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FIT HON TENG:公司业绩扭亏为盈,网络设施业务将受益于英伟达AI服务器和光模块的研发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0-25 19: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未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上半年收入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5.8%,毛利率为20.4%,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盈利3252.4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895.2万美元),净利率为1.6%,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 [1] 2) 公司持续推进"3+3"战略,布局三大关键产业(EV电动汽车、5G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Audio音讯)和三大核心技术(铜到光、有线到无线、元件到系统产品),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积极整合资源加速业务拓展 [1] 3) 公司网络设施业务将受益于英伟达AI服务器和光模块的研发,管理层上调了指引,原本全年网络设施收入增长预期为中双位数,现上调至高双位数 [1] 4) 公司EV业务受并表影响,全年来看有望实现50%以上的增长,并购Voltaira后能逐步扩展到欧系水平能力,与车厂及一级供应商对接,为EV业务做贡献 [1] 5) 公司Belkin品牌业务今年营收约7-8亿美元,营收稳定且毛利持续改善,公司将持续推出新产品;另一半业务为声学产品,今年单季度越南产线的声学耳机表现出色,但因产线转型调整,管理层对于今年该业务的收入预期与去年是持平 [1]
台积电:毛利率大超预期,积极筹备N2、A16制程投产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0-24 13: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 260 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季度业绩摘要 - 24Q3 收入同比增长 39%,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 233 亿美元 [5] - 毛利率 57.8%,同比增长 3.6pct [5] -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58.2%,净利润同比增长 54.2% [5] - 每股 ADR 收益同比增长 50.4%,高于彭博一致预期 [5][7] AI 需求真实可持续,积极筹备 N2、A16 制程投产 - 3nm/5nm 制程分别贡献收入 20%/32% [9] - 公司表示当前 AI 需求是真实且可持续的 [9] - N2、N2P、A16 制程需求均超预期 [9] 先进封装产能 26 年仍供不应求,长期营收 CAGR 达 15%-20% - 公司指引 2025-2026 年 CoWoS 产能将有同比 200% 的增长 [11] - 预计 2024/2025/2026 年 CoWoS 月产能将同比增长 126%/120%/45% [11] - 公司此前指引 2021-2026 年营收 CAGR 为 15-20%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季度业绩摘要 - 24Q3 收入同比增长 39%,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 233 亿美元 [5] - 毛利率 57.8%,同比增长 3.6pct [5] -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58.2%,净利润同比增长 54.2% [5] - 每股 ADR 收益同比增长 50.4%,高于彭博一致预期 [5][7] AI 需求及先进制程投产 - 3nm/5nm 制程分别贡献收入 20%/32% [9] - 公司表示当前 AI 需求是真实且可持续的 [9] - N2、N2P、A16 制程需求均超预期 [9] 先进封装产能及营收增长 - 公司指引 2025-2026 年 CoWoS 产能将有同比 200% 的增长 [11] - 预计 2024/2025/2026 年 CoWoS 月产能将同比增长 126%/120%/45% [11] - 公司此前指引 2021-2026 年营收 CAGR 为 15-20% [11]
联易融科技-W: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行业先行者,科技创新推动增长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0-18 13: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联易融科技被给予买入评级 [31] 报告的核心观点 行业地位领先 - 联易融作为国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占率达20.9% [25][26][34] - 公司累计服务的供应链资产规模超过1.2万亿元,覆盖中国百强企业51家及前20大商业银行 [25][35] 核心科技优势 -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如业内首个基于AI的供应链单据审核平台"AI Agent" [26][27] -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超过59% [26][27] 多元化客户基础 - 公司拥有1750家核心企业合作伙伴,336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 [28] - 客户留存率高达96%,为公司带来交叉销售和追加销售机会 [28] 新旧动能转换 - 公司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较高,未来有望通过新兴业务如跨境云和中小企业信用科技解决方案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16][17][18] - 公司积极拓展非地产行业客户,有助于提升整体业务质量 [8][9][10][11][12] 外延并购 - 公司拟收购拜特科技,有望进一步拓展业务规模和客户资源 [29][30] 股东回报 - 公司注重股东回报,2023-2024年连续派发股息,股息率超过8% [30] - 公司积极回购股份,累计回购6.4亿港元,占发行股份总数8.1% [30] 财务分析 - 公司资产处理量有望保持14%的复合增长,2024-2026年收入预计分别为9亿元、10亿元和12亿元 [32] -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有望由2023年的亏损转为2024年-2026年的盈利 [32] - 公司现金储备充足,截至2024年6月30日达51亿元 [24]
