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研究(LRCX)

搜索文档
Is the Floor in for Lam Research After Bullish Earnings?
MarketBeat· 2025-04-26 19:28
公司业绩表现 - 营收达47 2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46 4亿美元 环比增长7% 同比增长24 5% [2] - 每股收益(EPS)为1 04美元 超出预期1美元 环比增长14% 同比增长35% [3] - 公司预计下一季度营收中值为50亿美元(±3亿美元) EPS中值为1 20美元(±0 10美元) 毛利率49 5%(±1%) 运营利润率33 5%(±1%) 可能创下1990年代以来最高运营利润率记录 [4][5] 业务区域与客户分布 - 中国市场贡献31%营收 但管理层预计2025年中国业务占比将同比下降 可能导致约7亿美元营收减少 [6] - 公司在马来西亚和台湾设有制造基地 强调"将产能布局靠近客户"的长期战略 并展示供应链灵活性 [7][8] 股价与技术面 - 当前股价71 42美元 2025年累计下跌7 7% 但近期反弹接近4月初水平 突破该阻力位可能形成新支撑 [9] - 分析师12个月平均目标价92 70美元(较现价有29 79%上行空间) 最高预测125美元 最低70美元 维持"适度买入"评级 [7][10] 行业地位与前景 - 作为半导体设备供应商 公司业绩被视为行业风向标 强劲财报可能带动整个芯片板块反弹 [1][4] - 尽管行业受地缘政治(关税)和周期性影响 公司通过多元化布局降低区域集中风险 [6][7]
Lam Research(LRCX) - 2025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5-04-26 04:06
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Washington, D.C. 20549 FORM 10-Q (Mark One) ☒ QUARTERLY REPORT PURSUANT TO SECTION 13 OR 15(d)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For the quarterly period ended March 30, 2025 or ☐ TRANSITION REPORT PURSUANT TO SECTION 13 OR 15(d)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For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to Commission file number 0-129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Exact name of registrant as specified ...
拉姆研究(LRCX):2025Q1(FY25Q3)点评及业绩说明会纪要:2025Q1业绩符合预期,先进逻辑、NAND技术升级带动全年WFE提升
华创证券· 2025-04-25 23: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Q1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先进逻辑和 NAND 技术升级带动全年 WFE 提升,营收和毛利率增长,各业务和地区营收结构有变化,预计 2025Q2 收入和毛利率有提升,行业 2025 年 WFE 支出约 1000 亿美元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 2025Q1 总体业绩 - 营收情况:2025Q1 实现营收 47.20 亿美元,环比增 7.86%,同比增 24.43%,高于业绩指引中值 [2][8] - 毛利率情况:non - GAAP 毛利率 49.0%,环比和同比均增 1.5pct,处于前期业绩指引上限,得益于产品组合优化和效率提升 [2][9] - 资本开支:2025Q1 资本支出 2.88 亿美元,比上季增加 1 亿美元,用于印度土地购买、美国实验室投资和全球制造业务增长 [10] - 人员变动:2025Q1 末约有 18,600 名正式全职员工,比上季增加约 300 人,增长集中在工厂、现场组织和研发部门 [11] - 需求情况:2025 年 WFE 支出预计约 1000 亿美元,先进代工厂逻辑业务强,NAND 技术转换推进,对高带宽内存等关注增加,客户计划暂无重大变化 [4][12] 公司 2025Q1 营收结构 按业务部门划分 - 设备部门:存储业务内存占比 43%低于 2024Q4,DRAM 分部占 23%低于 2024Q4,NVM 占 20%低于 2024Q4,非中国大陆 NAND 业务增长符合预期,预计 2025Q2 成系统收入增长最快部分;代工业务占 48%高于 2024Q4,出货量强劲且受益于与中国大陆成熟节点客户业务;逻辑和其他部门占 9%低于上季 [3][15][16] - 客户支持业务(CSBG):收入约 17 