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尔眼科(300015)
icon
搜索文档
爱尔眼科(300015):25Q1业绩增速亮眼 尽显头部连锁经营韧性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09.83亿元(yoy+3.02%),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yoy+5.87%),扣非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yoy-11.82%)[1] - 分业务收入:屈光76.02亿元(yoy+2.31%)、视光52.78亿元(yoy+6.42%)、白内障34.89亿元(yoy+4.87%)、眼前段18.97亿元(yoy+5.95%)、眼后段14.99亿元(yoy+8.22%)、其他11.42亿元(yoy-19.43%)[1] - 2025Q1营业收入60.26亿元(yoy+15.97%),归母净利润10.50亿元(yoy+16.71%),扣非归母净利润10.60亿元(yoy+25.78%)[1] 业务发展动态 - 屈光业务通过推出全光塑、全飞秒4.0等升级术式提升客单价,2025年计划推出全飞秒Pro和ICL V5晶体进一步满足需求[2] - 白内障业务受人工晶体集采影响增速放缓,但集采结果自2024年5-6月落地后高基数效应逐步消化,预计增速将回归正常水平[2] 经营效率 - 2025Q1毛利率48.02%(yoy-0.28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0.32/0.82/0.13/0.49pct,期间费用率整体下降1.76pct[2] - 降本增效措施预计将持续压缩费用端支出,具备全年持续性[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0.90亿元(yoy+10.0%)、260.74亿元(yoy+12.9%)、292.24亿元(yoy+12.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31亿元(yoy+13.3%)、47.00亿元(yoy+16.6%)、54.32亿元(yoy+15.6%)[3]
爱尔眼科(300015):公司点评:一季度业绩较快增长,“AI+眼科”加快布局
国海证券· 2025-04-29 1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行业增速放缓,公司营收增长彰显经营韧性,“1+8+N”布局和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大数据和AI赋能眼健康,构建数字眼科新质生产力,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10亿元(+3%),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6%),扣非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12%);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0亿元(+16%),归母净利润10.50亿元(+17%),扣非归母净利润10.60亿元(+26%) [2]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8亿元、268亿元、3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2%、13.0%、1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7亿元、48.8亿元、5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2%、17.1%、17.0%;PE分别为29倍、25倍、21倍 [7] 市场表现 - 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爱尔眼科表现分别为-2.7%、6.5%、5.3%,沪深300表现分别为-3.4%、-0.9%、5.5% [3] - 当前价格13.13元,52周价格区间9.05 - 19.09元,总市值122,463.70百万,流通市值104,133.49百万,总股本932,701.45万股,流通股本793,095.92万股,日均成交额624.77百万,近一月换手15.57% [3] 业务情况 - 2024年诊疗量保持增长,门诊量1694万人次(+12%),手术量129万例(+9%);屈光项目收入76亿元(+2%),毛利率55.11%(-2.28pct);视光服务项目收入53亿元(+6%),毛利率54.49%(-2.56pct);白内障项目收入35亿元(+5%),毛利率34.73%(-3.25pct);眼前段项目收入19亿元(+6%),毛利率41.21%(-4.46pct);眼后段项目收入15亿元(+8%),毛利率31.36%(-3.31pct);其他项目收入11亿元(-19%),毛利率44.81%(-1.25pct)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境内医院352家、门诊部229家,境外眼科中心及诊所163家;2024年在中国大陆、欧洲、东南亚、中国香港、美国分别实现收入184亿元、20亿元、3.96亿元、1.53亿元、0.45亿元,分别同比变动2%、18%、8%、-12%、-8% [4] AI布局 - 2024年公司发布自主研发的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和爱尔数字人“爱科(Eyecho)”,AierGPT赋能眼健康科普、诊疗、培训及健康管理;爱科(Eyecho)可应用于虚拟导诊、健康教育、品牌宣传等多个场景 [4] - 2025年公司将构建“爱尔AI眼科医院”,打造“AI数字眼科医生”,持续完善AI辅助诊断系统;推进集团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归集整合医院各类医疗数据,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管理体系,为AI模型训练、临床决策、医疗服务、经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4][5]
爱尔眼科(300015):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业绩增速亮眼,尽显头部连锁经营韧性
