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创新
搜索文档
粤剧撞上网游 “数字江湖”破圈传播
南方都市报· 2025-10-10 16:48
核心观点 - 深圳原创跨界融合新粤剧《决战之燎原》通过“粤剧+网游”模式进行守正创新,旨在吸引年轻观众并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2][3] 产品与创新 - 该剧是深圳首部原创跨界融合新粤剧,核心创新点为“粤剧+网游”基因,融合了武侠网游《剑网3》的世界观与粤剧美学 [1][2] - 创新体现在理念突破、科技赋能、音乐融合及传统服饰美学的数字化解构,构建出“活的江湖”体验 [3] - 创作遵循粤剧艺术规范,完整保留唱腔、做功、念白、武打等核心技艺,实现“戏以曲传” [3] 团队与传承 - 主演及团长彭庆华与主演李嘉宜均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组成“双梅花”组合 [4] - 艺术顾问团队由“二度梅”获得者冯刚毅及其他7位艺术大家组成,体现艺术梯队传承 [4] - 演员阵容共55人,其中“00后”和“10后”演员有30人,超过总人数的一半 [5] - 公司与广东艺术职业学院开启校企合作,精选学生参与排练,助力艺术传承与人才培养 [5] 公司成就与行业环境 - 深圳市粤剧团是深圳唯一的国有专业戏曲院团,曾创作《驼哥的旗》《风雪夜归人》等国家级获奖作品 [2] - 深圳市委、市政府通过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创新及人才队伍建设,为文艺精品创作营造一流环境 [6] - 在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奖中,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等3部作品获奖;在广东省评选中,有13部深圳作品获奖 [7] - “深圳出品”舞剧《咏春》已在全球51个城市演出273场,并将在年底赴加拿大驻演20场 [7] - 经典粤剧《驼哥的旗》将代表广东省进京参加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展演活动 [7]
这个中秋 和苏东坡一起“超然对月” “东坡浓度”拉满带来宋代美学文化盛宴 也为文化消费体验提供更多沉浸式选择
解放日报· 2025-10-07 11:04
项目概况与市场反响 - 《遇见东坡》沉浸式VR体验项目由PICO联合上海图书馆、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共同开发制作[1] - 项目自上海书展期间启动首展以来已接待近2000人次参与体验 国庆长假期间迎来本地市民及外地乃至外国游客的参观高峰[1] - 项目支持4人同组体验 单次体验时长约半小时 设计了“导赏课+导览手册+VR大空间体验”三重模式供参观者自由选择[3] 产品内容与技术特点 - 《遇见东坡》VR项目分为八个场景 包括雪泥鸿爪、西湖疏影、超然对月、乌台诗案、东坡问耕、赤壁夜游、雷海归舟、天涯此时[2] - 项目在原有VR数字展项基础上增加更多XR互动环节及道具、陈设装饰 以苏轼生平游踪为线索 融合经典古诗词、国风写意风格场景及北宋文人真实生活细节[2] - 项目运用大空间探索体验技术 构建出虚实交织的空间 观众可在VR场景中陪伴苏东坡面对超然台上的中秋圆月 一起穿越黄州的清风竹林 同船观赏赤壁的滔滔江水[1][2] 用户群体与消费体验 - 项目受众覆盖各个年龄段 包括参加研学营的儿童、年轻群体及有阅历的成年人 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3] - 消费者反馈显示 高科技加持使观众认识到苏轼不仅是课本里的大诗人 也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寻常人 增强了文化体验的沉浸感和意义[3] - 项目同步推出以东坡文化为灵感的系列文创产品 “东坡肉”冰箱贴和“跟着东坡去旅行——美食地图”展览墙及特色印章受到参观者欢迎[4] 行业合作与生态构建 - 项目所在地和平书院是上海首个城市公园阅读集群 今年8月入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2025年度最佳公共图书馆奖 总评分位列全球第二[5] - 项目与城市公园深度链接 形成文旅商体展融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案例 与同期在北外滩友邦大剧院上演的音乐剧《大江东去》共同构成“东坡路线”[5] - 音乐剧《大江东去》作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继《只此青绿》后的传统文化创新实践 通过25首原创歌曲与多层次舞台空间调度展现苏轼精神蜕变 人气演员的加盟提升了市场热度[5]
青铜器,还能绣出来(文化中国行·追梦)
人民日报· 2025-09-06 06:22
