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档
中银证券:中银晨会聚焦-20241217
中银证券· 2024-12-17 09:51
宏观经济 - 党中央在12月9日的政治局会议和12月11-12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现出比9月政治局会议更为明确的稳增长态度,释放了更为积极的政策态度[2] - 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略好于市场预期,固投累计同比增速相对平稳,但社零同比增速下行幅度较明显[3] - 11月社零同比增长3.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服务消费累计同比增长6.4%[3] - 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3.3%,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0.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7.4%[3] - 1-11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23.0%,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2.7%,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6.2%,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4.3%,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下降19.2%[4] 策略研究 - 2025年盈利弱复苏,估值强支撑,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有望成为市场主导[8] - 2025年A股有望迎来盈利估值共振支撑,国内将处于宽货币宽财政的宏观环境之下,财政发力能否带来需求的实质性企稳是关键变量[9] - 2025年科技和高端制造业相较其他大类行业预计更为占优,科技与高端制造是本轮中周期的主导产业,也是第二库存周期补库阶段相对占优的行业风格[10] 电力设备-光伏行业 - 全球光伏装机规模稳步提升,当前光伏供给侧已经出现深刻变化,硅料、电池是光伏供给侧优化核心抓手,看好硅料、电池率先涨价实现利润修复[13] - 光伏装机需求稳步增长,相对更关注供给侧优化执行情况,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进入10%-20%的较高速增长新阶段[14] - 硅料、电池是光伏供给侧优化核心抓手,硅料环节具备头部厂商产能集中、技术实力强的特点,相对容易达成减产预期[15] - 新技术关注BC技术渗透率提升,海外具备HJT发展空间,BC新技术的边际催化在于终端电站针对BC新技术标段有望逐步提升,且规模化招标背景下BC相对TOPCon溢价有望确立[16] - 投资建议:优先布局具备技术优势、成本优势的头部硅料、电池企业,受益于光伏主产业链供给侧优化的配套辅材企业,以及在BC、HJT生产设备环节与在贱金属浆料、电镀铜等方面研发、实证进度领先的企业[17]
房地产行业第50周周报:本周楼市成交同比涨幅收窄,中央会议明确稳楼市决心
中银证券· 2024-12-17 09:3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大于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房成交面积环比降幅收窄,同比涨幅虽然收窄,但仍保持正增长,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其中一线城市成交同环比均呈正增长,且涨幅较大 [1] - 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由正转负,在经历了前期二手房市场显著修复后,本周环比阶段性走弱,但同比仍保持高速增长 [1] - 新房库存面积环比上升、同比下降;去化周期同环比均下降 [1] - 土地市场环比量升价跌,溢价率同环比均上升 [1] - 房企国内债券发行规模环比下降,同比上升 [1] - 板块收益有所下降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点城市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及库存跟踪 - 新房成交面积环比降幅收窄,同比涨幅收窄;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由正转负,同比涨幅收窄;新房库存面积环比由负转正,同比降幅扩大 [26] 重点城市新房成交情况跟踪 - 40个城市新房成交套数为3.4万套,环比下降5.5%,同比上升19.1%;新房成交面积为353.