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UBS)
搜索文档
Singapore Law Firm to Sue Switzerland Over Asia Losses on AT1s
MINT· 2025-10-19 14:42
(Bloomberg) -- One of Singapore’s biggest law firms is set to file claims against the Swiss government by the end of the year, seeking compensation for hundreds of Asian bondholders of Credit Suisse AT1 debt that was wiped out in 2023.Drew & Napier plans to go ahead with so-called investment treaty claims for Japanese bondholders first, followed by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investors, according to a director at the firm that’s representing about 560 bondholders from the three jurisdictions. A court decision i ...
瑞银唱多全球股市,尤其是它
证券时报· 2025-10-19 07:16
全球股票评级上调 - 瑞银财富管理将全球股票评级上调至“有吸引力”,涉及的地区包括全球、美国、中国、新兴市场和除日本外的亚洲股市 [1][3] - 上调理由包括经济增长强于预期且明年可能加速、关税压力缓解、美联储降息可期以及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增强 [1][4] - 该机构将2025年全球盈利增长预测从6.5%上调至8%,并预计明年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4] 人工智能投资周期 - 人工智能领军企业间的战略合作浪潮增强了对可持续资本支出周期和更高收入能见度的信心 [3] - 超大规模企业与AI芯片公司近期达成的数十亿美元合作,增强了AI相关资本支出将超预期并保持长期韧性的信心 [3] - 对代理型AI及实体AI的发展预期正推动大型科技公司持续投入高额资本支出,目前近1万亿美元的规划投资中期内仍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3] 中国科技股观点 - 瑞银财富管理将中国科技股评级上调至“最具吸引力”,理由是对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将人工智能货币化的能力越来越有信心 [1][6] - 中国科技板块基本面改善,金融环境改善、资金流增强以及投资者再度追求地域多元化是上调除日本外亚洲地区及新兴市场股票评级的原因 [4][6] - 瑞银还将MSCI新兴市场指数2026年6月目标位上调至1470点,理由是企业盈利预期改善 [6] 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 - 2025年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 [6] - 2025年前9个月,海外被动基金累计净流入180亿美元,已超去年70亿美元的水平 [6] - 汇丰调查显示,超六成(61%)全球机构投资者认为新兴市场股票表现将优于发达市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中国股市前景最为看好 [7] 行业配置建议 - 瑞银继续将科技作为其“全球首选行业” [6] - 建议投资者审视股票配置,确保至少符合或适度高于长期战略资产配置目标,若配置不足可将超额现金、债券或高收益信用持仓转向股票 [6]
利好来了!刚刚宣布:上调!
券商中国· 2025-10-18 23:04
瑞银上调全球股票评级 - 瑞银财富管理将全球股票评级上调至"有吸引力",同时上调美国、中国、新兴市场和除日本外亚洲股市的评级 [1][3] - 上调理由包括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关税压力缓解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强劲投资周期 [1][3] - 人工智能领军企业间的战略合作浪潮增强了对可持续资本支出周期和更高收入能见度的信心,预计这两大因素将在未来6-12个月内支撑该类资产表现 [3] - 超大规模企业与AI芯片公司达成的数十亿美元合作增强了AI相关资本支出将超预期并保持长期韧性的信心 [3] - 美联储于9月重启降息周期,预计后续将继续降息,分析显示非衰退环境下的降息对股市构成支撑 [4] - 美国财政政策(包括资本支出与研发费用化等)预计在2025年至2026年间为周期性行业提供温和助力 [4] - 瑞银分析师将2025年全球盈利增长预测从6.5%上调至8%,并预计明年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4] - 金融环境改善、资金流增强以及投资者再度追求地域多元化是上调评级的原因之一 [4] 看好中国科技股 - 瑞银财富管理将中国科技股评级上调至"最具吸引力",理由是对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将人工智能货币化的能力越来越有信心 [1][6] - 瑞银继续将科技作为其"全球首选行业" [6] - 瑞银将MSCI新兴市场指数2026年6月目标位上调至1470点,理由是企业盈利预期改善 [6]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 [6] - 2025年前9个月,海外被动基金累计净流入中国股市180亿美元,已超去年70亿美元的水平 [6] - 考虑到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市场仓位仍有上升空间、中国股票估值相对全球市场更便宜,以及美联储持续降息的预期,外资有望进一步流入中国股市 [6] - 路演反馈显示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兴趣浓厚,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同对市场更乐观的展望 [7] - 汇丰调查显示,超六成(61%)全球机构投资者认为新兴市场股票表现将优于发达市场,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对中国股市前景最为看好 [7] 人工智能投资前景 - AI的应用远不止于聊天机器人,对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代理型AI以及机器人与自动驾驶等实体AI的发展预期,正推动大型科技公司持续投入高额资本支出 [3] - 中期内,即便目前近1万亿美元的规划投资仍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因此相信AI投资增长有望在未来一年持续 [3]
UBS initiates coverage on fitness stocks as consumers increasingly prioritize health and wellness
Proactiveinvestors NA· 2025-10-18 01:35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是一家提供快速、易获取、信息丰富且可操作的商业和金融新闻内容的全球性财经新闻及在线广播机构 [2] - 公司专注于中小市值公司市场,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蓝筹股、大宗商品及更广泛投资领域的最新信息 [3] - 公司新闻团队覆盖全球主要金融和投资中心,在伦敦、纽约、多伦多、温哥华、悉尼和珀斯设有分社和演播室 [2] 内容覆盖领域 - 新闻内容涵盖市场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生物技术与制药、采矿与自然资源、电池金属、石油与天然气、加密货币以及新兴的数字和电动汽车技术 [3] 技术与内容制作 - 公司采用前瞻性技术,内容创作者拥有数十年宝贵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利用技术来协助和优化工作流程 [4] - 公司会偶尔使用自动化和软件工具(包括生成式AI),但所有发布的内容均经过人工编辑和创作,符合内容生产和搜索引擎优化的最佳实践 [5]
UBS Expands in Michigan With New Ann Arbor Office and Hires Five-Person Advisor Team
Businesswire· 2025-10-17 22:59
公司动态 -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美国公司宣布一个五人顾问团队Mueting Lyczak Group加入公司 [1] - 该团队将加入由市场执行官Geoffrey Centner管理的瑞银大湖区财富管理市场 [1] - 团队将入驻瑞银位于密歇根州安娜堡的新办公室 以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当地的市场布局 [1] 团队背景 - Mueting Lyczak Group是一个多代际团队 在财富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1]
What the AT1 Ruling Reveals About the Credit Suisse Rescue
Finews.Asia· 2025-10-17 12:49
What the AT1 Ruling Reveals About the Credit Suisse RescueOn 78 pages, the Federal Administrative Court paints an unusually vivid picture of the dramatic days in which Credit Suisse collapsed. The ruling reveals how tightly politics, the regulator, and UBS were intertwined during this state of legal emergency – and how the rule of law was compromised.The judgment of October 1, 2025 ( ) is being hotly debated. finews.asia already reported on the new developments: the court annulled FINMA’s order of Sunday, M ...
UBS Hires Financial Advisor Robert Lauer in Franklin, Tennessee
Businesswire· 2025-10-17 01:58
公司人事任命 - 瑞银财富管理宣布聘请财务顾问Robert (Bob) Lauer及其团队加入田纳西州富兰克林市办事处 [1] - Robert (Bob) Lauer及其团队将加入由市场执行官Greg Achten领导的瑞银南方市场部 [1] - 南方市场部隶属于由区域总监Julie Fox领导的公司东南地区 Robert (Bob) Lauer向市场总监Ryan McCann汇报 [1]
亚洲外汇与利率策略_美中贸易摩擦_五点观察-Asia FX_Rates Strategy _US-China Trade Frictions_ Five Observations_ Arora
