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银(UBS)
icon
搜索文档
Veteran UBS Banker Lukas Gähwiler Bows Out After 45 Years in Finance
Finews.Asia· 2025-10-24 13:26
核心人事变动 - 资深银行家Lukas Gähwiler将在2026年4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退休,结束其长达45年的金融生涯 [1][2] - UBS董事会副主席Lukas Gähwiler的退休决定,标志着其在瑞士金融业领导、战略和转型领域旅程的顶峰 [2] - UBS宣布将提名Markus Ronner在2026年股东大会上接任董事会副主席一职 [1][5] Lukas Gähwiler的职业贡献 - Lukas Gähwiler在UBS担任过一系列关键职位,包括2010年至2016年担任UBS瑞士总裁及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后成为UBS瑞士AG董事长,并于2022年出任UBS集团AG副主席 [3] - 在其职业生涯中,他指导公司度过了包括收购和整合瑞信在内的历史性阶段 [3] - 公司董事长Colm Kelleher赞扬Gähwiler是瑞士最受尊敬的银行家之一,其诚信、社交技巧和职业道德出众,是公司在瑞士取得成功的关键推动力 [4] - 公司首席执行官Sergio Ermotti称Gähwiler为值得信赖的伙伴,赞扬其从根本上加强了国内业务,并帮助领导了瑞信的整合工作,其影响将持续多年 [4] 继任者Markus Ronner的背景 - 被提名为副主席的Markus Ronner是瑞士国民,在公司拥有超过40年的工作经验,自1981年加入 [6] - Markus Ronner是备受全球监管机构尊重的风险、合规和治理专家,目前担任集团首席合规与治理官 [6] - 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他曾担任UBS瑞士AG董事长 [6] 领导层过渡的意义 - 从Gähwiler到Ronner的过渡象征着公司领导层的新老交替,由一位资深银行家交接给另一位深植于公司文化的资深人士 [8] - 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均对Ronner的提名表示欢迎,认为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独特广泛经验将为董事会带来宝贵见解,其过去15年的基础工作帮助塑造了公司的现代治理结构及管理非财务风险的能力 [7] - 此次人事变动被视为在全球银行业转型时期,公司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体现 [8][9]
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外资机构集体看多中国股市
财经网· 2025-10-24 10:53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观点 - 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国际投行在中期维度上继续看好中国股市表现,认为市场已进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 [1] - 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摩根大通看好沪深300指数未来一年表现 [1] - 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和估值重新定价等多重因素显著提升了市场的长期可投资性 [1]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调研与配置 - 截至10月23日,今年以来已有748家外资机构合计调研A股公司5888次 [1] - 汇川技术、迈瑞医疗等来自新能源、高端医疗、机器视觉等细分领域龙头获得关注 [1] - QFII积极加仓优质A股公司,如摩根士丹利增持思源电气,法国巴黎银行增持南京银行,显示长期配置意愿 [1] 企业盈利增长的动力 - 高盛认为趋势性每股盈利增速提升至约12%,动力来自AI改写盈利格局、AI资本支出提振、“反内卷”举措以及企业“出海”彰显的竞争力 [2] - 联博基金认为A股市场正朝更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投资者应聚焦具备持续盈利增长能力的优质企业 [2] 企业估值提升的逻辑 - 摩根大通指出医疗保健服务、金融及文教娱乐等领域龙头公司股价处于相对合理区间,未来估值将提升 [2] -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相对全球市场长期存在估值折让,美联储政策放松也对股票估值构成利好 [2] 外资机构的布局方向 - 布局科技与“反内卷”领域成为外资机构共识,瑞银认为大科技板块股价回调已释放部分风险,市场杠杆水平可控 [3] - 富达国际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科技领域领先,科技生态系统有望进一步完善,科技股吸引力上升 [3] - 摩根大通看好“反内卷”主题后续表现,认为AI、机器人等主题已被充分捕捉 [3] 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 - 富达国际指出中国监管机构推动企业通过回购和增加派息回馈股东,上市公司更注重股东回报,市场吸引力提升 [3]
中国经济展望_三季度增长分化放缓;未来更趋疲软China Economic Perspectives _Q3 growth slowed with divergence; more..._