亿美元,环比略降,同比增 21% [3][17] 按地区划分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占比 31%与上季持平 [4][18] - 中国台湾和韩国各占 24%,中国台湾地区按美元计算达公司历史最高水平 [4][19] 公司未来指引 - 预计 2025Q2 收入约(50±3)亿美元,代工厂和 NAND 业务增长,non - GAAP 毛利率为 49.5±1%,已包含关税对业务直接影响评估 [4][22] 问答部分 - NAND 升级趋势强劲,公司有优势,中国台湾地区营收预计可持续 [24] - 构建灵活制造供应链应对关税影响,预计上半年业务更强劲,约 7 亿美元业务流失 [25][26] - 美国有制造能力和业务布局,全球供应链可应对规则变化 [27] - 预计中国大陆业务营收占比同比下降,non - GAAP 毛利率围绕当前水平波动 [28] - 预计今年 CSBG 业务营收与去年持平 [29] - 有准备时间调整非美国制造基地生产安排,与中国大陆客户沟通情况正常 [30] - 代工厂逻辑业务增长受多技术变革驱动,对超越行业增长有信心 [31] - 已考虑市场情况,业务展望未变 [32] - 业务受客户计划和时间安排影响,部分项目出货不均衡,去年 12 月初部分中国大陆客户受限影响下半年业务 [33][34] - 与客户沟通多,客户未考虑需求变化,关税对 non - GAAP 毛利率指引有影响但无法量化 [35] - 中国大陆业务受限影响依赖设备业务,但升级业务好,整体设备利用率同比提高,备件业务是 CSBG 最大单一组成部分 [36]
2 Chip Stocks Rallying Alongside Megacap Tech Names
Schaeffer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5-04-25 01:38
文章核心观点 - 大型科技股今日上涨,半导体公司英伟达、拉姆研究公司和德州仪器股价均走高,后两者分别在第三财季和第一财季业绩超预期 [1] 拉姆研究公司(LRCX)情况 - 股价上涨5.7%,报70.50美元,正逐步弥补年初以来20.1%的跌幅,有望连续三日收涨,正试图突破20日移动均线带来的上行压力 [2] - 因人工智能芯片需求强劲,除业绩超预期外还发布了乐观的第四季度业绩预测,引发了目标价的上调和下调 [2] - 期权交易中,日内看跌和看涨期权成交量是日均两倍,本周4月25日执行价70的看涨期权交易最为活跃,有新头寸建立 [4] 德州仪器(TXN)情况 - 股价上涨7.2%,报163.04美元,尽管存在关税不确定性仍发布了好于预期的第二季度业绩展望,有望在过去几个交易日中第四次收涨,创三周来最佳表现,正试图突破20日趋势线,从4月11日创下的52周低点139.95美元反弹,但年初以来仍有13.2%的跌幅 [3] - 期权交易中,日内看跌和看涨期权成交量是日均两倍,本周执行价162.50的看涨期权交易最为活跃,有新头寸建立 [4]
Lam Research Q3 Earnings Beat: Can Strong Guidance Lift the Stock?
ZACKS· 2025-04-25 00:35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为1.04美元,超出市场预期4%,同比增长33.3% [2] - 第三季度营收达47.2亿美元,超出预期1.64%,同比增长24.5% [2] - 非GAAP毛利率提升至49.0%,环比上升150个基点 [6] - 非GAAP营业利润率达32.8%,环比上升210个基点 [6] 业务分部 - 系统业务营收30.4亿美元(占总营收64.3%),环比增长15.6%,同比增长26.6% [4] - 客户支持业务营收16.8亿美元(占总营收35.7%),环比下降3.7%,同比增长20.5% [4] 区域分布 - 中国贡献31%营收,韩国和台湾各占24%,日本10%,美国4%,东南亚4%,欧洲3% [5] 现金流与资本运作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54.6亿美元,较上季度56.7亿美元下降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至13.1亿美元,上季度为7.42亿美元 [7] - 季度内支付股息2.957亿美元,回购股票3.47亿美元 [7] 业绩展望 -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50亿美元(±3亿美元),市场预期为45.4亿美元,同比增长17.23% [8] - 预计非GAAP毛利率49.5%(±1%),营业利润率33.5%(±1%) [9] - 预计非GAAP每股收益1.20美元(±0.10美元),市场预期为0.96美元 [9] 市场反应 - 尽管过去一个月股价下跌28.2%,但财报发布后盘前交易上涨4.4% [3]
纳斯达克100指数涨超2%,成分股微芯科技涨9.6%,安森美半导体涨7.5%,迈威尔科技、ADI、德州仪器、TEAM、拉姆研究、恩智浦、AppLovin、铿腾电子、Arm控股等至多涨6.96%,百事可乐仍然跌2.8%,康卡斯特跌4.7%,Fiserv跌14.8%。标普500指数目前涨1.4%,纳指涨1.98%,费城半导体指数涨4.6%,银行指数涨1.3%,罗素2000指数涨0.8%。特斯拉涨2%,苹果涨0.8%。
