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友好
搜索文档
年订单破10万、加价千元仍爆满,年轻人带“毛孩子”出游成风口
36氪· 2025-10-09 07:58
宠物友好旅游市场趋势 - 宠物友好民宿及酒店搜索和预订量显著增长,飞猪平台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在2025年一季度环比增长约60%,途家平台预订量同比增长四成 [3] - 节假日期间宠物友好需求激增,今年五一期间去哪儿平台酒店搜索量增长1.5倍,预订量同比增长30% [3] - 莫干山地区超过50%的民宿(超400家)已实现宠物友好,该标签成为重要的精准流量入口 [7] 宠物友好服务升级与行业实践 - 高端酒店集团是宠物友好服务的先行者,如文华东方酒店集团自2013年即提供该服务,并于2018年升级政策,提供定制宠物用品 [8] - 华住集团旗下花间堂品牌宠物友好订单量占总订单量20%,2024年携宠订单超10万单,同比增长23% [10] - 宠物友好服务已从基础入住许可升级为包含安全卫生、专属设施(如隔尿垫、食盆)和增值服务(如伴手礼)的完整体系 [15] 宠物友好服务的商业模式与收费 - 宠物友好服务为酒店业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吸引高黏性、高付费意愿客群,形成多元盈利模型 [21] - 宠物入住收费差异较大,莫干山民宿对大型宠物收取50元/晚清洁费,而高端酒店如广州文华东方和W酒店分别收取816.2元和1000元/次,相当于房费的50%至三分之二 [19][20] - 服务主要增加酒店三方面成本:清洁时间延长、耗材成本上升以及宠物游乐设施等一次性投入 [16][17][18] 宠物出行交通服务发展 - 航空与铁路运输积极拓展宠物服务,超30家航司开通宠物进客舱服务,收费标准各异,如吉祥航空收取1500元/只 [13] - 高铁宠物托运服务自2025年4月起试点,目前已覆盖8条高铁线的25座车站、38趟列车,并提供7折优惠 [14] 宠物经济整体市场规模与新业态 - 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达388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4500亿元,日消费超12亿元 [22] - 宠物相关企业数量从2019年38万家增至2024年409.9万家,年均增长率超60%,日增近1850家 [24] - 消费升级催生众多细分业态,包括宠物摄影(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2.8亿元)、宠物美容(如尊享SPA套餐客单价468元)、宠物社交及宠物殡葬等 [24][25][29]
金店退租,商场欲引入宠物摄影店 一只猫卖5万8,毛孩子成了商场新流量密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3 09:07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在2024年超过3000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4000亿元 [3] - 宠物店正成为线下商业体吸引年轻人和中年客群的重要引流抓手 [3] - 线下商业体对宠物业态的态度发生显著转变,从过去的被动“允许进入”变为主动将宠物经济纳入商业规划的核心考量 [6] 商场宠物店商业模式 - 活体销售因操作空间大、利润高,是目前最适合进驻商场的宠物业态之一,例如北京一家活体销售店可实现每月约60万元的销售额 [6] - 服务类业务展现出更强增长潜力,2024年服务类大盘综合营收达154.38亿元,同比增长6.59%,而商品零售营收为111.25亿元,同比下降14.21% [7] - 