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文化东风,出海正当时 中金公司2025 “解码新消费”
中金· 2025-07-25 08: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为消费品牌出海创造有利环境,旅游业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品牌出海需灵活应变、重视供应链管理等,新加坡是重要出海目的地,品牌出海有提升影响力、对冲风险等好处,需长期战略执行 [1][3][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消费品牌海外市场表现 - 海底捞 2012 年在新加坡开首家海外门店,最盛时有 22 家,313 店月销售额曾超 250 万新币,推出本地化锅底 [2] - 蜜雪冰城在新加坡有 31 家门店,在印尼等东南亚市场表现出色,靠供应链和亲民形象吸引消费者 [2] - 瑞幸咖啡在新加坡以直营模式开 60 多家门店,结合茶与咖啡文化受年轻一代欢迎 [2] - 霸王茶姬 2024 年 8 月转直营模式,不到一年开 16 家店并计划扩展,强调东方美学和高品质原料 [2] 中国文化软实力对消费品牌出海的影响 - 2020 - 2025 年中国软实力指数持续上升超日本、英国和德国位列全球第二,为消费品牌提供良好环境 [3] - 2024 年中国外国游客入境同比增长 96%成全球第二大旅游经济体,6 月超日本成新加坡居民首选旅游地,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 [3] - 日本文化软实力发展历程为中国提供参考,中国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十多年是文化出海黄金时间 [3] 中国企业成功出海的操作层面要点 - 具备灵活应变能力和深刻理解当地市场需求,如海底捞推出本地化产品 [4][5] - 加强供应链管理,如蜜雪冰城、瑞幸咖啡、霸王茶姬分别以不同方式提升竞争力 [5] 品牌 slogan 在市场定位中的作用 某茶饮品牌以“东方茶会世界友”为 slogan 突显高端专业形象和包容性,被其他品牌效仿 [6] 部分品牌在新加坡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推出鱼尾狮造型拉布布,需抽签购买,溢价高且有社交属性 [7][8] - 老铺黄金 6 月在新加坡开首家门店,古法黄金工艺和优质服务吸引关注 [9] 柴门会和文献品牌特点 - 柴门会是川菜餐厅,以“川菜烹饪技艺烹调全球好食材”为 slogan,创新川菜受青睐 [10] - 文献是小众香水品牌,以“禅酷”美学为核心理念,融入中国香原料 [10] 品牌出海关键因素 - 讲好文化故事,如泡泡玛特通过 IP 文化赢得认可 [11] - 确保品牌优势在目标市场延续,餐饮业因半成品和原材料出口限制更复杂 [11][12] - 评估目标市场受众群体大小,如在新加坡推广锅盔等品类难做大 [12] 选择新加坡作为出海目的地的原因 - 2024 年全球营商环境第一,连续三年政府效率排名全球第一 [13] - 税收政策优惠,个人所得税最高 24%,企业所得税 17%,无资本利得税 [13] - 华人占比 75.6%,对中国文化接受度高,面积小人口多,人均 GDP 高消费力强 [13] 在新加坡开设实体店注意问题 - 重视选址,调整心态与预期,通过对标分析找发展策略 [14] - 新手可通过熟悉地铁线路了解主要商圈 [14] 品牌出海合规层面挑战 以火锅品牌为例,海外市场对中国食材限制主要集中在肉类,新加坡食品局有相关规定 [15] 成功品牌出海新加坡案例 - 窝店包子从早餐店扩展为全日制正餐厅,选来福士商场为首店位置 [16] - 冠记砂锅用粤语拼音命名,选牛车水热闹街道对面位置,调整菜单,单日最高翻台率 9.5 轮,月销售额约 30 多万新币 [16] 品牌出海的好处 - 提升品牌影响力,反哺国内市场 [17] - 海外市场是蓝海市场,如茶叶品牌在欧美火爆 [17] - 不同市场对黑天鹅事件反应不同可对冲风险 [17] - 全球化融资吸引海外投资者,如港股上市的部分消费品牌成功 [17] 出海战略要点 - 作为长期战略执行,重新定义品牌机会、搭建国际化供应链、区域扩张 [18] -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团队适应国际市场环境 [18]
中金黄金20250723
中金· 2025-07-23 22: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金黄金是央企,依托资源优势和集团资产注入,黄金和铜矿年产量稳定,沙岭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能增加10吨黄金,提升公司黄金产量 [2] - 公司业务多元化,涵盖黄金、铜和钼,分散商品价格波动风险,2025年二季度黄金业务毛利占比提升至55% - 60%,为估值带来向上空间 [2] - 财务稳健,资产负债率低至43%,分红比例高,多年超55%,预计2025年净利润55 - 60亿元,分红比例超50%,股息率达4%以上,在有色板块有吸引力 [2] - 二季度业绩亮眼,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5.8 - 18.4亿元,全年业绩预期上调至55 - 60亿元,对应市盈率12 - 13倍,估值优势明显 [2] - 2020年后收购中伟冶炼厂和内蒙古矿业股权,铜矿产量和冶炼能力提升,业务结构多元化,铜钼冶炼成重要利润来源 [2] 各部分总结 金铜价格情况 - 近期金铜价格表现强劲,金价在3400 - 3500美元间波动,铜价在9000美元以上波动且呈向上趋势,短期内对金铜价格乐观,预计持续向上突破,因美联储政策可能推动金铜价格同步上涨 [3] 核心推荐逻辑 - 央企背景和资源优势:依托控股股东优质资产注入等,资源量提升,产量稳定,年产黄金18.35吨、铜矿8.2万吨,沙岭项目投产后年产能增10吨,集团体外还有五六百吨黄金资源量 [4][6] - 多元化业务结构:产品包括黄金、铜和钼,抵御商品价格波动风险,2024年矿山毛利占总毛利83%,2025年二季度黄金业务毛利占比提升至55% - 60%,多元化布局使估值有向上空间 [6] - 财务稳健与高分红:资产负债率43%,分红比例多年超55%,预计2025年净利润55 - 60亿元,分红比例超50%,股息率达4%以上 [6] - 估值优势:二季度业绩预告亮眼,上调全年业绩预期,对应市盈率12 - 13倍,业务结构优化、估值接近紫金矿业,保守估计市盈率至少达15倍,对应市值900亿以上,相较目前收盘价有20% - 25%上涨空间 [6] 发展历史及未来展望 - 发展历程分四个阶段,近年来产量提升不足落后于紫金矿业和山东黄金,但新项目投产及集团资源注入后,中长期有追赶潜力 [7] - 2013 - 2019年业务结构平稳,年产黄金24 - 28吨,黄金价格差,公司内部降本增效,2014年业绩大幅下滑,全年净利润仅0.84亿元 [8] - 2003 - 2008年初期发展,收购湖北三鑫等资产,年产量达5吨 [9] - 2008 - 2016年高速发展,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提出资源整合战略,收购集团多个资产,2012年前后年产量达24.5吨 [9] - 2020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收购中伟冶炼厂股权及内蒙古矿业90%股权,铜矿产量和冶炼能力提升,业务结构多元化,每年产20吨黄金、8万吨铜和6000吨钼,冶炼能力达40吨黄金和40万吨铜 [10] 收并购情况 - 2023年收购内蒙古金陶39%股权及沙岭金矿44%股权,2025年5月收购集团公司四家公司股权,预计年底完成注入,202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30亿元和3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5%、57%和14% [11] 资源储备及生产情况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近900吨黄金、200多万吨铜以及60万吨钼,总矿泉面积超600平方公里,有30多座自有矿山,15座金矿资源量超10吨,六座金矿2024年产量超一吨,最大的排山楼当年产量接近两吨,2024年克金成本约400元/克 [12][13] 沙岭金矿项目 - 位于胶东地区重要成矿带,资源量接近400吨,平均品位2.77克/吨,规划年产能10吨,总资本开支规划45亿元,计划2026年底投产,同年底产1 - 2吨,2027年达5吨,2028年满产10吨,投产时间表推迟 [14] - 位于临海区域,开发难度大,建设中需克服地下高温高压及涌水量大的困难,正在建设四条超1300米的竖井,市场预期2026年投产,带来黄金产量增长 [16] 未来发展目标及资产注入 - 未来发展目标是“十四五”末期黄金资源总量达千吨规模,2025年预计有重大资产注入提升资源储备和生产能力 [15] - 2025年计划关注集团旗下内蒙古金陶、河北大白杨、辽宁天利和辽宁金凤四家公司资产注入,预计年底完成后年产金增加约一吨多至两吨,全年总产量达20吨左右 [17] 黄金权益产量预估 - 目前年产金18吨,权益量约15吨,预计2025年权益量为16吨,2026年为17吨,2027年为18吨,2028年达20 - 21吨左右,未来几年黄金年均复合增速预计在5% - 10%,在黄金上市公司中增速较快 [18] 内蒙古矿业贡献 - 是公司铜矿和钼矿重要业务构成,露天矿工艺水平先进,2024年铜矿产量6.3万吨,钼矿产量6100吨,过去几年因铜钼价格高位,连续两年净利润约23亿元,2025年废石回收项目预计贡献2000吨铜矿增量,2026年实现8000吨满产增能 [19][20] 中冶冶炼厂情况 - 拥有30万吨黄金、350万吨白银、35万吨电解铜和130万吨硫酸的冶炼能力,每年利润贡献约5亿元,2025年市场担忧铜冶炼加工费低影响业绩,但经营稳健,一季度净利润1.3亿元,与二季度持平,全年净利润预计4 - 5亿元,虽TCRC较低,但通过提高回收率及硫酸价格上涨保持稳定盈利 [21] 提升经营效率举措 - 加大对亏损企业治理,亏损企业数量减少,期间费用等费率优化,分红比例突出,过去几年保持在55% - 65%左右,2025年净利润预估60亿元,对应股息率约4%,在有色板块公司中分红比例高 [22] 未来估值及推荐理由 - 作为央企生产经营稳健,集团资产注入及沙岭金矿投产放量后,未来几年黄金体量显著提升,目前全年估值12 - 13倍PE,全年目标PE应超15倍,对应市值900亿以上,有15% - 20%上涨空间,具有较高性价比,是重点推荐标的之一 [23][24]
高盛:中际旭创-增长再次加速;第二季度净利润中点为 24 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 79%;买入
