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概伦电子:Q3同比大幅减亏,设计类EDA持续高增
中泰证券· 2024-11-14 08: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Q3同比大幅减亏,设计类EDA持续高增。境内业务快速发展,国内业务及营收规模快速增长[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9亿元、5.15亿元、6.3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4%、26%、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0.44亿元、-0.2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2%、-43%[1] 财务状况 - 2023 - 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6.1%、20.7%、25.6%、30.3%;流动比率分别为6.4、4.4、3.2、2.4;速动比率分别为6.2、4.2、3.0、2.2;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1、0.2、0.2、0.3[3]
科技:重点央企资产盘点系列(二)-中国电子核心资产盘点
中泰证券· 2024-11-13 18: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 [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力量,在践行国家科技战略、布局新质生产力、拥有雄厚资源、加速资产整合等多方面表现突出,旗下众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资产各有业务特色,在鼓励上市公司注入优质科技资产、深化国企改革大背景下,有望发挥排头兵作用,建议关注部分重点上市平台 [1][6][11][15][17][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电子的集团定位与发展历程 - 中国电子是中央直接管理、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国有骨干企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柱力量,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在不同阶段承担不同任务并不断发展变革 [2][6] 中国电子的战略聚焦与业务进展 - 中国电子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脑机接口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人工智能、新材料、脑机接口等领域均有成果,如相关企业推出AI产品、在玻璃生产方面取得进展、研发脑机接口芯片等 [10][11] 中国电子的实力体现 - 截至2023年,中国电子拥有18.9万员工,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2505.4亿元,利税总额为125.4亿元,净利率(含税)为5.0%,总资产达到4336亿元,净资产455.15亿元,资产回报率为2.8%,展现出人力、财务资源雄厚,盈利能力强劲和资本利用水平高效的特点 [15] 中国电子的资产整合与混改 - 中国电子近年来积极推进混改,自2020年将总部迁至深圳后,与多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启动多项重大投资合作,在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产业整合和资源聚集,构建网信产业生态系统,提升影响力与主导力 [17] 中国电子旗下24家上市公司梳理 - 报告梳理了中国电子旗下24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代码、公司名称、主营业务、上市时间、不同时期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市值、业务板块等经营情况 [21][26][27][28][29][30][31][32][33][34] 中国电子集团内非上市优质资产梳理 - 报告梳理了中国电子集团内部分非上市优质资产的股权架构、主营业务等情况,包括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旗下的相关资产 [36][40][41]
华海诚科:拟收购衡所华威,进军国际市场成长空间广阔
中泰证券· 2024-11-13 16: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1月11日公司发布公告拟现金及发行股份结合收购衡所华威电子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衡所华威是覆盖全球市场的国内塑封料龙头 华海诚科专注环氧塑封料与电子胶黏剂 从传统封装到先进封装全面布局 本次收购为强强联合 可建立国内更强竞争优势 加速高端塑封料国产化 利用国际市场渠道进军国际市场 享受新技术趋势行业红利 实现快速成长 因收购未完成暂不考虑衡所华威收入利润贡献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47/0.71/0.94亿元 公司竞争力增强 维持“买入”评级[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状况 - 总股本8070万股 流通股本4276万股 市价92.81元 市值74.8944亿元 流通市值39.69亿元[1] 衡所华威情况 - 业务概况:1983年涉足环氧塑封料业务 现有12条生产线 