宠物店业正从“卖货场”逐渐转型为“服务商”,专业服务能力成为门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7] - 商场店的核心价值在于品牌展示和打破客户圈层,触达线上算法难以覆盖的消费人群,直接盈利意义有限 [5] 门店运营与成本考量 - 开设商场店面临较高成本压力,一个100多平方米的门店月成本约15万元,需要月流水超过15万元才能覆盖成本 [5] - 小型、专业的“小而精”活体店模式被考虑,以缩减面积、控制租金并提升专业度 [7] - 并非所有商场宠物店都能成功引流,即使享受租金减免,部分门店仍因商场冷清而营收不佳,月引流营收“1万元不到” [6] 商场运营策略与挑战 - 商场引入宠物店的目的明确,即通过新奇、强黏性的业态吸引人流、延长顾客停留时间 [9] - 持续引流效果高度考验商场的运营能力,缺乏有效策划与执行的主题活动效果甚微 [9] - 宠物友好概念的推进需要平衡,过度发展可能阻碍其健康发展,更适合社区型商业和部分大型商场 [11] - 行业期待宠物进入室内消费等限制进一步放宽,以扩大受众群体 [10] 消费者行为与产品定价 - 商场内活体宠物价格高昂是常态,价格上千元甚至超过1万元,例如一只拿破仑猫标价58888元 [2] - 宠物洗护、美容等服务价格昂贵,高则上千元,在工作日下午此类服务区比商品货架区更受欢迎 [8] - 相较于活体销售和服务,宠物吃穿、清洁用品等商品在叠加租金和人工成本后可能并不赚钱 [7]
金店退租,商场欲引入宠物摄影店 一只猫卖5万8,毛孩子成了商场新流量密码?丨宠物经济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3 08:22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2024年超过3000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4000亿元 [4] - 宠物店正成为线下商业体吸引年轻人和中年客群的重要引流抓手,与二次元业态类似 [4] - 商场对宠物业态的态度从过去的被动“允许进入”转变为主动将宠物经济纳入商业规划的核心考量 [7] 商场宠物业态经营模式 - 活体销售因操作空间大、利润高,是目前最适合进驻商场的宠物业态之一,有门店月销售额可达约60万元 [8] - 服务类业务呈现增长,2024年服务类大盘综合营收154.38亿元,同比增长6.59%,而商品零售大盘营收111.25亿元,同比下降14.21% [10] - 宠物店行业正从“卖货场”逐渐转型为“服务商”,专业服务能力与门店生存能力直接挂钩 [10] - 部分门店通过打造品牌展示空间(如摄影展)进行引流,每月可吸引200-300名新增潜在客户 [6] 门店运营成本与盈利挑战 - 商场宠物门店面临较高运营成本,一个100多平方米的门店月成本约15万元,需月流水超过15万元才能覆盖成本 [7] - 商品零售受租金和人工成本挤压,叠加电商竞争,可能并不赚钱,客单价较高的活体销售和服务更可能盈利 [10] - 商场流量并非雨露均沾,有活体销售兼洗护的50平方米店铺月客流营收不足1万元,即使享受租金减免仍入不敷出 [8] 商场运营与选址策略 - 宠物商场店的选址逻辑侧重于客流量、消费人群属性及商场调性,倾向于选择业态年轻、多元的商场 [11] - 商场通过引入新奇、能带来强黏性客流的宠物店以吸引人流、延长顾客停留时间 [11] - 持续引流效果考验商场运营能力,缺乏有效策划的主题活动效果甚微,无法真正吸引客流 [11] - 宠物友好概念更适合社区型商业和大型商场,需平衡各方消费者满意度,过度发展可能阻碍其健康进程 [13]
又一商场开业!打造差异化优势,广州商圈正从单核迈向多核
南方都市报· 2025-10-01 22:53
