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技术(002625)
搜索文档
光启技术车规检测业务新进展 为享界S9T车型提供通信性能验证测试支持
中证网· 2025-09-17 21:11
公司业务进展 - 光启技术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联合成立汽车紧缩场实验室完成华为享界S9T车型整车通信性能测试[1] - 测试依托航空航天级紧缩场检验检测技术 通过专业测试场地及高精度多维度转台模拟各类通信场景[1] - 测试涵盖超1万个角度的信号验证 全面评估复杂场景下通信性能并提供覆盖全面的评估报告[1] 技术优势 - 创新采用"航空试验方法" 依托超材料七大能力平台中的先进检验检测技术构建完整汽车整车通信测试方案[1] - 解决传统近场测试中"有源指标测不准""天线偏心定位不准"等核心技术难题 大幅提升测试准确性与稳定性[1] - 通过紧缩场实验室精准测量车辆通信发射与接收能力 直接解决传统测试无法覆盖的整车级通信性能验证难题[2] 基础设施 - 公司规划建设21个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用微波暗室[2] - 包含国内极少数可提供100MHz低频远场天线测试服务的系统[2] - 配备先进的9米级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2] 行业应用 - 传统汽车通信测试存在有源指标测量偏差大 天线偏心定位难 场景复现效率低等痛点[1] - 航空航天领域核心技术"降维"赋能汽车检测 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对高精度全场景通信能力的严苛要求[1][2]
光启技术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510万股,成交额2.4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6:53
大宗交易概况 - 光启技术于9月17日发生大宗交易成交510万股,成交金额2.42亿元,占当日总成交额8.88% [1] - 成交价格47.54元,较市场收盘价48.76元折价2.5% [1] 交易明细分析 - 华福证券上海浦明路营业部买入352.75万股,金额1.68亿元 [2] - 国信证券上海浦东分公司买入34.73万股,金额1651.06万元 [2] - 招商证券深圳福华三路营业部买入122.52万股,金额5824.60万元 [2] - 所有卖出方均为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 [2] 价格与流动性 - 大宗交易价格47.54元较市价折让2.5%,显示机构投资者可能寻求流动性折价 [1][2] - 大宗交易量占当日总成交额近9%,对二级市场流动性产生显著影响 [1]
航空装备板块9月17日涨0.87%,*ST观典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1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7 16:52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装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87% [1]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3876.34点 深证成指上涨1.16%至13215.46点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 10只个股下跌 [1][2] 领涨个股表现 - *ST观典涨幅5.21%居首 收盘价4.85元 成交量5.94万手 成交额2869.02万元 [1] - 迈信林涨幅4.29% 收盘价61.80元 成交量5.45万手 成交额3.35亿元 [1] - 光启技术涨幅3.99% 收盘价48.76元 成交量51.38万手 成交额24.87亿元 [1] - 华秦科技涨幅2.82% 收盘价66.08元 成交量2.13万手 成交额1.40亿元 [1] - 航发科技涨幅2.61% 收盘价26.33元 成交量11.14万手 成交额2.92亿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佳驰科技跌幅2.39%居首 收盘价70.28元 成交量1.77万手 成交额1.25亿元 [2] - 利君股份跌幅1.27% 收盘价11.62元 成交量18.41万手 成交额2.14亿元 [2] - 博云新材跌幅1.16% 收盘价8.54元 成交量14.18万手 成交额1.21亿元 [2] - 中航西飞跌幅0.52% 成交量22.80万手 成交额5.63亿元 [2] 资金流向情况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17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1268.28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2.04亿元 [2] - 光启技术主力净流入1.28亿元 占比5.13% [3] - 菲利华主力净流入1.24亿元 占比7.88% [3] - 海特高新主力净流入4032.20万元 占比11.55% [3] - 航发科技主力净流入2530.15万元 占比8.67% [3]
光启技术联合中汽中心实现全球整车通信测试“零的突破”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15:41
