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质生产力

搜索文档
2025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论坛启幕 数智赋能引领龙江农业新赛道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3 10:19
新华网总裁申江婴在致辞中表示,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因业制宜,不断提升农业品牌的含科量、含信量、含金量。本次论坛以"溯源中国"为纽带,搭建产销 对接平台,就是要让更多优质农产品特别是东北优质农产品连接八方、触网上云,走向全国。 新华财经哈尔滨8月3日电(记者宫碧莹)8月2日,哈尔滨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聚焦点——由新华网主办的"2025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论坛暨溯源中国产 销对接会"作为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盛大开幕。政府领导、权威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智时代下大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与新 未来。 数智赋能,擘画农业新图景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农业是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大农业正从资源农业、产业 农业向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快速转变、跃升、迭代。杨志明指出,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引擎,吸引人才返乡创业,是开启农业现代化崭新未来的关键钥 匙,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也为城归创业开辟了黄金发展期。 会上,溯源中国·国民营养健康消费品牌赋能行动"龙江行"正式启动。杨志明,农业农村部食品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凤忠,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常委、 副会长傅 ...
农业科技大市场建设工作启动会在京成功举办
南方农村报· 2025-08-01 21:33
2025年8月1日, 农业科技大市场 建设工作启动会 暨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农业科技成 果交流路演在北 京隆重举行。本 次活动由中国农 村技术开发中心 主办,国家农业 科技创新投资联 合体、《中国农 村科技》杂志社 有限公司承办, 旨在全面推进农 业科技大市场建 设工作,促进科 技和产业无缝对 接。 农业科技大市场 建设工作启动会 在京成功举办_ 南方+_南方plus 农业科技大市场 正式启动 共启农业科技成 果转化"新征程" 农业农村部科学 技术司、中国农 村技术开发中 心、科技部新质 生产力促进中 心、工信部火炬 中心相关负责同 志出席活动,来 自金融机构、科 研院校及国家农 高区、科创中 心、农业科技园 区、农业科技领 军企业、新闻媒 体代表现场参 会。农业农村领 域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项目承担单 位、涉农高校院 所、科技企业、 农高区等有关人 员通过线上直播 形式,共同见证 我国农业科技大 市场正式启动。 中国农村技术开 发中心主任孙传 范介绍了建设农 业科技大市场的 背景,提出要打 造一个具有公信 力和权威性 政产学研用金服 要素齐聚 谱写农业科技成 果转化"新篇章" 活动现场举行了 农业科技大市场 启 ...
深圳打造农业硅谷 以科技辐射带动全国农业升级
证券时报· 2025-08-01 01:57
市乡村振兴局:深圳虽缺乏传统农业基础,却能吸引大量农业科研专家,其核心原因在于政府通过政策 创新和资源整合,将深圳打造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一是人才政策与创新生态的吸引力。深圳始 终把人才作为这座城市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强大的生命力。深圳通过"孔雀计划""高层次人才计划"等构建 多层次的人才政策体系,形成了"天下英才聚鹏城"的局面。同时,深圳突破传统科研机构编制限制,建 立灵活的新型研究机构(如深圳农业基因组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专家提供自由探索的科研环 境。 二是国际化科研平台与产业转化优势。深圳汇聚了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深 圳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设了全国重点实验室等48个创新平台,并与国际机构合作(如国际水稻研究 所、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等),构建全球前沿的科研网络。此外,深圳的科技企业(如华为、腾 讯、华大基因(300676))也积极为生物育种、数字农业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成果转化。 证券时报记者:政府引入农业育种专家的初心是什么? 市乡村振兴局:政府引入农业育种专家的战略初衷是突破农业"卡脖子"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保障国 家粮食安全。深圳聚焦生物育种、数字农业等前沿领 ...