高盛· 2025-07-16 2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维持买入评级,更新12个月目标价至182元人民币(之前为160元人民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Q净利润24亿元人民币,处于预告区间中点,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53%,较过去三个季度增长更快,主要源于需求强劲、利润率扩张及供应/产出改善,预计2H25 - 2026需求强劲且利润率持续扩张 [1] - 公司重申2H25和2026来自美国CSP客户对800G的强劲需求,部分客户上调订单,2H25 1.6T出货量按预期增加,公司通过提高效率、良率和供应链管理提升了产量,为满足需求将继续扩大泰国基地产能 [2] - 利润率改善是2Q业绩强劲的关键因素,源于产品组合向800G/1.6T和硅光子模块转变以及良率提高 [3] - 因2Q利润超预期,上调2025E - 27E营收和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6% - 12%和12% - 22%,12个月目标价基于2026E市盈率17倍上调至182元人民币 [4] - 公司是中国数据通信市场最大的光收发器供应商,看好其基于三点核心论点,当前估值未充分反映其增长和长期盈利能力/回报改善,12个月目标价基于2026E市盈率17倍为182元人民币 [10][11][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持续的需求强度 - 美国CSP客户对800G需求在2H25和2026强劲,部分客户上调订单支持AI推理应用,2H25 1.6T出货量按预期增加,公司通过提高效率、良率和供应链管理提升产量,为满足需求将继续扩大泰国基地产能 [2] 利润率扩张 - 利润率改善是2Q业绩强劲的关键因素,源于产品组合向800G/1.6T和硅光子模块转变以及良率提高 [3] 预测变化 - 因2Q利润超预期,上调2025E - 27E营收和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6% - 12%和12% - 22%,12个月目标价基于2026E市盈率17倍上调至182元人民币 [4][8] 投资论点 - 公司是中国数据通信市场最大的光收发器供应商,看好其基于三点核心论点:在全球800G/1.6T光收发器领域领先,是AI/数据中心扩张的关键受益者;光收发器升级节奏更快、产品组合更有利,带来毛利率和资本回报率改善;在产能提升和新产品开发方面执行能力强,与全球领先的超大规模企业和网络/GPU供应商供应关系紧密,巩固先发优势和市场地位 [10][11][13] 目标价 - 12个月目标价基于2026E市盈率17倍为182元人民币 [14]
高盛:新易盛_ 二季度净利润中点 23.8 亿元,环比增 340%,超预期;买入评级
高盛· 2025-07-16 0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光迅科技(Eoptolink)的投资评级为买入(Buy)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光迅科技二季度强劲增长将支撑净利润逼近其更大竞争对手新易盛(Innolight),推动估值趋同;二季度利润预披露证实了这一观点,其净利润中值达23.8亿元,同比增长340%,环比增长51%,超市场预期,主要得益于800G产品出货量强劲和产品组合改善带来的利润率提升 [1] - 看好光迅科技的关键理由是其与新易盛估值趋同,二者净利润增长前景相似,但光迅科技市盈率估值有近20%的折让;即使不考虑与新易盛的对比,光迅科技二季度利润超预期本身就是股价的有力催化剂 [2] - 过去一周光迅科技股价表现逊于同行,可能原因一是投资者近期追逐落后股,二是市场预期新易盛二季度业绩强劲;预计光迅科技将因利润超预期再次跑赢 [3] - 基于二季度利润超预期,上调2025 - 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预测,12个月目标价从177元上调至195元,仍基于2026年17倍市盈率 [10] - 光迅科技是中国关键光收发器制造商,有望受益于2025年关键客户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中部署400G/800G光收发器带来的量增,800G产品放量将是2025年主要盈利驱动力;其股票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有吸引力,2025 - 2026年800G/1.6T产品放量将是关键催化剂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二季度净利润范围为21.3 - 26.3亿元,中值23.8亿元(约3.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0%,环比增长51%,超市场预期34% [1] - 上调2025 - 2027年营收预测6% - 14%,净利润预测上调9% - 20% [10] - 展示了光迅科技2021 - 2027年及各季度的详细财务数据,包括营收、毛利、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的同比和环比变化 [16] 估值分析 - 光迅科技12个月远期市盈率相对新易盛有折让,但自4月以来折让开始收窄 [7][8][15] - 光迅科技当前12个月远期市盈率处于历史有吸引力水平 [14] 行业与公司地位 - 光迅科技是中国关键光收发器制造商,产品覆盖高达1.6T光收发器 [17] 股价表现 - 过去一周光迅科技股价表现逊于同行,自7月7日以来,光迅科技股价上涨3.5%,新易盛上涨11%,TFC Optical上涨16% [3] 投资建议 - 维持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从177元上调至195元,基于2026年17倍市盈率 [1][10]
