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仓

搜索文档
客户自己想加仓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01 21:28
银行股表现分析 - A股下半年开门红,银行股大涨1.5%,季末领跌主因特定机构调表兑现利润需求,季初出现反弹[1] - 港股银行LOF开盘10分钟上涨超1%,预示港股银行股次日上涨,A股银行股跟随港股走势上行[3] - 建行A股创历史新高涨近3%,中行涨幅仅0.5%,分化源于南下资金加仓差异[3] 南下资金动向 - 6月南下净买入建行港股120亿港元(占比15%),美团125亿港元居首,农行工行分别30亿/14亿,中行净卖出30亿[4][6] - 建行6月股价涨12.5%,中行表现垫底,净买入规模与涨幅正相关[5][7] - 资金结构化加仓港股四大行趋势下,被加仓标的A股跑赢概率更高[7] 银行股分化驱动因素 - 财爸定向增资导致部分银行股息率/EPS吸引力下降[8] - 险资银保协同需求增强,低利率分红险销售加大银行渠道合作重要性[8] - 低利率环境与保险资产负债倒挂倒逼监管宽松,险资配置需求长期存在[8] 市场情绪与配置建议 - 融资盘单日加仓106亿,为3月以来首次连续5日加仓,散户情绪升温[14] - 理财经理需关注客户持仓基金健诊,替换不适宜产品[15] - 高风险偏好客户应分散配置,避免梭哈单一赛道,宽基指数优于行业基金[16][17] - 固收+产品年初至今表现稳健,适合当前配置[18][22] 固收+市场动态 - 2025年为固收+大年,腾讯理财通"大家盈"专区精选稳健型产品,如大成景尚回撤低于1%[22][23] - 美元指数大跌、存款利率破1%等事件影响债市,固收+产品年内体验较优[22]
292股获杠杆资金大手笔加仓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09:47
市场整体表现 - 6月27日沪指下跌0.70%,市场两融余额为18394.3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40亿元 [1] - 沪市两融余额9299.8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3.52亿元,深市两融余额9036.7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19亿元,北交所两融余额57.7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51.82万元 [1] 行业融资变动 - 融资余额增加的行业有11个,银行行业融资余额增加30.44亿元,汽车行业增加7.65亿元,非银金融行业增加7.47亿元 [1] - 融资余额出现增长的股票有1700只,占比46.18%,其中292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5% [1] 个股融资增幅 - 安凯客车融资余额增幅最大,达85.57%,最新融资余额3.04亿元,股价当日上涨9.93% [1] - 丰安股份融资余额增幅82.00%,派特尔融资余额增幅76.68% [1] - 融资余额增幅前20只个股平均上涨0.41%,涨幅居前的有爱建集团(10.02%)、安凯客车(9.93%)、景旺电子(8.31%) [2][3] 个股融资降幅 - 有1981股融资余额下降,其中248只降幅超过5% [4] - 雷特科技融资余额降幅最大,达50.34%,最新融资余额596.81万元 [4] - 宏海科技融资余额下降27.82%,宏裕包材融资余额下降27.42% [4] - 融资余额降幅前20只个股中,恒宇信通当日上涨20.00%,华人健康上涨19.97% [5][6] 个股行业分布 - 融资余额增幅前20只个股中,汽车行业占比最高,包括安凯客车、派特尔、捷众科技等 [3] - 融资余额降幅前20只个股中,机械设备、汽车、电力设备行业占比较多 [5][6]
估值体系重塑,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 2025年保险中期策略
2025-06-26 23: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保险行业 - **公司**:平安、人保寿险、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太平、阳光保险、友邦保险、众安在线、泰康保险、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增长**:2025 年第一季度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普遍双位数或正增长,得益于“以价补量”策略使新业务价值率提升,如多数公司下调定价利率 50 个基点,平安和人保寿险拉长缴费期限;预计二季度因价值率持续提升保持较高增长,部分公司增速或超一季度[1][2] 2. **分红险转型成趋势**:2025 年起寿险公司加大分红年金和分红增额终身寿险销售,设定风险保障型产品最低销售比例,部分渠道全销分红险;因风险渠道培训、客户和代理人接受度需时间,转型进程各公司有差异;三季度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分红险占比将提升[1][2] 3. **银保渠道集中度提升**:2025 年一季度银保渠道增速显著,头部险企银保渠道保费增速超 100%,代理人渠道低迷;“报行合一”政策使大小公司费用投放差异缩小,“1 + 3”网点合作限制放开,大公司资源投入和战略合作优势凸显,银行倾向与大公司合作,推动头部公司市场份额提升[1][3] 4. **银保渠道保费变化**:2025 年一季度行业银保渠道新单规模保费同比降约 20%,期缴保费同比降 3%,但头部公司保费增速快,行业集中度提升[4] 5. **负债成本有望下降**:2024 年新单保费收入因“报行合一”和预定利率下调下降,但有效业务价值的保单利润率平稳或微升,因新进保费含 