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怡合达(301029)
icon
搜索文档
怡合达: 监事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6:10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1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专人送达等方式通知监事 包含会议时间、地点、内容和材料 [1] - 会议采取现场与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1] 半年度报告审议 - 监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认为报告编制审核程序合法合规 [1] - 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公司实际情况 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1] 现金管理议案 - 监事会全票同意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具体公告详见巨潮资讯网 [2] 利润分配方案 - 监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具体方案详见巨潮资讯网披露 [2] 工商变更登记 - 监事会全票通过变更注册资本及修订公司章程议案 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 同步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及修订制定公司部分管理制度 详见巨潮资讯网公告 [2] 募集资金使用 - 监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 专项报告详细情况见于巨潮资讯网披露文件 [2]
怡合达(30102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14 16: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61亿元,同比增长18.7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2亿元,同比增长26.49%[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股,同比增长25.71%[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44元/股,同比增长25.71%[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76亿元,同比增长25.45%[20] - 公司净利润为2.82亿元,同比增长26.5%[167] - 营业收入为10.32亿元,同比增长25.2%[170] - 营业利润从252,694,880.43元增至323,756,112.39元,增长28.12%[166] - 利润总额从252,746,678.79元增至322,215,896.43元,增长27.48%[16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2.82亿元,同比增长26.4%[1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8.90亿元,同比增长12.32%[62] - 营业总成本从991,556,663.05元增至1,130,576,170.80元,增长14.00%[166] - 营业成本为6.56亿元,同比增长18%[170] - 研发费用为3802万元,同比增长9.8%[170] - 所得税费用为4054万元,同比增长34.9%[167]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57亿元,同比增长13%[17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3亿元,同比下降51.24%[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3亿元,同比下降51.2%[17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03亿元,同比下降13.3%[17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88,645,131.98元,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27,170,195.47元[17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09,046,691.06元,其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28,946,306.26元[1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9,598,440.92元,同比下降48%[17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亿元,同比增长166.15%[6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03,110,971.91元,其中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00,000,000元[17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95,850,979.03元,其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95,850,979.03元[17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259,992.88元,同比增长165.8%[173]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9,780,145.03元,同比增长238.7%[175]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93,851,057.01元,其中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90,260,813.60元[173]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078,270.95元,同比改善29.9%[175] 业务线表现 - 直线运动零件收入3.99亿元,毛利率39.73%,同比增长20.23%[63] - 新能源行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53.17%,毛利率33.85%[64] - 公司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体系涵盖199个大类、4,573个小类、258余万个SKU[54] - 公司专业从事自动化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供应[27]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直线运动零件、传动零部件、气动元件、铝型材及配件等九类产品[33] - 公司已开发涵盖199个大类、4,573个小类、258余万个SKU的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体系[38] - 