广州商业地产发展现状 - 广州商业载体建设动作频频,多个商圈齐齐发力,但天河路—珠江新城的"顶流效应"仍在持续 [1] - 广州正从明显的"单核商圈格局"迈向"多核商圈体系"的发展阶段 [4] - 政策直接决定商业项目的定位方向和推进节奏,项目从立项到开业的周期从平均4-5年压缩至2-3年 [4] 政策规划与目标 - 广州市计划到2025年底,全市商业面积预计将增长超100万平方米 [2] - 到2035年,广州将构建"5+2+4+22"重点商圈体系,形成世界级、都会级、区域级三级商圈网络 [2] - 政策对项目定位有很强引导作用,项目普遍围绕提升商圈能级、引入首店、实现智慧化进行定位 [4] 重点项目与市场供应 - 广州汉溪K11购物艺术中心开始试营业,广州南站ICC项目商场命名为"天環·广州南",首期商场将于2026年落成 [1] - 广州聚龙湾计划于今年底实现首阶段试营业,天河区的太古汇正在扩容建设 [2] - 上海优质商业人均存量建筑面积达0.8平方米,广州仅有0.3平方米,显示广州有较大提升空间 [7] 市场竞争与挑战 - 今年进驻广州的国际品牌多数首选天河路商圈,太古汇新开或围挡11个,天环广场13个,天河K11新开6个 [7] - 新兴商圈在交通连通、高端品牌引入、智慧体验、业态复合及创新生态等方面仍存在瓶颈 [7] - 广州高薪人才集聚于天河、海珠等中心片区,外围商圈高薪人才少消费力薄弱,给多核发展带来阻力 [10] 差异化竞争策略 - 汉溪K11引入宠物友好理念及多个首次进入广州市场的品牌,天河领展广场打造Friendly+七大友好服务营销体系 [10] - 下一阶段的差异化竞争将体现在情绪价值上,商业的未来关键在于"如何让用户在消费中找到自己" [12] - 商场差异化需围绕"数字化、社区化、可持续、健康化、宠物化"五大方向深耕,形成独特生态系统 [13] 未来展望 - 未来广州商业将呈现更多元化、更有弹性的商业模式,像一片极具想象空间的试验田 [13] - 未来有机会看到头部运营商在广州开出新的产品线条,而不再单纯沿用以往Shopping Mall的产品标准 [13]
国庆假期,它去哪儿?
36氪· 2025-09-30 18:13
宠物服务消费升级趋势 - 宠物从“动物”升级为“家庭成员”,推动宠物安置市场从“基础托管”向“品质服务”全面升级 [1] - “养儿式”养宠理念催生上门喂养、宠物友好出游等多元新业态 [1] - 宠物主对传统寄养存在环境差、照顾不细致、宠物易应激生病等担忧,促使服务模式创新 [1][3] 上门喂养服务市场 - 上门喂养服务作为传统寄养的替代方案兴起,旨在减少宠物因环境变更产生的应激反应和交叉感染风险 [3][4] - 服务内容包括每日定时上门铲屎、喂食、陪玩,高级定制服务还提供“猫咪心理安慰”和直播让主人“云监工” [4] - 国庆期间爱沃派平台上门喂养服务价格约为每次60-100元,猫巷平台喂猫服务约40-80元,喂狗遛狗服务约60-100元 [5] - 提供服务的市场主体主要包括三类:专业宠物上门服务平台(如爱沃派、猫巷)、宠物食品用品及连锁门店品牌(如萌它、pidan)、以及跨行业玩家(如盒马、轻喜到家) [4][7] - 行业尚处早期,存在标准化、专业化痛点,兼职人员占比超70%,专业培训覆盖率低,时有宠物受伤、财物损失等责任纠纷 [7] 宠物友好型消费业态 - “宠物友好”成为消费新潮流,商业场所设计运营开始以宠物需求为主 [8] - 宠物友好酒店数量增长显著,美团大众点评2024年“必住榜”中提供此类服务的酒店数量同比增长近20% [8] - 宠物友好酒店将宠物视为“顾客”,提供免费日用品、专属餐食、宠物泳池及乐园等设施 [9] - “宠物旅游团”兴起,提供携宠出游方案,飞猪平台上成都往返雅安的2天1晚宠物旅游服务国庆期间价格约千元每人 [11] - 众多餐饮品牌推出宠物友好举措,如星巴克提供免费宠物食品“爪布奇诺”,海底捞在深圳开设全国首家宠物友好主题店,配备智能设施和专属宠物套餐 [12][13] 宠物行业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4000亿元 [14] - 城镇宠物(犬猫)数量已突破1.2亿只 [14] - 宠物市场消费结构以宠物食品为主,占比超过四成,宠物医疗接近三成,其他领域分享剩余三成市场份额 [14] - 全国宠物相关企业从2019年的38万家增至409.9万家,6年增长超10倍 [14] 宠物食品品牌竞争格局 - 宠物食品品牌可划分为垂直整合供应链品牌(如鲜朗、诚实一口)、代工厂转型自有品牌(如麦富迪、弗列加特)、白牌/ODM模式品牌(如蓝氏、网易严选)、国际高端品牌(如皇家、渴望)以及达人/网红品牌(如金故、喵梵思) [16] - 消费者需求趋向精细化,关注点从“无添加”深入到“配方研究”、“肉源产地”、“检测报告”等细节 [17] - 行业存在产品同质化问题,2025年上半年新品宣传点相似度超60%,智能用品品类功能趋同且部分AI功能准确率不足 [17] 行业挑战与信任危机 - 部分企业存在原料与成分虚假标注、品控体系形同虚设、功效宣传夸大其词等问题 [18] - 假货问题凸显,例如深圳破获涉案360万元的假冒国际品牌猫粮案,有过期粮掺入正品销售的情况 [18] - 信任危机根源在于行业标准缺失、监管力度不足,以及部分企业过度依赖营销 [19]
海底捞允许宠物上桌 “它经济”真的来了?
36氪· 2025-09-30 09:39
核心观点 - 海底捞在深圳开设首家宠物友好主题店,通过细致的服务与场景设计切入“携宠消费”赛道,是其探索差异化品牌战略的一部分 [1][4] - 宠物友好门店虽在财务上尚非增长决定性引擎,但显著提升了品牌话题度和差异化竞争力,并贡献了“其他餐厅经营”收入的快速增长 [4][5][6] - 中国宠物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8114亿元,“携宠消费”正从边缘需求转变为主流趋势,由近60%将宠物视为家人的年轻消费者驱动 [3] 门店服务与设计 - 门店分区明确,设有大宠区、小宠区和普通顾客区,并提供宠物美妆拍照区及配饰服装 [1] - 服务流程严谨,顾客需出示狗证或防疫证,入座前店员会为宠物进行湿巾消毒处理 [1] - 店员经过培训,了解宠物饮食禁忌,能热情互动并主动提供换水等照顾服务 [1] - 座椅设计包含可伸缩凳板,使宠物能与主人“平起平坐” [2] - 提供专门宠物菜单,包含零食、蛋糕和多种口味料理,价格大多集中在20-30元,而人员餐品价格未上涨 [2] 市场背景与行业趋势 - 中国宠物相关业务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978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5928亿元,并预计在2025年达到8114亿元 [3] - 近60%的年轻消费主力军将宠物视为家人,推动了主粮、医疗升级及宠物友好餐饮等多元化服务需求 [3] - 星巴克、Manner、茶百道等茶饮品牌已先行试水宠物友好门店,星巴克在国内已开设超过100家此类门店 [4]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海底捞是连锁火锅细分赛道中最早旗帜鲜明布局主题门店的品牌,作为“打造不一样的海底捞”战略的一部分,先后推出鲜切工坊、夜宵、亲子互动及露营火锅等主题店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07.03亿元,同比减少3.7%,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减少13.7%,管理层归因于翻台率下降及模式创新初期调整 [4] - “其他餐厅经营”收入从去年的1.82亿元大幅增长至5.97亿元,增幅超过两倍,得益于“红石榴计划”新品牌及多元主题门店的贡献 [4] - 主题门店通过差异化体验在激烈价格战中维持了溢价空间,并在社交平台获得显著曝光 [5] 消费者反馈与运营挑战 - 养宠人士将海底捞宠物友好性作为选择火锅餐厅的首要考虑因素,甚至优先于口味和性价比 [5] - 存在运营细节担忧,包括小料台相连可能引发宠物毛发交叉问题、宠物套餐成分说明不清晰及食品中有冰渣、高峰时段门店人手有限等 [5] - 整体消费者态度正面,认为形式值得尝试,公司计划未来继续增加场景主题店数量 [6]
