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申菱环境(301018)
icon
搜索文档
国盛证券:趋势再强化 市场加速对液冷行业进行重新定价
智通财经· 2025-08-11 14:16
液冷技术行业分析 液冷技术应用扩展 - 液冷技术从GPU服务器向网络设备和ASIC芯片延伸,博通已将液冷引入交换机设备,AMD的MI355X明确采用液冷平台 [1][2] - 台系散热龙头如奇宏/双鸿预计未来两年水冷占比快速上升 [2] - 液冷产业破圈从概念走向实质,相关公司的收入构成、客户结构、产线扩张将发生边际变化 [2] 液冷技术市场驱动因素 - 单机柜功耗达120kW(以NVL72为例),风冷散热上限被突破,功耗压力成倍增长 [3] - Meta、谷歌、亚马逊等推进自有AI架构和集群,未来均有望安装液冷散热 [3] - 液冷系统从"样机展示"向"批量部署"快速演进,部署进度实质性推进 [3] - 市场对液冷趋势认知到"量变引发质变"拐点,Meta集群发布、NVL72更新、AMD集群发布加速行业重新定价 [1][3] 液冷行业竞争壁垒 - 芯片厂商倾向解耦方案以压缩成本、提高安装效率,云厂商偏好一体化集成交付模式以保障系统稳定性和运维协同 [4] - 具备冷板、CDU、UQD、冷却液、冗余控制和工程实施能力的系统集成商更受下游CSP大客户青睐 [1][4] - 系统集成能力决定厂商利润水平和未来生态战略位势,是抵御内卷的关键壁垒 [4] 行业标的推荐 - 核心推荐:英维克(兼具系统能力与出海能力) [5] - 建议关注:东阳光、曙光数创、申菱环境、高澜股份、科创新源、飞龙股份、川环科技、思泉新材、科华数据、鼎通科技等 [5][6]
液冷服务器概念股午后再度拉升
贝壳财经· 2025-08-08 15:05
液冷服务器概念股表现 - 液冷服务器概念股午后再度拉升 [1] - 华光新材、飞龙股份午后双双涨停 [1] - 英维克此前涨停 [1] - 强瑞技术、依米康涨超10% [1] - 中石科技、申菱环境、日海智能、淳中科技等涨超5% [1]
液冷服务器概念股再度拉升
第一财经· 2025-08-08 14:59
股票市场表现 - 华光新材、飞龙股份午后双双涨停 [1] - 英维克此前涨停 [1] - 强瑞技术、依米康涨超10% [1] - 中石科技、申菱环境、日海智能、淳中科技等涨超5% [1] 信息来源 -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2]
申菱环境20250807
2025-08-07 23:0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液冷温控技术,涉及数据中心、AI算力、服务器代工等领域[1][2] * 核心公司包括**申菱环境**(第二梯队)、**英维克**(龙头)、**科创新元**(高增长潜力)[5][7] --- 液冷市场核心观点与数据 * **全球市场空间**:海外规模为国内3倍,毛利率翻倍(国内厂商出海将显著提升盈利)[2][4] * **需求驱动**: * 2025年起ASIC需求放量,2026年出货量超GPU,2027年液冷市场规模达530-550亿元(与GPU持平)[2][4] * 东南亚AI智算中心由北美大厂主导,国内厂商(如申菱)通过东南亚切入北美供应链[9] * **技术推动因素**:出海合作(如送样、解决方案输出)、端到端服务能力[9][10] --- 重点公司分析 **申菱环境** * **竞争优势**: * 液冷产品线覆盖风冷空调、背板空调、间接蒸发冷却及全套液冷系统(含CDU、管路等)[10] * 绑定华为、字节跳动、腾讯、阿里等头部客户,国产算力投入带动增长[7][10] * 项目经验、客户认证、运维能力形成先发优势[11] * **财务表现**: * 2024年数据中心收入同比+75%,占比达51%,新签订单接近翻倍[2][11] * 2025年新工厂投产(液冷+核电),数字化升级提升盈利能力[3][13] * **海外进展**:东南亚AI智算中心项目顺利,潜在切入北美大厂供应链[9] **英维克** * 行业龙头,合作国际客户(NV、Intel、AMD)及台湾服务器代工厂[5][6] * 海外市场打开后利润弹性大[6] **科创新元** * 市值小但产品覆盖台湾头部厂商(库玛斯特、富士康等),2026年利润预期1.8亿元[7] --- 其他关键信息 * **工业特种业务**:受益电力基建(火电、水电、核电、深远海风电),雅江项目市占率高[12] * **产能影响**:2025年新工厂释放产能,推动收入放量及规模效应[13] --- 风险与机遇 * **机遇**:海外市场拓展、ASIC需求替代GPU、国产算力政策支持[4][7][9] * **潜在风险**:产能爬坡不及预期、国际竞争加剧(未明确提及但隐含)
四川大决策投顾:AI算力需求激增带动下,液冷行业高景气可期