拥有Hysol品牌及KL、GR、MG系列等一百多个型号产品[1] - 进入国际大厂供应链:2021年全资收购韩国ESMO Materials并更名 主要客户包括SK海力士、LG化学等 还为英飞凌等提供专业产品[1] - 行业地位:2023年全球环氧塑封料销量第三、销售额第四 国内销售额和销量均第一[1] 华海诚科业务布局 - 环氧塑封料:拥有EMG100 - 900等200余个产品 满足BGA、CSP等封装应用要求[1] - 液体电子粘合剂:有HHCK - 61系列等产品 应用于晶圆级封装等[1] 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03|283|343|440|538| |增长率yoy%|-13%|-7%|21%|28%|2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1|32|47|71|94| |增长率yoy%|-13%|-23%|50%|49%|32%| |每股收益(元)|0.68|0.39|0.59|0.88|1.16| |每股现金流量|0.20|0.39|0.36|0.57|0.80| |净资产收益率|11%|3%|5%|6%|8%| |P/E|181.7|236.7|157.8|105.6|79.7| |P/B|19.8|7.3|7.1|6.8|6.4|[1]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36|103|132|161| |应收票据|56|70|85|103| |应收账款|117|129|166|211| |预付账款|1|1|2|2| |存货|80|83|90|90| |流动资产合计|320|435|530|631| |固定资产|144|161|177|191| |在建工程|45|55|65|75| |无形资产|30|33|38|45| |非流动资产合计|911|941|972|1003| |资产合计|1230|1376|1502|1634| |短期借款|52|146|187|212| |应付账款|68|81|103|125| |流动负债合计|172|294|373|435| |非流动负债合计|31|31|31|31| |负债合计|203|325|404|466|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27|1051|1097|1167| |所有者权益合计|1027|1051|1098|1168|[2]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283|343|440|538| |营业成本|207|249|315|380| |税金及附加|1|2|2|3| |销售费用|13|12|15|17| |管理费用|21|22|24|27| |研发费用|25|27|29|31| |财务费用|0|1|2|3| |投资收益|14|16|17|17| |其他收益|3|6|7|7| |营业利润|31|50|75|99| |利润总额|34|50|75|99| |所得税|2|2|4|5| |净利润|32|48|71|9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2|47|71|94|[2]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32|30|46|64| |投资活动现金流|-741|-31|-32|-34| |融资活动现金流|666|68|15|-1|[2]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6.7%|21.2%|28.2%|22.4%| |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3.3%|50.0%|49.4%|32.4%| |毛利率|26.9%|27.5%|28.4%|29.3%| |净利率|11.2%|13.9%|16.2%|17.5%| |ROE|3.1%|4.5%|6.5%|8.0%| |资产负债率|16.5%|23.6%|26.9%|28.5%| |流动比率|1.9|1.5|1.4|1.5| |总资产周转率|0.2|0.2|0.3|0.3|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52|129|121|126| |存货周转天数|127|118|99|85| |每股收益(元)|0.39|0.59|0.88|1.16|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39|0.36|0.57|0.80| |每股净资产(元)|12.73|13.02|13.60|14.46| |P/E|237|158|106|80| |P/B|7|7|7|6| |EV/EBITDA|37|25|18|14|[2]
中泰证券:【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银行戴志锋:银行角度看10月社融:居民端投放边际回暖,流动性有所改善-20241113
中泰证券· 2024-11-13 10:33
3Q24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 核心观点:金融政策力度较大坚定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淡化数量目标重视价格目标促进物价合理回升疏通利率传导机制稳息差[2] - 整体思路: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更关注价格型指标金融政策力度大且货币政策基调延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财政政策可能影响更大[2] - 淡化数量目标重视价格目标:适当收窄利率走廊宽度增加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表述逐步淡化数量目标加强价格调控模式[2] - 