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传奇: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乐来乐快乐》圆满收官,IP变现路径持续拓宽
开源证券· 2024-09-06 18: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乐来乐快乐》节目圆满收官,明星IP运营势能向上 [5] - 公司推动AI与内容深度融合,IP泛娱乐生态逐步丰富 [6] - 2024H1业绩验证了公司的IP运营能力,未来"IP势能×渠道增长"逻辑清晰 [7] 公司投资亮点 内容IP运营 - 《乐来乐快乐》节目收视率领跑同类综艺,核心艺人IP价值加速释放 [5] - 公司充分发挥IP应用场景优势,与数字王国合作开发以AI为驱动的数字媒体娱乐内容 [6] - 借力AIGC,后续媒体节目上新周期有望大幅缩短,新业务增长空间较大 [6] 新零售业务 - 2024H1拳头产品魔胴咖啡及相关产品创收7120万元,同比增长34.9% [7] - 魔胴/爱吃鲜摩人品牌市场认知度持续提升,公司聚焦健康管理计划推出AI营养师服务 [7] - 新零售业务预计将保持良性增长 [7]
天立国际控股:托管新拓两校,天立国高首届毕业生靓丽
天风证券· 2024-09-06 18: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加速业务发展、提升办学品质、扩充人员规模,预计未来3年收入将快速增长 [3] - 公司国际高中项目表现出色,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升学通道,丰富自身业务类型和增长点 [2] - 公司近期新签衢州、云浮托管学校,托管业务有利于实现多方共赢,完善业务架构,提升业绩增长点 [1] 公司基本情况总结 - 公司港股总股本2,115.65百万股,总市值9,478.13百万港元,每股净资产1.16港元,资产负债率74.25% [4] - 公司办学22年,已在全国18个省46个城市共举办60所学校,在校生超10万人,教职工超15000人 [2] - 公司旗舰校2024届学子有13人收获90多份offer,首届毕业生录取英国G5、港大等名校 [2]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国际高中项目致力于打造QS世界排名前100学校的全球化升学,开设有IGCSE、A-level、AP等多元课程 [2] - 公司采用小班教学、顶尖师资团队等措施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团和竞赛资源 [2] - 公司近期新签衢州、云浮托管学校,进一步拓展托管业务,实现政府/学生/家长/机构的多方共赢 [1]
协鑫科技: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点评:颗粒硅现金成本有望降至每公斤30元,硅烷气业务有望贡献增量利润
光大证券· 2024-09-06 16: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颗粒硅销量保持稳健增长,但受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阶段性承压 [1] - 公司颗粒硅品质持续进步,现金成本预测将降至30元/kg以下,前三大客户出货量占比达62.2% [1] - 公司布局海外颗粒硅产能建设,硅烷气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 报告内容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68亿元,同比减少57.9%;实现归母净利润-14.80亿元,同比减少126.81% [2]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1.58/14.41/26.89亿元 [1] 业务情况 - 2024H1公司多晶硅产量达13.64万公吨,同比增长22.8%;多晶硅出货量达12.64万公吨,同比增长24.99% [1] - 公司颗粒硅品质持续进步,基本全面实现5元素总金属杂质含量低于1ppbw,浊度≤120NTU,901A及以上产品比例达96.6% [1] - 公司与隆基股份、TCL中环、晶澳科技等三家头部企业签订颗粒硅供应长协,总规模92.08万公吨 [1] - 公司布局阿联酋首个多晶硅生产设施,硅烷气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
中国通信服务:业绩稳健向好,新签合同提升明显
中泰证券· 2024-09-06 11: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维持此前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稳健向好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整体业绩稳健向好 [2] - 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延续回升向好态势,2024H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0.91%/2.95%,同比提升0.20/0.06个pct [2] - 公司通过控制员工总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直接员工成本占收比持续下降;同时,通过集中采购、完善集采管理等措施,材料成本增长亦更趋合理 [2] 新签合同提升明显 - 三大市场稳步推进,新签合同金额增长明显 [2] - 运营商市场新签合同超580亿元,同比增长6%;集客市场新签合同超470亿元,同比增长约10% [2] - 新签千万元以上大项目数量超过700个,同比增长16% [2] 战略新兴业务布局成效显著 - 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快,新签合同超380亿,同比增长超40%,成为新签合同增长的主要来源 [2] - 公司在数字基建、绿色低碳、智慧城市、应急安全等领域实现快速增长 [2]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38.09亿/40.60亿/43.35亿元,EPS分别为0.55元/0.59元/0.63元 [3] - 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为1568亿元,同比增长5.14%;净利润预计为38.09亿元,同比增长6.26% [1] -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水平较为稳定,分别维持在11.7%/2.4%左右 [4] - 公司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2%左右,流动比率在1.3左右,财务状况良好 [4]