算力发展与液冷技术需求 - AI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推动芯片热设计功耗持续攀升,华为Atlas900A2PoD最大功耗达50.5kW,英伟达NVL72服务器功耗预计120kW [2] - 传统风冷无法满足高功率密度数据中心散热需求,液冷技术凭借高比热容、高导热性及低噪音等优势成为必然选择 [5] - 数据中心功率密度与制冷方式对应关系明确:7.5-18kW/机柜采用冷板式液冷,18-30kW/机柜采用冷板式/浸没式液冷 [6] 政策驱动与节能要求 - 各省对数据中心PUE提出严格限制,北京要求年能耗≥3万吨标准煤的项目PUE≤1.15,上海要求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1.3 [7] - 液冷技术可将PUE降至1.25以下,显著优于风冷系统的PUE>1.4,满足节能政策要求 [6] - 数据中心散热能耗占比达43%,液冷技术通过缩短传热路径和利用自然冷源大幅降低能耗 [6] 液冷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快速接头、CDU/CDM、冷却液等零部件供应商 [8] - 中游涵盖液冷服务器、交换机厂商及芯片制造商 [8] - 下游主要为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及第三方IDC服务商 [8] 液冷市场增长前景 - 2025年全球液冷数据中心新增容量预计2.82GW,2028年达9.10GW,CAGR为47.78%,渗透率从12%提升至31% [11] - 2025-2027年中国液冷市场规模从149.8亿元增长至347.4亿元,CAGR为52.3%,其中新建部分CAGR达61.6% [12] - 存量改造市场规模2025年为33.0亿元,2027年增至42.3亿元,CAGR为13.3% [12][13] 投资窗口与相关企业 - 2025-2027年为液冷技术渗透与业绩兑现关键期,政策、算力刚需及TCO优势三重驱动产业化落地 [1][14] - 重点企业包括英维克、曙光数创、高澜股份、申菱环境等同飞股份等 [14]
成飞概念上涨1.74%,7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16:49
成飞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5日收盘,成飞概念上涨1.74%,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10位 [1] - 板块内34股上涨,华密新材、爱乐达、*ST新研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2.41%、6.81%、6.15% [1] - 跌幅居前的有通达股份、川环科技、多浦乐等,分别下跌1.93%、1.34%、1.08% [1] 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 - 兵装重组概念以6.12%涨幅位居榜首,PEEK材料、脑机接口分别以4.11%、2.72%涨幅紧随其后 [2] - 华为盘古概念跌幅最大(-0.78%),仿制药一致性评价(-0.55%)和Sora概念(-0.53%)位列跌幅榜前列 [2] 资金流动情况 - 成飞概念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5.97亿元 [2] - 16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7只净流入超千万元 [2] - 申菱环境以5689.60万元净流入居首,西菱动力(3755.75万元)、中航成飞(2500.64万元)分列二三位 [2] 个股资金流入详情 - 申菱环境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达13.01%,*ST新研(9.50%)、西菱动力(3.90%)紧随其后 [3] - 中航光电(2447.42万元)、*ST新研(2090.41万元)、航天晨光(1605.41万元)位列资金净流入前五 [3][4] - 昆船智能(1174.84万元)、华力创通(870.30万元)、贵航股份(610.48万元)等个股也获得资金净流入 [4] 资金流出个股 - 爱乐达净流出4.08亿元居首,利君股份(-1.88亿元)、通达股份(-3705.80万元)位列流出前三 [5] - 博云新材(-3562.82万元)、海格通信(-2961.61万元)、华伍股份(-2022.38万元)资金流出显著 [5] - 川环科技(-841.95万元)、通光线缆(-855.77万元)、天宜新材(-894.44万元)等个股也遭遇资金撤离 [5]
浙商证券:海外大厂Capex上修明显 液冷市场有望加速放量
智通财经· 2025-08-05 14:44
AI产业投资与成长 - AI产业"投入-成长-再投入"正循环逻辑持续强化,海外CSP厂商AI云业务增长提速且资本开支大超预期 [1] - 25Q2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资本开支合计达961亿美元,同比+66%,25/26年Capex预期上修 [1] - Vertiv 25Q2营收26.38亿美元(YOY+35%),调整后EPS 0.95美元,均超市场预期,数据中心需求旺盛驱动业绩 [2] - Vertiv积压订单达85亿美元,订单出货比1.2x,25年营收增速指引上调至+24%,长期目标2029年调整后营业利润率25% [2] 液冷技术市场增长 - 整机柜产品形态驱动液冷渗透率加速提升,英伟达GB200/GB300NVL72及Meta MTIA T-V1芯片均采用液冷方案 [3] - 微软所有地区数据中心支持液冷,谷歌第三代TPU已引入液冷技术 [3] - 25-27年液冷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354/716/1082亿元,27年有望突破千亿空间 [1][7] - 英伟达B系列芯片25-27年液冷需求测算分别为22/55/77亿美元(约159/395/553亿人民币) [4] GPU与ASIC芯片出货量 - 25年英伟达AI服务器机架出货量中位数28000台,对应B200出货量约200万片,26年预计增至500万片 [3] - 