3.0%和 3.5%预定利率续期保单;预计 2026 年迎来存量负债成本下降拐点[1][6] 6. **保险公司加仓权益资产**:低利率环境使保险公司加仓权益资产诉求强烈,需维持净投资收益率和平补综合投资收益;监管放松限制,如股票风险因子打九折等,分红险占比提升也支持配置;2025 年一季度险资股票投资配置近 4000 亿元[1][7][8] 7. **险资举牌偏好高股息**:2025 年险资举牌节奏加快,已披露 16 次举牌公告;偏好高股息个股,银行股最受青睐,如平安多次举牌邮储银行等,2025 年增持大型银行港股近 600 亿港元,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等高股息行业也受关注[1][10] 8. **新准则下净资产估值变化**:新准则下保险公司净资产被低估,以市净率等于 1 估值不合理;现行准则下保险公司除计提履约现金流,还计提首日利得,新保单初期不直接贡献利润和净资产,合同服务边际是未来利润贴现,逐年摊销释放为利润沉淀至净资产;中国平安等公司 CSM 累计规模大,是未来核心利润重要来源[1][11] 9. **市场对传统 P/EV 估值信任度下降**:EV 计算中“调整后净资产”与市场利率联动性差,负债评估利率由公司自主调整且偏高;有效业务价值投资收益假设 4%,市场认为难实现[15] 10. **新估值体系更合理**:采用归母净资产加调整后 CSM 的估值体系更合理,因净资产能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化,CSM 更保守且与市场利率联动敏感;对 CSM 调整,如用 0.85 税率折扣和七折折扣[17] 11. **保险股关注度提升**:公募新规出台后,市场对保险股关注度显著提升,源于长期低配,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平安等公司被低配程度高,估值低[20] 12. **保险股隐含投资收益假设低**:从 PEV 框架看,当前保险股隐含投资收益假设普遍低,A股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约 3%,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低于 2.5%,港股公司普遍低于 2%,部分低于 1.5%,保险公司估值持续低估[21][22] 13. **利率下行影响及上涨空间**:利率快速下行使市场担忧利差损,对保险公司估值大幅折价;若投资收益率恢复至 3.5%,A股中国平安等有上涨空间,港股公司上涨空间更大[22] 14. **保险行业长期基本面**:保险行业长期基本面偏左侧,驱动因素是配置资金长期视角;负债成本去年提升,今年预计微升或平稳,明年有望下降;头部公司利差厚,未来几年利差绝对额预计平稳[23] 15. **保险产品销售端情况**:销售端处于产品转型期,从刚性兑付保本产品向浮动收益产品转变,单一渠道销售低迷,预计销售队伍适应和培育客户后整体销售恢复;线上渠道表现突出,市占率大幅提升且趋势将延续[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扩大**: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扩至 2220 亿元,新华和国寿 500 亿元基金基本投资完并申请后续投资,其他公司积极申请额度,预计 2025 年内超 1700 亿元资金落地投资,投资有偿付能力因子打七折等优惠政策[9] 2. **2025 年险资投资收益及利润预期**:2025 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市场结构性行情使各公司投资表现分化,二季度债市和 A 股优于去年同期,港股略弱;预计二季度单季度利润平稳,高增长可能性小,利润增长基数压力不大,主要压力在三季度[10] 3. **利率对净资产影响及平稳性因素**:新准则下净资产更灵敏反映资产负债受利率影响,利率下降准备金增提冲击净资产,准备金评估曲线更灵敏;保险公司配置长债可对冲部分影响,保单中 VFA 模型占比高有助于平滑净资产波动;2023 - 2025 年一季度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超 100 个基点,除新华保险外上市公司归母净资产正增长[12] 4. **不同公司利率下降影响程度**:利率进一步下降 50 个基点,考虑税后影响,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净资产影响小,中国人寿约 -10%,泰康保险约 -8%,新华保险影响更大[14] 5. **CSM 与 VIF 计算差异**:CSM 是保单未来现金流贴现值,未考虑准备金提转差,以保单生效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加溢价折现,隐含债权投资收益,不考虑税收和资本成本;VIF 是业务未来可分配利润现值,计算含 4%投资收益假设和准备金提转差,考虑税收和资本成本[15][16] 6. **基于新估值体系的 P/B 估值**:A股市场中,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 P/B 估值与调整后 CSM 指标接近或高于 1,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约 0.7 倍;港股市场中,中国人寿等公司该指标有不同数值,新华保险净资产近年折损大[17] 7. **保险公司潜在上涨空间**:若 P/B 估值与调整后 CSM 指标等于 1 为合理估值上限,A股中国平安有 30%上涨空间,港股公司整体上涨空间大,中国太平超 200%[18] 8. **保险公司合理 P/B 估值区间**:保险公司整体 P/B 估值应在 1.5 至 2 倍之间,而非简单 P/B 等于 1[19] 9. **保险行业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保险行业长期配置价值;推荐中国太平,头部寿险公司如中国平安 A/H 等;财险板块关注众安在线调整后布局机会,传统财险业务板块逢低配置[25]
