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田技研(HMC)
icon
搜索文档
这一日系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即将在华示范运行
第一财经· 2025-10-23 19:39
本田与东风氢燃料电池合作项目 - 本田中国与东风汽车集团共同启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社会示范运行 [3] - 示范运行由合资公司武汉东本储运有限公司在武汉现有物流线路率先展开 后续将拓展至广州 上海等地区 [3] - 项目核心目标包括验证燃料电池技术在中国实际运输环境中的适用性 掌握车辆实际使用状态并核算运行成本 评估市场竞争优势与接受度 [3] - 2023年双方已完成本田燃料电池系统与东风轻型商用车的整车搭载技术验证 测试了车辆环境适应性 动力经济性及耐久性等综合性能 [3] 日系车企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 - 日系车企将氢燃料电池作为实施低碳战略的核心途径之一 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已着手燃料电池开发 [3] - 本田于2008年推出燃料电池轿车FCX Clarity 宣称续航里程可达620公里 [3] - 丰田第一代MIRAI于2014年上市销售 宣称快充3分钟 续航600km [4] - 丰田在2024年2月东京展会公开新款氢燃料电池系统 可将续航里程提升20% 搭载对象可扩展至大型卡车等商用车 计划自2026年起向日本 欧洲 北美 中国等市场投放 [4] 日本政府氢能政策支持 - 日本2023年4月修订《氢能基本战略》 目标是到2030年氢能供给量达到300万吨 到2050年达到2000万吨 [4] - 日本计划在此后15年内由政府和民间共同投资15万亿日元 引导和鼓励民间企业积极建设氢社会 [4] 氢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的挑战与调整 - 氢燃料电池汽车仍存在技术瓶颈和高成本问题 [4] - 本田汽车于2024年6月宣布调整位于日本栃木县茂木市的下一代燃料电池模块生产工厂建设计划 原计划2028财年开始运营 年产能3万辆 [4] - 鉴于全球氢能源市场环境变化 本田决定重新评估计划 降低初始产能 推迟全面投产时间 并退出相关政府补贴项目 [4] 本田氢能业务长期战略 - 本田计划到2050年实现其所有产品和企业活动的碳中和 [5] - 公司已确定下一代燃料电池模块的四大核心应用领域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商用车 固定式发电机和建筑机械 [5] - 本田正努力将氢能源业务打造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 [5]
燃油车智能化反攻:L2+成标配,合资品牌的价量博弈
36氪· 2025-10-23 16:16
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当新能源车渗透率即将突破60%的舆论愈演愈烈,"配置升级+价格下沉"已成为燃油车的核心 破局路径。燃油车销量环比三连涨的曲线,也让"燃油车疲软"的判断受到一定冲击。 从一汽-大众探岳L以17.69万元起售的"油电同智"标杆,到一汽奥迪A5L、丰田凯美瑞等经典车型通过智能化升级重夺 市场份额,燃油车用一场反击战证明: 在智能化浪潮中,传统动力形式并非注定退场。这场战役的核心,是合资品牌以价格让渡换取市场空间, 以技术迭代弥补智能化短板,在市场中继续保持自己的份额。 L2+如何成为市场敲门砖 但价格战并非简单的"亏本赚吆喝"。燃油车企通过规模化摊薄研发成本、优化供应链效率,将智能化配置成本压缩至 新能源车型的60%以下。以探岳L为例,其搭载的L2+级智驾系统整合了大疆车载的视觉感知方案与高通8155芯片,支 持高速NOA和拥堵辅助功能。这种油电同智的策略,切中消费者对智能化体验的渴求与对补能焦虑的担忧。黄河以北 至东北等北方市场,燃油车凭借-20℃低温下稳定的表现和续航能力,仍旧是消费者的优先选择。 合资品牌的"以价换量"策略背后,是市场对燃油车价值的重新评估。当新能源车企陷入"堆砌参数 ...
东南亚两轮车“油改电”,日企叫苦
环球时报· 2025-10-23 08:15
与汽车市场相似,东南亚两轮车市场长期被日系品牌主导。当前,该地区多个国家积极推进两轮车电动化转型,依赖传统路径的日本摩托车企业 遭到显著冲击。与此同时,东南亚本土企业和中国制造商正积极布局,把握"油改电"带来的新机遇。 日本发出警告 据路透社21日报道,日本政府以及该国一些摩托车制造商已向越南发出警告,称河内计划实施的限制汽油动力两轮车的举措可能会导致就业岗位 减少,并扰乱日企主导的越南两轮车市场。 越南是全球摩托车人均拥有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市场之一。印度市场研究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越南摩托 车市场价值达46亿美元。 据越通社报道,为应对严重的空气污染,根据越南总理范明政发布的行政令,自2026年7月1日起,河内一环路内不再允许燃油摩托车通行;到 2030年,所有使用化石燃料的个人交通工具将不被允许在河内三环路内通行。胡志明市计划到2028年将40万辆汽油摩托车替换为电动两轮车。预 计禁令将扩展到全国其他地区。 日本共同社21日报道称,越南政府称电动车才是越南的未来。越南的目标是,到2030年,全国1/5以上的摩托车实现电力驱动。 这一"禁令"让在越南市 ...
