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田技研(HMC)
icon
搜索文档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14日(周一)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14 11:08
汽车行业市值数据 - 比亚迪以1360.61亿市值位居榜首 但单日下跌21.7亿[2] - 法拉利以887.78亿市值位列第二 单日下跌13.15亿[2] - 梅赛德斯奔驰597.78亿市值 宝马汽车566.63亿且单日上涨1.19亿[2] - 大众汽车537.15亿市值 单日微跌0.48亿[3] - 现代汽车表现亮眼 单日市值上涨21.73亿至373.36亿[3] - 上汽集团市值284.62亿 单日涨幅达9.68亿[3] - 理想汽车市值280.63亿 单日上涨4.66亿[3] - 小鹏汽车市值165.68亿 单日微跌0.28亿[3] - 长安汽车市值156.36亿 单日微涨0.12亿[4] - Rivian市值156.09亿 单日下跌3.48亿[4] - 日产汽车市值75.25亿 单日上涨2.18亿[4] 汽车行业交易量数据 - 法拉利单日交易量达490.66亿 远超其他车企[2] - 玛鲁蒂铃木单日交易量146.68亿 表现突出[3] - 大众汽车交易量109.85亿 宝马汽车100.03亿[2][3] - 福特汽车交易量仅11.78亿 斯特兰蒂斯10.07亿[3] - 塔塔汽车交易量7.91亿 为榜单最低值之一[3] - Zeekr交易量27.47亿 超过其69.83亿市值的39%[4] 市值变动趋势 - 10家车企市值上涨 现代汽车涨幅最大(+21.73亿)[3] - 14家车企市值下跌 比亚迪跌幅最大(-21.7亿)[2] - 保时捷单日市值下跌6.5亿 马恒达下跌13.28亿[3] - 起亚汽车上涨3.72亿 吉利汽车上涨1.29亿[3] - 斯巴鲁上涨1.62亿 五十铃上涨0.58亿[4]
日系三大车企6月在华销量出炉:日产止跌,本田继续承压
巨潮资讯· 2025-07-14 11:03
丰田汽车销量表现 - 丰田6月在中国市场销售新车15.77万辆,同比增长3.7% [2] - 上半年累计销量74.2万辆,同比增长8.63% [2] - 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和口碑为增长提供支撑 [2] - 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持续投入和丰富产品矩阵增强竞争力 [2] 日产汽车销量表现 - 日产6月销售新车5.38万辆,同比增长1.9%,结束连续15个月同比下跌 [2] - 上半年累计销量27.96万辆,同比下降21.02% [2] - 新车型设计和配置更贴合中国消费者需求 [2] - 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调整助力复苏 [2] 本田汽车销量表现 - 本田6月销量同比下降15.2%至5.85万辆,连续17个月同比下行 [3] - 上半年累计销量31.52万辆,同比下降24.2% [3] - 电动化转型速度滞后可能影响竞争力 [3] - 发动机技术优势未充分转化为市场表现 [3] 日系车企整体市场表现 - 丰田保持稳健增长,日产止跌回升,本田持续下行 [2][3] - 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成效将决定未来市场地位 [3] - 产品策略和消费者需求匹配度是关键竞争因素 [2][3]
从濒临崩盘到集体回暖 合资车企惊天“逆袭”背后
经济观察网· 2025-07-12 09:23
合资车企销量反弹 - 2025年上半年多数合资车企实现销量增长,一汽丰田以16%增速领跑,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分别增长3.5%、2.3%,广汽丰田增长11%,上汽通用同比增长8.6% [2] - 本田两家合资公司与东风日产仍未摆脱下滑态势,本田在华销量31.5万辆同比下滑24%,日产同比下滑15% [4] - 头部德系和日系车企如大众、丰田1-5月呈现正增长态势,4-5月降幅收窄或由负转正 [2] 燃油车市场表现 - 一汽-大众1-6月累计销售43.61万辆,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至7.6% [3] - 上汽大众终端销量52.3万辆,朗逸、帕萨特、途观等燃油车分别贡献13.7万、11.7万、9.1万辆 [3] - 广汽丰田凯美瑞、汉兰达等燃油车同比增长30%,上汽通用昂科威Plus累计增近200% [3] - 6月主流合资品牌燃油车零售51万辆同比增5%,朗逸(2.3万)、速腾(2.2万)、轩逸(2.1万)等经典车型表现突出 [3] 新能源领域短板 - 6月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5.3%,远低于自主品牌的75.4%,销量前20车企中仅上汽大众勉强上榜 [3] - 合资车企新能源份额为3.1%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仅有大众ID系列、丰田bZ系列等少数车型表现尚可 [4] - 合资车企可借助中方纯电平台及中国科技生态弥补智能座舱、智驾短板 [4] 智能化转型策略 - 合资车企通过燃油车智能化"补课"提升竞争力,与华为、Momenta、地平线等合作落地智能驾驶技术 [5][6] - 一汽-大众推动燃油车端到端大模型技术,上汽大众推出途昂Pro等L2+级辅助驾驶车型,上汽通用计划更新8款燃油车提升智能化 [6] - 奥迪A5L/Q5L将搭载华为乾崑技术实现无图L2级辅助驾驶 [6] 本土化与渠道管理 - 丰田推进RCE体制下放管理权,中国工程师主导车型开发,多家车企计划进军增程动力市场 [7] - 合资品牌采取"降量保价"和"一口价"模式稳定渠道及价格,改善经销商盈利预期 [7][8] - 需实现产品定义、供应链、组织流程等全方位本土化以适应中国市场 [7] 电动化战略调整 - 本田、奥迪、奔驰等放缓电动化步伐,转向混动化或燃油车/电动车并行发展 [9] - 跨国车企因电动车业务亏损(如福特2024年亏51亿美元)及欧美政策变化调整战略 [10] - 行业预测合资品牌份额或从40%降至10%,需平衡燃油车优势与电动化转型 [9][10] 未来竞争格局 - 主流合资品牌回归燃油车核心优势,形成与本土新能源车的两大阵营竞争 [10] - 合资阵营需突破智能化、效率及成本瓶颈,本土阵营需提升产品安全与可靠性 [10] - 新能源渗透率或进入平台期,合资车企可深挖燃油车置换需求延长生命周期 [11]
据日经新闻:日产将向本田供应在美国密西西比工厂生产的皮卡车。
快讯· 2025-07-11 17:05
日产与本田合作 - 日产将向本田供应在美国密西西比工厂生产的皮卡车 [1]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11日(周五)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11 11:12
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市值排名 - 大众汽车以553.17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单日涨幅8.12% [3] - 通用汽车以511亿美元市值排名第二,单日涨幅5.56% [3] - 福特汽车以473.61亿美元市值排名第三,单日涨幅3.2% [3] - 玛鲁蒂铃木以466.1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四,单日涨幅6.62% [3] - 保时捷以455.55亿美元市值排名第五,单日涨幅11.33% [3] 市值涨幅显著的公司 - 保时捷单日涨幅最高达11.33% [3] - 大众汽车单日涨幅8.12% [3] - 玛鲁蒂铃木单日涨幅6.62% [3] - 通用汽车单日涨幅5.56% [3] - 上汽集团单日涨幅5.33% [3] 市值跌幅显著的公司 - 赛力斯单日跌幅最大达14.59% [3] - 吉利汽车单日跌幅2.13% [3] - 小鹏汽车单日跌幅2.11% [3] - 马恒达汽车单日跌幅1.96% [3] 其他 notable 市值变化 - 蔚来汽车单日涨幅4.73% [4] - Zeekr单日涨幅2.98% [4] - 斯巴鲁单日涨幅3.86% [4] - 雷诺单日涨幅2.29% [4] - 日产单日涨幅1.61% [4] 中国车企表现 - 上汽集团市值281.42亿美元,单日涨幅5.33% [3] - 理想汽车市值272.56亿美元,单日涨幅0.19% [3] - 长城汽车市值228.11亿美元,单日涨幅1.04% [3] - 长安汽车市值155.69亿美元,单日涨幅0.12% [4] - 广汽集团市值88.96亿美元,单日涨幅0.71% [4] - Leapmotor市值87亿美元,单日涨幅0.9% [4] 新兴电动车企 - 赛力斯市值300.63亿美元,单日跌幅14.59% [3] - 小鹏汽车市值166.48亿美元,单日跌幅2.11% [3] - 蔚来汽车市值83.12亿美元,单日涨幅4.73% [4] - VinFast Auto市值82.56亿美元,单日涨幅0.7% [4] - Zeekr市值68.99亿美元,单日涨幅2.98% [4] 日韩车企表现 - 本田汽车市值419.31亿美元,单日涨幅2.04% [3] - 现代汽车市值376.06亿美元,单日涨幅0.71% [3] - 起亚汽车市值290.31亿美元,单日涨幅3.44% [3] - 日本铃木汽车市值219.52亿美元,单日涨幅2.43% [3] - 斯巴鲁市值129.51亿美元,单日涨幅3.86% [4] - 五十铃市值94.52亿美元,单日涨幅0.95% [4] - 日产市值73.69亿美元,单日涨幅1.61% [4] 欧洲车企表现 - 斯特兰蒂斯市值299.56亿美元,单日涨幅2.61% [3] - 雷诺市值141.04亿美元,单日涨幅2.29% [4]
叫停电动车研发,本田在打什么算盘?
