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质生产力
搜索文档
神农种业:公司业绩改善举措主要有三点
证券日报· 2025-11-05 17:39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网讯神农种业11月5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业绩改善举措主要有:1、进一 步加大"庆油"系列油菜种子种植推广力度,并以湖南省为突破点,辐射长江中下游产区布局示范站和推 广站,加速冬油菜产区推广工作。通过良种推广、农技培训、机械化服务、信息化技术支持等综合服务 的"良种+良法"模式,持续推进种植农艺农技改造升级,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及竞争力。2、公司将聚 焦"品牌化、高效化"营销战略,围绕高端农副产品及水产自有消费品牌建设,全面构建覆盖全国的立体 化销售网络。公司将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目标,实现营销效率与盈利能力的同步跃升,促进公司可持续发 展。3、公司将积极整合现有资产,实现资源效率效益提升。通过战略合作、资产重组、剥离等方式实 现南繁土地等资产的价值释放,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助 力公司产业升级和效益提升。 ...
推动耕地集中连片整治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10.27-11.02)
南方农村报· 2025-11-03 17:00
推动耕地集中连 片整治丨市委书 记抓乡村振兴 (2025.10.27- 11.02)_南方+_ 南方plus 本文收录于专辑 推进县域城镇化 与海洋强市建 设。东莞推进全 域土地综合整 治,分类施策促 产业集聚。江门 深挖城乡协调潜 力,推进乡村振 兴和海洋强市建 设,打造区域协 调发展综合试验 区。阳江借"富 硒"资源做优"土 特产"品牌,推 进乡村建设与绿 美生态建设。潮 州发展特色农业 与海洋经济,全 域提升城乡风 貌。揭阳因地制 宜发展富民产 业,以"拔杆拆 围增绿"补环境 短板。云浮培育 农业新质生产 力,打造全国畜 牧产业高质量发 展新高地与科 创、贸易集散 地。 汕头市委书记温 湛滨: 打造连线成片风 10月27日-11月2 日,汕头加快打 造连线成片风貌 带,串联景观与 产业载体。佛山 建强基层队伍, 深化产业协作, 拓展新型农村集 体经济路径。汕 尾打造"全域镇 村典型示范" , 貌带 日前,汕头市委 书记温湛滨深入 澄海区督导检 查"百千万工 程",他强调, 要加快打造连线 成片风貌带,统 筹串联沿线景观 节点与产业载 体,实现"点上 出彩、线上美 丽、面上整 洁"。要做精做 优典型培育。 ...
超大城市如何走好都市农业发展之路?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中国经济网· 2025-10-31 18:10
核心观点 - 北京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强化科技赋能、优化空间布局、细化支撑保障来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1][7] 强化科技赋能 - 科技是北京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需依靠科技创新突破土地资源稀缺、环境约束增强、要素成本升高的限制 [2] - 北京在“种业之都”建设方面,已有畜禽、玉米等18个品种实现国内领跑,建议推进农业用大动物基因编辑技术产业化及人工智能与生物育种融合创新 [2] - 智慧农业是重点领域,已发布AI植保多模态大模型、千万量级农业大模型“奇稷”,建议制定涉农数据标准并攻关农业高端传感器、专用芯片等“卡脖子”技术 [3] - 建议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在农业微生物、农业人工智能等领域超前布局,并以科技提升土地、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农业生产效率 [3] 优化空间布局 - 北京农业发展空间有限,全市耕地面积仅有196万亩,建议构建“一核、两带、三区、多园”的空间布局框架 [4] - “一核”即“农业中关村”,以平谷为核心区,需进一步集聚农业科技资源并优化金融配置以支持其发展进入2.0时代 [4] - 建议实施分区施策,基于“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3+N”主体功能分区体系,通过“一区一策”实现科技资源的精准配置和错位发展 [4] - 农业需在稳产保供基础上,更加注重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建议加快循环农业发展,推广“厨余垃圾-有机肥-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5] - 建议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支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推广 [5] 细化支撑保障 - 建议聚焦产业空间、发展资金、人才队伍和创新环境等要素,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6] - 在人才支撑方面,建议构建“三段式”分层培养体系:全球引智吸引领军人才、强化高校学科建设培育复合型人才、基层强化高素质农民培育 [6] - 北京市已建成113家科技小院,建议发挥其支撑作用,引导其参与乡村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振兴各项工作 [6] -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议打造集评估、中试、交易、融资于一体的平台,建设示范基地,并采用“揭榜挂帅”等场景驱动模式 [7] - 建议强化农业科技“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推动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7]
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广西日报· 2025-10-31 10:29
"人才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支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 院党委书记马敏表示,学院将紧紧围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聚焦广西特色农业提质、智慧农 业、数字乡村建设等关键领域,紧密对接广西现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优化专 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培养一批懂 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新农人"。 全会要求"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需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 党委副书记、乡长张翠华介绍,香粉河入选广西首批美丽幸福河湖,香粉河水利风景区2024年更被认定 为自治区水利风景区,该乡以"大方汽车营地—雨卜苗寨—滨水平台—嵘溪瀑布"旅游示范带为轴,配套 露营基地、民宿集群,推出金秋烧鱼节、苗绣研学等项目,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与民生福祉。龙 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金结村驻村第一书记颜强认为,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生态保护与村民增收统筹起 来,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现在村里环境美了,游客多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 了。"颜强介绍,金结村聚焦农旅融合发展,依托山水资源打造 ...