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8.5%,同比上升21.8% [27][28] 重点城市新房库存情况跟踪 - 12个城市新房库存套数为149.6万套,环比增速为0.0%,同比增速为-10.9%;新房库存面积为9419万平方米,环比增速为0.3%,同比增速为-11.1% [32][35] 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情况跟踪 - 18个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数为2.5万套,环比下降19.9%,同比上升62.6%;成交面积为245.0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6.9%,同比上升53.2% [37][38] 百城土地市场跟踪 - 土地市场环比量升价跌,溢价率同环比均上升 [45] 百城成交土地(全类型)市场情况跟踪 - 百城全类型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3547.0万平方米,环比上升24.7%,同比下降8.0%;成交土地总价为1218.0亿元,环比下降0.7%,同比上升35.2%;成交土地楼面均价为3434.0元/平,环比下降20.4%,同比上升47.0%;百城成交土地溢价率为5.8%,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 [46][47] 百城成交土地(住宅类)市场情况跟踪 - 百城成交住宅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1226.2万平方米,环比上升4.5%,同比上升23.6%;成交住宅土地总价为725.4亿元,环比下降13.0%,同比上升53.0%;成交住宅土地楼面均价为31886.1元/平方米,环比下降37.5%,同比下降11.4%;百城成交住宅类用地溢价率为0.4%,环比下降3.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55][56] 本周行业政策梳理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宽松及再次明确稳楼市,财政政策方面,旧改及收储等相关的财政支持力度有望加大;货币政策方面,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整体货币充裕度和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66]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宏观与财政政策基调偏积极,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等均是政策方向;房地产相关表述提及"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66] - 地方政策层面,杭州发布了容积率新规,规定部分新房封闭式阳台只算一半面积,小区门厅、开放式风雨连廊不纳入容积率计算 [66] 本周板块表现回顾 - 房地产行业绝对收益为-1.9%,较上周下降5.1个百分点;房地产行业相对收益为-0.8%,较上周下降2.7个百分点;房地产板块PE为23.07X,较上周下降0.36X [24] 投资建议 - 当前行业大方向向好较为明确,政治局会议再度明确"稳楼市"主基调,围绕楼市供需两端、经济复苏的政策仍在持续发力过程中,且后续的政策或更具针对性 [1]
11月经济数据点评:生产好于消费的特征延续
中银证券· 2024-12-16 18:52
宏观经济与工业生产 - 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略高于市场预期[1]。 - 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5.9%,高技术产业累计同比增长9.0%[1]。 - 11月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46%,较10月有所上升[4]。 消费与零售 - 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较10月下降1.8个百分点[10]。 - 除汽车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服务消费累计同比增长6.4%[1]。 - 网上零售额占比为31.7%,较10月上升0.7个百分点[14]。 固定资产投资 - 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4%[1]。 - 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3%,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2%,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4%[1]。 - 11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较高水平,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收窄[24]。 房地产行业 - 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4.3%,销售额同比下降19.2%[31]。 -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0%,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2.7%,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6.2%[27]。 - 商品房销售好转,个人按揭贷款占比上升至14.4%[31]。 政策与展望 - 2025年扩内需的主要工作包括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34]。 -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提高赤字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充裕[34]。 - 需关注全球通胀回落偏慢、美国经济金融基本面不确定性及国际局势复杂化[34]。