民生证券· 2025-04-28 21: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屈光客单价提升有望拉动细分板块增长,白内障前期高基数逐步退坡有望带来增速回升;降本增效带来费用端下降,提质控费有望压缩费用端支出且全年具备持续性 [2] - 公司作为眼科医疗服务龙头,随着品牌力加强,经营韧性逐步显现,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09.83亿元(yoy +3.02%),归母利润35.56亿元(yoy +5.87%),扣非归母利润30.99亿元(yoy -11.82%);25Q1公司营业收入60.26亿元(yoy +15.97%),归母净利润10.50亿元(yoy +16.71%),扣非归母利润10.60亿元(yoy +25.78%) [8]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0.90亿元/260.74亿元/292.2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0.0%/12.9%/1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31亿元/47.00亿元/54.3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3.3%/16.6%/15.6% [3][4] 业务情况 - 2024年屈光业务收入76.02亿元(yoy +2.31%);视光52.78亿元(yoy +6.42%);白内障34.89亿元(yoy +4.87%);眼前段项目18.97亿元(yoy +5.95%);眼后段项目14.99亿元(yoy +8.22%);其他项目收入11.42亿元(yoy -19.43%) [8] - 2024年陆续推出全光塑、全飞秒4.0等升级术式,2025年已推出全飞秒Pro并有望推出ICL V5晶体等,有望提升屈光手术平均客单价;人工晶体集采中选结果2024年5 - 6月落地实施,预计今年5月开始前期高基数效应逐步消化,白内障业务增速有望回归正常水平 [2] 费用情况 - 25Q1毛利率48.02%(yoy -0.28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03%/12.63%/1.31%/0.70%,同比 -0.32/-0.82/-0.13/-0.49pct,期间费用率下降1.76pct [2]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983|23,090|26,074|29,224| |增长率(%)|3.0|10.0|12.9|12.1|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3,556|4,031|4,700|5,432| |增长率(%)|5.9|13.3|16.6|15.6| |每股收益(元)|0.38|0.43|0.50|0.58| |PE|34|30|26|23| |P B|5.9|5.3|4.7|4.1| [4]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预测,涵盖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指标及相关财务比率 [9][10]
扣非首现负增长,“利润奶牛”屈光业务纠纷不断,爱尔眼科增长逻辑消失?
北京商报· 2025-04-27 19:31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增速远低于2023年的26.4% [1][2] - 扣非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下降11.82%,为2009年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8.82亿元,同比下降16.86%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89%,较2023年下降0.99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5.97%和16.71%,呈现复苏迹象 [5] 业务板块分析 - 屈光项目2024年营收增速仅2.31%,毛利率55.11%较2023年下降2.28个百分点,该业务长期占营收超30% [3] - 视光项目营收增速骤降至6.42%(2023年约30%),毛利率下降2.56个百分点 [3] - 白内障项目毛利率下降3.25个百分点 [3] 财务结构 - 2024年末商誉84.48亿元,占净资产207.15亿元的40.78%,较2023年末增长29.31% [5] - 收购子公司产生的商誉初始金额达101.69亿元,占资产总额30.58% [5] 行业竞争与风险 - 屈光手术作为消费医疗属性产品,面临消费者支出谨慎导致的增速放缓 [4] - 民营眼科机构并购扩张导致区域竞争加剧,单店收入下降 [4] - 公司及子公司涉及353条裁判文书(医疗纠纷为主)和107条行政处罚(广告违规等) [4] 市场表现 - 公司市值从高峰近4000亿元跌至不足1300亿元,蒸发约2700亿元 [2]
摩根大通:爱尔眼科_引领眼科赛道,等待需求复苏;首次覆盖评级为中性
摩根· 2025-04-27 11: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爱尔眼科首次覆盖评级为“中性”(N),2025年12月目标价为13元人民币 [1][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爱尔眼科是眼科市场领导者,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质量需求提升,行业增长稳定,但中国消费经济疲软延迟了非必需眼科需求 [1][5][8] - 公司具有先发优势、品牌声誉、全国性网络和人才保留策略,预计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为18%,但自8月底以来跑赢沪深300医疗指数24%,当前估值合理,建议等待回调或非必需手术需求转折点 [1][8] 各部分总结 行业市场情况 -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3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27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受疫情和消费经济影响,2020 - 2024年增长不稳定,预计2025年需求将恢复增长 [37] - 眼科医疗服务分为必需和非必需两类,白内障、眼表疾病和眼底疾病等刚性需求强,部分可由医保支付;验光和屈光业务消费属性强、毛利率高、增长弹性大 [42] - 2015 - 2019年,中国消费型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39亿元增长到5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8%,占市场40%;基础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491亿元增长到76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8%,是市场增长的支柱 [44] - 公立医院主导眼科医疗服务,非公立眼科医院是重要补充,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4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1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1%,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48] -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由验光、白内障治疗、屈光手术等多个部分组成,验光市场潜力大但受短期消费压力影响,屈光手术市场预计2030年达到87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9%,医疗验光市场预计2030年达到9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7%,白内障市场预计2030年达到4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9%,眼疾病市场预计2030年达到64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2% [61][66][67][76][88][96] 