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HMC)
搜索文档
安世半导体纷争冲击全球供应链,本田墨西哥工厂已经停产
第一财经· 2025-10-30 19:56
供应链危机蔓延。 据多家媒体报道,受到安世半导体供应中断的影响,包括本田、日产在内的多家日本车企的汽车生产运 作正在面临挑战。其中,本田已调整北美地区、墨西哥地区多家工厂的汽车生产计划。 安世半导体纷争已经冲击到了全球汽车产业链。除日本外,此前10月16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ACEA)也预警称,若围绕安世半导体的贸易及知识产权纠纷未能迅速解决,欧洲车企的生产可能面 临中断。此外,美国汽车行业组织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也表达了类似担忧。 此前,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运营,且暂停了安世半导体原 CEO张学政的相关职务。 墨西哥地区方面,当地时间10月28日,本田位于墨西哥中部塞拉亚的汽车工厂已经停产,尚未有明确恢 复生产的时间,也未明确受到影响的汽车数量。该汽车工厂主要生产本田HR-V车型,年产量约为20万 辆。据了解,该汽车工厂不仅面向墨西哥本地市场,而且是本田出口美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窗口。 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官微发布声明,针对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秋明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 职务一事,明确指出该决定在中国境内无法律效力,并同时强调,安世中国业务运营正常,所有业务、 生 ...
NHTSA opens probe into 583,600 Honda vehicles over safety issues
Reuters· 2025-10-30 19:01
The U.S.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 has launched separate investigations into about 583,600 Honda vehicles over potential defects involving rear seatbelt warnings and inadv... ...
安世芯片短缺,导致车厂停产
半导体芯闻· 2025-10-30 18:34
本田生产中断情况 - 本田已于10月29日公布在墨西哥停止生产汽车,位于墨西哥中部的塞拉亚工厂于当地时间10月28日停产,该工厂年产能达20万辆,主要生产SUV "HR-V"等车型 [1] - 本田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工厂也从10月27日开始调整生产,加拿大工厂的产量被减半,该工厂生产思域轿车与CR-V运动型多用途车 [1][2] - 北美市场占本田全球销量的40%,如果北美生产长时间受影响,可能导致公司业绩下滑,但本田未公布具体的减产规模和持续时间 [1] 事件起因与供应链影响 - 生产中断的直接原因是零部件短缺,源于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了中资半导体制造商安世半导体,中国政府对此实施反制,对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实施了出口管制 [1][2] - 本田在部分零部件中使用了安世半导体生产的通用半导体,安世半导体生产的半导体主要用于汽车控制系统,可实现雨刷启动、车窗升降等功能 [1][3] - 这是日本汽车制造商首次明确受到该问题的影响,但本田在墨西哥生产摩托车的另一座工厂仍在正常运转 [1] 全球汽车行业反应与风险评估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欧洲车企可能在数天内被迫停产,目前正依赖日益减少的库存维持运转 [3] - 美国汽车及设备制造商协会指出,若争端未解决,美国汽车工厂生产将在数周内受到"重大影响" [3] - 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称此事属"政治"问题,并已向美国政府官员提及;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表示芯片供应限制"有可能影响生产";斯特兰蒂斯集团正与供应商合作评估潜在影响 [3][4] 其他主要车企受影响程度 - 丰田汽车表示目前安世半导体出口受阻对其生产影响有限,但承认这是一项风险 [4]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称短期内其安世半导体芯片库存充足 [3] - 日产汽车首席绩效官表示公司现有芯片库存足以维持至11月第一周,但尚未评估供应链下游所受影响的严重程度 [5]
本田墨西哥工厂因安世半导体争端停产
日经中文网· 2025-10-30 11:19
事件概述 - 本田因半导体短缺问题 已在墨西哥工厂停止生产汽车 并在美国和加拿大调整生产 [2][4] - 此次停产是日本汽车制造商首次明确受到中资半导体制造商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影响 [2][5] 生产影响详情 - 停产工厂位于墨西哥中部的塞拉亚工厂 该工厂年产能达20万辆 是本田向美国出口汽车的重要基地 主要生产SUV车型HR-V [4] - 本田并未公布此次减产的规模和持续时间 [4] - 北美市场占本田全球销量的40% 若北美生产长时间受影响 可能导致公司业绩下滑 [4] 供应链中断原因 - 供应链中断源于荷兰政府与中国政府围绕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产生的对立 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了该公司 中国政府则对安世半导体在华产品实施出口管制 [5] - 本田在部分零部件中使用了安世半导体生产的通用半导体 [5]
日本车没打算退场
36氪· 2025-10-30 10:45
