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恩智浦半导体(NXPI)
icon
搜索文档
意法半导体 9.5 亿美元收购恩智浦 MEMS 传感器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7-25 14:49
收购协议 - 意法半导体与恩智浦达成协议,以最高9.5亿美元现金收购其MEMS传感器业务,其中9亿美元为预付款,5000万美元将在技术达标后支付 [1] - 交易资金来自现有流动资金,需满足包括监管审批在内的常规交割条件,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 [2] 收购标的业务 - 收购的MEMS传感器产品组合主要面向汽车安全传感器(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和监测传感器(TPMS、发动机管理等),以及工业应用的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计 [1] - 恩智浦的MEMS业务在2024年实现约3亿美元收入,预计将显著提升意法半导体的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 [1] 战略意义 - 公司将凭借创新路线图深化与汽车一级供应商的客户关系,推动汽车安全、电气化、自动化和车联网等高级功能发展 [1] - 两家公司的MEMS业务在技术和产品组合上高度互补,合并后的产品线将在汽车、工业和消费等终端市场实现良好平衡 [1] 公司财务状况 - 意法半导体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净营收27.7亿美元,毛利率33.5%,营业亏损1.33亿美元,净亏损9700万美元 [2]
中欧峰会重启务实沟通
中信证券· 2025-07-25 10:50
环球市场综合 - 2025年7月24日,第二十五届中欧峰会在北京举行,双方在全球性议题达成共识,贸易开局良好,欧洲财政支出计划带来合作机遇[6] - 重点新闻包括欧央行按兵不动、特朗普要求降息、欧盟通过930亿欧元对美关税反制计划等[6] 股票市场 - A股周四沪指涨0.65%、深证成指涨1.21%、创业板指涨1.5%,海南封关、影视、疫苗等板块活跃[15] - 港股恒科指微跌0.05%,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涨0.51%、0.18%,大金融、纸业等板块表现活跃[11] - 美股三大指数个别发展,道指跌0.70%,标指微升0.07%,纳指涨0.18%,金龙指数跌1.54%[9] 个股动态 - 恩智浦业绩稳步复苏,已进入业绩上行周期,完成对TTTech Auto收购支撑软件定义汽车战略[9] - Alphabet季度业绩反映AI需求强劲,AI概念股上升,特斯拉季绩逊预期[9] 板块要闻 - 饮料行业受高温和出行人次多催化,旺季有望表现良好,推荐农夫山泉等三条主线[13] - 2025年国采/国谈政策优化,有望带动医药板块稳步向上,建议围绕创新等领域布局[18] 外汇/商品 - 美元指数涨0.2%,纽约期金跌0.7%,纽约期油涨1.2%,贸易谈判进展推升原油价格[4][25][26] 固定收益 - 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美债收益率尾盘反弹,2年期国债收益率涨3.6个基点报3.92%[29] - 亚洲债市轻微走软,利差走阔1 - 2个基点,中国债市表现分化[29]
9.5亿美元!ST收购恩智浦MEMS传感器业务
芯世相· 2025-07-25 10:30
恩智浦MEMS传感器业务的主要目标是被动(安全气囊)和主动(车辆动力学)车载安全传感器 和监控传感器(胎压监测系统[TPMS]、发动机管理、舒适性和安全性)。该公司还提供一系列工 业压力计和加速度计。此次收购将加强意法半导体的知识产权(IP)、技术、产品和研发团队,在 汽车安全应用方面拥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加强其MEMS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和路线图。 芯片超人 组织的 德国商务考察活动 正在招募! 9 月 4 日至 9 月 14 日 , 实地走访德国五个城市,重点聚焦 全球两大顶级展会 , 带大家一起走进欧洲电子产业最前沿! 点击上图查看活动详情,或联系客服咨询:ICSuperman88。 意法半导体(ST)于2025年7月24日(瑞士时间)宣布,将收购恩智浦半导体(NXP)的MEMS 传感器业务。收购价格最高为9.5亿美元现金(其中9亿美元为预付,5000万美元与实现技术里程 碑挂钩),在监管部门批准等因素影响下,交易预计将于 2026年上半年 完成。 收购销售额达 3 亿美元的业务,专注于汽车应用 汽车 MEMS 惯性传感器的增长速度预计将快于整个 MEMS 市场。将被收购的恩智浦MEMS传感 器业在2024 ...