摩根士丹利:人形机器人-订单已公布;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将有更多订单
摩根·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表现一致),分析师预计未来12 - 18个月行业覆盖范围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相符 [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焦点已从发布新模型转向跟踪采用进度,成为关键股票催化剂 [8] - 各方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采用,以构建更好的生态系统和良性循环 [8] - 预计2025年下半年会有更多行业和商业服务领域的采用公告,硬件和软件的持续技术进步将提振人形机器人市场情绪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形机器人订单情况 - UBTECH的天工行者已获约100台订单,预计2025年交付超300台,公司正扩大产能以满足国内外需求,超60%订单为标准和高级版本 [2] - Agibot和Unitree赢得中国移动1.24亿元人形机器人合同,Agibot获7800万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订单,Unitree获4600万元小型机器人、计算背包和灵巧手订单 [3] 股票评级情况 |Stock Rating|Count|% of Total|Count (IBC)|% of Total IBC|% of Rating|Count (MISC)|% of Total Other MISC| | --- | --- | --- | --- | --- | --- | --- | --- | |Overweight/Buy|1497|40%|372|45%|25%|702|41%| |Equal-weight/Hold|1632|44%|380|46%|23%|776|45%| |Not-Rated/Hold|4|0%|0|0%|0%|2|0%| |Underweight/Sell|593|16%|79|10%|13%|233|14%| |Total|3726||831|||1713|| [25]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及价格 |Company (Ticker)|Rating (As Of)|Price* (07/11/2025)| | --- | --- | --- | |China Railway Group (601390.SS)|E (05/12/2022)|Rmb5.80| |China Railway Group (0390.HK)|O (09/01/2017)|HK$3.80|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601668.SS)|O (04/24/2023)|Rmb6.08| |Han's Laser (002008.SZ)|E (10/25/2024)|Rmb24.54| |Hefei Meyer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002690.SZ)|O (08/30/2024)|Rmb16.89| |iRay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688301.SS)|E (01/16/2025)|Rmb88.55| |Shanghai BOCHU Electronic Technology (688188.SS)|O (08/22/2024)|Rmb130.20|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002837.SZ)|O (08/19/2024)|Rmb30.63| |Centre Testing International Group (300012.SZ)|E (11/18/2024)|Rmb12.23| |CRRC Corp Ltd (1766.HK)|O (07/03/2024)|HK$4.93| |CRRC Corp Ltd (601766.SS)|E (06/30/2022)|Rmb7.21| |DR Laser (300776.SZ)|E (12/17/2021)|Rmb58.04| |Estun Automation Co Ltd (002747.SZ)|U (06/30/2022)|Rmb20.18| |Haitia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1882.HK)|O (01/08/2025)|HK$20.35| |Hongfa Technology Co Ltd (600885.SS)|O (05/23/2023)|Rmb22.77| |Jiangsu Guomao Reducer Co Ltd (603915.SS)|U (01/08/2025)|Rmb14.17| |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Ltd (601100.SS)|O (05/23/2023)|Rmb71.26| |Jingshe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300316.SZ)|U (01/08/2025)|Rmb28.10| |Leader Harmonious