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HMC)

搜索文档
 安世半导体供应中断,本田墨西哥工厂已停产
 第一财经· 2025-10-31 10:22
据多家媒体报道,受到安世半导体供应中断的影响,包括本田、日产在内的多家日本车企的汽车生产运作正在面 临挑战。其中,本田已调整北美地区、墨西哥地区多家工厂的汽车生产计划。 墨西哥地区方面,当地时间10月28日,本田位于墨西哥中部塞拉亚的汽车工厂已经停产,尚未有明确恢复生产的 时间,也未明确受到影响的汽车数量。该汽车工厂主要生产本田HR-V车型,年产量约为20万辆。据了解,该汽 车工厂不仅面向墨西哥本地市场,而且是本田出口美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窗口。 北美地区方面,本周,本田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阿里斯顿的汽车装配厂已因缺芯影响减产。该工厂工会主席维托· 贝亚托(Vito Beato)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本月27日起,工厂已减产一半,并计划自本月30日起停产一周,接 下来一周再恢复一半产能。目前,该工厂员工已被通知临时停工。 数据显示,北美地区一直是本田汽车颇为重要的销售市场。2023财年,本田在北美地区的销量超过160万辆,同 比增长36.2%,是当年本田汽车全球销量最高的市场。2024财年,本田在北美地区的销量同样超过160万辆,占当 年本田全球总销量的40%。 2025.10. 31 本文字数:1152,阅读时长大 ...
 一场东京车展,看清日系车所有底牌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0-31 07:08
 展会概况 - 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于10月29日举行,汇聚了超过500家公司和组织,创下参展数量历史新高[4][10] - 日系车企参展阵容强大,展台气派,意图展示未来十年的出行蓝图[5] - 国际车企参展阵容冷清,欧美品牌仅有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少数代表,且创新成果不亮眼[6][7] - 中国车企仅比亚迪一家参展,带来针对日本K-Car主流细分市场的纯电车型[8]   本田战略与产品 - 推出两款高性价比电动概念车,0系列命名象征“回归零点”,长期目标是到2040年实现全系纯电动汽车销售[12][15] - 紧凑型SUV 0 Alpha作为全球车型,定位小巧实惠,预计2027年上市,主要面向日本和印度市场,在印度生产且无北美销售计划[13][15] - 方正造型的轻型SUV Super-One以日本专属身份首秀,计划2026年起登陆其他亚洲市场及英国[16] - Super-One的Boost驾驶模式可模拟7个挡位,发出燃油钢炮声浪,提供传统驾驶体验[18] - 展出第二代Honda Jet喷气式飞机,其飞行速度、高度和航程均优于同级别普通公务机,并展示了改进的全尺寸内饰模型[58][59] - 定位为“移动出行公司”,展出2025年6月在日本北海道成功发射并回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并推出可通过用户转移重心来移动的电动轮椅[61][62][65]   丰田/雷克萨斯战略与产品 - 丰田推出未来主义卡罗拉概念车,提供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纯汽油三种动力选择,践行“多路径战略”[19][20][22] - 丰田计划将旗舰车型Century升级为独立豪华品牌,定位高于雷克萨斯,并展示了Century双门轿跑概念款,车内取消副驾驶位以提升左后座乘客体验[25][26][28] - 雷克萨斯推出备受瞩目的六轮厢式概念车LS Concept,后侧四个小尺寸车轮为后排腾出更多空间,纯电动动力系统实现平坦地板和宽敞内部空间[30][33] - 雷克萨斯展示双体船概念,利用太阳能帆实现零排放航行,并推出全自动紧凑型单座三轮纯电动汽车LS Micro,作为“最后一公里”交通工具[47][49][52] - 丰田展台出现Joby空中出租车构想,并推出一款可由用户自由组装的DIY车辆,主要面向非洲及欠发达地区[54][56]   斯巴鲁与日产动态 - 斯巴鲁为性能车爱好者发布Performance-E STI和Performance-B STI两款STI概念车[33] - 纯电动的Performance-E STI采用经典蓝金配色,造型犀利张扬[34] - Performance-B STI概念车更贴近量产,本质是第六代翼豹掀背车的STI版本,搭载水平对置发动机、手动变速箱和全轮驱动系统[37][40] - 日产正式亮相第四代Elgrand高端MPV,搭载最新版本混合动力e-Power系统,计划在2027年3月结束的财年启动销售,被寄予重振品牌重任[41][43]   未来动力技术探索 - 马自达展示X-Coupe插电混动概念车,其内燃机可使用由微藻提炼的碳中和燃料[67] - 微藻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其油脂可被提炼成燃料,但目前技术能效极低,一个混凝土搅拌车大小的培养罐运行两周仅能产出一升燃料[68][69]
 安世半导体纷争冲击全球供应链,本田墨西哥工厂已经停产
 第一财经· 2025-10-30 19:56