公司竞争力 - 爱尔眼科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私立眼科医院连锁,具有可扩展的商业模式、先进技术和激励机制完善的团队,先发优势明显,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 [113] - 通过“上市公司 + 并购基金”模式实现医院和诊所的快速扩张,截至2023年,医院数量从2019年的482家增加到750家,并购基金持有311家外部医院,未来将逐步并入上市公司 [114][120] - “分级医疗服务”模式增强了公司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构建了四级眼科医疗服务网络,200多家门诊诊所是重要补充,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患者就医便利 [130] - 关键城市的医院财务表现稳健,如武汉和长沙的医院2023年销售额分别为6.37亿元和5.52亿元,2018 - 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6.5%和10.1%,多数医院净利润率有所提高 [133] - 公司前十大子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集中度下降,表明新医院逐渐成熟,单店商业模式可扩展性强,降低了公司对特定地区政策变化和竞争的风险 [141] - 公司战略重点是高利润率的屈光和验光业务,2023年这两项业务分别占总收入的36.5%和24.4%,合计超过60%,与同行相比,收入贡献和毛利率较高 [147][152] - 公司能够快速引入新技术和产品,如新型人工晶状体、飞秒ICL等,人工智能在眼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有望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降低运营成本 [162][163]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140家海外眼科中心和诊所,预计2024年海外收入占总销售额的12%,通过战略并购和利用中国供应链成本优势,海外业务运营效率提高,但海外业务毛利率低于国内业务 [167] - 公司实施了四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两项合伙计划,绑定了核心医生资源,与多所大学和企业开展合作,确保了眼科人才的持续供应 [171][174] 公司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核心医疗服务业务中,屈光手术2024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1%,达到232亿元;验光业务复合年增长率为14%,达到115亿元;白内障手术复合年增长率为11%,达到65亿元;眼表疾病业务复合年增长率为9%,达到32亿元;眼底疾病业务复合年增长率为9%,达到24亿元 [177] - 其他业务预计产品销售和建设业务将以2%的稳定速度增长 [177] - 预计公司总营收将从2024年的209亿元增长到2030年的4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1% [178] 公司估值 - 采用DCF估值法,假设市场溢价为6.2%,无风险利率为3.8%,贝塔系数为1.2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10.7%,终端增长率为3%,得出2025年12月目标价为13元人民币 [9][32][33] - 爱尔眼科2025年预期市盈率约为28倍,与可比私立专科医院平均市盈率(27倍)基本一致,处于同行华夏(23倍)和普瑞(42倍)之间,基于DCF估值和2023 - 2026年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14.2%),公司估值合理 [23]
爱尔眼科2024年营收净利增速放缓,63岁副总唐仕波薪酬189万元高于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4-27 10:30
瑞财经 刘治颖 4月24日,爱尔眼科(SZ300015)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营收净利双增。 2024年,爱尔眼科营业收入为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归母净利润为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爱尔眼科营收、归母净利增速降至五年最低。具体来看,2020年至2023年,爱尔眼科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9.24%、25.93%、7.39% 及26.43%,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01%、34.78%、8.65%及33.07%。 薪酬方面,2024年,爱尔眼科实际支付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共计1251.51万元。其中,副总经理唐仕波薪酬为189.19万元,位居董监高之首。 而董事长陈邦、总经理李力薪酬均为114.9万元。 1992年,唐仕波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德国Regensburg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2012年,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眼科医院副 院长。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遗传病专委会主委、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神经再生 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眼 ...
爱尔眼科(300015):2025Q1业绩超预期 数智化转型+高端术式升级驱动全年增长动能强劲
新浪财经· 2025-04-27 08:47
2) 2025Q1 经营质量改善,业绩超预期复苏。2025Q1 实现营收60.26 亿元(YoY+15.97%),归母净利 润10.50 亿元(YoY+16.71%),扣非归母净利润10.60 亿元(YoY+25.78%),扣非归母净利润高于归母 净利润主要在于2025Q1 政府补贴同比减少0.72 亿元。分业务看:屈光手术量价齐升(1-2 月刚需释放 +价格企稳),今年全飞秒PRO 和ICLv5 晶体上市有望带动客单价进一步提升;视光业务:开学季催化 青少年配镜及近视防控需求集中释放;白内障业务:受集采预期影响短期承压,但高端晶体占比提升缓 冲降价冲击。2025Q1 毛利率48.02%(YoY-0.27pct),净利率19.36%(YoY+0.65pct),降本增效带来 费用端下降,费用端优化部分抵消成本压力, 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9.03%/12.63%/1.31%/0.70%,同比-0.32/-0.82/-0.13/-0.50pct。 3) AI+新技术引领诊疗升级,构建智慧医疗生态。公司自主研发的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 于2024 年 9 月,助力打造"AI 数字眼科医生" ...