日本汽车工业的战略转向 - 日本汽车工业正经历从“机械制造”向“缔造全新生活方式”的深刻转变,行业底色因中国“新四化”浪潮而改变 [1] - 2023年东京车展更名为“日本移动出行展”,标志着作为汽车强国的日本主动求变,但两年后其转型成效仍待观察 [1] - 面对铃木、三菱退出中国、仅雷克萨斯独立支撑日系豪华品牌的局面,日本车企势必选择拥抱中国市场 [1] 日系车企的财务表现与市场警觉 - 2025财年第一财季,丰田、本田、日产均出现利润下滑:丰田营收12.25万亿日元(增长3.5%),但营业利润下滑11%至1.17万亿日元,净利润下滑37%至8414亿日元 [13] - 本田出现营收利润双降,销售额5.34万亿日元(下滑1.2%),营业利润2441.7亿日元(下滑49.6%),净利润1966.7亿日元(下滑50.2%) [13] - 日产营收2.71万亿日元(下滑9.7%),净亏损1157亿日元,由盈转亏且连续4个季度亏损 [13] 日本本土市场的产品策略与文化 - 东京移动出行展展品聚焦本土需求,如大量K-CAR和以驾驶为主导的“玩具车”,体现了与中国市场“彩电冰箱大沙发”不同的产品理念 [9] - 日系车企在本土市场可天然展现对时代的解读,而非受趋同消费需求逼迫向销量妥协,环境缺乏内卷和价格战 [9] - 日本消费者对品牌有极高认同感,销量榜车型难以被取代,车企在品牌、渠道、服务上做万全维系工作 [24] 日系车企对中国市场的适应与学习 - 丰田、日产在中国市场推出高度本土化电动车(如铂智3X、N7),融入大量中国元素,意味着合资中方参与度提升 [15] - 本田尝试保留品牌血统发布P7和S7,但市场证明中国用户更追求极致性价比,使其面临挑战 [15] - 日系车企的固执在现实面前软化,马自达等企业向中国合作伙伴(如长安汽车)寻求帮助,利用中国技术平台进行嫁接 [17] 中国模式对日系车企的启示与合作 - 丰田将中国血统的铂智3X引入中国香港,定价为国内市场双倍且比bZ4X更受欢迎,证明中国商业模式能盈利 [20] - 在日本,拆解中国新能源车并售卖说明书已成为常态,显示中国汽车产业对日系车具有教育意义 [18] - 日系车企传统的借力合作模式(如马自达与福特、三菱与戴姆勒/雷诺)可能将合作对象从欧美伙伴转向中国合作方 [17] 品牌价值与长期主义战略 - 丰田全球产业生态圈能量巨大,其在华建设雷克萨斯金山新能源工厂,延续了长期企业发展观 [20] - 传统品牌(如丰田、大众、BBA)仍拥有大量拥趸,品牌壁垒和供应链优势是特殊时期的隐性资产 [20][22] - 汽车产业竞争终将回归品牌层面,日系车企擅长维系品牌好感度并划分消费人群,确保各自在全球找到发展福地 [24]
只有一家中国车企参展的世界级车展,有多魔幻?
36氪· 2025-10-30 07:33
东京车展概况 - 2025年度日本移动出行展在东京开幕,是观察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趋势的重要窗口[1] - 展会定位为“移动出行展”而非传统“汽车展”,现场氛围充满“泛出行”元素,包括公务机、游艇、两轮摩托车等[3] - K-Car是展会主场核心,几乎所有的日系车企都展示了K-Car车型,占据了日本汽车市场近40%的份额[5][17] - 展会对成熟的智能电动车展示非常少,与国内车展形成巨大反差,显示出日系车企现实与未来之间的断层[7] - 展会国际化程度不高,欧美大厂参展较少,中国车企中仅有比亚迪为代表[11] 中国车企的挑战 - 比亚迪作为唯一的中国车企,在东京全球首发了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电动K-Car Racco,这是汽车工业史上首次由中国车企为日本市场定制车型[13][15] - 比亚迪采用“钳形攻势”,低端以电动K-Car Racco精准攻击日本品牌电动化进程缓慢的软肋,高端以近3000马力的仰望U9超级跑车颠覆日本市场对中国品牌的固有认知[15][21] - 比亚迪还展示了主流SUV海狮06和T35系列电动卡车,形成全面的产品展示矩阵[23] - 除了整车企业,轻舟智行等中国公司也展示了整车零部件出海和汽车制造仿真技术[25] 日系车企的防守与革新 - 丰田集团全球首发了新一代卡罗拉概念车,采用楔形设计,基于灵活的多动力总成平台[27] - 丰田全球首发了兰德酷路泽家族全新成员“FJ”,并展示了独立的世极品牌SUV,采用独特的“前1、后2”3人座设计[29][31][33] - 雷克萨斯全球首发了LS六轮电动MPV概念车,将旗舰车型重新诠释为“豪华空间”,并展示了LS Coupe概念车和被视为LFA精神续作的Lexus Sport Concept[33][35][37] - 本田全球首发了“Honda 0 α”SUV原型车,与已有的0系列车型构成先锋阵容,并发布了搭载“BOOST模式”的小型纯电原型车Super-ONE Prototype,计划于2026年在日本上市[40][42][46] - 日产全球首发了搭载第三代e-POWER混合动力系统的第四代Elgrand MPV,并展示了来自中国合资伙伴的东风日产N7纯电轿车[49][55] - 斯巴鲁发布了Performance-E STI和Performance-B STI两款概念车,并将北美成功的“Wilderness”系列引入日本市场[58][59][61] - 马自达全球首发了MAZDA VISION X-COUPE和MAZDA VISION X-COMPACT两款概念车,其中大型轿跑概念车搭载转子发动机PHEV系统[63][65][67] K-Car的电气化趋势 - 铃木展示了Vision e-Sky概念车,预示未来K-Car SUV或跨界车型的电动化方向[69][71] - 大发展示了Midget X单座概念车和K-OPEN后轮驱动K-Car跑车概念车,展示K-Car在电动时代的形态创新和驾驶乐趣[73][75] - 本田也展示了一款极具未来感的K-Car类车型[77] 欧洲车企的参与 - 奔驰展示了CONCEPT AMG GT XX概念车,这是其在亚洲的首次亮相,基于专属的AMG.EA纯电架构平台打造[78][80] - 奔驰还带来了全新纯电版CLA和GLC进行日本首秀,其中纯电CLA是首款完全搭载自研MB.OS操作系统的车型[80][82] - 宝马展示了基于800V高压架构的全新iX3,并强调了其氢燃料电池路线,展出的iX5 Hydrogen计划于2028年开始批量生产[84][86] - 现代汽车展出了第二代Nexo燃料电池跨界车,目标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展示了其在氢能领域的领先地位[87][89] 未来出行技术展望 - 丰田专门展示了固态电池技术进展,确认了2027-2028年间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的目标,该电池或可实现10分钟快速充电和超过1000公里续航[90][92] - 本田展示了HondaJet Elite II公务机模型和“可持续火箭”实验机,彰显其向天空和太空进发的梦想[92][95] - 雷克萨斯展示了“Catamaran”双体帆船和“JOBY”空中出行工具模型,展现了其全方位移动出行愿景[95][97]