若尔盖携牦牛肉等农产品进京推介,与生鲜电商平台等企业形成合作
新京报· 2025-07-31 23:21
据悉,若尔盖县是四川省十大牧业县之一,是全省藏绵羊养殖第一大县。草原畜牧业是若尔盖县的支柱 产业、民生产业,也是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增收的压舱石。若尔盖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总工会主席供 波泽里在现场介绍,牛羊、藏香猪、特色粮油、道地药材、高原果蔬是若尔盖县的五大主导产业。目 前,若尔盖县13个乡镇88个行政村以牦牛藏绵羊为主导产业的村共26个、以藏香猪为主导产业的村共10 个、以特色果蔬为主导产业的村共17个。 新京报讯(记者刘欢)近期,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携多款当地特产美食进京推介,重点 推出区域公用品牌"若尔盖·原选",涵盖的生鲜肉类、乳品、休闲食品等多个品类,具体有藏绵羊、牦 牛肉等产品。同时,当地政府在现场与生鲜电商平台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 此次活动现场展出了多款若尔盖当地特产,具体有"若尔盖·原选"品牌旗下藏绵羊礼盒、牦牛礼盒、牦 牛配方纯牛奶、青稞醇香列巴等,还有青稞饼干、青稞鸡蛋卷等休闲食品。现场设置试吃环节,不少投 资企业人员在现场试吃。活动中,当地政府相关人员与生鲜电商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探索"企 业支持农业"创新模式。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在致辞中指出,"企业支 ...
智慧种植结硕果
经济日报· 2025-07-31 06:20
农业产业的创新,既离不开技术层面和种质资源的创新,也需要发展模式和理念的创新,从而实现农产 品品质提升、产量增加,带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整体优化。无论粮食生产还是果蔬种植,在气候条件和土 地规模等基础要素无法实现重要变化的情况下,传统农业生产都可能会触碰到效益天花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秦安蜜 桃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实践,正是在探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在现代科技持续赋能下,越来越多像秦安蜜桃一样的传统农业将会焕发出新活力,农业新质生产力也将 结出累累硕果。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因此,现代农业对创新要素更加倚重,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推广和新业态、新理念、新 模式的探索实践,有效带动增产增收,增加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特别是像秦安蜜桃这样产业基础、技术 基础和市场基础都相对较好的传统果品产业,既面临果树老化、病虫害多发等自然规律导致的普遍性问 题,也需要积极应对消费需求、市场变化等新情况,在种植结构、生产条件等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秦安蜜桃的转型升级,不仅是在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要素集聚、农业科技支撑、经营机 制完善方面 ...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一碗粮里看“四向”系列报道
河南日报· 2025-07-28 07:29
核心提示 夏粮归仓实不易,秋粮管护正当时。 作为"国人饭碗"的重要担当力量,河南正循着"向科技要粮、向管护要粮、向防控要粮、向市场要 粮"的"四向"路径,全力以赴筑牢粮食安全的坚实屏障。 向科技要粮,智慧农机、良种良法等提高粮食生产质效;向管护要粮,高标准农田建设、社会化服务等 让土地多打粮、打好粮;向防控要粮,防灾减灾、统防统治等守护丰收希望;向市场要粮,维护收购市 场秩序,保障种粮收益,加强现代流通、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促农增收。 一碗中原粮,浓缩"四向"合力。今起,本报特推出《一碗粮里看"四向"》系列报道,聚焦"四向",集中 展现河南上下一心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的拼劲与韧劲。 "你看我这样,像下地的人吗?" 大暑已至。郸城县胡集乡白楼村玉米地绿浪翻滚,一人多高的玉米秆子密密麻麻。种粮大户王雷悠然站 在地头树荫下,没穿胶鞋,没拿锄头,仅靠手机操作。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不断创新的农业智慧护航着中原粮仓的丰收。 科技赋能"慧"种田 商水县张庄镇高标准农田里,田埂被烈日晒得发烫,种粮大户邱守先抚过翠绿挺实的玉米叶片感 慨,"你瞅瞅,长得多精神!" 田垄边,银色的水肥一体机正在运转,邱守先点开手机中的A ...
高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7
安徽是农业大省,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5个粮食净调 出省之一。"十四五"时期以来,安徽将农业科技创新视为金字招牌,以科技为笔,在江淮大地上勾勒出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路径。如今,安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7%,农业生产信息化率为52%,均 居全国前列。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在于科技现代化,这一认知在安徽的发展实践中愈加清晰。"十五五"时期是全面推进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5年,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高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粮作物,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组建联合攻关团队,以提单产、增 效益为主要目标,以科技和绿色双核驱动,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 全链提升绿色食品产业链,培育一批头部企业,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作物生命信息智能感知、智能农机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研发 推广无人机精准施药、AI病虫害识别、智能灌溉等技术,汇聚多模态数据,构建数智化种植技术体 系。 (作者系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安徽农业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发挥好农 ...