爱尔眼科扣非净利首次下滑 业内人士:行业未来两年难改观
经济观察网· 2025-04-26 20:4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爱尔眼科因三大核心业务承压,营收增速创上市16年以来新低,扣非净利出现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但公司对前景保持乐观,且2025年一季报业绩有所增长 [1][4] 2024年爱尔眼科业绩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209.82亿元,同比增长3.02%,远低于2023年的26.4%;扣非净利润为30.99亿元,同比下降11.82% [1] 三大核心业务情况 屈光项目 - 营收占比常年超30%,是毛利率最高业务;2024年营收增速降至2.31%,毛利率55.11%,相比2023年下滑2.28个百分点 [1] 视光项目 - 营收占比第二,2024年营收增速跌到历史最低的6.42%,毛利率为54.49%,相较2023年下滑2.56个百分点 [2] 白内障项目 - 营收占比第三,2024年毛利率下降了3.25个百分点 [3] 行业情况 - 2024年光正眼科、何氏眼科屈光业务营收和毛利率均下滑,何氏眼科称受消费能力下降、价格竞争加剧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影响 [2] - 随着消费需求下降,屈光项目市场竞争激烈,整体价格走低,北京屈光手术价格从2万元左右降至1.7万元,贵州接近1.1万元 [2] - 受消费环境影响,眼科消费医疗市场未来两年可能较为艰苦 [3] 公司态度与后续业绩 - 爱尔眼科在年报中对前景保持乐观,认为未来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相关需求将逐步恢复并释放 [4]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分别增长了15.97%、25.78% [4]
爱尔眼科(300015):持续增强内驱力 推动Q1业绩增速回升
新浪财经· 2025-04-25 16:43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 3.02%;实现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 境内多数地区收入实现正增长。2024 年,公司在境内华中、东北、西南、华东、华北、华南和西北地 区分别实现营收52.92 亿元、17.54 亿元、27.25亿元、33.22 亿元、16.63 亿元、26.99 亿元和9.02 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4.27%、-2.24%、5.39%、6.69%、6.28%、3.92%和3.59%。境外地区实现营收26.25 亿 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在欧洲和东南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05%和7.51%。 我国眼科医疗服务需求增长潜力大。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将导致年龄相关性眼病患者增多,青少年 眼健康状况日益严峻且近视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全民手机化使得用眼强度大幅增加,同时技术进步 和居民眼健康意识的提升也推动了对高质量视觉服务的需求,多层次的眼健康需求逐渐显现。当前我国 眼科各亚专科诊疗的渗透率还很低,存在大量应治未治现象,很多诊疗仅处于低水平满足阶段。后续随 着科普教育的持续发力,眼健康意识得 ...
爱尔眼科(300015):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持续增强内驱力推动Q1业绩增速回升
东莞证券· 2025-04-25 16: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业总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0.26亿元同比增长15.97%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6.71%业绩增速回升 [4] - 公司持续增强内驱力聚焦核心业务发展2024年门诊量169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手术量129.47万例同比增长9.38%各业务收入均有增长推动2025年一季度业绩增速回升 [5] - 2024年境内多数地区收入正增长境外地区营收26.25亿元同比增长13.5% [5] - 我国眼科医疗服务需求增长潜力大各亚专科诊疗渗透率低后续诊疗率有望提高 [5] - 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6元、0.5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倍、24倍 [5] 盈利预测简表 |科目(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20,983|23,814|26,659|29,843| |营业总成本|16,629|17,954|20,165|22,574| |营业成本|10,887|11,977|13,407|15,009| |营业税金及附加|67|71|80|90| |销售费用|2,152|2,204|2,534|2,836| |管理费用|2,989|3,154|3,531|3,953| |财务费用|214|191|213|239| |研发费用|321|357|400|448|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334|0|0|0| |资产减值损失|-188|-119|-133|-149| |营业利润|4,825|5,880|6,484|7,227| |加:营业外收入|22|15|15|15| |减:营业外支出|253|291|291|291| |利润总额|4,594|5,605|6,209|6,951| |减:所得税|858|1,009|1,180|1,251| |净利润|3,736|4,596|5,029|5,700| |减:少数股东损益|180|322|131|165|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56|4,274|4,898|5,535| |摊薄每股收益(元)|0.38|0.46|0.53|0.59| |PE(倍)|33.4|27.8|24.2|21.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