快讯· 2025-04-24 23:20
纳斯达克100指数表现 - 纳斯达克100指数涨超2% [1] - 成分股微芯科技涨9.6%,安森美半导体涨7.5%,迈威尔科技、ADI、德州仪器、TEAM、拉姆研究、恩智浦、AppLovin、铿腾电子、Arm控股等至多涨6.96% [1] - 百事可乐跌2.8%,康卡斯特跌4.7%,Fiserv跌14.8% [1] 其他主要指数表现 - 标普500指数涨1.4% [1] - 纳指涨1.98% [1] - 费城半导体指数涨4.6% [1] - 银行指数涨1.3% [1] - 罗素2000指数涨0.8% [1] - 特斯拉涨2%,苹果涨0.8% [1] 个股表现详情 - 微芯科技(MCHP)涨9.6%至45.96美元,涨幅4.03美元 [1][2] - 安森美半导体(ON)涨7.5%至39.36美元,涨幅2.73美元 [1][2] - 迈威尔科技(MRVL)涨6.96%至57.51美元,涨幅3.74美元 [1][2] - ADI涨6.96%至195.61美元,涨幅12.49美元 [1][2] - 德州仪器(TXN)涨6.96%至162.24美元,涨幅10.09美元 [1][2] - Atlassian(TEAM)涨6.96%至221.16美元,涨幅12.89美元 [1][2] - 拉姆研究(LRCX)涨6.96%至70.82美元,涨幅4.09美元 [1][2] - 恩智浦(NXPI)涨6.96%至191.2美元,涨幅10.33美元 [1][2] - AppLovin(APP)涨6.96%至266.1美元,涨幅13.75美元 [1][2] - 铿腾电子(CDNS)涨6.96%至279.14美元,涨幅13.72美元 [1][2] - Arm控股(ARM)涨6.96%至110.55美元,涨幅5.39美元 [1][2]
Lam Research(LRCX)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4 09:4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3月季度营收47.2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8% [25] - 3月季度递延收入余额20亿美元,与12月季度基本持平,其中预付款呈下降趋势,递延余额的其他组成部分呈上升趋势 [25] - 3月季度毛利润率为49%,处于指引区间高端,高于12月季度的47.5% [34] - 3月季度运营费用7.63亿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7.35亿美元,主要是由于与正在进行的路线图差异化相关的研发活动增加 [35] - 3月季度运营利润率为32.8%,高于12月季度的30.7%,接近指引区间高端 [36] - 3月季度非GAAP税率为13.3%,符合预期,预计2025年6月季度税率将处于个位数区间,之后预计全年税率将处于低至中个位数区间 [36] - 3月季度其他收入支出为700万美元费用,而12月季度为1100万美元收入,主要是由于股权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降低 [37] - 3月季度公司分配3.47亿美元用于公开市场股票回购,并支付2.96亿美元股息,返还了63%的自由现金流 [38] - 3月季度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04美元,摊薄后股份数量约为12.9亿股,与12月季度基本持平 [39] - 3月季度末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55亿美元,略低于12月季度末的57亿美元 [40] - 3月季度末总债务降至45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减少5亿美元 [41] - 3月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2天,低于12月季度的69天 [41] - 3月季度末库存总额为45亿美元,较12月季度略有增加,库存周转率为2.2次,高于上一季度的2.1次 [41] - 3月季度非现金费用包括8700万美元股权薪酬、8300万美元折旧和1400万美元摊销 [42] - 3月季度资本支出为2.88亿美元,较12月季度增加1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在印度购买土地用于实验室扩建 [43] - 预计2025年6月季度营收在50亿美元左右,上下浮动3亿美元;毛利润率为49.5%,上下浮动1个百分点;运营利润率为33.5%,上下浮动1个百分点;每股收益在1.20美元左右,上下浮动0.10美元,基于约12.8亿股的股份数量 [45][4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客户支持业务集团(CSBG) - 3月季度CSBG收入约为17亿美元,较12月季度略有下降,但比2024年同期增长21%,环比下降归因于Reliant Systems收入降低,部分被创纪录的升级收入所抵消 [33][34] 