一产业链一方案 农行赋能农业科技创新
中国经营报· 2025-07-26 03:11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3] -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将现代新技术、新模式运用到农业中,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新型生产力[3] - 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强调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强化农业科技领域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政策力度[3] 鳗鱼养殖行业现状 - 福建省福清市是中国鳗鱼之乡,鳗鱼年养殖量高达1.5万吨[4] - 鳗鱼养殖对水质、温度要求严格,目前仍无法攻克人工繁殖难题,养殖依赖鱼苗捕捞[4][5] - 鳗鱼苗在海里生长两年被捕捞,再养两到三年达到规格,日本鳗养殖周期约两年半,美洲鳗约三年[6] 天马科技业务与技术 - 天马科技是国家级大型现代渔牧集团化企业,业务涵盖健康食品、安全饲料、智慧养殖、优质种源及国际贸易等全产业链[5] - 公司研发的玻璃鳗配合饲料打破日本、韩国技术垄断,价格从20多万元/吨降至5万元/吨[5] - 采用工厂养殖模式,通过智慧渔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全过程监控与数据分析,拥有76个鳗鱼生态养殖基地,2024年鳗鱼出池量1.58万吨,规模全球第一[6] 金融支持与产业链发展 - 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与天马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信用额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建设[8] - 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支持天马科技联农带农,为1840户水产养殖户授信约5亿元[8] - 截至2025年6月末,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县域贷款余额4529亿元,占全行贷款81%,涉农贷款余额2694.5亿元,占比39%,农户贷款余额944亿元,服务农户超35万户[10] - 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分别新增73.2亿元和195.7亿元,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10]
两部门发文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多举措支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7-25 02:58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策要点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意见》,旨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并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能,重点支持乡村振兴关键领域[1]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措施 粮食安全与农业科技 -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的信贷资源倾斜,深化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金融服务[1] - 聚焦"南繁硅谷"等重大科研平台和核心种源技术攻关项目,提供长周期、低成本研发贷款[1] - 针对农机装备、智慧农业、远洋渔业等领域科技创新企业,建立差异化授信评估体系并提升信用贷款额度[1] - 扩大并购贷款规模,支持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1] 金融帮扶与富民产业 - 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不减,落实差异化金融支持政策[2] - 创新乡村"土特产"融资模式和专属金融产品,推广"一链一策"金融服务模式[2] - 扩大首贷和信用贷款投放,支持小农户自我发展;加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返乡创业主体[2] - 创新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融资增信[2] - 丰富债券、理财等金融产品供给,提升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2] 乡村建设与城乡融合 - 通过投贷联动、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多元化融资方案,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2] - 因地制宜提供债券融资、股权投资、基金信托等综合性服务,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2] 体制机制优化 - 探索农业设施和畜禽活体确权抵押登记制度,扩大抵押融资覆盖面[3] - 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绿色专项金融债券,支持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3]
农林牧渔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把握修复主线,关注底部机会
西南证券· 2025-07-22 12:35