334股获杠杆资金大手笔加仓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09:48
市场整体表现 - 6月24日沪指上涨1.15%,市场两融余额为18220.0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1.05亿元 [1] - 沪市两融余额9228.5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73亿元,深市两融余额8936.8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6.29亿元,北交所两融余额54.7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70.68万元 [1] 行业融资变动 - 融资余额增加的行业有20个,电力设备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达13.17亿元,其次是电子和计算机行业,分别增加11.53亿元和6.68亿元 [1] - 融资余额出现增长的股票有1936只,占比52.61%,其中334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5% [1] 个股融资增幅 - 融资余额增幅最大的是花溪科技,增幅达59.51%,最新融资余额271.38万元,但股价当日下跌13.47% [1] - 特瑞斯和铁拓机械融资余额增幅分别为54.87%和49.68% [1] - 融资余额增幅前20只个股平均上涨2.58%,涨幅居前的有铁拓机械、博硕科技、天宏锂电,涨幅分别为11.19%、10.41%、6.91% [2] - 跌幅居前的有花溪科技、海科新源、特瑞斯,跌幅分别为13.47%、4.16%、1.38% [2] 个股融资降幅 - 有1744股融资余额出现下降,其中223只融资余额降幅超过5% [3] - 驰诚股份融资余额降幅最大,达87.79%,最新融资余额350.09万元 [3] - 雷特科技和成电光信融资余额分别下降62.26%和46.12% [3] - 融资余额降幅前20只个股中,新锦动力当日跌幅最大,达15.12% [5]
293股获杠杆资金大手笔加仓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09:30
6月23日沪指上涨0.65%,市场两融余额为18169.0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4.20亿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6月23日,沪市两融余额9213.7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1.51亿元; 深市两融余额8900.5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1.66亿元;北交所两融余额54.6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 加1.02亿元;深沪北两融余额合计18169.0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4.20亿元。 融资余额降幅前20只个股 | 代码 | 简称 | 最新融资余额(万 | 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减 | 当日涨跌幅(%) | 所属行业 | | --- | --- | --- | --- | --- | --- | | | | 元) | (%) | | | | 873690 | 捷众科 | 466.75 | -41.05 | 1.46 | 汽车 | | | 技 | | | | | | 001395 | 亚联机 | 6983.40 | -30.34 | -1.86 | 机械设备 | | | 械 | | | | | | 873726 | 卓兆点 | 702.08 | -29.52 | 4.19 | 机械设备 | | | ...
和讯投顾刘彦军:下周确认低点,重点看这两个关键的逻辑
和讯财经· 2025-06-21 11:23
市场分析 - 深成指创出新低点但成交量出现10日最低量 表明下跌筹码已无法继续砸出 主力进一步打压意义不大 [1] - 深成指面临9925点缺口回补 60分钟和30分钟RSI指标进入超买区 预计下周初将出现向上反扑动作 [2] - 上证50指数出现低开高走阳线 盘中最高点吞没前阴线 显示转强信号 企稳2685点代表回调结束 [2] 交易策略 - 建议将仓位提升至80% 加仓点位在3000354点~3340点区间 若指数进入该区域可增至8成仓位 [2] - 当前阶段无需等待底部确认信号 应采取相对激进策略 避免错过主升行情 [3] - 重点关注深成指与上证50的联动效应 结合资金流判断市场整体逻辑 [1] 板块机会 - 深成指超跌反弹将带动题材股和小盘股机会 [2] - 上证50指数企稳后可能引领市场整体回暖 [2]
和讯投顾刘彦军:加仓机会来了?
和讯财经· 2025-06-19 19:44
市场走势分析 - 30分钟级别完成ABC下跌结构 市场将迎来下降型反弹机会 [1] - 大盘下跌后可能出现向上型反弹 当前不必恐慌 [1] - 市场加仓机会可能出现在向上突破或向下跌破两种情况 当前属于急跌 [2] 关键点位判断 - 当前支撑位区间为3354点~3340点 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2] - 证券板块下方支撑位为1512点和60线支撑位 若证券不砸盘可能出现止跌信号 [2] 操作建议 - 当前市场结构显示是加仓机会 [1][2] - 预计明天个股可能出现反抽和修平反弹 [2]
最新筹码集中股曝光!