经济形势跟踪:稳增长政策态度如何落地是市场关注焦点
中银证券· 2024-12-16 18:52
宏观经济政策 - 党中央在12月9日的政治局会议和12月11-12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认了更为积极的稳增长政策态度[1][3] - 市场预期因政策态度明显上扬,实体经济中自发的经济活动有所回暖[1] 经济数据表现 - 制造业PMI在10月和11月重回50以上的扩张区间,主要受内需改善带动[3] - 地产销售在10月和11月改善,30城市商品房周度销售面积回升到过去3年的同期水平,但地产投资未见传导[4][6] - 餐饮零售和汽车销售在11月进一步走高,但商品零售规模有所回落[10] - 投资品相关行业在冬季表现出反季节的韧性,如钢铁、水泥、石油沥青等行业的产量和开工率强于过去3年同期水平[12][13] 金融市场表现 - 金融市场处于流动性推动下的“股债双牛”状态,需注意金融资产价格的泡沫风险[18] - 股市方面,小盘股表现优于大盘股,沪深300上涨0.4%,中证1000上涨2.7%,中证2000上涨6.1%[22] - 债市方面,收益率继续下行,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降19bp至1.77%[22] 政策传导与风险 - 社会融资规模中,非专项债部分增长乏力,9-11月非专项债社会融资比2023年同期月均同比少增3737亿元[14] - 宽松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的路径仍然阻塞,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待财政政策刺激[14] - 人民币汇率在12月上半月继续面临贬值压力,市场关注人民币是否会突破7.3[22]
光伏行业2025年度策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银证券· 2024-12-16 18:34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光伏装机规模稳步提升,光伏供给侧已经出现深刻变化,新建产能的能耗、水耗指标要求进一步收紧;硅料、电池是光伏供给侧优化的核心抓手,看好硅料、电池率先涨价实现利润修复 [1] - 辅材材料优化 + 出口海外或创造盈利空间 [1] - 新技术看好 BC 渗透率提升,以及海外 HJT 扩产 [1] 需求侧 - 全球光伏装机保持增长,增速将放缓 [2] - 2024 年 1-10 月我国实现光伏装机 181.30GW,同比增长 27.17% [15] - 预计 2024 年我国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 260GW,同比增长 20%;2025 年装机有望达到 300GW,同比增长 15% [15] - 集中式装机增长稳健,工商业光伏规模快速提升 [15] - 2024 年美国预计新增集中式光伏装机约 38.40GW、分布式光伏 5.80GW,合计装机规模 44.20GW,同比增长 64%;2025 年美国预计新增集中式光伏装机约 23.00GW、分布式光伏 6.90GW,合计装机规模 29.90GW,同比减少 32% [15] - 2024 年欧洲预计实现光伏装机 63.90GW,同比增长 5%;2025 年欧洲预计实现光伏装机 71.80GW,同比增长 12% [15] - 2025 年全球光伏装机规模有望达到 530GW,同比增长 11% [15] 供给侧 - 现有产能过剩持续,2025 年有望优化,重点关注硅料、电池环节 [3] - 我国已经具备 1000+GW 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制造能力 [1] - 2024 年末光伏产业链产能将超过 1000GW,可满足 1000+GW 光伏装机需求 [70] -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发布,对新增产能的能耗、水耗提出严要求,新增光伏制造产能将极为困难 [1] 硅料 - 价格低位运行,25 年有望企稳回升,看好颗粒硅渗透率提升 [4] - 2024 年以来多晶硅价格总体呈现下跌趋势,年初以来多晶硅价格由 65 元/kg 下跌至 40 元/kg,跌幅约 38% [77] - 2024 年 6 月,部分厂商出于减亏目的自发减产,多晶硅库存开始下降,且价格基本触底 [77] - 2024 年 8 月,由于多晶硅产量进一步下降,部分硅片厂商开始重新建立库存,推动多晶硅价格小幅提升 [77] - 10 月以来硅料库存开始出现提升趋势,但多晶硅价格已经开始企稳回升 [77] - 硅料头部企业具备规模大、技术强两大核心优势,硅料环节头部产能集中度较高,且在光伏产业链中大多数硅料厂商仅布局硅料生产,因此对于硅料涨价、限产相对易于达成一致意见 [81] - 2024 年 10 月末,国内多晶硅产能突破 300 万吨/年,若考虑 2g/W 单位硅耗,仅国内多晶硅产能已经可满足 1500GW 组件制造需求 [81] - 2024 年 10 月我国多晶硅产量约 13.36 万吨,环比减少 3.15%;预计 11 月多晶硅产量将继续环比下降至 12.5 万吨 [81] 硅片 - 有望受益于硅料供给侧改善,看好保供较优的企业 [5] - 2024 年以来硅片价格总体呈现下跌趋势,年初至 11 月底 182 硅片价格由 2.1 元/片下降至 1.03 元/片,降幅约 51% [94] - 2024 年 6 月我国硅片产量 49.42GW,环比下降 20%,硅片价格基本企稳 [94] - 硅片产能规模庞大,截至 2023 年末我国大陆硅片产能已超过 900GW [100] - 硅片环节具备相当规模的“硅片-电池-组件”一体化制造商,因此通过宏观调控方式限制硅片产能具备一定难度,硅片厂商在市场化作用下减产、减亏或为当前主要思路 [100] - 11 月硅片专业化一二线企业均开始减产,11 月硅片排产降至 42.4GW,且硅片库存已较 10 月高点出现下降 [100] 电池片 - 行业需求持续迭代 + 实际盈利承压,推动格局优化 [6] - 2024 年以来电池片价格基本呈现下跌趋势,TOPCon 电池片价格由年初 0.47 元/W 下跌至最低 0.27 元/W,跌幅深度达 43% [109] - TOPCon 电池排产占比持续提升,截至 2024 年 10 月 TOPCon 电池片产量占比已经提升至 84% [109] - 电池片提效需要配合固定资产投资,以“背面选择性 poly 减薄”、“激光诱导烧结”等技术为例,均需要对激光设备进行改造 [114] - 二三线厂商提效能力较弱,或在电池技术持续迭代中淘汰 [114] - 电池片在光伏产业链中供需关系相对较优,2024 年 1-10 月我国光伏组件招标规模合计 216.10GW,N 型组件占比达 94% [115] 组件 - 成本指导价托底,盈利重点关注美国市场 [7] - 2024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文呼吁招标方尊重市场规律,遵守法律规定,以设定最低限价、降低价格得分比重、提高服务和质量得分比重等方式,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 [119] - 2024 年 10 月,协会规定“组件最低限价”为 0.68 元/W,11 月将最低限价上调至 0.69 元/W [119] - 2024 年 11 月 15 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宣布将硅片、电池、组件的出口退税率由 13%下调至 9%,新出口退税率自 2024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 [121] - 组件盈利重点关注美国市场,2024 年 5 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制造的电池、组件进行 AD/CVD 调查 [123] 辅材 - 盈利有望修复,材料变化提升盈利空间 [8] - 2024 年以来光伏主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主材为了适度减亏,普遍对本环节所使用辅材提出强降价诉求,导致辅材环节在 2024 年三季度呈现明显盈利压力 [131] - 2025 年美国组件产能逐步释放,头部辅材海外产能具备出货美国市场能力,盈利有望提升 [133] 新技术 - BC:功率优势 + 高兼容性,技术具备长生命周期 [9] - HJT:海外制造厂商或选择 HJT 差异化方案 [10] - BC 新技术的渗透率主要取决于:1)BC、TOPCon 组件发电能力实证;2)TOPCon+的提效能力 [155] - 2025 年内 BC、TOPCon 将共存,若 2025 年 BC 通过量产成功兑现利润,2026-2027 年 BC 技术渗透率有望提升 [155] - HJT 生产流程短、人工需求少,适合部分海外高人工成本环境 [168]
2025年度策略报告:重回科技主导产业
中银证券· 2024-12-16 14:12
周期定位及大类资产 - 当前中美均处于一轮补库周期中继,2025年海外需求大概率温和上行,国内财政发力将减弱内需制约 [1] - 全球正处于第五康波周期的长波萧条阶段,主要经济体处于转机与变局的关键节点 [1] - 2025年联储降息大概率趋缓并接近尾声,国内货币政策有望持续宽松 [1] - 2025年风险资产仍将延续强势,但需关注阶段性强美元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1] A股大势及风格 - 2025年A股有望迎来盈利估值共振支撑,成长风格处于三年大级别占优的起点 [1] - 新兴成长大概率占优,科创50指数或走强 [1] - 2025年A股盈利有望触底修复,风格上科技成长占优 [1] - 2025年A股风险偏好有望修复至均值水平附近,估值强支撑 [125][126] 中周期主导产业 - 科技增效和制造降本成为核心破局路径,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是本轮中周期的主导产业 [1] - 