核心观点 - 养殖板块政策调控力度加大,供需格局向好,后周期原料药价格见底反转,集中度提升利好龙头,肉牛行业供给深度出清孕育大周期,智慧农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资金支持筑底增长动能 [4][6] 养殖行业 生猪价格与预期 -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平稳震荡,7月3日生猪均价15.0元/公斤,年初以来下降5.06%,同比下降16.9%,仔猪价格先涨后跌,4月达阶段性高点后回落 [11] - 生猪期货指数年初创历史新低,在现货价格坚挺带动下触底回升 [13] 养殖利润与供给 - 仔猪利润较好带动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保持高位,自繁自养基本盈利,外购仔猪上半年盈亏波动,7月11日转正 [17][20] - 2025年一季度末生猪存栏41731万头,同比增长2.2%,新生仔猪量去年四季度起高于上年同期,预示下半年商品猪出栏量增加,一季度生猪出栏19476万头,增长0.1%,猪牛羊禽肉产量2540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猪肉增长1.2% [24] 养殖成本与屠宰 - 玉米和豆粕价格同比下滑,养殖成本整体下行,规模化和外购仔猪养殖成本分别为13.67元/公斤和14.89元/公斤 [26] - 2025年5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生猪3216万头,环比增长4.5%,同比增长20.6%,1 - 5月合计屠宰1.53亿头,同比增长12.8%,7月3日重点屠宰企业冷冻猪肉库容率为16.67%,冻品库存处于低位 [30] 行业负债与猪价影响 - 行业资产负债率虽较2024年有所改善,但仍处高位,2025Q1为59.6% [31] - 猪价对CPI影响较大,今年以来猪肉项对CPI同比正向拉动,下半年高基数下或对CPI形成拖累,政策提振猪价将改善物价水平 [40] 体重与政策影响 - 5月下旬以来生猪出栏均重持续下降,下半年至明年猪价中枢有望上移 [42] - 中央和农业农村部相关政策视为行业供给侧改革延续,短期猪价反弹与盈利修复或延续,中长期产能去化有望推高行业景气度 [46] 后周期(动物保健) 行业集中度与价格 - 新版GMP促兽用化药行业集中度提升,2023年化药制剂销售前10名企业销售额占比29.05%,较2020年提升5.12% [51] - 兽药原料药价格进入触底回升期,部分产品价格已反转 [54] 宠物动保与投资建议 - 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增长7.5%,宠物医疗领域是第二大领域,预计未来宠物市场稳定增长 [60] - 建议关注瑞普生物、回盛生物、国邦医药 [67] 肉牛行业 行业特性与全球情况 - 肉牛供给调节高度滞后,从配种到出栏需2 - 3年 [70] - 全球牛肉产量集中在美洲和亚洲,中国产量占比12.6%,位居全球第三 [75] 主要国家供需 - 美国牛肉景气上行,2025年产量预计降至1181万吨,产消缺口扩大,价格升至历史高位,带动贸易流重置,对华出口受限 [81] - 巴西活牛存栏预计延续调减,2025年产量预计微降至1175万吨,出口单价筑底回升 [84] 国内情况与投资建议 - 国内肉牛供给出清级别或及2019年猪周期,2025年产量预计降至774万吨,存栏下降,进口调控政策催化,预计牛价反转上行,建议关注相关养殖、屠宰加工及原奶行业标的 [88][92][96] 智慧农业 政策与需求 - 2025年一号文件将“农业新质生产力”列为重点战略,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连续三年超万亿元,2024年达1.4万亿元,水利灌溉需求持续增加 [100] 相关方案与资金 -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5年相关目标,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市场空间大 [102]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 - 2035年)》为农业产业发展定基调,2025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下达,为行业注入动力 [104][10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大禹节水、托普云农 [107] 重点投资标的 牧原股份 - 生猪业务量价齐增,成本控制成效显著,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3.55元、4.47元、5.82元,维持“买入”评级 [109][112] 温氏股份 - 猪鸡双轮驱动,业绩显著改善,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40元、1.63元、1.92元,维持“买入”评级 [113][116] 立华股份 - 生猪黄鸡双轮驱动,养殖主业量利齐增,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2.07元、2.29元、2.75元,维持“买入”评级 [117][120] 巨星农牧 - 成本管控持续优化,业绩显著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57元、2.17元、2.83元,维持“买入”评级 [121][124] 瑞普生物 - 一季度业绩高增,宠物板块布局持续深化,预计2025 - 2027年EPS为0.91、1.08、1.16元,维持“买入”评级 [125][128] 回盛生物 - 原料药业务爆发,规模效应与产品结构优化驱动业绩反转,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77元、1.03元、1.14元,维持“买入”评级 [129][132] 国邦医药 - 业绩稳健增长,动保原料药迎来周期拐点,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88元、2.24元、2.53元,维持“买入”评级 [133][136] 大禹节水 - 水利基建政策东风劲吹,领跑智慧水利新征程,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19元、0.25元、0.3元,维持“买入”评级 [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