ST十多年来首次亏损,创下单日最大跌幅,收购恩智浦MEMS业务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5 09:44
意法半导体第二季度业绩 - 公司第二季度出现十多年来首次亏损,营业亏损1.33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620万美元平均利润 [2] - 亏损主要由于1.9亿美元的重组和减值成本,若不计入这些费用,利润将达到5700万美元,符合市场预期 [2] - 股价单日下跌16.6%,创下最大单日跌幅 [2] - 第二季度营收从上一季度的25.2亿美元增至27.6亿美元,高于预期的27.1亿美元 [3]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达到31.7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1亿美元 [3] 公司经营状况与挑战 - 公司严重依赖内部制造,约80%销售额来自自有工厂,在市场放缓时面临工厂利用率低和员工成本高的问题 [2] - 与竞争对手英飞凌和恩智浦相比,公司采用更多合同制造 [2] - 汽车、工业和消费芯片市场需求低迷,库存高企和地缘政治动荡导致销售下滑 [2] - 公司去年启动成本削减计划,预计到2027年节省数亿美元,包括在法国和意大利裁员5000人 [4] - 法国和意大利政府共持有公司27.5%股份,裁员计划引发两国政府争执 [4] MEMS传感器业务收购 - 公司计划以9.5亿美元现金收购恩智浦MEMS传感器业务,包括9亿美元预付款和5000万美元技术里程碑付款 [7] - 收购将增强公司在汽车、工业和消费应用领域的传感器市场地位 [6] - 被收购业务主要针对汽车安全传感器,包括安全气囊、车辆动力学和胎压监测系统等 [6] - 预计2024年该业务将创造约3亿美元收入,提升公司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 [7] - 交易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需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7]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公司CEO对今年剩余时间持乐观态度,预计第四季度预订量将环比增长 [3] - 分析师认为更强劲的销售趋势可能使公司实现全年收入增长,但美国贸易关税可能带来不确定性 [3] - 6月份公司已观察到市场需求增加的早期迹象 [3] - MEMS技术为安全、电气化、自动化和联网汽车提供先进功能,预计汽车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增速将超过整体MEMS市场 [7]
7月25日电,意法半导体将收购恩智浦旗下Mems传感器业务。
快讯· 2025-07-25 04:37
收购交易 - 意法半导体将收购恩智浦旗下Mems传感器业务 [1]
意法半导体将收购恩智浦旗下Mems传感器业务。
快讯· 2025-07-25 04:35
公司动态 - 意法半导体将收购恩智浦旗下Mems传感器业务 [1]
STMicroelectronics to strengthen position in sensors with acquisition of NXP’s MEMS sensors business
Globenewswire· 2025-07-25 04:30
文章核心观点 STMicroelectronics计划收购NXP Semiconductors的MEMS传感器业务,以加强其全球传感器能力,交易将补充和扩展ST的领先MEMS传感器技术和产品组合,为汽车、工业和消费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1] 交易详情 - 收购价格最高为9.5亿美元现金,其中9亿美元为预付款,5000万美元取决于技术里程碑的实现 [5][6] - 交易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需满足包括监管批准在内的惯例成交条件 [6] 收购原因 - 收购是ST的重大战略举措,NXP的技术和客户关系与ST现有MEMS产品组合高度互补,可强化ST在汽车、工业和消费应用关键领域的传感器地位 [2] - NXP经仔细评估后认为该业务不符合其长期战略方向,而产品系列非常适合ST的产品组合、制造布局和战略路线图 [2] 业务情况 - 待收购的MEMS传感器业务主要针对汽车安全传感器(被动和主动)以及工业应用的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计等,有望推动未来收入增长 [2] - 该业务在2024年产生约3亿美元收入,毛利润率和运营利润率对ST有显著增值作用,预计完成收购后将提升ST的每股收益 [3][5] 收购影响 - 收购将提升ST的MEMS技术、产品研发能力和路线图,拥有领先的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以及高技能的研发团队 [4] - 扩展后的业务将利用ST的集成器件制造商模式,实现更快的创新周期和更大的定制灵活性 [4] 公司简介 - ST拥有5万名员工,掌握半导体供应链,与超20万家客户和数千家合作伙伴合作,致力于推动更可持续的世界发展,有望在2027年底实现碳中和及100%可再生电力采购目标 [11]