Drive Systems (688017.SS)|E (05/19/2025)|Rmb121.89|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600031.SS)|O (01/08/2025)|Rmb18.83|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300124.SZ)|O (05/19/2025)|Rmb64.00| |Shenzhen SC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 (300724.SZ)|E (07/03/2024)|Rmb56.74| |Sinotruk (Hong Kong) Limited (3808.HK)|E (05/19/2025)|HK$22.10| |Suzhou Maxwell Technologies Co Ltd (300751.SZ)|U (09/15/2023)|Rmb72.71| |Times Electric (3898.HK)|O (08/30/2022)|HK$30.70| |WeiChai Power (2338.HK)|O (01/05/2024)|HK$15.86| |WeiChai Power (000338.SZ)|O (01/05/2024)|Rmb15.32|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688516.SS)|E (01/08/2025)|Rmb33.92| |Wuxi Lead Intelligent (300450.SZ)|E (01/08/2025)|Rmb23.97| |Zhejiang Dingli Machinery Co Ltd. (603338.SS)|O (08/28/2024)|Rmb46.70| |Zhejiang Hangke Technology (688006.SS)|E (01/08/2025)|Rmb19.26| |Zhejiang Shuanghuan Driveline Co. Ltd. (002472.SZ)|O (08/25/2023)|Rmb31.73|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1157.HK)|E (01/05/2024)|HK$5.85|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000157.SZ)|E (05/23/2023)|Rmb7.37| [57][59]
瑞银:万兴科技_ 乘AI视频东风,但短期上行空间已反映在股价
瑞银·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万兴科技12个月评级为中性,之前评级为买入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处于AI视频生成行业有利地位,2024年67%收入来自视频创意类产品,但短期内盈利上行空间或受营销支出增加和竞争加剧制约 [14] - 预计2025年收入恢复增长,净利率转正,长期净利率有望逐步提升至低百分之十几水平 [12][13] - 下调2025 - 27年收入和盈利预测,新DCF目标价为70.00元,当前估值合理 [6] 公司背景 - 万兴科技成立于2003年,是专注多领域的中国软件公司,软件销售超200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海外市场贡献超90%收入,2024年发布自研多模态大模型 [43] 财务状况分析 - 2024年收入下滑源于战略转型,预计2025年收入恢复增长,增速达15% [4][12] - 预计2025年营销费用率仍较高为53%,主要因应用上新和市场竞争 [4] - 下调2025 - 27年收入预测7 - 15%,盈利预测下调47 - 58% [6] 产品分析 - 2025年6月推出升级版自研AI视频模型天幕2.0,已集成到核心产品,提升公司在内容生成领域地位 [5] - 产品覆盖企业级和消费级应用场景,包括视频编辑、设计、办公等多种软件 [18] 估值分析 - 使用DCF为万兴科技估值,新目标价70.00元,对应7.8x 2025E EV/Sales [6][34] - 公司当前股价对应7.6x 2025E EV/Sales,略高于历史均值,预计2025 - 27年收入CAGR为+17%,当前估值合理 [17] 风险与机会分析 - 主要下行风险包括技术发展慢、市场拓展乏力、竞争加剧、销售费用率高、新产品接受度低等 [44] - 主要上行风险包括模型开发进展快、新产品用户增长或变现强、海外市场表现好、营销效率提升、新模式贡献加速等 [44]
花旗:恒立液压_2Q25 展望_打开 30D 上行催化因素,关注盈利增长加速
花旗·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恒立液压的投资评级为买入[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近几个月中国挖掘机出货量增长下滑以及美国领先新能源车企推迟人形机器人项目致市场对恒立液压持悲观态度,但预计其2025年二季度盈利增速将从一季度的3%同比提升至17%,主要因中国 OEM 出口对挖掘机零部件需求增加以及关键海外客户补货 [1] - 预计恒立液压2025年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受挖掘机零部件业务推动该业务增速超中国挖掘机行业整体 ;加上约1亿元外汇收益,预计二季度净利润达8亿元,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30% [2][19] - 