公司构建"FA+FB+FX"一站式采购平台,涵盖标准件、非标零部件及品牌核心件[50] 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6.48亿元,同比增长20.39%,毛利率36.51%[64] - 公司业务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越亚洲、北美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48] - 2024年度公司服务客户数约4万家,覆盖3C、新能源锂电、汽车、光伏、半导体等行业[4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拟以总股本6.34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95,130,406.8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00] - 公司已制定并披露《市值管理制度》,但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96] - 公司已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并严格落实具体举措[97] - 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考核管理办法于2025年6月26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101] -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公示期为2025年6月27日至7月7日[10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7,777.78元[2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362,597.07元[24]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3,027,197.81元[24]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686,275.31元[24]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540,215.96元[25]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421,728.52元[25] - 所得税影响额为1,088,325.16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887,035.37元[2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为48.3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5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2.0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22%[20] - 在建工程达5.2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76%,同比增长2.57%[6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为0.00,期初数为300,000,000.00,本期出售金额为300,000,000.00[6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11,382,908.25,与期初数持平[68]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84,348,221.00,较期初数49,468,727.67增长70.5%,主要因收到客户银行承兑汇票及背书给供应商[68] - 资产权利受限的货币资金合计225,016.78元,其中诉讼冻结79,016.78元,临时监管资金146,000.00元[69]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958,213,132.20元,较期初增长6.8%[15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10,998,907.83元,较期初增长18.6%[157]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520,321,258.29元,较期初增长36.0%[15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0元,较期初减少100%(期初为300,000,000元)[157] - 公司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4,836,137,928.78元,较期初增长3.6%[158] - 流动负债合计从546,431,258.58元增至610,678,143.79元,增长11.76%[159] - 非流动负债合计从12,041,164.91元增至22,703,653.40元,增长88.55%[159] - 负债合计从558,472,423.49元增至633,381,797.19元,增长13.41%[159] - 未分配利润从1,689,707,211.10元增至1,781,125,673.41元,增长5.41%[159] - 货币资金从1,410,752,582.96元增至1,627,581,262.82元,增长15.37%[161] - 应收账款从532,317,327.40元增至652,677,202.46元,增长22.61%[162] 股东和股权变动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57,652,544股,流通股增加相同数量,总股本保持不变[140][141] - 公司股东金立国新增高管锁定股2,248股,期末限售股数为93,542,489股[143] - 公司股东张红期末限售股数为69,564,845股,均为高管锁定股[143] - 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的57,654,792股于2025年5月6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141] - 公司股份变动后,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63.74%上升至72.83%[140]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36.26%下降至27.17%[140] - 公司其他内资持股中境内自然人持股减少3,311,204股,期末占比27.17%[140] - 公司国有法人持股减少25,904,571股,期末占比降至0.00%[140] - 高管李锦良持有6,549,373股高管锁定股,每年可解除25%锁定[144] - 高管温信英持有2,665,236股高管锁定股,每年可解除25%锁定[144] - 首发后限售股57,654,792股将于2025年5月6日解除限售[144] - 公司股东总数27,258户[146] - 第一大股东金立国持股19.67%,共计124,723,320股,其中93,542,489股为限售股[146] - 第二大股东张红持股14.49%,共计91,876,927股,其中69,564,845股为限售股[146] - 