系统业务 - 3月季度内存业务系统收入占比43%,低于上一季度的50%,其中非易失性内存(NAND)占系统收入的20%,低于上一季度的24%,DRAM占系统收入的23%,低于上一季度的26% [26][28] - 3月季度代工业务(Foundry)系统收入占比48%,高于12月季度的35%,创历史新高 [29] - 3月季度逻辑及其他业务系统收入占比9%,低于上一季度的15%,主要是由于前沿支出减少 [3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地区收入占比31%,与上一季度持平,大部分收入来自中国国内客户 [32] - 台湾和韩国收入各占24%,台湾收入创历史新高 [3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重点是交付新产品、先进服务和数字化转型举措,以实现2月投资者日设定的增长和盈利表现目标 [11] - 公司认为三个关键驱动因素将支撑其在未来几年超越整体晶圆厂设备(WFE)增长:一是随着半导体器件复杂性增加,沉积和蚀刻强度上升,公司预计可服务市场(SAM)将比WFE更快扩张;二是凭借公司历史上最强的产品组合,针对如环绕栅极(Gate All Around)、背面电源分配、先进封装和干式极紫外光刻胶处理等十亿美元以上的技术拐点,预计将获得市场份额;三是随着客户寻求公司的升级、自动化和设备智能解决方案以提高生产率和执行力,预计CSBG收入将比公司已安装基础更快增长 [11][12]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WFE支出在1000亿美元左右 [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当前关税和全球经济环境动态变化,但目前尚未看到客户计划有任何重大变化,公司正与客户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密切监测情况,近年来发展的灵活制造和供应链能力使公司能够减轻关税的直接影响 [10] - 管理层对公司执行2月投资者日制定的超越表现战略充满信心,包括新产品势头、关键客户赢单、已安装基础业务创造价值以及设备智能和虚拟工艺开发创新等方面 [20] - 公司短期内将采取措施减轻关税的直接影响,并密切监测需求变化的长期指标,优先继续提供技术创新和世界级支持,使客户能够更快、更高效、更经济地扩大半导体制造规模 [2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沉积业务方面,原子层沉积(ALD)产品取得强劲进展,Stryker Spark ALD工具在领先代工企业的间隔器应用中获得多个关键订单,Altus Halo系统可实现无阻挡层的钼原子层沉积,其钼工艺在领先3D NAND客户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13][14] - 公司在蚀刻业务方面,新的ACARA系统开局良好,巩固并扩大了其在导体蚀刻市场的领先地位,除了领先代工逻辑业务,还在一家主要DRAM制造商中赢得多个关键蚀刻应用订单 [15] - 公司在特种技术方面,取代竞争对手并交付多个用于碳化硅基宽带隙功率器件制造的200毫米PCBD工具,脉冲激光沉积解决方案扩展到更多应用场景,今年将为先进内存应用交付最新工具 [18][19] - 公司的半虚拟解决方案(semi - verse)能力通过应用先进建模、模拟、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来提高设备性能和缩短工艺优化时间,最近与三家大客户签署了虚拟制造平台Simulator 3D的新许可协议 [19][2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NAND升级在6月季度之后的可持续性、支出是否会扩大、工具与CSPG升级的占比以及公司在升级市场的份额变化 - 公司认为行业中约三分之二的NAND位仍处于1XX层,有大量位需要升级到2XX层以上,公司在升级自身工具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占据大量升级支出份额,随着层数增加,除了现有工具升级,还需要新增如牺牲碳间隙填充、背面沉积工具和ALD间隙填充等新工具,其中钼工艺具有强劲势头,预计最终将被所有客户采用 [54][55][57] 问题2:台湾地区收入的可持续性以及对下半年工具发货量的影响 - 公司表示过去几年一直投资于新工具以增加对前沿代工逻辑的业务覆盖,台湾地区收入增长得益于公司在新产品路线图上的执行,如ACARA导体蚀刻工具和Spark ALD等,以及先进包装等技术拐点。