市场未考虑到由于中国 OEM 挖掘机出口和海外 OEM 补货,恒立液压挖掘机业务在2025年二季度甚至三季度可能跑赢中国挖掘机行业 [19] - 基于业务逐步复苏、人形机器人业务潜力及工厂亏损收缩等因素,维持对恒立液压的买入评级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江苏恒立液压是中国公司,主要从事液压零部件研发、制造和销售,是中国第一大液压零部件供应商,产品包括液压缸、泵和阀、液压系统及精密铸件等,产品销售覆盖国内外市场,2011年10月在 A 股上市 [24] 财务数据 年度数据 | 年份 | 销售收入(百万元) | 净利润(百万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收益增长率(%) | 市盈率(x) | 市净率(x) | 净资产收益率(%) | 股息收益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A | 8985 | 2499 | 1.860 | 3.9 | 37.7 | 6.5 | 18.5 | 1.0 | | 2024A | 9390 | 2509 | 1.870 | 0.5 | 37.5 | 6.0 | 16.6 | 1.0 | | 2025E | 10463 | 2812 | 2.097 | 12.1 | 33.5 | 6.8 | 19.0 | 1.1 | | 2026E | 11837 | 3103 | 2.314 | 10.4 | 30.3 | 5.9 | 20.8 | 1.2 | | 2027E | 13508 | 3523 | 2.628 | 13.5 | 26.7 | 5.1 | 20.6 | 1.4 | [4][7] 季度数据 | 季度 | 净销售额(百万元) | 毛利润(百万元) | 营业利润(百万元) | 净利润(百万元) | 每股收益(元) | 毛利率(%) | 营业利润率(%) | 净利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3Q23 | 1892 | 813 | 523 | 475 | 0.354 | 43.0 | 27.7 | 25.1 | | 4Q23 | 2640 | 1215 | 854 | 745 | 0.556 | 46.0 | 32.3 | 28.2 | | 1Q24 | 2362 | 947 | 711 | 602 | 0.449 | 40.1 | 30.1 | 25.5 | | 2Q24 | 2471 | 1066 | 737 | 686 | 0.512 | 43.1 | 29.8 | 27.8 | | 3Q24 | 2103 | 863 | 563 | 504 | 0.376 | 41.0 | 26.8 | 23.9 | | 4Q24 | 2454 | 1146 | 775 | 717 | 0.535 | 46.7 | 31.6 | 29.2 | | 1Q25 | 2422 | 954 | 716 | 618 | 0.461 | 39.4 | 29.6 | 25.5 | | 2Q25E | 2793 | 1204 | 858 | 800 | 0.597 | 43.1 | 30.7 | 28.7 | [8] 投资策略 - 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业务将逐步复苏,挖掘机零部件需求改善是主要驱动力 [25] - 管理层表示,尽管客户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但恒立液压在2026年有能力为 人形机器人客户生产多达10万台行星滚柱丝杠 [25] - 墨西哥工厂和滚珠丝杠及直线导轨工厂的净亏损可能从2024年的约1亿元收缩,2025年两厂产量将分别提升至约3亿元 [25] 估值 - 目标价85元,基于2025年预期市盈率40倍,相当于自2023年以来平均市盈率加2倍标准差 [26] 催化剂观察 - 开启30天上行催化剂观察,预计事件日期为2025年8月25日,催化剂为业绩 [19] 风险提示(不包含在总结范围内,但提供参考) - 挖掘机和非挖掘机零部件需求减弱 [27] - 滚珠丝杠和墨西哥工厂盈利能力因生产规模经济效应较弱而下降 [27] - 有利产品组合变化带来的毛利率低于预期 [27]
摩根士丹利:中国石油数据摘要
摩根·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总结了中国5月石油供应、表观需求和贸易数据,中国表观石油需求3个月来首次同比增长,但潜在需求趋势仍疲软;炼油厂开工率下降,成品油净出口减弱;不同油品需求表现分化,未来各油品需求和市场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 [2][3] 各部分总结 中国石油需求情况 - 5月中国表观石油需求3个月来首次同比增长,达到1590万桶/日,同比增加16万桶/日,劳动节假期旅行燃料需求和柴油出口前置、石脑油需求强劲支撑需求,但潜在需求趋势仍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上升和房地产行业困境是需求逆风 [3] - 5月表观柴油需求适度减弱,环比下降6万桶/日,同比下降6%,制造业PMI虽有所上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房地产市场趋势不乐观,新能源卡车取代柴油需求,但柴油卡车补贴限制了需求下降 [12][14][15] - 5月表观汽油需求环比持平,但同比下降32.5万桶/日,劳动节假期旅行支撑需求,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增加抑制汽油需求增长 [18][19] - 5月表观航空煤油需求环比上升5.5万桶/日,劳动节假期旅行推动需求,航班数量同比和环比均增长,但国内航班增长乏力和燃油效率提高使需求同比下降,未来随着夏季旅行开始和政策支持,需求有望继续增强 [26][27][32] - 5月表观燃料油需求略有减弱,环比下降4万桶/日,4 - 5月中美关税措施降低了炼油厂对船用燃料油需求的预期,5月维修水平提高也减少了进口,5月12日关税降低将使6月进口和需求增加 [34][35] - 5月表观LPG需求环比增强4.5万桶/日,但同比下降,4月中美关税战扰乱了中国LPG市场,4月10日中国对美国LPG等加征关税,导致进口商更换供应商,价格飙升,5月中旬关税降至10%,7月美国LPG进口有望回升 [38][39][41] - 5月表观石脑油需求环比持平,但同比强劲增长,对LPG和乙烷加征125%进口税提高了石脑油作为蒸汽裂解原料的吸引力,6月政府发放第二批进口配额,中国石化企业转向更安全的石脑油进口供应链 [44][45] 中国原油生产与贸易数据 - 5月中国原油产量环比增加4万桶/日,同比增长2%,符合季节性趋势,多个新油田投产推动产量增长,6月惠州5 - 3油田将投产 [50] - 5月中国原油进口环比下降72万桶/日,降幅6%,高库存和炼油厂维修抑制需求,伊朗进口环比下降约40%,对中东进口减少,巴西中质甜原油进口连续第二个月强劲,6月中东原油交付量增加 [52][53][56] - 5月中国炼油厂开工率进一步下降20万桶/日,同比下降2%,国有炼油厂春季维修高峰期和独立炼油厂困境导致开工率下降 [57][58] - 5月中国油品出口环比下降18万桶/日,受汽油和燃料油出口下降推动,汽油出口环比下降,出口利润率为负,炼油厂维持库存,清洁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8%,未来大连炼油厂关闭可能使出口量下降 [67][69][70] - 5月成品油进口环比下降17万桶/日,受燃料油和LPG进口下降推动,燃料油进口因税收返还减少而下降,LPG进口因关税增加而下降,石脑油进口环比增加约5万桶/日,6月政府发放第二批进口配额 [75][76][78] 中国贸易配额情况 - 2025年中国已发放两批清洁产品出口配额,总计3180万吨,略低于2024年同期,大部分配额分配给中石化和中石油 [98] - 2025年中国已发放两批原油进口配额,第一批虽名义上为2025年但需在2024年底前使用,第二批超过去年第一批,两批总计1.987亿吨,比2024年多800万吨,新炼油厂配额分配解释了同比增加的部分原因,政府提高了年度配额上限,但不保证实际发放更多配额 [104][105][106] 中国炼油数据情况 - 5月中国汽油和柴油裂解价差走势分化,汽油裂解价差平均为14美元/桶,环比下降2美元/桶,劳动节假期短暂支撑需求后回落;柴油裂解价差环比上升1.8美元/桶至21.4美元/桶,独立炼油厂产量削减、库存低和茂名炼油厂火灾收紧供应,建筑行业需求也提供支撑,6月两者裂解价差环比均减弱,下半年可能因关税和新炼油厂投产而走弱 [112][113][116] - 5月炼油厂原油吞吐量环比下降20万桶/日,季节性维修高峰期使产能离线增加,同比下降33万桶/日,6月维修季结束,吞吐量将上升,关税不确定性可能促使炼油厂提高开工率 [120][121][123] - 5月国有炼油厂利用率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72.4%,进行季节性维修,6月部分炼油厂仍在维修,但离线产能低于5月,两家新国有炼油厂即将开业,可能对国内利润率不利,大连炼油厂7月将关闭,但对利润率提振有限 [126][128][129] - 5月独立炼油厂利用率持平于47.5%,国内柴油利润率强劲支撑开工率,但原油进口配额减少和国内需求疲软限制开工率上升,6月山东独立炼油厂开工率下降,夏季末可能进一步下降,但7月燃料油税收返还提高可能推动开工率上升 [131][135][136] - 5月汽油和柴油产量下降,与维修季炼油厂离线产能增加一致,航空煤油是少数产量环比增加的清洁产品类别,炼油厂优化石化原料产量,优先生产LPG和石脑油,未来产量有望略有回升,航空煤油、LPG和石脑油高产量可能持续 [141][143][145] 中国库存数据情况 - 5月中国原油库存继续快速增加约3300万桶,炼油厂需求低于平均水平但进口处于正常水平 [156] - 5月可观测产品库存减少约2000万桶,炼油厂产量下降和季节性需求上升收紧市场,柴油和汽油库存减少,6月原油库存继续增加,产品库存停止减少 [157][158] 与其他数据源对比情况 - 海关数据显示5月陆地/管道原油进口比Vortexa记录的海运进口多约140万桶/日,高于4月的约60万桶/日,5月管道进口接近正常水平,4月可能是管道维修期 [167] - 不同数据机构对中国石油需求估计存在差异,摩根士丹利计算的5月表观需求与Argus估计一致,S&P Global和Energy Aspects则认为需求上升 [168]
花旗:思源电气_2025 年上半年利润飙升,超出预期,收入增幅远超年度目标;首选推荐