第三大股东伟盈新能源科技持股9.49%,共计60,155,276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4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06%,共计25,741,275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46] - 广东恒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82%,共计17,895,000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46] - 珠海智臻投资合伙企业持股2.60%,共计16,517,084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46] - 董事长金立国持股124,723,320股,本期增持2,998股[149] - 副总理张红持股91,876,927股,本期减持876,200股[149] - 副总理李锦良持股8,499,973股,本期减持232,524股[149] - 珠海智臻投资合伙企业持有公司16,517,084股人民币普通股[148] - 苏州钟鼎五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持有公司16,507,270股人民币普通股[148] 投资者关系活动 - 2025年2月10日公司通过电话会议与机构投资者沟通,内容详见巨潮资讯网[88] - 2025年2月12日公司再次通过电话会议与机构投资者交流,内容详见巨潮资讯网[88] - 2025年2月公司参与券商策略会并与机构投资者互动,内容详见巨潮资讯网[89] - 2025年2月公司在东莞市横沥镇村尾桃园二路33号接待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89] - 2025年2月公司通过电话会议与机构投资者沟通,内容索引详见巨潮资讯网[89] - 2025年2月公司再次参与券商策略会并与机构投资者交流,内容详见巨潮资讯网[89] - 2025年3月11日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90] - 2025年4月29日公司通过电话会议与机构投资者沟通[91] - 2025年5月7日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91] - 2025年5月9日公司参加券商策略会并与机构投资者交流[91] - 2025年5月9日公司在东莞市横沥镇村尾桃园二路33号进行实地调研[91] - 2025年5月12日公司通过电话会议与机构投资者沟通[91] - 2025年5月13日公司参加券商策略会并与机构投资者交流[91] - 2025年4月29日至6月6日期间公司进行了多次投资者关系活动,包括电话会议和实地调研[92][93] - 2025年6月4日、6月6日和6月11日分别举行了电话会议与机构投资者沟通[93] - 2025年6月5日、6月9日、6月10日和6月12日在东莞市横沥镇村尾桃园二路33号进行了实地调研[93]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于2025年6月6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92][93] - 2025年6月9日至7月3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于2025年7月4日披露[93] 风险因素 - 下游行业需求变动风险涉及3C、新能源、汽车等多元领域,公司计划通过横向拓展和海外市场开发应对[82] - 公司面临自动化设备零部件行业的新产品开发风险,需持续优化产品品类以保持盈利能力[83] - 公司在自动化零部件细分行业面临米思米等大型跨国企业及中小型制造商的竞争风险[85] - 公司核心人员流失风险可能影响标准设定、产品开发及供应链管理能力[86] - 公司规模扩张可能带来管理风险,需健全现代科学管理体系以适应增长[87]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15]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16]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17] - 公司作为原告的诉讼涉案金额为786.6万元[119] - 公司作为被告的诉讼涉案金额为35.5万元[11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处罚及整改情况[120]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2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重大担保情况[133] - 公司与东莞怡合达智能制造供应链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总金额为34,601万元,目前处于履约中[134] - 公司与苏州怡合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总金额为48,300万元,目前处于履约中[134]
自动化设备行业财务总监CFO观察:合康新能陈自强违规收到1次警示函 其2024年薪酬高达11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11 15:05
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行业财务总监CFO 2024年薪酬平均数约为77.97万元,其中华工科技王霞薪酬最高为236.55万元,欧克科技陈真薪酬最低为15.25万元 [1] - 薪酬在50-100万元人数最多,共计44人,占比59% [1] 年龄结构 - 财务总监CFO的年龄平均数约为47.16岁,其中40-49岁最多,人数共32人,占比约43% [3] - 年龄最大的为瑞晟智能王旭霞61岁,薪酬26.93万元;年龄最小的为欧克科技陈真29岁,薪酬15.25万元 [3] 学历分布 - 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数分别为1人、25人、38人及10人,对应平均薪酬分别为197.42万元、95.3万元、68.3万元及59.84万元 [5] - 英威腾田华臣为博士学历薪酬197.42万元,常辅股份许旭华及怡合达温信英均为中专学历薪酬分别为59.18万元、51.22万元 [5] 薪酬与业绩关系 - 亿嘉和王立杰薪酬78.94万元较2023年上涨66%,但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2069.0% [7] - 田中精机刘广涛薪酬74万元较2023年上涨11%,但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1654.9% [7] - 埃斯顿何灵军薪酬138.45万元较2023年上涨6%,但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700.1% [7] 违规情况 - 行业内共有8名财务总监CFO在2024-2025年收到过警示函、公开通报或内部通报 [7] - 东杰智能张路收到3次警示函薪酬60万元,违规事项包括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提不充分和未及时披露转股价格修正公告 [8] - 创世纪余永华收到2次警示函薪酬159.04万元,违规事项包括收入确认不准确和关联交易披露不准确 [9] - 亿嘉和王立杰收到2次警示函薪酬78.94万元,违规事项为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 [9] - 合康新能陈自强收到1次警示函薪酬115.12万元,违规事项为配偶买卖公司股票 [9]