管理层认为这种增长具有可持续性,主要基于环绕栅极节点、先进包装等技术趋势 [59][60][63] 问题3: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减轻关税影响 - 公司表示过去几年努力建立了灵活的制造供应链运营,中心围绕美国业务以及亚洲业务,靠近客户和供应链,公司会根据环境和客户情况优化全球各地的能力,以最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向客户交付工具,公司在全球多地拥有工厂,这种广泛的布局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68][69][71] 问题4:公司业务收入是否仍呈现上半年偏重的情况 - 公司确认今年业务仍呈现上半年偏重的情况,去年预计的约7亿美元原本计划在下半年实现的业务因部分中国客户受限而流失,所以这种上半年偏重的情况仍然合理 [74][75] 问题5:如果互惠关税问题未解决或仍有残余关税,公司在美国的制造能力是否足以服务在美国积极建设工厂的前沿客户 - 公司认为长期战略是将制造能力靠近客户,过去在应对疫情时已展现出制造和供应链的灵活性,若美国投资增加,公司在美国仍有重要的制造能力和布局,会根据各地区的增长情况重新评估当地制造需求 [80][81] 问题6:公司是否有来自中国的基本材料供应,关税是否会对产品成本产生影响 - 公司表示拥有全球供应链和制造布局,有能力根据规则变化做出响应,但未具体说明是否有来自中国的基本材料供应以及关税对成本的影响 [85] 问题7:中国收入在下半年是否会下降,以及对毛利率可持续性的影响 - 公司预计中国收入占比同比将下降,但未提供季度具体细节,毛利率会因客户组合、产品组合和整体收入水平等因素而波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91][92] 问题8:服务(CFPG)收入是否仍预计全年持平 - 公司表示服务收入预计“大致持平”,Reliant业务会面临一些逆风,但升级业务的顺风将部分抵消这些影响 [99] 问题9:公司能否通过海外制造基地满足非美国客户的需求 - 公司未提供具体细节,但表示不会在每个工厂生产所有工具,有足够的提前时间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104] 问题10:对中国市场的可见性以及是否会出现类似过去三年的需求惊喜 - 公司认为每个客户都会沟通其计划和路线图,中国市场与其他地区并无不同 [107] 问题11:代工逻辑业务增长的驱动因素 - 公司认为代工逻辑业务增长的驱动因素包括环绕栅极节点、背面电源分配、先进包装和干式极紫外光刻胶处理等技术拐点,公司在这些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先进包装在代工逻辑业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公司在相关步骤如TSV蚀刻、铜电镀和介电沉积膜等方面具有领先地位 [113][114][115] 问题12:公司对WFE增长的预期以及自身的超越表现水平 - 公司未具体量化超越表现的水平,但表示有信心超越整体WFE增长,这取决于市场组合、支出方向以及公司在先进技术领域的服务市场扩张和份额增长等因素 [118][119] 问题13:公司是否考虑了某北美客户重组对逻辑客户支出的影响 - 公司表示已提前了解客户情况,并在市场整体情况中考虑了这些因素 [123] 问题14:6月季度展望中不认为有未来季度订单提前拉动的依据 - 公司表示客户计划在很早之前就已确定,目前环境中未看到任何变化,尽管存在关税和经济放缓等潜在风险,但目前尚未对业务产生影响 [125][126][127] 问题15:为什么下半年销售不能达到或超过上半年水平,以及非受限客户或终端市场是否会在下半年下降 - 公司认为市场整体情况决定了业务呈现上半年偏重的特点,并非单个或少数客户的原因,部分原本计划在下半年的中国客户业务因受限而流失,影响了下半年的业务表现 [131][132][134] 问题16:CSPG业务变化对毛利率的影响以及是否有达到50%毛利率的预期 - 公司认为CSPG业务变化对毛利率的影响不大,过去几年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靠近客户的战略,与2022年相比,在相似的收入水平和地理组合下,毛利率有所提高 [139][140][142] 问题17:公司与客户就关税问题的沟通情况以及客户的想法 - 公司表示与客户进行了多次沟通,但在关税实施的近两个月内,客户尚未考虑需求变化,这些项目是多年投资,客户更多是从技术定位角度考虑,为了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需要继续在前沿技术领域投资 [149][150][152] 问题18:6月季度毛利率指引是否考虑了关税影响以及能否量化 - 公司表示毛利率指引考虑了关税影响,但未量化具体影响 [155][157] 问题19:如何看待WFE的战略投资、技术升级和维护,以及晶圆产能增加的影响 - 公司认为从公司角度看,短期和长期最重要的是产品与客户和行业关键技术路线图的契合度,公司在2月投资者日描述了在服务市场扩张和份额增长方面超越行业的机会,目前公司对执行情况感到满意,更关注为未来超越表现播种,而不是WFE的短期波动 [164][165] 问题20:6月季度运营利润率高是否反映了过去几年的投资成果,以及如何看待利润率的可持续性 - 公司表示正在增加研发投入,因为看到了在沉积和蚀刻强度增长的情况下,继续扩大可服务市场和获得份额的机会,目前的运营利润率是公司历史最高水平,对当前表现感到满意,并将继续投资以维持这种表现 [168][169] 问题21:CSBG业务各子细分市场的排名、Reliant业务规模以及中国限制对服务备件业务的影响 - 