疏通利率传导机制稳息差: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偏离因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内卷央行采取措施维护竞争秩序稳定净息差并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2] - 信贷政策:信贷结构优化科技金融居五篇大文章首位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8%比全部贷款增速高6.7个百分点普惠金融方面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比全部贷款增速高6.4个百分点[2] - 地产方面: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表述加强要着力推动房地产金融增量政策落地见效满足住房需求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2] - 利率政策:淡化数量目标完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研究将个人活期存款非银支付机构备付金纳入M1统计M2统计适时调整[2] - 银行存贷款利率内卷现象受央行关注央行提出金融机构应提升自主理性定价能力进一步调控降息受净息差和汇率双重约束[2] - 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企稳企业贷款利率降幅较大[2] - 投资建议:目前市场偏好提升未来经济预期有分歧重点推荐有化债收益优质城农商行推荐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若经济预期持续提升推荐银行核心资产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经济弱复苏化债受益高股息率品种推荐大型银行农行中行邮储工行建行交行等[2] 10月社融情况 - 核心观点:居民端投放边际回暖流动性有所改善[3] - 社融情况:10月社融增加1.4万亿较去年同期少增4483亿元基本符合万得一致预期存量社融同比增7.8%增速较上月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3] - 社融结构分析:10月信贷小月政策作用下地产销售有恢复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缓解提前还款银行年末发力居民端投放较好信贷同比降幅收窄[3] - 未贴现票据融资同比少减主要受基数影响新增信托贷款同比少增委托贷款同比少减[3] - 政府债融资继续支撑社融10月政府债新增融资1.05万亿同比减少5142亿因去年同期特殊再融资债券集中发行形成高基数[3] - 企业债和股票融资同比少增但降幅收窄10月新增企业债融资由负转正股票融资新增较去年同期少增[3] - 信贷情况:10月新增贷款5000亿元同比少增2384亿元低于万得一致预期信贷余额同比增长8%增速环比上月下降0.1%[3] - 信贷结构分析:居民信贷同比转为正增边际改善10月居民短贷中长贷较上月季节性下降较去年同期多增10月11月房地产销售有回升存量房贷调整后提前还款预计减少居民信贷需求将继续恢复[3] - 企业贷款情况:票据有冲量政府债发行形成实物工作量及完成经济目标要求下预计基建配套类中长期贷款会多增企业短贷中长期贷款票据净融资较上年同期减少[3] - 非银信贷增长较上年同期少增[3] - 流动性情况:本月M2同比增速继续回升M1负增降幅9个月来首次收窄M2与M1剪刀差缩小[3] - 10月M0M1M2分别同比增长12.8% -6.1% 7.5%较上月同比增速分别提高1.3 1.3 0.7个百分点市场流动性有所改善M2 - M1为13.6%增速差较上月缩小0.6%[3] - 存款同比增7%增速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10月新增存款6000亿较去年同期少增446亿[3] - 居民存款:10月居民存款下降5700亿较去年同期少减669亿元[3] - 企业存款:10月企业存款减少7300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减1352亿[3] - 财政存款:10月财政存款增加5952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7748亿财政支出力度继续增加[3] - 非银存款:10月增加1.0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5732亿元预计与资本市场回暖有关[3] - 投资建议:目前市场偏好提升未来经济预期有分歧重点推荐有化债收益优质城农商行推荐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若经济预期持续提升推荐银行核心资产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经济弱复苏化债受益高股息率品种推荐大型银行农行中行邮储工行建行交行等[3]
旗滨集团:光伏玻璃阶段性拖累盈利,浮法望实现探底企稳
中泰证券· 2024-11-13 09:44
