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合科创(002243)
icon
搜索文档
力合科创(002243) - 关于《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的法律意见书
2025-04-23 18:38
收购情况 - 深圳市国资委将清研控股50%股权无偿划转至深投控、50%股权无偿划转至深智城[7] - 收购完成后深投控通过清研控股、通产集团合计控制力合科创50.11%股份[7][32][37][52] - 收购前清研控股持有力合科创34.43%股份,通产集团持有力合科创15.68%股份[7][32][36] - 2025年1月清研控股100%股权由清研院变更至深圳市国资委持有[31] - 2025年1月20日,深圳市国资委下发清研控股50%股权无偿划转通知[33] - 2025年4月16日,深投控审议同意接收清研控股50%股权[33] - 2025年4月18日,深圳市国资委与深投控、深智城签署《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33][39] 公司信息 - 深投控注册资本为331.86亿元[17] - 深圳市国资委持有深投控100%股权,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19]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日,深投控控制34家主要一级子公司[20][21] - 深投控经营范围涵盖金融和类金融股权、房地产、新兴产业等投资与运营[17] - 深投控成立于2004年10月13日,营业期限至2054年10月13日[17] - 深投控《营业执照》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5年1月15日核发[17] 未来展望 - 收购人在未来12个月内有继续增持或处置已拥有权益股份的计划[4] - 截至报告签署日,收购人未来12个月无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业务或资产重组、调整董事会及高管、调整员工聘用情况、调整分红政策、对业务和组织结构重大调整的计划[44][45][46][48][49][50] 合规情况 - 本次收购前6个月内买卖上市交易股份情况需关注[5] - 本次收购尚需履行相关法律程序[4] - 本次收购涉及《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4] - 本次收购涉及上市公司股份的权利限制情况需关注[4]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日,深投控及其董监高近五年无证券市场相关处罚及重大经济纠纷诉讼仲裁[24] - 收购人于2025年4月18日出具《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53] - 收购人已出具《关于规范关联交易的承诺函》[55] - 本次收购事实发生之日(2025年4月18日)前6个月内,收购人等无买卖力合科创股票情况[60] - 经核查,《收购报告书》格式和内容符合规定[61]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日,收购人依法有效存续,具备实施本次收购主体资格[62] - 本次收购已履行现阶段必要法定程序[62] 其他数据 - 收购人在境内、境外直接或间接持股5%以上的上市公司有23家[27][28] - 收购人持有5%以上股份的金融机构有9家[28][29] - 清研控股持有上市公司416,812,955股股份,占总股本34.43%,无质押、冻结等权利限制[41] - 收购人及其相关人员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董监高未发生重大交易[56][57]
力合科创(002243) -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之财务顾问报告
2025-04-23 18:38
股权收购 - 2025年1月清研控股100%股权无偿划转至深圳市国资委,4月18日深投控、深智城各持清研控股50%股权[16][33] - 收购前清研控股持有力合科创34.43%股份,通产集团持15.68%;收购后深投控合计控制力合科创50.11%股份[16][17] - 本次收购尚需办理清研控股100.00%股权的变更登记手续[34] - 收购后上市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由深圳市国资委变更为深投控[43] 公司情况 - 深投控注册资本331.86亿元[19] - 2023 - 2021年深投控资产总额分别为1152.86亿、1057.27亿、934.77亿元[23] - 2023 - 2021年深投控所有者权益分别为394.52亿、383.11亿、367.43亿元[23] - 2023 - 2021年深投控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5.78%、63.76%、60.69%[23] - 2023 - 2021年深投控营业收入分别为290.43亿、254.86亿、242.53亿元[23] - 2023 - 2021年深投控净利润分别为17.02亿、13.37亿、23.42亿元[23] - 2023 - 2021年深投控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24%、3.22%、5.54%[23] - 力合科创主要经营科技创新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业务[44] - 深投控业务布局涵盖科技金融、科技产业等四大业务板块[45] 未来展望 - 收购人未来12个月内无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重大调整计划[36] - 收购人未来12个月内无对上市公司业务或资产出售、合并等计划[37] 合规情况 - 本次收购符合《收购管理办法》相关免于要约增持股份及发出要约情形[59][60] - 2025年4月22日律师认为深投控具备收购主体资格,收购符合免于发出要约规定[62] - 财务顾问认为收购人具备收购主体资格,收购属免于发出要约情形[63] - 本次收购已履行现阶段必要批准程序[63]
力合科创:清研固本深智拓疆 精准转化智领未来
新财富· 2025-04-22 22:21