STMicroelectronics to strengthen position in sensors with acquisition of NXP's MEMS sensors busines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25 04:30
收购交易概述 - STMicroelectronics计划以最高9.5亿美元现金收购NXP的MEMS传感器业务,其中9亿美元为预付款,5000万美元与技术里程碑挂钩[5][6] - 交易预计将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资金来自现有流动性[5][6] 战略意义 - 收购将增强公司在汽车安全传感器和工业应用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与产品组合,与现有MEMS业务形成高度互补[1][2] - 整合后将覆盖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三大终端市场,强化公司在传感器领域的领先地位[1][6] - 通过IDM模式(设计-制造-测试-封装全流程)加速创新周期并提升定制灵活性[4] 财务与业务影响 - 被收购业务2024年营收约3亿美元,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均显著高于ST现有水平[3][6] - 交易完成后将立即增厚公司每股收益(EPS)[3][6] - MEMS汽车惯性传感器市场增速预计快于整体MEMS市场[3] 技术整合 - 收购标的包括汽车安全传感器(被动/主动安全系统、胎压监测等)及工业用压力传感器与加速度计[2] - 获得NXP在汽车MEMS运动与压力传感器领域的领先IP及研发团队[4] - 合并后将利用ST现有客户关系(尤其汽车Tier1供应商)拓展快速增长的MEMS汽车市场[2] 行业趋势 - MEMS技术正推动汽车安全、电气化、自动化和网联车辆的功能升级,创造未来收入增长空间[2] - 公司计划通过整合资源加速在汽车、工业及消费电子领域的传感器创新[1][4]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24日(周四)美股热门股票行情一览(美股盘中)
快讯· 2025-07-25 00:39
美股热门股票行情一览(2025年07月24日盘中) 市值排名 - 甲骨文以7623.02亿市值位居首位,股价96.50美元,当日涨幅+0.66% (+1.95美元) [3] - 万事达市值3213.63亿,股价804.34美元,涨幅+0.86% (+0.82美元) [3] - VISA市值7701.50亿,股价298.71美元,涨幅+0.68% (+5.45美元) [3] 能源与化工板块 - 埃克森美孚市值6795.27亿,股价241.93美元,微涨+0.01% (+0.03美元) [3] - 雪佛龙市值2635.59亿,股价162.55美元,显著上涨+2.46% (+3.90美元) [3] - 康菲石油市值1196.83亿,股价75.63美元,下跌-2.45% (-2.35美元) [5] 金融板块 - 美国银行市值3706.80亿,股价372.57美元,下跌-1.00% (-3.78美元) [3] - 摩根士丹利市值2218.09亿,股价722.88美元,上涨+0.75% (+5.36美元) [4] - 高盛市值2290.57亿,股价143.34美元,上涨+0.79% (+1.13美元) [4] 科技板块 - 奈飞市值4066.75亿,股价109.84美元,微跌-0.05% (-0.08美元) [3] - 超威半导体市值2549.17亿,股价266.65美元,下跌-0.21% (-0.57美元) [3] - 英特尔市值924.29亿,股价205.18美元,上涨+0.83% (+1.68美元) [5] 消费板块 - 宝洁市值3718.68亿,股价158.61美元,上涨+0.21% (+0.33美元) [3] - 可口可乐市值2987.62亿,股价69.42美元,上涨+0.91% (+6.54美元) [3] - 耐克市值1116.98亿,股价93.57美元,下跌-1.46% (-1.12美元) [5] 通信与运输 - T-Mobile US Inc市值2721.86亿,股价248.43美元,大幅上涨+6.20% (+14.50美元) [3] - 达美航空市值357.69亿,股价54.78美元,上涨+0.96% (+0.79美元) [6] - Uber市值1910.80亿,股价91.38美元,下跌-0.69% (-1.00美元) [4] 军工与工业 - 洛克希德马丁市值986.93亿,股价22.72美元,下跌-3.28% (-0.77美元) [5] - 卡特彼勒市值2013.79亿,股价428.18美元,微涨+0.14% (+0.59美元) [4] - 波音市值1738.33亿,股价1122.95美元,上涨+0.23% (+2.58美元) [4] 医疗健康 - 强生市值6577.63亿,股价356.48美元,上涨+0.33% (+1.19美元) [3] - 辉瑞市值1529.55亿,股价25.48美元,上涨+0.85% (+0.21美元) [4] - 联合健康市值2536.32亿,股价279.60美元,显著下跌-4.42% (-12.91美元) [3]