瑞声科技:24年上半年业绩向好,光学有望年底实现扭亏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0-16 13: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瑞声科技"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半年瑞声科技业绩向好,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1] - 公司声学业务持续推进升规升配,车载声学业务国内外双线并进 [1] - 光学业务有望在2024年底实现扭亏,精密结构件等业务毛利率提升 [1] - 公司未来在IoT、AR/VR等领域持续投入并获得相关专利,有助于公司全球汽车行业渗透 [1]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将保持增长 [1] 分析报告内容 财务表现 - 2022年实现收入206.25亿元,同比增长16.74% [1] - 2022年净利润8.21亿元,同比下降37.6% [1] -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和净利润将持续增长 [1] 业务表现 - 声学业务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4.1%,毛利率29.9% [1] - 车载声学业务收入15.2亿元,毛利率25.0% [1] - 光学业务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24.9%,毛利率由负转正至21.7% [1] - 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业务收入36.6亿元,毛利率22.9% [1] - 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收入3.9亿元,毛利率16.4% [1] 未来发展 - 公司在IoT、AR/VR等领域持续投入并获得相关专利,有助于公司全球汽车行业渗透 [1] - 预计公司高端声学产品和光学业务将持续改善 [1]
卡罗特:厨具品牌的轻资产崛起与创新之路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0-15 16: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卡罗特(2549)未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卡罗特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厨具品牌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杭州。公司最初主要为海外品牌提供OEM服务,后转型为ODM模式,并于2016年推出自有品牌"卡罗特(CAROTE)"进军线上零售市场。[1] 2) 自2020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CAGR 120.7%,2023年收入达到13.8亿元人民币。2024年第一季度,卡罗特品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长82.6%,主要得益于在美国及东南亚市场的成功扩展。[1] 3)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通过外包生产、网店运营、与第三方供应商合作等方式提升灵活性和生产效率。在产品层面,公司向全球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厨具产品,并定期推出新产品以保持市场竞争力。[4] 4) 公司建立了全球销售网络,专注于电商业务,与中国、美国、西欧、东南亚及日本等主要市场的领先线上平台合作,确保产品的全球供应。[5] 5) 公司实施动态库存管理策略,通过需求预测、实时库存监控及战略性采购,确保库存与运营需求一致,实现20至40天的库存周转期。[5] 6) 2023年按零售额计,卡罗特在中国、美国、西欧、东南亚和日本等主要市场的线上炊具行业中均排名前三,体现了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稳固地位。[7] 7) 随着全球线上炊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卡罗特的线上运营模式和针对年轻一代的创新产品,有助于公司持续增长并扩大品牌影响力。[7]
招金矿业:三季度盈利水平持续提升,增量项目有序推进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0-15 14: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三季度利润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0.86亿元,同比增加26.64%;归母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增加141.07% [1] - 金价持续走高带动公司业绩增长,公司黄金收入占比达到89%,毛利占比达到99% [1] - 公司增量项目有序推进,包括收购铁拓扩大海外布局,以及海域金矿项目稳步推进 [1]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2.5/19.8/27亿元人民币 [1] 报告分类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80.86亿元,同比增加26.64% [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增加141.07% [1]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2.5/19.8/27亿元人民币 [1] 业务发展 - 公司收购铁拓扩大海外布局,铁拓资源金储量达40多吨,年产量有望达到约5吨水平 [1] - 公司海域金矿项目稳步推进,根据JORC标准拥有探明+控制+推断黄金资源量总计562.37吨,可采黄金储量212.21吨,预计2025年投产,2027年达产至少15吨/年 [1] 行业及市场分析 - 金价持续走高,截至10月11日伦敦现货黄金收盘价达2648.8美元/盎司,相较6月底增长13.64% [1] -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升级提升避险情绪,以及美联储降息方向确定、美元信用弱化等因素,金价未来价格中枢将继续上移 [1]
石药集团:集采致短期承压增速放缓,新产品陆续获批未来可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0-07 14: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出买入评级,目标价9.76港元,较现价有56.9%上升空间[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上半年收入增速不达预期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62.8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116.5亿元,同比增长3.7%,毛利率71.6%,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1] - 成药板块收入135.5亿元,同比增长4.8%,但Q2收入环比出现明显萎缩[1] - 维C原料产品价格缓慢回升,但需求回落,板块收入上半年同比下降5.4%[1] - 抗生素原料板块受海外需求减少影响,收入8.7亿元,同比下降6.4%[1] - 功能食品板块受咖啡因产品价格下跌影响,收入8.8亿元,同比下降25.2%[1] 新产品助力神经领域维持增长 - 神经领域实现收入52.36亿元,同比增长15.0%[1] - 明复乐获批脑梗适应症,为神经领域增长注入动力[1] - 恩必普院外销售有广阔空间,公司已建立专职销售团队,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1] 集采导致肿瘤板块明显承压 - 抗肿瘤领域收入26.8亿元,同比下降10.2%[2] - 受京津冀3+N集采影响,津优力、多美素两款产品销售明显下降,集采影响尚未完全消化[2] - 多款新产品持续放量,但尚不能抵消集采导致的销售下滑[2] 新产品持续获批上市 - PD-1恩朗苏拜单抗已于6月获批2L宫颈癌,奥马珠单抗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有望于2024年获批上市[2] - 白紫II、多西他赛、乌司奴单抗、美洛昔康纳晶有望在2025年获批上市[2] - FDA已完成对两性霉素和伊立替康两款脂质体的GMP现场审查,有望在2025年上半年批准其在美国上市[2] - 随着新产品的持续获批上市,以及医保谈判对入院及销售的促进,成药板块有望在明年恢复高速增长[2]