2025年科技和高端制造业相较其他大类行业预计更为占优,硬科技与软科技是预期增速最高的两个方向 [1] - 人形机器人已处于商业化拐点,AI产业已进入端侧和应用商业化落地的后半场 [1] - 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有望成为2025年最为占优的市场风格 [1] 大类行业比较 - 2025年硬科技与软科技是预期增速最高的两个方向,AI产业进入终端与应用大规模落地的中后阶段 [157] - 软硬科技板块中,重点关注自动化设备、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汽车、通信、电子、计算机、传媒等行业 [163] - 2025年科技板块具备成长弹性,AI端侧产品密集落地,半导体与消费电子周期仍在上行途中 [162] - 2025年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部分赛道有望迎来业绩兑现 [162] 新中周期主导产业 - 2000年迄今,资本市场仍处于第三个中周期内,中周期主导产业的变迁背后是经济增速及结构变化过程中的优势产业贝塔体现 [168] - 2020年新冠疫情和中美竞争后,切换至第三个中周期,红利成为短周期穿插行业 [168] - 随着通缩预期的逐步消弭,中周期主导产业也同步开启回归进程 [168]
中银证券:中银晨会聚焦-20241216
中银证券· 2024-12-16 10:21
宏观经济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并更加注重协同配合财政、货币政策将更加积极地发力逆周期调节稳住楼市股市[2] - 会议首次细化明年经济发展任务,要求在2025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2] - 会议延续12月9日政治局会议的重要表述,并对"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加以诠释,提出明年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各部门政策举措的协调配合[3] - 财政政策方面,明年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并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使用,有望对"两重"、"两新"及"惠民生"领域形成有效支撑[3] - 货币政策方面,明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预计将推出更多创新金融工具[3] - "促消费"将是明年"扩内需"的发力重点,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并计划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4] 金融工程 - 下周(20241213-20241219)行业轮动预测:轻工制造(19.8%)、综合(19.8%)、家电(14.0%)、银行(5.1%)、国防军工(5.0%)、有色金属(5.0%)、电子(4.9%)、电力设备及新能源(4.9%)、商贸零售(4.3%)、纺织服装(4.2%)、石油石化(4.1%)、电力及公用事业(4.1%)、交通运输(1.7%)、汽车(1.7%)、机械(1.7%)[5] - 业绩回顾:中信一级行业平均周收益率为3.7%,近1月平均收益率为4.4%本周收益率表现最好的三个行业是商贸零售(9.0%)、纺织服装(7.0%)、消费者服务(7.0%),表现最差的三个行业是电力及公用事业(1.8%)、电力设备及新能源(1.8%)、石油石化(2.1%)[5] - 模型表现:截至20241212,行业轮动策略获得累计收益17.1%,中信一级行业等权基准收益17.1%,对应累计超额收益0.0%Wind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基准收益8.3%,对应累计超额收益8.8%[5] - 行业盈利景气度指标:当前景气度指标最高的三个行业为综合、家电、轻工制造,市场对消费类行业的信心提升,分析师对消费类行业的一致预期大幅提高[5] - 行业与风格契合度指标:当前与未来宏观基本面风格契合度排名前六的行业为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商贸零售、综合、电力及公用事业、石油石化[6] - 未证伪情绪指标:当前市场热度与情绪最高的五个行业为交通运输、轻工制造、综合、机械、汽车[8] - 中长期困境反转指标:当前具备反转属性的五个行业为有色金属、银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和电子[8] 交通运输 - 中国民用飞机机队从1990年的204架增至2023年的4270架,30余年实现20多倍增长但进入后疫情时代,受全球供应链扰动等因素影响,主要飞机制造商订单交付能力下降,我国主要航空上市公司机队规模未来3年增速均值为3.72%,航空运力供给相对稳态[9] - 2024年我国民航客运量有望突破7亿人次,超过疫情前航空出行规模,我国航空出行进入新周期阶段展望2025年,随着国家陆续出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航空出行需求有望稳步提升[9] - 中国民用飞机机队规模持续增加,但疫情后机队增速呈现"下台阶式"趋势2010年以来机队增速保持较高水平,新冠疫情以来机队规模增速呈现下降趋势[10] - 