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逸影视(002905)
icon
搜索文档
影视院线板块11月3日涨3.14%,欢瑞世纪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792.5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3 16:43
板块整体表现 - 11月3日影视院线板块整体表现强劲,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14%,大幅跑赢上证指数(上涨0.55%)和深证成指(上涨0.19%)[1] - 板块内个股普涨,欢瑞世纪以9.94%的涨幅领涨,幸福蓝海(7.86%)、中视传媒(6.45%)等涨幅居前[1] - 板块成交活跃,捷成股份成交额达17.87亿元,成交量267.67万手;光线传媒成交额15.15亿元,成交量87.59万手[1] 个股价格与成交 - 欢瑞世纪收盘价7.85元,涨停,涨幅9.94%,成交61.30万手,成交额4.73亿元[1] - 幸福蓝海收盘价23.73元,涨幅7.86%,成交53.58万手,成交额12.44亿元[1] - 中国电影收盘价15.04元,涨幅4.01%,成交74.75万手,成交额11.19亿元[1] - 少数个股下跌,一海电影收盘价29.75元,跌幅1.00%,成交8.74万手,成交额2.60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影视院线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和游资净流入态势,主力资金净流入6792.5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7827.6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46亿元[2] - 光线传媒主力资金净流入9186.02万元,主力净占比7.09%,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302.61万元和8883.40万元[3] - 幸福蓝海主力资金净流入3440.52万元,主力净占比3.23%[3] - 慈文传媒主力资金净流入2711.22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4.29%[3] - 中视传媒主力资金净流入2474.47万元,主力净占比14.69%[3]
金逸影视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9.14亿行业第三,净利润1900.46万排名居三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1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1日,于2017年10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广东省广州市,是国内领先的影视传媒企业 [1] - 核心业务为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具有全产业链布局的差异化优势 [1] - 主营业务涵盖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同时涉及院线发行、影视制作投资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14亿元,在行业4家公司中排名第3 [2] - 行业第一名万达电影营收97.87亿元,第二名横店影视营收18.95亿元 [2] - 行业平均营收为33亿元,中位数为14.04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电影放映收入5.32亿元占比85.43%,卖品收入5771.39万元占比9.27% [2] - 当期净利润为1900.46万元,行业排名第3 [2] - 行业第一名万达电影净利润7.13亿元,第二名横店影视净利润2.06亿元 [2] - 行业平均净利润为2.34亿元,中位数为1.13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96.43%,去年同期为98.44%,高于行业平均的75.43%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6.19%,去年同期为15.18%,高于行业平均的23.93%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李根长、李玉珍 [4] - 董事长李晓文,2024年薪酬37.43万元,2023年为43.83万元 [4] - 总经理李晓东,2024年薪酬103.44万元,2023年为113.16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07万,较上期增加36.6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14万,较上期减少26.81% [5] - 大成中证360互联网 + 指数A(002236)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金逸影视: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的股东人数是30657户
证券日报· 2025-10-30 18:16
股东信息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30657户 [2]
金逸影视: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1898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8:23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9.14亿元,同比增长10.5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9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7.5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同比增长117.24% [1] 公司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10.68元 [1] - 公司当前市值约为40亿元 [2] 行业市场环境 - A股市场突破4000点,结束十年沉寂状态 [2] - 科技板块成为市场主线,重塑市场格局 [2] - 市场开启“慢牛”新格局 [2]
金逸影视(002905)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9 18:05
营业收入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912亿元,同比增长10.71%[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9.138亿元,同比增长10.54%[4] - 营业收入从上年同期的8.27亿元增长至本期的9.14亿元,增幅约为10.5%[27] - 2025年1-9月公司直营影院实现票房8.46亿元,同比增长11.61%[15]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直营影院实现票房2.71亿元,同比增长11.59%[1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42亿元,较上期的8.59亿元增长21.3%[30] 净利润及每股收益表现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9万元,同比增长65.38%[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98万元,同比增长117.58%[4] - 公司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亏损1.08亿元改善为本期盈利1900.46万元[28] - 持续经营净利润扭亏为盈,本期为1900.46万元,相比上期净亏损1.08亿元,实现大幅改善[2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98.32万元,相比上期净亏损1.08亿元,增长显著[2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相比上期的-0.29元,实现盈利[29] 