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BASFY)

搜索文档
巴斯夫向卫蓝新能源交付用于半固态电池的创新正极材料
经济观察报· 2025-09-01 11:37
公司合作与技术突破 - 巴斯夫杉杉向卫蓝新能源交付首批用于半固态电池的量产正极材料 标志着固态电池产业化迈出重要一步 [1] - 双方自2024年8月开始合作 一年内完成从概念到量产的全过程 [1] - 合作结合卫蓝新能源40余年固态电池研发经验与巴斯夫杉杉20多年正极材料技术能力 [1]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研发团队设计具有独特复合包覆层的超高镍(镍钴锰)正极材料 解决固态电解质界面问题 [1] - 创新技术实现更高容量和更低阻抗 提升能量密度 [1] - 有效抑制正极活性材料与电解质界面副反应 大幅提高循环性能和日历寿命 [1] 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 - 卫蓝新能源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低空飞行和动力工具等领域 [1] - 卫蓝新能源将在新一代半固态电池中采用巴斯夫正极材料 并计划在国内外展开更多合作 [2] - 双方共同推动更安全、更高能量密度解决方案的实质性进展 [2]
BASF to Showcase VALERAS & New Additive Solutions at K 2025
ZACKS· 2025-08-28 23:40
公司产品创新 - 将在K 2025展示VALERAS产品组合的进展 重点解决塑料循环性 耐用性和碳透明度问题[1] - 推出Tinuvin NOR112以支持有机农业 并公布新型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解决方案的开发进展[2] - Tinuvin NOR系列产品具有强耐候性 耐化学性和成本效益 NOR 356提供卓越耐用性和性能[2] - 创新产品具有强抗农用化学品污染特性 无粉尘形式且无危险标识 成为农用化学品和农膜应用领域最受信赖选择[3] 战略合作与行业应用 - 通过外部行业伙伴和内部专家对话获取见解并探索挑战解决方案[4] - 与Cleanfarms和McKenzie/Snyder合作开发闭环农业包装解决方案[4] - 与Shouman集团合作加强埃及塑料农业市场[4] - 与Takazuri Ltd合作在东非创建气候适应性屋顶解决方案[4] 财务表现与同业对比 - 公司股价过去一年上涨10.6% 同期行业下跌19.2%[6] - Agnico Eagle Mines当前财年共识每股收益预期6.94美元 同比增长64.07% 过去一年股价上涨72.8%[9] - Mosaic公司2025年共识每股收益预期3.17美元 同比增长60.10% 过去一年股价上涨20.8%[10] - Carpenter Technology当前财年共识每股收益预期9.51美元 同比增长27.14% 过去一年股价上涨67.9%[11]
巴斯夫 技术开发高级经理盛李红:多维创新赋能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发展
DT新材料· 2025-08-28 00:04
巴斯夫在新能源汽车材料领域的创新 - 巴斯夫与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北京卫蓝新能源合作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包 结合先进材料解决方案设计非金属组件以提升轻量化、热安全管理和功能性 [2] - 巴斯夫推出无卤阻燃聚酰胺9T材料Ultramid® Advanced N3U42G6 可降低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零部件金属触点的电腐蚀 提升电动汽车逆变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及电池等高压连接器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3] - 新推出的Ultramid® Advanced N3U42G6材料具有高强度和硬度、出色耐化学性和尺寸稳定性 满足行业对无卤电子电气组件在温暖潮湿环境下日益增长的需求 提供本色版和预着色版两种选择 均具备高色泽稳定性且易于加工 [3] 巴斯夫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 - 巴斯夫推出包括Ccycled®和生物质平衡的工程塑料(Ultramid®和Ultradur®)、生物基和Cycled®聚氨酯(Elastoflex®)、工业后回收的Infinergy®赢飞力®发泡热塑性聚氨酯、生物聚氨酯合成革(Haptex®)以及水性粘合剂(Acrodur®)等一系列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 [5] -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区技术开发高级经理盛李红将出席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分享题为"多维创新赋能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发展"的报告 [5]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行 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的材料、技术、装备新机遇 [8] - 大会设置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等多个平行论坛 [13][16][18][21][22][24] - 会议包括开幕式及产业宏观论坛、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科研成果展示及终端对接专区、产品及设备展区等内容 [13][15][25] 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重点内容 - 论坛将探讨岚图汽车创新轻量化材料应用案例、Technyl®在新能源创新浪潮下的高性能解决方案、聚酰亚胺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的应用、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新技术动态等话题 [24] - 具体演讲包括巴斯夫盛李红的"多维创新赋能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发展"、岚图汽车材料与轻量化负责人刘勇的"岚图汽车创新轻量化材料应用案例"、浙江道默工程材料销售总监张国辉的"Technyl®高性能解决方案"等 [5][24]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靠泊首艘外贸船舶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21:51