汇智聚力助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新华日报· 2025-10-31 05:52
近日,省政协围绕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 就"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能级"主题召开主席专题协商会议,结 合前期蹲点调研和专题调研成果,积极建言资政,为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更好汇智聚力。 深化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 产业是县域发展的根基,强县首先要兴业强业。 □ 本报记者方思伟实习生殷梓峻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 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县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是增 强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当前我省40个县域正在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省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江苏 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袁建华建议,"要进一步提升'一县一策'实效性,进一步构建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 县域发展格局,引导不同类型县域差异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近融入城市产业链,形成紧密协同关 系。" "目前我省博士后工作站已实现县域全覆盖,通过集聚高端人才、推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在破解技 ...
第32届杨凌农高会圆满闭幕
陕西日报· 2025-10-30 07:13
一项项农业科技在这里亮相,一个个新品种在这里发布,一套套新模式在这里交融,一项项合作在 这里达成。10月29日,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 圆满落幕。 本届农高会集中展示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最新成果,从智慧农机到生物育种,从数字农场到全 链解决方案,现场"新"意奔涌,活力十足,创新成果丰硕,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澎湃动能。 八方农科精英汇聚 创新成果集中涌现 如果说八方来客彰显了农高会的吸引力,那么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则展现了农业科技发展的强劲动 能。 省水务发展集团展区,自主创新成果构成最亮眼的风景线。"陕水务"仿生四足机器人续航能力达 4.5小时,即使载重30公斤,仍能以4米每秒的速度高速移动,自主跨越复杂地形;国内首台大载重氢动 力无人直升机,创新采用石墨烯稳定包覆固态储氢技术,可在-30℃极端低温下稳定作业。 10月26日,农高会举行"四新"成果集中发布会,现场发布了50项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 式、新产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宏鸣表示,这些成果涵盖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绿色生产等关 键领域,不仅科技含量高,还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转化前景。 西北农林 ...
农高会期间多场专题会议论坛举行
陕西日报· 2025-10-30 07:05
合成生物技术与农业科技融合 - 第三届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大会聚焦合成生物赋能农业科技主题 探讨未来农业发展新路径 [1] - 7位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合成生物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展开讨论 [1] - 大会发布《食物系统图谱报告》并揭晓包括未来农业TOP100在内的六大榜单 筛选创新企业与产品 [1] - 丝路同辉基金 初华红樱投资等6家创投机构加入未来农业产业基金联合体 [1] - 举办生物合成技术赋能农业秸秆高值转化科技论坛及企业路演专场活动 [1] 种业创新与前沿育种技术 - 第七届杨凌种业创新论坛以创新驱动赋能种业振兴为主题 [3]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等专家就生物育种 航天育种 基因组育种等前沿领域发表主旨演讲 [4] - 国家分子育种创新服务平台旱区杨凌分中心揭牌 石家庄博瑞迪生物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署小麦设计育种战略合作协议 [4] - 发布陕单930玉米 武农981小麦等新品种 并推介智慧农业小程序 [4] 农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 - 杨凌国际农业机器人产业大会举行农业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及数据训练基地揭牌仪式 [6] - 农业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将聚焦技术转化 项目共建 人才互通三大方向 [6] - 农业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及基地将联合宇树等企业打造二次开发平台 推动落地应用 [6] - 专家现场解读《中国农业机器人标准体系打造及优先策略》 [6] 功能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 - 第三届全国功能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大会系统诠释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 [7] - 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发布《2025中国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 显示产业正迈入从1到100的新发展阶段 [8] - 功能农业通过将米 面 油 蛋 奶等基础农产品功能化 快速形成规模效益 [8] 奶羊产业与国际化合作 - 第五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发布中国第一个奶绵羊新品种 [7] - 陕西圣唐控股公司在港成功上市 特殊医学羊奶产品上市 [7] - 陇县与澳大利亚签订奶山羊联合育种协议 千阳正大与法国公司签约 江苏隆力奇与陕西乳企签订产销协议 [7] 农业科技人才建设 - 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交流会举办 杨凌农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投入运营 [8] - 平台集线上人才库 灵活用工匹配 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 并与相关机构及高校签署多项协议 [8] - 农业科技人才双选会吸引202家企业提供10136个岗位 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注入人才动能 [9] 乡村振兴与国际合作实践 - 2025乡村振兴论坛以发展合作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 涵盖组织创新 农村改革等议题 [3] - 贵州 浙江 湖南等6地代表分享乡村振兴创新举措与实践经验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推介优质产业助农项目 [3] - 陕西现代农业对外合作对接活动旨在推动农业投资与农产品贸易国际合作 [4][5]
合同签约额超250亿元 第32届中国杨凌农高会闭幕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9:22
合同签约额超250亿元 第32届中国杨凌农高会闭幕 中新网陕西杨凌10月29日电 (杨英琦 梅镱泷)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杨凌 农高会)于10月25日至29日在陕西杨凌举办。据悉,会期五天时间共吸引161万人次来杨凌参观,创近五 届新高。本届杨凌农高会合同签约额258亿元人民币,会期现场交易额2.73亿元人民币,展会收入比去 年增长20%以上。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本届杨凌农高会期间,举办2025年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27个上合组织国家全员亮相,13名外国副部级 官员共274名外国重要嘉宾出席相关活动。2025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发布基地建设成果清单 及技术成果,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培训学院揭牌成立,进一步深化了农业领域贸易合作。 图为第32届杨凌农高会参展外商。杨英琦 摄 展会期间,广泛征集极具引领性、创新性、科技性、实用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等农 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的最新成果,通过农高会路演发布中心,面向全球进行发布推介,无人化植物工 厂、玉米新品种"申科甜811"等230余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首发首秀,对优质小麦品 种"西农115 ...