公司表示由于部分客户受限,无法再提供服务和备件,这影响了Reliant业务,中国业务占比同比下降,Reliant业务中很多工具销往中国;升级业务在NAND领域表现强劲,备件业务是CSBG中最大的单项业务,目前利用率同比提高,对备件和服务业务有利 [177][178] 问题22:Reliant业务中翻新工具业务的情况 - 公司表示目前Reliant业务中仍主要是新工具,行业内翻新业务很少,公司更多提及特种技术在成熟工厂的新应用 [183][184] 问题23:NAND业务在升级和新设备投入方面的增长时间以及与替换业务的关系 - 公司认为难以确定NAND业务在升级方面的增长时间,分析师日曾给出一个范围,可能是几年到更久,这取决于市场情况,重要的是将NAND技术提升到能在AI数据中心和企业固态硬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水平,公司认为不仅有升级机会,还有新工具需求带来的服务市场扩张和份额增长机会 [191][192][194] 问题24:客户产能利用率下降与升级意愿之间的关系 - 公司认为一般情况下两者呈反周期关系,当利用率下降时,下一个上升周期通常会在不同技术节点出现,意味着会有升级需求,公司将从中获得收入,但上一次NAND下行周期中,工具闲置时间比预期长 [197] 问题25:CSBG业务中备件业务的情况、设备利用率以及NAND升级机会在升级销售和原始设备销售之间的分配 - 公司表示备件业务表现良好,利用率呈有利趋势,推动备件业务发展;随着时间推移,NAND升级机会将在升级销售和新设备销售之间更加平衡,目前已经是两者的混合,未来随着客户对需求有更清晰的预期,可能会开始建设新工厂,新设备销售也将增加 [202][204][205]
Lam Research(LRCX)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4-24 08:35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March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April 23, 2025 Cautionary statement regarding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This presentation and the accompanying discussion contain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under U.S. securities laws.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include any statements that are not statements of historical fact. Examples of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1) anticipated business, balance sheet, cash flow and financial measures and results and relate ...
Lam Research (LRCX) Q3 Earnings and Revenues Top Estimates
ZACKS· 2025-04-24 06:20
业绩表现 - 季度每股收益为1.04美元 超出Zacks共识预期1美元 同比增长33% [1] - 季度营收达47.2亿美元 超出共识预期1.64% 同比增长24.5% [2] - 过去四个季度均超预期 每股收益和营收均实现四连超 [1][2] 市场反应 -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12.1% 表现逊于标普500指数(-10.1%) [3] - 当前Zacks评级为2级(买入) 预计短期将跑赢大盘 [6] 未来展望 - 下季度共识预期为每股收益0.96美元 营收45.4亿美元 [7] - 本财年共识预期为每股收益3.73美元 营收177.3亿美元 [7] - 半导体设备行业位列Zacks行业排名前16% 历史数据显示前50%行业表现优于后50% [8] 同业比较 - 同业公司Allegro MicroSystems预计季度每股收益0.05美元 同比下滑80% [9] - 该公司预计季度营收1.8464亿美元 同比下滑23.3% [10]
Lam Research(LRCX)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4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3月季度营收47.2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8% [20] - 季度末递延收入余额20亿美元,与12月基本持平,其中预付款项下降,递延余额其他部分上升,预计到2025年底递延收入余额将下降 [20][21] - 3月毛利率49%,处于指引范围高端,高于12月的47.5%;运营利润率32.8%,高于12月的30.7%,接近指引范围高端 [27] - 非GAAP税率为13.3%,符合预期,预计6月税率将降至个位数,全年剩余时间维持在低至中个位数水平 [28] - 3月其他收入支出为700万美元费用,而12月为1100万美元收入,变化原因是股权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降低,预计6月OI&E将略有负偏差 [28] - 3月每股摊薄收益1.04美元,摊薄股数约12.9亿股,与12月基本持平 [30] - 3月现金及短期投资总额55亿美元,较12月底的57亿美元略有下降;资产负债表上总债务减少5亿美元至45亿美元 [30][31] - 3月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2天,较12月的69天有所减少;库存总额45亿美元,较12月略有增加,库存周转率为2.2次,高于上一季度的2.1次 [31] - 3月非现金费用包括约8700万美元股权薪酬、8300万美元折旧和1400万美元摊销 [32] - 3月资本支出2.88亿美元,较12月增加1亿美元,主要是购买印度土地用于实验室扩张 [32] - 3月底正式全职员工约18600人,较上一季度增加约300人,主要增长在工厂和现场组织以及研发部门 [33] - 预计6月季度营收50亿美元±3亿美元,毛利率49.5%±1个百分点,运营利润率33.5%±1个百分点,每股收益1.2美元±0.1美元,基于约12.8亿股的股数 [33][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系统业务 - 3月系统收入中,内存业务占比43%,低于上一季度的50%;其中非易失性内存占系统收入的20%,低于上一季度的24%,NAND非中国客户收入增长符合年初预期,该细分市场由客户从1XX层向256层设备技术转换的支出驱动,预计6月该细分市场系统收入百分比增长最大;DRAM占系统收入的23%,低于12月的26%,支出集中在技术升级 [21][22] - 代工业务占系统收入的48%,高于12月的35%,创历史新高,栅极全环绕节点和先进封装出货强劲,也受益于国内中国客户的成熟节点支出 [22][23] - 逻辑及其他业务占系统收入的9%,低于上一季度的15%,主要因前沿支出减少 [24] 客户支持业务集团(CSBG) - 3月CSBG收入约17亿美元,较12月略有下降,但同比增长21%,环比下降归因于Reliant Systems收入降低,部分被创纪录的升级收入抵消 [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从地区来看,中国地区收入占比31%,与上一季度持平,大部分收入来自国内中国客户 [24] - 台湾和韩国收入各占24%,台湾收入创历史新高 [2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预计2025年全球晶圆厂设备(WFE)支出在1000亿美元左右,尽管当前关税和全球经济环境动态变化,但客户计划暂无重大变化 [8] - 公司战略重点是提供新产品、先进服务和数字化转型举措,以实现增长和盈利超越目标,确定三个关键驱动因素:扩大服务市场(SAM)、凭借强大产品组合获得市场份额、使CSBG收入增长快于安装基础 [9][10] - 在沉积方面,原子层沉积(ALD)产品取得强劲进展,Stryker Spark ALD工具和Altus Halo系统获得关键胜利;蚀刻方面,新Aqara系统开局良好,巩固并扩大了导体蚀刻市场领先地位 [10][11][12] - CSBG升级业务创纪录收入,可升级架构成为公司差异化增长点,与客户在运营成本优化方面的合作扩展到整个安装基础业务 [13] - 在特种技术方面,取代竞争对手并交付多个200毫米PCVD工具,PULSE激光沉积解决方案扩展到更多用例 [14] - 与三家大客户签署虚拟制造平台Simulator 3D的新许可协议,引领虚拟制造行业发展 [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3月季度业绩反映了公司整体的强劲执行,营收、毛利率、运营利润率和每股收益均超过指引中点,预计6月毛利率将再次扩大 [6][7] - 公司认为过去几年在制造和供应链运营方面的投资对业务扩展产生积极影响,灵活的制造和供应链能力有助于减轻关税直接影响 [6][9] - 公司对未来几年超越半导体行业整体增长充满信心,当前执行符合2月投资者日制定的超越战略 [17][1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电话会议预计持续到太平洋时间下午3点,会议重播将在当天下午晚些时候在公司网站提供 [5] - 公司董事会授权的股票回购计划还剩余88亿美元 [3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NAND升级周期的可持续性、支出构成及公司份额变化 - 行业中约三分之二的比特仍处于128层水平,有大量比特需要升级到2XX层以上,公司在升级自有工具和提供新工具方面处于有利地位,预计会有现有工具升级和新工具添加的混合情况,如Halo Moly工具势头强劲,最终将被所有客户采用 [41][42][44] 问题2: 台湾地区收入的可持续性及对下半年工具发货的影响 - 公司过去几年投资新工具以增加对前沿代工逻辑的曝光,台湾地区收入强劲是执行新产品路线图的结果,与前沿代工逻辑技术趋势相关,具有可持续性 [47][48][49] 