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副行长陆磊:运用数字人民币探索跨境支付新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2:19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的跨境支付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与香港的跨境支付合作,探索运用金融科技创新手段推进互联互通,具体措施包括拓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在港业务、推进两地快速支付系统互联合作、深化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 [1] - 中国人民银行将运用数字人民币探索跨境支付新方案,其提出的“无损”“合规”和“互通”三原则已成为法定数字货币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原则 [1] 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布局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于2025年9月24日在上海正式运营,推出三大业务平台: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 [2]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在北京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2] - 上海的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负责建设运营跨境和区块链基础设施,推进与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2] - 北京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负责建设运行央行端数字人民币系统等核心基础设施,协调市场机构共建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3] 跨境支付合作模式与平台应用 - 中国人民银行将推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合作,基于央行合约、平等治理和区块链架构,连接各经济体支付系统和法定数字货币系统,实现多币种的秒级直通式跨境支付 [5] - 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以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平台为依托的双边合作模式,灵活支持与各货币当局系统跨境互联互通,目前已实现该平台与香港“转数快”系统的联通,使数字人民币服务覆盖香港居民 [5]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和“数字资产平台”,通过平台联动在同质监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资产数字化创新,提升价值流转效率与透明度 [5]
深圳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近3000万个 多个运用场景创新落地
贝壳财经· 2025-10-24 20:16
数字人民币在深圳的推广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地区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近3000万个,较年初增加近150万个 [1] - 累计商户(门店数)超过200万个,累计流通业务金额近1800亿元,较年初增加近400亿元 [1] 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 - 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落地深圳市首笔数字人民币车险实名支付业务,实现全链条贯通 [1] - 农业银行成为首家在深圳市建筑业实名制管理平台上线数字人民币发薪业务的运营机构,实现工资从总承包单位账户直接拨付至劳务人员个人数字钱包 [1] -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打通贷款-数字人民币-供应链采购闭环,为企业制定经营快贷融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方案,实现贷款资金专款专用 [1]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累计为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数字人民币普惠贷款超2000万元 [1] 预付式经营管理应用 - 深圳首创数币商圈集中预付和商业保险+数字人民币+平台监管的预付式经营管理服务模式 [2] - 预付式经营管理签约商家近5000家,服务客户数超250万人次,管理资金近47亿元 [2] 跨境领域应用探索 - 深圳地区积极探索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在跨境领域的适用性,鼓励更多银企参与 [2]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累计开展业务金额超100亿元,应用场景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项下资金池、供应链和大宗商品交易 [2] - 应用企业类型包括外资、国有和私营企业,应用区域覆盖前海、河套等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示范区域 [2]
从“美元潮汐”到“人民币暖流”:中国金融强国建设的“五把钥匙”
国际金融报· 2025-09-29 18:45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金融治理正经历百年变局,金融强国的标准从掌握主权货币转向提供安全、低成本、普惠的跨境支付方案 [1] - 通过“五把钥匙”战略,即贸易场景双向奔赴、债券市场引水筑池、离岸金融在岸监管、资本流动智能红绿灯、规则制定结伴成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从“潮汐”变为“暖流” [2][4][6][8][10] - 未来金融格局并非人民币取代美元,而是走向多元共治,人民币目标成为亚洲、非洲的区域主导货币 [12][13] 贸易场景“双向奔赴” - 核心逻辑为优先实现区域主导,通过便利化与激励让企业愿意使用人民币结算 [2] - 计划在2025年底前与东盟十国100%互开本币结算账户,实现数字人民币与越南盾、印尼盾、泰铢的“T+0”直兑 [2] - 在印尼,人民币在对华贸易结算占比从6%升至19%,而印度对东盟结算占比仅为4.2%,凸显数字工具优势 [2] - 为中小企业提供极简工具,在“浙里办”等平台上线小程序,将结算流程从3天缩短至2分钟 [2] - 义乌案例显示,一笔3.2万美元的出口采用人民币结算后,省去1.2%汇兑损失(约2760元)及45美元手续费,资金周转效率提升300% [2] - 财政提供“小奖补”,对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中小微企业按收汇额0.3%奖励,单企年上限100万元,预计年支出120亿元可带动2万亿元贸易“去美元化” [3] 债券市场“引水筑池” - 核心逻辑是解决外资“能赚钱、能避险、能流动”三大痛点,将债券市场打造成人民币资产蓄水池 [4] - 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银行间债券市场外资做市商从46家扩至100家,并减免国债期货增值税(6%→0)以降低交易成本 [4] - 2024年10月,汇丰中国成为首家外资国债期货做市商,10年期国债期货价差缩至0.25基点,首月成交380亿元 [4] - 2025年1月推出10年期国债期权,首日成交460亿元,境外参与度达12%,填补亚洲长期利率对冲空白 [5] - 2024年12月推出“绿色债券CDS”,国开行与法兴银行达成首单,覆盖10亿元绿债,帮助外资对冲信用风险 [5] - 推动绿色标准国际输出,国开行2024年12月在卢森堡发行15亿元“中欧共同目录”绿债,利率2.28%,获欧洲央行3.5亿元认购 [5] 离岸金融“在岸监管” - 核心逻辑是将离岸市场作为可控开放试验田,关键在账户整合、数据穿透与跨境联动 [6] - 在上海推出整合FTN、OSA、NRA三类账户的一体化自由贸易账户(NOA),单笔额度上限5000万元,免逐笔审批,手续费降至0.05%,较传统OSA低60% [6] - 强化香港“超级联络人”角色,计划2026年实现离岸债互认5000亿元,沪港交易所联合发布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作为亚洲定价基准 [6] - 2024年9月财政部在港增发30亿元5年期国债,利率2.45%,认购倍数3.8,东南亚主权基金占45% [6] - 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开户、资金、贸易、纳税“四流合一”上链,并与100国金融情报机构实时数据交换 [7] - 上海自贸区与新加坡金管局完成首笔跨境提单数据上链,99.7%字段实现秒级核验,可疑交易识别时间从2天缩短至15分钟 [7] 资本流动“智能红绿灯” - 核心逻辑是精准调控资本流动,区分短期热钱与长期冷钱,实施差异化管理 [8] - 设立“跨境人民币交易调节费”机制:净流入超均值2倍部分征0.1%,净流出超2倍部分补0.05%,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免征 [8] - 2024年7月外资净流入1421亿元(超均值2.3倍)触发调节费,次日回落至580亿元,有效减少市场冲击 [8] - 央行“星链”系统接入20类大数据,训练12种异常识别模型进行AI预警 [8] - 2024年11月系统发现某房企拟通过14层离岸SPV汇出8亿美元,10分钟内预警并成功叫停 [8] - 对境外负债率超80%的企业,新增外债的20%强制购买“外汇风险准备金”并冻结至到期,某房企发5亿美元债后负债率从85%降至68% [9] 规则制定“结伴成群” - 核心逻辑是联合新兴市场、争取中间力量、对接国际标准,将中国提案变为国际方案 [10] - 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数字人民币与香港e-HKD、阿联酋m-AED、泰铢的“四方互通”,并发布《跨境CBDC合规指引》 [10] - 2024年9月“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完成首笔跨洲结算:阿联酋向中国石化出售价值1.2亿元原油,全程耗时10秒,成本仅0.6美元(传统路径约520美元) [10] - 联合巴西、印度、南非提出“IMF份额新公式”,力争2030年前人民币SDR权重从12.28%升至15% [10] - 2024年10月金砖提案获阿根廷、埃及等支持,形成“11国改革同盟”,将“金砖共识”扩展为“新兴共识” [10] - 在金砖新开发银行设立“1000亿元人民币流动性互助安排”,利率较IMF低100基点(3.5% vs 4.5%),无政治附加条件 [11] - 2024年12月向埃及提供50亿元人民币贷款,助其偿还7亿美元债,成为首个“无附加条件”的紧急贷款 [11]
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
证券日报· 2025-09-16 00:08
政策动向 - 国家网信办发布征求意见稿,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开展跨境支付[1] - 五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广州南沙推动跨境支付服务便利化,稳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3] - 四部门联合印发的上海行动方案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创新特色场景[3] 行业实践与案例 - 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联动新加坡分行,成功办理重庆首笔中新数字人民币双边跨境结算业务[1] -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为某大型跨国集团办理6.37亿元跨境人民币汇款,落地深圳市首笔跨境资金池资本项下多边央行货币桥跨境结算业务[1] - 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为某进出口公司成功办理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1] 战略意义与优势 - 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具有高效、安全和低成本等优势,能有效提升企业跨境结算效率,降低支付成本[2] - 布局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是技术筑基、制度破壁、场景赋能三位一体的战略突围,未来将从试点迈向常态化[4] - 有助于拓宽跨境资金清算渠道,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积极意义[2] 金融机构角色与机遇 - 银行作为直接参与者,负责将央行数字货币技术转化为实际跨境支付场景,并通过优化流程降低企业操作门槛[2] - 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开展跨境支付是战略机遇,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3] - 金融机构应主动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统筹推进跨境数字金融业务的机制建设[3]
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亮点频现
经济网· 2025-09-04 10:31
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 - 央行及各地分支机构上半年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和跨境支付场景丰富 下半年部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和深化跨境应用 [1][2] - 数字人民币试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景拓展转向深度应用与生态构建新阶段 聚焦跨境支付、产业互联网、政务民生等重点领域 [2] 地区试点表现 - 江苏省苏州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3104.63万个、对公钱包104.11万个 受理商户门店71.46万户 上半年交易金额2.15万亿元同比增长67.07% 流通余额77.3亿元占全国30% 累计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占全国70% [3] - 江苏省南京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575.6万个、对公钱包31.8万个 支持数币支付线下商户近18万户 [4] - 广东省累计开立个人钱包4490万个 流通3.82亿笔、1576亿元 落地支持商户620万户 消费笔数位居全国第一 [5] 跨境支付应用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上海银行落地货币桥跨境汇款服务 深圳分行货币桥业务累计交易金额达49.62亿元 [6] - 杭州银行落地多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覆盖个人跨境汇款、旅行社团费、企业技术服务费等场景 [6] - 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办理3000万港元港股派息支付业务 为新疆首笔港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6] - 深圳市罗湖区完成单笔6800万元跨境贸易货款结算 实现实时到账 苏州货币桥交易累计38笔、金额43824万元较去年增长超40倍 [7] 场景创新与政策支持 - 重庆市累计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超过1亿元 覆盖商圈、交通、文旅等20余个领域 [7] - 上海支持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探索创新特色场景 [9] - 山东省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推动惠民政策资金更多采取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 [9][10]
