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HMC)

搜索文档
 Global Markets Navigate Chip Shortages, Inflationary Shifts, and Policy Initiatives
 Stock Market News· 2025-10-29 17:09
Key TakeawaysGold prices have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volatility around the $4,000 per ounce mark, having surpassed this milestone earlier in October 2025 and reaching an all-time high of $4,381.58, though recently dipping below due to easing safe-haven demand.Mercedes-Benz (MBG) reported a substantial 31% year-on-year drop in third-quarter net income to €1.19 billion,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weak sales in China, U.S. tariffs, and intense competition.Honda (HMC) has halted production at its Mexican plant an ...
 Honda unveils 0 α electric SUV; India launch in 2027
 The Economic Times· 2025-10-29 14:03
 The Honda 0 α, developed as an SUV, is designed to blend seamlessly with both urba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 supporting people's lives in every situation, the automaker said at the Japan Mobility Show 2025.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the production model of the Honda 0 α will be launched globally, primarily in Japan and India, in 2027. It will mark Honda’s first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for the Indian market.Honda Motor Co., Ltd. Director, President and Representative, Toshihiro Mibe, said the company is wo ...
 芯片短缺,本田北美本周开始停工,汽车行业“停产潮”要来了?
 华尔街见闻· 2025-10-29 10:24
一场围绕基础芯片的地缘政治争端,正演变为全球汽车生产的供应链危机。 周一本田宣布将其位于安大略省Alliston的组装厂产能削减一半,该厂负责生产思域轿车和CR-V运动型 多用途车。 数据显示,去年安世营收约20亿美元,其中约60%来自汽车行业。 影响或扩散至其他行业 据媒体援引当地工会主席Vito Beato透露,工厂减产将持续到周三,从周四开始停产一周,然后在下周 晚些时候恢复一半的产量。 环球时报报道,本月早些时候,荷兰政府以"经济安全"为由,对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实施 运营冻结并暂停中方控制权。这一系列行为试图将中国企业多年投入的资本与技术成果据为己有,被不 少人称为21世纪的"海盗劫掠",引发国际舆论哗然。 这导致部分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芯片库存告急,可能在未来几天内耗尽。分析师警告称,由于这些基 础芯片广泛应用于车辆的众多部件,此次问题可能无法简单通过临时采购替代品来解决。 基础芯片难以快速替代 尽管安世半导体生产的并非尖端半导体,但这些基础芯片在汽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替代供应变得复杂。 沃尔沃首席执行官HSamuelsson表示: 这些并不是非常战略性的组件,但有数百个,分布在车锁系统、 ...
 「隐形冠军」神话终破灭
 36氪· 2025-10-29 08:16
以下文章来源于巨潮WAVE ,作者谢泽锋 巨潮WAVE . 融入时代巨潮,发现商业决策。 时代产物。 文 |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来源| 巨潮WAVE(ID:WAVE-BIZ) 封面来源 | Unsplash 1986年的某一天,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与哈佛商学院教授西奥多·莱维特共同探讨德国出口持续的成功经验时,他们一致地认识到:德国的成功更应该归因 于众多的中小公司。 此后,经过大量研究,西蒙提出一个企业管理学界的术语——"隐形冠军"。 他发现中小企业才是德国出口的主力,这些企业普遍不被外界熟知,但却是细分市场的顶流选手。他们深耕细分赛道,练就独门绝技,收入体量不大,却能 悄然在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占据绝对优势。 这一理论迅速风靡全球。在德国、日本、美国的工业体系中,这些鲜为人知的"小巨人"们发挥了巨大作用,和全球知名的超级品牌们一起,成为了全球化的 主角。 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的完整度、规模都已经超过了所有单一国家,诞生了数量庞大的世界500强企业,"隐形冠军"的数量增长更是有目共睹。他 们低调潜行,用自己和欧美日企业截然不同的生存和经营哲学,构筑着中国制造的基本盘。 随着中国高端工业产业链的 ...
 Automaker Production Stoppages Begin Over Semiconductor Shortage
 WSJ· 2025-10-29 06:55
Honda begins temporary production reductions and stoppages this week at North American factories. ...