问题3: 公司采取的限制关税影响的措施 - 公司过去几年努力建立灵活的制造供应链运营,以美国运营为中心,在亚洲等地也有业务,靠近客户和供应链,会根据环境和客户情况优化全球能力,以最有效方式交付工具 [54][55] 问题4: 公司下半年收入倾向及TSMC资本支出的影响 - 今年收入仍倾向于上半年,去年12月有部分客户变为受限客户,其原计划为下半年的业务约7亿美元不再存在 [59] 问题5: 公司在美国的制造能力能否满足前沿客户需求 - 公司长期战略是将能力靠近客户,若美国投资增加,公司在美国仍有重要制造能力和业务布局,且会根据各地区增长情况重新评估当地制造需求,有能力灵活调整 [66][67][68] 问题6: 中国基本材料关税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 公司拥有全球供应链和制造足迹,有能力根据规则变化做出响应,但未具体说明相关影响 [70] 问题7: 中国收入下半年情况及对毛利率可持续性的影响 - 预计中国收入全年占比同比下降,但季度间可能有波动,毛利率会因客户组合、产品组合和整体收入水平等因素而波动,会在当前水平附近有变化 [75][76][78] 问题8: CSBG服务收入全年预期 - 全年CSBG服务收入预计持平,Reliant业务有逆风,升级业务有顺风 [80] 问题9: 海外制造能否满足非美国客户需求 - 公司不会详细说明,但有足够时间可以根据规则和情况调整生产布局 [83] 问题10: 中国市场的可见性 - 所有客户都会沟通其计划和路线图,中国市场与其他地区无差异 [84] 问题11: 代工逻辑业务增长的驱动因素 - 包括栅极全环绕节点、背面电源、先进封装和干EUV光刻胶处理等技术趋势,公司在这些领域有重要地位和新工具投入 [89][90] 问题12: 公司相对于WFE的增长预期 - 公司未具体量化,但对超越WFE增长有信心,主要基于产品与客户技术路线图的契合以及在关键市场的服务市场扩张和份额增长机会 [93] 问题13: 公司是否考虑逻辑客户的净中性支出情景 - 公司会提前了解客户情况,会在市场整体情况中考虑各种因素 [98] 问题14: 6月展望未考虑未来季度拉动的依据 - 基于客户提前制定的计划,目前未看到环境有变化,但会持续关注关税和经济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 [99][100] 问题15: 下半年销售不能达到或超过上半年的原因 - 部分受限客户原下半年业务计划取消,若没有此情况,下半年情况会不同,业务受客户计划和项目阶段性影响,存在一定波动性 [105][106][108] 问题16: CSBG业务对毛利率的影响及毛利率可持续性 - CSBG业务变动对毛利率影响不大,目前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靠近客户的战略,过去几年该战略使毛利率提升约200个基点甚至更多 [111][112][113] 问题17: 客户对关税的看法和反应 - 与客户的沟通时间较短,客户尚未考虑关税对需求的影响,这些项目是多年投资,与技术定位相关,客户为保持竞争力会继续在前沿领域投资 [120][121][122] 问题18: 如何看待WFE的战略投资、技术升级和维护,以及晶圆产能增加的下行风险 - 对公司而言,短期和长期内最重要的是产品与客户关键技术路线图的契合,以及如何实现产品交付和市场扩张,公司对今年的执行情况满意,更关注为未来超越奠定基础 [133][134] 问题19: 6月指引中点反映的运营利润率可持续性 - 公司正在增加研发投入,因为看到蚀刻和沉积强度增长带来的超越机会,希望扩大可寻址市场并获得份额,目前运营利润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136][137] 问题20: CSBG各子细分市场的排名、Reliant规模及中国限制对服务和备件的影响 - 受限客户导致服务和备件业务受影响,Spares是CSBG最大的单个组成部分,升级业务今年增长显著,Reliant业务下降,整体利用率同比提高对备件和服务有利 [142][143] 问题21: 公司在服务业务方面的新关注点 - 公司开始更多关注智能服务、设备智能、协作机器人等能力,以满足客户全球制造扩张的需求,有望使服务业务在CSBG中占比更大 [146] 问题22: NAND业务升级增长与新设备投入的时间关系 - 难以确定NAND业务升级增长到新设备投入的具体时间,升级机会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持续,且不仅有升级,还有服务市场扩张和份额增长机会 [153][154][155] 问题23: 客户产能利用率与升级意愿的关系 - 一般情况下,客户设备闲置时是进行升级的理想时间,利用率下降和升级通常呈反周期关系,下一轮升级通常会在不同技术节点进行,公司将从中获得部分收入 [157] 问题24: CSBG备件业务情况及设备利用率 - 备件业务表现良好,腔室数量去年增长,利用率趋势有利,推动备件业务发展 [161] 问题25: 未来一两年NAND升级机会中升级销售和OE销售的构成 - 随着时间推移,升级销售和OE销售将更加平衡,目前已有两者混合的情况,未来客户可能会开发新站点,新设备销售也会增加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