苏、粤领跑!数字人民币试点迈入新阶段
券商中国· 2025-09-04 09:57
数字人民币发展现状 - 数字人民币正快速融入中国经济各领域 包括日常消费 跨境贸易 智能合约和政务金融等 提升交易效率并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1] - 央行多家分支机构及多地政府将数字人民币试点与应用拓展列为2025年下半年重点方向 推动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深度应用与生态构建新阶段[1] 区域试点进展 - 江苏省苏州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3104.63万个 对公钱包104.11万个 受理商户门店达71.46万户 上半年交易金额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67.07%[2] - 苏州市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77.3亿元 占全国总量30% 累计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 占全国70%[2] - 江苏省数字金融产业生态集聚62家数字金融实验室和845家数字金融生态圈企业 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苏州分中心计划年内成立[2] - 南京市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575.6万个 对公钱包31.8万个 支持数币支付线下商户近18万户[3] - 广东省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4490万个 流通3.82亿笔 金额1576亿元 落地支持商户620万户 消费笔数位居全国第一[3] 跨境支付创新应用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上海银行落地货币桥跨境汇款服务 成为上海地区数字人民币2.5层合作机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应用首单[4]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货币桥业务累计交易金额达49.62亿元[4] - 杭州银行落地多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覆盖个人跨境汇款 旅行社团费和企业技术服务费等多种服务贸易场景[4] - 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为新疆港股上市公司办理3000万港元股息支付 是新疆首笔港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4] - 深圳市罗湖区联合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完成单笔6800万元跨境贸易货款结算 实现实时到账[5] - 苏州市上半年货币桥交易累计38笔 金额43824万元 较去年全年增长超40倍[5] 场景应用与政策支持 - 重庆市累计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超过1亿元 覆盖商圈 交通和文旅等20余个领域[5]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要求稳步拓展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 重庆市分行提出深化试点建设 无锡市分行加大应用集聚区建设力度[6] - 上海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探索创新特色场景[7] - 山东省政府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推动惠民政策资金更多采取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7]
从“场景拓宽”迈向“场景深耕” 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亮点频现
搜狐财经· 2025-09-04 05:26
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 - 央行及各地分支机构将数字人民币试点与应用拓展列为2025年下半年重点方向 强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和深化跨境支付[1][2] - 多地政府出台金融领域实施方案 数字人民币创新与部署成为重点之一 包括上海、浙江、山东等地积极推动场景拓展和技术创新[7][8] 区域试点成果 - 江苏省苏州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3104.63万个、对公钱包104.11万个 受理商户门店达71.46万户 上半年交易金额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67.07%[3] - 截至7月末苏州市数字人民币余额77.3亿元 占全国总量30% 累计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 占全国70%[3] - 南京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575.6万个、对公钱包31.8万个 支持数币支付线下商户近18万户[4] - 广东省累计开立个人钱包4490万个 流通3.82亿笔、1576亿元 落地商户620万户 消费笔数全国第一[4] 跨境支付应用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货币桥业务累计交易金额达49.62亿元[5] - 深圳市罗湖区完成单笔6800万元跨境贸易货款结算 实现实时到账[6] - 苏州市货币桥交易累计38笔、金额43824万元 较去年全年增长超40倍[6] - 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办理3000万港元港股派息支付业务 杭州银行覆盖多种服务贸易场景[5] 场景创新与生态建设 - 数字人民币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深度应用与生态构建新阶段 聚焦跨境支付、产业互联网、政务民生等领域[2] - 苏州市集聚62家数字金融实验室及845家生态圈企业 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分中心计划年内成立[3] - 重庆市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超1亿元 覆盖20余个领域[6] - 山东省推行换新补贴"一件事"改革 推动惠民资金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8]
