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债转股

搜索文档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7 02:10
董事会决议 - 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9月26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全体7名董事出席 会议召集和召开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2] - 会议以7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审议通过《关于引进投资者对子公司增资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议案》 [3] 市场化债转股交易概述 - 控股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引进工融金投二号(苏州)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进行增资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首期增资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 全部以现金方式增资 [3][9] - 增资款将全部用于偿还国显光电合并报表范围内或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维信诺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本部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存量贷款 交易不涉及财务资助 [3][13] - 增资价格为1.0437元/注册资本 其中479,082,318.79元计入注册资本 剩余20,917,681.21元计入资本公积 [14][25] - 增资完成后国显光电注册资本由6,707,152,463.04元增加至7,186,234,781.83元 专项基金持有6.6667%股权 国显光电仍为公司控股公司 [3][14] 交易主体信息 - 专项基金工融金投二号(苏州)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认缴出资总额81,800万元人民币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20,400万元 占比24.94% [13][16] - 专项基金成立于2025年9月19日 普通合伙人工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0.12% 有限合伙人工融金投二号(北京)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持股74.94% [16] - 增资标的国显光电2024年总资产2,207,700.77万元 净资产705,201.00万元 营业收入506,800.39万元 净利润-117,599.61万元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2,106,900.42万元 净资产623,100.42万元 营业收入229,700.30万元 净利润-82,100.58万元 [23] 交易条款与安排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江苏维信诺放弃部分优先认缴出资权利 放弃金额约2.74亿元 [24] - 专项基金享有优先认购权、反稀释条款、转股限制、优先购买权、跟随出售权等投资者权益保障条款 [32][33][34] - 增资后国显光电董事会组成人数为5人 专项基金有权提名1名董事 公司有权提名4名董事 [31] - 协议约定业绩目标要求国显光电每个会计年度合并口径营业收入需符合约定 但未实现不构成违约 [35] 交易影响与目的 - 交易可降低公司及子公司资产负债率 优化资本结构 引入长期权益资金专项用于偿还有息负债 [39] - 交易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导向及公司发展目标 不会导致合并报表范围变化 不影响公司对国显光电的控制权 [10][11][39]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1][12][14]
维信诺(002387.SZ):国显光电拟引进公司参与投资的专项基金进行增资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格隆汇APP· 2025-09-26 17:03
核心交易内容 - 国显光电拟引进专项基金进行增资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首期增资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 全部以现金方式增资 [1] - 增资价格为1.0437元/注册资本 其中479,082,318.79元计入注册资本 剩余20,917,681.21元计入资本公积 [1] - 增资完成后国显光电注册资本由6,707,152,463.04元增加到7,186,234,781.83元 [1] 股权结构变化 - 江苏维信诺持有国显光电86.6911%股权 公司直接持有3.9760%股权 [1] - 专项基金持有6.6667%股权 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持有2.6662%股权 [1] - 国显光电仍为公司控股公司 [1] 资金用途与交易性质 - 增资款将全部用于偿还国显光电合并报表范围内或江苏维信诺本部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存量贷款 [1] - 本次交易不涉及财务资助的情形 [1] - 交易目的为降低公司及子公司资产负债率 优化资本结构 [1]
维信诺(002387.SZ)拟为国显光电引进工融金投二号(苏州)增资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7:01
公司融资安排 - 控股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拟引进工融金投二号(苏州)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以现金方式进行增资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1] - 首期增资金额为5亿元 [1]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江苏维信诺放弃部分优先认缴出资金额共计约2.74亿元 [1]
维信诺:国显光电拟引进公司参与投资的专项基金进行增资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格隆汇· 2025-09-26 16:56
公司资本结构优化 - 国显光电引进专项基金进行增资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首期增资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 全部以现金方式增资 [1] - 增资款将全部用于偿还国显光电合并报表范围内或江苏维信诺本部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存量贷款 [1] - 增资价格为1.0437元/注册资本 其中479,082,318.79元计入注册资本 剩余20,917,681.21元计入资本公积 [1] 股权结构变化 - 增资完成后国显光电注册资本由6,707,152,463.04元增加至7,186,234,781.83元 [1] - 江苏维信诺持有国显光电86.6911%股权 公司直接持有3.9760%股权 [1] - 专项基金持有6.6667%股权 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持有2.6662%股权 [1] - 国显光电仍为公司控股公司 [1] 交易特征 - 公司及子公司均放弃部分优先认缴出资权利 [1] - 本次交易不涉及财务资助的情形 [1]
