 产业链价格有所回升 低价销售和恶性竞争显著减少[1][12] - 国家层面出台专项治理政策 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和工信部座谈会明确要求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低于成本价销售定性为违法[11] - 产业链价格触底反弹 晶体 晶片和多晶硅价格有序恢复 组件招标价格出现上涨[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