怡合达市值157亿财务总监温信英中专学历,年薪51万比A股CFO平均年薪81万低30万,归母净利跌25%而CFO未降薪
新浪证券· 2025-08-06 15:05
2024年度A股CFO薪酬概况 - 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2024年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美的集团CFO钟铮以946万元年薪位居榜首,比亚迪CFO周亚琳以896万元紧随其后 [1] 中专学历CFO群体特征 - 中专学历CFO薪酬分化显著,最高薪(振华股份杨帆122.10万元)是最低薪(化溪科技张利萍12.34万元)的9.9倍 [3] - 怡合达CFO温信英以51.22万元年薪处于中专群体中位线,较A股平均水平低37.1% [1][3] - 该群体年龄集中在50-60岁,57岁为高频年龄段(如杨帆、郝孔臣等) [3] 怡合达CFO温信英个案分析 - 温信英管理156.77亿元市值企业(中专CFO中第二高),年薪仅为中专头名杨帆的42% [2] - 其薪酬稳定性突出:2024年微降0.04万元,任职7年间波动极小,同期公司营收下滑13.08%、净利润下滑25.87% [1][2] - 职业履历显示其深耕制造业财务领域超30年,现任公司财务总监任职期达7年 [2] 制造业CFO薪酬与业绩关联性 - 温信英案例体现"低薪高责"模式:日薪2048.8元(不足同业一半)但需应对13%营收萎缩 [2] - 中专学历CFO薪酬变化幅度差异大:鹏翎股份范笑飞年薪增长15.77万元,上峰水泥孟维忠则减少10.51万元 [3]
惠通科技: 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工作细则(2025年8月)
证券之星· 2025-08-04 00:18
战略委员会设立与目的 - 公司设立战略委员会作为研究、制定和规划长期发展战略的专业机构,旨在保证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 - 战略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决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向董事会报告工作 [3] - 战略委员会所作决议必须遵守公司章程、工作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 [4] 人员组成与任期 - 战略委员会由三人组成,其中独立董事不少于一名,董事长为固有委员 [5] - 委员由董事长、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或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以上提名,董事会选举产生 [6] - 委员会设主任一名,由董事长担任,负责召集和主持会议 [7] - 委员任期与同届董事会董事任期相同,可连选连任,若委员不再担任董事职务则自动失去资格 [9] 职责权限 - 战略委员会职权包括研究并提出公司长期发展规划、经营目标、发展方针及经营战略(产品、市场、营销、研发、人才等)的建议 [12] - 对重大投资融资方案、资本运作、资产经营项目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12] - 委员会审议事项后需形成决议报送董事会,行使职权时不得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 [13][14] 会议召开与通知 - 会议原则上应提前三天通知全体委员,紧急情况下可随时通知 [16] - 会议讨论内容包括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经营战略等重大问题,可采用现场、视频或电话形式召开 [17][18] - 会议通知需包含时间、地点、议题、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20] 议事与表决程序 - 会议需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出席方可举行,非委员董事可出席但无表决权 [23] - 委员应亲自出席会议,因故不能出席需书面委托其他委员代为表决,每次只能委托一人 [24] - 决议需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表决方式为举手表决或签字方式 [28][7] - 会议记录需真实、准确、完整,保存期不少于十年 [9][40] 会议决议与执行 - 决议经出席会议委员签字后生效,不得擅自修改或变更 [8] - 决议实施过程中,委员会主任或其指定委员需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可要求纠正并向董事会汇报 [38] - 会议记录需包含会议日期、出席人员、议程、委员发言要点及表决结果等内容 [40] 附则与解释 - 工作细则与公司章程冲突时以公司章程为准,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10][42] - 工作细则由董事会负责解释,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13][43]
惠通科技: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2025年8月)
证券之星· 2025-08-04 00:18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总则 - 制度旨在规范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离职程序,保障公司治理稳定性及股东权益 [1] - 适用范围包括全体董事(含独立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辞任、任期届满、解任等情形 [1] 离职情形与生效条件 - 董事辞任需提交书面报告,一般自董事会收到报告时生效,特殊情况需满足法定最低人数或独立董事比例要求 [1] - 董事任期届满未获连任的,自股东会决议通过之日自动离职 [2] - 股东会可决议解任董事,无正当理由解任需赔偿 [2] - 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程序依据其与公司签订的劳务/劳动合同执行 [2] - 存在法律禁止情形(如被证监会采取禁入措施、被交易所公开认定不适合任职等)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应立即停止履职或30日内解除职务 [2] 移交手续与未结事项处理 - 离职人员需在3个工作日内移交文件、印章、数据资产及未了结事务清单,并签署交接文件 [3] - 涉及重大事项(如投资、关联交易)的离职人员可能触发离任审计 [3] - 离职前未履行公开承诺(如业绩补偿)的,公司可要求制定履行方案并索赔损失 [3] 离职后的义务与限制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2年内仍需履行忠实义务,任职期间责任不因离任免除 [3][4] - 离职后半年内禁止转让所持公司股份,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持有量的25% [4] - 离职人员需配合公司对履职期间重大事项的核查,不得拒绝提供文件或说明 [4] 责任追究机制 - 公司可对未履行承诺、移交瑕疵或违反忠实义务的离职人员追责,追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预期利益损失及维权费用 [4] - 被追责人员可在15日内申请复核,复核期间不影响公司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4] 附则 - 制度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法律法规为准,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5]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批准后生效实施 [5]
