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兰生物(002007)

搜索文档
华兰生物:子公司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临床试验获批
新浪财经· 2025-08-13 19:03
核心观点 - 华兰生物控股子公司疫苗公司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临床试验通知书 同意开展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的临床试验 [1] 产品研发进展 - 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临床试验申请于2025年5月21日受理 现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 [1] - 该疫苗用于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 包括脑膜炎 肺炎 败血症 蜂窝织炎 关节炎和会厌炎等疾病 [1] 公司动态 - 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为华兰生物控股子公司 承担本次疫苗研发项目 [1] - 公司于8月13日晚间通过公告形式披露该研发进展信息 [1]
华兰生物:控股子公司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6:28
公司研发进展 - 控股子公司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批准文号为2025LP02051 [2] - 申报产品为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2] 产品管线进展 - 疫苗公司新产品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涉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品类 [2] - 该疫苗采用冻干剂型技术 属于结合疫苗技术路线 [2]
华兰生物(002007.SZ):疫苗公司的“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格隆汇APP· 2025-08-13 16:24
公司研发进展 - 控股子公司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12日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编号:2025LP02051)[1] - 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临床试验申请于2025年5月21日受理 本次获批同意开展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临床试验[1] - Hib疫苗采用纯化荚膜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蛋白结合的冻干剂型 预期可诱导免疫应答并提供保护作用[1] 产品战略布局 - Hib疫苗作为单价疫苗申报上市 需累积临床数据支持未来以组分百白破为基础的联合疫苗注册申报[1] - 公司同步研发以组分百白破为基础的联合疫苗 Hib疫苗是该联合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1] - 疫苗公司将按照批准要求尽快开展相关临床试验工作[1]
华兰生物(002007) - 关于公司控股子公司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2025-08-13 16:1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5年8月12日公司控股子公司疫苗公司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获临床试验批准[1] - Hib疫苗是联合疫苗组成部分,预期可诱导免疫应答并提供保护[2] - 疫苗获批后需开展临床试验并经审评、审批才可上市[2]
华兰生物:控股子公司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临床试验申请获批准
新浪财经· 2025-08-13 16:07
公司研发进展 - 华兰生物控股子公司华兰疫苗申报的"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1] - 该疫苗用于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 包括脑膜炎 肺炎 败血症等 [1] - 疫苗公司将尽快开展相关临床试验工作 [1]
生物制品板块8月12日跌0.64%,科兴制药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1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16:22
板块整体表现 - 生物制品板块当日下跌0.65% 跑输大盘 上证指数上涨0.5% 深证成指上涨0.53% [1] - 板块内部分化明显 10只个股上涨 10只个股下跌 [1][2] 领涨个股表现 - 西藏药业涨停 收盘价48.04元 涨幅10.01% 成交量17.50万手 成交额8.33亿元 [1] - 我武生物上涨2.19% 收于26.60元 成交量11.16万手 成交额2.91亿元 [1] - 华兰生物上涨1.73% 收于17.06元 成交量36.57万手 成交额6.30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科兴制药领跌 跌幅6.31% 收盘价45.16元 成交量10.78万手 成交额4.91亿元 [2] - 康辰药业下跌4.4% 收于53.06元 成交量7.79万手 成交额4.12亿元 [2] - 艾迪药业下跌3.73% 收于15.48元 成交量11.76万手 成交额1.84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15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1.03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6.12亿元 [2] - 西藏药业主力净流入2.34亿元 净占比28.02% 居板块首位 [3] - 华兰生物主力净流入2101.95万元 净占比3.34% [3] - 派林生物主力净流入1299.01万元 净占比4.83% [3]
医疗器械行业30日主力净流出4.36亿元,诺唯赞、翔宇医疗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7-30 16:59
