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银(UBS)
icon
搜索文档
关税迷雾压顶 瑞银CEO对降息持谨慎立场:通胀传导尚不明 美联储政策路径难判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5:14
智通财经APP获悉,来自欧洲金融巨头瑞银集团(UBS Group AG)的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埃尔莫蒂周四 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面向全球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前景以及通胀路径的影响仍不清 晰,这使得预测美联储政策前景更加困难。埃尔莫蒂还表示,关税的真正问题将体现在庞大的美国消费 者身上,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关税是否带来持续性的长期通胀。 这位征战金融市场多年的老兵对于美国通胀与美联储降息路径的展望,与市场普遍预期相比可谓谨慎得 多,当前交易员们集体押注美联储9月开启新一轮降息,并且认为关税对于美国通胀的影响将是短暂 的,因此押注在年底之前美联储将连续三次降息来提振大幅放缓的美国经济以及陷入萎靡的劳动力市 场。 巴克莱银行的经济学家们已经调整了他们的预测,现在该机构预计美联储今年将进行三次各25个基点的 降息,并在2026年再进行两次降息,与华尔街大行高盛的预期一致。这反映出市场已将美联储政策焦点 从抗击通胀转向了应对潜在的经济放缓。 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数仅仅增加2.2万人,而经济学家预估中值则为7.5万人。8月的失业率升至4.3%,创 下2021年以来最高,与经济学家预估中值一致。此外,本已非常疲软的 ...
瑞银CEO:特朗普关税对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影响不明朗,更难预测美联储动向
搜狐财经· 2025-09-11 11:19
瑞银首席执行官Sergio Ermotti表示,全球关税对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影响仍不明朗,因此更难预测美联储 的政策动向。 Ermotti周四在香港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仍然相信美国经济将保持增长,但通胀问题及其对美联储政 策的影响仍未可知。" Ermotti表示,全球经济正在一分为二——一个由科技和AI驱动,另一个则更为传统。他说,这种分化 正在一些区域显现,例如香港蓬勃发展的IPO市场。 外界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16-17日的会议上降息,投资人对政策调整幅度的预测也在转变。 "总体而言,目前势头良好,"他表示。"但目前尚无定论,因为复杂性不仅在于经济因素,还在于极其 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 "关税的真正问题将体现在消费者身上,"65岁的Ermotti说。"在美国,我们需要确切地了解关税是否会 导致通胀。我认为这还不清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 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 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
UBS CEO Says Tariff Impact on Inflation, Fed Still Unclear
Yahoo Finance· 2025-09-11 09:12
全球关税对美国经济及通胀影响 - 全球关税对美国经济和通胀影响仍不明确 使美联储政策前景更难预测[1] - 美国经济增长仍将存在 但通胀问题及央行政策如何演变仍悬而未决[1] - 关税真正问题将体现在消费者层面 美国需要明确观察关税是否带来通胀影响[2]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 - 市场已消化美联储9月16-17日会议降息预期 但投资者正调整对政策调整步伐的预测[2] - 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表示美联储无需快速降息 与特朗普政府施压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立场出现分歧[3] 全球经济分化趋势 - 全球经济正分化为两大板块:技术驱动和人工智能领域与传统经济领域[4] - 分化趋势在香港"蓬勃"发展的首次公开募股市场中显现[4] - 整体存在建设性势头 但经济复杂性和地缘政治环境使前景仍存不确定性[4] 瑞士贸易关系与银行监管 - 瑞士经济部正寻求瑞银集团意见以改善美国贸易协议 特朗普政府对瑞士出口至美国商品征收39%关税 为发达国家中最高税率[4] - 39%关税对瑞士企业和经济构成重大威胁[4] - 协助政府应对关税问题可能提升瑞银在瑞士当局中的地位 此前因资本金规定提案导致双方关系紧张[5] 瑞银集团资本金要求 -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称瑞士资本金计划"过度" 并将银行业监管辩论称为"巨大干扰"[6] - 瑞士在2023年瑞信倒闭后提出加强银行资本金规则 该举措可能使瑞银现有资本要求增加高达260亿美元[6] - 瑞信被并入瑞银后创建了一家可能因规模过大而无法救助的银行机构[6]
瑞银上调甲骨文目标价至360美元
格隆汇APP· 2025-09-10 21:14
格隆汇9月10日|瑞银集团将甲骨文目标价上调至360美元,此前为280美元。 ...