花旗·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思源电气维持买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思源电气是中国电网设备行业首选,鉴于其一季度盈利超预期、新业务发展和健康财务状况,重申买入评级 [8] - 公司产品竞争力因研发而提升,2024 年研发费用达年收入 7%,2025 年该比例将维持,以推动更多可再生能源应用 [8] - 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使用增加,带动电网资本支出和设备需求增长,2026 年预期市盈率 16.1 倍、市净率 3.2 倍、收益率 1.2%,2025 - 2027 年预期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 23%,估值合理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 12.93 亿元,同比增长 45.7%,高于市场预期和花旗预测;经常性净利润 12.38 亿元,同比增长 47.3%;每股收益 1.66 元,同比增长 44.4%;净资产收益率 9.89%,同比增加 1.72 个百分点 [1][11] - 预计 2025 年净利润 26.6 亿元,同比增长 29.8%;2026 年净利润 33.75 亿元,同比增长 26.9%;2027 年净利润 40.45 亿元,同比增长 19.8% [3] - 2025 年上半年总资产 252.9 亿元,同比增长 7.74%;资产负债率 47.1%,同比下降 0.2 个百分点;每股权益 17.18 元,同比增长 7.91% [7] - 2025 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 7.04 亿元,主要因采购零部件用于生产,预计下半年产品交付后现金流将改善 [7] 订单情况 - 2025 年目标新订单同比增长超 25%,上半年已达该增长水平,海外订单增量高于国内,非电网客户订单增量高于电网客户 [2] - 新订单约 70%来自中国,30%来自海外,海外订单主要来自拉丁美洲、中东、东南亚、欧洲和非洲,中东和南美洲上半年订单增量尤其高 [2] - 公司认为上述五个地区新订单增长潜力大,海外订单多以美元结算,部分以欧元或人民币结算 [2] 研发与业务发展 - 2025 年上半年,特高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销售取得突破,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提供 750kV 产品;推出新的储能系统(ESS)产品 [3][6] - 研发费用占 2024 年营收 7%,2025 年资本支出将维持高位,用于自动备用电源系统、ESS 和 GIS 等新业务发展 [6] 估值 - 基于现金流折现模型,目标价 87 元/股,对应 2025 年预期市盈率 25.4 倍、市净率 4.6 倍 [12] - 模型纳入 2030 年现金流预测,假设终端增长率 4.0%,股权成本 10.3%(无风险利率 5.2%、市场风险溢价 6.8%、股权贝塔系数 0.75 倍) [12]
高盛:澜起科技_2025 年第二季度净利润指引超预期;因 DDR5 及第三代接口芯片量产,收入同比增长 52%;买入评级
高盛·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Q25净利润指引超预期,营收同比增长52%,得益于接口IC业务增长和新产品贡献增加,盈利能力提升归因于产品组合升级和运营杠杆增强,看好新产品未来营收增长 [1] - 随着DDR5渗透率上升和Gen - 2/Gen - 3产品贡献增加,接口IC营收同比增长59%,预计Gen - 3产品出货量将超过Gen - 2,公司将开始生产Gen - 4 DDR5接口IC [4] - 考虑2Q25业绩,上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因DDR5接口IC营收增加、产品组合升级带来更高ASP和GM,同时上调运营费用率,但预计OPM仍将改善 [5] - 给予公司12个月目标价106元,基于更高盈利和33.5倍2026E目标P/E,目标P/E倍数与公司近期交易区间相符 [9]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表现 - 2Q25营收14.11亿元,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5%;净利润中值6.25亿元,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19%;净利率44.3% [4] - 2025 - 2027E营收分别为57.75亿元、83.66亿元、109.2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93亿元、35.64亿元、47.4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0.4%、60.5%、60.5%;运营利润率分别为38.9%、43.8%、45.1% [8] 产品业务情况 - 2Q25接口IC营收预计达13亿元,同比增长59%,得益于DDR5接口IC渗透率上升和Gen - 2/Gen - 3产品贡献增加 [4] - 预计4Q25E/1Q26E Gen - 3产品出货量超过Gen - 2,公司将开始生产Gen - 4 DDR5接口IC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 - 2027E盈利预测5%、3%、3%,上调GM 1.4ppts、1.5ppts、1.4ppts,上调Opex比率0.7ppts、0.4ppts、0.4ppts,预计OPM从2025E的39%提升至2027E的45% [5] 估值情况 - 给予12个月目标价106元,基于33.5倍2026E P/E,目标P/E倍数基于公司同行2027E平均净利润增长与2026E P/E的相关性,2027E公司盈利增长33% YoY,目标P/E倍数与公司近期30x - 42x交易区间相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