受全球供应链扰动等因素影响,主要飞机制造商订单交付能力下降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逐步修复过程中,航空制造供应链扰动影响明显[10] - 我国主要航空上市公司机队规模未来3年增速均值为3.72%,2024-2026年飞机机队规模分别为3312、3396、3533架,同比+4.58%、+3.54%、4.03%[10] - 2024年我国民航客运量有望突破7亿人次,超过疫情前航空出行规模,我国航空出行进入新周期阶段[11] 房地产 - 2025年房地产行业的主线任务是"大旧改",2023年的城中村改造主要针对超大特大城市,规模不大、进度缓慢,资金支持不到位2024年以来,城中村改造范围扩大至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还提及了危旧房改造,货币化旧改将成为2025年房地产行业的主线方向之一[15] - 上一轮棚改高峰期2015-2018年,住建部计划开工合计2360万套,实际开工2442万套,总投资额6.6万亿元棚改专项贷是主要资金来源,起到了去库存和刺激需求的作用[15] - 本轮"大旧改"初期100万套规模总投资额或达1.45-2.11万亿元,年均投资额为4847-7024亿元,或达棚改高峰期年均投资额的29%-43%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资金、城中村改造专项债、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城市更新基金、社会资本等[15] - 收储去库存的两大形式为存量闲置土地和存量商品房,一线城市以外地区的拿地开工率较低,多数未开工的存量土地聚集在低能级城市[17] - 收购存量土地的可行性较高,无论是房企还是政府实施意愿都更高未来土地置换也可能成为盘活存量土地的重要途径[17] - 地方政府收储未售新房是理论上去库存最为直接的一项措施,全国范围内地方收储潜在体量为2.40亿平,收购所需资金为1.42万亿元[18] - 当前房地产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向上修复的空间充裕2024年8月末跌至0.57X的历史底部位置,9月末至今经历了一波上涨,截至10月末,板块PB修复至0.80X,处于历史7.4%的分位点[20] - 重点布局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房企有望受益于城市基本面分化及市占率提升,中海、滨江、绿城、招蛇、华润五家房企最具区域优势[21] - 尚存在现金流压力的房企,得益于化债、销售回款改善等多重逻辑下的困境反转,也将受益[21] - 当前行业大方向向好较为明确,9月末以来"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定调为市场注入信心,围绕楼市供需两端、经济复苏的政策仍在持续发力过程中[22]
11月金融数据点评:实体经济的真实反馈比数据读数更重要
中银证券· 2024-12-15 23:07
社融与信贷数据 - 11月新增社融2.34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2.9万亿元,同比少增1197亿元[4] - 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223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9208亿元,同比少增5897亿元[5] - 社融存量同比增长7.8%,略低于市场预期的7.9%,增速环比降幅较10月有所收窄[4] - 政府债券融资表现较好,新增2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企业债券融资也因二级市场利率偏低而多增[1][5] 货币供应与存款 - 11月M2同比增长7.1%,M1同比下降3.7%,M0同比增长12.7%[2] - 11月新增存款2.17万亿元,同比少增3600亿元,主要受非银存款和居民存款影响[12] - 居民存款同比少增1189亿元,可能受房地产成交量好转影响[12] 贷款结构 - 11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5800亿元,其中企业贷款同比少增5721亿元,短贷及票据同比少增3638亿元[13] - 居民中长期贷款表现好转,较10月和去年同期均多增,受房地产市场好转影响[13] - 企业新增短贷和中长期贷款均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少增[13] 政策与市场展望 - 货币政策从“稳健”变为“适度宽松”,强调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稳住楼市股市[17] - 预计2025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但经济持续增长还需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和房地产市场表现[17] - 企业融资需求可能从新增信贷转向债券发行,利率下行和基准利率调整可能影响金融企业资产负债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