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思科技(SNPS)
icon
搜索文档
Synopsys Stock Falls on China Ban, But Long-Term Outlook Holds
MarketBeat· 2025-06-14 21:14
公司概况 - 新思科技(Synopsys)是半导体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供应商 其产品对AI芯片及其他芯片的开发不可或缺 [1] - 公司当前股价478 86美元 过去52周下跌13% 市盈率32 98倍 华尔街平均目标价607 14美元隐含27%上行空间 [1][2][11] 近期负面事件 - 5月28日股价单日暴跌10% 主因特朗普政府下令禁止向中国销售EDA软件 中国区收入占比已从2024财年Q2的15%降至最近季度的10% [2][5] - 受此影响 公司暂停了2025财年Q3及全年的业绩指引 但同日公布的财报仍超预期 营收和调整后EPS同比分别增长10%和22% [3][4] ANSYS收购案进展 - 2024年1月宣布以350亿美元收购ANSYS 目前仅剩中国监管部门未批准 市场曾猜测可能放弃中国审批加速交易 但公司明确表示仍需等待中国批准 [6][7][9] - 若强行推进收购可能永久损害中国市场重返机会 公司预计中国审批最迟2025年上半年完成 但新贸易限制可能使中方态度更加强硬 [10] 长期发展前景 - 尽管短期受中国业务萎缩和收购不确定性压制 行业长期向好的结构性趋势不变 先进芯片研发需求持续增长 [12] - ANSYS收购最终完成后将显著增强竞争力 同时非AI终端市场的复苏也将带来额外增长动力 [12]
外媒:中国推迟审核新思收购案
半导体芯闻· 2025-06-13 17:41
中美贸易紧张与芯片行业影响 - 特朗普政府加强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加剧贸易紧张局势,导致价值350亿美元的美国半导体行业合并案被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推迟[1] - 新思科技(Synopsys)与Ansys的合并交易已获美欧批准,但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审批程序延长,原定180天期限因交易复杂性超期[1] - 审批延迟部分归因于美国5月底禁止向中国销售芯片设计软件,新思科技被列入禁令名单,但若提交解决方案仍可能获批[1] 企业动态与交易进展 - 新思科技CEO表示正与中国监管部门积极协商,预计交易将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协议包含2026年1月15日的终止条款[2] - 新思科技已恢复向中国客户销售知识产权和硬件,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仍受限制[2] - 公司工具被英伟达、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商用于处理器设计和测试,客户群涵盖微软、谷歌、Meta等开发AI芯片的科技巨头[2][3] 行业背景与公司业务 - Ansys主营工程模拟软件,应用领域覆盖汽车、建筑、医疗保健和国防行业,与新思科技的合并将强化半导体设计工具链[3] - 半导体设计行业因大型科技公司自研AI芯片需求增长而扩张,新思科技作为EDA工具龙头直接受益[3]
外媒:中国推迟审核新思收购案
半导体芯闻· 2025-06-13 17:39
中美贸易与芯片行业动态 - 特朗普政府加强对中国芯片出口管制,导致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并影响价值350亿美元的美国半导体行业合并案[1] -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迟批准新思科技(Synopsys)与Ansys的合并交易,该交易已获美欧批准但进入中国审批最后阶段[1] - 交易推迟部分原因与华盛顿5月底禁止新思科技等公司向中国销售芯片设计软件有关,但另一知情人士称审批延长主要因交易本身复杂性[1][3] 新思科技与Ansys交易进展 - 新思科技CEO表示正积极与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谈判,预计交易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2] - 交易协议包含2026年1月15日的"终止条款",新思科技未对事件置评而Ansys未回应[3] - 若新思科技能提交满足中国监管机构担忧的解决方案,审批仍可能通过[1] 行业技术管制与市场变化 - 新思科技已恢复向中国客户销售知识产权和硬件,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工具仍受限制[3] - 