2025-10-23 21:28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中国宏观经济[2][3][4][5] * 房地产行业[2][9][11] * 出口与工业制造业[2][8][14][21] * 消费零售行业[2][10][11] * 基础设施与制造业投资[2][11][13] * 金融与信贷[22][36] 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5年第三季度GDP增长放缓至4.8% 较第二季度的5.2%有所放缓 通缩压力持续 GDP平减指数为-1.0%[2][8]** * **增长动力出现分化 出口和新兴行业表现强劲 而国内活动疲软[2][8]** * 出口增长稳健 第三季度同比增长6.6% 支撑了工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第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5.8%[8] * 国内消费和投资减弱 零售销售增长放缓至3.4% 固定资产投资意外收缩-6.2% 房地产活动进一步恶化[2][8][11] * **预计第四季度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约4% 将2025年全年GDP增长预测上调至4.8%[3][30]** * 预计出口增长将因高基数和全球需求放缓而失去动力 净出口对年内迄今GDP增长的1.5个百分点贡献将收窄[3][29] * 消费增长将因以旧换新补贴的高基数效应和疲软的家庭收入而放缓[3][30] * 房地产低迷在缺乏重大政策刺激的情况下将持续[3][30] * **预计将有适度的政策宽松[4][36]** * 财政政策方面 已宣布发行5000亿元政策性银行专项债券 并提前使用2026年地方政府专项再融资债券额度以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置换[4][36] * 货币政策方面 预计未来3-4个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将降息20个基点 最早在2025年第四季度可能降息10个基点[4][36] * **中美贸易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但不确定性仍存[28][29]** * 双方同意尽快进行新一轮贸易谈判 美国威胁的100%额外关税可能不可持续[28] * 基本假设是美国的额外关税在未来几个季度将大致稳定在目前约32%的水平 若100%关税生效 可能使中国总出口增长减少6-8个百分点 并使GDP增长减少约1个百分点[29] 其他重要内容 * **正举行的第四届全会将讨论第十五个五年计划 预计将设定略低的"隐性"GDP增长目标区间为4.5-5.0%[5][37]** * **9月信贷增长放缓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微降0.1个百分点至8.7% 新增人民币贷款低于预期 显示私人信贷需求持续疲弱[22]** * **9月CPI和PPI同比降幅均收窄 CPI为-0.3% PPI为-2.3% 预计2025年CPI平均为0%[23]** * **第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因反内卷推动季节性反弹0.6个百分点至74.6% 但仍低于2017-2024年同期水平[21]**
多家外资机构齐发声:看多A股配置成长
证券时报· 2025-10-23 01:20
外资机构对A股市场展望 -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投资者思维模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1][2][3] - 摩根大通维持对A股市场的积极看法,在中期维度上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 [1][3] - 瑞银证券认为股票市场中期依然向好,成长风格或仍是投资主线 [3] 市场表现与指数分析 - MSCI中国指数相对于2022年末的周期底部已反弹80% [2] - 本月以来创业板指、科创50等指数有所回调,而红利指数则逆势上涨 [3] “十五五”规划预期与投资主题 - 摩根大通预计新质生产力和突破高科技瓶颈仍是首要任务,“反内卷”与产能退出可发挥振兴作用 [4][5] - 瑞银认为促进“高质量增长”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未来多年首要任务,由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推动 [5] - 新的五年规划可能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遏制地方政府无序投资,促进地方消费 [5] 资产配置与投资策略 - 瑞银分析师孟磊表示中期“成长”风格可能跑赢“价值”风格,当前投资创业板的风险回报较好 [6] - 高盛建议采取以超额收益为中心的策略,在成长型股票中重点关注中国民企十杰、中国AI题材、出海领军企业、“反内卷”受益企业和A股小盘股 [6] - 摩根大通强调“反内卷”和服务消费机遇是额外的主题选择,区别于已被充分捕捉的供给侧主题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先进制造 [7]
The market could be somewhere between 6,700 and 6,900 by year-end, says UBS' Alan Rechtschaffen
Youtube· 2025-10-22 23:37
Let's talk earnings, markets, the outlook into year end with our next guest, UBS Global Wealth Senior Portfolio Manager Alan Rex Shaffen joins us here at Post 9. Alan, you have been one of the bullst managers, most bullish managers that we've talked to all year. It has paid off for you.Are you still feeling that that level of of bullishness and telling your clients to either stay the course or buy, keep buying. >> Yeah, I I I think the the market being at 6,700 isn't a coincidence. I think you have an align ...