2025-10-16 21:07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亚洲外汇与利率策略、全球策略 重点关注新兴市场亚洲货币 包括人民币、韩元、印尼盾、泰铢、日元、新加坡元等[2][3][6][7] * 公司为UBS 其分析师Rohit Arora和Teck Quan Koh是报告的主要作者[8]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背景与风险情绪 * 市场此前对关税已不敏感 但此次美国对中国征收的100%额外关税具有意外性 可能对风险资产产生更持久的压力 因风险情绪处于高位且风险溢价被压低[2] * 全球风险溢价正从极低水平反弹 亚洲外汇风险溢价曾跌至历史分布下方2个标准差[9][10] * 新兴市场亚洲股市年初至今表现优于美国 为2009年以来最佳 并在近期出现大量投资组合流入 但这些流入面临部分逆转的风险[12][13][15] 外汇市场观点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短期内可能维持在7.10-7.20区间 中国当局在重大政治事件前倾向于维持金融市场稳定[4] * 亚洲外汇隐含波动率 尤其是美元兑人民币波动率 预计将从低位重置升高 建议战术性做多1年期美元兑人民币平价跨式期权[5] * 防御性货币将跑赢周期性货币 建议做多日元兑韩元 因两者与周期性/防御性股票相对表现存在90%的相关性[6][40][42]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反映了约30%的现有关税 根据模型 人民币公允价值显示被低估约1.5%[24][26] 利率市场观点 * 考虑到疲弱的国内需求和预期的全球阻力 市场对韩国终端利率定价在2.25%-2.50%过于鹰派 预计利率下调预期将重现 做空5年期韩元利率互换的风险回报具有吸引力[7] * 亚洲实际政策利率处于过去十年56百分位 利率下行空间有限 但仍选择性看好新加坡SORA、5年期韩元互换和2年期印度卢比互换的接收方[58][59] 特定货币分析 * 印尼盾的套息收益从平均约6%降至仅1%-2% 印尼6个月国际收支逆差达130亿美元 显示在岸美元供应不足 印尼政府债券吸引资金能力下降[45][48][50] * 泰铢实际有效汇率升至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在泰国经济出现通缩且实际经济活动疲弱的背景下 泰铢显得昂贵[51][52][55][57] 其他重要内容 * 历史上在风险厌恶时期 韩元、印尼盾表现逊于日元、菲律宾比索 当人民币走弱时 台币、印尼盾和韩元对该区域基准更为敏感[3][28][29] * 期权市场对人民币在未来三个月内贬值2%的隐含概率仅为10% 处于2016年以来的底部十分位 表明市场自满[4][36] * 美元兑韩元短期公允价值模型显示其高估约1.3个标准差 美元兑日元亦高估约2个标准差[41][43]
跟踪美国对华关税变化下的贸易流向(第 41 周)-Tracking trade flows amid changing US tariffs on China (week 41)
2025-10-16 21:07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工业领域,重点关注航运、港口、造船、国际货运航班及陆路运输等贸易物流环节[2] * 公司:涉及航运公司包括MSC、马士基(Maersk)、达飞轮船(CMA CGM)和中远海运(COSCO Shipping)[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港口吞吐量与货运量放缓**:中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第41周环比下降6%(同比仍增长3%,但低于第40周12%的同比增幅)[3] 洛杉矶港进口量预估在第43周同比下滑6%(第42周为同比下降5%)[3] 国际货运航班数量在第41周同比下降6%(第40周为同比增长19%)[3] * **中美运价小幅反弹,亚洲区内租船市场稳定**: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在9月底后上涨4%[4] 其中上海-美西/美东航线运价分别环比上涨1%和3%[4] 亚洲区内集装箱租船市场保持稳定,亚洲支线船可用性指数环比上升4%,租船指数环比下降1%[4] 区内航运公司倾向于续租而非新租船只[4] * **中国对美国船舶征收新港口服务费**:中国交通运输部提议自2025年至2028年,对美国船舶征收每吨400/640/880/1120元人民币的特殊港口服务费,以回应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同期每吨50/80/110/140美元的港口费用[5] 两项措施均自10月14日起生效[5] * **特定航线船舶活动变化**:9月份,MSC、马士基、达飞轮船和中远海运在亚洲-美国航线上的集装箱船数量同比变化分别为+23%、-16%、-39%和-38%[5] 第41周,新航行在中国-美国/亚洲-美国走廊的船舶数量同比分别减少30%和44%[5] 8月份,中欧/中国-亚洲铁路联运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3%和33%[3] * **其他重要数据点**:全球8000TEU以上集装箱船平均等待时间在第41周环比下降3%[5] 中国高速公路卡车流量在第41周环比增长6%,但同比下降16%[32] 其他重要内容 * **数据来源与方法**:报告大量依赖瑞银证据实验室(UBS Evidence Lab)的高频数据集,包括全球海事目的地监控、船队监控和贸易监控,利用AIS数据追踪超过35200艘商业船舶[40][41][42][43] *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层面的投资缩减是中国工业板块的主要风险,经济疲软可能导致工业品需求或进出口量萎缩[44]
中国经济展望 - 对 “十五五” 规划的预期-China Economic Perspectives-What to expect from the 15th Five-Year Plan
2025-10-16 09:48