白宫官员表示若中国加快稀土出口,美国可能放松对华技术出口管制[3] - 新思科技的工具被Nvidia和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商用于处理器设计测试,其业务随微软、谷歌等科技公司自研AI芯片需求增长而扩张[4] 企业背景与行业应用 - Ansys主营工程模拟软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医疗保健和国防等领域[4] - 新思科技总部位于硅谷,Ansys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两者合并将整合芯片设计工具与工程仿真技术[4]
Synopsys Achieves PCIe 6.x Interoperability Milestone with Broadcom's PEX90000 Series Switch at PCI-SIG DevCon 2025
Prnewswire· 2025-06-11 21:25
技术合作与里程碑 - Synopsys与Broadcom合作实现PCIe 6x IP解决方案与Broadcom PEX90000系列交换机的互操作性,降低设计风险并加速高性能计算和AI数据中心系统的上市时间[1] - 互操作性演示中,Synopsys PCIe 6x IP解决方案(包括PHY和控制器)以64 GT/s的速度运行,作为根复合体和端点与Broadcom交换机协同工作[2] - 该技术将在PCI-SIG DevCon 2025展会上展示,涵盖PCIe 70和PCIe 6x IP的多种互操作性案例[2] 行业需求与解决方案 - PCIe交换机是下一代AI基础设施的核心,需满足现代AI工作负载的扩展性需求[1] - 高性能计算和AI驱动的数据中心应用对连接解决方案的要求包括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强劲性能[3] - Synopsys的PCIe 6x IP解决方案已通过验证,可应对AI服务器规模化生产中的性能挑战,推动PCIe 6x标准在生态中的广泛采用[3] 生态系统领导力 - Synopsys在PCIe领域拥有20年技术积累,已完成100多项PCIe 6x IP实现和超过3800个客户流片,覆盖七代PCI Express标准[4] - 公司提供完整的PCIe解决方案,包括PHY、控制器、验证IP和安全IP,旨在最小化设计风险并缩短产品上市周期[4] - 解决方案支持最先进工艺节点,覆盖所有PCIe代际,强化了公司在协议互操作性和技术专长方面的行业地位[5] 公司背景 - Synopsys提供从电子设计自动化到硅IP及系统验证的全套设计解决方案,服务于半导体和系统客户,推动跨行业创新[6]
刚刚!新思科技高管亲述“断供”始末:详解美国EDA出口管制内情 (附全文翻译)
是说芯语· 2025-06-06 18:18
核心观点 - 新思科技收到美国商务部BIS的"通知并要求停止"信函,要求停止向中国销售包括软件、硬件及芯片在内的相关产品,并立即停止了向中国地区的相关产品发货 [2] - 公司采用年度"密钥"授权模式,现有客户软件的可用期限将在未来355天内的不同时点终止,且无法再获得任何技术支持或更新 [2] - 此次禁令发布方式"不同寻常",未提供惯例的4到12周意见征询期,导致公司只能在事后补做沟通工作 [3] - 中国区业务从过去约25%的年增长转变为最近一个季度同比下降28%,主要受美国层层加码的技术限制措施影响 [4] - 公司正在与政府部门积极沟通,以澄清禁令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例如适用范围是否包括中国公司子公司或中国籍员工等 [8] 业务影响 - 中国市场在落后工艺(16纳米、14纳米及以上)领域约占中国芯片设计的25-30%,但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先进节点,因为先进设计需要使用高端EDA工具、更多更新的IP授权及硬件验证设备 [4] - 随着AI和高性能计算市场因技术限制而萎缩,公司转向汽车、物联网和工业应用领域,但这些市场的整体潜在市场(TAM)不如AI市场大 [5] - 公司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软件功能进行限制,例如销售Fusion Compiler工具但不支持全环绕栅极技术,但此次BIS的通知未提供这种细分管控的空间 [5] - 现有客户可在年度许可证密钥到期前(最长约355天)继续使用当前EDA软件,但无法获得维护、漏洞修复或更新服务,也无法下载新的IP或获得硬件更新支持 [6] 行业协作与应对 - 美国EDA行业展现出"罕见的团结",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各公司法务团队和政府关系团队正在通力合作应对政府管制问题 [3] - 公司已撤回之前发布的财务业绩指引,计划在与政府沟通、明确具体销售范围后再发布新指引 [2] - 公司不希望因剧烈调整而永久性失去中国市场,在限制措施实施前中国市场保持约25%的年增长率,如果未来能通过贸易谈判达成合理管控协议并恢复销售能力,公司"当然不想退出这样的增长市场" [9] 产品与服务状态变化 | 产品类别 | 当前有效许可状态 | 服务停止后影响 | 服务停止后的更新与支持情况 | | --- | --- | --- | --- | | EDA软件 | 全面使用并获得持续支持和更新 | 软件在密钥到期前可运行,之后"变暗"(Go Dark),无法获取新版本或补丁 | 无错误修复、无新功能、无工艺库更新、无安全补丁 [7] | | 知识产权(IP) | 可下载最新IP及更新并获得支持 | 已下载IP可继续使用,无法下载新IP或现有IP的更新版本 | 无法获取IP更新(如错误修复、性能改进),无新IP发布 [7] | | 硬件 | 硬件可操作,配套软件/固件可获得更新与支持 | 物理硬件可继续使用,配套软件/固件停止更新 | 硬件相关的软件/固件无错误修复,无功能升级 [7] |
Synopsys (SNPS)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05 06: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行业 - 公司:Synopsys(SNPS)、ANSYS、Cadence、Intel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府限制对业务的影响 - **收到限制通知**:Synopsys在公布Q2财报次日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信件,被要求停止向中国销售部分产品,公司已停止向中国发货并撤回业绩指引,待与政府沟通后给出新指引[7][8][9][10] - **限制原因和历史情况**:EDA和芯片制造设备是限制的关键环节,限制始于2019年华为被禁,之后对先进制程节点、每平方毫米性能、高带宽内存等进行限制,此前中国市场为Synopsys带来25%的增长,而最近一个季度同比下降28%,上半年情况类似[14][15][16][17] - **业务调整和应对**:公司业务原本偏向先进节点,受技术限制,AI和高性能计算(HPC)市场萎缩,公司向汽车、物联网和工业领域转移,但这些市场规模不如AI市场;公司与同行合作,与政府沟通争取明确限制范围和意图,创造评论期[20][21][10][12][13] AI对业务的影响 - **AI发展历程和现状**:公司自2018年开始AI相关探索,2020年推出优化引擎,还开发了知识辅助和副驾驶功能,为客户带来效率提升,尤其是初级和中级工程师效率可提高40%,但目前对利润和现金流的影响尚未形成拐点[43][44][45] - **AgenTic的前景和挑战**:AgenTic是公司未来的重点,客户对此兴趣浓厚,目前正在进行内部测试,但由于行业错误成本高,预计还需几年时间才能推出,将从风险容忍度较高的工作开始逐步推进,同时需要更新商业模式[46][47][48][49] 收购ANSYS情况 - **监管进展**:已获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最终同意令,清除了其他地区的监管障碍,与相关方面的对话良好,获得了大量客户支持[52] - **市场影响**:ANSYS在中国的收入占比为5%,但对重要基础设施和能力有影响,市场对Synopsys和ANSYS的合并有较高兴趣,希望将相关能力留在国内[52] 最大客户Intel情况 - **客户关系**:Intel是公司重要客户,公司与Intel有长期合同,在多个方面获得支持,未出现市场份额下滑情况[55][62] - **市场机会**:Intel新CEO来自Cadence,但公司与Intel关系良好,希望其专注于打造领先产品能为行业创造更多市场空间[55][59][60] 股价差异原因 - **利润率差距**:历史上Synopsys与Cadence的利润率存在差异,尽管Synopsys在改善利润率方面取得进展,但仍与Cadence有差距,预计收购ANSYS后合并公司的利润率将达到市场领先水平[62][66][67] - **交易影响**:Cadence是纯业务公司,而Synopsys涉及350亿美元的收购,市场关注收购进展,这导致两者股价倍数存在差距[6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客户软件使用情况**:EDA合同通常为2.5 - 3.5年,按年提供密钥,收到通知后,客户在未来355天内根据续约日期可能无法继续使用软件更新;IP方面,此前下载的可继续使用,新下载需等问题解决;硬件可继续使用,但无更新和软件修复[32][33][34] - **产品应用限制**:公司可通过技术手段限制产品在特定应用中的使用,如Fusion Compiler在中国无法用于环绕栅极技术,但初始通知未明确此类限制[40][41]
美国全面断供EDA,谁影响最大?谁却没影响?
