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阿斯麦24Q3财报简评:收入略超指引,25年收入指引下修
太平洋· 2024-10-25 17: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预计未来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在15%以上[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5亿欧元,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10%,超出此前指引[1]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50.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符合此前指引[1]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设备签单量26亿欧元,同比持平,环比下降54%[1] - 考虑到出口管制因素,公司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指引下修至300-350亿欧元,此前指引为300-400亿欧元[1] 分区域收入情况 - 中国大陆收入28亿欧元,占比47%,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9%[1] - 中国台湾收入9亿欧元,占比15%,同比下降30%,环比增长70%[1] - 美国收入12亿欧元,占比21%,同比增长369%,环比增长771%[1] - 韩国收入9亿欧元,占比15%,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33%[1] 分应用收入情况 - 逻辑收入38亿欧元,占比64%,同比下降6%,环比增长48%[1] - 存储收入21亿欧元,占比36%,同比增长67%,环比下降3%[1] 订单情况 - 2024年第三季度设备签单量26亿欧元,同比持平,环比下降54%[1] - 其中EUV设备签单14亿欧元,同比增长180%,环比下降44%[1] - 非EUV设备签单12亿欧元,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61%[1] - 存储订单14亿欧元,占比54%,同比增长173%,环比下降5%[1] - 逻辑订单12亿欧元,占比46%,同比下降42%,环比下降70%[1] - 在手订单合计360亿欧元[1]
医药行业周报:大冢制药Sibeprenlimab三期临床结果积极
太平洋· 2024-10-24 17: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化学制药无评级 [1] - 中药生产无评级 [1] - 生物医药Ⅱ中性 [1] - 其他医药医疗中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10月23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14%,跑输沪深300指数0.53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4名 [3] - 各医药子行业中,血液制品(+1.01%)、医疗研发外包(+0.74%)、其他生物制品(+0.73%)表现居前,线下药店(-1.11%)、医院(-0.62%)、医疗耗材(-0.40%)表现居后 [3] - 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科源制药(+19.99%)、赛伦生物(+13.13%)、东方海洋(+10.19%);跌幅榜前3位为双成药业(-9.99%)、福瑞股份(-9.28%)、万邦德(-8.87%) [3] - 大冢制药宣布其在研单抗Sibeprenlimab用于治疗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成人患者3期临床试验VISIONARY的积极中期数据 [4] 行业公司业绩总结 - 同和药业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0亿元,同比增长1.84%,归母净利润为0.96亿元,同比增长21.7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93亿元,同比增长29.91% [4] - 丽珠集团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82亿元,同比下降5.94%,归母净利润为16.73亿元,同比增长4.4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31亿元,同比增长3.51% [4] - 我武生物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0亿元,同比增长8.38%,归母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0.78%,扣非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0.31% [4] - 金凯生科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7亿元,同比下降33.93%,归母净利润为0.39亿元,同比下降73.1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25亿元,同比下降82.84% [4]
甘源食品: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多渠道协同共进
太平洋· 2024-10-24 17: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多渠道协同发展势头较好,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2]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增速分别为23%/19%/15%,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4%/20%/14% [3] - 公司2024年EPS为4.39元,对应PE为16倍,给予目标价87.80元 [2] 公司经营情况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Q1-Q3实现营收16.06亿元,同比增长22.23%;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29.48% [2] - 2024Q3实现营收5.63亿元,同比增长15.58%;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7.10% [2] - 2024Q3毛利率为36.8%,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41%/3.74%/1.16%,同比分别增加1.49/0.29/-0.15个百分点 [2] - 2024Q3净利率达19.66%,同比增加0.2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17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 - 线下渠道中的零食量贩和海外渠道增速靠前,线下表现优于线上 [2] - 商超渠道从二季度开始经销转直营改革,Q3降幅环比Q2缩窄 [2] - 高端会员店近期推出新品青豌豆,期待后续新品表现 [2] - 零食量贩渠道实现较快增长,伴随行业快速开店及加强与品牌方合作 [2] - 海外渠道自2023Q4开始加速拓展,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市场实现快速增长 [2] 风险提示 - 未提及 [2]