成本与费用 - 年初至报告期末财务费用为6585万元,同比减少36.84%[10] - 营业总成本从上年同期的10.06亿元下降至本期的9.35亿元,降幅约为7.1%[28] - 财务费用从上年同期的1.04亿元下降至本期的6584.90万元,降幅约为36.8%[28]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18亿元,同比增长182.09%[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3.32亿元,较上期的1.18亿元增长182.0%[30]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281.21万元,较上期的3680.25万元下降38.0%[3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01.72万元,相比上期净流入3424.56万元,由正转负[3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7亿元,较上期的-1.52亿元,现金流出扩大[3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682.54万元,期末余额为3.26亿元[31]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4.20亿元,较上期的3.19亿元增长31.6%[31] 资产与负债变动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6.948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9.30%[5]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的29.71亿元下降至期末的26.95亿元,降幅约为9.3%[25] - 货币资金从期初的4.56亿元减少至期末的3.31亿元,降幅约为27.4%[23] - 短期借款从期初的4.11亿元减少至期末的2.65亿元,降幅约为35.5%[24] - 合同负债从期初的3.05亿元增长至期末的3.17亿元,增幅约为4.0%[24] - 长期股权投资从期初的6766.55万元减少至期末的3886.77万元,降幅约为42.6%[23] - 使用权资产从期初的12.92亿元减少至期末的11.36亿元,增幅约为12.1%[24] - 报告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404亿元,较年初增长100.00%[9] 所有者权益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9497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82%[5] 非经常性损益 - 年初至报告期末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927万元,其中政府补助为1331万元[6]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0,657名[13] - 第一大股东李玉珍持股202,150,502股,占总股本53.72%[13] - 第二大股东李根长持股44,249,498股,占总股本11.76%[13] - 第三大股东广州融海投资企业持股35,840,000股,占总股本9.52%,其中26,880,000股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3] 行业与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内地电影总票房127.20亿元,同比增长17.05%[15] - 2025年前三季度内地电影总票房419.54亿元,同比增长21.08%[15] - 公司全资子公司参与出品的电影《奇遇》取得票房1.87亿元[15] 诉讼事项 - 公司在一项诉讼中获得一审判决胜诉,涉及金额842.16万元[20]
影视院线板块10月23日涨2.29%,幸福蓝海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7.8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3 16:20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3日影视院线板块整体上涨2.29%,显著跑赢上证指数(上涨0.22%)和深证成指(上涨0.22%)[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上涨,幸福蓝海以20.00%的涨幅领涨,欢瑞世纪涨幅为10.07%[1] - 当日影视院线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7.84亿元,而游资资金净流出1.88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5.96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幸福蓝海收盘价为23.46元,涨幅达20.00%,成交量为67.67万手,成交额为14.6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79亿元,主力净占比为18.99%[1][3] - 欢瑞世纪收盘价为6.34元,涨幅为10.07%,成交量为124.91万手,成交额为7.8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61亿元,主力净占比为20.61%[1][3] - 捷成股份收盘价为6.36元,涨幅为3.25%,成交量为199.35万手,成交额为12.5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005.87万元,主力净占比为6.37%[1][3] 其他活跃个股 - 华谊兄弟收盘价为2.53元,涨幅为2.85%,成交量为91.36万手,成交额为2.2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948.84万元,主力净占比为17.34%[1][3] - 光线传媒收盘价为16.80元,涨幅为2.44%,成交量为65.59万手,成交额为10.9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503.75万元,主力净占比为5.05%[1][3] - 中国电影收盘价为13.94元,涨幅为1.31%,成交量为51.69万手,成交额为7.1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848.77万元,主力净占比为6.78%[2][3] 资金流向分析 - 幸福蓝海、欢瑞世纪、捷成股份、华策影视、光线传媒、中国电影、奥飞娱乐、华谊兄弟、百纳千成、博纳影业等10只个股均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 - 幸福蓝海主力净流入金额最高,达2.79亿元,欢瑞世纪主力净流入1.61亿元,捷成股份主力净流入8005.87万元[3] - 多数个股游资呈现净流出状态,其中欢瑞世纪游资净流出7994.47万元,幸福蓝海游资净流出4125.02万元[3]
影视院线板块10月14日跌1.29%,博纳影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9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4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4日影视院线板块整体下跌1.29%,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62%,深证成指下跌2.54% [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下跌,在列出的20只个股中,仅2只上涨,18只下跌 [1][2] 领涨与领跌个股 - 博纳影业领跌板块,跌幅达2.71%,收盘价为5.39元,成交量为40.34万手,成交额为2.21亿元 [2] - *ST天择和中视传媒为板块内仅有的两只上涨个股,涨幅分别为0.20%和0.12% [1] 资金流向分析 - 当日影视院线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95亿元,显示机构资金呈撤离态势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8257.3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13亿元,表明零售投资者资金在流入 [2] - 捷成股份和百纳千成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分别为2636.40万元和2556.36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4.05%和11.14% [3] - 博纳影业主力资金净流出443.64万元,主力净占比为-2.01%,同时游资净流出1076.97万元 [3]
