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百集团(000759)
icon
搜索文档
中百集团: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股东户数为90332户
证券日报网· 2025-10-14 18:4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股东户数为90332户 [1]
免税店概念涨0.76%,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7:10
免税店概念板块整体表现 - 截至10月14日收盘,免税店概念板块整体上涨0.76%,在概念板块涨幅中排名第10位 [1] - 板块内共有22只股票出现上涨,其中步步高、海南发展、凯撒旅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31%、2.52%、2.42% [1] - 板块内跌幅居前的股票包括南宁百货、ST华扬、中百集团,分别下跌1.91%、1.41%、1.23% [1] 板块资金流向 - 免税店概念板块整体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出239.66万元 [2] - 板块内共有14只股票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6只股票的主力资金净流入额超过1000万元 [2] - 西藏珠峰是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个股,净流入金额为3630.33万元 [2] - 凯撒旅业、步步高、海南高速的主力资金净流入额分别为3554.74万元、2367.56万元、2133.19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武商集团、珠免集团、凯撒旅业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位居前列,分别为6.42%、6.22%、5.90% [3] - 岭南控股、海南高速、百联股份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分别为4.60%、5.41%、3.75% [3][4]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中百集团、王府井、海南橡胶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分别为1378.26万元、1419.95万元、2631.32万元 [4][5] - 招商蛇口的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最大,达到6884.88万元 [5] - *ST椰岛和ST华扬的主力资金净流出比率较高,分别为-20.27%和-14.08% [4]
中百集团:已上线“中百邻里购”“抱抱生活”小程序平台,布局前置仓
财经网· 2025-10-14 17:09
数字化转型与线上业务 - 公司积极发展线上到家业务,已上线“中百邻里购”和“抱抱生活”小程序平台 [1] - 公司布局前置仓,旨在实现线上线下业务协同 [1] 门店业态转型战略 - 公司将“千店千面”和“一店一策”作为转型核心方向,以打破“千店一面”的固定模式 [1] - 公司大小超市业态均在发力折扣店赛道 [1] - 中百超市硬折扣店以社区生活刚需为核心,采用“品类集中化”策略 [1] - 中百仓储门店侧重于满足家庭一站式采购及沉浸式购物体验,并逐步升级调整以整合服务功能 [1] 供应链与成本优化 - 中百超市硬折扣店重点发力自有品牌爆款打造,从源头把控成本与品质 [1] - 公司通过构建核心低价优势让利于消费者 [1] 内部管理与创新机制 - 公司通过内部“赛马机制”,让两大超市业态依托各自供应链展开试点 [1] - 公司通过市场检验筛选可行的转型发展路径 [1]
中百集团:已上线“中百邻里购”“抱抱生活”小程序平台,布局前置仓,实现线上线下协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1:56
公司线上业务与数字化布局 - 公司积极发展线上到家业务 已上线"中百邻里购"和"抱抱生活"小程序平台 [1] - 公司布局前置仓 旨在实现线上线下业务协同 [1] 公司核心转型战略 - 公司将"千店千面"和"一店一策"作为转型核心方向 打破"千店一面"的固定模式 [1] - 公司大小超市业态均在发力折扣店赛道 [1] - 公司通过内部"赛马机制"让两大超市业态依托各自供应链展开试点 通过市场检验筛选可行路径 [1] 中百超市硬折扣店定位 - 中百超市硬折扣店以社区生活刚需为核心 采用"品类集中化"策略 [1] - 该业态重点发力自有品牌爆款打造 从源头把控成本与品质以构建核心低价优势 [1] - 该业态商品单价优惠力度明显 旨在让利于消费者 [1] 中百仓储门店定位 - 中百仓储门店侧重于满足家庭一站式采购及沉浸式购物体验 [1] - 该业态正逐步升级调整 整合服务功能 实现商业功能 社区功能与社交功能的融合 [1]
一般零售板块10月13日涨1.04%,国光连锁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7.0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3 20:45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3日一般零售板块整体上涨1.04%,表现强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19%,深证成指下跌0.93%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领涨股国光连锁涨停,涨幅为10.00%,合百集团涨幅为9.94%,同时有部分个股下跌,如宁波中百下跌3.74% [1][2] - 从资金流向看,当日一般零售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7.06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36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70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国光连锁收盘价为17.27元,涨幅10.00%,成交量16.15万手,成交额2.7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1亿元,主力净占比高达37.22% [1][3] - 合百集团收盘价为6.97元,涨幅9.94%,成交量62.03万手,成交额4.