报告投资评级 - 旗滨集团评级为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浮法&光伏玻璃价格下滑影响公司收入,24Q3受地产竣工及光伏装机需求下滑影响,浮法玻璃及光伏玻璃价格均出现明显下降,公司单三季度营收同环比下滑更多受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光伏玻璃行业需求端仍偏弱运行,浮法玻璃价格有望底部企稳[1] - 光伏玻璃承压,拖累单季整体业绩,24Q3公司整体实现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下降,期间费用率同比和环比均上升,销售净利率同比和环比均下降,公司净利由盈转亏主要受光伏玻璃盈利拖累,公司具备成本优势,收购少数股权完成后有利于加强公司股权管理及公司治理等[1] - 考虑到浮法玻璃及光伏玻璃价格下降,下调更新相应价格假设,调整后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10.7、12.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调整后盈利的PE分别为26.2、16.6、13.7倍,对应PB为1.3、1.2、1.2倍,考虑到公司在玻璃生产的较强成本优势及后续格局修复的盈利弹性,维持增持评级[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方面 - 2022A - 2026E的营业收入(百万元)分别为13,313、15,683、16,148、17,930、19,832,增长率yoy%分别为 - 9%、18%、3%、11%、11%[1] - 2022A - 2026E的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分别为1,317、1,751、676、1,070、1,288,增长率yoy%分别为 - 69%、33%、 - 61%、58%、20%[1] - 2022A - 2026E的每股收益(元)分别为0.49、0.65、0.25、0.40、0.48[1] - 2022A - 2026E的每股现金流量分别为0.21、0.58、0.23、1.43、1.59[1] - 2022A - 2026E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12%、4%、7%、8%[1] - 2022A - 2026E的P/E分别为13.5、10.1、26.2、16.6、13.7[1] - 2022A - 2026E的P/B分别为1.4、1.3、1.3、1.2、1.2[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0亿元,同比+3.7%;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7.0、6.2亿元,分别同比 - 43.8%、 - 45.2%,单三季度实现营收36.9亿元,同比 - 14.2%,环比 - 9.0%;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 - 1.1、 - 1.4亿元,季度同环比由盈转亏[1] - 24Q3公司整体实现毛利率7.7%,同比 - 20.0pcts,季度环比 - 14.9pcts,单三季度期间费用率13.3%,同比+2.1pcts,季度环比+1.2pcts,24Q3公司实现销售净利率 - 4.7%,同比 - 18.6pcts,季度环比 - 14.4pcts[1] - 盈利预测表中的各项数据如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在2023A - 2026E的数值以及利润表中的各项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在2023A - 2026E的数值,还有主要财务比率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等在2023A - 2026E的数值[6] 公司事件方面 - 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1] - 11月5日晚公司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控股子公司旗滨光能28.78%股权,目前公司持有旗滨光能71.22%股权,截至9月末,旗滨光能光伏玻璃在产产能为10600t/d,在建产能2400t/d[1] 行业情况方面 - 24Q3全国浮法玻璃、光伏玻璃(2.0mm)均价分别为1405元/吨、13.7元/平,分别同比 - 30.9%、 - 25.3%,季度环比 - 17.3%、 - 21.5%,24Q3末浮法及光伏玻璃行业在产能分别为16.4万t/d、10.5万t/d,季度环比 - 4.5%、 - 8.6%,同比 - 3.2%、+17.9%,随着旺季需求回升,10月以来浮法玻璃库存有所降低,截至10月末,全国重点省份浮法厂商库存4588万重箱,较9月高点降30.1%;10月末全国浮法均价1364元/吨,较9月末上升15.7%,而光伏玻璃行业库存在供给收缩下仍持续抬升[1]
持续看多华夏航空:确定性与成长性增强,经营业绩有望超预期
中泰证券· 2024-11-13 09:06
报告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华夏航空是我国唯一一家规模化的独立支线航空,受益于支线航空补贴管理办法的修订以及公司经营情况改善,前三季度公司扭亏为盈,预计2024 - 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06/9.52/11.24亿元,对应P/E为27.7X/11.8X/10.0X,支线航空发展受政策支持,未来发展空间广阔[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状况 - 华夏航空总股本1,278.24百万股,流通股本1,278.24百万股,市价8.81元,市值11,261.31百万元,流通市值11,261.31百万元[1]。 投资逻辑 - 不确定性大幅下降:化债推动下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大幅下降,内控制度完善后生产安全风险大幅下降[1]。 - 经营快速修复,盈利增长超预期:单位ASK(RPK)分别较2023年增长37.84%、18.31%,民航局补贴收入显著增长,公司收到的民航局支线航空补贴收入显著增加,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更高营收目标[1][2]。 - 竞争格局有望改善,未来发展空间广阔:2024年冬春航季华夏航空持续深耕下沉市场,大航在下沉市场的减投或将减缓公司在下沉市场的竞争压力,支线航空发展空间广阔[2]。 - 非经损益增加,有望增厚业绩:约1.5亿元资产处置损益,2023年下半年民航局支线补贴由于政策转换有望计入2024年度报表[2]。 财务数据 - 2022 - 2026年的营业收入(百万元)分别为2,643、5,151、7,065、8,623、9,469,增长率yoy%分别为 - 33%、95%、37%、22%、10%;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分别为 - 1,974、 - 965、406、952、1,124,增长率yoy%分别为 - 1,654%、51%、142%、134%、18%;每股收益(元)分别为 - 1.54、 - 0.75、0.32、0.74、0.88;每股现金流量分别为0.25、1.03、0.38、1.13、1.30;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 49%、 - 31%、12%、21%、20%;P/E分别为 - 5.7、 - 11.7、27.7、11.8、10.0;P/B分别为2.8、3.6、3.2、2.5、2.0[1]。 - 2023 - 2026年的货币资金(百万元)分别为1,920、2,826、2,587、2,841;应收票据(百万元)分别为4、0、0、0;应收账款(百万元)分别为895、1,597、1,964、2,131;预付账款(百万元)分别为188、231、260、275;存货(百万元)分别为194、248、278、312;合同资产(百万元)为0;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分别为875、1,200、1,464、1,608;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分别为4,076、6,102、6,553、7,166;其他长期投资(百万元)为0;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为2;固定资产(百万元)分别为3,012、3,212、3,458、3,747;在建工程(百万元)分别为944、1,044、1,044、944;无形资产(百万元)分别为178、177、178、175;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分别为9,967、9,882、9,821、9,780;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分别为14,103、14,317、14,503、14,648;资产合计(百万元)分别为18,179、20,419、21,056、21,814;短期借款(百万元)分别为2,077、3,478、2,745、2,310;应付票据(百万元)分别为16、20、14、18;应付账款(百万元)分别为554、681、836、643;预收款项(百万元)为0;合同负债(百万元)分别为66、127、155、170;其他应付款(百万元)分别为389、389、389、389;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百万元)分别为2,568、2,568、2,568、2,568;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分别为81、83、84、86;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分别为5,752、7,346、6,790、6,185;长期借款(百万元)分别为1,783、2,023、2,263、2,503;应付债券(百万元)为0;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分别为7,556、7,556、7,556、7,556;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分别为9,340、9,579、9,819、10,059;负债合计(百万元)分别为15,092、16,925、16,610、16,244;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元)分别为3,088、3,494、4,446、5,570;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为0;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分别为3,088、3,494、4,446、5,570;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分别为18,179、20,419、21,056、21,814;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分别为1,322、485、1,451、1,666;现金收益(百万元)分别为 - 86、1,413、1,963、2,196;存货影响(百万元)分别为 - 21、 - 54、 - 30、 - 34;经营性应收影响(百万元)分别为 - 75、 - 740、 - 395、 - 182;经营性应付影响(百万元)分别为99、130、149、 - 188;其他影响(百万元)分别为1,405、 - 263、 - 235、 - 126;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分别为 - 541、 - 633、 - 602、 - 566;资本支出(百万元)分别为 - 379、 - 718、 - 663、 - 607;股权投资(百万元)分别为 - 2、0、0、0;其他长期资产变化(百万元)分别为 - 160、85、61、41;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分别为 - 736、1,054、 - 1,088、 - 846;借款增加(百万元)分别为1,153、1,641、 - 493、 - 195;股利及利息支付(百万元)分别为 - 204、 - 592、 - 620、 - 611;股东融资(百万元)为0;其他影响(百万元)分别为 - 1,685、5、25、 - 40[12]。