超1.7万家实体店,倒在2025上半年
搜狐财经· 2025-10-11 11:27
整体零售环境 - 2025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去年同期的3.7%略有提升 [2] - 全国网上零售额7.43万亿元,同比增长8.5%,线下零售额17.12万亿元,同比增长3.75%,线上增速显著高于线下 [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至少有1.71万家门店宣布闭店,涵盖超过100家企业,涉及商超、百货、餐饮、服饰等多个行业 [2] 商超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720家超市关门,涉及卜蜂莲花、华润万家、永辉超市、大润发等全国性及区域性品牌 [3] - 即时零售非餐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66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6500亿元,预计2024年将占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6.0%,增速达20.0%,冲击商超地理位置和一站式购齐优势 [6] - 2024年我国零食量贩市场规模达1045.9亿元,成为增速最快的零食渠道,挤占传统超市空间 [6] - 传统商超面临硬件老化与租约到期压力,许多企业选择关闭低效门店并改造留存门店,例如永辉超市调改开业124家门店,其中99家开通线上业务 [6] - 行业向业态创新转型,布局硬折扣店和社区店,如中百集团开设小百惠折扣店,联华超市在浙江孵化折扣业态已开13家门店 [7] 百货行业 - 2024年1-6月百货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虽较去年同期下滑3%有所好转,但仍不及大盘增速 [8]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23家百货、购物中心关闭,运营最久的长沙阿波罗商业广场已运营27年 [8] - 传统百货模式采用品牌联营形式,不掌控商品和定价,导致商品竞争力不足,业态单一缺乏有效引流手段 [11][12] - 购物中心通过体验式业态成功引流,南京德基广场通过引进稀缺品牌、打造艺术空间等升级为体验式生活空间 [12] 茶饮与咖啡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6673家茶饮、咖啡门店关闭,茶饮行业35个品牌关闭5788家门店,咖啡行业关闭885家门店 [13][16] - 茶饮闭店潮集中在单品类和中腰部品牌,书亦烧仙草净减少1049家门店,规模下降18.32%,柠季关店404家,下降19.2% [14][15] - 咖啡行业收缩品牌包括早期入华国际品牌和新兴精品品牌,COSTA COFFEE净减28家,星巴克关闭11家,MODA COFFEE关闭至少74家 [17][19] - 果咖品牌“本来不该有”净减少37家门店,规模下滑25.69%,受巨头切入赛道冲击 [20] 服饰行业 - 2025年上半年服饰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1%,弱于社零大盘,全国至少有4563家服饰门店关闭 [21] - 森马关闭629家门店数量最多,海澜之家关闭504家,太平鸟关闭311家 [21][23] - 闭店主因包括库存高企倒逼渠道优化、品牌老化导致客群流失、以及“大店模式”运营成本高企但坪效下降 [24][25][26] - 美特斯邦威直营店年化坪效为3793.85元/平方米/年,下降58.13%,行业正从追求门店数量转向提升单店质量 [26][27] 影院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38家电影院关闭,全国影院空场率长期维持在30%-40% [28][31] - 影院面临重资产运营与高固定成本压力,营收高度依赖影片内容导致不稳定,2025年上半年总票房292亿元,其中2月票房160亿元占比超50%,但6月票房仅19.1亿元跌至近十年低点 [30] - 消费者娱乐习惯改变,网民每天刷短视频时间接近160分钟,影院平均每场观众仅2~4人,空场率高达40% [30][31] 其他行业 - 宠物、家居建材、教培、潮玩等行业均有闭店,如红星美凯龙关闭23家门店,童程童美关闭12家门店,潮玩星球关闭13家门店 [34]
金逸影视(002905) - 关于重大诉讼的进展公告
2025-09-26 18:16
判决金额相关 - 一审判决金额为842.16万元[3] - 前次披露判决金额497.44万元[13][14] 涉案金额相关 - 单笔涉案150万元及以上合计776.93万元[12] - 单笔涉案150万元以下涉案9.4万元[12] - 总计涉案金额786.33万元[12] 合同及费用相关 - 《南通星银海金逸影城商铺租赁合同》2025年6月25日解除[4] - 被告返还履约保证金50万元[4] - 被告支付实际损失7138511.55元[4] - 案件受理费等原告负担6523元、被告负担40100元[5]
金逸影视跌2.02%,成交额1.6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53.6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5 13:2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10.68元/股 总市值40.19亿元 成交额1.65亿元 换手率4.35%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53.64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541.55万元 大单净卖出712.08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5.53% 近5个交易日下跌30.83% 近20日上涨11.02% 近60日上涨14.35% [1] - 年内1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23日龙虎榜净买入473.40万元 买入总额5026.08万元(占比11.16%) 卖出总额4552.69万元(占比10.11%)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1日 2017年10月16日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2] - 主营业务涵盖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 院线发行 影视制作投资 [2] - 收入构成:电影放映收入85.43% 卖品收入9.27% 广告服务收入4.23% 院线发行收入0.81% 影视剧收入0.1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传媒-影视院线-院线 概念板块包括影视动漫 影视传媒 小盘等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6.23亿元 同比增长10.46% 归母净利润3237.54万元 同比增长146.73% [2] - 股东户数2.24万户 较上期减少31.86% 人均流通股15574股 较上期增加46.7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大成中证360互联网+指数A(002236)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160.87万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