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LOHA)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 | 乐购 乐游 乐活
金融时报· 2025-08-20 09:09
改革开放前沿福建,以敢为人先立潮头,靠实干笃行筑根基。 从网络零售稳居全国前列到文旅消费突破万亿元规模,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生根到普惠托育服 务温情惠民……福建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领域持续发力,用扎实而密集的举措,勾勒出经济有活力、 发展有质量、百姓有获得感的生动图景。 8月18日起,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福建主题采访团,《金融时报》记者将实地探寻这片热土上经 济持续发展的深层密码。在"活力中国调研行"福建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现场,福建省多个部门有关负责 人系统总结了"十四五"以来相关领域的实践成果与创新路径。 强链固本:激活消费"源头活水" 一头连着生产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 体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福建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3%。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 消费模式蓬勃发展,全省网络零售和农村网络零售规模分别居全国第六位、第三位。 "福建消费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的背后,关键是'强链'。"福建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即增 强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和消费全链条的良性循环,稳固消费基本盘。该负责人介绍说,从主要做法看, 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市场 ...
万家灯火处,宜居乐活图(观象台)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42
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强调品质提升和结构优化[2] - 提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和"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的双重目标[1][2] - 要求稳妥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同步推进新建设施(慢行交通/养老中心)与旧改(危旧房/管网)[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 供水燃气实现建成区全覆盖,地级市黑臭水体消除率100%,人均公园绿地达15.91平方米[1] - 2019-2024年全国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新增停车位387万个,建设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1] - 通过"城中村改造+老旧管线升级"组合拳改善居住条件并拉动投资[2] 社区服务创新实践 - 开发停车小程序实现车位实时查询,采用"开门编规划"机制改造荒废地为社区服务中心[3] - 社区引入早点摊、修鞋铺等便民业态提升烟火气,养老托育设施覆盖率显著提高[1][3] - 通过"口袋公园"建设使城市绿地可达性提升,推窗见绿成为新标准[1] 城市治理模式转型 - 管理服务重要性超越建设,强调共建共享机制(如居民参与规划决策)[3] - 完整社区建设聚焦补齐"一老一小"服务短板,构建15分钟生活圈[1] - 差异化实施"保障房+商品房"双轨供给,保障"住有所居"与"住有优居"[1]
“乐活两岸”活动邀台湾青年共赴文化盛宴
长江日报· 2025-07-09 21:41
文化活动 - "乐活两岸——海峡两岸非遗文化楚韵乐活江夏行"活动于2025年7月2日至9日在武汉举行,由武汉市台办指导、江夏区台办主办,吸引近60名台湾青年文化爱好者参与 [1] - 活动包括京剧专场演出,精选七台经典剧目如《娄山关》《天女散花》《定军山》《梨花颂》等,获得观众热烈反响 [4] - 台湾青年罗月欣首次现场欣赏京剧艺术,对正统戏楼建筑表示赞叹,认为如同穿越时空 [4] 文化体验 - 台湾青年参观黄鹤楼、辛亥革命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地标,对曾侯乙编钟等文物表示惊叹 [6] - 在扬子江非遗文化馆、江夏博物馆深度接触荆楚非遗瑰宝,在梁子湖畔领略优美生态环境 [6] - 台湾自媒体KOL吴依瞳表示将把武汉见闻分享给粉丝,台北教育大学研究生江侨倚称赞武汉城市发展不输上海,历史文化不逊西安 [9] 产业考察 - 台湾青年体验武汉空轨的科技便捷,参观岚图汽车、大健康产业园、阳光创谷产业园等创新企业 [9] - 德国花艺设计讲师罗月欣表示感受到武汉的发展机遇,计划联合同行台青加速在武汉落地发展,首选江夏区作为扎根地 [9] - 台湾青年江侨倚表示活动使武汉从模糊的"江城"概念转变为充满温度、活力和文化共鸣的"心灵故乡" [9]
广东强化海上高危游乐活动安全监管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4-09 16:25
广东省海上高危游乐活动安全监管方案 核心观点 - 广东省出台《方案》强化海上高危游乐活动安全监管 明确7大方面30项具体措施 重点针对潜水 海钓等活动的全链条安全职责 [1] - 方案聚焦法规标准建设 行业准入机制 安全责任落实及船舶管控 旨在减少非法活动并提升监管效率 [1][2] 法规标准与行业准入 - 省级层面将分行业分领域出台安全管理规范 明确活动范围与安全运营标准 [1] - 推动建立安全营运档案 落实经营活动报备制度 鼓励合法合规经营主体发展 [1] 监管责任与协作机制 - 制定职责清单 建立"主管部门统筹协调+部门分工配合+属地政府落实"的协作机制 消除监管盲区 [1] - 明确船舶 经营组织 行业部门 属地政府的"四方责任" 编制检查清单以指导执法 [1] 船舶安全管控措施 - 加强船舶修造源头管理 打击"三无"船舶 完善登记与监督制度 [2] - 强化实时动态监控 严查超员载客 超航区活动 重点监管休闲旅游船舶及乡镇船舶 [2] 高危活动专项管理 - 潜水行业试点教练员"一人一码"监管模式 规范从业人员管理 [2] - 建立海钓安全管理制度 强化涉海钓船舶管理 推进组织化经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