行业表现 - 医疗器械行业单日下跌0.38% [1]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4.36亿元 [1] - 成分股41只上涨、56只下跌 [1] 资金流出个股 - 诺唯赞主力净流出1345.21万元 [1] - 翔宇医疗主力净流出1328.4万元 [1] - 山东药玻主力净流出1264.96万元 [1] - ST凯利主力净流出1228.57万元 [1] - 之江生物主力净流出1055.64万元 [1] 资金流入个股 - 康泰医学主力净流入7210.99万元(净占比7.05%)[1] - 迈瑞医疗主力净流入5584.03万元(净占比1.73%)[1] - 九安医疗主力净流入4117.95万元(净占比9.47%)[1] - 新华医疗主力净流入2981.82万元(净占比5.89%)[1] - 爱博医疗主力净流入2538.28万元(净占比5.85%)[1]
中国医疗健康:2025 年上半年预览 -China Healthcare_ 1H25 preview_ UIH bottom out_MR still in trough; Weak IVD_cataract, strong insulin
2025-07-25 15:1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科技、零售药房、医院、疫苗、胰岛素、创新药、体外诊断(IVD) - **公司**:迈瑞医疗(Mindray)、联影医疗(United Imaging)、新产业(SNIBE)、欧普康视(Eyebright)、华兰生物(Hualan)、通化东宝(THDB)、甘李药业(Gan & Lee)、艾德生物(AmoyDx)、华东医药(Huadong)、博康泰(BioKangtai)、乐普医疗(Lepu)、益丰药房(Yifeng)、大参林(Dashenlin)、老百姓(LBX)、片仔癀(PTH)、爱尔眼科(Aier)、沃森生物(Walvax)、科伦药业(Kelun)、华海药业(Huahai)、迪安诊断(Dian)、金域医学(Kingmed)、智飞生物(Zhifei)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绩表现 - **高收入增长公司**:预计胰岛素公司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最高收入增长,因2024年第二季度带量采购续约基数低;艾德生物预计实现约20%的收入增长,受益于医疗系统反腐后院内合规销售渠道占比提高;联影医疗预计实现14%的同比收入增长,中国业务在第二季度转正,同比增长10%[6]。 - **面临压力公司**:迈瑞医疗受中国IVD业务疲软影响,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业务同比下降26%,海外业务同比增长12%;爱尔眼科第二季度增长预计为5%,反映了军事征兵提前拉动效应后屈光业务放缓以及带量采购后白内障业务疲软;智飞生物因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的反腐运动导致渠道去库存,以及中国消费者对非必需产品需求减弱,HPV疫苗收入大幅下降,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业务环比复苏,但与2024年第二季度相比,收入和盈利仍同比下降49%/95%;受医疗行业反腐运动影响,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预计收入同比下降[8]。 各行业情况 - **医疗科技(Medtech)**:6月招标价值数据同比增长49%,但环比下降3%,低于预期,主要因带量采购导致单价降低,范围从超声扩大到CT;预计原从2024年推迟到今年的以旧换新刺激资金大部分已用完,降低了2025年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效果[10]。 - **体外诊断(IVD)**:第二季度IVD制造商需求持续疲软,新产业预计2025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试剂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0%;预计从第三季度起,带量采购的定价压力将缓解,但销量压力仍存;艾德生物逆势增长,得益于其在院内渠道的强大影响力以及受益于二代测序(NGS)检测设备的国产替代[19][21]。 - **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行业已进行两轮带量采购,但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甘李药业和通化东宝发布的初步业绩均超预期,预计两家公司2025年全年收入将强劲增长,看好甘李药业,因其创新产品管线和国际扩张潜力更大[22]。 - **医院(Hospital)**:爱尔眼科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增长较弱,因军校提前招生导致屈光需求减少和白内障手术量下降;但屈光业务因新技术实现平均销售价格(ASP)提升,白内障业务在更广泛报销类别(双焦点)下持续高端化,且中国富裕老年人需求强劲;ICL/PIOL产品面临增长压力,因未获军校应用批准,但此类需求患者增多[30]。 - **零售药房(Retail pharmacy)**:行业受严格报销政策和消费能力疲软影响持续承压,药店转向新业务模式(如益丰药房的商品经济店)和提高盈利能力;大参林表示其同店销售增长(SSSG)在2025年第二季度触底且未恶化,预计药店市场出清将持续,拐点可能在年底到来[31]。 公司估值和投资建议 - **迈瑞医疗(Mindray)**:下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2.1%、4.4%、5.0%,主要反映IVD领域政策逆风、6月采购势头放缓以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下发货流程变慢;维持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300元;是中国领先的医疗科技设备制造商,受益于中国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产替代,海外收入有望增加,当前股价低于5年平均远期市盈率,预计维持市场领先地位,关键催化剂包括采购活动复苏、医疗设备以旧换新计划更新和新产品推出[37][46]。 - **联影医疗(United Imaging)**:将2025年营收和盈利预测从128.13亿元/17.92亿元调整至125.72亿元/17.69亿元,以反映6月低于预期的招标数据;维持2026 - 20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173元;是中国领先的大型医疗影像设备制造商,业务已拓展至全球75多个国家,中国医疗设备采购反弹,公司市场份额持续增长,预计服务相关收入占比上升,毛利率提高,当前估值接近上市以来中值市盈率,长期增长潜力大,关键催化剂包括中国未来月度医院采购数据和超声产品线推出[38][47]。 - **新产业(SNIBE)**:下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4%、7.1%、6.9%,主要反映IVD领域政策逆风,包括带量采购压力、增值税调整变化和销量压力;12个月目标价从80元降至76元;是快速增长的体外诊断公司,预计2024 - 2034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6%,受益于中国进口替代和国际市场扩张,当前估值有吸引力,处于买入评级,关键催化剂包括2024年低检测量基数下的销量增长复苏和海外扩张进展[39][48]。 - **欧普康视(Eyebright)**:下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2.6%、4.3%、4.4%,主要因隐形眼镜产能利用率仍在提升,导致毛利率降低;12个月目标价从114元降至111元;是中国领先的眼科设备制造商,预计2024 - 2034年盈利CAGR为21%,受益于市场渗透率提高和份额增长,当前估值处于3年历史最低市盈率,认为当前股价未充分反映增长机会,看好其白内障手术市场增长、基于强大研发能力从跨国公司夺取份额以及PIOL产品销售增长,PIOL产品销售增长是2025年关键催化剂[41][50]。 - **华兰生物(Hualan)**:下调白蛋白收入预测,因该产品需求承压;将目标市盈率倍数从17.6倍提高到18.1倍,目标价维持19元;是中国血浆行业领先企业,也提供流感疫苗,当前1年远期市盈率处于过去5年历史最低四分位,认为公司主要增长驱动力是2022/2024年分别新获批的7/2个血浆采集站,看好该股被低估,关键催化剂包括血浆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和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提高[42][5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估值方法和风险**:各公司目标价基于不同估值方法,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新产业、欧普康视采用两阶段现金流折现(DCF)估值,华兰生物采用5年退出市盈率估值;各公司面临不同风险,如迈瑞医疗面临带量采购对部分产品出厂价的进一步影响、进入中国顶级医院进度低于预期等风险;联影医疗面临芯片供应链风险、原材料风险等[52][53]。 - **评级和覆盖范围**:报告对各公司给出评级,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新产业、欧普康视、华兰生物为买入评级,爱尔眼科为中性评级,沃森生物为卖出评级;各公司评级相对于其覆盖范围内其他公司,覆盖范围可通过相关链接查询[67][77]。 - **研究相关披露**:包括分析师认证、高盛因素分析、并购排名、数据库介绍等;还包含公司特定监管披露、评级分布、投资银行关系、价格目标和评级历史图表等信息;以及不同司法管辖区的额外披露要求,如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香港、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俄罗斯、新加坡、英国等[62][73]。
共享基经丨同名ETF对比:生物疫苗ETF与生物医药ETF,跟踪的指数有何不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19:48
生物疫苗ETF对比 - 鹏华基金管理的生物疫苗ETF(159657)跟踪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指数,包含50只成分股,平均市值538.72亿元,最大成分股市值3816.39亿元,合计市值26935.92亿元 [1][2] - 嘉实基金管理的生物疫苗ETF(562860)跟踪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指数,包含43只成分股,平均市值219.88亿元,最大成分股市值768.69亿元,合计市值9455.01亿元 [3][4] - 两指数重合成分股19只,国证指数独有31只,中证指数独有24只,重合股包括长春高新(权重10.75%)、智飞生物(7.97%)、沃森生物(6.39%)等 [5][6] - 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指数近一年收益126.79%,显著高于国证指数的10.79%,但波动率更高(年化波动率33% vs 30.71%) [6][7] - 国证指数PB处于历史20%分位,中证指数PB处于历史10%分位,估值均处于低位 [7][9] 生物医药ETF对比 - 天弘基金管理的生物医药ETF(159859)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包含30只成分股,平均市值451.56亿元,最大成分股市值2498.83亿元,合计市值13546.85亿元 [11][12] - 国泰基金管理的生物医药ETF(512290)跟踪中证生物医药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719.43亿元,最大成分股市值3816.39亿元,合计市值21582.84亿元 [13][14] - 两指数重合成分股18只,各自独有12只,重合股包括药明康德(权重10.84%)、长春高新(5.74%)、上海莱士(6.46%)等 [15][16] - 中证生物医药指数近五年年化收益-17.48%,优于国证指数的-17.82%,且波动率更低 [16] - 两指数PB均处于历史20%分位以下,估值水平接近历史底部 [17]
华兰生物:强化市值管理 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21:28
公司动态 - 华兰生物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出台《市值管理制度》并计划适时开展并购重组以强化主业竞争力和产业协同效应 [1] - 公司2024年采浆量达1586.37吨创历史新高在血液制品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 [3] - 通过并购苏州华辰和贵州广西10家浆站等举措从区域企业跃升为行业龙头 [2] 行业格局 - 血液制品行业形成以中国生物技术集团泰邦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等大型企业为龙头的竞争格局 [2] - 上世纪90年代市场由中生集团下属6大生物制品所及外资企业垄断近年国内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提升市场份额 [2] - 行业集中度提升有助于落实监管要求提高规范性和安全性政策鼓励兼并重组 [4] 经营策略 - 华兰生物通过并购浆站强化绩效考核和浆站管理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提升采浆量 [2][3] - 公司2004年以2984.4万元收购苏州华辰52.5%股权后增资至75%控股 [2] - 2007年参与浆站改制收购贵州广西10家浆站及重庆益拓资产奠定龙头地位 [2] 行业趋势 - 血液制品行业技术和资金壁垒高国家在准入原料采集等方面制定严格监管措施 [4] - 未来行业关键词从"扩张"转向"提质"胜负取决于创新能力和运营效率而非扩张速度 [5] - 行业集中化是大势所趋符合经济规律和监管目标将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5] 并购分析 - 单采血浆站数量和单站采浆量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整合低效资产可能拉低效率 [5] - 血液制品行业"积木式"并购难产生协同效应并购易整合难 [5] - 行业仍有重新洗牌可能国企垄断或民企整合尚未定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