股权结构变化与战略合作 - 深圳市国资委与深投控、深智城签署《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划转完成后深投控和深智城将分别持有公司控股股东清研控股50%股权 [1] - 此次变更等同于为公司引入深智城作为战略股东,双方将通过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拓展产业布局空间 [1] - 公司与清研院、深智城签署系列合作协议,明确将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军企业合作、人才培养、人工智能计划等方面开展协同合作 [1][5] 公司定位与行业优势 - 力合科创是清研院培育的高科技企业和A股上市公司,依托清研院等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人才、技术等资源,构建了独有的行业优势 [4] - 公司持续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等硬科技领域,截至2024年末直投及管理基金在投项目237个,其中上述四个领域项目占比89 52% [4] - 公司打造了"长期主义+硬科技深耕"的独特行业标签,是中国最早聚焦硬科技投资的机构之一 [4] 人工智能领域布局 - 公司与清研院明确将聚焦人工智能领域,通过研发支持、专项基金等举措重点投资孵化一批高成长人工智能标杆企业 [6] - 深圳发布《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提出两年内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10] - 行动计划明确将扩大开放"城市+AI"应用场景,围绕五大政务领域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应用场景 [10] 智慧城市合作 - 公司与深智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产业数字化、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合作 [8] - 深智城是深圳智慧城市建设主力军,已完成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超过20大类数字化系统,基本实现城市治理全领域覆盖 [9] - 深智城建设运营的"深i企"平台累计惠企政策触达1000余万人次,解决企业诉求60余万件,注册市场主体355 37万家,累计访问量达1 12亿次 [9]
力合科创:稳握成果核,智拓产业局,科技成果转化激活智慧城市新版图
证券时报网· 2025-04-21 21:13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1日晚间力合科创控股股东上层股权结构变化取得进展,深投控和深智城将分别持有控股股东清研控股50%股权,公司还同步披露系列合作协议,此次变更及合作将带来产业布局、创新效能等多方面积极影响 [1] 股权结构变化 - 4月21日晚间力合科创公告深圳市国资委与深投控、深智城签署《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划转完成后深投控和深智城将分别持有控股股东清研控股50%股权 [1] - 1月4日公司公告清研控股100%股权通过无偿划转由清研院变更至深圳市国资委 [1] 深化清研协同 - 力合科创依托清研院等资源构建行业优势,打造“长期主义+硬科技深耕”标签,截至2024年末直投及管理基金在投项目237个,四个“硬科技”领域项目占比89.52% [2] - 深国资支持力合科创与清研院深化合作,推进关键领域成果转化等 [2] - 公司与清研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在多方面协同合作,公司对清研院项目产业化公司有优先投资权,双方将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孵化标杆企业 [3] 引入智城“战投” - 公司与深智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围绕智慧城市等领域在多方面开展合作 [4] -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端,2024年获智慧城市领域“奥斯卡奖” [4] - 深智城依托资质开展多领域智慧化业务,完成超20大类数字化系统,打造多个平台,投资孵化20余家创新企业,“深i企”平台成果显著 [5] - 深智城与力合科创合作能拓展科技成果转化场景,实现双向赋能,借助深圳政策利好打开产业布局空间 [5] 深圳政策利好 - 今年深圳发布系列政策,提出两年内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6] - 政策明确扩大开放“城市+AI”应用场景,在政务服务领域有相关举措 [6]
力合科创(002243) -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摘要
2025-04-21 20:34
收购情况 - 深圳市国资委将清研控股50.00%股权无偿划转给深投控,另50.00%划转给深智城[4] - 收购完成后深投控通过清研控股、通产集团合计控制力合科创50.11%股份[29][34] - 本次收购尚需办理清研控股100.00%股权变更登记手续[31] - 本次收购系国有股权无偿划转,不涉及资金支付[45] 股权结构 - 清研控股持有力合科创34.43%股份[12] - 通产集团持有力合科创15.68%股份,深投控持股90%、国管公司持股10%[12] - 深投控持有清研控股50.00%股权并实施控制,深智城持有50.00%股权[36][38][41] 公司信息 - 收购人力合科创注册资本为3318600万元[14] - 收购人成立于2004年10月13日,经营期限至2054年10月13日[14] - 收购人通讯方式为0755 - 82909009[14] 财务数据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1152.86亿元,2022年为1057.27亿元,2021年为934.77亿元[20] - 2023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394.52亿元,2022年为383.11亿元,2021年为367.43亿元[20] - 2023年资产负债率65.78%,2022年为63.76%,2021年为60.69%[20] - 2023年度营业收入290.43亿元,2022年度为254.86亿元,2021年度为242.53亿元[20] - 2023年度净利润17.02亿元,2022年度为13.37亿元,2021年度为23.42亿元[20] - 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5.24%,2022年为3.22%,2021年为5.54%[21] 其他情况 - 深投控控制29家核心企业,业务涵盖金融、房地产、科技等多领域[16][17] - 深投控主营业务为金融股权投并购等多项业务[18] - 深投控境内、境外直接或间接持股5%以上的上市公司有23家[25][26] - 深投控直接持有5%以上股份的金融机构有9家[26] - 2025年1月清研控股100.00%股权无偿划转至深圳市国资委[28] - 截至摘要签署日,深投控及董事等最近五年无相关处罚及重大纠纷[22][23] - 截至摘要签署日,除本次收购外,未制定未来12个月增持或处置力合科创股份详细计划[32] - 本次收购符合免于要约增持及发出要约情形,已聘请律所出具法律意见书[47][48][52]
力合科创(002243) - 关于控股股东上层股权结构拟发生变动的进展公告