向“新”而行!河源生态循环农业创造超千万收益
南方农村报· 2025-10-29 17:02
文章核心观点 - 河源市通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和生态循环农业,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为农业产业升级注入绿色动能 [6][7][8] 生态种植模式创新 - 推广“稻-紫云英”轮作模式,利用航天育种的新品系“航紫1号”紫云英,其萌发率较普通品种提高7%,鲜草亩产超2000公斤 [15][16] - 紫云英翻压还田后可有效减少15%-20%的化肥使用量,并帮助东源县实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3.5% [20][24][25] - 紫云英花海催生农业观光业态,万绿智慧农场上千亩紫云英盛开时,每周吸引观光游客超4000人 [26][27] 智慧茶园与高价值茶产业 - 紫金县普及智慧茶园,坚持生态种植,不用化肥农药,通过有机肥和生态防控手段控制虫害 [28][29][30] - 利用小绿叶蝉叮咬茶叶嫩芽制作紫金蝉茶,具有独特蜜甜和花果香气,每斤价格可达数千元,近三年产业产值增长率达28.6% [32][33][34][35][36] 循环水养殖技术 -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模式实现高密度养殖,一个35立方米的养殖桶产量与1亩鱼塘相当,单个养殖桶每次可养殖5000尾加州鲈鱼 [49][50][52][54] - 河源工厂化养殖水体达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5%,水产品产量达到5049吨,同比增长23.03% [59] - 河源东江河畔循环水鱼菜共生系统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5亿元 [56][57]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东源东瑞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采用“6920楼房养殖模式”,年出栏生猪约80万头,其养殖废弃物处理系统每年可额外创造1000多万元收益 [10][61][64] - 项目配套沼气提纯设施,每年可提纯天然气约1000万方;中水回用系统每年节约淡水资源约40万吨;楼顶光伏项目年均发电量约2000万度;有机肥厂年产有机肥约2万吨 [66][67][68][69][71][72] - 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8.9%,大型规模场达100%,已创建14个国家级和35个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76][77][78][79] 农业产业综合发展成效 - 2024年河源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84.53亿元,同比增长5.1% [43][44] - 规划“一核、一带、三区”农业发展布局,重点培育以生态畜禽为引领,丝苗米、油茶、茶叶为支撑的“1+3”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41][42]
新“智”涌现助力中国智慧农机“出海”提速 农业尽显“科技范”
央视网· 2025-10-28 14:53
行业展会与成果展示 - 近期多个农业领域国际展会密集举行,包括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2025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等 [1] - “智能农机+智慧农业”成为核心吸睛点,以机器人、云平台等具象化形式集中呈现农业新质生产力成果 [1] -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吸引来自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 [6] 农机技术发展趋势 - 中国农机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科技赋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1] - 智慧农机成为最大吸睛点,具体产品包括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拖拉机、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等 [1] - 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最高可搭载32个激光头,每个激光头每小时可除掉1万颗杂草,对农田零污染零伤害 [1] 国际化与市场拓展 - 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与海外展团,助力中国智慧农机“出海”提速 [1] - 展会吸引外国展团和买家的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对产业升级起到助推器作用 [4] - 2025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在埃塞俄比亚开幕,标志着中非农业科技合作迈入体系化、平台化、实效化新阶段 [8] 具体合作项目与预期 - 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将通过科技提升茶叶和芝麻产量,并帮助建立产业,进行全产业链赋能 [11] - 通过六个首批项目的实施,预计在三年以内取得肉眼可见的规模化的成果和进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