苏绣艺术家付健的创新实践 - 艺术家付健致力于将青铜器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苏绣创作,实现苏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 - 其青铜器主题苏绣作品古韵悠然,触摸绸面能感受到青铜器的斑驳质感 [4] 苏绣技法与工艺创新 - 为表现青铜器的立体感,公司创新使用将两根线拢在一起的加粗线技法,并增加刺绣层数 [5] - 青铜器苏绣的色彩运用极为复杂,需使用近千种颜色的丝线以复现时光沉淀的层次感和光影效果 [6] - 完成一件具有古朴厚重韵味的青铜器苏绣作品,研发探索过程历时近4年 [6] 行业生态与市场认可 - 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是苏绣重要传承地,拥有包括原料、设计、生产、销售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上下游配合紧密 [4][6] - 当地政府为行业人才提供支持,协助申报人才项目并帮助推介作品 [6] - 公司的青铜器系列作品获得广泛关注,2015年其作品被选为重要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礼品赠予外宾 [6]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正筹备新的创作计划,旨在通过调研古建筑,将古建筑元素融入苏绣,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6] - 该新项目预计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硬仗,可能需花费数年时间完成 [6]
“陈塘关”里探哪吒
经济日报· 2025-09-06 06:14
核心观点 - 成都数字文创产业通过高度集聚的产业链协同和高效合作模式 推动哪吒系列动画电影等顶级IP的成功 并带动区域文创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和生态成熟 [1][2][8] 产业集聚与协同 -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聚集138家动画公司 超4000人协同创作哪吒系列电影 [1] - 关键企业分布百米范围内:可可豆动画负责出品制作 墨境天合专攻视觉特效 千鸟动画负责美术设计 形成"硬盘直传"高效协作模式 [2] - 园区数字文创企业5年间从10家增至64家 2024年新引进8家企业 [3] - 成都高新区聚集6000余家数字文创相关企业 162家规上文创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1100亿元 [10] 产业生态与发展成效 - 成都全市文创产业2024年一季度增加值达948亿元 同比增长10.3% [5] - 园区通过降低租金至每月每平方米70多元优化营商环境 [3] - 设立"数字文创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基地"和"全生命周期园区企业法律服务中心" 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罚金提升至千万元级 [9][10] - 成都2002年启动游戏和软件产业举措 被视为数字文创产业起点 [10] 创新场景与IP开发 - 通过创新场景营造构建高黏性消费业态 如交子大道利用5%-7%绿地配建商业 Woodpark滑板公园形成青年社交空间 [6] - 咖啡快闪空间3日咖啡豆售卖及消耗量超30公斤 实现流量和业绩双爆 [7] - 衍生IP开发成效显著:《轩辕剑》系列拥有13款主线作品和5款衍生作品 全网粉丝超2亿人 衍生剧集点击量超110亿次 [8] - 本土企业受哪吒启发开发文创产品 如绝匠文创一季度客户咨询量超去年全年 [3] 文化融合与影响力 - 哪吒系列融入三星堆文化和川普方言元素 "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为年轻群体文化符号 [3] - 铁像寺水街推出"漂浮计划"乘船观影活动 一票难求 [5] - 光芒沉浸剧场推出"悟空"沉浸式声音剧 结合传统文化体验 [5] - 哪吒系列从2019年国内成功到2025年冲出国门 展现中国创意与传统文化碰撞 [8]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乐山专场 好吃更好玩 “文旅+”花式打开乐山
四川日报· 2025-09-04 08:46
文旅经济表现 - "十四五"以来接待国内游客突破1亿人次 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文旅经济总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1] 新业态发展 - 夹江县杨湾纸坊上半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打造书画纸产业基地实现纸文化、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2] - 峨眉派女子功夫团通过融合武术与书法、国画等传统元素 用场景化叙事复刻武侠经典 [2] - 拥有3处世界级遗产、39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5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 - 