36氪· 2025-07-11 10:42
本田电动化转型战略 - 公司电动化转型策略较为被动,更多基于政策调整而非主动出击,相比同行如大众、丰田等进攻强度不足 [1] - 近期因美国终止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取消7500美元新车抵免及4000美元二手车抵免),公司叫停部分电动车研发以止损 [6][9] - 全球电动化态度分化:欧洲转型力度放缓,中国市场需求强劲,导致公司采取区域差异化策略(如中国加大投入,欧美收缩) [6][1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2025年CES展发布0系列概念车(0 Saloon/0 SUV),计划在俄亥俄州电动车中心量产,但后续进展受政策环境影响 [4] - 调整研发投入:原计划10万亿日元纯电研发预算削减至7万亿日元,重心转向混动领域 [10] - 2027-2030年规划推出13款下一代HEV车型,目标提升燃油效率10%、降低混动系统成本30%(较2023年) [12] 合作项目进展 - 与索尼合资公司(Sony Honda Mobility)2023年财报显示运营亏损520亿日元(约26亿人民币),收入为0,新车Afeela市场反响平淡 [8] - 终止与通用汽车联合开发经济型电动车计划,基于奥特能平台的本田Prologue前景不明 [9] 中国市场策略 - 中国新能源市场特殊性迫使公司调整策略,但产品研发仍延续"本田主导+属地修改"模式,未能完全适应当地需求快速变化 [14] - 烨品牌等新车迭代存在"本田特色",但用户需求响应速度不足,导致市场份额与品牌美誉度下滑 [14][16] - 需强化中国研发团队自主权,从产品定义到技术取舍全面本土化,以应对丰田、日产等竞品的成功案例 [16] 行业环境观察 - 电动车产业已脱离早期环保驱动逻辑,政策波动(如欧美补贴退坡)直接影响车企战略节奏 [6] - 全球车企电动化目标趋同,但区域市场执行路径分化,中国成为不可忽视的核心战场 [1][12]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10日(周四)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10 11:08
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市值排名 - 大众汽车以5481.9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单日涨幅8.42% [3] - 通用汽车以5054.3亿美元排名第二,单日涨幅3.66% [3] - 福特汽车以4644.6亿美元位列第三,单日涨幅5.87% [3] - MS玛鲁蒂铃木以4594.8亿美元排名第四,单日涨幅2.06% [3] - 保时捷以4468亿美元排名第五,单日跌幅6.8% [3] 显著涨幅 - 本田汽车单日涨幅达11.33%,市值升至4172.7亿美元 [3] - 雷诺单日涨幅2.2%,市值增至1395.4亿美元 [4] - 五十铃单日涨幅0.24%,市值为944.6亿美元 [4] 显著跌幅 - 现代汽车单日跌幅5.94%,市值降至3773.5亿美元 [3] - 赛力斯单日跌幅3.56%,市值降至3142.5亿美元 [3] - 小鹏汽车单日跌幅2.73%,市值降至1722.3亿美元 [3] 其他关键数据 - 理想汽车市值2749.4亿美元,单日涨幅2.02% [3] - 蔚来汽车市值765.4亿美元,单日跌幅0.44% [4] - 日产汽车市值720.8亿美元,单日跌幅1.03% [4] - Zeekr市值665.2亿美元,单日跌幅0.51% [4]
Honda pulls the plug on large electric SUV as driver demand for battery powered cars plummets
New York Post· 2025-07-10 01:28
本田电动车战略调整 - 公司暂停大型电动SUV开发计划 因美国市场需求低于预期 [1][2][4] - 决策受特朗普取消7500美元联邦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直接影响 [2][4] - 研发预算削减约480亿美元(7万亿日元) [4] 美国政策影响 - 电动车补贴政策变动被特朗普称为"大型美丽法案" 遭特斯拉CEO马斯克强烈反对 [4][7] 大型电动车市场现状 - 行业数据显示七座电动车销售乏力 起亚EV9在澳洲年销量仅165辆 不及燃油版索兰托同期5165辆的销量 [8][11] - 传统车企电动车与燃油车销售比悬殊 奔驰S级与EQS销量比为25:1 大众Tiguan系列与ID系列销量比达10:1 [11] 行业动态 - 多家车企推迟电动化计划 法拉利暂停电动SUV项目 兰博基尼延迟基于保时捷卡宴的电动车型 奥迪延长燃油车期限 奔驰增加V8车型应对市场需求 [12] - 本田六个月前曾寻求与日产合并 反映战略调整频繁 [5]