瑞银集团(UBS)在中国平安的持股比例于9月4日从10.01%降至9.7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7:18
瑞银集团持股变动 - 瑞银集团在中国平安持股比例从10.01%降至9.78% [1] - 持股变动发生于9月4日 [1] - 信息由香港交易所披露 [1]
全球经济展望: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稳定但仍较高-Global Economic Perspectives_ US recession probability_ stable but elevated
2025-09-08 00:19
**全球宏观经济展望** - 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保持稳定但处于高位 硬数据因子自2月以来持续处于负值区间 7月衰退概率为93% 自5月以来保持稳定[2][3][19] - 收益率曲线部分倒挂 7月倒挂比例达23% 较1月上升约20个百分点 8月每日数据显示信号保持稳定[4][20][25] - 信贷压力持续累积 衰退概率从年初23%升至第二季度41% 主要驱动因素为净利息支出上升导致利息覆盖率下降 以及国内非金融利润增长维持低位个位数[5][24] **经济指标深度分析** - 硬数据因子显示7月横向移动 自5月以来维持相同水平 多数贡献为负值但幅度较弱 未出现快速恶化迹象[3][11][16] - 信贷信号动态通常慢于硬数据和收益率曲线 但三者信号在NBER峰值前一致 综合衰退概率为52% 较1月上升15个百分点[6][23] - 美国经济学团队未预测衰退 但强调"失速风险" 就业放缓背景下下行空间有限 与50-50概率解读一致[6] **数据与方法论** - 分析基于硬数据因子模型 排除调查、PMI和金融数据干扰 聚焦实际经济数据[2] - 因子累积形成硬数据周期 显示持续收缩 去年末的复苏信号曾预示软着陆 但今年重回负值区间[3][18] - 所有图表数据来源为Haver和UBS计算 置信区间为90%[10][13][17] **风险与披露** - 多资产投资涉及市场、信用、利率和外汇风险 相关性可能偏离历史模式[27] - 地缘政治事件和政策冲击可能降低资产回报 高波动性和流动性不足时期估值可能受损[27] - 文件由UBS Securities LLC编制 分析师认证观点独立且与薪酬无关[28][30] **地域合规声明** - 文件分发受法律限制 不适用于禁止接收的地区或个人[42] - 美国由UBS Securities LLC或UBS Financial Services Inc.分发 加拿大由UBS Securities Canada Inc.分发[60] - 亚洲地区由当地持牌机构分发 如香港UBS Securities Asia Limited和新加坡UBS Securities Pte. Ltd.[61] **版权与使用限制** - 禁止未经授权重新分发文件内容 UBS保留所有权利[63] - 图像可能涉及第三方知识产权 © UBS 2025[63]
UBS Declares Coupon Payments on 8 ETRACS Exchange Traded Notes
Businesswire· 2025-09-06 04:30
Share HDLB: linked to the Solactive US High Dividend Low Volatility Index Series BSMHB: linked to the Solactive US Small Cap High Dividend Index Series BPFFL: linked to the Solactive Preferred Stock ETF IndexCEFD: linked to the S-Network Composite Closed-End Fund IndexMVRL: linked to the Market Vectors Global Mortgage REITs IndexGLDI: linked to the Credit Suisse Nasdaq Gold FLOWS 103 IndexSLVO: linked to the Credit Suisse Nasdaq Silver FLOWS 106 IndexUSOI: linked to the Credit Suisse Nasdaq WTI Crude Oil FL ...
