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申菱环境(301018)
icon
搜索文档
申菱环境:关于公司监事会换届选举的公告
2024-08-26 20:43
监事会换届 - 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监事任期届满,将换届选举[1] - 2024年8月26日提名第四届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1] - 第四届监事会任期自股东大会通过起三年[1] 候选人信息 - 非职工代表候选人为欧兆铭、陈秀文,职工代表为叶国先[1] - 欧兆铭直接持股497万股,比例1.87%,间接持股180万股,占比0.68%[5] - 陈秀文未持股[6] 选举安排 - 非职工代表候选人需股东大会累积投票选举[2] - 选举前第三届监事继续履职[2]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于2024年8月27日[3]
申菱环境: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与承诺(刘金平)
2024-08-26 20:43
董事会提名 - 公司董事会提名刘金平为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2] 被提名人资格 - 被提名人及其直系亲属持股、任职等符合相关规定[7][8] - 被提名人近三十六个月无相关处罚和谴责[10] - 被提名人担任独立董事的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不超三家[11] - 被提名人在公司连续担任独立董事未超六年[11] 提名人责任 - 提名人保证声明真实准确完整,承担相应责任[12] - 若被提名人任职不符要求,提名人将督促其辞职[12]
申菱环境:关于召开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4-08-26 20:43
股东大会信息 - 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9月13日召开[2] - 现场会议时间为9月13日15:00,网络投票时间有多个时段[2] - 会议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9月6日[3] 换届选举信息 - 董事会换届选举非独立董事应选6人,独立董事应选3人[5] - 监事会换届选举非职工代表监事应选2人[5] 投票及登记信息 - 投票代码为351018,简称为“申菱投票”[14] - 选举非独立董事票数=股份总数×6,独立董事票数=股份总数×3[15] - 股东大会现场登记时间为9月12日9:00 - 17:00,信函或传真登记须在17:00前[8] - 已填参会股东登记表应于9月12日17:00前送达、邮寄或传真到公司[20]
申菱环境: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与承诺(宋文吉)
2024-08-26 20:43
董事会提名 - 公司董事会提名宋文吉为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2] 被提名人资格 - 被提名人及其直系亲属持股、任职等符合相关规定[7][8] - 被提名人近十二个月及三十六个月内无违规情形[8][10] - 被提名人担任独立董事的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不超三家[11] - 被提名人在公司连续担任独立董事未超六年[11] 提名人责任 - 提名人保证声明真实准确完整,授权报送并担责[12]
申菱环境(301018)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6 20:43
财务业绩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045亿元,同比增长13.49%[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6亿元,同比增长27.28%[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38.8万元,同比改善33.68%[1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同比增长23.53%[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1%,同比提升0.12个百分点[11] - 公司总资产为51.33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70%[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24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9%[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0,451.01万元,同比增长13.49%[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63.73万元,同比增长27.28%[15]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3.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8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8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6832.9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8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资产总计为50.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8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负债合计为25.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8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8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同比增长23.5%[8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销售费用为1.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8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管理费用为7692.1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1%[8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财务费用为553.9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1%[81]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212,037,700.85元,同比增长13.68%[83]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成本为893,332,891.43元,同比增长17.84%[83] - 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08,679,710.37元,同比增长15.89%[84]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388,016.54元,同比改善33.66%[86] - 2024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7,437,208.27元,同比减少30.81%[86] - 2024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678,579.68元,同比减少88.38%[86] - 2024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57,595,602.70元,同比增长32.15%[83] - 2024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61,362,684.95元,同比增长12.89%[86] - 2024年半年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07,607,040.59元,同比减少59.86%[86] - 公司2024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19亿元,同比增长11.2%[87]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28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4557.34万元有所改善[87]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69亿元有所增加[87]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74.69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7.65亿元大幅减少[87]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8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7.05亿元减少60.3%[87]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4.52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2.99%[8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11亿元,较2023年同期有所增长[9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投入资本为827.70万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9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为-4544.84万元,较2023年同期有所减少[9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586,364,723.59元,少数股东权益为9,150,089.43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95,514,813.02元[93] - 2023年半年度公司资本公积增加791,399,574.29元,未分配利润增加34,005,071.25元,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849,974,684.66元[93] - 2023年半年度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86,921,091.17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86,921,076.05元[93] - 2023年半年度公司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总额为815,969,598.29元,其中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为788,647,515.75元[94] - 2023年半年度公司利润分配总额为-55,646,004.80元,其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52,916,004.80元[94]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484,125,234.46元,其中未分配利润为602,059,656.59元[97] - 