卓越教育集团:素质教育带动收入超预期,合约负债同比高增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9-30 15: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华南地区的教培行业龙头,双减后积极促进业务合规转型,逐步重回正常经营发展轨道,持续深耕华南地区业务 [1] - 公司全日制复习贡献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31.9%;素质教育贡献收入1.17亿元,已占总收入的36%,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主要引擎 [1] - 公司持续优化素养课程,积极获取办学许可,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推出了多元思维、双语文化、卓越编程等课程,并通过教育主管部门鉴定,积极获取广州地区非学科营利性办学许可 [1] - 公司成本及费用管控良好,FY24H1毛利率为44.96%,同比提升8.0pct,经营利润率和净利率同比也有明显提升 [1] 财务数据总结 - FY24H1公司总收入为3.17亿元,同比增长68.1%;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160.7% [1] - 公司合同负债为4.58亿元,同比增长183.8%,为全年财务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1] - 我们预期公司24-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预测分别达到10.91/19.52/24.49亿元和1.85/3.30/4.12亿元,同比增长123%/79%/25%和103%/78%/25% [1] 其他 - 公司主要股东为唐俊京、唐俊膺及周贵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4.21% [1] - 风险提示:政策影响,市场竞争风险,网点扩张不及预期 [1]
中国生物制药:创新转型进入收获期,肿瘤布局逐步完善深挖产品价值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9-29 18: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3.79港元,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2024上半年公司营收158.7亿元,同比增长11.1% [2] - 肿瘤领域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19.5% [2] - 创新产品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14.8% [2] - 公司持续推动整合,提升各方面运营效率,毛利率82.1%,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39.7% [2] 公司创新管线发展 - 公司持续扩大研发投入,创新管线逐步进入收获期,今年上半年获批3款创新药和1款生物类似药 [3] - 公司在肿瘤领域布局多种药物联用的临床研究,贝莫苏拜单抗和安罗替尼有望带动销售增长 [3] - 公司在肺癌领域的新药依奉阿克和安奈克替尼扩大了覆盖面,为ALK、ROS1等突变患者带来新希望 [3] - 公司在乳腺癌领域的CDK2/4/6抑制剂库莫西利和帕妥珠单抗有望明年上市,将成为公司另一大优势科室 [3]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上半年营收158.7亿元,同比增长11.1% [2] - 肿瘤领域收入53.6亿元,占比33.8% [2] - 创新产品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14.8% [2] - 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39.7% [2]
康哲药业:24年上半年环比重回增长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9-29 18: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康哲药业(867)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环比增长6.1%,但同比下降21.7%至36.1亿元 [2] - 三大国采产品(黛力新、波依定和优思弗)收入同比下降49.2%至12.3亿元,占收入比29% [2] - 非国采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收入达24.1亿元,占收入比56% [2] - 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至74.7%,销售费用率、行政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 [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2.8%至9.0亿元,但环比增长92.8% [2] - 国采产品销售基本企稳,创新产品逐渐发力,预计2025-2026年将成为创新产品的商业化元年 [2] - 公司计划2025-2027年将有10-12个新药上市,并设置新产品上市和销售相关的股份激励计划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摘要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1.5亿元,同比增长9.8% [4] - 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2.59亿元,同比增长8.0% [4] - 预计2023-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呈现先下降后逐步回升的趋势 [4] 财务分析 - 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76.9%,净利率为35.6% [6] - 预计2023-2026年公司毛利率将维持在75%-76%,净利率将逐步提升至25%左右 [6]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2022年仅为0.20,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6] 财务状况 - 2022年末公司现金余额为43.76亿元,银行承兑汇票1.59亿元,流动性充足 [6] - 公司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合计73.43亿元,占总资产比重较高 [6] - 公司每股权益在2022-2026年间将从6.01元增长至7.90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