行动教育:Q3订单收款下滑,再次分红回报股东
太平洋· 2024-10-24 17: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经济环境影响下,消课收入增速下滑 [2] - 期间费用持续优化,主要由于培训人数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中后台成本的持续优化 [2] - 大客户战略驱动业绩增长,大客户贡献订单占比61%,平均每家大客户贡献收入超过200万 [2] - 合同负债9.65亿元,为2024年和2025年的收入提供了大额保证 [2] - 首次实现Q3分红,维持高分红比例回报股东,2024年度拟累计派发现金红利共计1.78亿元,占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91.32%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2026年预计行动教育将实现归母净利润2.9亿元、3.78亿元和4.79亿元,同比增速32.09%、30.47%和26.59% [4] - 2024-2026年预计EPS分别为2.46元/股、3.21元/股和4.06元/股,PE分别为15X、12X和9X [4] 风险提示 - 行动教育存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业务需求受影响的风险 [2] - 存在疫情反复,线下课程培训受限风险 [2] - 存在市场竞争加剧招生人数不足的风险 [2]
同和药业:Q3营收稳定增长,利润略低于市场预期
太平洋· 2024-10-24 17: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Q3 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盈利能力环比略有下滑 [2] - 二厂区一期产能释放,助力新产品放量 [2] - 新产品法规市场专利正在陆续到期,产品注册持续进行 [2] 报告内容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0亿元(YoY+1.84%),归母净利润0.96亿元(YoY+21.72%),扣非净利润0.93亿元(YoY+29.91%) [2] - 2024Q3单季度实现营收1.88亿元(YoY+5.61%)、归母净利润0.26亿元(YoY+21.10%)、扣非净利润0.26亿元(YoY+15.94%) [2] - 毛利率为31.90%,同比+5.01pct,环比-0.11pct;净利率为13.94%,同比+1.79pct,环比-0.86pct [2] 产能情况 - 二厂区一期4个车间产能基本释放完成,满产产值有望达到5亿元 [2] - 二厂区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部分车间预计2025年开始试生产,满产产值有望达到19亿元 [2] 新产品情况 - 17个新产品规范市场专利开始陆续到期,包括多个原研全球销售额排名靠前的品种 [2] - 公司产品注册持续进行,多个产品在欧美等国家完成主文件注册并通过GMP检查 [2] 财务预测 - 预测公司2024/25/26年营收为8.00/11.00/13.7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7/2.18/2.86亿元 [4] - 对应当前PE为27/17/13X [4] 投资建议 - 维持"买入"评级 [1] 风险提示 -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2] - 产品价格下降风险 [2] - 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2] - 环保风险 [2] - 汇率风险 [2]
宁德时代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毛利率环比大幅提升,大额减值计提提升未来弹性
太平洋· 2024-10-24 1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Q3实现毛利率31.2%,环比+4.5pct,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幅度大于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以及新技术产品带来溢价 [3] - 公司Q3资产减值47.4亿元,主要是对碳酸锂进行减值,减值后公司业绩弹性有望增强 [3] - 公司Q3动储电池出货120GWh+,环增15%左右,其中动力占比约四分之三,新产品出货占比将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有望保持强劲 [3] - 公司德国工厂有望2024年内实现盈亏平衡,匈牙利工厂预计2025年投产,公司将受益于欧洲市场动力电池增速加速 [3]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38.98/4010.47/5392.59亿元,同比-11.73%/+13.32%/+34.46% [4] - 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89/635.70/902.08亿元,同比增长+14.89%/+25.41%/+41.90% [4] - 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EPS分别为11.51/14.44/20.49元,对应PE为22.00/17.55/12.36 [4]
天娱数科:24Q3营收同增,AI推动三大业务平台持续发力
