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华科技(300263)
搜索文档
通用设备板块10月13日跌0.43%,绿岛风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9.0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3 20:45
板块整体表现 - 2023年10月13日,通用设备板块整体下跌0.43%,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19%)和深证成指(下跌0.93%)[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显著,部分个股涨幅超过20%,而领跌个股跌幅超过10%[1][2] 领涨个股表现 - 同惠电子(代码920509)涨幅最大,达29.99%,收盘价为44.17元,成交额为6.04亿元[1] - 九菱科技(代码920505)涨幅为26.64%,收盘价为70.16元,成交额为6.10亿元[1] - 新莱应材(代码300260)涨停,涨幅为20.00%,成交量为42.65万手,成交额达27.14亿元[1] 领跌个股表现 - 绿岛风(代码301043)领跌,跌幅为10.63%,收盘价为49.87元[2] - 安培龙(代码301413)跌幅为6.66%,收盘价为155.10元[2] - 恒而达(代码300946)跌幅为5.74%,收盘价为55.33元[2]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通用设备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和游资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19.0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03亿元[2] - 散户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净流入金额为23.12亿元[2] 个股资金流向 - 东睦股份(代码600114)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达9779.51万元,主力净占比为7.75%[3] - 隆华科技(代码300263)主力资金净流入7308.34万元,主力净占比为8.77%[3] - 精智达(代码688627)主力资金净流入5280.01万元,主力净占比为7.03%[3]
隆华科技股价涨5.07%,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1.85万股浮盈赚取18.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4:54
股价表现 - 10月13日隆华科技股价上涨5.07%,报收9.11元/股,成交金额6.71亿元,换手率7.78%,总市值94.29亿元 [1] - 公司股价已连续4天上涨,区间累计涨幅达6.91% [1] 公司基本情况 - 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5日,于2011年9月16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子新材料业务、高分子复合材料业务、节能环保业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节能换热装备业务35.87%,靶材及超高温特种材料业务26.91%,环保水处理产品销售13.49%,泡沫制品与结构件9.44%,萃取剂8.76%,轨道交通产品3.05%,污水处理1.04%,其他0.89%,环保水处理工程承包0.55% [1] 基金持仓情况 - 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交银中证环境治理指数(LOF)A(164908)二季度持有隆华科技41.85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2.09%,为第四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在10月13日股价上涨中浮盈约18.41万元,连续4天上涨期间累计浮盈23.44万元 [2] - 交银中证环境治理指数(LOF)A基金最新规模1.31亿元,今年以来收益21.91%,近一年收益30.7% [2]
7N纯度隐形战争:拆解半导体溅射靶材的百亿替代路径(技术壁垒/市场红利/核心玩家)
材料汇· 2025-10-03 22:48
文章核心观点 - 半导体溅射靶材是芯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材料,其战略价值和投资潜力被低估,当前正迎来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 [2] - 全球溅射靶材市场由美日巨头寡头垄断,但国内企业在技术突破和市场份额方面进展迅速,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60][64] - 半导体技术向更小制程(如3nm)和新兴应用(如AI、5G)发展,持续驱动对靶材更高纯度(如7N)和性能的需求,为行业增长和技术创新提供动力 [54][68] 行业概况:什么是溅射靶材? - 溅射靶材是用于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的“源头活水”,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形成纳米至微米级的功能薄膜,是实现芯片导电、信号传输和互连的核心耗材 [6][8] - 靶材核心特性包括超高纯度(通常在99.9995%以上,即5N5级别)、高精度尺寸和高微观结构一致性,以满足半导体芯片的严苛要求 [8] - 靶材主要应用于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是支撑7nm以下先进制程的关键材料之一,薄膜均匀度误差需控制在极小范围 [8][9] 靶材的分类 - 按化学成分可分为金属靶材(如纯金属铝、钛、铜、钽)、合金靶材(如镍铬合金、镍钴合金)和陶瓷化合物靶材(如氧化物、硅化物) [11] - 铝靶用于110nm以上制程的导电层,铜靶用于110nm以下先进制程的互连层,钽靶材用于阻挡层,合金靶材用于优化薄膜电阻率和热稳定性 [11] - 随着制程微缩,对靶材要求呈指数级提升,14nm制程所需靶材纯度通常要达到99.9999%(6N)以上,未来3nm及更先进制程要求近乎苛刻 [13] 产业链分析 - 上游涉及高纯度金属(如高纯铝、铜、钛)及生产设备(如高精度熔炼炉)供应,全球高纯金属产业集中在美国、日本,国内靶材大部分高纯原料依赖进口 [15][17] - 中游靶材制造是技术含量最高环节,涵盖熔炼、成型、加工、绑定等多道工序,对精度要求极高,尺寸误差需控制在微米级甚至纳米级 [18] - 下游应用集中在半导体芯片制造,用于形成金属互连层、阻挡层等关键结构,高性能计算、AI、5G通信等新兴领域持续拉动高质量靶材需求增长 [22][23] 溅射靶材技术分析 - 靶材制备技术主要包括熔炼铸造法(适用于金属及合金靶材)、粉末冶金法(适用于陶瓷和难熔金属靶材)和沉积法(如PVD/CVD,用于特殊靶材) [25][29][32] - 高纯材料提纯技术包括电解精炼法(适用于铜、镍)、区域熔炼法(纯度可达6N以上)和离子交换法(适用于稀土金属),直接决定靶材纯度和性能 [33][37][42] - 技术难点在于靶材纯度控制(3nm制程需7N纯度)、微观结构均匀性以及溅射薄膜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尤其在12英寸晶圆上),突破方向包括开发新型提纯技术和优化靶材设计 [43][44][45] 市场情况 - 全球溅射靶材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82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1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1%,预计到2027年将达1,9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7% [47] - 中国半导体行业溅射靶材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4%,预计到2027年将达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8% [49] -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包括半导体技术向更小制程创新、5G/AI/物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崛起,以及全球产业向亚洲转移和国产替代加速 [54][56]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美日头部企业(JX日矿金属、霍尼韦尔、东曹、普莱克斯)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80%,其中JX日矿金属占比30% [60] - 国内企业如江丰电子、有研新材、阿石创等已成功进入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厂商供应链,实现部分产品进口替代,但在高端靶材领域与国际巨头仍有差距 [64] - 国内企业的竞争路径是从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的中游加工环节切入,逐步向技术壁垒最高的上游核心材料领域攻坚 [64]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趋势指向更高纯度与质量(如7N纯度)、新型材料研发(如钴、钌合金)以及与3D芯片封装、异构集成等先进制程匹配 [68] - 市场需求将受AI、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应用领域持续拉动,同时产业转移与国产替代加速,国内靶材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69] - 产业整合趋势包括企业间并购与合作以提升技术实力,以及产业链垂直整合(向上游原材料和下游镀膜服务延伸)以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71] 国内外企业清单 - 国外主要企业包括全球龙头日本JX金属、老牌王者美国霍尼韦尔、在高纯钴/镍领域占统治地位的东曹,以及普莱克斯、世泰科、住友化学等 [79][80] - 国内龙头江丰电子已掌握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核心技术,2024年营收36.05亿元(同比+28%),铜及铜合金靶材在头部代工厂市占率超20% [82] - 其他国内主要企业包括有研新材(开发新型钌基阻挡层靶材)、阿石创(钼靶材全球市占率约25%)、隆华科技、安泰科技、先导薄膜材料等 [84][86][88][91]
靶材:国产替代大势,十倍空间可期(附84页PPT)
材料汇· 2025-10-03 22:48