绿城管理控股:业绩持续增长,项目稳步拓展
中泰证券· 2024-09-06 10: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绿城管理控股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保持增长,盈利能力稳定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6.7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5.0亿元,同比增长5.8%。[5] - 公司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主要是由于综合毛利率下降0.5个百分点。但整体来看,公司盈利水平较为稳定,连续8年保持20%以上的代建行业市占率。[5] 项目聚焦核心区域,新签项目持续增长 -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代建项目已布局128座主要城市,合约项目总面积为122.8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项目主要聚焦于环渤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核心经济区。[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拓代建项目合约总建筑面积为17.4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其中政府、国企及金融机构客户占比达70.5%。[6] 高管增持,彰显信心 - 公司联席主席郭佳峰、张亚东及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王俊峰等多位董事及管理人员在8月26日至30日期间,使用个人资金在公开市场合计增持了1545.2万股公司股票。[7] - 高管的增持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7] 投资建议 - 绿城管理控股作为代建行业龙头,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6亿、15.57亿、19.08亿元,对应PE分别为5.0倍、4.0倍、3.3倍。[7] - 维持"买入"评级。[7] 风险提示 - 房地产行业下行超预期 - 引用数据滞后或不及时[7]
绿城中国:销售表现韧性足,投资聚焦核心城市
国金证券· 2024-09-06 10: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绿城中国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销售表现韧性足,1H24总销售金额1656亿元,同比-2.9%,其中自授销售1045亿元,同比-11.4%,代建销售611亿元,同比+16.4% [1] 2. 1H24公司实现营收695.62亿元,同比+22.1%;归母净利润20.45亿元,同比-19.6%,主要受到毛利率下降、合联营企业亏损以及计提减值等因素影响 [1] 3. 公司销售规模保持领先,1H24总合同销售金额1265亿元,同比-5.7%,其中自投销售854亿元,同比-13.0%,自投排名升至行业第6 [1] 4. 公司投资谨慎,1H24新增15个项目,权益拿地金额154亿元,聚焦核心城市,一二线城市拿地占比94% [1] 5. 公司融资渠道畅通,财务安全稳健,1H24境内外融资成本4.0%,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1] 财务数据总结 1. 营业收入:2024E为140,373百万元,同比增长6.84% [3] 2. 归母净利润:2024E为3,342百万元,同比增长7.20% [3] 3. 毛利率:1H24为13.1%,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但与2023年全年水平相当 [1] 4. 销售回款率:1H24达103%,居行业高位 [1] 5. 总有息负债融资成本:1H24为4.0%,同比下降40BP [1] 6. 短期有息负债占比:1H24为23.8%,维持低位 [1]
绿城服务:收入业绩高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泰证券· 2024-09-06 10: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收入业绩高增长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0.68亿元,同比增长10.6% [2] - 物业服务收入60.19亿元,同比增长14.6% [2] - 园区服务收入17.58亿元,同比增长6.1% [2] - 咨询服务收入11.32亿元,同比增长5.3% [2] - 科技服务收入1.59亿元,同比下降25.5% [2] 盈利能力修复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9.2%,较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 [2] - 物业服务毛利率为14.9%,较去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 [2] - 园区服务毛利率为23.9%,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2] - 咨询服务毛利率为32.1%,较去年同期上升2.0个百分点 [2] - 科技服务毛利率为38.7%,较去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 [2] - 公司加强成本管理,行政开支6.89亿元,管理费用率为7.6%,较去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 [2] 外拓实力强劲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市场拓展新签年饱和收入15.7亿元 [2] - 公司外拓坚持以内容为王,注重客户深耕,已合作股权/战略客户新签营收占比63.1% [2] 内部聚焦品质改善 - 通过精细作业模型、管家网格配置、保洁保绿金盘测量等方式提升响应及时性 [2] - 增强业主交互,开展业主代表大会、项目经理接待日等渠道,提升整体客户满意度1.0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优化 - 物业服务收入占比66.4%,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2] - 园区服务、咨询服务、科技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9.4%、12.5%、1.8%,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8、0.6、0.8个百分点 [2]
