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促进农产品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政策举措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于7月27日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2] - 方案部署了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等九方面举措 [3] - 方案旨在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并引领供需结构升级 [3] 实施目标 - 政策目标为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3] - 举措聚焦于提升农产品消费的多样性和品质化水平 [3] - 通过供需结构升级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3]
新华解码丨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新华网· 2025-08-12 13:40
政策部署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聚焦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 以培育新增长点和拓展新空间[1] 供给优化 - 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3.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长70% 覆盖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品类[4] - 绿色食品年销售额达6097.8亿元 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2亿吨[4] - 加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产品培育力度 推广绿色有机标准和绿色防控技术[4] 工业升级 - 食品工业将加快生物技术应用 打造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扩大消费 以提升供需适配性[5] - 推动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向营养健康转型 开展"减油增豆加奶"和增加蔬果全谷物水产品摄入宣传[5] 消费场景创新 - 发展休闲农业 2024年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 成为旅游业创新融合活跃领域[7] - 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融合 发展科普研学 非遗体验等新业态 带动特色农产品地产地销[7] - 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商圈街区景区活动 组织产地直播和美食品鉴[6] 流通体系建设 - 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8] - 支持建设农产品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超9800万立方米[8] - 制定"十五五"产地市场体系规划 重点建设冷藏保鲜设施 预冷设施 冷链集配中心和产后处理能力[8]
农产品促消费首在优化供给
经济日报· 2025-08-05 06:08
农产品消费现状 - 部分农产品价格低迷主因是消费增速不及生产增速 [1] - 农产品消费规模庞大 伴随收入增长吃饱吃好仍是刚性需求 [1][2] - 2024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吸引2000家农业龙头企业推出2万多种产品 600多家商贸流通企业参与 [1] 供需结构问题 - 消费者面临"不敢买""不会选""买不到"困境 生产者面临市场认可度低问题 [1] - 供需错位源于信息不对称 供给结构不完善 成本控制及流通渠道问题 [1] - 消费结构升级 豆制品乳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不足存在提升空间 [2] 消费需求变化 - 消费者从单纯填饱肚子转向追求性价比与情绪价值并重 [2] - 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特征 要求供给更多元优质灵活 [2] - 消费者同时关注品质安全价格品牌及体验感互动性 [2] 供给端优化措施 - 智利车厘子通过6个大小等级3个颜色等级实现标准化定价 [3] - 深圳2024年试点水果质量分级 建立"1+3"评价体系划分三个"深标"等级 [3] - 加工提升附加值案例:刺梨加工成果汁 羽衣甘蓝加入新茶饮后价格从几角涨至几元/斤 [3] 供给优化方向 - 应避免过度高端化 核心是为14亿人口提供各价位优质产品 [4] - 目标应是十元/斤荔枝畅销而非千元/斤 实现消费者生产者共赢 [4] - 需建立全品类供给体系 让每类产品匹配对应消费群体 [4] 政策支持 -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推出《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包含23项具体举措 [1]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政策核心内容 - 十部门联合发布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旨在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并扩大农产品消费 [1] 供给端优化 - 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以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1] - 提升"三品一标"水平并推进品质评价与质量分级 [1] -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与创新地方特色食品 [1] 流通端创新 - 促进产供销精准衔接并拓宽线下消费渠道 [1] - 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与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 [1] - 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并发挥电商平台优势 [1] - 开展产销区域合作以加强协作帮扶促消费 [1] 市场端激活 - 组织专题科普宣传以倡导营养健康消费 [1] - 强化品牌引领作用以增强消费信心 [1] - 推进农文旅融合拓展消费新空间 [1] -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促进消费内外联动 [1] 实施保障措施 - 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 [1] - 完善配套工作措施与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1] - 推进全链条协同监管 [1]
加速构建促进农产品消费的良性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7-31 01:19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旨在激发农产品市场消费潜力 [1] - 政策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创新金融支持、拓展销售渠道、促进产业融合等措施构建农产品消费良性生态系统 [2] 金融支持与流通优化 - 当前农产品产业链存在冷链物流覆盖不足、品牌营销薄弱、产销对接不畅等梗阻,需资金与技术双重赋能 [2] - 重点支持建设标准化产地集配中心,配备分拣检测设施,形成产地集配-区域冷链-城市配送的闭环系统 [2] - 开发"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专项产品,将订单、仓单、应收账款纳入质押范围,为中小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2] 数字技术与电商赋能 - 推动电商平台优化算法推荐,联合培养"农民主播",建立直播质量追溯体系实现"扫码见基地、直播看生产" [3] - 电商平台对优质农产品给予流量倾斜,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走向全球" [3] 产业融合与消费场景创新 - 挖掘农产品文化及体验价值,结合体育赛事、文化节庆配套建设特色展销体验区 [3] - 开发"赛事+美食""非遗+特产"主题线路,实现游客"看得见过程、带得走产品" [3] 战略意义与实施路径 - 农产品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点,需因地制宜细化配套措施形成政策与产业合力 [3] - 通过金融支持、数据赋能、产业链增值激活消费潜能,支撑乡村振兴与新发展格局构建 [3]
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7-30 11:50
核心观点 - 十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通过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三大举措扩大农产品消费 释放多样化 品质化 差异化消费潜力 [1][2][3] 优化供给端 - 提升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具体措施包括提升"三品一标"水平 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 创新地方特色食品 [1] 创新流通端 - 促进产供销精准衔接 拓宽线下消费渠道 包括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 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 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 [2] - 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商圈 进街区 进景区等主题活动 结合"购在中国"活动以丰收市集 农业嘉年华等形式呈现 [2] - 鼓励体育赛事配套举办本地"土特产"展示展销 乡村美食品鉴等活动 实现消费联动 结合"跟着赛事去旅行"等品牌活动 [2] - 支持农产品经营企业深入对接餐饮等消费细分领域 满足婴幼儿 青少年 孕产妇 老年人等人群多样化需求 [2] - 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提升网络消费质效 开展产销区域合作加强协作帮扶促消费 [2] 激活市场端 - 组织专题科普宣传倡导营养健康消费 强化品牌引领增强消费信心 