实施"三年攻坚计划" 重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精品再造等五大行动 [2] - 目标实现入境游客人数、文体娱乐业规上企业、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三个倍增 [2] 文旅新场景建设 -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催生"文旅+"和"+文旅"多种模式 推动从景区游到全域游、观光游到体验游转变 [4] - 峨眉山叠川麦芽威士忌体验中心体现工旅融合实践 [1][4] - 推进峨眉南山旅游综合开发 重点发展康养度假、户外运动和工文旅融合 [4] - 下半年将举办近30场重大赛事和演艺活动 [4] 产业发展目标 - 三年内再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世界美食之都"两张世界级名片 [4] - 重点做强文化创意、赛演娱乐、特色美食、康养旅居四大特色产业 [4] 传统文化创新 - 夹江竹纸制作技艺通过现代化生产与活态博物馆融合实现文化产业化 [2] - 峨眉武术通过挖掘流派故事和文化内涵打破传统框架 [2]
文创对味儿,消费带劲儿
人民日报· 2025-09-03 15:35
行业趋势 - 文化制造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9609亿元 同比增长7.1% [3] -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679亿元 同比增长6.2% [3] - 文创消费从博物馆附属行为转变为核心消费目的 年轻群体成为重要消费力量 [1][3] 产品开发策略 - 通过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实现创新转化 例如凤冠冰箱贴结合AR技术实现虚拟穿戴体验 [2] - 采用多维度技术调整解决工艺难题 如三星堆通天神树产品通过增加钢柱结构和配重优化稳定性 [2] - 注重挖掘深层情绪价值 从共同审美取向出发打造符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 [3] 职业特性要求 - 从业者需兼具文化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能力 既要成为文化人也要充当弄潮儿 [2] - 要求精准捕捉个性化需求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华以打造文化标识产品 [3] - 需要应对繁琐流程与复杂工艺挑战 通过反复打磨技术和调整方案实现创意落地 [2] 产业发展方向 - 避免同质化竞争需深挖文物现代元素 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 [3] - 提升选品策略与上新节奏把控能力 加强消费心理研究与营销能力建设 [3] - 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构建鼓励创新创造的产业生态系统 [3] 核心价值定位 - 产品定位超越快消玩具 致力于打造有内容有温度的文化IP [4] - 以文化底蕴与创新思维双轮驱动 实现市场口碑双丰收 [4] - 通过传统本色与时代特色结合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文脉延续 [4]
文创品牌「NineX九玄」完成融资吹响“出海”号角 向全球输出东方价值
金投网· 2025-08-13 16:22
融资与公司发展 - 公司于2025年5月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1] - 公司成立于2024年8月 以"让历史遇见未来"为核心理念 致力于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可触摸可佩戴可凝视的历史 [1] - 公司目标成为全球文化生态体系的领航者 [1] 产品与IP开发 - 公司已推出17款文化产品 涵盖九尾狐仙娘娘 药王孙思邈 财神赵公明 妈祖等传统IP [3] - 产品延伸至白度母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等多元文化符号 [3] - 产品矩阵通过吊坠 扩香器等载体实现文化符号的现代化表达 例如狐仙主题吊坠与药王扩香器的创新结合 [3] 市场拓展与渠道布局 - 线下渠道已与多家景区 文创店 重点文化场所达成合作 [4] - 线上通过抖音 小红书等平台持续拓展年轻用户群体 [4] - 公司正积极接洽战略投资机构 计划启动全球化战略 向海外市场系统输出东方文化价值 [4] 文化交流活动 - 公司于7月20日-7月27日受邀参加台湾中华道教总会江浙沪参访之旅 [2] - 创始人作为代表秉承"两岸道脉同根同源"原则进行深入友好交流 [2] - 公司提供新品作为留念 [2]
盘点“哪吒”现象背后的东方热:以科技为媒,传统文化再次焕新表达
新华网· 2025-08-12 13:59