是说芯语· 2025-06-02 17:19
美国EDA禁令核心观点 - 美国商务部要求Cadence、新思科技和西门子停止向中国供应EDA技术 禁令针对中国企业及中国军事单位客户 需报备中国客户[1] - 禁令从点对点制裁升级为全面限制 此前曾针对中兴(2018)和华为海思(2019)[2] - 华大九天成为国产EDA主要受益者 在12/14nm工艺实现全流程验证 但7nm以下制程仍存技术差距[2][3] - 依赖台积电先进制程的国内芯片公司(如吉利/联想/小米)受影响最大 芯片计划需向美方报备[3] - 禁令导致Cadence和新思科技股价下跌近10% 两家公司15%营收来自中国市场[4] EDA技术分类与市场格局 - EDA工具覆盖半导体全流程:模拟/数字IC设计验证 晶圆制造 芯片封装 电路板设计 技术难度递减[1] - 国外三大EDA厂商(Cadence/新思科技/西门子)长期垄断市场 国内细分领域存在竞争但整体差距显著[3] - 华为海思和龙芯受影响较小 前者已建立国产替代方案 后者实现从指令集到制造的完全自主可控[2] 国产EDA发展现状 - 华大九天在成熟制程(12/14nm)实现技术突破 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EDA企业[2][5] - 国产EDA工具存在破解版流通风险 可能削弱禁令实际执行效果[4] - 美国制裁客观上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华大九天从备胎转变为关键供应链力量[5] 行业影响分析 - 消费电子领域芯片受影响较大 但非核心关键技术 对国防等关键领域冲击有限[5] - EDA工具与代工厂验证环节深度绑定 形成额外制约因素[4] - 禁令促使行业反思"自研"定义 暴露依赖外商的真实技术水平[3]
EDA被禁,商务部强硬回应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2 10:28
中美经贸摩擦与半导体行业影响 核心观点 - 中方严正驳斥美方关于违反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的指控,指出美方新增多项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包括AI芯片出口管制、EDA软件销售禁令等,严重破坏双边经贸关系 [1][2]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向EDA龙头企业新思科技、Cadence和西门子EDA发出出口限制通知,要求对华出口特定EDA软件需申请许可证,尤其涉及"军事最终用户" [2][3] 美方对华限制措施 - **AI芯片与EDA软件管制**:美方发布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停止对华EDA软件销售,Cadence披露3D991和3E991类软件需额外许可证 [1][2] - **供应链中断**:美方撤销部分供应商对华出口许可证,新思科技因BIS新规暂停2025财年第三季度及全年财务预测 [2] 企业动态与应对 - **新思科技**:5月29日收到BIS限制信函,正评估业务和财务影响,暂停财务指引 [2] - **Cadence**:5月23日获BIS通知,称新规"非常复杂",正与当局沟通澄清 [2][3] - **西门子EDA**:计划与全球客户协作减轻限制冲击 [3] 中方立场与行业影响 - 中方强调已落实日内瓦会谈共识,取消对美"对等关税"措施,而美方单边行动加剧半导体供应链不确定性 [1][2] - EDA三巨头(新思、Cadence、西门子)业务受限,可能影响中国半导体设计环节的技术迭代 [2][3] 其他行业动态(文章推荐部分) - 美国拟禁止中国制造的汽车软件和硬件 [8] - 半导体设备行业薪资涨幅达40% [8] - ASML新光刻机成本过高引发市场关注 [8]
挨骂也要说:美国EDA全面暂停,中国该如何应对
是说芯语· 2025-06-01 17:13