项目投资与规模 -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是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 总投资额达100亿欧元[3] - 该项目由巴斯夫独立建设运营 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生产基地 仅次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3] 码头设施与运营 - 液体散货码头于2025年6月30日正式获批对外开放 具备国际航行船舶停靠和进出口作业条件[3] - 码头设计新建4个泊位 包括1个12万吨级油品化工泊位 2个8万吨级液化烃泊位 1个5万吨级油品化工泊位[3] - "恒晖69"轮成为码头对外开放后首艘抵港的外贸船舶 标志着湛江港石化园区建设迈上新台阶[1] 海事保障措施 - 海事部门调派海巡船护航警戒 疏导船流并驱赶航道内碍航渔船5艘次[5] - 利用智慧海事 AIS CCTV等信息化手段实施全程可视化监管与动态护航[5] - 启动口岸联动监管机制 开辟申报"绿色通道" 简化审批流程 实现外贸船舶"零障碍"无缝停靠[5]
德国做了一个背弃祖宗的决定:将化工厂搬至中国, 投资高达上百亿
搜狐财经· 2025-08-23 20:51
文章核心观点 -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因能源成本飙升、劳动力成本高企及环保法规严苛等因素,被迫将生产线转移至中国,以利用中国较低的能源和劳动力成本、庞大的市场需求及有利的政府政策 [4][6][23] 德国化工行业困境 - 化工产业对德国GDP贡献率达10%,并提供数十万就业岗位,但2022年后生存空间急剧恶化 [2] - 俄乌冲突导致德国参与对俄经济制裁,引发俄罗斯切断天然气供应,欧盟40%天然气依赖俄罗斯,德国依赖度高达60% [8][10] - 天然气价格在3个月内暴涨3倍,导致化工生产成本激增,2023年第一季度能源相关投资成本增加12亿欧元 [10][13] - 劳动力成本高企,德国工人平均工资比中国工人高出数倍,且福利保障体系完善,工会维权强势,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14] - 欧盟环保法规严苛,碳排放标准动态调整,合规成本高,废气处理需达标,否则面临巨额罚款 [16][18] - 政府审批流程官僚化,化工项目立项审批手续可长达5年,影响运营效率 [18] 生产线转移至中国的驱动因素 - 能源成本优势:中国能源价格稳定,欧洲天然气短缺导致化工产品价格差距显著,例如TDI欧洲价格比中国高86%,PVC价格差达99% [12][13] - 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有助于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23] - 市场需求:中国占全球化工产品消费市场的30%,本土化生产可节省运输成本并就近抢占市场 [23] -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提供税收、土地及外资优惠,预计优惠额度高达1.4万亿美元 [25] - 技术合作: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技术实力强,转移生产线可促进中德技术研发与合作 [25] 巴斯夫在华投资布局 - 2018年投资100亿欧元在广东湛江建设一体化生产基地,历时5年投产,截至2023年底累计投资额达130亿欧元 [21] - 湛江基地成为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中国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二大市场 [21]
大涨344%!巴斯夫、金发供应商,化工新材料“小巨人”,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23 00:41
募资与产能规划 - 拟募资1.6亿元用于30,000吨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流动资金补充[2] - 高分子材料项目包括低VOC功能化材料、粘合树脂和功能复合材料[2] - 宁波工厂产能30,000吨,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113.04%[3] - 赣州工厂产能19,639.5吨,2024年产能利用率为75.94%[3]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29亿、5.55亿和5.69亿元[2] -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414.5万、2186.4万和4980.7万元,2023年增长显著[2] - 2024年营收6.1亿元,毛利率17%,净利润5594万元[2] - 2025年1-6月预计营收3.01亿元(同比增长2.61%),扣非净利润2699.18万元(同比增长3.39%)[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核心产品包括相容剂、增韧剂和粘合树脂等功能高分子材料[3][8] - 相容剂产品覆盖通用塑料、电缆料、环境友好材料和工程塑料改性助剂[8] - 粘合树脂包括复合膜、复合板和复合管粘合树脂,应用于阻隔包装、轻量化复合材料和光伏组件[9] - 功能复合材料包括光伏胶膜功能母料(除酸母料、抗PID母料)[9] - 在研产品包括尼龙阻燃增韧剂、锂电池隔膜用UHMWPE粉末、改性聚丙烯蜡等[4] 下游应用与客户 - 产品应用于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功能膜,终端领域覆盖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光伏等[3][8] - 客户包括金发科技(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近10%)、普利特、万马股份等国内企业,以及LG、巴斯夫等全球巨头[2] - 光伏功能母料需求受N型电池技术升级驱动,包括除酸、抗PID、TCO粘接等新型需求[10] 行业地位与战略方向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宁波和赣州生产基地[2] - 重点发展方向为新能源领域,尤其是光伏胶膜功能母料[8][10] - 热熔胶(粘合树脂)下游覆盖光伏胶膜、阻隔包装、建筑建材、新能源等多个国民经济领域[9]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合成气装置机械竣工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23:28
项目进展 - 中国化学东华公司联合总承包的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合成气装置于8月18日完成机械竣工并举行300万安全工时庆典仪式 [1] - 机械竣工标志着合成气装置正式进入投产准备阶段 [1] 投资规模 -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总体投资约100亿欧元 [1] - 该项目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 [1] 战略地位 -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生产基地 [1]
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 “共享中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红利”(见证·中国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8-19 07:17