高盛、瑞银 看多中国资产
上海证券报· 2025-10-22 23:20
经历国庆中秋长假的休整后,A股市场近期迎来一轮分化调整行情,市场风格显著切换。在此背景下, 今日早间高盛发布的一份最新中国股市策略报告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 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及团队在报告中称,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 MSCI中国指数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这主要受到企业盈利增长和估值进一步修复的推动。尽管市 场可能出现短期回调,但随着行情展开,投资者的惯常思维应从"逢高减仓"转变为"逢低买入"。 看好中国资产表现的国际投行还有瑞银。此前,瑞银全球新兴市场股票首席策略师Sunil Tirumalai发表 观点称,在新兴市场中继续给予中国股票超配评级,相较于印度市场,该机构更看好中国股票。 高盛再度唱多 投资者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高盛表示,MSCI中国指数相对于2022年末的周期底部已反弹了80%,但期间经历了四次大幅回撤。该 机构预计,中国股市将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MSCI中国指数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这主要 受到企业盈利增长和估值进一步修复的推动。 高盛这一最新观点延续了该机构今年以来对中国资产持续积极的态度。此前,9月18日,高盛在研报中 称 ...
Down 10.7% in 4 Weeks, Here's Why You Should You Buy the Dip in UBS (UBS)
ZACKS· 2025-10-22 22:35
近期股价表现与趋势反转信号 - 瑞银集团股价近期面临显著抛售压力,在过去四周内下跌了10.7% [1] - 该股目前已处于超卖区域,为趋势反转做好了准备 [1] - 导致趋势反转的技术指标是相对强弱指数,瑞银的RSI读数为28.96,低于30的超卖阈值 [2][5] 基本面改善与分析师预期 - 华尔街分析师普遍认为公司将报告比此前预测更好的盈利 [1] - 过去30天内,卖方分析师对瑞银当前年度盈利预期的强烈共识,使一致EPS预期上调了4.3% [7] - 盈利预期修正的上行趋势通常在短期内会转化为股价上涨 [7] 投资评级与市场地位 - 瑞银目前拥有Zacks Rank 2评级,这意味着其在被评级的4000多只股票中位列前20% [8] - 该评级基于盈利预期修正和EPS惊喜的趋势,是股票近期潜在反弹的更明确指标 [8]
行情步入慢牛,外资巨头集体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0-22 21:21
高盛观点 - 中国股票市场正步入慢牛行情,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受到盈利增长12%的趋势和估值进一步上修5%至10%推动 [1][3] - 牛市具备四大支撑:政策利好窗口开启、经济增长再度提速、股市估值较低、资金流强劲 [3][4] - 建议投资者思维模式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并关注成长型股票如中国民企十杰、中国AI题材、出海领军企业等 [1][4] 摩根大通观点 - 中期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主要原因是居民资产配置逐步向股市转移 [1][6] - 特别看好“反内卷”主题,认为其可能成为“十五五”规划重点并有望带来18至24个月的投资行情 [6] - 建议关注服务消费领域机遇,如医疗保健服务、金融及文教娱乐,指出中国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为9%低于美国的17%,在金融服务支出极低而美国为8% [7] 瑞银观点 - 市场中期向好,成长风格或仍是投资主线,短期内风格切换源于中美贸易摩擦、科技板块获利了结及杠杆资金担忧 [8][9] - 市场已大致反映关税冲击,科技板块成交金额占比从9月底的38%下降至32%,处于过去两年均值,融资余额不减反增显示杠杆水平可控 [9] - 当前投资创业板的风险回报较好,但小盘股进一步扩大超额收益的难度有所提升 [10]
行情步入慢牛!外资巨头,集体发声!
