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恒玄科技:24H1业绩亮眼,下游需求旺盛未来可期
太平洋· 2024-10-23 11: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15.31 亿元,同比增长 68.26%;实现归母净利润 1.48 亿元,同比增长 199.76%;实现扣非净利润 1.12 亿元,同比增长 1872.87% [2] - 下游智能可穿戴及智能家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带动公司业绩高增长 [2] - 公司在智能手表/手环领域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新一代可穿戴芯片 BES2800 量产上市 [2] - 公司持续加大高水平技术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 36.76% [3] -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高速增长 [3][5] 营业收入分析 - 2024 年预计营业收入为 31.56 亿元,较 2023 年增长 45.04% [3][5] - 2025 年预计营业收入为 41.36 亿元,较 2024 年增长 31.03% [3][5] - 2026 年预计营业收入为 53.12 亿元,较 2025 年增长 28.44% [3][5] 净利润分析 - 2024 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3.55 亿元,较 2023 年增长 187.52% [3][5] - 2025 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5.41 亿元,较 2024 年增长 52.08% [3][5] - 2026 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7.77 亿元,较 2025 年增长 43.66% [3][5]
韦尔股份:24Q3业绩提升显著,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太平洋· 2024-10-23 11: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Q3 业绩提升显著,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7] - 市场需求持续复苏,下游修复带动公司业绩显著提升 [3] - 公司持续深化高端智能手机渗透率,汽车CIS产品矩阵不断完善 [3]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67.97、322.65、378.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75、43.12、54.14亿元 [4] - 2024-2026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27.48%、20.41%、17.15% [6] - 2024-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71.37%、35.82%、25.55% [6] - 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9.64%、32.33%、35.10% [8] - 2024-2026年ROE分别为12.92%、14.93%、15.78% [8]
医药行业周报:安斯泰来Vyloy获FDA批准上市
太平洋· 2024-10-23 11: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评级为"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日,安斯泰来(Astellas Pharma)宣布,美国FDA已批准其靶向Claudin18.2(CLDN18.2)抗体Vyloy(Zolbetuximab)与含氟嘧啶和铂类的化疗方案联合,用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阴性的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GEJ)腺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该药是美国FDA批准的首个CLDN18.2靶向疗法 [1] - 太极集团(600129)子公司西南药业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药品注册证书》 [1] - 汇宇制药(688553)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的《药品注册证书》 [1] - 诺泰生物(688076)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52亿元,同比增长76.51%,归母净利润为3.50亿元,同比增长281.9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55亿元,同比增长301.43% [1] - 义翘神州(301047)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元,同比下降2.33%,归母净利润为0.99亿元,同比下降51.6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36亿元,同比下降74.04% [1] 行业子行业评级 - 化学制药无评级,中药生产无评级,生物医药Ⅱ中性,其他医药中性,医疗中性 [1] 推荐公司及评级 无相关内容 [1]
汇顶科技:24H1扭亏为盈,新产品批量导入未来可期
太平洋· 2024-10-23 11: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H1公司实现营收22.56亿元,同比增长11.58%,实现归母净利润3.1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终端客户需求较好带动营收利润双增长,成本优化综合毛利率恢复成长 [1] - 2024H1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42.05%,同比提升0.65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水平恢复成长 [1] - 持续加强内部管理,研发效率显著提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合计金额同比减少8,097万元,同比下降10.6% [1] 新产品进展情况 - 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在vivo和iQOO旗舰机上实现商用量产,已成功导入更多知名手机品牌客户项目,预计四季度迎来大规模商用 [1] - 