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投资

搜索文档
大转折!中国VC/PE重启美元募资
搜狐财经· 2025-07-21 23:04
中国VC美元募资重启 - 多家头部VC机构集体重启美元基金募资,计划总额超20亿美元,若计入年初启明创投募资则接近30亿美元,为2019年后最大规模美元资本回流 [2] - 参与机构包括光速中国、Monolith砺思资本、黑蚁资本等,聚焦深科技、AI、新消费及出海赛道 [2] - 香港IPO市场复苏(2025年迄今融资额同比激增)及中国硬科技突破(如大模型、机器人)是主要动因 [2] - 机构调整募资策略:降低美资占比,引入中东、东南亚主权财富基金及家族办公室资金,利用香港SPV架构和QFLP通道 [2] 国内母基金与专项基金动态 - 广西首只工业创投类母基金落地,出资方涵盖政府引导基金、国有企业及社会资本,总规模可观 [3] - 长石资本硬科技三期基金完成三关募集,金额达7.28亿元,LP包括卓胜微、迈为股份等硬科技上市公司及创始人 [3] VC/PE管理费体系变革 - 传统"2%管理费+20%业绩分成"模式被多元化方案取代:政府引导基金管理费降至1.5%,早期基金维持2%,成熟期基金1.5%成常态 [4] - 计费方式改为按实缴规模或"按项目扣款",管理费与投资进度、回报挂钩,业绩分成需年化收益达6%-8%才可计提 [4] - 国资占比88.8%的LP结构推动费率改革,多地通过收益让利、放宽返投等激励GP [4] 新能源与硬科技融资案例 - 锂泰新能源获中科创星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锂电池火灾抑制剂产业化及智慧消防系统研发 [5] - 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京东领投),资金用于VLA模型迭代和机器人硬件升级 [6] - 众擎机器人连获近10亿元融资(小鹏、京东等参投),资金用于人形机器人PX5量产及具身智能应用落地 [6] - 晶环嘉远能源获数千万A+轮融资(国家电投等投资),资金用于光伏回收产线建设及技术研发 [7] - 昆山协鑫光电完成近2亿元C+轮融资,资金用于钙钛矿技术研发及业务拓展 [7] IPO市场动态 - 北芯生命科创板IPO过会,计划募资9.52亿元用于心血管诊疗器械产业化基地建设 [9] - 悍高集团开启新股申购,发行价15.43元/股,募资投向智慧家居五金制造基地 [9] - 乐摩物联等3家公司港股招股书失效,需更新财务数据后重新递交 [10]
中科创星李浩:中国硬科技投资远远不够,持续关注底层创新丨最前线
36氪· 2025-06-19 19:16
硬科技投资现状与挑战 - 中国硬科技投资被认为不是过热而是远远不够,金融体系对科技的信心和认知仍需提升 [1] - 金融行业过去30年更关注企业财报,现在需转向技术路线判断,这对行业是全新挑战 [1] - 中科创星是硬科技理念缔造者和投资先行者,聚焦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1] 中科创星的投资策略与成果 - 公司构建"研究机构+早期投资+创业平台+投后服务"的硬科技创业生态体系 [1] - 截至今年6月,基金在管规模超120亿元,已投资孵化超530家硬科技企业 [1] - 去年投资项目数相当于30家GP总和,通过大项目池分散风险,头部项目回报覆盖亏损 [2] 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 - AI领域持续关注,赛道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2] - 底层技术创新突破是重点,包括量子计算、光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等 [2] - 硬科技领域需要"耐心资本",单个项目投资周期可能长达20年 [2] 科技成果转化与生态构建 -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需要更多"最后一公里"陪跑者提升转化率 [3] - 公司构建"科研-孵化-产业"飞轮,早期绑定科研院所,成长期引入产业资本 [2] - 2015-2025年硬科技冠军营累计促成230多轮次融资、300余项产业合作 [3] 代表性投资案例 - 中科海钠、中储国能、中科微精、国科天迅等学员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3] - 御微半导体、瑶芯微、微光医疗、奇芯光电、瑞莱智慧等企业受益于生态体系 [3]
小满茶座探讨“大资管赋能新质生产力”:期待更多耐心资本 助力科技型产业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5-28 09:55
资本与产业协同发展 - 第八届西湖大会设置"小满茶座"特色环节,汇集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实体产业负责人探讨协同发展路径 [1] - 各方呼吁耐心资本构建金融助力科技型产业发展的矩阵,打造资本强引擎推动新质生产力 [2] 金融机构实践案例 - 浙银理财开发"共富系列"理财产品(同善/同赢/同心共富),将居民零散资金转化为支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长期资本,并构建大类资产配置模型引导资金服务新质生产力 [4] - 南华期货强调中国期货市场通过对外开放提升大宗商品定价权,服务企业境外避险需求,助力双循环格局构建 [4] 生物医药产业资本运作 - 贝达药业采用G-CVC模式管理4只产业基金(总规模30亿元),布局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及细胞治疗领域,已推动3家被投企业上市,预计未来两年有8-10个新药上市 [5] - 公司通过产业链整合、"梦工厂"孵化器(吸引300个项目及人才)及四大运营模式(战略布局/协同/延伸/孵化)构建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圈 [5] 硬科技投资战略 - 典实资本自2010年起专注半导体、芯片和人工智能赛道,早期投资澜起科技美股回归项目,基于国产替代逻辑布局"卡脖子"技术领域 [6] - 10年坚守硬科技赛道获政策支持,被投企业DeepSeek和宇树科技成为行业热点,验证投资方向正确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