携宠出行的甜蜜与烦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4 06:46
高铁宠物托运服务试点 - 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宠物托运服务,4月8日启动,6月20日扩大试点范围[5][6] - 服务流程包括买票、预定舱位、办理托运手续、到站接宠物,每个步骤有清晰指引[6] - 高铁宠物托运费用显著低于其他交通方式,例如北京到天津高铁50元,顺风车需200多元[6][7] 航空及短途出行宠物服务 - 国内多家航空公司推出宠物进客舱服务,包括海南航空、首都航空、西部航空、南方航空、吉祥航空等[8] - 海南航空从北京到上海携带猫咪进客舱费用约1400元,需提前准备疫苗、检疫证明等手续[7] - 滴滴、哈啰等平台上线送宠出行服务,积极回应宠物主诉求[8] 宠物友好住宿及旅游场景 - 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可带宠物"标签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房源数量同比增长5倍[8] - 哈尔滨极地公园、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宿迁市等重点景区推出宠物友好政策,包括专属入园通道、游乐区等[9] - 北京部分餐饮商家进行宠物分区规划,提供沙发区、露台区等不同场景满足宠物需求[9] 宠物出行市场规模及增长 - 2024年宠物出行服务市场规模突破3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0%[10] - 宠物角色转变为"家庭成员",与宠物同行成为令人期待的生活方式[10] 宠物出行痛点及挑战 - 部分商家"宠物友好"政策存在限制和加价,如仅限小型犬猫、收取高额清洁费等[11] - 交通服务存在准入限制严格、手续繁琐、价格偏高等问题,如网约车拒载大型犬[12] - 公共空间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现象,地方立法未能与时俱进[12]
“宠物友好”如何让人宠两安
北京晚报· 2025-08-01 16:45
酒店行业宠物友好服务 - 中信金陵酒店推出24间宠物友好客房,配备专属楼层电梯、封闭式阳台及宠物礼包(含零食、玩具、清洁用品)[12] - 提供付费寄养房服务,含专业驯养师互动、宠物SPA及夜间保暖措施,笼舍配备软地胶和专用食盆[13][14] - 携宠住客动线与普通住客分离,设置宠物卫生间、萌宠露台及餐厅外犬舍,清洁费模式运营[12][14] - 酒店因观察到宠物滞留车内现象而开发服务,现回头客显著增加并参与制定区域宠物友好规范[14] 商场行业宠物友好场景 - 东坝万达广场设露天花园、宠物推车租借及饮水便利碗,定期举办泳池派对等活动吸引1500+垂直社群成员[15][16] - 张贴《宠物友好公约》规范携宠行为,限制犬只体型(如30kg以上禁入)并要求使用牵引绳/嘴套[15] - 招商10%餐饮店为宠物友好商户,星巴克等推出宠物专属食品(如"爪布奇诺"),六楼露台设宠物专属活动区[16] - 计划完善携宠动线标识,平衡爱宠者与惧宠者需求[16] 餐饮行业宠物配套创新 - 部分餐厅允许宠物入座并提供专属餐具,铁板烧店赠送毛线球/贴纸并设置隔离就餐区[17] - 管理差异化:寄养区、推车限制或直接入座,争议后强化消毒流程与专用餐具提供[17][18] - 衍生服务如电影院"萌宠影厅"、游船宠物专线涌现,强调社会化训练重要性以提升公共适应性[18]
方兴未艾“它经济”
河南日报· 2025-07-24 07:56