EDA行业现状与市场格局 - 全球EDA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态势,三大巨头(新思、西门子、Cadence)合计占据70%以上份额,中国市场三大占比超过80% [1] - 中国EDA企业数量已超过60家,超过全球其他地区总和,但工具覆盖集中在模拟/成熟制程,先进制程工具通过客户验证的较少 [2] - 三大EDA企业年营收规模为数十亿美元,行业天花板较低,非头部企业多聚焦细分领域 [2] 国产EDA工具的技术瓶颈 - 国产EDA工具虽已覆盖大部分芯片设计环节,但存在"能用性"与"好用性"双重挑战,7/5nm工具仅部分实现突破 [2] - EDA工具优化依赖产业实践,新工具需客户反复踩坑(单次成本达数十万至数千万)才能完善,全流程工具链优化周期可能长达数年 [3] - 行业门槛主要来自时间积累而非技术难度,全球半导体产业数十年实践形成的know-how难以快速复制 [4] 美国禁令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 BIS暂停EDA企业对华业务可能促使国产EDA获得更多产业实践机会,但短期内将迫使fabless承担更高试错成本 [4] - 当前中国芯片制造仍依赖进口设备(ASML光刻机、LAM/AMAT/KLA设备)与材料(日本光刻胶),完全自主产能为零 [5][6] - 台积电等海外代工厂暂不受EDA禁令影响,只要设计文件符合DRC/ERC规则仍可流片,但未来可能面临许可管制 [7]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应对策略 - 现阶段通过"进口+国产"混合模式维持运转,如采用北方华创/中微设备搭配进口设备搭建产线 [6] - 长期需加速国产替代与技术攻关,同时争取延长进口技术窗口期,避免完全脱钩导致产业断链 [9] - 舆论层面需警惕盲目乐观情绪,客观认识当前技术差距,避免激化国际博弈加速技术封锁 [8] 产业发展的核心矛盾 - EDA工具完善与芯片设计能力提升存在"鸡生蛋"悖论,缺乏用户反馈难以优化工具,而工具不成熟又限制设计水平 [3] - 半导体产业链全球化特征与自主可控需求形成根本性冲突,短期内无法实现任一环节的完全替代 [4][6] - 政策应对需平衡短期生存(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技术)与长期发展(构建自主生态)的双重目标 [9]
EDA:国产替代的幻觉与万亿鸿沟的真相
是说芯语· 2025-05-31 21:27
EDA行业现状与国产替代挑战 核心观点 - EDA行业面临国际巨头垄断与国产替代的严峻挑战 国产EDA在市场份额、技术竞争力及生态整合方面与国际巨头存在显著差距 [1][3][5] 国产EDA市场表现 - 国产EDA当前国内市占率仅11.5% 主要集中于模拟电路、良率测试等局部环节 数字芯片核心工具国产化率不足30% 高端AI芯片设计仍100%依赖进口工具链 [5] - 国产EDA企业营收规模有限 华大九天2024年营收12.22亿人民币 仅为Synopsys同期营收(53亿美元)的3.2% 概伦电子2024年亏损0.95亿 广立微净利润0.8亿 显示国产龙头仍处生存线挣扎 [13][14] 技术竞争力差距 - 国产工具在效率与良率上存在明显短板 中芯国际工程师反馈使用国产工具设计28nm芯片验证周期比Synopsys多3倍 良率低15% [6] - 国际巨头通过270次并购构建完整生态 Synopsys 30年完成120+起收购 2024年斥资350亿美元吞并Ansys Cadence通过并购补齐全链条 西门子EDA以106亿美元收购Altair打造AI+EDA平台 [15][16] - 国产EDA企业并购规模有限 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概伦电子并购锐成芯微 规模不及国际巨头零头 工具链整合需3-5年周期 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17] 资本市场对比 - 国际EDA巨头市值波动显著 2025年5月29日Cadence股价暴跌10.67% 市值蒸发80亿美元 Synopsys重挫9.64% 缩水82亿美元 两者单日市值跌幅合计1215亿人民币 相当于华大九天与5个概伦电子市值总和 [6][7] - 国产EDA估值泡沫隐现 华大九天市盈率高达1700多倍 概伦电子市盈率2094倍 远高于Synopsys(33.28倍)和Cadence(72倍) [7][11][12] 行业格局与挑战 - 国内EDA市场呈现碎片化 120家企业分食153亿市场 超半数企业年营收不足千万 缺乏整合能力 [17] - 国际巨头通过并购形成工具、IP库、工艺模型的捆绑生态 构建难以突破的护城河 国产替代需解决技术迭代、生态协同与资本投入的多重瓶颈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