2025-04-21 20:3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清研控股100%股权拟无偿划转至深投控和深智城,各持50%[1] 其他新策略 - 深投控、深智城委托清研院部分经营管理权限,控制权不变[3] - 公司与清研院签《战略合作协议》,有优先投资权[4] - 公司与深智城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技术应用[6][7] 股权情况 - 变动后清研控股仍为直接控股股东,实控人仍是深圳市国资委[8]
力合科创(002243) - 002243力合科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17
2025-04-17 18:26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46.1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809.83万元 [4]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170.01%,原因是加强现金流动性管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改善,加大投资项目退出力度 [4] - 有息负债达56.99亿元,同比增长16.20%,长期借款同比增39.84%,公司优化债务结构,置换部分短期借款为长期借款,融资成本下降 [5]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为49.55%,处于合理区间 [8] 业务运营 应收账款管理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且大部分在信用账期内,将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和催收机制,加大回收力度 [2] 投资孵化业务 - 2024年投资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重点孵化氢致能源、纳氟科技等企业 [4] - 投资孵化业务集中于科技成果转化早期,单笔投资金额低,已投项目通过隔轮退、股权转让等方式退出 [2] - 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孵化博瀚智能、津渡生物等公司 [5] - 算力领域投资孵化睿思芯科、迈特芯等企业 [13] - 低空经济领域投资孵化览翌航空,其产品用于空中交通等场景 [15] - 截至2024年末,累计培育上市企业超30家 [9] - 2024年内直投及管理基金项目退出回笼资金约1.8亿元 [11] 新材料业务 - 业务收入占比62.59%,毛利率仅19.09%,客户销售放缓,将推进降本增效,优化工艺,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 [6] - 子公司丽星科技与国际、民族品牌商合作,截止2024年底获专利授权726项,参与制订标准40多项 [12] 基金管理业务 - 2024年安徽深能力合创新基金扩募至11.128亿,光明科学城种子基金运作,重庆力合智创一号基金设立 [11] 战略规划 -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创新业务,提升模式化与规模化能力,投资孵化高质量项目 [6][10] - 并购是布局高科技产业手段,将筛选已投项目和市场标的 [7] - 持续做好经营管理,探索多元化资本运作方式 [9] - 扩大基金规模,培育优质科技企业 [11] 其他事项 - 公司已累计十五年实施现金分红,将继续优化经营,为股东创造价值 [8] - 控股股东股权划转已发布提示性公告,将关注进展并披露信息 [8] - 公司在深圳、广州等地拥有科技创新基地38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0处 [9] - 公司对美相关业务占整体营收比重小,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有限 [14] - 支持在投企业选择发展路径,为其资本运作提供支持 [15]
力合科创(002243) - 关于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4-16 18:00
股东大会情况 - 2024年度股东大会于2025年4月16日下午2:30召开[3][4] - 出席股东及代理人250人,代表股份630,441,376股,占比52.0766%[6] - 现场投票股东3人,代表股份609,891,459股,占比50.3791%[6] - 网络投票股东247人,代表股份20,549,917股,占比1.6975%[6] - 中小股东出席248人,代表股份23,783,917股,占比1.9646%[7] 议案表决结果 - 议案1全体股东同意628,682,176股,占比99.7210%;中小股东同意22,024,717股,占比92.6034%[15] - 议案2全体股东同意628,662,876股,占比99.7179%;中小股东同意22,005,417股,占比92.5223%[16] - 2024年度财务决算议案,全体股东同意628,668,776股,占99.7188%[17] - 2025年度财务预算议案,全体股东同意628,723,476股,占99.7275%[19]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全体股东同意628,894,276股,占99.7546%;中小股东同意22,236,817股,占93.4952%[20] - 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议案,全体股东同意628,636,176股,占99.7137%[21] - 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全体股东同意22,076,817股,占92.8225%[23]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议案,全体股东同意626,856,976股,占99.4314%[26] - 2025年度申请银行综合授信额度议案,全体股东同意628,727,576股,占99.7282%[25] - 全资子公司向其控股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延期议案,全体股东同意623,396,055股,占98.8825%[31] 其他 - 董事会于2025年3月27日刊载股东大会通知,3月28日刊载更正公告[3] - 股东大会审议11项议案,结果均获通过[12][14] - 信达律师认为股东大会召集、召开、表决程序合法,决议有效[29]
力合科创(002243) - 202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4-16 18:00