电影票房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38.28亿元总票房位列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 其中中国及港澳台地区贡献137.01亿元 海外市场收入1.26亿元 [1][2] - 该片位列全球影史总票房第8名 超越《头脑特工队2》的123.19亿元票房成绩 [1][2] - 全球影史票房前三分别为《阿凡达》212亿元、《复仇者联盟4》202.99亿元、《阿凡达:水之道》168.25亿元 [2] 文化IP开发现状 - 中国经典文化IP改编作品通过前沿视效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 实现国际影响力突破 如《黑神话:悟空》获TGA最佳动作游戏奖 [3] - 《唐朝诡事录·西行》全感剧场采用影视级置景与VR技术 复现唐代历史场景 已在全国近10个城市开设门店 [8][10] - 爱奇艺同步开发《唐朝诡事录之长安》全感剧场及《长征·四渡赤水》等多元题材剧场项目 [12] 技术应用特点 - 《哪吒2》运用近2000个特效镜头 由超过130家动画特效公司参与制作 部分十秒特效画面耗时一年完成 [3] - 影片融合商周青铜器 永定土楼 敦煌壁画等东方美学元素 昆仑仙境场景采用水墨画晕染技术 [4] - 《黑神话:悟空》基于虚幻引擎5开发 实现纳米级画面细节 游戏场景融入敦煌飞天壁画元素 [6] - 全感剧场VR内容设计参考敦煌莫高窟壁画 唐代画作及宫廷建筑色彩 实现分层透视结构 [8] 市场反响数据 - 《唐朝诡事录·西行》全感剧场自2024年2月运营以来 全国门店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节假日场次爆满 [10] - 2025年春节新增6家门店 覆盖北京 上海 西安等核心城市 [10]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绽放”大阪世博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7-13 09:16
行业动态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系列活动在日本大阪启幕 以"诗画浙江"为主题展示融合传承与创新、绿色与发展、开放和包容的浙江画卷 [1] -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展览成为焦点 丝绸、木雕、青瓷等产业展品同台亮相 汇集多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及20余家品牌创新产品 [1] - 非标造物局展出"青猿听香"龙泉青瓷香插 采用古法烧制 造型捕捉悟空"顿悟破执"瞬间 兼具实用性和文化内涵 [1] - 佛光寺斗拱积木将中国唐代建筑技艺精华浓缩于方寸之间 展现榫卯结构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1][2] 产品创新 - 历史经典产业推出茶胶囊、咖啡黄酒、青瓷潮玩盲盒等创新产品 融入生活场景、顺应时代潮流 [1] - 积木产品赋予传统建筑便携性与可玩性 使建筑之美可触可感 在英国、意大利等海外市场受欢迎 [2] - 创新产品满足年轻人对健康疗愈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消费的双重需求 [1] 文化传播 - 东方建筑美学与工艺智慧通过创新载体展现超越国界的感染力 [2] - 传统文化通过创新形式成为连接不同文化、激发情感共鸣的桥梁 [2] - 活动期间将举行人机共创书法艺术展演、"两山"理念实践案例发布、科技创新发展宣介等系列活动 [2]
波司登的品牌升级征程
中国经营报· 2025-06-30 20:20
品牌战略升级 - 公司在巴黎"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上通过融合织绣、吉祥扣等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成功举办"融"主题时尚概念秀,展示中华文化并传递中国品牌时尚态度 [1] - 公司认为文化自信是品牌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结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国际潮流的产品 [1] - 公司通过与国际顶级设计师(如高缇耶)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等机构合作,获得前沿设计理念和技术支持,使产品设计更加年轻化、时尚化和国际化 [1] 国际化发展路径 - 公司在选择国际合作伙伴时坚持严格标准,确保设计师风格与品牌基因契合,这种双向合作方式提升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高端市场竞争力 [2] - 公司将持续深化品牌引领,提升产品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2]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公司被视为中国品牌在国际中高端市场崛起的代表,通过坚持创新、注重品质和传承文化,成功在全球时尚产业占据一席之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