 特朗普东京晚宴邀OpenAI、赛富时(CRM.US)CEO齐聚 共庆日对美投资大单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8:57
 美日投资合作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宣布日本对美投资成果,受邀企业领袖包括赛富时、东芝、乐天集团、OpenAI、本田汽车和安杜里尔工业公司 [1] - 根据美日贸易框架,日本承诺为美国项目提供5500亿美元资金支持,作为交换,特朗普降低并设定了日本商品关税上限 [1] - 美日双方重点推介制造业与能源领域合作协议,潜在项目投资金额从3.5亿美元到高达1000亿美元不等 [1]   投资协议细节与案例 - 投资协议核心目的是澄清对5500亿美元资金条款的解读分歧,特朗普称其政府可"自主支配投资"且90%收益归美国,而日本方面表示该承诺涵盖投资、贷款及贷款担保等多种形式,本质是为日本企业在美项目提供支持 [2] - 日本向美国展示的投资地图案例包括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丰田汽车与松下控股共建电池工厂,以及东陶公司在佐治亚州投资2.2亿美元建设卫浴产品生产基地 [2]
 汽车早餐 | “半固态电池”或统一更名“固液电池”;加拿大对中国卡车用车身启动双反调查;1-9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3.4%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8 09:13
 宏观经济与物流活动 - 10月20日至26日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达5904.2万辆,环比增长1.59% [2] - 同期邮政快递揽收量约45.63亿件,环比增长15.69%;投递量约44.01亿件,环比增长11.59% [2] - 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3732.0亿元,同比增长3.2% [3] - 1-9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 [3]   汽车制造与供应链 - 丰田汽车9月全球销量达87.9314万辆,同比增长3.1%;日本本土产量30.1626万辆,同比增长8.5% [8] - 本田汽车9月全球产量31.0275万辆,同比增长3.8%;其中中国市场产量6.3366万辆,同比增长25.7% [10] - 加拿大对原产于中国的特定规格卡车用车身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6] - 安世半导体发出供应中断预警,可能影响日本及全球汽车制造商供应链 [7]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技术 - 主管部门拟将“半固态电池”统一命名为“固液电池”以规范市场 [4] - 奇瑞汽车公布购置税补贴方案,单辆车最高补贴1.5万元,覆盖旗下多品牌符合2026年减税要求的新能源车型 [12] - 亿纬锂能股东拟以询价方式转让不超过4077.6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 [16]   企业战略与市场拓展 - 赛力斯H股计划于11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全球发售基础发行股数为1亿股,发行价最高不超过每股131.50港元 [13] - 小鹏汽车进驻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及柬埔寨市场,在波罗的海地区引入G6、G9等车型 [15] - Unity中国与零跑汽车签署战略协议,将联合开发下一代智能座舱交互体验 [14] - 东风汽车集团任命王俊为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11]   低空经济政策支持 - 广东省发布措施支持低空经济发展,鼓励广州、深圳、珠海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稳步开通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 [5]
 Honda Motor acquires stake in India's OMC Power to develop clean energy batteries
 Reuters· 2025-10-27 16:30
India's renewable energy service company OMC Power, backed by Japan's Mitsui & Co and Chubu Electric Power , said on Monday that Japanese automaker Honda Motor has taken an equity stake in the company to jointly build clean energy storage batteries. ...