新一代屏下光线传感器和NFC控制芯片已成功导入知名手机品牌客户项目,预计将于下半年规模出货 [1] - 电化学模拟前端(AFE)解决方案、车规级低功耗蓝牙SoC产品,目前正积极推进客户导入工作 [1] - 中大功率音频产品、用于CGM产品的低功耗蓝牙SoC等新产品均在持续开发中 [1] 客户拓展情况 - 公司积极拓展客户资源,凭借高品质、差异化价值的丰富产品组合及服务,持续拓展与更多智能终端头部客户的合作广度与深度 [1] - 指纹、触控、主动笔、音频、屏下光线传感器、NFC/eSE芯片等手机应用产品,已与越来越多手机品牌客户达成合作,推动公司在智能手机终端的单机价值逐渐提升 [1] - 在PC、平板等终端市场,公司拥有电容指纹、触控、Touchpad、主动笔、音频、屏下光线传感器等多元化产品,该领域已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 [1] - 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等IoT及工业领域,公司可提供健康传感器、低功耗蓝牙SoC、屏下光线传感器、触控、音频等产品,应用场景丰富 [1]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6年分别实现营收50.33、60.34、69.5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13、8.20、9.56亿元 [2] - 对应PE为58.74、51.08、43.82x [2] - 2024-26年毛利率分别为41.53%、42.34%、43.09% [3] - 2024-26年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4.17%、13.59%、13.75% [3] - 2024-26年ROE分别为8.06%、8.49%、9.00% [3] - 2024-26年ROA分别为6.77%、7.16%、7.67% [3]
鹏鼎控股:9月营收简报预期稳增长,AI终端发力
太平洋· 2024-10-23 11: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9月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为40.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12% [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1.26亿元,同比增长13.79%;实现归母净利润7.84亿元,同比减少3.40%;实现扣非净利润7.56亿元,同比增长2.17% [3]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0.79亿元,较上年增长20.43% [4] - 公司积极把握AI终端产品市场机遇,加快推进淮安三园区高阶HDI及SLP印刷电路板扩产项目,并在车用及服务器领域取得进展 [4]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增长,2024年营收362.27亿元,净利润37.18亿元 [6] - 公司2024-2026年预测毛利率将逐步提升,分别为24.49%、26.18%和27.95% [8] - 公司2024-2026年预测净利率将维持在10%左右,分别为10.26%、10.93%和10.86% [8] - 公司2024-2026年预测ROE和ROIC将分别达到11.16%、12.12%、11.64%和9.69%、10.54%、10.04% [8]
沪电股份三季报业绩预告点评:高增长延续,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太平洋· 2024-10-23 1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三季报业绩预告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下游高性能服务器、人工智能计算场景爆发性增长,对PCB需求增加 [3] -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性能服务器+交换机陆续出货,包括基于PCIe6.0的下一代通用服务器产品、支持224Gbps速率的交换机产品、OAM/UBB2.0产品、GPU类产品等 [3] - 公司汽车板业务方面,毫米波雷达、HDI自动驾驶辅助、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等新兴产品市场持续成长 [3] - 公司拟筹划股权激励计划,彰显业绩增长信心 [3]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6.53、150.27、173.4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37%、28.95%、15.44% [4]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6、32.36、38.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4.79%、37.32%、17.47% [4] - 2024-2026年PE分别为35X、26X、22X [4] 风险提示 - 无 [3]
卓胜微:模组产品贡献增量,自有Fab产线量产出货
太平洋· 2024-10-23 1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评级为"买入/上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射频前端周期性变化趋势减弱,射频模组销售带来新增量 [1] - 公司重视产品技术迭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1] - 公司依托自建产线,在特色工艺、材料、技术、差异化等方面持续拓展,资源平台优势显著,高端市场持续发力 [1]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营收和利润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50.73、62.34、70.1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32、11.87、14.46亿元 [2] - 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5.87%、22.88%、12.60%,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6.99%、27.39%、21.83% [2] 财务指标 - 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0.05%、42.22%、42.78% [3] - 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8.37%、19.04%、20.60% [3] - ROE分别为8.63%、9.90%、10.77%,ROA分别为7.62%、8.68%、9.46% [3] - 公司PE分别为60.57x、47.55x、39.03x [2]
