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HMC)

搜索文档
What Honda's big electric vehicle announcement in Ontario really means
techxplore.com· 2024-05-17 00:38
文章核心观点 - 安大略省汽车行业从2010年的衰落转向如今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崛起,本田的巨额投资是重要标志,虽面临挑战但电动汽车未来可期 [1][3][14] 从内燃机到电动汽车 - 亨利·福特曾引领汽车驱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010年代起特斯拉推动“汽车4.0”第四次工业革命 [7] - 美加政府大力支持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转型,多国政府要求到2035年新轻型车辆销售100%零排放,全球约五分之一新车销售为电动,北美行业承诺超4000亿美元实现目标 [7][8] 安大略省的电动汽车转型 - 本田宣布150亿美元投资安大略省设施用于生产下一代电动汽车,是加拿大有史以来最大的外国直接支出 [3] - 2020年以来加拿大汽车行业宣布的公共和私人投资超500亿美元,使安大略省成为拥有六大汽车制造商且向新一代汽车及电池转型的地区 [4] - 安大略省有Stellantis 50亿美元电池厂、大众70亿美元电池厂,福特、通用也有相关电动汽车生产计划,本土零部件制造商也开设新的电动汽车设施 [9][10] - 安大略省和联邦政府为汽车制造商提供超300亿美元补贴和税收减免,本田协议获50亿美元支持主要为税收减免 [11] - 汽车工人联盟自2010年代积极争取电动汽车投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展示全电动概念车,安大略省零排放电网有助于车企实现清洁能源目标 [12][13] 仍面临的挑战 - 电动汽车怀疑者众多,质疑包括稀有矿物不足、中国制造商领先、电网不堪重负、电动汽车不环保、续航焦虑及消费者拒绝转换等 [14][15] - 本田的投资表明汽车未来是电动的且能在安大略省成功实现,政府乐观宣传吸引了本田等企业 [16][17]
Honda Plans To Invest Almost $65 Billion on EV Strategy Through Fiscal 2031
investopedia.com· 2024-05-16 23:30
文章核心观点 - 本田计划在2031财年前投资约10万亿日元(644亿美元)发展电动汽车战略,以追赶特斯拉和中国竞争对手,目标是到2030年使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占全球汽车销量的40% [2][6] 公司动态 - 本田计划在2031财年前投资约10万亿日元(644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战略 [2][6] - 本田认为电动汽车是小型移动产品领域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有信心电动化转型将稳步推进 [4] - 本田目标到2030年使电动汽车(包括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占全球汽车销量的40%,并将电动汽车产量提高到200万辆 [4] - 截至周四上午10:46,本田美国存托凭证(ADRs)下跌2.7%,至32.94美元,但2024年以来上涨6.6% [5] 行业趋势 - 日本汽车制造商长期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现正加大电动汽车生产,但部分公司因成本飙升和需求放缓缩减电动汽车扩张计划 [3] - 中国电动汽车公司推出更便宜车型,主导国内市场 [3] - 特斯拉本月早些时候为Model Y推出折扣融资,此前已对部分车型降价18个月 [5]
Honda Layoffs 2024: What to Know About the Latest HMC Job Cuts
InvestorPlace· 2024-05-15 22:49
文章核心观点 本田汽车因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和销量下滑,在广汽本田实施自愿裁员计划,后续将聚焦在中国生产更多电动汽车以继续运营 [1][2][3] 裁员情况 - 本田在中国广汽本田实施自愿裁员计划,涉及1400名员工,占合资企业员工总数的14% [1] 裁员原因 -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和销量下滑,本田预计2024年汽车销量为106万辆,较2023年下降13% [2] - 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受欢迎,日本品牌竞争困难,三菱汽车去年已结束在华汽车生产 [2] 后续计划 - 本田不打算离开中国市场,将聚焦在中国生产更多电动汽车 [3] - 裁员是为削减运营成本,以促进在中国的持续运营 [3] 股价表现 - 截至周三上午,HMC股票上涨近1% [3]
Honda's (HMC) Q4 Earnings Beat Estimates, Revenues Miss
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4-05-15 21:40