推进农文旅融合拓展消费新空间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促进消费内外联动 [2] 实施保障 - 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 完善配套工作措施 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推进全链条协同监管 推动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3]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新华社· 2025-07-30 08:45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提出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 旨在培育增长点 拓展新空间 [1] - 政策顺应农产品消费新趋势 注重品质化 个性化需求 强调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4] 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 "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 有机 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加70% 涵盖米面油 肉蛋奶 果菜茶等品类 [4] -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达6097.8亿元 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2亿吨 [4] - 未来将加大绿色有机等农产品培育力度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4] 食品工业升级方向 - 食品工业将围绕生物技术应用 特色产业集群打造 扩大消费三方面发力 提升供需适配性 [5] - 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 将研发营养健康食谱 推进"减油增豆加奶"等膳食科普 [5][6] 消费场景创新 - 休闲农业2024年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 成为旅游业创新最活跃领域 催生网红村等新业态 [7] - 未来将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融合 发展科普研学 非遗体验等新业态 推动"村字号"文体活动 [8] - 计划开展农产品进商圈 街区 景区活动 组织产地直播 美食品鉴 构建多层次展会平台矩阵 [7] 冷链物流与设施建设 - 202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商务部支持建设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9] - "十四五"期间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超9800万立方米 持续推进冷链重要节点建设 [9] - 正在制定"十五五"产地市场体系规划 重点部署预冷设施 集配中心等建设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9]
新华解码|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新华社· 2025-07-30 08:08
政策部署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按照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提出新举措 着力培育增长点和拓展新空间 [1] 供给优化 - 农业农村部提出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针对品质化 个性化消费趋势 [2] - "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 有机 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 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70% [2] - 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达6097.8亿元 [2] - 加大绿色有机等农产品培育力度 推广应用绿色有机标准和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生产水平 [2] 工业升级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生物技术应用 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和食品消费三方面发力 提升食品工业供需适配性 [3] - 推动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向营养健康转变 研发推广营养健康食谱并开展"减油增豆加奶"等科普宣传 [3] 消费场景 - 实施方案提出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 关注社交属性和精神文化需求 [4] - 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商圈 进街区 进景区等主题活动 组织产地溯源直播和美食品鉴 [4] - 2024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 成为旅游业场景创新最活跃领域之一 [4] - 推进农业与文旅客教深度融合 发展科普研学 非遗与农副产品加工体验等新业态 [5] 流通设施 - 我国生鲜农产品年消费规模达10亿吨 流通水平直接影响消费品质 [6] - 截至2024年底支持建设各类农产品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6] - 202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6] - "十四五"期间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超过9800万立方米 [6] - 研究制定"十五五"产地市场体系规划 重点部署冷藏保鲜设施 预冷设施和冷链集配中心建设 [6]
多维度发力促农产品消费 23项举措激活市场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7-29 17:29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农业农村部联合10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方面23项具体举措,旨在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 [1] - 农产品消费被定位为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涉及民生福祉、农民增收、产业链升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1] 供给端优化策略 - 重点提升"三品一标"水平(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 [2] -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如功能性食品、新式饮品,以及方便营养的即配即烹产品以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 [2] - 强化品牌引领工作以增强消费信心 [2] 消费结构升级方向 - 针对居民优质蛋白摄入不足(如大豆制品、乳制品),提出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和健康消费宣传引导 [3] - 重点部署学生、老人等特定人群的膳食结构调整 [3] 消费场景创新举措 - 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组织"百展千县万品"购销活动和"地道风物 乐享生活"主题促消费活动 [4] - 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融合,丰富多元消费场景 [4] 流通与产销协作保障 - 完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和销地菜市场标准化改造,补齐"最先一公里"短板 [5] - 创新省际产销衔接合作,建立开放共享、高效协同的产销生态 [5]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助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11:07
农业农村部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在会上表 示,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农业农村部全力抓好促消费工作,取得积 极进展。 他指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 好《方案》贯彻落实,加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举措,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 与,加快形成促进农产品消费的强大合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需求。 (责任编辑:王晨曦) 从消费趋势看,农产品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化、个性化,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以及新式饮品、功能性食品 等加工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方案》针对这些趋势提出,优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重点在提升"三品 一标"水平、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创新地方特色食品等方面发力,以高质量 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同时,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即烹、即热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群体对便 捷性的要求。《方案》还专章部署强化品牌引领,增强消费信心。 从消费结构看,更加注重健康饮食、合理膳食。目前,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还不够合理,大豆及豆制 品、牛奶及乳制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