联想集团:联想大会简评:AIPC产品加速落地,本地化AI突破性进展
太平洋· 2024-10-23 10: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未给出公司的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与 Meta 合作的用于 PC 平台的个人 AI 智能体 AI Now,该模型具有 8B 和 70B 参数,提供预训练和指令微调的语言模型,在日常复杂的语言环境中表现优异,大幅提升本地处理能力,用户不再需要依赖云服务即可使用本地化 AI 功能 [1] - 公司发布与英特尔联合开发的 AIPC 产品 Aura Edition PC,针对中高端市场,配备智能模式 Smart Modes,可根据 PC 用户活动动态调整性能及系统设置,包括屏蔽模式,增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 [1] - 公司发布第六代 Neptune 海神液冷系统,相比传统风冷系统,能耗降幅高达 40%,公司海神液冷服务器 FY25 财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50%,FY25 财年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55% [1] 报告分类总结 AIPC 产品 - 公司发布与英特尔联合开发的 AIPC 产品 Aura Edition PC,针对中高端市场,配备智能模式 Smart Modes,可根据 PC 用户活动动态调整性能及系统设置,包括屏蔽模式,增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 [1] 个人 AI 智能体 AI Now - 公司发布与 Meta 合作的用于 PC 平台的个人 AI 智能体 AI Now,该模型具有 8B 和 70B 参数,提供预训练和指令微调的语言模型,在日常复杂的语言环境中表现优异,大幅提升本地处理能力,用户不再需要依赖云服务即可使用本地化 AI 功能 [1] 海神液冷系统 - 公司发布第六代 Neptune 海神液冷系统,相比传统风冷系统,能耗降幅高达 40%,公司海神液冷服务器 FY25 财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50%,FY25 财年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55% [1]
长盈精密:“双支柱战略”持续兑现,盈利能力优化
太平洋· 2024-10-23 10:38
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盈精密(300115)的"双支柱战略"持续兑现,盈利能力优化 [2] - 公司作为技术实力与市场较为领先的精密制造公司,看好公司由精密制造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2023A至2026E的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13,722.46百万元、17,059.63百万元、20,097.46百万元、23,688.04百万元 [1] - 2024-26年预计实现营收170.60亿元、200.97亿元、236.8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68亿元、8.60亿元、9.72亿元,对应PE 26.49、23.67、20.93 [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H1公司实现营收76.92亿元,同比增长30.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428.74% [2] - 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08%,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4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91% [2] - 2024H1实现毛利率17.96%,同比提升0.04个百分点 [2] 行业趋势 - 2024H2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和创新趋势还将受到折叠屏、AI等新技术应用的推动 [3] - 公司积极把握人形机器人行业展现出的显著的发展势头,加快了人形机器人精密零组件的布局及业务拓展 [3] - 2024年6月,公司投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长盈机器人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机器人及其精密零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
立讯精密:收购汽车线缆巨头,加快布局汽车业务全球化
太平洋· 2024-10-23 10: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收购德国老牌汽车线缆巨头Leoni AG,有利于公司在汽车领域的全球化布局 [1] - 通过整合被收购公司在海外积累的供应链、市场等资源,可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海外开展业务的竞争力和本地化程度 [1] - 虽然被收购公司短期盈利能力较弱,但公司有望通过与自身业务的协同发展,持续改善被收购公司的盈利状况,为集团整体发展积蓄动能 [1]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48亿元、181.08亿元、202.04亿元,对应PE分别为22.39倍、17.74倍、15.90倍 [3] - 公司2022-2026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5.09%,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1.00% [3] - 公司2022-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2.19%、11.58%、11.82%、12.86%、13.54%,销售净利率分别为4.28%、4.72%、5.38%、5.82%、5.67% [5] - 公司2022-2026年ROE分别为20.21%、19.45%、20.33%、20.42%、18.56%,ROA分别为6.18%、6.76%、7.21%、7.82%、7.51% [5] 风险提示 -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1] -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1] - 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