文章核心观点 - 本田2024财年第四季度盈利超预期但营收未达预期,各业务板块表现有差异,同时给出2025财年展望;通用汽车和福特2024年第一季度也公布了业绩情况 [1][9][10] 本田业绩情况 整体业绩 - 2024财年第四季度每股收益99美分,超Zacks共识预期44美分,较去年同期的51美分增长 [1] - 季度营收365亿美元,未达Zacks共识预期的379亿美元,但高于去年同期的331亿美元 [1] 各业务板块业绩 - 汽车业务: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三个月,营收达242.2亿美元,同比增长25.3%,超预期;营业利润6.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7.3%,远超预期 [2] - 摩托车业务:营收58.1亿美元,同比增长22%,超预期;营业利润9.75亿美元,同比增长29%,超预测 [3] - 金融服务业务:营收58.1亿美元,同比增长24.5%,超预测;营业利润4.65亿美元,同比增长5.6%,超预期 [4] - 动力产品及其他业务:营收7.36亿美元,同比下降4.6%,但超预测;营业亏损56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扩大但小于预期 [5]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合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7.3亿美元,长期债务约402亿美元,高于2023年3月31日的水平 [6] - 2024财年股息为每股68日元,高于2023财年;2024财年回购2500亿日元股票,计划2025财年回购3000亿日元股票;2025财年将分别支付每股34日元的中期和年终股息 [6] 2025财年展望 - 摩托车、汽车和动力产品部门预计销量分别为1306万辆、297万辆和366万辆,摩托车和汽车预计同比分别增长7%和4%,动力产品预计同比下降4% [7] - 预计营收20.3万亿日元,同比下降0.6%;营业利润1.42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8%;税前利润1.5万亿日元,同比下降8.7% [8] 其他传统汽车制造商业绩情况 通用汽车 - 2024年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2.62美元,超Zacks共识预期,较去年同期增长;营收430.1亿美元,超预期且高于去年同期 [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6.4亿美元,季度末长期汽车债务为159亿美元 [10] 福特 - 2024年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49美分,超Zacks共识预期但低于去年同期;合并第一季度营收4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 [10] - 该季度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负4.79亿美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7.2亿美元;不包括福特信贷的长期债务在第一季度末总计194亿美元 [10]
晚点财经丨“聪明钱” 隐身了;不赌电动车,日本三大车企利润新高;被追逐的公用事业公司
晚点LatePost· 2024-05-14 20:11
"聪明钱" 隐身了 - 港交所自5月13日起不再披露北上资金实时成交额和实时可用余额,仅收盘后公布成交额,余额低于30%时实时公布[2] - 北上资金曾被称为"聪明钱",因其对市场有一定领先性,散户和机构会跟踪其动向[3] - 北上资金包括欧美资金、港资和中资机构的境外资金,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机制投资A股[3] - 2021年后北上资金性质变化,出现投机盘、量化交易和内资机构资金,导致其"聪明"程度减弱[3] - 2024年北上资金配置A股、港股比例大幅降低,转向更多宏观和交易类资金[3] 日本三大车企利润新高 - 丰田2023财年净利润达5万亿日元,是上年的两倍,相比2020年增长143%[3] - 本田净利润首次超过万亿日元,同比增长70%[3] - 日产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一倍,达4266亿日元[3] - 日元贬值是利润增长主因之一,每贬值1日元丰田增益约500亿日元[3] - 日本上市制造业公司2023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两成,创历史新高[3] 日本车企电动车战略 - 丰田全年销量944万辆,纯电动车仅11.6万辆,占比1%[4] - 本田和日产全球销量分别为410万辆和340万辆,纯电车占比同样微小[4] - 在中国市场,丰田销量仅增1.4%,本田和日产销量两位数下滑[4] - 在北美市场,三家车企销量均大幅增长,丰田销量超280万辆[4] - 丰田与广汽合作基于埃安平台开发电动车,本田新推"烨"品牌与中国企业合作[4] 公用事业公司受追捧 - 5月13日公用事业指数领涨,电力行业4家公司涨停,燃气业1家公司涨停[4] - 147家指数成分股中有117家上涨[5] - 市场追捧源于6月1日居民电价涨价传闻,但国家电网称未接到调价通知[5] - 3月以来多地调整公用事业收费价格,如成都、深圳、福州燃气涨价[6] - 2016-2021年36个大中城市居民燃气、水价年均上涨2.4%、0.8%,电价年均下跌0.3%[6] 其他行业动态 - 软银旗下Arm将成立AI芯片部门,目标2025年量产,研发费用或达数千亿日元[13] - Arm 2023财年营收增长20.7%至32.3亿美元,研发费用增加74.7%至19.8亿美元[13] - 软银2023财年净亏损收窄76.5%至2276亿日元,愿景基金部门实现盈利1282亿日元[15] - 软银盈利得益于Arm上市及字节跳动、Coupang等公司表现,但阿里巴巴造成9599亿日元估值损失[15] - Shein可能转向伦敦上市,此前因美国监管压力搁置纽约IPO[12]