从“场景拓宽”迈向“场景深耕”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亮点频现
证券时报· 2025-09-04 02:24
核心观点 - 数字人民币正加速融入中国经济 在支付体系重构 交易效率提升和实体经济赋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试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景拓展转向深度应用与生态构建新阶段 重点聚焦跨境支付 产业互联网和政务民生等领域 [1] 试点省市表现 - 江苏省苏州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3104.63万个 对公钱包104.11万个 受理商户门店71.46万户 上半年交易金额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67.07% 流通中余额77.3亿元占全国总量30% 累计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占全国70% [2] - 江苏省南京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575.6万个 对公钱包31.8万个 支持数币支付线下商户近18万户 [3] - 广东省累计开立个人钱包4490万个 流通3.82亿笔 金额1576亿元 落地支持商户620万户 消费笔数位居全国第一 [3] 跨境支付创新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上海银行落地货币桥跨境汇款服务 成为上海地区数字人民币2.5层合作机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应用首单 [4]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货币桥业务累计交易金额达49.62亿元 [4] - 杭州银行落地多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覆盖个人跨境汇款 旅行社团费和企业技术服务费等多种场景 [4] - 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平台办理3000万港元港股派息支付业务 [5] - 深圳市罗湖区完成单笔6800万元跨境贸易货款结算 实现实时到账 [5] - 苏州市货币桥交易累计38笔 金额43824万元 较去年全年增长超40倍 [5] 政策支持与生态建设 - 央行分支机构将深化试点建设和丰富应用场景作为2025年下半年工作重点 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跨境应用和加大应用集聚区建设力度 [6] - 上海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探索创新特色场景 支持外汇交易中心提供外汇流动性管理及兑换服务 [7] - 山东省推行换新补贴改革 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推动惠民政策资金更多采取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 [7] 产业生态与经济效益 - 苏州市数字金融产业生态集聚62家数字金融实验室等创新载体 845家数字金融生态圈企业 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苏州分中心计划年内成立 [2] - 重庆市累计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超过1亿元 覆盖商圈 交通和文旅等20余个领域 [5]
疆内首笔港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8-18 16:48
核心业务动态 - 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平台完成首笔3000万港币港股派息支付业务 为新疆港股上市公司向香港股东支付股息 [1] - 该业务是新疆落地的首笔港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进一步丰富新疆数字货币跨境应用场景 [1] 平台技术优势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平台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 泰国中央银行 阿联酋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建设 [1] - 平台支持多币种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 具有到账快 成本低 更安全的显著优势 [1] 服务体系建设 - 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于去年4月组建数字货币桥专项服务团队 精准对接目标客户并定制专项服务方案 [1] - 服务团队构建覆盖业务全流程的服务体系 通过三个月专业对接实现境内外机构高效协同 [1] 战略发展定位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是服务实体经济 助力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2] - 公司将加大跨境金融资源投入 挖掘数字货币桥应用潜力并拓展多元业务场景 [2] - 通过数字金融创新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高效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务 助力跨境贸易发展 [2]
管涛:稳定币在货币体系中将扮演何种角色仍待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7-24 20:57
稳定币监管与发展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天才法案》将稳定币纳入监管 鼓励和规范私人发行数字货币 [1] - 稳定币基于区块链技术重塑支付体系 缩短跨境支付链条 改善支付体验 [1]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稳定币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测试中未达标 未来角色尚不明朗 [1]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进展 - 数字人民币已扩展至17省市26个试点地区 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 8亿个 交易金额达7 3万亿 [2] - 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扩充至10家 采用区块链技术简化跨境支付环节 [2] - 中国是"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创始成员 项目已结束沙盒测试并投入运营 [2] 第三方支付发展 - 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试点自2013年开启 已实现7*24小时快速到账 [2] - 第三方支付技术路径多样 可快速切换至区块链技术以提升效率 [3] - "跨境支付通"上线 实现内地与香港支付系统直连 提高汇款效率并降低成本 [4] 跨境支付创新方向 - 对稳定币支付工具持开放态度 鼓励私人部门参与跨境支付场景以推动竞争和创新 [4] - 不神话稳定币 聚焦具体问题 保持数字货币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定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