供应链危机蔓延。 据多家媒体报道,受到安世半导体供应中断的影响,包括本田、日产在内的多家日本车企的汽车生产运 作正在面临挑战。其中,本田已调整北美地区、墨西哥地区多家工厂的汽车生产计划。 安世半导体纷争已经冲击到了全球汽车产业链。除日本外,此前10月16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ACEA)也预警称,若围绕安世半导体的贸易及知识产权纠纷未能迅速解决,欧洲车企的生产可能面 临中断。此外,美国汽车行业组织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也表达了类似担忧。 此前,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运营,且暂停了安世半导体原 CEO张学政的相关职务。 墨西哥地区方面,当地时间10月28日,本田位于墨西哥中部塞拉亚的汽车工厂已经停产,尚未有明确恢 复生产的时间,也未明确受到影响的汽车数量。该汽车工厂主要生产本田HR-V车型,年产量约为20万 辆。据了解,该汽车工厂不仅面向墨西哥本地市场,而且是本田出口美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窗口。 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官微发布声明,针对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秋明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 职务一事,明确指出该决定在中国境内无法律效力,并同时强调,安世中国业务运营正常,所有业务、 生 ...
 NHTSA opens probe into 583,600 Honda vehicles over safety issues
 Reuters· 2025-10-30 19:01
The U.S.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 has launched separate investigations into about 583,600 Honda vehicles over potential defects involving rear seatbelt warnings and inadv... ...
 安世芯片短缺,导致车厂停产
 半导体芯闻· 2025-10-30 18:34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 综合自日经 。 本田已在墨西哥停止生产汽车。本田于10月29日公布了这一消息。复产方面目前尚无眉目。由于 荷兰和中国围绕总部位于荷兰的中资半导体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产生对立,零部件出 现短缺。这是日本汽车制造商首次明确受到该问题的影响。 在墨西哥,本田于当地时间10月28日停止生产,在美国和加拿大也从27日开始调整生产。本田并 未公布减产规模和持续时间。北美占本田全球销量的4成,如果北美生产长时间受影响,可能会导 致业绩下滑。 此次停产的是位于墨西哥中部的塞拉亚工厂,该工厂是本田向美国出口汽车的重要基地。工厂的年 产能达到20万辆,主要生产SUV"HR-V"等车型。 本田在部分零部件中使用了安世半导体生产的通用半导体。据称在墨西哥生产摩托车的另一座工厂 仍在正常运转。 围绕中国企业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保障方面的问题为由接管了该公司。中国政 府对此进行反制,对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实施了出口管制。 全球车企因芯片短缺准备削减产量 因一家总部位于荷兰的中国半导体公司出口受阻,全球汽车供应链面临中断风险,世界各地的车企 正计划 ...
 本田墨西哥工厂因安世半导体争端停产
 日经中文网· 2025-10-30 11:19
本田面向北美市场的HR-V 由于荷兰和中国围绕中资半导体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产生对立,本田墨西哥工厂 出现半导体短缺。本田在美国和加拿大也开始调整生产。这是日本汽车制造商首次明确受到 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影响…… 本田在部分零部件中使用了安世半导体生产的通用半导体。据称在墨西哥生产摩托车的另一 座工厂仍在正常运转。 围绕中国企业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保障方面的问题为由接管了该公司。 中国政府对此进行反制,对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实施了出口管制。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视频号推荐内容: 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获悉,本田已在墨西哥停止生产汽车。本田于10月29日 公布了这一消息。复产方面目前尚无眉目。由于荷兰和中国围绕总部位于荷兰的中资半导体 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产生对立,零部件出现短缺。这是日本汽车制造商首次明确 受到该问题的影响。 在墨西哥,本田于当地时间10月28日停止生产,在美国和加拿大也从27日开始调整生产。本 田并未公布减产规模和持续时间。 ...