Honda Motor(HMC)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5-11 20:2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营业利润创历史新高,达到13,819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为6.8% [1][2] - 2025财年预计营业利润将达14,200亿日元,营业利润率将达7%,比原计划提前1年实现 [1][2] - 2024财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扣除研发费用)约为3万亿日元,同比增加1万亿日元,为未来投资提供了基础 [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摩托车业务营业利润创历史新高,达5,562亿日元 [2] - 汽车业务营业利润为5,606亿日元 [2] - 金融服务业务营业利润为2,739亿日元 [2] - 动力产品及其他业务营业利润为-88亿日元 [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销量有所下降,但北美市场需求稳定,总体销量超过上年 [2] - 越南市场摩托车销量下滑,但印度和巴西市场需求强劲,摩托车总销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2] - 汽车销量在北美有所下降,但在日本和北美有所增加 [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环境和安全这两大社会价值,致力于实现未来移动出行和有吸引力的移动出行社会的愿景 [1] - 公司将加大电动化投入,到2030年实现40%电动化,2040年实现100%电动化或燃料电池车 [9] - 公司正与日产进行广泛的合作讨论,包括电动化、软件等领域,预计在今年内能够就合作内容达成共识 [9] - 公司正在优化产能,并与合资伙伴商讨相关措施,将在2025财年预算中包含相关费用 [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已经奠定了未来投资增长的基础,现金流充沛 [1] -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混合动力系统的性能和成本,在本十年后期实现突破 [1][2] - 公司将通过优化资本、建立和维护盈利基础、细化电动化战略等措施,尽早实现市盈率超过1倍的目标 [1]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中国业务问题** **Aoyama回答** 公司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YE系列首款纯电动车型,并在未来进一步扩大YE系列产品线,以此来拓展中国电动车业务 [2][3] 公司正在与合资伙伴商讨优化产能的相关措施,将在2025财年预算中包含相关费用 [2] 问题2 **研发投入问题** **Fujimura回答** 公司将加大电动化和软件方面的研发投入,2025财年研发投入将达到1万亿日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3][4] 公司将通过提升传统内燃机车型的盈利能力,来支撑更高的研发投入 [4] 问题3 **混合动力定位问题** **Mibe和Fujimura回答** 混合动力是公司的核心技术,2025财年预计销量将达100万辆,占总销量的四分之一 [5][6]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混合动力系统的性能和成本竞争力,在本十年后期实现突破,为电动化转型提供支撑 [5][6]
Honda posts record profit, issues cautious forecasts
TechXplore· 2024-05-10 15:56
文章核心观点 - 本田因全球汽车销量改善录得创纪录年度利润,但对本财年持谨慎展望,同时积极投入以实现2040年全电动汽车销售目标 [2][4] 公司业绩 - 截至3月的财年,公司净利润飙升70%至1.1万亿日元(71亿美元),销售额达20.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0.8% [3] - 预计到2025年3月的财年,净利润将下降9.7%至1.0万亿日元,销售额为20.3万亿日元,下降0.6% [8] 业务布局 - 公司积极投入以实现三年前设定的到2040年实现100%电动汽车销售的目标 [4] - 宣布在加拿大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汽车投资,建设价值11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电池和汽车组装厂 [5] - 已与索尼在电动汽车领域建立合作关系,并正在探索与竞争对手日产的合作 [6] 销售情况 - 全球汽车销量上升,主要得益于其汽车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 [6] - 中国市场销量下降,摩托车部门在印度和巴西的强劲销售抵消了越南的下滑 [7] - 预计美国和日本市场的汽车销量将增长,而亚洲其他地区的销量将放缓 [9] 行业动态 - 日产2023 - 2024财年净利润几乎翻番,但预计2024 - 2025财年将下降约10% [10] - 全球销量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本周也公布了创纪录的年度净利润 [10]
Honda achieves record Q1 Earnings: Operating profit hits 1.38 trillion yen