**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行业:中国宏观经济、绿色能源(非化石能源)、科技创新(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量子技术等)、消费与服务行业(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文化、旅游、体育、金融)、新能源汽车、电池、先进机械、电子商务 * 公司:未具体提及任何上市公司名称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十四五规划进展评估**:尽管面临疫情和贸易摩擦挑战,中国在十四五规划(2021-2025)的大部分目标(城镇化、创新、民生)预计能在2025年底达成,但碳强度下降目标可能无法完成[2][8] 2021-2024年实际GDP年均增长5[%],处于隐含目标区间5[%]-5[%]内[10] 研发支出年均增长10[%],远超7[%]的目标,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2[%]升至2024年的2[%][10]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2020年的16[%]升至2024年的近20[%],但碳强度在2021-2024年仅下降7[%],远低于18[%]的规划目标[10] * **十五五规划(2026-2030)核心主题与预期目标** * **经济增长目标**:预计政府将设定更慢但仍坚实的隐含GDP增长目标,区间为4[%]-5[%](十四五为5[%]-5[%])[3][12] 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约25,000-30,000美元)和GDP比2020年翻番的长期目标,需要稳健的名义GDP增长和稳定或走强的人民币[3][13] 任何对名义GDP或约束性通胀目标的明确强调对市场将是积极惊喜[3][13] * **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高质量发展是未来十年首要任务,核心驱动力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4][12][19] 预计研发支出增速目标再次设定为年均7[%]以上,其占GDP比重预计从2024年的2[%]提升至2030年的3[%](对应研发支出规模达5[%]-6[%]万亿元)[4][19] 核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目标从2024年的10[%]提升至2030年的13[%][19] 将继续支持基础前沿研究和“卡脖子”技术领域的自给自足[4][19] * **扩大内需与消费**:新规划预计更强调消费,目标是将总消费占GDP比重从2024年的56[%]提升至2030年的58[%]-60[%],或家庭消费占比从39[%]提升至43[%]-45[%][12][24] 这意味着到2030年,中国总消费规模将达到14-15万亿美元,较2025年增加3-4万亿美元[24] 措施包括提高家庭收入、完善社保、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消除消费限制等[5][24] * **反内卷与全国统一大市场**:新规划可能明确反内卷运动的战略目标,重点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遏制地方政府不负责任的投资[4][12][30] 该运动主要侧重供给侧措施,但若没有最终需求的显著提振,难以完全解决通缩和低盈利问题[30][31] * **投资于民与社会安全网**:新规划将重申“投资于人”的主题,措施包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职业培训、增加教育、医疗、养老等财政支出[5][12][29] 将致力于改善社保,特别是减轻家庭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负担,例如大幅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支付水平(目前仅为职工基本养老金的1/15)[29] * **深化开放与企业出海**:预计新规划将进一步向外资开放服务业(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文旅、体育、金融),并支持中国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将部分产能转移到海外[6][12][36] 这些措施旨在扭转近年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幅下降的趋势[36] * **脱碳目标**:尽管十四五碳强度目标可能未完成,中国预计将维持雄心勃勃的脱碳目标,新规划可能要求2026-2030年碳强度下降超过24[%][6][12][41]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设定为25[%](2024年为20[%]),意味着对可再生能源、核能及相关领域(智能电网、储能、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强劲投资[6][41] * **财政改革**:财政改革将加速,重点包括发展直接税、将资本利得等纳入个人所得税基、解决地方财政收支错配问题[6][12][42] 具体措施可能包括将更多消费税收入划归地方、调整央地共享税分成、创设地方附加税、增加中央支出责任等[42] 新规划可能重申建立覆盖地方政府债务(包括表外融资平台债务)的全面监控体系[42] **其他重要内容** * **规划时间表**: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2025年10月20-23日)将审议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最终规划纲要将于2026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批准[2][8] * **当前挑战**:中国面临比上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更多的挑战,包括外部贸易摩擦和技术限制,以及内部房地产低迷、消费信心不足、内卷式竞争、人口老龄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等长期问题[9] * **具体数据指标**:文档提供了详细的十四五规划进展与十五五预期目标对比表格(图1),涵盖经济发展、创新科技、能源环境、民生福祉等多个维度的指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