宠物经济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犬、猫市场分别增长4.6%、10.7% [9] - 宠物食品市场规模1585.1亿元,占宠物经济整体规模的52.8%,宠物医疗市场规模840.6亿元,占比28% [10] - 河南省宠物相关企业年营业额超3000万元的达15家以上,从业人员超20万人 [9] 宠物食品行业 - 中誉宠食二期项目投产,鲜肉粮年产能提升至20万吨,生产效率提高40%,检测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4小时 [10] - 引入中德湿粮研发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联合创新中心和HPP超高压鲜粮生产线、冻干主粮生产线 [10] - 国产品牌凭借"国产替代+消费升级"战略加速崛起,产品从"低温湿粮系列"发展到"酥化粮系列" [11] - 2024年山东省宠物食品出口额105.4亿元,同比增长15.1%,占全国出口总额近50% [14] 宠物医疗行业 - 国内宠物医疗相关现存企业1.68万家,近十年注册量基本呈上升趋势 [11] - 新瑞鹏以330亿元估值位列《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第197名 [11] - 河南约有1200家宠物诊所和医院,处于连锁化初期,面临价格高、盈利难、人才缺失等痛点 [11] - 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引进高精度医疗设备但成本高,宠物医疗保险兴起 [12] 河南宠物产业优势 - 河南省宠物养殖规模全国第二,漯河市拥有7000余家食品企业,食品集群产值近3000亿元 [15] - 召陵宠物经济专业园已签约入驻20多个项目,涵盖1000多个品种,2024年产值达15亿元 [16] - 实行"链长+链主+链创"机制,与中原食品实验室合作研发10个新品 [15] - 政府采取云仓模式降低快递成本,1公斤、3公斤、11公斤快递价格分别下降0.6元、0.5元、1.5元 [15] 宠物友好趋势 - 全国宠物友好型商场超百家,郑州设置宠物专属公园、宠物饮水点等设施 [17][18] - 高铁试点宠物托运服务,范围扩大至京广、京哈、沪昆等线路,郑州东站纳入试点 [19] - 我国首个"动物科学(伴侣动物)"本科专业方向开始招生 [19] 行业挑战 - 宠物食品部分细分领域标准不统一或缺失,生产过程监管不到位 [20] - 宠物医疗机构资质审核、诊疗操作流程需规范,高水平动物医生稀缺 [20]
宠物友好商场越来越多 但携宠打车却遭拒 定制专线缓解“携宠出行难”
解放日报· 2025-07-14 10:01
宠物出行市场现状 - 上海市宠物犬猫数量超过200万只 携宠出行需求旺盛但供给严重不足 打车场景下司机拒载率极高[1] - 首条"携宠定制专线"于2023年5月在宝山朗香公园试运行 采用预约制 票价20元/人(含1宠) 单程100分钟[2] - 专线串联静安大融城 苏河湾万象天地等宠物友好商圈 每辆巴士设32个座位 可容纳16组携宠乘客[2] 商业模式创新 - 专线采用"灵活停靠"模式 乘客可在任意站点上下车 车厢配备宠物坐垫 零食及专业驯犬师随行[2][3] -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提供全开放宠物友好空间 覆盖50+商户 包含宠物推车 限定活动区及月度锦标赛[5] - 宠物巴士通过串联商业点位形成消费闭环 商场外摆位成为关键设施 带动咖啡等轻餐饮消费[4][5] 用户行为分析 - 专线乘客覆盖老年及年轻群体 66%用户为跨区域出行 主要动机为拓展宠物活动半径[3][5] - 当前专线仅2班/日 班次间隔达4小时 等待时间成为主要痛点[3] - 宠物主平均消费意愿较强 单次商场访问至少产生咖啡消费 潜在衍生消费场景丰富[5] 商业设施配套 - 所谓"宠物友好"商场实际存在限制 80%餐饮店禁止宠物入内 仅走廊区域开放[4] - 优质案例中商圈提供滨江步道 草坪区等互动空间 并承办宠物时装周等IP活动[5] - 专业驯犬师随车服务显著提升乘车秩序 佩戴专属牵引绳的宠物安静率达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