2024年半年度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08,679,710.37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8,277,000.00元[97] - 2024年半年度母公司利润分配总额为-42,568,410.24元,其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42,568,410.24元[97] - 2024年半年度母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58,513,534.59元,其中未分配利润为668,170,956.72元[98]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12,039,070.95元,同比增长856,723,087.52元[99]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3,755,881.97元,所有者投入资本为815,883,210.35元[100]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468,762,158.47元,较期初增长53.2%[100] 业务板块表现 - 数据服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约61.35%,新增订单约为去年同期的3倍[15] - 蒸发冷却产品营收约为去年同期的3.6倍,液冷产品营收约为去年同期的6.5倍[15] - 工业板块营收同比下降53.46%,主要由于业务拓展不达预期和项目交付节奏减缓[17] - 公司特种板块营收同比增长45.47%,其中医院业务营收约为去年同期的2.7倍,核电业务营收约为去年同期的2.1倍[18] - 公司公建及商用空调营收同比增长101.54%[19]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液冷领域拥有专利67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16] - 公司正在建设新的以液冷为主要产品方向的现代化制造基地,一期预计今年投产[17] -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共有专利637项,新增63项,其中发明专利227项,新增17项[20] - 公司自主培养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组建了研究院及多个产品研究所[20] - 公司基于申菱AIoT的智慧能源管理技术及数字化人工环境节能技术打造的研发大楼被认证为"零能耗建筑"[21] 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计划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优化产品结构来提升竞争力[43] - 公司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计划通过开拓客户市场和加快产品交付来平衡收入波动[43]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计划通过技术优化和价格调整来应对[4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0,141人[66] - 崔颖琦直接持有公司股份55,080,000股,持股比例为20.70%[66][68] - 广东申菱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6,000,000股,持股比例为13.53%[66] - 谭炳文持有公司股份29,080,000股,持股比例为10.93%[66] - 苏翠霞持有公司股份13,711,000股,持股比例为5.15%[66]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科讯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股份1,753,515股,持股比例为0.66%[66] - 湖南轻盐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轻盐云帆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股份1,250,000股,持股比例为0.47%[67]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科融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股份1,138,200股,持股比例为0.43%[67] - 公司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72] 财务结构与资产状况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从3,246,228,105.83元增长至3,551,679,082.59元,增长约9.4%[77] - 应收账款从1,324,268,352.83元增长至1,624,975,607.34元,增长约22.7%[76] - 存货从695,727,839.62元增长至801,477,025.54元,增长约15.2%[76] - 在建工程从149,116,265.39元增长至236,501,584.14元,增长约58.6%[77] - 短期借款从248,418,921.21元增长至277,651,221.75元,增长约11.8%[77] - 应付票据从183,083,881.25元增长至296,853,552.74元,增长约62.1%[77] - 合同负债从287,394,708.77元增长至332,221,417.05元,增长约15.6%[77] - 长期借款从488,223,250.43元增长至556,226,425.33元,增长约13.9%[78] - 未分配利润从570,425,950.66元增长至635,614,805.59元,增长约11.4%[78] - 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从3,154,617,707.44元增长至3,479,494,019.02元,增长约10.3%[79] 募集资金与投资 - 募集资金总额为80,000万元,报告期内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1,905.4万元,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0,749.66万元[31] - 新基建领域智能温控设备智能制造项目募集资金净额为61,800万元,报告期内投入11,171.79万元,累计投入20,711.79万元,投资进度为33.51%[32] - 专业特种环境系统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二期)募集资金净额为17,064.75万元,报告期内投入733.62万元,累计投入10,037.87万元,投资进度为58.82%[32] -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为498,412,830.96元,其中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133,412,830.96元,现金管理余额为365,000,000.00元[33] - 报告期内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总发生额为22,90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0元[35] - 公司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总额为96,7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投资38,000万元[36] - 公司衍生品投资报告期内实际损益金额为-2.81万元[3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4]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54]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4]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55]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55]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55]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55]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托管、承包、租赁情况[5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重大担保情况[6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需要说明的其他重大事项[60]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3,762,176.84元[13]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48,408.01元[13] - 公司加快高州新基地建设,力争2025年一期全面投产,以提升核电业务竞争力[19]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的数据记录及生产资料控制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执行[22] - 公司在全国设立区域销售及服务网点,为客户提供及时、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22] - 公司持续推进流程优化、组织优化、财务和运营体系优化,推进数字化改善[22] - 公司营业收入为13.05亿元,同比增长13.49%[23] - 营业成本为9.59亿元,同比增长17.54%[23] - 销售费用为1.01亿元,同比增长30.93%,主要由于销售规模增加及海外业务前期开拓[23] - 研发投入为6832.92万元,同比增长32.30%,主要由于加大研发投入[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38.80万元,同比改善33.68%,主要由于收到货款增加[23] - 设备营业收入为11.86亿元,同比增长21.15%,毛利率为25.92%,同比下降1.97%[25] - 应收账款为16.2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1.65%,同比增长3.87%[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8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46%,主要由于定期存款转结构性存款增加[28] - 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7543.73万元,主要由于保证金[30] - 固定资产受限金额为9.34亿元,主要由于银行借款抵押物[30]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接待了30家机构,主要讨论了2023年年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信息和投资者关系活动互动交流[45] - 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5.73%,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5.87%,2023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5.73%[47] - 