财经观察:东南亚两轮车“油改电”,日企叫苦
环球时报· 2025-10-23 06:52
据越通社报道,为应对严重的空气污染,根据越南总理范明政发布的行政令,自2026年7月1日起,河内一环路内不再允许燃油摩托车通行;到 2030年,所有使用化石燃料的个人交通工具将不被允许在河内三环路内通行。胡志明市计划到2028年将40万辆汽油摩托车替换为电动两轮车。预 计禁令将扩展到全国其他地区。 日本共同社21日报道称,越南政府称电动车才是越南的未来。越南的目标是,到2030年,全国1/5以上的摩托车实现电力驱动。 【环球时报驻日本、新加坡特约记者 王天晴 辛斌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编者的话: 与汽车市场相似,东南亚两轮车市场长期被日系品牌主导。 当前,该地区多个国家积极推进两轮车电动化转型,依赖传统路径的日本摩托车企业遭到显著冲击。与此同时,东南亚本土企业和中国制造商正 积极布局,把握"油改电"带来的新机遇。 日本发出警告 据路透社21日报道,日本政府以及该国一些摩托车制造商已向越南发出警告,称河内计划实施的限制汽油动力两轮车的举措可能会导致就业岗位 减少,并扰乱日企主导的越南两轮车市场。 越南是全球摩托车人均拥有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市场之一。印度市场研究公司Mordor Inte ...
日本汽车股走高,丰田汽车股价涨4.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08:29
每经AI快讯,10月22日,日本汽车股走高,丰田汽车股价上涨4.7%,本田汽车股价上涨4.0%,马自达 汽车股价上涨3.6%。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Factbox-Automakers pool with EV makers to avoid EU emissions fines
Yahoo Finance· 2025-10-21 22:43
罚款规定 - 欧盟对汽车制造商的碳排放罚款最初针对2025年水平 潜在罚款金额可能高达150亿欧元(约合175亿美元)[1] - 2024年3月 欧洲委员会调整合规标准 允许汽车制造商基于2025年至2027年的平均排放水平来遵守规定[1] 联盟概况 - 所有当前已确定的联盟协议(以其“池管理人”命名)将于2024年底到期 预计未来几年将续签[2] 具体联盟构成 - 日产公司于2023年10月与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组成联盟[3] - KG Mobility于2023年9月底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组成联盟[4] - 特斯拉联盟于2024年1月形成 成员包括Stellantis、丰田、福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零跑汽车、马自达和斯巴鲁 本田和铃木于2024年3月加入该联盟[5] - 梅赛德斯联盟于2024年1月形成 成员包括梅赛德斯、沃尔沃汽车、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星和smart汽车 沃尔沃汽车和极星均由中国吉利控股集团支持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持有梅赛德斯9.69%的股份 smart汽车是梅赛德斯与吉利的合资企业[6] 电动汽车市场展望 - 根据咨询公司艾睿铂的数据 电动汽车占去年欧洲轻型汽车总销量的12% 预计今年将达到15%[7] - 预计到2027年 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增至24% 到2030年底将增至40%[7]
Honda Announces On-Sale Date for Battery-Powered Walk-Behind Lawn Mowers
Globenewswire· 2025-10-21 22:30
Battery-powered Honda HRN, HRX Series and HRC walk-behind lawn mowers will be available for sale in November 2025, build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emium Honda gas-powered lawn mowers they replace.All-new Honda lawn mowers diversify the company’s outdoor power product portfolio, delivering an extraordinary ownership experience while providing environmentally sound lawn care options for a variety of users, conditions and applications.The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battery-powered lineup redefines the leg ...
Exclusive: Japan warns Vietnam of job losses as Hanoi motorbike ban hits Honda
Reuters· 2025-10-21 13:19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some of the nation's top manufacturers have warned Vietnam that a planned ban on petrol-powered motorbikes in Hanoi could spark job losses and disrupt a $4.6 billion market... ...