小鹏汽车-W:小鹏汽车2024年8月点评:Mona火爆销量提升,打通AI全产业链
国联证券· 2024-09-06 08:39
报告投资评级 小鹏汽车-W(09868)的投资评级为"买入"。[5]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小鹏汽车交付能力稳步向上,2024年8月交付14,036台新车,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26%。新车型小鹏MONA M03上市后48小时大定数量超过3万辆,有望带动9月交付新高。[7] 2. 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技术路线清晰,计划在2024年末实现轻雷达、轻地图的门到门智能驾驶,2025年下半年接近L3级别自动驾驶,2026年部分低速场景实现人不在驾驶位开车。同时,公司推出AI鹰眼视觉方案,预计将在2024Q4新车型上首发。[7] 3. 小鹏汽车已完成自研AI芯片图灵芯片的流片,有望实现与行业主流芯片的"一颗顶三颗"。应用端包括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未来将加速推进。[7] 4.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销量分别为18/45/67万辆,对应营业收入分别为436/793/10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82%/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23亿元。新车型上市在即,有望迎来销量拐点。[7][8]
途虎-W:格局出清+门店扩张促营收稳步增长,自有自控品类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中泰证券· 2024-09-06 08: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门店及用户规模扩张推动营收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 24H1公司营收71亿元,同比增长9.3%,主要系门店及用户规模持续扩张 [3] - 24H1新增工厂店402家,实现全国工厂店6311家,注册用户达1.26亿,同比增长20.7% [3] - 24H1实现调整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67.3%,毛利率25.9%,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主要系自有自控产品持续提升 [3] 格局出清促公司经营持续稳步向好,新能源客户渗透率加速提升 - 传统经销商供给有望迎快速收缩,汽车后市场供给端有望快速收缩 [4] - 公司新签约头部上游电池厂16家,覆盖城市73座,线下接入电站4.6万座,新能源支付数达185万,新能源用户渗透率达8.4% [4] 财务预测 - 预计24-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46/160/17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7%/+10%/+12% [4] - 预计24-26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2/10.7/13.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89%/+49%/+28%,对应PE为18.5/12.4/9.7x [4]
华润置地:公司半年报:毛利率承压影响业绩,大资管模式持续推进
海通证券· 2024-09-06 08: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4]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毛利率承压影响经营业绩。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额人民币791.3亿元,同比+8.4%;归母净利润102.5亿元,同比-25.4%;综合毛利率22.3%,较23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开发销售型业务毛利率影响所致。[6] 2. 开发销售型业务签约稳居行业前四。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实现签约额人民币1247.0亿元,保持行业第四,20个城市的市占率排名前五。[13] 3. 经营性不动产业务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公司2024年上半年购物中心租金收入达人民币94.8亿元,同比+9.7%;旗下82个在营购物中心实现零售额人民币916.2亿元,同比+21.9%,69个购物中心零售额排名当地前三。[14] 4. 轻资产管理业务积极向城市运营商转型。2024年上半年,公司旗下华润万象生活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9.6亿元,同比+17.1%,核心净利润人民币17.7亿元,同比+24.2%。[14] 5. 生态圈要素型业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城市代建业务实现营业额人民币3.9亿元,期末在管项目358个,新增政府代建签约面积排名行业第二;租赁住房业务实现营业额人民币3.8亿元,累计在管项目62个,管理规模行业排名第八。[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