巴斯夫在华业务布局与投资 - 巴斯夫与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签署合作协议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专用电池包技术[1] - 巴斯夫涂料业务部与中国车企蔚来签署意向书建立汽车涂料领域战略合作[1] - 巴斯夫在华建立30个生产基地,业务涵盖化学品、材料、工业解决方案等六大领域[3] - 巴斯夫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占全球13%,大中华区累计投资达170亿欧元[3] -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是公司最大海外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100亿欧元[3][4] 研发创新与本土化发展 - 巴斯夫上海创新园是亚太区最大研发中心,累计投资2.8亿欧元,研发领域包括先进材料、化工过程等[2][3] - 公司在中国拥有1.2万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比10%[7] - 亚洲开放研究网络已完成约200个联合研究项目,涵盖可持续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6][7] - 巴斯夫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协议,覆盖科技创新、产学研融合与人才培养[6] 重点项目进展 - 湛江一体化基地首套工程塑料装置和首批热塑性聚氨酯装置已投产[4] - 基地将建设年产100万吨乙烯的蒸汽裂解装置及多个下游产品生产装置[4] - 湛江市政府为项目提供电子化审查、大件码头建设等配套支持[5] 市场前景与战略 - 预计未来10年全球化工行业增量的70%将来自中国市场[3] - 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人才储备增强外资企业信心[7] - 公司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7]
“共享中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红利”(见证·中国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8-19 06:31
巴斯夫在华业务布局 - 巴斯夫在中国已深耕140年,1885年进入中国市场开展纺织染料贸易,改革开放后加大投资规模[12] - 截至2024年底,巴斯夫在中国建设了30个生产基地,业务涵盖化学品、材料、工业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12][13] - 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超过巴斯夫全球销售额的13%,大中华区累计投资约170亿欧元[12][13] - 巴斯夫预测未来10年全球化工行业增量的70%将来自中国[13]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 - 湛江一体化基地是巴斯夫迄今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100亿欧元,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生产基地[13][14] - 项目包括年产100万吨乙烯的蒸汽裂解装置及多个下游产品生产装置,首套工程塑料装置和首批热塑性聚氨酯装置已投产[14] - 项目得到广东省和湛江市政府大力支持,包括选址、前期准备、电子化审查等便利措施[14][15] - 配套的大件码头顺利建成使用,降低了原料和产品水路运输成本[15] 巴斯夫研发创新 - 巴斯夫上海创新园是亚太区最大研发中心,累计投资约2.8亿欧元,研发活动涵盖先进材料、化工过程、可持续发展等领域[12][13] - 2024年与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卫蓝新能源合作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包技术[10][16] - 亚洲开放研究网络已完成约200个联合研究项目,涵盖可持续材料、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等领域[16][17] - 巴斯夫在中国有1.2万余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比约10%[17] 战略合作与本土化发展 - 巴斯夫涂料业务部与中国车企蔚来在德国签署意向书,加强汽车涂料领域合作[10][11] - 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覆盖科技创新、产学研融合与人才培养[16]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巴斯夫共同研究热塑性聚氨酯的结构和性能[16] - 公司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扩大业务布局,提供更多可持续和创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13][17]
湛江经开区何以半年新增百亿元固投
中国化工报· 2025-08-11 13:39
核心观点 - 湛江经开区通过创新招商机制和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石化产业集聚发展 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67亿元 新增纳统项目23个[1][2][4][6] 招商引资成效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19.67亿元 占全市总量23.6% 位列第一[1] - 新增纳统项目23个 计划总投资约33.6亿元 新增投资约9.77亿元[1] - 集聚67家规上工业企业和12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 协同招商机制 - 建立招商引资工作专班 "一把手"挂帅 下设3个招商工作组形成协同合力[2] - 推行政企协同机制 成立巴斯夫/中科炼化/钢铁产业链联合招商工作组[2] - 邀请龙头企业专家参与项目评估 从源头把关项目质量[3] 营商环境优化 - 实行"一事一议"定制政策包 覆盖用地/税收/人才/配套等环节[4] - 采用"一项目一领导一团队"全流程陪跑机制[4] - 同步推进产业园/生活区/旅游片区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4] 招商模式创新 - 采用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龙头招商/委托招商四种模式[5][6] - 委托德中联合会/上海化工研究院等专业机构扩展招商资源[7] - 通过巴斯夫/中科炼化/宝钢等龙头企业带动下游产业集群[6] 重点项目进展 - 巴斯夫一体化基地核心装置计划年内投产[6] - 宝钢零碳工厂/中科2号EVA项目/中国纸业等重点工程加速建设[6] - 石化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项目同步推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