太平洋· 2024-10-24 09: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00亿元,同比下降-11.53%;归母净利润-858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7111万元。其中2024Q3实现营收4.39亿元,同比增长23.58%;归母净利润-190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282万元 [1] - 公司依托AI技术,三大业务平台持续发力。1) AI营销SaaS平台魔方mix提供AIGC广告素材生成、广告投放策略优化、AI直播电商转化功能,24H1服务企业客户数量超1600家 [1] - 公司以各业务平台汇聚的文本、图像、音视频、3D数据为基础,形成多个私有数据集。目前积累约400万条营销视频素材、超80万组3D数据、35万组多模态数据 [1] - 公司预计2024-26年营收分别为18.63/19.75/20.84亿元,对应增速5.74%/6.02%/5.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3/0.20/0.37亿元 [1] 财务数据总结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出现7111万元亏损,主要系合营、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减少及根据最新诉讼结果调整导致投资收益亏损,以及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减少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220.72% [1] - 公司预计2024-26年营收分别为18.63/19.75/20.84亿元,对应增速5.74%/6.02%/5.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3/0.20/0.37亿元 [1][3] - 公司2024-26年EBITDA分别为57/64/79百万元;NOPLAT分别为86/128/169百万元 [5] - 公司2024-26年EPS分别为0.01/0.01/0.02元;ROE分别为0.9%/1.3%/2.4% [5]
东鹏饮料:百亿后乘势进击,平台化公司雏形已现
太平洋· 2024-10-24 08: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东鹏饮料的投资评级为"买入"。[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能量饮料行业方兴未艾,消费人群及场景持续扩容。中国软饮料行业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但能量饮料和运动饮料是销量增长最快的子赛道。[1][6][7] 2. 东鹏饮料凭借高性价比定位、优秀的渠道管理能力和品牌建设,成为能量饮料行业第二大品牌。[18][21][32] 3. 东鹏饮料正处于全国化快速扩张阶段,大单品有望突破200亿元。同时公司正积极布局电解质水、无糖茶等新品类,向平台化公司转型。[48][55][58][62] 4. 对标海外能量饮料龙头Monster,东鹏有望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90][91][92] 分产品分析 1. 东鹏特饮: - 公司正处于全国化快速扩张阶段,预计未来大单品空间可达155-245亿元。[48][55] - 规模效应持续提升,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93] 2. 其他饮料: - 补水啦电解质水获得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收入有望突破10亿元。[64][65][76] - 无糖茶"鹏友上茶"系列产品有望向电解质饮料"补水啦"看齐。[81][83] - 即饮咖啡"东鹏大咖"有望享受咖啡整体扩容红利。[86][87]
圣邦股份:下游市场回暖带动业绩高增长,产品矩阵丰富持续创新
太平洋· 2024-10-23 12: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模拟 IC 设计厂商,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的发展路线,以技术创新为导向 [4] - 预计公司 2024-26 年分别实现营收 32.45、40.06、48.95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4.23、6.68、9.50 亿元 [5] - 公司持续跟踪市场发展变化,积极布局新能源车、光伏储能、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应用领域,取得良好销售业绩 [3] 公司投资亮点 1. 产品矩阵完善优势明显,自主研发创新助力业绩高增长 [2][3] 2. 新项目研发进展顺利,不断拓宽市场份额 [3] 3. 稳定的研发投入和核心团队,保证公司各研发项目进展顺利 [3]
中微公司:蚀刻设备带动公司营收增长,新订单充足未来可期
太平洋· 2024-10-23 11: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蚀刻设备快速增长,新增订单增幅明显 [1] - 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在国内外持续获得更多客户的认可,针对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制造中关键刻蚀工艺的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 [1] - 2024H1公司刻蚀设备收入26.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6.68%,刻蚀设备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8.16%提升至本期的78.26% [1] - 2024H1公司新增订单47.0亿元,同比增长约40.3%,其中刻蚀设备新增订单39.4亿元,同比增速约50.7% [1] - LPCVD上半年新增订单1.68亿元,新产品开始启动放量 [1] - 蚀刻、薄膜沉积等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加码,平台化布局顺利推进 [1]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公司预计营收分别为82.60、120.36、152.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6、26.70、33.59亿元 [3] - 2024-2026年公司预计毛利率分别为46.11%、47.39%、47.91% [5] - 2024-2026年公司预计净利率分别为22.84%、22.18%、22.06% [5] - 2024-2026年公司预计ROE分别为9.41%、11.76%、12.89% [5] - 2024-2026年公司预计ROIC分别为8.76%、11.09%、12.2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