 Honda Motor invests in OMC Power; picks up minority stake
 BusinessLine· 2025-10-27 15:55
 投资交易概述 - 日本汽车巨头本田汽车公司收购了印度本土公司OMC Power的少数股权,持股比例在5%至10%之间[1] - 此次投资是本田汽车在印度分布式能源平台领域的首次投资[3] - 本田汽车成为OMC Power的第三家日本投资方,另外两家现有投资者为三井物社(持股26%)和中部电力(持股30%)[4][5]   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 双方为达成商业合作已进行超过4年的谈判,此次投资是多年研发、市场研究、可行性研究和客户试验的成果[3] - 合作被视为双赢,本田汽车将分享其技术知识,而OMC Power将为其提供在1吉瓦发展旅程中的机会[4] - 合作伴随OMC Power新业务垂直领域的拓展,即部署电动汽车电池作为电池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重新利用旧EV电池支持不间断电源等应用[2] - 下个月将有两位本田汽车官员加入OMC Power的管理团队,以提供技术支持[7]   OMC Power业务发展与产能规划 - OMC Power正在印度建设1吉瓦峰值的可再生能源组合[1] - 公司计划在1吉瓦峰值容量中,约600兆瓦峰值来自医疗保健领域的客户屋顶太阳能项目,目前该领域产能为75兆瓦峰值[5] - 约200兆瓦峰值将增加至其电信领域绿色能源业务,目前该公司向塔公司供电的产能为15兆瓦峰值[6] - 为服务农村地区,公司计划在其智能电网中再增加100兆瓦峰值,使其运营产能达到10兆瓦峰值[6] - OMC Power将在太阳能EPC领域为MSME和商业及工业客户增加100兆瓦峰值,起始产能为5兆瓦峰值[6] - 所有项目将在北方邦、北阿坎德邦、中央邦、比哈尔邦、贾坎德邦、阿萨姆邦和东北部各邦开展[7]
 「隐形冠军」神话终破灭
 投资界· 2025-10-26 16:32
 隐形冠军理论概述 - 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隐形冠军”概念,指那些在细分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公众认知度低但全球市场份额领先的中小企业[4] - 隐形冠军的经典标准为全球市场份额前两位或年销售额低于10亿美元,后放宽至世界排名前三或某一大陆第一,年营业额低于50亿美元[5] - 全球隐形冠军数量为3406家(2023年),其中德国高达1573家,美国350家,日本283家,中国为97家[9]   传统隐形冠军的商业模式与作用 - 隐形冠军企业普遍聚焦于被人忽视的“窄门”行业,如按钮、添加剂、宠物牵引绳等,其“不出风头”的沉默态度甚至是商业模式的一部分[10] - 德国企业Weckerle占据全球85%的口红机器制造市场,Flexi公司凭借可伸缩狗绳产品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并销往90多个国家[11] - 日本企业在精密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如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等霸占全球芯片领域7成以上份额,信越化学与胜高SUMCO两家日企拿下全球高纯度硅片一半以上市场[11] - 这些顶尖制造业企业曾造就德国20世纪50-60年代以及日本80-90年代的经济“黄金十年”,日本GDP在1987年占全球15%,超过德国与法国总和[14]   德国与日本隐形冠军的衰退 - 德国经济出现结构性危机,2023年GDP下降0.2%,连续两年萎缩,2024年第二季度经济环比又下降0.3%[16] - 自2021年以来,德国制造业企业破产数量增长80%以上,2024年德国每6家破产的大型企业中就有一家是汽车零部件商[16] - 汽车产业巨头大规模裁员,博世裁员超过2.5万人,采埃孚计划在德国削减1.1万至1.4万个岗位,大众计划到2030年前让3.5万人下岗[16] - 168年历史的汽车门锁供应商基克特宣告破产,其为全球1/3车辆提供门锁系统,其他如伟巴斯特、Moll、BBS、Recaro等知名零部件企业也进入“死亡”名单[19] - 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中,德国传统品牌陷入困境,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销量903万辆,同比下滑2.3%,而比亚迪销量427万辆,同比增长41.26%[21] - 日本和德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缓慢,日本政府直到2024年7月才宣布全面淘汰软盘,德国被称为“数字化绿洲中的发展中国家”[24][26] - 日本使用AGI的人数仅有9%,而中国接近60%居世界第一,美国超过50%,反映出德日在新兴技术应用上的滞后[26]   中国企业的崛起与反超 -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全球科技前沿行业,中美两国占据主导,德国和日本声量稀少[24] - 根据《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美两国独角兽数量超过七成,前30名中无一家德国或日本企业,估值最高的德国独角兽仅排在39名[29] - 全球独角兽估值前列企业中,中国占据多席,包括字节跳动(22000亿元)、蚂蚁集团(6350亿元)、微众银行(2400亿元)、小红书(1900亿元)等[31] - 2014-2020年间,中国企业收购了300家德国公司,典型案例包括均胜电子收购普瑞、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等[32] - 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国已有15家企业入围全球百强榜,4家进入前50,中国企业息税前利润率5.7%为全球最高,高于欧洲的3.6%和韩国的3.4%[32] - 中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单项冠军企业1500多家,赫尔曼·西蒙识别出的中国隐形冠军数量已从约100家增至300家[33] - 具体案例如运城制版集团、义乌双童吸管(占据世界30%份额)、中集集团等,均在细分市场达到第一或唯一地位[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