行业技术突破 - 华为享界S9T获得全球首个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 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性能测试进入紧缩场标准新纪元 [1] - 认证由光启技术与中汽中心联合成立的汽车紧缩场联合创新实验室完成 折射中国超材料技术从尖端装备向民用汽车领域降维赋能 [1] - 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是全球首个针对智能汽车通信能力的权威评价体系 随着5G深化与车路云一体化加速 汽车通信性能已从辅助功能升级为核心刚需 [1] 技术实现细节 - 认证依托光启技术航空航天级紧缩场检验检测技术 通过专业测试场地和高精度多维度转台全方位模拟通信场 [2] - 测试包含超过1万个角度的信号验证 全面评估华为S9T在复杂场景下的通信性能 [2] - 光启技术拥有21个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微波暗室 包含国内极少数可提供100MHz低频远场天线测试系统和亚洲最大全球最先进的9米级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 [2] 产业影响 - 光启技术将电磁调制测试经验从航空航天装备测试体系创新性迁移到汽车检测领域 解决传统测试无法覆盖的整车级通信性能验证难题 [2] - 超材料技术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在全球标准争夺战中率先突围 从技术跟随者转变为标准引领者 [3] - 技术赋能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加速驶向全球创新高地 [3]
航空航天ETF(159227)红盘向上, 歼-20首次地面静态展示
新浪财经· 2025-09-17 13:31
行业指数表现 -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CN5082)上涨0.52% [1] - 成分股迈信林上涨5.84%、光启技术上涨4.24%、国睿科技上涨3.90%、华秦科技上涨2.47%、航发科技上涨2.42% [1] - 航空航天ETF(159227)上涨0.54%至1.12元 [1] 航空展事件 - 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及长春航空展于9月16日预演 [1] - 歼-20、歼-16、运油-20A等机型亮相表演 [1] - 首次静态展示歼-20 [1] - 正式活动将于9月19日至23日举行 [1] 行业投资前景 - 先进装备技术投入将持续扩大 [1] - 重点投入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新材料、网络安全及水下作战 [1] - 实现装备智能化升级与性能提升 [1] - 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 [1] 航空航天ETF特征 - 跟踪国证航天指数且军工行业占比达97.96% [2] - 覆盖战斗机、运输机、发动机、导弹、卫星、雷达全产业链 [2] - 国证航天指数近一年收益率66.74% [2] - 收益率超越中证国防指数(57.95%)、中证军工指数(60.26%)及军工龙头指数(46.96%) [2]
光启技术刘若鹏:超材料是一场材料革命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0:21
行业现状与地位 - 超材料技术被定义为材料领域的基因编辑技术 是一场材料革命 可实现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复杂功能结构设计 制造 量产的全新技术 [3] - 超材料通过微纳光刻实现人造分子结构 编辑人造物质 在电磁 声学 力学等领域展现超常性能 [3] - 中国已成为全球超材料领域领跑者 在科研 产业 专利等多维度全面领先 改写全球产业格局 [3] - 中国在超材料领域的国际高影响力科研论文数量占全球半壁江山 [4] 公司技术优势与产能 - 光启技术是国内首家且唯一实现超材料全产业链大规模量产的企业 是我国新一代航空航天尖端装备核心级系统供应商 [5] - 公司率先实现第四代超材料规模量产 专利申请超6000件 授权超4000件 超材料专利总量全球第一 [4][5] - 通过数字化管理和全链条自主制造开展成本革命 整体综合成本降低到五年前的44% 产品价格比行业低30%至50% [5] - 形成1座核心总部 5大创新基地 8家专业化子公司的布局 整合1919家上下游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生态圈 [5] 产能扩张计划 - 株洲905基地一期预计2025年10月中下旬实现大规模投产 [5] - 天津906基地计划于2025年11月下旬正式投产 将提升产品交付效率与产能保障能力 [5] 应用领域 - 超材料产品具备轻质 高强度特点 能在特定环境下实现电磁调制等功能 为新兴产业带来革命性突破 [3] - 目前成为航空航天装备领域复杂功能结构核心技术 应用于我国先进飞机 电子通信系统等尖端装备领域 [3]
光启技术刘若鹏:超材料是一场材料革命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0:11
