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川发龙蟒(002312)
icon
搜索文档
川发龙蟒跌2.00%,成交额2.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349.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3:4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日盘中股价下跌2.00%至11.25元/股 成交额2.94亿元 换手率1.47% 总市值212.5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349.04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113.21万元 大单净卖出2235.82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21.49% 近5日跌1.40% 近20日跌0.27% 近60日涨0.55% [1]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1月17日净买入6016.15万元 买入总额5.75亿元(占比21.61%) 卖出总额5.15亿元(占比19.35%)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构成:肥料系列产品45.58% 工业级磷酸一铵22.61% 饲料级磷酸氢钙12.62% 其他9.04% 贸易类产品8.44% 新能源材料1.71% [2] - 所属申万行业:基础化工-农化制品-磷肥及磷化工 概念板块包括磷酸铁锂、西部开发、农村电商、化肥、锂电池等 [2] - 注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成立日期1997年5月20日 上市日期2009年12月3日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9.07万户 较上期减少8.94% 人均流通股9226股 较上期增加9.81% [2] - 十大流通股东变动:南方中证500ETF新进持股1682.66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207.43万股至1055.20万股 博时成渝经济圈ETF新进持股261.71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中证1000ETF、广发中证1000ETF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00亿元 同比增长16.77% 归母净利润2.39亿元 同比下降18.6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2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53亿元 [3]
川发龙蟒: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级磷酸一铵等
证券日报· 2025-09-01 17:4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级磷酸一铵、肥料系列产品、饲料级磷酸氢钙、磷酸铁锂、磷酸铁等[2] 产品应用与产业链 - 工业级磷酸一铵可用于磷酸铁锂生产[2] - 磷酸铁锂可用于生产固态电池[2]
研报掘金丨华安证券:川发龙蟒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9-01 17:20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9亿元 同比下降18.6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 同比下降16.17% [1] - 业绩符合预期 主营产品价格略有上升但磷矿产量下降导致利润下滑 [1] 成本与毛利率 - 磷化工收入实现较好增长 但磷矿产量同比下滑 [1] - 子公司天瑞矿业充填技改等因素影响磷矿产量 导致外购磷矿增加 [1] - 外购磷矿增加整体营业成本 主要产品毛利率同比略有下滑 [1] 行业格局与战略 - 政策驱动下磷铵行业格局向好 [1] - 公司完成收购和竞得相关企业股份 [1] - 坚持"稀缺资源+核心技术+产业整合+先进机制"发展战略 聚焦磷化工主营业务 [1] - 核心产品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依托循环经济产业优势构建多资源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 [1] - 聚焦磷化工及新能源材料行业技术难题 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1]
华安证券:给予川发龙蟒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9-01 12:32
核心观点 - 华安证券发布川发龙蟒研究报告 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产业链一体化持续推进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00亿元 同比增长16.77% 营业成本40.81亿元 同比增长19.17%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9亿元 同比下降18.69% 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 同比下降16.17% [1] - 第二季度营收26.16亿元 同比增长11.15% 环比增长25.49% 营业成本22.47亿元 同比增长13.35% 环比增长22.54%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下降28.73% 环比增长31.20% 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下降26.98% 环比增长30.66% [2] 产品表现 - 工业级磷酸一铵Q2市场均价6437.75元/吨 环比增长6.67% 上半年产量21.66万吨 同比增长0.51% [3] - 肥料级磷酸一铵Q2市场均价3297.74元/吨 环比上涨5.48% 上半年产量50.4万吨 同比下降1.68% [3] - 饲料级磷酸氢钙Q2市场均价3039.28元/吨 环比增长6.05% [3] - 磷矿产量因技改因素同比下滑 导致外购磷矿增加 推高营业成本 [3] 行业格局与收购进展 - 三磷整治 能耗双控 供给侧改革等政策促使行业落后产能退出 [4] -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严格控制磷铵行业新增产能 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4] - 全资子公司以4.32亿元收购天宝动物营养科技60%股份 已完成过户并纳入合并报表 [4] - 通过公开摘牌竞得四川发展天盛矿业10%股权 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4] 产能建设与技术发展 - 上半年累计生产磷化工产品117.41万吨 [5] - 德阿项目6万吨/年磷酸铁锂装置已全面投产 10万吨/年磷酸铁装置土建完工 [5] - 攀枝花项目5万吨/年磷酸铁产线部分装置平稳运行 [5] - 南漳龙蟒推动郭家湾矿区灰岩矿(100万吨/年)开工建设 [5] - 取得国拓矿业51%股权间接控股斯曼措沟锂辉石矿 完成矿区踏勘 [5] - 建成300吨/年磷酸铁锂中试线 新增磷酸铁领域发明专利授权 [6]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亿元 8.10亿元 9.45亿元 [7]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倍 27倍 23倍 [7]