中望软件:国内持续温和复苏,3D业务表现亮眼
中泰证券· 2024-11-13 09:0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望软件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温和复苏,客户的正版软件采购意愿未明显增强,一定程度上掣肘公司境内商业业务的开拓[1] - 公司年中发布的新版本产品已开始得到初步的验证与推广,三维产品营收同比增长35%+,开始逐步兑现推广潜力[1] - 海外业务持续突破,尽管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地区市场需求波动以及汇率变动等原因导致海外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公司在海外市场仍然取得了优于整体的经营进展[1] - 公司持续推进内部管理优化和费用管理,控费效果持续显现,期间费用增速持续下降[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9.17/10.81/12.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2/1.16/1.73亿元[1]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8%/17.9%/19.4%,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3.5%/41.7%/49.0%[2]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毛利率将维持在94.9%-95.0%之间,净利率将从8.9%提升至13.4%[2]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ROE将从2.9%提升至5.7%,ROIC将从8.1%提升至14.7%[2] 经营状况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4亿元,同比增长7.66%,归母净利润479万元,同比下降11.83%[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12亿元,同比增长10.11%,归母净利润1077万元,同比增长159.69%[1]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0.95/0.26/1.06亿元,增速较Q1、Q2持续下降[1] 估值分析 - 截至2024年11月12日,公司股价为110.00元,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78.9/126.3/84.8倍,PB分别为5.3/5.2/4.9倍[1][2]
中泰证券:【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政策杨畅:化债指向增量政策启动托底-——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20241112
中泰证券· 2024-11-12 17:48
政策相关 - 从部分经济数据看内需延续偏弱运行物价数据方面10月PPI与CPI环比续降耐用消费品环比跌幅扩大外贸数据方面上年基数推升出口同比增速进口环比回落指向内需波动 [2] - 化债指向增量政策启动存量安排4万亿+增量6万亿限额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通过置换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的利息成本本轮操作的主体仍是地方政府本次化债的背景是前期经济偏弱运行对地方产生的压力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10月2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班相关表述均对经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后续经济运行如果出现偏弱状况政策措施存在加力托底的可能性具体操作层面也存在储备存在“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相关表述 [2] - 本轮政策转向特点为问题导向金融政策全面积极财政政策仍处于动态博弈过程之中预计政策观察窗口期较长增量财政政策可期关注政策投向领域和落实机制风险偏好提升明确资本市场活跃性有望延续银行受益于化债带来的扩表动能增强和资产质量改善 [4] 医疗器械行业相关 - 2024前三季度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收入1880.07亿元同比下降1.16%扣非净利润272.42亿元同比下降11.43%不同子板块分化明显2024前三季度收入增速从高到底排序为低值耗材(+13.17%)、高值耗材(+4.08%)、医疗设备(-2.18%)、体外诊断(-5.12%)扣非利润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低值耗材(+36.04%)、高值耗材(+4.54%)、体外诊断(-11.48%)、医疗设备(-13.74%)其中低值耗材在2023年行业下游去库存的背景下自2024年初开始已恢复到快速增长趋势前三季度增速在上半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高值耗材板块中骨科赛道随着集采影响逐步出清业绩端有较快恢复医疗设备大部分公司受招投标放缓和渠道去库存影响短期继续承压体外诊断在23H1疫后诊疗高基数、叠加DRGs、集采政策影响下收入利润均呈现下降趋势 [2][3] - 