在广深科创走廊建产学研联合体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10:57
广东传统产业"三化"融合进展 - 广东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中传统产业占比超七成,16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全国第一 [2] - 累计超过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占比近60%,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8.2% [2] - 格力电器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无人工厂",美的集团带动上下游千家供应商共建敏捷供应链 [2] - 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效率:广州致景科技AI将寻布时间从两天压缩至两分钟,服装大模型支持"1件起订、7天交付" [2] 绿色制造与政策支持 - 广东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数量全国首位,国家级绿色工厂达400家 [3] - 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年产能5100吨,蒙娜丽莎氨氢零碳燃烧量产线年减碳5200吨,全省推广年减碳潜力达两亿吨 [3] - 广东工业投资2024年增长6.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7.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1.5%,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增速达17.9% [3] - 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3] 中小企业转型困境 - 中小企业面临"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三不困境及"缺技术基础、缺人才、缺经验、缺试错能力"四缺难题 [4] - 数字化转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复合型人才稀缺(如陶瓷工艺与AI结合领域) [4] - 产业链协同不足:美的集团发现上下游企业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系统产品互不兼容 [4] - 装备制造业关键设备联网率仅41%,行业标准采标率33%(德国为80%),多套中间件系统使成本激增30% [5] 绿色转型挑战 - 蒙娜丽莎氨氢零碳技术成本是天然气两倍,推广困难 [5] - 绿色消费市场未成熟:飞亚达完成手表业首个碳足迹认证,但消费者更关注情绪价值与质价比 [5] - 普惠性政策与企业需求错位,需加强智能化与绿色化政策协同(如绿色技改项目中嵌入智能化设备要求) [5] 解决方案与建议 - 政策精准化:研究修改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办法,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如纺织业"找布网"模式) [7] - 技术攻坚:广深科创走廊组建产学研联合体攻关新材料、工业软件,推广OPC UA设备互联接口及行业标准(如《注塑车间MES数据规范》) [7] - 生态重构:链主企业带动供应商转型(美的已带动千家),政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开发符合中国制造特点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8] - 区域协同:珠三角聚焦研发设计,粤东粤西粤北承接制造环节,全省供应链平台破除区域壁垒 [8]
怡合达:公司在手订单情况良好
证券日报· 2025-07-29 19:41
公司经营状况 - 下游需求稳定 [2] - 公司在手订单情况良好 [2] - 具体经营情况以定期报告披露数据为准 [2]
怡合达: 监事会关于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22 19:15
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对象资格核查 - 激励对象不存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的六类禁止情形 包括最近12个月内未被监管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未因重大违法违规受处罚 无公司法定任职资格限制等[1] - 激励对象范围排除独立董事 监事 外籍员工 持股5%以上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直系亲属[2] - 监事会确认89名激励对象完全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激励计划规定的授予条件[2] 限制性股票授予具体方案 - 授予日确定为2025年7月22日 授予价格为每股11.5元[2] - 首次授予总量为613.0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 - 授予对象共89名符合资格的核心人员[2]
怡合达: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2 19:15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7月17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及专人送达等方式通知全体监事 [1] - 会议采取现场与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1] - 会议内容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相关规定 [1]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整 - 监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调整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 [1] - 调整内容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1] - 调整程序合法合规且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1] 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 - 向89名激励对象授予613.00万股限制性股票 [2] - 授予价格为11.5元/股 [2] - 授予日期确定为2025年7月22日 [2] - 激励对象资格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创业板上市规则要求 [2] 表决结果 - 两项议案表决结果均为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