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风险

搜索文档
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田村直树:尽管美日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但不能排除日本央行不得提高利率以应对上行的价格风险的可能性;但这将意味着价格风险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任何措施能够让日本央行不落后于形势。
快讯· 2025-06-25 13:22
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田村直树:尽管美日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但不能排除日本央行不得提高利率以应对上 行的价格风险的可能性;但这将意味着价格风险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任何措施能够让日本央行不落后 于形势。 ...
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田村直树:如果上行的价格风险进一步加剧,日本央行可能需要果断采取行动。
快讯· 2025-06-25 13:18
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田村直树:如果上行的价格风险进一步加剧,日本央行可能需要果断采取行动。 ...
聚丙烯风险管理日报-20250618
南华期货· 2025-06-18 10:20
聚丙烯风险管理日报 戴一帆(投资咨询证号:Z0015428) 顾恒烨(期货从业证号:F03143348 )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290号 source: 南华研究,同花顺 聚丙烯套保策略表 | 行为导 | 情景分析 | 现货敞 | 策略推荐 | 套保工具 | 买卖方 | 套保比例(%) | 建议入场区 | | --- | --- | --- | --- | --- | --- | --- | --- | | 向 | | 口 | 为了防止存货跌价损 失,可以根据企业的库 存情况,做空聚丙烯期 货来锁定利润,弥补企 | PP2509 | 向 卖出 | 25% | 间 7200-7250 | | 库存管 理 | 产成品库存偏高,担心聚丙烯价 格下跌 | 多 | 业的生产成本 卖出看涨期权收取权利 金降低成本,若聚丙烯 价格上涨还可以锁定现 货卖出价格 | PP2509C7200 | 卖出 | 50% | 50-100 | | 采购管 理 | 采购常备库存偏低,希望根据订 单情况进行采购 | 空 | 为了防止聚丙烯价格上 涨而抬升采购成本,可 烯期货,在盘面采购来 | PP2509 | 买入 | ...
工业硅贸易企业的避险“通关秘籍”
期货日报网· 2025-06-10 08:58
全球能源格局与工业硅产业 - 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重要性突出,"硅能源"涵盖光伏多晶硅产业链及有机硅产业链 [2] - 工业硅是"硅能源"产业链最基础、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在"双碳"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 [2] - 中国是全球最大工业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工业硅期货在广期所挂牌上市,是首个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 [2] 工业硅价格波动与企业挑战 - 工业硅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硅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 [2] - X贸易企业作为双边敞口企业,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均会影响其经营 [2] - 工业硅价格季节性波动显著,8月丰水期采购时价格倾向于上涨,企业面临采购成本增加、销售利润被挤压风险 [3] - 企业资金流紧张,期货套保阶段性放大资金需求,且缺乏专业团队支持,曾陷入盘面亏损困境 [3] 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 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提供"远期+累沽"多种套保模式,助力企业节省采购成本、增加销售利润 [4] - 2023年8月四川地区工业硅产出不及预期,价格快速上涨,X贸易企业采用场外远期策略购入200吨工业硅远期合约头寸,节省采购成本约10万元 [5] - 累沽期权具备进场即收益、权利金零成本优势,适用于震荡行情中持续累积利润的场景 [6] - 不带敲出的固定赔付累沽期权方案成为企业最佳选择,赔付区间更宽,能更好对冲价格下跌风险 [6] 套保操作与效果 - X贸易企业SI2309合约入场价为13630元/吨,每日基础成交数量为20吨,收盘价在14000元/吨以下时可额外获得100元/吨补贴 [9] - 2023年7月X贸易企业开展两笔累沽期权交易,合计增收44550元 [10] - 2023年9月企业自主开展1笔累购期权交易,获利约18200元,三笔累沽期权共计成交600吨,实现增收6万余元 [11] - "远期+累沽"多种衍生品策略优化套保,X贸易企业共成交工业硅800吨,增加利润超过16万元 [11] 案例启示与推广价值 - "投教为先"是关键,期货公司通过投资者教育助力企业树立正确投资理念,避免踩坑走弯路 [12] - "因势用策"适配产业个性化需求,工业硅产业链具有"季节性生产、双边敞口、资金敏感"等特性 [12] - "期现融合"构建价值共生的绿色服务生态,以价格风险管理为纽带串联产业上下游 [12] - "场外工具定制"模式可复制至锂、镍、钴等新能源金属领域,帮助上下游企业管控价格风险 [14] - 推广"期货工具服务绿色产业链"的中国实践,可提升广期所新能源金属品种国际关注度,构建中国市场为参考的绿色能源定价基准 [15]
“稳产行动”以衍生品赋能橡胶产业链
期货日报网· 2025-05-29 00:20