证券时报· 2025-06-13 10:56
市场表现 - 石油、贵金属板块涨幅居前,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大涨,通源石油"20cm"涨停,贝肯能源、准油股份涨停,科力股份、潜能恒信涨超10% [1] - 贵金属板块大涨,西部黄金早盘触及涨停,晓程科技、恒邦股份、四川黄金等涨超5% [2] - 港口航运板块走强,凤凰航运、国航远洋、中远海能、招商轮船等涨幅居前 [3] 股东户数变化 - 435只个股公布股东户数,184只股东户数下降,其中8只降幅超一成 [4] - 山水比德股东户数降幅最多,最新为4744户,较5月31日下降22% [4] - 东山精密股东户数下降17.81%,最新为79831户 [4] 融资净买入 - 市场融资余额连续4个交易日增加,6月12日增加23.88亿元至1.81万亿元 [6] - 31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5000万元,江淮汽车净买入4.65亿元居首 [6] - 贵州茅台、天风证券融资净买入分别为3.12亿元、1.75亿元 [6] - 有色金属、医药生物、汽车行业融资净买入较为集中,分别有5只、5只、4只个股上榜 [6] 机构调研 - 近两日86家公司公告机构调研记录,24家获10家及以上机构扎堆调研 [8] - 天孚通信获112家机构调研,关注1.6T光引擎产品出货进度及毛利率 [8] - 华曙高科获53家机构调研 [8]
445股获杠杆资金大手笔加仓
证券时报网· 2025-06-10 09:31
市场整体表现 - 6月9日沪指上涨0.43%,市场两融余额为18161.2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5.31亿元 [1] - 沪市两融余额9200.8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2.18亿元;深市两融余额8904.6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1.45亿元;北交所两融余额55.7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67亿元 [1] 行业融资变动 - 融资余额增加的行业有26个,计算机行业增加最多,达12.99亿元;其次为有色金属(9.11亿元)和电子行业(7.30亿元) [1] - 融资余额增幅前20个股平均上涨5.93%,涨幅居前的包括星昊医药(27.29%)、九菱科技(18.77%)、中超控股(10.05%) [2] 个股融资增幅 - 晟楠科技融资余额增幅最大,达77.30%,最新融资余额1915.66万元,股价上涨2.98% [1][3] - 恒合股份融资余额增幅59.63%,爱科赛博增幅54.69%,分别属于环保和电力设备行业 [1][3] - 融资余额增幅前20个股中,医药生物行业占比显著,如星昊医药(41.40%)、诺思兰德(44.64%) [3] 个股融资降幅 - 中裕科技融资余额降幅最大,达35.07%,最新融资余额813.81万元 [4][5] - 中设咨询融资余额降幅24.66%,德福科技降幅23.53%,分别属于建筑装饰和电力设备行业 [5] - 融资余额降幅前20个股中,国防军工行业如国睿科技(-18.22%)、航天南湖(-13.41%)表现突出 [6]
263股获杠杆资金大手笔加仓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09:51
市场整体表现 - 6月4日沪指上涨0.42%,市场两融余额为18069.0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4.16亿元 [1] - 沪市两融余额9159.1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1.45亿元,深市两融余额8856.2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95亿元,北交所两融余额53.7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0.24亿元 [1] 行业融资变化 - 融资余额增加的行业有22个,医药生物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达9.23亿元,计算机和机械设备行业分别增加4.68亿元和4.14亿元 [1] - 融资余额增幅前20只个股平均上涨3.69%,涨幅居前的有奥雅股份(20.00%)、浩欧博(13.15%)、桂林三金(10.02%),跌幅居前的有霍普股份(-10.81%)、汉邦科技(-2.82%)、C古麒(-2.65%) [2][3] 个股融资增幅 - 融资余额增幅最大的是中设咨询,最新融资余额224.22万元,增幅达127.96%,股价上涨5.45% [1] - 乐山电力融资余额增幅48.48%,桂林三金增幅40.13%,中科金财增幅36.90% [1][3] - 融资余额增幅前20只个股中,医药生物行业占比显著,包括桂林三金、汉邦科技、浩欧博等 [3] 个股融资降幅 - 恒合股份融资余额降幅最大,达76.27%,最新融资余额55.57万元 [4][5] - 汉维科技融资余额下降40.34%,无锡鼎邦下降29.98%,柏星龙下降28.61% [5] - 融资余额降幅前20只个股中,医药生物行业占比突出,包括峆一药业、智翔金泰、鹿得医疗等 [5][6] 行业分布特点 - 融资余额增幅显著的行业包括医药生物、计算机、机械设备,降幅显著的行业包括环保、基础化工、轻工制造 [1][5] - 医药生物行业在融资余额增幅和降幅榜单中均占据重要位置,显示行业内部资金分化明显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