 日本车没打算退场
 36氪· 2025-10-30 10:45
这些年,在全行业快速从"单纯的机械制造"向着"缔造全新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太多的故事在诉说着,过往所发生的种种都将成为历史。 尤其在中国品牌借着新四化的浪潮,彻底为汽车工业换上一层新的底色后,似乎整个汽车世界的背景都将向东方看齐。或以人机共驾的蓝图示人,抑或在 华为、小米等科技公司的主导下,全面指向与历史不同方向的新时代。 2023年,始于1954年的东京车展正式更名为"日本移动出行展"。这是作为汽车强国的主动求变,自然也让所有人认为,日本汽车工业或将以新的面貌揭开 未来的序章。但时至今日,两年的时间真的倒逼着日系车面露新生吗? "旧秩序在被推倒重建,日本车企没有理由不紧紧跟上。"是的,这就是外界对于它们的期待。而眼看着铃木、三菱接连退出中国,日系豪华品牌仅剩雷克 萨斯在华独自支撑,日本人势必会选择热烈地拥抱中国。 只是,熟悉日本企业的人都了解,要想让他们从心底认同行业巨变带来的破局之力,谈何容易。对于丰田、本田和日产们来说,百年汽车工业的基底都未 曾被任何一个时代颠覆,那么,这场席卷全球的产业转型总是漫长的。 时隔多年,当我们再次踏上日本东京的这片土地,我知道,一个不同于中国的时代画风又将出现。 全民执 ...
 只有一家中国车企参展的世界级车展,有多魔幻?
 36氪· 2025-10-30 07:33
 东京车展概况 - 2025年度日本移动出行展在东京开幕,是观察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趋势的重要窗口[1] - 展会定位为“移动出行展”而非传统“汽车展”,现场氛围充满“泛出行”元素,包括公务机、游艇、两轮摩托车等[3] - K-Car是展会主场核心,几乎所有的日系车企都展示了K-Car车型,占据了日本汽车市场近40%的份额[5][17] - 展会对成熟的智能电动车展示非常少,与国内车展形成巨大反差,显示出日系车企现实与未来之间的断层[7] - 展会国际化程度不高,欧美大厂参展较少,中国车企中仅有比亚迪为代表[11]   中国车企的挑战 - 比亚迪作为唯一的中国车企,在东京全球首发了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电动K-Car Racco,这是汽车工业史上首次由中国车企为日本市场定制车型[13][15] - 比亚迪采用“钳形攻势”,低端以电动K-Car Racco精准攻击日本品牌电动化进程缓慢的软肋,高端以近3000马力的仰望U9超级跑车颠覆日本市场对中国品牌的固有认知[15][21] - 比亚迪还展示了主流SUV海狮06和T35系列电动卡车,形成全面的产品展示矩阵[23] - 除了整车企业,轻舟智行等中国公司也展示了整车零部件出海和汽车制造仿真技术[25]   日系车企的防守与革新 - 丰田集团全球首发了新一代卡罗拉概念车,采用楔形设计,基于灵活的多动力总成平台[27] - 丰田全球首发了兰德酷路泽家族全新成员“FJ”,并展示了独立的世极品牌SUV,采用独特的“前1、后2”3人座设计[29][31][33] - 雷克萨斯全球首发了LS六轮电动MPV概念车,将旗舰车型重新诠释为“豪华空间”,并展示了LS Coupe概念车和被视为LFA精神续作的Lexus Sport Concept[33][35][37] - 本田全球首发了“Honda 0 α”SUV原型车,与已有的0系列车型构成先锋阵容,并发布了搭载“BOOST模式”的小型纯电原型车Super-ONE Prototype,计划于2026年在日本上市[40][42][46] - 日产全球首发了搭载第三代e-POWER混合动力系统的第四代Elgrand MPV,并展示了来自中国合资伙伴的东风日产N7纯电轿车[49][55] - 斯巴鲁发布了Performance-E STI和Performance-B STI两款概念车,并将北美成功的“Wilderness”系列引入日本市场[58][59][61] - 马自达全球首发了MAZDA VISION X-COUPE和MAZDA VISION X-COMPACT两款概念车,其中大型轿跑概念车搭载转子发动机PHEV系统[63][65][67]   K-Car的电气化趋势 - 铃木展示了Vision e-Sky概念车,预示未来K-Car SUV或跨界车型的电动化方向[69][71] - 大发展示了Midget X单座概念车和K-OPEN后轮驱动K-Car跑车概念车,展示K-Car在电动时代的形态创新和驾驶乐趣[73][75] - 本田也展示了一款极具未来感的K-Car类车型[77]   欧洲车企的参与 - 奔驰展示了CONCEPT