公司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第二个归属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未达到触发值,作废首次授予第二个归属期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189.26万股,作废预留授予第二个归属期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46.065万股,共计235.325万股[50] - 公司2024年向顺德区陈村慈善会捐赠424.5万元,用于帮扶困难家庭及学生、奖教奖学助力教育发展、支持养老服务社区建设等项目[53]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75] - 公司注册资本为266,052,564.00元,总股本为266,052,564.00股[101] - 公司主营业务围绕专业特种空调设备及数字化能源解决方案,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102] - 公司报告期内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共14家,其中3家已注销[102]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计量[104] - 公司自报告期末至少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无重大影响事项[105] - 公司会计期间为公历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108] - 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110] - 重要的在建工程标准为单个项目预算占公司合并资产总额的1%以上且金额1亿元以上[111] - 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标准为子公司净资产占公司合并净资产10%以上[111] -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公司取得的资产、负债按合并日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12] -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公司以购买日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113] - 控制的判断标准包括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享有可变回报及有能力影响回报金额[114]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子公司和结构化主体[115]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公司为共同经营合营方时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117] - 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为持有时间短、流动性强、可随时变现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短期投资[118] - 公司外币业务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19] - 金融资产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2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后续计量,摊销或减值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2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减值损失或利得、汇兑损益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2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20]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12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22] - 其他金融负债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22]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账面价值与收到的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23] -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解除时,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123] -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
申菱环境:关于公司副总经理辞职暨聘任副总经理的公告
2024-07-05 19:37
人事变动 - 副总经理欧阳惕因工作调整辞职,后任研究院院长[2] - 公司召开会议审议通过聘任陈军为副总经理[4] 股权情况 - 欧阳惕直接持股24,000股,占总股本0.0090%[2] - 欧阳惕间接持股900,000股,占总股本0.3383%[2] 会议信息 - 2024年7月5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4]
申菱环境:关于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决议的公告
2024-07-05 19:34
会议情况 - 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2024年7月5日召开[2] - 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出席9人[2] - 会议召集、召开符合规定[2] 人事变动 - 聘任陈军为公司副总经理[3] - 陈军1974年出生,本科,持股90,200股占比0.034%[8]
申菱环境:关于德国全资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的公告
2024-07-02 19:31
市场扩张 - 2023年12月22日公司审议通过对外投资设立德国子公司议案[1] - 2024年6月5日申菱德国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商登记[1] - 申菱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50,000欧元[1] - 公司对申菱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100%[1]
申菱环境: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2024-07-02 19:17
股份解除限售 - 本次4名股东解除限售,股份数量127,080,000股,占总股本47.7650%[2][4][16][17] - 实际可上市流通股份85,770,000股,占总股本32.2380%[2][17] - 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日期为2024年7月8日[2][16] 总股本变动 - 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240,010,000股[3] - 截至目前总股本266,052,564股[4] - 2023年多次发行股份致总股本增加[5][6] 高管减持限制 - 崔颖琦限售期满2年内减持不超上市时所持股份30%,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9][13] - 崔颖琦任意连续90日集中竞价减持不超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2%[10][14] - 协议转让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低于5%[14] 股份结构变动 - 变动前有限售流通股占比57.42%,变动后为25.18%[20] - 变动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42.58%,变动后为74.82%[20] 保荐机构意见 - 保荐机构对本次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无异议[24]
申菱环境: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4-07-02 19:17
股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60,010,000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为240,010,000股[1] - 截至目前,公司总股本为266,052,564股,未解除限售股份占比57.4178%[2] - 2023年4月18日向特定对象发行24,570,024股,总股本变更为264,580,024股[5] - 2023年7月17日向130名激励对象定向发行1,361,988股,总股本增至265,942,012股[5] - 2023年10月30日向87名激励对象定向发行110,552股,总股本增至266,052,564股[6] 限售股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限售股2,794,927股于2022年1月7日上市流通[2] - 部分首发前股份及战略配售限售股于2022年7月7日上市流通[2] - 本次4名股东解除限售股份合计127,08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47.7650%[4] -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日期为2024年7月8日[20] - 本次解除限售股东户数为4户[21] -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127,080,000股,占总股本47.7650%,实际可上市流通股份数量为85,770,000股,占总股本32.2380%[21] - 崔颖琦解除限售55,080,000股,其中75%(41,310,000股)作为高管锁定股[22] - 变动前有限售流通股152,761,500股,占比57.42%,变动后为66,991,500股,占比25.18%[25] - 变动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13,291,064股,占比42.58%,变动后为199,061,064股,占比74.82%[25] 减持承诺 - 崔颖琦承诺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发行上市前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8] - 崔颖琦限售期满2年内减持数量不超上市时所持股份总数30%,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9] - 崔颖琦在任意连续90日内集中竞价减持不超公司股份总数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2%[10] - 限售期限届满后2年内,减持数量不超过上市时所持股份总数的30%,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 - 任意连续90日内,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大宗交易减持不得超过2%[16] - 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得低于5%[16] 其他 - 保荐机构对本次首次公开发行前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无异议[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