恩智浦(NXPI):FY2025Q2 业绩说明会纪要:各终端趋势好于预期,复合增速及长期毛利率指引乐观
华创证券· 2025-07-24 16: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2各终端市场收入趋势好于预期,公司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早期,对周期性复苏信心显著增强 [3][4][21] - 预计2024 - 2027年公司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6% - 10%,重申对汽车、工业与物联网业务实现8% - 12%的三年复合年增长率及57% - 63%的长期毛利率目标充满信心 [4][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公司业绩情况 (一)2025Q2业绩总览 - 营业收入29.3亿美元(YoY - 6%),超出指引中值 [3][7] - Non - GAAP毛利率56.5%(YoY - 2.1pcts),高于指引中值,得益于较高收入和有利制造成本 [7] -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6.9亿美元(YoY - 17%,QoQ 3%) [7] - 25Q2渠道库存为9周,公司内部库存天数从169天降至158天 [7] (二)各部门营收情况 - 汽车业务营收17.3亿美元(YoY持平,QoQ + 3%),营收占比59% [3][10] - 工业与物联网业务营收5.46亿美元(YoY - 11%,QoQ + 7%),营收占比18.6% [3][10] - 移动设备业务营收3.31亿美元(YoY - 4%,QoQ - 2%),营收占比11.3% [3][10] - 通信及其他业务营收3.20亿美元(YoY - 27%,QoQ + 2%),营收占比10.9% [3][10] 二、战略投资 - 已完成对TTTech Auto的收购,对Kinara和Aviva Links的收购仍在等待监管部门批准,收购旨在整合IP和人才,加强产品组合和系统解决方案 [4][14] 三、公司业绩指引 (一)2025Q3业绩指引 - 预计营收30.5亿 - 32.5亿美元,中值31.5亿美元(QoQ 8%),Non - GAAP毛利率57%(±50个基点) [13] - TTTech Auto收购完成,运营费用已计入Q3指引;Kinara和Aviva Links收购待批 [14] - 汽车业务预计与2024年Q3持平,环比中等个位数增长;工业与物联网业务预计同比中等个位数增长,环比高个位数增长;移动业务预计同比低个位数增长,环比约20%增长 [15] (二)业绩前瞻 - 预计2024 - 2027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6% - 10%,各板块中汽车和工业与物联网板块为8% - 12%,移动设备板块为0% - 4%,通信和基础设施板块持平 [18] 四、Q&A环节 - 对周期性复苏信心“明显好转”,公司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开端 [21] - 有机制消化Kinara和Aviva Links收购运营费用,有信心将2025年下半年整体运营费用率控制在23%长期目标内 [22] - 汽车业务环比加速,复苏因西方Tier - 1客户库存消耗接近尾声,出货量将贴近终端实际需求 [23] - 不提供Q4营收正式指引,可参考历史Q3到Q4持平至微增趋势;Q4毛利率建模建议用70%区间中段产能利用率,有多个提升毛利率手段,对实现57% - 63%长期目标有信心 [24] - TTTech Auto收购对收入和毛利贡献小,主要影响运营费用,已计入Q3指引 [25] - 最早Q3开始补充渠道库存,决策关键信号包括订单和客户催货情况,补充库存为提升竞争力 [26] - Q3自有库存天数预计维持相似水平,年底预计持有6 - 7天预备货库存,高于长期目标是战略性选择 [27] - 汽车业务增长驱动因素符合目标,欧美市场Tier - 1客户库存消耗结束带来增长 [28] - 补充渠道库存、成本改善和价格效应等会影响未来6 - 9个月毛利率趋势 [29] - 对Q4有“持平至微增”指引,积极势头会持续,汽车业务表现突出,中国市场创新转型迅速 [30] - 对工业和物联网业务同样乐观,有信心实现8% - 12%三年复合年增长率目标 [32] - 11周是渠道库存长期目标,非硬性上限,实际库存可能在10 - 12周波动 [33] - 有掌控监控关税影响,避免订单提前拉动情况 [34] - 汽车客户在软件定义汽车上投资趋势“正在加速”,NXP处于趋势核心 [35] - TTTech Auto因商业模式转变,收入贡献微不足道,主要影响运营费用 [36][37] - 不提供Q4各业务板块单独指引 [38] - 即使不补充渠道库存,Q4也可能超越季节性增长,公司增长来自内容增长和西方Tier - 1客户库存消耗结束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