27年英伟达AI芯片出货量预测700万片(基于33%复合增速),对应10万台机柜 [4] - 25年谷歌TPU+亚马逊Trainium2 ASIC合计出货量达英伟达GPU的40-60%,26年ASIC总出货量或超越GPU [6] - ASIC芯片25-27年液冷需求测算分别为27/45/74亿美元(约195/321/530亿人民币),单卡液冷价值量约900美元 [6][7] 技术参数与市场测算 - 单台机架液冷价值量约78820美元,单张B200/B300对应液冷价值量1095美元 [4] - ASIC芯片平均单卡功耗850W(为B200的85%),液冷价值量按比例设定 [6] - 24-27年ASIC市场规模复合增速65%,27年出货量预测817万片 [6] - 英伟达24年数据中心收入1152亿美元,AMD预测2028年AI芯片市场规模5000亿美元 [4]
电力设备行业周报:海外巨头CapEx上调验证AI高景气度,国产算力自主可控势不可挡-20250804
华鑫证券· 2025-08-04 13:53
行业投资评级 - 对电力设备板块维持"推荐"评级 [4][15] 核心观点 - 海外科技巨头集体上调资本开支验证算力产业高景气度:谷歌2025全年资本开支上调13.3%至850亿美元,Meta下限调增至660亿美元,微软Q2同比增长27%至242亿美元,亚马逊Q2同比增长90%至314亿美元(全年指引1100-1200亿美元),重点投向AI数据中心及云设施升级 [3][12] - 英伟达芯片安全漏洞事件凸显国产算力自主可控紧迫性,中国网信办约谈要求提交H20芯片安全风险说明材料 [13] - 国产替代将加速政务云、央企数字化等领域的芯片及服务器产业链发展,带动液冷解决方案等技术协同突破 [14] 重点公司推荐 - 柴发板块首推潍柴重机(2025E PE 43.99x),HVDC环节推荐科华数据(2025E PE 31.60x)、禾望电气(2025E PE 27.21x)、通合科技(2025E PE 54.66x) [4][7] - 服务器电源及液冷环节推荐英维克(2025E PE 63.90x)、申菱环境(2025E PE 42.48x)、欧陆通(2025E PE 41.18x),麦格米特获"买入"评级(2025E PE 39.33x) [7][17] 光伏产业链动态 - 硅料价格企稳:致密料42-47元/kg,颗粒料43-46元/kg,8月产量或突破11万吨 [29][30] - 硅片价格普涨:183N涨至1.20元/片(+8.1%),210RN达1.35元/片,成本传导顺畅但需观察终端接受度 [30][31] - 组件价格分化:TOPCon双玻现货新单0.68-0.72元/W,集中项目维持0.61-0.68元/W [33][35] 政策与行业数据 - 2025上半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21.2GW(集中式10GW+分布式11.3GW),累计装机达110GW(同比+54.1%) [18] - 第三批风光大基地已纳入10.3GW海上光伏项目,山东、江苏出台专项规划 [19] - 6月河南、安徽、四川备案储能项目超4.92GW/11.46GWh,其中国家电投、宁德时代等企业主导84.5GWh项目 [48][49] 技术创新进展 - 阿里开源2350亿参数模型Qwen3-Thinking-2507,GPQA测试得分81.1媲美国际顶级模型 [24] - 智元机器人发布"灵渠OS"开源计划,构建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框架 [26] - AiMOGA Robotics人形机器人实现端到端强化学习开车门功能,已在奇瑞4S店商用 [27]
新能源汽车行业周报:供需结构持续优化,推荐固态、液冷、机器人方向-20250803
华鑫证券· 2025-08-03 21:41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行业供需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价格处于底部,需求端韧性强劲,看好产业链优质公司[3] - 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6.8万辆和132.9万辆,同比增长26.4%和26.7%,渗透率达45.8%[3] - 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渗透率达44.3%[3] - 推荐关注固态电池、液冷散热、机器人等新方向,维持行业"推荐"评级[4] 行情跟踪 - 本周新能源汽车指数、锂电池指数、燃料电池指数、充电桩指数、储能指数分别涨跌幅为-2.91%、-2.40%、-2.11%、-0.22%、-1.39%[5] - 2025年初至今新能源汽车指数、锂电池指数、燃料电池指数涨幅分别为+12.03%、+15.18%、+16.81%[22] - 本周锂电池指数中中一科技、可川科技、诺德股份涨幅靠前,分别上涨17.3%、9.4%、7.7%[26] 锂电产业链价格 - 碳酸锂报价7.13万元/吨,较上周下跌2.2%;氢氧化锂报价6.57万元/吨,较上周上涨4%[30] - 长江有色钴报价27.6万元/吨,较上周上涨11.3%,年初至今上涨62.4%[30] - 六氟磷酸锂报价5.03万元/吨,较上周上涨1.5%[30] - 三元前驱体523、622、111分别报价7.68、7.87、7.93万元/吨,较上周分别上涨0.3%、0.2%、0.4%[30] 产销数据 - 6月动力电池装车量58.2GWh,同比增长35.9%,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81.5%[56] - 