2025年港股增发承销排名:国泰海通合并后以量补规模 大项目突破能力薄弱
新浪证券· 2025-09-05 23:3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329亿港元 创近4年新高 较2024年全年提升50% [1] - 同期港股增发市场募资规模达1905亿港元 较2024年全年增发规模增长3.8倍 [1] - 增发市场单项目平均募资规模达11亿港元 成为推动市场活跃度的核心力量 [1] 承销市场格局特征 - 前十大承销商中外资投行占据六席 包括高盛 瑞银 摩根士丹利 摩根大通 花旗和汇丰银行 [3] - 前六名承销规模均突破150亿港元 合计承销额占整体市场比重超70% 头部效应显著 [3] - 中资投行虽有4家入围前十 但整体规模与外资头部投行存在差距 项目结构差异明显 [3] 主要承销商表现分析 - 高盛以395亿港元承销规模居首 市场份额约21% 规模是第二名中信证券的1.6倍 [4][5] - 高盛承销12单项目 精准覆盖2025年港股前五大增发项目全部5单 包括比亚迪435亿港元 小米426亿港元等 [5] - 中信证券以248亿港元位列第二 但60%承销规模依赖比亚迪单一大项目 大项目覆盖单一 [6] - 瑞银以241亿港元排名第三 参与前十大增发项目中的3单 项目结构更均衡 [7] - 中金公司以213亿港元位列第四 作为IPO保荐规模榜首 在增发市场大项目参与度显著下滑 [8][9] - 国泰海通以27单项目数量居首 但承销规模仅97亿港元排名第七 缺乏大项目突破能力 [10] 项目结构特点 - 高盛承销的头部大项目贡献其90%以上承销规模 体现少而精策略 [5] - 中信证券除单一大项目外 其余17单均为募资不足40亿港元的中小项目 [6] - 国泰海通13单项目增发规模不足5亿港元 占比近50% 完全依赖中小项目 [10]
2025年港股增发承销排名:中信证券承销规模排名第二 单一大项目依赖显著 大项目覆盖能力待突破
新浪证券· 2025-09-05 23:37
香港资本市场2025年前8个月表现 - 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329亿港元 创近4年新高 较2024年全年提升50% [1] - 港股增发市场募资规模达1905亿港元 较2024年全年增发规模增长3.8倍 [1] - 增发市场单项目平均募资规模达11亿港元 成为市场活跃度核心推动力 [1] 港股增发承销市场格局 - 前十大承销商中外资投行占据六席 包括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花旗和汇丰银行 [3] - 前六名承销规模均突破150亿港元 合计市场份额超70% 头部集中效应显著 [3] - 中资投行有4家入围前十 但整体规模与外资头部投行存在差距 项目结构差异明显 [3] 主要承销商表现分析 - 高盛以395亿港元承销规模位居榜首 市场份额约21% 规模为第二名1.6倍 [4][5] - 高盛承销12单项目 精准覆盖2025年港股前五大增发项目全部5单 [5] - 中信证券以248亿港元位列第二 18单项目中比亚迪435亿港元增发贡献60%规模 [4][6] - 瑞银以241亿港元排名第三 参与3单前十大增发项目 大中小项目均衡布局 [4][7] - 中金公司以213亿港元位列第四 仅参与1单前五大增发项目 核心客户合作出现断层 [4][8] - 国泰海通以27单项目数量居首 但承销规模仅97亿港元 未参与任何前十大增发项目 [4][9] 项目结构特征 - 高盛承销的头部项目包括比亚迪435亿港元、小米426亿港元、药明康德77亿港元、地平线机器人47亿港元和信达生物43亿港元 [5] - 中信证券除比亚迪项目外 其余17单均为募资不足40亿港元的中小项目 [6] - 瑞银参与比亚迪435亿港元、地平线机器人47亿港元和蔚来汽车40亿港元增发 [7] - 国泰海通13单增发规模不足5亿港元 占比近50% [9]
内地卖淫团伙头目向境外汇款,被瑞银前高管私吞1.3亿港元,“在伦敦买楼,还登记了6辆豪车”!法院判了
新浪财经· 2025-09-05 18:13
案件概述 - 瑞银前副总监孙健荣因私吞客户资金1.3亿港元被裁定洗钱罪及藐视法庭罪成立 判处十年六个月监禁 并被终身禁止从事金融业 [2] - 孙健荣通过伪造瑞银对账单和虚假转账证明 欺骗客户于氏夫妇分37次向29个内地账户转账1.3亿元人民币 其中500万元直接进入其个人账户 [2] - 骗局于2018年孙健荣离职后由新顾问接管账户时曝光 真实账户余额比伪造数据少超1亿港元 [3] 资金流向 - 涉案资金流入孙健荣控制的汇丰账户(5062万港元/515万美元/16万英镑)和恒生账户(1062万港元/172万美元/143万英镑) [3] - 资金被用于购买伦敦4处房产(含27套公寓)及内地2处物业 总价值2900万港元 并登记6辆豪车包括法拉利、兰博基尼等 [3] - 孙健荣在收到全球资产冻结令后仍违规转让伦敦27套公寓权益至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 [3] 涉案人员背景 - 受害人于全利被香港法院认定资金极可能来自非法卖淫活动 其2019年因经营南京卖淫团伙被捕 2020年被内地法院判处15年徒刑 [5][7] - 孙健荣辩称客户利用其洗钱和逃避外汇管制 但法院以未提出合法性抗辩为由未采纳该主张 [6][7] 法院判决依据 - 香港法院基于欺诈侵权与不当得利原则 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 [7] - 判决书显示孙健荣在录音通话中承认挪用客户1.3亿港元用于炒股(约4000万港元)、伦敦购房(约5000万港元)及投资(约4000万港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