会议信息 - 2025年4月16日14:30召开现场会议,网络投票时间为当日9:15 - 15:00[4] 股东投票情况 - 通过现场和网络投票的股东250人,代表股份630,441,376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52.0766%[7] - 通过现场投票的股东3人,代表股份609,891,459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50.3791%[7] - 通过网络投票的股东247人,代表股份20,549,917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1.6975%[7] 议案表决情况 - 《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628,682,176股,占出席本次股东会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7210%[10] - 《公司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同意628,662,876股,占出席本次股东会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7179%[13] - 《关于公司2024年度财务决算的议案》同意628,668,776股,占出席本次股东会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7188%[15] - 《关于公司2025年度财务预算的议案》同意628,723,476股,占出席本次股东会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7275%[17] - 《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案》同意628,894,276股,占出席本次股东会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7546%[20] - 《关于公司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同意22,076,817股,占出席本次股东会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2.8225%[24] - 《关于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议案》总表决:同意626,856,976股,占比99.4314%;反对3,426,100股,占比0.5434%;弃权158,300股,占比0.0251%[26] - 《关于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议案》中小股东表决:同意20,199,517股,占比84.9293%;反对3,426,100股,占比14.4051%;弃权158,300股,占比0.6656%[27] - 《关于公司2025年度申请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总表决:同意628,727,576股,占比99.7282%;反对1,560,000股,占比0.2474%;弃权153,800股,占比0.0244%[28] - 《关于公司2025年度申请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中小股东表决:同意22,070,117股,占比92.7943%;反对1,560,000股,占比6.5591%;弃权153,800股,占比0.6467%[30] - 《关于子公司2025年度为入园企业银行按揭贷款提供阶段性担保的议案》总表决:同意628,627,176股,占比99.7122%;反对1,640,300股,占比0.2602%;弃权173,900股,占比0.0276%[31] - 《关于子公司2025年度为入园企业银行按揭贷款提供阶段性担保的议案》中小股东表决:同意21,969,717股,占比92.3722%;反对1,640,300股,占比6.8967%;弃权173,900股,占比0.7312%[32] - 《关于全资子公司向其控股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延期的议案》总表决:同意623,396,055股,占比98.8825%;反对6,871,621股,占比1.0900%;弃权173,700股,占比0.0276%[33] - 《关于全资子公司向其控股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延期的议案》中小股东表决:同意16,738,596股,占比70.3778%;反对6,871,621股,占比28.8919%;弃权173,700股,占比0.7303%[34] 其他事项 - 本次股东大会听取公司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36] -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认为本次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等程序及决议合法有效[37]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科创票据)发行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08 03:1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公告202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科创票据)发行情况,包括发行完成时间、总额、利率等信息[2] 分组1:发行决策与注册情况 - 2023年7月7日公司召开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拟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中期票据和超短期融资券的议案[1] - 2023年11月公司收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注册通知书》,同意接受公司中期票据注册,注册金额20亿元,注册额度2年内有效[1] 分组2:过往与本次发行情况 - 2024年4月24日公司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科创票据)完成发行,发行总额60,000.00万元,发行利率2.64%[2] - 2025年4月7日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科创票据)完成发行,发行总额70,000.00万元,发行利率2.18%[2] 分组3:其他情况 - 本次中期票据发行情况有关文件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网站公告[2] - 经核查公司不属于失信责任主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