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299.6GWh,同比增长47.3%,铁锂电池装机244.0GWh,同比增长73.0%[56] - 比亚迪7月销量34.4万台/yoy+1%;小鹏7月交付3.67万台/yoy+229%;蔚来7月交付2.1万台/yoy+3%[49] 行业动态 - 智己汽车首发"恒星"超级增程技术,采用66kWh 800V增程电池方案,CLTC纯电续航超450公里[62] - 巴西提前上调电动汽车进口税,2027年起CKD和SKD车辆进口税将从14%上调至35%[62] - 松延动力7月实现量产交付105台人形机器人,创公司成立以来最高交付纪录[63] 重点公司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67] - 远东股份中标储能系统等项目,合计金额28.14亿元[66] - 思泉新材拟募资不超过4.66亿元用于越南散热产品项目和液冷散热研发中心项目[67]
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7-28 17: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海内外新一代高性能算力芯片出货加速,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带动液冷基础设施供应商订单增长,进入业绩高速增长阶段,建议关注英维克、申菱环境、同飞股份[3][7][5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数据中心散热液冷化是重要产业趋势 - 高功耗背景下液冷渗透率有望提升:传统风冷适用于低功率密度数据中心散热,高功率密度趋势下难以满足高效散热需求,液冷技术凭借高比热容、高导热性等优势,渗透率提升成重要产业趋势;AI处理器较传统处理器功耗大幅提升,推动服务器机柜功耗增大;降低制冷系统能耗能促进数据中心PUE降低,液冷可实现PUE小于1.25的节能效果[15][16][18] - 技术和客户认证构成行业竞争壁垒:液冷行业研发强度高,龙头公司英维克2021 - 2024年研发费用CAGR为32.6%,2019年以来研发费用率始终在6.5%以上且近两年上升,产品迭代带来较高动态技术壁垒;下游客户引入新液冷供应商较谨慎,受客户认证、采购惯性等因素影响[21][25] 液冷基础设施市场空间有望高速增长 - 当前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较低:2024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预计约455万台,液冷服务器出货量约23万台,液冷渗透率仅5%左右,目前液冷整体渗透率不超过10%,未来3 - 5年有望提升至30 - 40%[27] - 国内互联网资本开支提速带动需求提升: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数持续增长,2024年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超900万架,同比增长超11%,PUE值近年持续下降,2023年约为1.48;互联网和电信运营商是智算中心主要投资主体;2025Q1阿里巴巴及腾讯资本开支合计约521亿元,同比增长约112%,国内互联网厂商或处算力基建投资初期;预计2024 - 2027年国内数据中心总功率分别为35.5GW、43.5GW、54.5GW和68.8GW,新增功率分别为5.6GW、7.9GW、11.0GW和14.3GW,新增功率3年CAGR为37.0%;预计国内数据中心液冷市场空间高速增长,2024年约16.3亿元,2027年有望增至132.2亿元[29][31][35][36][39] - 海外高性能芯片出货提高全球液冷需求:2025Q1海外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约71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2%;全球算力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截至2023年底,美国和中国算力规模分别约占全球32%和26%;全球数据中心功率增长预计由AI数据中心推动,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整体功率约119GW,预计2028年增长至198GW,2024年全球AI数据中心新增功率约占50%,未来几年有望提升至85%以上;全球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低,但海外高性能GPU供给充足,渗透率提升预计快于国内,测算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基础设施市场空间约110.8亿元,2027年预计增长至263.4亿元[42][45][47][49] 投资建议:关注技术及客户积淀深厚的液冷供应商 - 建议关注产品线全面、客户资源丰富、有望在海外供应链进一步拓展的国内龙头英维克;技术储备深厚、绑定华为等大客户,充分受益于国内算力基建的申菱环境;储能、数控装备、半导体等领域液冷技术领先,积极拓展数据中心液冷客户的同飞股份[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