2024年单三季度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同比增长0.78%环比下降7.03%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7.02%环比下降33.29%子板块来看收入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低值耗材(+19.76%)、高值耗材(+2.77%)、体外诊断(-2.30%)、医疗设备(-4.4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低值耗材(+70.74%)、高值耗材(-3.63%)、体外诊断(-14.83%)、医疗设备(-30.99%) [2][3] - 体外诊断新冠影响逐步出清DRGs+集采扩面继续影响量和价2024前三季度子板块收入下降5.12%(+55.80pp相较2023Q1 - Q3收入同比变化下同)扣非利润同比下降11.48%(+76.18pp)2024Q3板块收入同比下降2.30%(+48.96pp)环比下降0.94%扣非净利润同比下14.83%(+68.61pp)环比下降25.60%同比下降趋势较Q2进一步收窄多数企业在24Q3陆续进入常态化增长状态在检验领域临床拆套餐、成本思维等可能对存量检验样本量带来负面影响展望2024Q4和2025年DRG/DIP边际影响有望逐渐减弱但生化和发光集采范围持续扩大国产企业面临持续降价和进口替代的挑战与机遇结合当前政策环境、竞争格局等看好2条投资方向出海建议重点关注迈瑞医疗(+7.99%24Q1 - Q3营收同比增速下同)、新产业(+17.41%)等出海布局早、落地见效快的头部企业差异化高景气细分如自身免疫、阿尔茨海默、IgA肾病等有望带动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建议重点关注九强生物(+0.30%)、亚辉龙(-9.78%)、诺唯赞(+13.42%)等深度布局差异化创新方向的领先企业 [2][3] - 医疗设备招投标延后+渠道去库存影响短期业绩2024年8 - 9月已有环比改善趋势2024Q1 - Q3子板块收入下降2.18%(-16.89pp)扣非利润同比下降13.74%(-31.29pp)其中2024Q3设备板块收入下降4.49%(-10.25pp)扣非净利润下降30.99%(-36.72pp)板块增速下滑主要因设备更新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及医疗反腐致前三季度招投标同比显著放缓同时部分企业也加速清理渠道库存带来短期业绩扰动认为医疗反腐带来的招投标放缓并未影响终端的设备采购需求伴随设备更新政策陆续在各省份落地前期挤压的需求有望在未来中期逐步释放建议重点关注迈瑞医疗(+7.99%)、联影医疗(-6.43%)、开立医疗(-4.74%)、澳华内镜(+16.79%)等头部企业 [2][3] - 高值耗材集采影响逐步出清持续看好创新品种2024前三季度子板块收入增长4.08%(+8.56pp)扣非利润同比增长4.54%(+17.28pp)2024Q3板块收入增长2.77%(+5.50pp)扣非利润下降3.63%(+7.67pp)在23Q1 - Q3疫后诊疗高基数下依然保持增长趋势“应采尽采”趋势下目前常用高值耗材大多已陆续纳入国家或地方集采范围降价压力持续释放相关品种国产中标份额提升显著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一方面建议重点关注集采即将出清的骨科龙头如三友医疗(-7.30%)同时看好电生理领域持续进口替代包括微电生理(+23.21%)、惠泰医疗(+25.63%)等 [2][3] - 低值耗材增长趋势延续看好海外OEM/ODM模式持续放量2024前三季度低值耗材子板块收入增长13.17%(+20.16pp)扣非净利润增长36.04% (+69.49pp)其中24Q3板块收入增长19.76%(+23.63pp)扣非净利润增长70.74%(+114.62%)业绩增长显著一方面是部分以OEM/ODM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企业在经历1年左右下游客户去库存的负面影响后于2024Q1陆续恢复增长趋势另一方面部分防护产品为主(如防护手套)的企业在经历疫后产能过剩和价格持续触底后进入量价齐升状态驱动业绩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国内终端诊疗在高基数叠加反腐等政策影响恢复进度可能略慢于海外因此更看好具备强出海能力(客户积累+海外产能)的低耗企业尤其是国内OEM/ODM为主的企业不断进入外资龙头供应链体系有望带来中期持续高成长建议重点关注美好医疗(+10.86%)、维力医疗(+8.53%)等 [2][3] -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短期在诊疗高基数和政策扰动下整体行业持续承压但依然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以及全球化发展当前时间点预计多重负面已经充分释放未来边际趋势有望持续向好一方面持续看好在政策扶持以及技术驱动下竞争力不断提升加速进口替代有望持续快速放量的国产创新品牌包括迈瑞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惠泰医疗等另一方面建议结合政策进展、行业供需格局、公司经营节奏等积极布局差异化细分龙头或者有边际向好变化的优质标的包括三友医疗、美好医疗、诺唯赞、迪安诊断等 [2][3] 银行相关 - 本轮政策转向的特点为问题导向金融政策全面积极财政政策仍处于动态博弈过程之中预计政策观察窗口期较长防风险仍为当前政策底层逻辑增量财政政策可期关注政策投向领域和落实机制风险偏好提升明确资本市场活跃性有望延续银行受益于化债带来的扩表动能增强和资产质量改善 [4] - 化债政策梳理规模力度较大中央加杠杆的力度和方向可继续期待对银行规模影响资产扩张动能得益于地方政府压力减轻后发展活力增强以及风险权重下降对资本的节约测算可节约银行业核心一级资本8136亿元对银行息差影响测算对息差的累计负向影响14.7bp2024~2028年分别为4.6bp、4.2bp、3.9bp、1.0bp和1.0bp对银行资产质量影响测算本轮置换可通过相关拨备的释放带来信用成本节约3270亿元对2024~2026年行业利润每年支撑3.9%、2027~2028年每年支撑1.1% [4] - 目前是市场偏好提升+未来经济预期有分歧的阶段重点推荐有化债收益的优质城农商行选择基本面确定性大且估值便宜的城农商行持续推荐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如果经济预期持续提升推荐银行中的核心资产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经济弱复苏、化债受益高股息率品种推荐大型银行农行、中行、邮储、工行、建行、交行等 [4]