“隐形冠军”神话终破灭
虎嗅· 2025-10-21 12:59
隐形冠军理论起源与定义 - 赫尔曼·西蒙提出“隐形冠军”概念,指那些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公众认知度低的中小企业 [1][2] - 初始标准为全球市场份额前两位、年销售额低于10亿美元、公众认知度低,后放宽为世界排名前三或某一大陆第一,年营业额低于50亿美元 [8] - 这些企业深耕细分赛道,在产业链关键节点占据绝对优势,是德国等国家出口的主力 [3][4] 全球隐形冠军分布与作用 - 全球隐形冠军数量为3406家(2023年),德国有1573家,美国350家,日本283家 [9] - 德国每百万居民拥有隐形冠军18.91家,显著高于美国的1.06家和日本的2.25家 [13] - 隐形冠军企业成就了欧美日二战后的经济腾飞,造就了德国50-60年代和日本80-90年代的“黄金十年” [22] 隐形冠军企业案例 - 德国Weckerle公司占据全球85%的口红机器市场份额 [15] - 德国Flexi公司凭借可伸缩狗绳产品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行销90多个国家 [16] - 日本企业在精密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如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等霸占全球芯片材料7成以上份额 [18] - 日本信越化学与胜高SUMCO两家企业拿下全球高纯度硅片一半以上市场 [18] 德国制造业衰退现状 - 德国GDP去年下降0.2%,连续两年萎缩,今年第二季度环比又下降0.3% [27] - 自2021年以来,德国制造业企业破产数量增长80%以上,2024年每6家破产大型企业中就有一家是汽车零部件商 [28] - 博世将裁员1.3万人,累计裁员超过2.5万人;采埃孚计划在德国削减1.1万至1.4万个岗位;大众计划到2030年前让3.5万人下岗 [28] 传统隐形冠军面临挑战 - 168年历史的汽车门锁供应商基克特宣告破产,该公司曾为全球1/3车辆提供门锁系统 [31] - 多家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死亡”名单,包括Gerhardi、马瑞利集团、First Brands Group、Flabeg、伟巴斯特等 [31] - 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成本高企,叠加老龄化加速和中国汽车零部件加速替代,对传统隐形冠军造成冲击 [35] 数字化转型滞后问题 - 日本直到2024年7月才在政府机构中全面淘汰软盘,修改了1000多项法案才得以成行 [40] - 日本正在使用AGI的人数仅有9%,而中国这一数字接近60%,美国超过50% [43] - 德国数字化转型滞后,中小企业对数字化投资谨慎,选择优先维护传统业务 [42] 中国企业的崛起与替代 - 在2014-2020年,中国企业收购了300家德国公司,包括均胜电子收购普瑞、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等经典案例 [51] - 中国已有1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入围全球百强榜,4家进入前50,中国企业息税前利润率5.7%为全球最高 [52] - 中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单项冠军企业1500多家 [53] 中国隐形冠军与独角兽发展 - 赫尔曼·西蒙识别出的中国“隐形冠军”数量从约100家增至300家 [54] - 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行业声量显著,全球独角兽榜前30名中无一家德国或日本企业 [37][48] - 典型中国隐形冠军案例包括运城制版集团、义乌双童吸管(占世界30%份额)、中集集团等 [54]
研发投入比下滑,日本车企没钱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0 17:57
日本车企研发投入趋势 - 2025财年日本七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本田、日产、铃木、斯巴鲁、马自达、三菱汽车)计划研发总投入为3.94万亿日元,同比微增2% [2] - 研发投入占预期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92%,连续第二年低于4% [2] - 在截至2024财年的3年里,七家日本车企研发支出整体年均增长约10%,但到2025财年增速预计将放缓至2% [3] 主要日本车企研发投入详情 - 本田研发投入比为5.7%位居首位,预计投入1.2万亿日元 [3] - 丰田研发投入比为2.8%排名垫底,但投入金额最高,预计为1.37万亿日元,同比增长3.3% [3] - 日产研发投入比为5%,金额为6300亿日元,同比增长1.8% [3] - 铃木研发投入比5.2%,金额3000亿日元,同比大幅增长13% [3] - 斯巴鲁研发投入预计同比下降12.5%,三菱汽车与上年持平 [3] - 丰田研发投入比下滑趋势明显,从2017财年的超7.5%降至2025财年预计的2.8% [4] 研发投入趋缓的原因 - 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导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大降28.4% [6] - 七大汽车制造商预计2025财年合计营业利润将因关税减少约2.67万亿日元,相当于2024财年利润总额的三成多 [6] - 丰田预计关税损失达1.4万亿日元,并将净利润预期从3.1万亿日元下调至2.66万亿日元 [6] -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增长放缓,本田将电动汽车相关研发投资总额从10万亿日元下调至7万亿日元 [6] 国际同业研发投入对比 - 大众集团2024年研发支出达210亿欧元,占销售额比重6.5% [7] - 宝马集团2024年研发支出91亿欧元,同比增长17.1%,占营收6.4% [7]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2024年研发支出87亿欧元,占销售额6% [7] - 通用汽车研发投入92亿美元,占营收4.91% [7] - 丰田2024财年研发投入比为2.71%,是前十大车企中最低 [7] - 比亚迪2024年研发费用531.95亿元,同比增长34.41%,占营收6.8% [8] - 蔚来汽车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高达19.8%,理想汽车为7.7%,吉利汽车为4.34% [8] 日本车企研发重点领域 - 丰田2025财年研发重点为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软件定义汽车平台,并坚持混动、氢能等多元化碳中和路径 [13] - 本田研发投入主要投向软件定义汽车与自动驾驶领域,将自主研发新一代ADAS,并计划在2027至2030年间推出13款新一代混合动力车型 [13] - 日产计划将2025财年电动化研发投入增加40%,重点押注固态电池技术,并利用中国市场的科技和资源优势进行研发 [14] 研发效率与平衡 - 研发投入比并非越高越好,研发效率是决定投入能否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 [9] - 日本车企成本意识较强,在研发投入上较为高效,但在自动驾驶和软件领域需增加投入并明确方向 [9] - 企业需要在创新与财务健康之间找到平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