靶材行业概述 - 靶材是溅射镀膜工艺中用于制备薄膜的核心耗材,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和记录媒体等领域,对材料纯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13] - 溅射靶材由靶坯和背板焊接而成,靶坯是核心轰击材料,背板主要起固定作用 [13] - 靶材制造工艺包括金属提纯、塑性变形、热处理和溅射应用等环节,技术门槛高,涉及高纯度控制(如半导体靶材要求6N级纯度)和晶粒取向调控 [27][28] - 全球靶材产业链呈金字塔分布,高纯金属供给和靶材制造环节由美日企业主导,溅射镀膜环节质量参差不齐,终端应用环节规模最大且劳动密集 [50][52] 全球靶材市场格局 - 2019年全球靶材市场规模约160亿美元,预计2020年达195.63亿美元,2013-2020年复合增速14.42% [40][58][59] - 全球靶材市场高度垄断,JX日矿金属、霍尼韦尔、东曹和普莱克斯四家企业合计占据80%市场份额,尤其在晶圆制造靶材领域垄断90%份额 [40][42] - JX日矿金属是全球芯片靶材龙头,市占率约30%,其铜靶纯度可达9N级,在平板显示靶材和磁记录靶材领域市占率分别达30%和60% [42][93][117] - 靶材下游应用中,平板显示靶材占比27%,记录媒体靶材占比30%,太阳能电池靶材占比29%,半导体靶材占比8% [58] 中国靶材市场空间 - 2020年中国靶材市场规模预计达337.38亿元,2013-2020年复合增速17.94% [74][75] - 中国靶材需求占全球30%以上,但本土厂商供给仅占国内市场的30%,且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靶材依赖进口 [40][74] - 国内头部企业靶材合计营收约30-40亿元,占国内总需求10%,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政策扶持下有望实现十倍增长 [40][42] - 分领域看,平板显示靶材是中国最大应用市场,2020年规模约165.9亿元,复合增速22.80%;半导体靶材规模29.86亿元,复合增速17.95% [74][81][82] 细分应用领域分析 - 平板显示靶材:2020年全球规模52.03亿美元,中国规模165.9亿元,技术趋势向4N级高纯度、大尺寸和高溅射率发展 [40][66][81] - 半导体靶材:2020年全球规模15.67亿美元,中国规模29.86亿元,技术要求最高,需5N级以上纯度靶材用于晶圆制造和封装环节 [40][67][82] - 太阳能电池靶材:2020年全球规模57.13亿美元,中国规模37.54亿元,受益薄膜太阳能电池需求增长,复合增速超25% [68][83] - ITO靶材:在显示靶材中占比近50%,日韩企业垄断高端市场,国内企业正突破常压烧结法等关键技术 [40][113] 产业链与竞争态势 - 高纯金属是靶材核心原材料,全球集中在美国、日本等国家,中国大部分高纯原料依赖进口,仅铜铁铝可部分自给 [40][52] - 全球面板和半导体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带动靶材需求快速增长,国内企业如江丰电子、隆华科技等在细分领域实现突破 [40][54] - 竞争态势从高度垄断转向政策扶持下的单点突破,国内企业在平板显示和半导体靶材领域加速替代进口 [40][82]
隆华科技:兆恒科技主要产品包括PMI系列结构泡沫材料(功能材料)及其制品
证券日报· 2025-09-25 22:1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兆恒科技主要产品包括PMI系列结构泡沫材料及其制品 这些材料是各型民用飞机 军用飞机 无人机等飞行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时必须的配套材料 [2] - 公司EPMI吸波泡沫成功打破国外企业对中国吸波功能PMI泡沫市场的长期封锁 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某重点型号多型关键部件 隐身效果得到认可 [2] 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 EPMI吸波泡沫实现技术突破 打破国外长期市场封锁 [2] - 产品已应用于重点型号关键部件 并获得隐身效果认可 [2]
隆华科技: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相关前沿技术发展趋势
证券日报· 2025-09-25 22:08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相关前沿技术发展趋势 [2] - 公司将跟进市场变化并了解客户需求 [2] - 公司将结合自身能力做好产品规划并稳步推进相关业务落地实施 [2] 股东回报目标 - 公司以期回报广大股东 [2]
隆华科技:丰联科光电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面板领域和光伏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21:44
公司业务 - 丰联科光电主要产品包括TFT-LCD/AMOLED用高纯钼及钼合金靶材、ITO靶材、银合金靶材、高纯钨及钨合金靶材、高纯钛等系列金属靶材产品 [1] - 丰联科光电产品还包括半导体IC制造用超高纯溅射靶材 [1] - 丰联科光电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面板领域和光伏领域 [1]
隆华科技:超同步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应用于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0:33
公司业务布局 - 隆华科技投资的超同步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领域[1] 产业链定位 - 超同步公司业务覆盖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制造环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