Lucid与英伟达合作,将推首批L4级自动驾驶电动汽车;本田发布纯电小车Super-ONE:能模拟7速变速器和声浪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10-29 18:32
1.【Lucid与英伟达合作,将推出首批L4级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电动汽车制 造商Lucid宣布,将借助英伟达技术加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此次与英伟达的合作使Lucid得以推出全 球首批搭载英伟达DRIVE AV平台的L4级自动驾驶私家车。此外,Lucid计划部署统一的人工智能工 厂,借助NVIDIA Omniverse和NVIDIA AI Enterprise软件库构建智能工厂,实现企业转型。(新浪 财经) 2.【国内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投入使用】国内首个国家级汽车芯片标准验证中试服务平台在深 圳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我国车规级芯片质量验证与评价能力迈上新台阶。这个平台建有车规级芯片环 境及可靠性试验室、失效分析试验室、信息安全试验室、性能测试试验室等13个专业试验室,配备试 验设备80余套,具备30余项汽车芯片标准的验证试验能力。( 财联社 ) 欢迎加入 睿兽分析会员 ,解锁 AI、汽车、智能制造 等相关 行业日报、图谱和报告 等。 3.【梅赛德斯-奔驰第三季度净利润11.9亿欧元,同比减少31%】梅赛德斯-奔驰集团10月29日公布 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销售额321.5亿欧元,同比减少 ...
Honda’s global output rises 4% in September
Yahoo Finance· 2025-10-29 17:40
Japanese automaker Honda Motor Company reported a 3.8% year-on-year rise in global production to 310,275 vehicles in September 2025, up from 298,845 units in the same month last year, with output in Japan rising by 6.3% to 65,587 units and overseas production 3.2% higher at 244,688 units. In the first nine months of 2025, the company produced a total of 2,591,296 vehicles globally, down by 7% from 2,786,509 units a year earlier, with domestic output slightly higher at 504,118 units, while overseas produc ...
Global Markets Navigate Chip Shortages, Inflationary Shifts, and Policy Initiatives
Stock Market News· 2025-10-29 17:09
Key TakeawaysGold prices have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volatility around the $4,000 per ounce mark, having surpassed this milestone earlier in October 2025 and reaching an all-time high of $4,381.58, though recently dipping below due to easing safe-haven demand.Mercedes-Benz (MBG) reported a substantial 31% year-on-year drop in third-quarter net income to €1.19 billion,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weak sales in China, U.S. tariffs, and intense competition.Honda (HMC) has halted production at its Mexican plant an ...
Honda unveils 0 α electric SUV; India launch in 2027
The Economic Times· 2025-10-29 14:03
The Honda 0 α, developed as an SUV, is designed to blend seamlessly with both urba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 supporting people's lives in every situation, the automaker said at the Japan Mobility Show 2025.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the production model of the Honda 0 α will be launched globally, primarily in Japan and India, in 2027. It will mark Honda’s first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for the Indian market.Honda Motor Co., Ltd. Director, President and Representative, Toshihiro Mibe, said the company is w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