Invezz· 2024-05-10 15:24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5月10日本田公布2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各业务表现有差异,整体运营利润创新高,公司对未来有盈利和投资规划 [1][2][9] 各业务表现 - 摩托车业务在欧洲销量增加,总销量达1801.9万辆,运营利润达5562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3] - 汽车业务在北美销量增加,总销量达401.9万辆,运营利润为5606亿日元 [4] - 动力产品业务在北美销量减少,总销量为381.2万辆,该业务及其他业务运营利润为 - 88亿日元 [5] - 金融服务业务运营利润为2739亿日元 [8] 财务指标 - 本季度运营利润达1.3819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运营利润率为6.8% [2] - 综合运营利润因车型盈利能力提升和汽车销量增加,较之前增加6012亿日元至1.3819万亿日元 [9] - 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为9.1%,净资产收益率(ROE)为9.3% [9] - 所得税前利润较23财年增加7628亿日元,达1.6423万亿日元 [9] - 非金融服务业务自由现金流为1.4609万亿日元,期末净现金总额为3.7616万亿日元 [10] 未来规划 - 到25财年,公司目标是实现运营利润1.42万亿日元,运营利润率达7% [11] - 未来投资来源较23财年增加1万亿日元至约3万亿日元 [12] - 本季度股息为68日元,较23财年多28日元 [12] - 预计25财年进行300亿日元的股票回购 [12][13]
Honda (HMC) to Report Q4 Earnings: Here's What to Expect
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4-05-08 20:06
文章核心观点 本田汽车公司将于5月10日公布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市场对其盈利和营收有预期,同时分析了过往业绩、销售情况、成本因素等,并对本田及其他几家公司的盈利预测和排名情况进行了介绍 [1][2][10] 本田财报预期 - 2024财年第四季度预期每股收益44美分,营收379.6亿美元 [1] - 过去90天,第四季度每股收益共识预期下降13美分,同比下降13.73%,营收同比增长14.50% [2] 本田过往业绩 - 过去四个季度中,本田三次超Zacks共识预期,一次未达预期,平均惊喜率31.25% [3] - 2024财年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1.06美元,超预期的85美分,上年同期为1.02美元 [3] - 2024财年第三季度,营收365亿美元,未达预期的377亿美元,但高于上年同期的315亿美元 [4] 本田销售情况 - 2024财年第四季度,美国销量333,824辆,同比增长17.3% [5] - 同期电动汽车销量61,915辆,同比增长25.5%,销量提升可能推动营收增长 [6] 本田成本及业务预期 - 2024财年研发费用预计9900亿日元,高于2023财年的8520亿日元,预计对营业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7] - 2024财年动力产品销量预计同比下降31.8%至385万台,成本上升和销量下降可能影响业绩 [7] 本田各业务营收预估 - 汽车业务季度营收预估3.5万亿日元,高于上年同期的2.87万亿日元 [8] - 摩托车业务营收预估8480亿日元,高于上年同期的7060亿日元 [8] - 金融服务业务营收预估7180亿日元,高于上年同期的6930亿日元 [9] - 动力产品及其他业务营收预估1000亿日元,低于上年同期的1140亿日元 [9] 本田盈利预测模型 - 模型未明确预测本田此次财报盈利超预期,因其未满足两个关键要素的正确组合 [10] - 本田盈利ESP为0.00%,最准确预估与Zacks共识预估一致 [11] - 本田目前Zacks排名为3(持有) [11] 其他公司情况 - Canoo公司盈利ESP为0.00%,Zacks排名为1(强力买入),5月14日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共识预估每股亏损86美分 [13] - AutoZone公司盈利ESP为+0.26%,Zacks排名为3,5月21日公布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共识预估每股收益35.75美元,过去四个季度均超盈利预期,平均惊喜率7.69% [14] - Advance Auto Parts公司盈利ESP为0.00%,Zacks排名为3,5月29日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共识预估每股收益69美分,过去四个季度均未达盈利预期,平均负惊喜率148.19% [15][16]
Honda announces C$15M EV production hub in Ontario, Canada
Proactive Investors· 2024-04-26 00:31
文章核心观点 Proactive作为金融新闻机构,为全球投资受众提供业务和金融新闻内容,在多领域有报道且善用技术辅助内容创作 [1][3][5] 公司介绍 - 记者Emily Jarvie有政治新闻从业经历,后报道新兴迷幻药领域商业、法律和科学进展,2022年加入Proactive [1] - Proactive新闻团队分布于伦敦、纽约、多伦多、温哥华、悉尼和珀斯等全球主要金融和投资中心 [2] 业务范围 - 专注中小盘市场,也关注蓝筹公司、大宗商品和更广泛投资故事,内容吸引个人投资者 [3] - 报道涵盖生物技术和制药、矿业和自然资源、电池金属、石油和天然气、加密货币以及新兴数字和电动汽车技术等市场 [4] 技术运用 - Proactive积极采用技术,内容创作者经验丰富,团队借助技术提升工作流程 [5][6] - 偶尔使用自动化和软件工具包括生成式AI,但所有内容由人工编辑和创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