天然橡胶产业金融支持模式 - 上期所通过"保险+期货"与期权"稳产行动"构建双重机制,覆盖价格风险保障与产业链利益联结 [1] - 2019-2024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4亿元,挂钩现货产量逾20万吨,兑付收益1.3亿元,平均兑付率93% [6] - 2024年投入590万元专项资金,挂钩1万吨现货产量,产生655万元兑付收益,平均兑付率111% [6] 胶农生产激励效果 - 广垦橡胶项目4年累计兑付2771万元,覆盖4万吨产量,胶农人均获得22943元补贴 [2][5] - 胶农蓝健2024年干胶产量13.8吨同比增加2.4吨,姚祖友通过优化割胶时间提升产量 [3][4] - 特种胶园管理者获得补贴后保持经营信心,尽管5600棵橡胶树因禁用药剂存在减产风险 [5] 产业链协同机制 - 场外期权收益通过"二次结算"直接补贴胶农,形成"多劳多得"机制提升割胶积极性 [5][6] - 建立"广垦橡胶-中信期货双周交流"机制,2024年通过8次深度讨论确定最佳期权入场时机 [8][9] - 期货公司创新使用欧式期权组合与牛市价差策略,有效应对2023-2024年橡胶价格波段行情 [7] 期货市场深度应用 - 广垦橡胶2014年开始参与期货市场,2019年后完善期现结合考核制度,交割量与套保规模逐年增长 [9] - 20号胶期货上市后成为全球贸易定价基准,2024年完全替代新加坡品种的定价功能 [10] - 下游轮胎企业开始利用期货锁定远期低价货源,全产业链对工具运用熟练度显著提升 [10] 产业基础设施 - 广东农垦茂名垦区种植面积43万亩,其中36万亩划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包含特种胶林 [5] - 胜利农场胶农黎建春通过技能竞赛获奖,电动割胶刀试验推动割胶自动化技术进步 [4][5] - 农场配套保姆服务和子女教育设施,解决胶工家庭后顾之忧 [4]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50问|铸造铝合金期货概况
搜狐财经· 2025-05-27 20:58
17. 铸造铝合金期货的交易单位和交割单位各是多少? 为什么要上市铸造铝合金期货? 铸造铝合金是废铝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与传统电解铝相比,其生产工艺显著节约能源和水,大幅降低碳排放。上市铸造铝合金期货,一是服 务国家"双碳"战略,助力我国铝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二是完善铝产业链实体企业价格风险管理工具,服务企业稳健经营;三是推动建立铸 造铝合金行业"公开、公平、公正"的价格体系,发挥期货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18. 铸造铝合金期货合约标的是什么? 铸造铝合金期货合约标的为满足一定条件的铸造铝合金锭ADC12。 19. 哪些企业的铸造铝合金锭可以在期货市场进行交割? 铸造铝合金期货实行品牌注册制度。交割铸造铝合金应当是在交易所注册的生产企业生产的注册商标的商品。 铸造铝合金期货交割品必备单证详见《上海期货交易所铸造铝合金期货业务细则》。 20. 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管理办法》和《上海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交易所将对铸造铝合金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涨跌停板 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大户报告制度、强行平仓制度、风险警示制度等风险控制措施。 铸造铝合金期货合约的交易单位为10吨/手,交割单位为30吨。 21. ...
关于优化“保险+期货”模式设计的探讨——可否允许保险公司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03
"保险+期货"模式概述 - "保险+期货"模式结合保险与期货市场功能,为农产品价格保险提供定价参考和风险转移渠道,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1] - 2023年该模式覆盖18个涉农品种,服务31个省1224个县,惠及农户539万户次[1] - 模式创新点在于解决农产品价格风险不可保问题,并为分散农户进入期货市场提供通道[2] 模式分类与功能 - 主要分为"价格保险+期货"和"收入保险+期货"两类产品,核心是提供价格风险保障[2] - 相比传统农业保险仅承保自然风险,该模式通过期货市场解决了价格风险的系统性问题[2] - 模式为小规模农户使用期货市场开辟通道,是中国和世界期货市场的创新[2] 当前面临的问题 性质定位分歧 - 对模式性质存在保险产品或期货产品的争议,"价格保险+期货"中保险公司仅获5%-10%通道费[4][6] - "收入保险+期货"中保险公司承担部分风险,属于合作共保[4] 运营机制问题 - 缺乏稳定保费分担机制,中央财政未纳入补贴,地方财政和期货公司补贴不可持续,农户承担20%-30%保费[5] - 保险公司参与积极性低于期货公司,因收益有限且经营风险较高[6] 监管与规范问题 - 面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财政部三方监管,会计准则不认可其保费收入性质[7] - 存在定价不规范问题,部分项目出现虚假对冲和保费分成乱象[8] 优化建议 模式创新方向 - 建议允许保险公司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建立"保险—期货"新模式[10] - 新模式特征包括拓宽保险资金运用范围,赋予保险公司交易自主权,将期货保险纳入常规业务[11][12] 实施可行性 - 保险业已有金融衍生品交易管理经验,2012年起监管逐步放开相关限制[13] - 保险公司通过现有项目积累了期货市场认知,为直接参与奠定基础[13] 预期效益 - 可降低交易成本,完善产品体系,更好满足农户需求[14] - 有助于建立保费补贴制度,改善定价机制,规范市场行为[15][16] 配套改革需求 - 需出台保险资金参与期货交易细则,改革会计规则,建立财政补贴制度[17] - 需强化跨部门监管协调,建立由多部委参与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