券商中国· 2025-10-22 20:46
外资机构对A股市场的整体观点 - 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多家外资巨头近期相继发声,积极看好中国股市后市 [1] -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 [2][4] - 摩根大通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主要因居民资产配置向股市转移 [2][7] - 瑞银证券认为市场中期向好,成长风格或仍是投资主线 [3][9] 高盛看涨的主要支撑因素 - 政策利好窗口开启,包括托底政策、需求侧刺激、"十五五"规划、新"国九条"提升股东回报及行业监管放松 [4] - 经济增长再度提速,AI资本支出提振盈利,"反内卷"重燃盈利希望,"出海"彰显竞争力,趋势性每股盈利增速提升至12% [4] - 股市估值较低,市盈率处于周期中期水平,债券收益率低迷,存在估值折让,美联储政策放松及中国利率可能下行构成利好 [5] - 资金流强劲,居民资产转配股票潜在可带来数万亿元资金流,全球投资者基于分散化需求及持续低配使中国市场重回视野 [5] 高推荐的投资策略与主题 - 投资者思维模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2][6] - 建议在成长型股票中重点关注中国民企十杰、中国AI题材、出海领军企业、"反内卷"受益企业和A股小盘股 [6] - 同时以股东回报投资组合获取高现金收益率来实现平衡 [6] 摩根大通看好的投资主题 - 特别看好"反内卷"主题,认为它可能成为"十五五"规划重点,并有望带来18-24个月的投资行情 [7] - "反内卷"政策有望通过推动股票升值显著提升居民财富水平,主要得益于企业盈利、现金流和股息的改善 [7] - 与发达市场相比,中国服务消费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关注医疗保健服务、金融及文教娱乐等领域 [8] - 中国居民在住房支出占比高于美国(中国22% vs 美国19%),在医疗保健(中国9% vs 美国17%)、金融服务(中国极低 vs 美国8%)及文教娱乐(中国10% vs 美国13%)支出明显偏低 [8] 瑞银对市场风格的分析与展望 - 10月以来市场出现从科技成长往价值红利的风格切换,创业板指、科创50回调而红利指数上涨 [9] - 短期风格变化原因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投资者去风险、科技板块前期涨幅大获利了结、担忧杠杆资金流入放缓 [9] - 中期成长风格仍是主线,因关税冲击已大致反映在股价中,大科技板块成交金额占比从9月底38%下降至32%释放了仓位拥挤风险,融资折算率调整实际影响有限 [10] - 市场中期展望依然向好,"成长"风格可能跑赢"价值"风格,当前投资创业板的风险回报较好 [10]
这场盛会,多位大咖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10-22 20:0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外顶级投资机构一致看多中国市场 认为A股牛市行情远未结束 科技领域重估是核心驱动力 [2] - 高股息策略与黄金配置价值获得机构力荐 共同构成“看多中国”的投资主线 [2] 国信证券观点 - 本轮牛市始于政策驱动 当前处于基本面驱动的牛市第二阶段 行情远未到结束时 [3][4] - 牛市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流动性驱动 中期基本面好转形成戴维斯双击 后期由情绪和资金惯性推动 当前A股类似2000年上半年处于第二阶段 [4] - 科技仍是行情主线 地产、白酒、券商等价值板块性价比逐渐显现 牛市中期价值板块或存在补涨机会 [5] 中金公司观点 - 今年A股上涨驱动力主要源于风险溢价下降和对未来预期的改善 而非盈利改善 [6] - 宏观政策变化及DeepSeek出现推动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尤其是科技领域的重估 [6] 摩根士丹利观点 - 预计MSCI中国指数的净资产收益率将于2026年年底超过12% 并有望赶超MSCI新兴市场指数 [9] - 看好中国股市三大原因:宏观经济企稳、全球政策信心提升;创新能力获全球认可;全球投资人中国股票仓位低位后续增持空间大 [9] - 建议长期关注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高科技板块 同时配置高质量红利股抵御短期波动 [9] - 特别看好黄金 预计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仍有约5%的上涨空间 [9] 瑞银观点 - 中国市场受到全球投资人关注 欧洲、拉美、中东的长线资金开始慢慢进入 [12] - AI、能源动力和健康经济是长期投资的三个重点方向 [12] - 美联储预计从现在到明年一季度还会降息三次共75个基点 降息有利于股市但美元可能面临贬值压力 [12] - 持有黄金是分散投资和对冲组合风险的良策 美元贬值约10%影响美元资产实际收益 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分散储备风险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