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646.24万元,主力净占比18.05% [1][3] - 永辉超市收盘价为4.89元,涨幅5.16%,成交量296.06万手,成交额14.24亿元,是板块中成交额最高的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2.27亿元,主力净占比15.93% [1][3] 资金流向分析 - 永辉超市获得主力资金最大净流入,达2.27亿元,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9682.03万元和1.30亿元 [3] - 深塞格主力资金净流入1.06亿元,主力净占比11.33%,而散户资金净流出1.02亿元,散户净占比为-10.85% [3] - 供销大集主力资金净流入1.04亿元,主力净占比6.83%,成交额达15.27亿元,是成交额第二高的个股 [1][3] 活跃个股成交情况 - 供销大集成交量最大,为594.23万手,成交额15.27亿元 [1] - 步步高成交量221.12万手,成交额12.4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413.69万元 [1][3] - 小商品城主力资金净流入4859.52万元,主力净占比5.04% [3]
中百集团涨2.09%,成交额1.4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22.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4:0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3日盘中股价上涨2.09%至7.32元/股,成交额1.48亿元,换手率3.13%,总市值48.5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22.45万元,特大单净买入655.00万元(买入1171.14万元,卖出516.14万元),大单净买入67.45万元(买入2431.28万元,卖出2363.83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44.04%,近5个交易日上涨1.81%,近20日下跌6.75%,近60日下跌4.06% [1] - 今年以来已18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14日,龙虎榜净买入5337.76万元,买入总额2.49亿元(占总成交额10.51%),卖出总额1.95亿元(占总成交额8.25%)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商业零售,是大型连锁企业,业务包括连锁超市、综合百货、医药、物流配送、物业管理及进出口贸易,商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91.07%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6.18亿元,同比减少19.13%,归母净利润为-2.55亿元,同比减少79.5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19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行业与股东情况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一般零售-超市,概念板块包括新零售、社区团购、免税概念、预制菜、冷链物流 [2] - 截至8月31日股东户数为9.98万户,较上期减少2.57%,人均流通股6568股,较上期增加2.63% [2]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线下“硬折扣”超市火了
新华网· 2025-10-11 12:17
行业核心观点 - 线下“硬折扣”超市业态通过重构供应链、压缩中间环节、优化运营效率,实现“天天低价”,区别于传统超市的阶段性促销和依赖临期商品的“软折扣”模式 [2] - 该业态的走热契合了消费者从“性价比”向“质价比”升级的需求转变,解决了消费者对低价高品质商品及线下直接感知商品的两大消费痛点 [6][8] - 在传统商超面临成本上涨、线上分流、增长乏力(2024年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仅增长0.3%,门店总数减少9.8%)的背景下,“硬折扣”成为企业寻求突围的重要路径 [8] 市场参与者与动态 - 互联网企业积极入局:阿里系盒马旗下“超盒算NB”截至9月末门店总数近330家;美团“快乐猴”在杭州开出第3家店;京东折扣超市采用“大店+多品类”路线,自8月以来已开出第6家门店 [3] - 区域商超加速转型:物美在北京已开8家“物美超值”门店;中百集团在湖北同时开出51家“硬折扣”店,商品数量缩减至约1400种,整体降价幅度达20% [5] - 海外及区域性品牌已形成规模:德国奥乐齐(ALDI)进入中国后已开77家店;湖南乐尔乐门店数破千家;天津“爱折扣”开店约50家;重庆“条码批发部”布局约200家门店 [5] 商业模式与低价策略 - 低价源于对供应链、商品结构和运营模式的系统性重构,而非压缩生产成本 [11] - 供应链环节通过源头直采减少中间环节,深度参与上游商品开发甚至生产,省去传统经销商和大量营销费用 [13] - 商品结构上采用精简SKU策略,单店SKU通常控制在1000~2000个之间,有限的SKU带来更大采购量以形成价格优势,并在选址、装修、人员方面压缩运营成本 [13] - 普遍推出自有品牌,通过直接掌控上游供应链来减少中间环节,优化从原料、生产到定价的流程,从而提升效率和利润率 [14]
超1.7万家实体店,倒在2025上半年
搜狐财经· 2025-10-11 11:27