鼎捷数智:大陆区经营景气度回升,研发设计、AIOT业务高成长
中泰证券· 2024-11-12 17: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鼎捷数智大陆区营收7.35亿元同比增长11.33%,非大陆区营收8.38亿元同比增长11.11%,研发设计、AIoT类业务分别实现营收0.84/4.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17%/41.83% [1]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24.88/28.62/33.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2.16/2.73亿元,对应PE分别为40.3/33.0/26.2倍,维持“买入”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2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9.95/22.28/24.88/28.62/33.7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12%、12%、15%、18% [1] - 2022 - 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1.50/1.77/2.16/2.7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9%、12%、18%、22%、26% [1] - 2023 - 2026年预计货币资金分别为8.73/10.94/16.09/21.98亿元,应收账款分别为4.47/5.08/5.77/6.68亿元等多项资产负债表数据 [2] - 2023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22.28/24.88/28.62/33.78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8.49/10.07/11.80/14.01亿元等多项利润表数据 [2] - 2023 - 2026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08/1.97/3.80/4.7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3.86/-0.01/-0.02/-0.03亿元等多项现金流量表数据 [3] - 2023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7%、11.7%、15.0%、18.1%,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2.5%、17.9%、22.0%、26.2%等多项主要财务比率数据 [3] 业务情况 - 大陆区单季经营景气回升,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较上半年有提升,强化老客及行业经营,调整策略应对下游行业波动 [1] - 非大陆区持续稳健增长,中国台湾地区新客签约金额同比成长,东南亚地区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1] - 研发设计、AIoT类业务持续高增长,推出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文生设计AI新应用Chat CAD [1] - 在AI+领域持续拓展生态合作伙伴,借助雅典娜平台持续研发探索,推出“AI+PLM”解决方案 [1]
银行3Q24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积极货币;疏通利率传导机制,稳息差
中泰证券· 2024-11-12 11:18
重点公司基本状况 评级: 增持(维持) 简称 股价 EPS PE 评级 (元) 2022A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2022A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江苏银行 8.88 1.60 1.69 1.72 1.87 2.13 5.55 5.25 5.15 4.74 4.16 买入 渝农商行 5.47 0.89 0.94 1.01 1.06 1.11 6.15 5.82 5.40 5.15 4.92 买入 沪农商行 7.79 1.14 1.26 1.27 1.29 1.30 6.83 6.18 6.12 6.04 5.98 增持 招商银行 38.33 5.26 5.63 5.81 5.81 5.93 7.29 6.81 6.59 6.59 6.46 增持 农业银行 4.69 0.69 0.72 0.75 0.74 0.75 6.80 6.51 6.25 6.34 6.25 增持 备注:最新股价对应 2024/11/11 收盘价 分析师:戴志锋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30004 Email:daizf@zts.com.cn 分析师:邓美君 执业证书编号:S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