大型纯电SUV 确认取消!本田突然宣布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09 21:55
行业趋势变化 - 汽车行业形势发生显著变化 制造商重新审视全面电动化路线图 美国电动汽车普及速度放缓且联邦税收优惠即将取消 [2] - 市场需求减弱及美国政治因素导致本田停止开发大型电动SUV并削减2030年电动汽车投入计划 [3][4] - 特朗普签署法案取消7500美元新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该政策将于2025年9月30日到期 [5] 本田战略调整 - 本田终止原计划2027年推出的大型电动SUV开发 该车基于全新电动架构 续航480公里 原计划在美国俄亥俄州生产 [7][8] - 2024年5月本田仍宣称电动汽车是小型移动产品最有效解决方案 目标2040年实现100%电动化 但到2024年已多次调整计划 [10] - 2022年计划推出30款电动车 2030年产量超200万辆 后缩减为到2030年电动车占比30% 2024年暂停加拿大数十亿美元电动车中心投资 [13] - 2024年4月转向混合动力车型 与电动车共线生产 5月CEO表示2030年电动车占比预期降至20% [13][15] - 电动车领域投资预算削减30% 从10万亿日元降至7万亿日元 约合690亿降至484亿美元 [15] - 计划未来四年推出13款混动车型 2030年混动销量目标220万辆 较2025年增长120% [18] 其他车企动态 - 路特斯取消2028年全面电动化计划 转向混动车型 保时捷增加混动车型选择 承认无法实现2030年80%电动化目标 [22] - 沃尔沃放弃2030年纯电目标 改为90%插混+纯电 日产取消小型电动SUV计划 [22] - 宝马称内燃机是"基础" 兰博基尼押注合成燃料 奔驰延长发动机寿命 奥迪宣布再生产汽油机10年 [22] - 福特逐步放缓电动车计划 捷豹路虎搁置印度10亿美元电动车工厂 日产取消美国电动轿车生产计划及日本11亿美元电池厂 [23][24] 行业整体态势 - 过去6-9个月车企意识到电动车计划与消费者需求不符 正集体调整战略 [22] - 2025年汽车行业面临巨大变革 制造商应对变化削减电动车投资 [24]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9日(周三)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09 11:13
汽车行业市值及股价表现 - 大众汽车市值5456亿美元 股价单日涨幅679% 成交量107亿[2] - 通用汽车市值50177亿美元 股价涨幅354% 成交量5219亿[2] - 保时捷市值46858亿美元 股价大涨158% 成交量5144亿[2] - 福特汽车市值46088亿美元 股价上涨357% 成交量1168亿[2] - 玛鲁蒂铃木市值45919亿美元 股价下跌394% 成交量14481亿[2] - 本田汽车市值40595亿美元 股价上涨901% 成交量2977亿[2] - 现代汽车市值38316亿美元 股价涨幅978% 成交量549亿[2] 中国车企表现 - 赛力斯市值3175亿美元 股价微跌029% 成交量1944亿[2] - 上汽集团市值28023亿美元 股价下跌146% 成交量242亿[2] - 理想汽车市值2752亿美元 股价上涨245% 成交量2698亿[2] - 长城汽车市值22926亿美元 股价微涨082% 成交量307亿[2] - 小鹏汽车市值1723亿美元 股价微涨019% 成交量1793亿[2] - 蔚来汽车市值7654亿美元 股价上涨197% 成交量35亿[3] - 吉利汽车市值21685亿美元 股价上涨438% 成交量215亿[2] 其他国际车企 - 斯特兰蒂斯市值29205亿美元 股价上涨895% 成交量1011亿[2] - 起亚汽车市值28482亿美元 股价微涨057% 成交量7235亿[2] - 雷诺市值13729亿美元 股价微涨021% 成交量4752亿[3] - 日产市值7296亿美元 股价下跌207% 成交量209亿[3] 新兴电动车企 - 长安汽车市值1561亿美元 股价上涨133% 成交量179亿[3] - Leapmotor市值8767亿美元 股价下跌156% 成交量751亿[3] - VinFast Auto市值8209亿美元 股价微跌023% 成交量35亿[3] - Zeekr市值6652亿美元 股价微涨051% 成交量2617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