整体零售环境 - 2025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去年同期的3.7%略有提升 [2] - 全国网上零售额7.43万亿元,同比增长8.5%,线下零售额17.12万亿元,同比增长3.75%,线上增速显著高于线下 [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至少有1.71万家门店宣布闭店,涵盖超过100家企业,涉及商超、百货、餐饮、服饰等多个行业 [2] 商超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720家超市关门,涉及卜蜂莲花、华润万家、永辉超市、大润发等全国性及区域性品牌 [3] - 即时零售非餐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66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6500亿元,预计2024年将占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6.0%,增速达20.0%,冲击商超地理位置和一站式购齐优势 [6] - 2024年我国零食量贩市场规模达1045.9亿元,成为增速最快的零食渠道,挤占传统超市空间 [6] - 传统商超面临硬件老化与租约到期压力,许多企业选择关闭低效门店并改造留存门店,例如永辉超市调改开业124家门店,其中99家开通线上业务 [6] - 行业向业态创新转型,布局硬折扣店和社区店,如中百集团开设小百惠折扣店,联华超市在浙江孵化折扣业态已开13家门店 [7] 百货行业 - 2024年1-6月百货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虽较去年同期下滑3%有所好转,但仍不及大盘增速 [8]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23家百货、购物中心关闭,运营最久的长沙阿波罗商业广场已运营27年 [8] - 传统百货模式采用品牌联营形式,不掌控商品和定价,导致商品竞争力不足,业态单一缺乏有效引流手段 [11][12] - 购物中心通过体验式业态成功引流,南京德基广场通过引进稀缺品牌、打造艺术空间等升级为体验式生活空间 [12] 茶饮与咖啡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6673家茶饮、咖啡门店关闭,茶饮行业35个品牌关闭5788家门店,咖啡行业关闭885家门店 [13][16] - 茶饮闭店潮集中在单品类和中腰部品牌,书亦烧仙草净减少1049家门店,规模下降18.32%,柠季关店404家,下降19.2% [14][15] - 咖啡行业收缩品牌包括早期入华国际品牌和新兴精品品牌,COSTA COFFEE净减28家,星巴克关闭11家,MODA COFFEE关闭至少74家 [17][19] - 果咖品牌“本来不该有”净减少37家门店,规模下滑25.69%,受巨头切入赛道冲击 [20] 服饰行业 - 2025年上半年服饰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1%,弱于社零大盘,全国至少有4563家服饰门店关闭 [21] - 森马关闭629家门店数量最多,海澜之家关闭504家,太平鸟关闭311家 [21][23] - 闭店主因包括库存高企倒逼渠道优化、品牌老化导致客群流失、以及“大店模式”运营成本高企但坪效下降 [24][25][26] - 美特斯邦威直营店年化坪效为3793.85元/平方米/年,下降58.13%,行业正从追求门店数量转向提升单店质量 [26][27] 影院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38家电影院关闭,全国影院空场率长期维持在30%-40% [28][31] - 影院面临重资产运营与高固定成本压力,营收高度依赖影片内容导致不稳定,2025年上半年总票房292亿元,其中2月票房160亿元占比超50%,但6月票房仅19.1亿元跌至近十年低点 [30] - 消费者娱乐习惯改变,网民每天刷短视频时间接近160分钟,影院平均每场观众仅2~4人,空场率高达40% [30][31] 其他行业 - 宠物、家居建材、教培、潮玩等行业均有闭店,如红星美凯龙关闭23家门店,童程童美关闭12家门店,潮玩星球关闭13家门店 [34]
“海口—内罗毕—约翰内斯堡”货运航线开通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08:54
航线开通信息 - 10月2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开通由肯尼亚星际航空公司运营的"海口—内罗毕—约翰内斯堡"国际货运航线[1] - 该航线采用B767-300全货机执飞首班装载48吨货物计划每周一班[1] - 航线经停东非肯尼亚内罗毕后飞往南非约翰内斯堡[1] 行业网络布局 - 美兰机场今年以来累计运营7条国际货运航线联通8个国际货运航点[1] - 机场初步构建起以海口为辐射点覆盖欧洲、西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1] - 截至10月1日美兰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约为18132吨[1] 公司战略与发展 - 航线开通使海南自贸港跨境电商及外贸企业更便捷融入非洲及全球货运网络[1] - 美兰机场未来将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政策和区位优势优化货运航线布局[1] - 公司计划加快货站自动化建设提升口岸便利化水平升级货运基础设施助力对外经贸产业发展[1]
社区商业新战事:硬折扣超市“巷战”最后一公里|华夏双节观察
华夏时报· 2025-10-08 11:37
行业竞争态势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礼品市场迎来销售旺季,社区内超市竞争激烈,纷纷采取降价促销策略吸引顾客 [2] - 汪哥省钱超市为应对竞争压力,其产品整体比其他超市便宜1-2元,并在节日期间进一步降价,例如24瓶装娃哈哈AD钙奶从38.5元降至35元 [3] - 传统商超品牌如物美超值超市为迎接双节,其8家门店集体焕新升级,精选超过70款爆款商品进行直接降价 [4] 硬折扣业态发展 - 2024年硬折扣超市迅速兴起,零食有鸣、三只松鼠(爱折扣)、万辰集团(来优品)等品牌纷纷入局 [4] - 2025年硬折扣超市发展势头强劲,物美集团、盒马(超盒算NB)、京东、美团(快乐猴)、中百集团等零售巨头加速拓展该业态 [5] - 盒马旗下超盒算NB品牌升级后新店在江浙沪10城集体亮相,一气开出17家新店,截至8月底其整体门店数已接近300家 [5][6] 社区店布局战略 - 硬折扣超市呈现显著特点,即重点布局在社区周围,例如汪哥省钱超市门店已接近500家,且基本覆盖每个社区 [6] - 物美超值8家门店中有4家属于社区店,来优品省钱超市和盒马超盒算NB均定位为社区超市或家庭购物目的地 [6] - 传统零售商如沃尔玛在深圳开设第四家社区店,核心特质为“小、精、近”;高鑫零售在财报中表示大卖场将转型为社区生活中心 [6] 行业趋势与策略 - 在消费者偏好多元化与专业店兴起的背景下,布局社区店已成为零售业重要发展方向,该模式依托“店仓合一”优势,承接线上线下业务 [7] - 为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竞争力,行业专家建议品牌需精准定位目标客群、打造差异化商品力、并追求性价比,折扣店是未来重要零售方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