AMG GT XX概念车,这是其在亚洲的首次亮相,基于专属的AMG.EA纯电架构平台打造[78][80] - 奔驰还带来了全新纯电版CLA和GLC进行日本首秀,其中纯电CLA是首款完全搭载自研MB.OS操作系统的车型[80][82] - 宝马展示了基于800V高压架构的全新iX3,并强调了其氢燃料电池路线,展出的iX5 Hydrogen计划于2028年开始批量生产[84][86] - 现代汽车展出了第二代Nexo燃料电池跨界车,目标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展示了其在氢能领域的领先地位[87][89]   未来出行技术展望 - 丰田专门展示了固态电池技术进展,确认了2027-2028年间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的目标,该电池或可实现10分钟快速充电和超过1000公里续航[90][92] - 本田展示了HondaJet Elite II公务机模型和“可持续火箭”实验机,彰显其向天空和太空进发的梦想[92][95] - 雷克萨斯展示了“Catamaran”双体帆船和“JOBY”空中出行工具模型,展现了其全方位移动出行愿景[95][97]
 Lucid与英伟达合作,将推首批L4级自动驾驶电动汽车;本田发布纯电小车Super-ONE:能模拟7速变速器和声浪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10-29 18:32
1.【Lucid与英伟达合作,将推出首批L4级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电动汽车制 造商Lucid宣布,将借助英伟达技术加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此次与英伟达的合作使Lucid得以推出全 球首批搭载英伟达DRIVE AV平台的L4级自动驾驶私家车。此外,Lucid计划部署统一的人工智能工 厂,借助NVIDIA Omniverse和NVIDIA AI Enterprise软件库构建智能工厂,实现企业转型。(新浪 财经) 2.【国内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投入使用】国内首个国家级汽车芯片标准验证中试服务平台在深 圳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我国车规级芯片质量验证与评价能力迈上新台阶。这个平台建有车规级芯片环 境及可靠性试验室、失效分析试验室、信息安全试验室、性能测试试验室等13个专业试验室,配备试 验设备80余套,具备30余项汽车芯片标准的验证试验能力。( 财联社 ) 欢迎加入 睿兽分析会员 ,解锁 AI、汽车、智能制造 等相关 行业日报、图谱和报告 等。 3.【梅赛德斯-奔驰第三季度净利润11.9亿欧元,同比减少31%】梅赛德斯-奔驰集团10月29日公布 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销售额321.5亿欧元,同比减少 ...
 Honda’s global output rises 4% in September
 Yahoo Finance· 2025-10-29 17:40
  Japanese automaker Honda Motor Company reported a 3.8% year-on-year rise in global production to 310,275 vehicles in September 2025, up from 298,845 units in the same month last year, with output in Japan rising by 6.3% to 65,587 units and overseas production 3.2% higher at 244,688 units.  In the first nine months of 2025, the company produced a total of 2,591,296 vehicles globally, down by 7% from 2,786,509 units a year earlier, with domestic output slightly higher at 504,118 units, while overseas produ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