全球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 全球航空航天装备产业规模达万亿级别 未来十年将持续发展[2] - 超材料技术是实现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复杂功能结构设计制造量产的全新技术[5] 超材料技术特性与应用 - 超材料通过微纳光刻实现人造分子结构 在电磁声学力学等领域展现超常性能[6] - 超材料产品具备轻质高强度特点 可实现电磁调制等功能 带来革命性突破[6] - 超材料成为航空航天领域核心技术 应用于先进飞机和电子通信系统等尖端装备[6] 中国超材料产业发展成就 - 中国在超材料领域国际高影响力科研论文数量占全球50%[6] - 光启技术实现第四代超材料规模量产 专利申请超6000件 授权超4000件 专利总量全球第一[6] - 中国超材料产业经过20余年发展 从零起步到全球领跑 改写全球产业格局[6] 光启技术战略与产能布局 - 公司采用深度创新以终为始战略 通过数字化管理与成本革命推动突破[8] - 公司整体综合成本降至五年前的44% 产品价格比行业低30%-50%[8] - 公司构建1总部+5基地+8子公司的产业布局 整合1919家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生态[8] - 株洲905基地一期2025年10月投产 天津906基地2025年11月投产 将提升交付效率与产能保障[8] 行业地位与产业影响 - 光启技术是国内首家且唯一实现超材料全产业链大规模量产的企业[8] - 公司已成为中国新一代航空航天尖端装备核心级系统供应商[8] - 超材料技术被定义为材料领域的基因编辑技术 是一场材料革命[5]
光启技术助力华为享界S9T拿全球通信S级首认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8:43
公司动态 - 光启技术与中汽中心联合成立汽车紧缩场联合实验室并于2025年9月16日完成华为享界S9T整车通信性能验证测试 [1] - 华为享界S9T获全球首个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 其信号强度及通信有效范围达业界平均水平2.8倍以上 [1] - 华为享界S9T网络连接恢复速度超业界平均水平10倍以上 [1] 行业技术突破 - 全球汽车行业首次实现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 标志车载通信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1] - 华为享界S9T通信性能测试结果显著超越行业基准 信号覆盖能力与连接恢复速度实现数量级提升 [1]
重磅榜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06:58
评选活动概况 - 中国基金报主办"2025中国上市公司英华示范案例评选暨最受机构投资者喜爱的上市公司评选"于9月16日揭晓结果 [1] - 活动共设立15项大奖 涵盖A股与港股的价值、成长、ESG、投关、科创及出海示范案例 以及卓越企业领袖、优秀董秘和优秀CFO奖项 [1] - 总计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及150余位高管获得各类奖项 [1][2] A股价值示范案例获奖名单 - 42家公司获选A股价值示范案例 包括工业富联、宁德时代、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中信证券等企业 [2][4][5] 港股价值示范案例获奖名单 - 17家公司获选港股价值示范案例 包括中国石油、中信证券、中国宏桥、兖矿能源、华润电力、青岛港、中国建材等企业 [2][6] 卓越企业领袖获奖名单 - 9位董事长获评卓越企业领袖 包括光启技术刘若鹏、锦波生物杨霞、中国建材裴鸿雁、加科思-B王印祥、青岛港苏建光等高管 [2][6] 优秀董秘获奖名单 - 近100家公司董秘获评优秀董秘 涵盖中国海油徐玉高、深天马A陈冰峡、中化装备张晓峰、东方财富黄建海、爱尔眼科吴士君等 [2][7][8][9] 优秀CFO获奖名单 - 10家公司CFO获评优秀CFO 包括中化装备李晓旭、国博电子何莉娜、神州泰岳戈爱晶、国网信通向杰、爱博医疗郭彦昌等 [2][10] A股专项示范案例获奖统计 - 24家公司获A股成长示范案例 包括力诺药包、恺英网络、神州泰岳、四维图新等企业 [2][10][11] - 28家公司获A股ESG示范案例 包括中国石油、片仔癀、爱尔眼科、洋河股份、云南白药等企业 [11] - 41家公司获A股投关示范案例 包括方正证券、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宁德时代、东方财富等企业 [12][13] - 17家公司获A股科创示范案例 包括寒武纪-U、诺诚健华、思特威-W、中无人机、海光信息等企业 [14] - 14家公司获A股出海示范案例 包括时代电气、闻泰科技、北新建材、石基信息、上海电力等企业 [14] 港股专项示范案例获奖统计 - 12家公司获港股ESG示范案例 包括加科思-B、京能国际、李宁、山西安装、商汤-W等企业 [15] - 13家公司获港股投关示范案例 包括中国石油化工、国泰君安国际、时代电气、中国建材、万物云等企业 [15] - 6家公司获港股成长示范案例 包括元征科技、药师帮、方舟健客、海吉亚医疗等企业 [16] - 5家公司获港股科创示范案例 包括加科思-B、商汤-W、长飞光纤光缆、康方生物等企业 [16] - 6家公司获港股出海示范案例 包括京能国际、移卡、长飞光纤光缆、中国石油化工等企业 [16]
光启技术汽车紧缩场联合实验室完成全球首个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
北京商报· 2025-09-16 23:18
公司动态 - 光启技术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成立汽车紧缩场联合实验室并于9月16日完成对享界S9T的整车通信性能验证测试 [1] - 该测试助力享界S9T获得全球首个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 [1] - 测试结果显示信号强度及通信有效范围达业界平均水平的2.8倍以上 网络连接恢复速度超10倍以上 [1] 技术突破 - 汽车紧缩场联合实验室采用紧缩场测试技术解决传统测试痛点 [1] - 传统汽车通信性能测试依赖近场或外场环境 存在有源指标测量偏差大 天线偏心定位难 场景复现效率低等问题 [1] - 新技术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对高精度全场景通信能力的严苛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