川发龙蟒(002312):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产业链一体化持续推进
华安证券· 2025-09-01 10:12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营业收入47.00亿元同比增长16.77% 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18.69%[3] - 磷矿产量下降导致利润下滑 但主营产品价格上升支撑营收增长[4] - 政策驱动行业格局优化 公司通过收购拓展资源布局[6][7] - 产业链一体化持续推进 新能源材料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6.16亿元 同比增长11.15% 环比增长25.49%[4] - 工业级磷酸一铵Q2均价6437.75元/吨 环比增长6.67% 上半年产量21.66万吨[5] - 肥料级磷酸一铵Q2均价3297.74元/吨 环比上涨5.48%[5] - 饲料级碳酸氢钙Q2均价3039.28元/吨 环比增长6.05%[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8.10/9.45亿元[9] 业务进展 - 完成天宝营养科技60%股份收购 交易金额4.32亿元[6] - 竞得天盛矿业10%股权 增强资源控制力[7] - 德阿项目6万吨/年磷酸铁锂装置全面投产[8] - 攀枝花5万吨/年磷酸铁产线部分装置已运行[8] - 取得国拓矿业51%股权 控制斯曼措沟锂辉石矿[8] - 新增磷酸铁领域发明专利授权[8] 行业态势 - 磷铵行业新增产能受政策严格控制[6] - "三磷"整治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6] - 磷矿石价格高位运行 硫酸价格持续上涨[5] - 饲料级磷酸氢钙行业供需结构保持平稳[5]
川发龙蟒:截至2025年8月20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90678户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9:45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20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90,678户 [1]
川发龙蟒: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09393户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9:4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09,393户 [1]
川发龙蟒:截止到目前,公司持有丰巢公司241,139,142股股份,持股比例约为6.0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8:23
公司持股情况 - 公司持有丰巢公司241,139,142股股份 [2] - 持股比例约为6.05% [2]
2025年1-6月中国磷矿石(折含五氧化二磷30%)产量为5854.4万吨 累计增长15%
产业信息网· 2025-08-27 09:46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6月中国磷矿石(折含五氧化二磷30%)产量达1221万吨 同比增长21.3% [1] - 2025年1-6月磷矿石累计产量5854.4万吨 累计增长15% [1] 重点上市企业 - 行业主要企业包括兴发集团(600141) 湖北宜化(000422) 云天化(600096) [1] - 川发龙蟒(002312) 新洋丰(000902) 云图控股(002539)均为磷矿石领域重要上市公司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 - 行业报告由智研咨询发布 标题为《2025-2031年中国磷矿石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1]
高压实铁锂、硅碳负极龙头“扩产”提速
高工锂电· 2025-08-21 18:27
锂电池材料扩产趋势 - 头部企业密集布局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与硅碳负极等高端材料产能 [3] - 行业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背景 优质产能布局提速 [4]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扩产动态 - 龙蟠科技非公开发行募集不超过20亿元资金 投向山东和湖北高性能磷酸盐正极材料项目 新增年产能19.5万吨 [4] - 新建产线优先满足第四代超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产品生产需求 [5] - 川发龙蟒与富临精工合资在四川绵竹新建年产10万吨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项目 配套建设前驱体产线 [5] - 湖南裕能启动48亿元募资计划 扩大超高能量密度 超长循环寿命磷酸铁锂供应能力 [6] - 鹏博新材山西阳泉10万吨高压实磷酸铁锂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预计9月试产10月批量交付 目标满足快充电池市场需求 [6] 磷酸铁锂行业供需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61万吨 同比增长68% [7] - 预计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350万吨 行业有效产能利用率将超过70% [7] - 湖南裕能 富临精工 德方纳米等一线厂商产能利用率超过90% [7] - 中小企业因产品性能不达标导致产能闲置 呈现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能短缺的结构性矛盾 [7] 硅碳负极材料产能布局 - 圣泉集团拟发行不超过25亿元可转换债券 其中20亿元用于建设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 形成年产1万吨硅碳负极材料与1.5万吨多孔碳产能 [8] -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平均净利润7.56亿元 [8] - 宜昌银硅科技启动2000吨硅碳负极产线建设 [9] - 湖北匠芯3000吨项目预计9月试产 样品送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验证 [9] - 内蒙古硅源新能全球首个万吨级硅碳负极项目一期9月进入试产阶段 [9] 市场需求与驱动因素 - 储能市场需求增长驱动磷酸铁锂行业开启新一轮扩产周期 大容量储能电芯与高比能动力电池构成高压实铁锂两大需求 [6] - 硅碳负极预计2026至2027年成为高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应用转折点 [10] - 2030年硅碳负极市场需求量或将超过10万吨 [10] 行业竞争重心转变 - 市场竞争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对优质高技术壁垒产能的掌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