维信诺:子公司拟引进投资者增资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新浪财经· 2025-09-26 16:49
公司融资与股权结构 - 控股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引进专项基金增资5亿元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增资款用于偿还存量贷款 [1] - 公司及国显光电原股东放弃部分优先认缴出资权利 [1] - 增资完成后 国显光电注册资本从67.07亿元增至71.86亿元 [1] 股权变动情况 - 增资后江苏维信诺持股86.6911% 公司直接持股3.9760% 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持股2.6662% 专项基金持股6.6667% [1] - 国显光电仍为公司控股公司 [1]
两家国有银行旗下AIC公司被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00:08
监管处罚情况 - 工银投资因服务业务价格管理不规范被罚款40万元 [1] - 建信投资因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及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被罚款85万元 [1] - 建信投资涉事责任人徐某博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工作 [2] 公司背景与行业定位 - 工银投资与建信投资分别为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全资持有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 [2] - 两家公司成立于2017年 属于中国首批五家AIC公司 初期职能为承接本行不良资产 后拓展至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2] - AIC公司核心职能是通过股权化方式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并优化信贷结构 [2] 财务表现对比 - 工银投资2024年6月末资产总额1968.61亿元 较2023年末增长7.07% [3] - 工银投资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27.09亿元 同比增长0.11% [3] - 建信投资2024年6月末资产总额1229.79亿元 较2023年末下降4.41% [3] - 建信投资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1.95亿元 同比下滑43.34% [3] 监管动向解读 - 监管罕见对AIC公司实施处罚 重点关注债转股项目管理与服务定价程序规范性 [2][3] - 本次处罚采用"机构+人员"双罚制 体现对系统性风险防控的决心 [2][3]
两家国有银行旗下AIC公司被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00:06
中国基金报记者 嘉合 9 月 5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行政处罚公告显示,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工银投资)和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投资)因存在业务违规被分 别罚款 40 万元、 85 万元,并对建信投资 1 名涉事责任人给予连带处罚。 具体来看,工银投资存在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是服务业务价格管理不规范;建信投资的主要 违法违规行为包括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以及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两项。 | 序 | 当事人名称 | 主要违法违规行为 | 行政处罚内容 | 作出决定 | | --- | --- | --- | --- | --- | | | | | | 机关 | | |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 服务 业务 价格 管理不规 对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 金融监管 | | | | | | 有限公司 范。 | | 公司罚款40万元。 | 总局 | 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还对建信投资的徐某博给予连带处罚,对其禁止 5 年从事银行 工作。 | | 建信金融资 产投资有限 | 债转股项目开展不 | 对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罚款 | 金融监管 | | --- | --- | --- | --- | ...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子公司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4 06:59
交易概述 - 控股子公司象屿物流于2022年8月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引进交银投资 中银资产 东方资产三家投资方 [1] - 投资方首次实缴出资满36个月后 中银资产 东方资产按约定退出 交银投资选择延期3年继续持有 [1][2] - 公司分别支付10.21亿元和5.10亿元受让中银资产持有6.07%股权和东方资产持有3.04%股权 [1][2] - 交易后公司持有象屿物流股权比例由84.79%提升至93.93% [2] 交易安排 - 股权转让采用非公开协议方式执行 无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3] - 交银投资延期事项经公司董事长审批同意 已签订补充协议调整原条款 [2][3] - 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 [3] 交易影响 - 中银资产 东方资产退出属按原协议执行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情形 [4] - 交银投资延期有利于持续优化子公司治理结构并支持业务发展 [4] - 交易不会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4]
厦门象屿: 厦门象屿关于子公司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3 19:17
市场化债转股退出安排 - 中银资产和东方资产按照协议约定到期退出 厦门象屿支付转让价款10.21亿元和5.10亿元受让其分别持有的象屿物流6.07%和3.04%股权 [1][2][3] - 交银投资选择延期3年继续持有象屿物流6.07%股权 并与相关方签订补充协议对原协议条款进行补充调整 [1][3] 股权结构变化 - 交易完成后厦门象屿对象屿物流的持股比例从80.79%提升至93.93% 中银资产和东方资产完全退出 [1][3] - 本次退出依据2022年8月签署的协议安排执行 无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2][3] 交易性质与影响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4] - 交银投资延期有利于持续优化子公司治理结构 支持业务发展并增强公司竞争力 [4][5]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2022》发布——不良贷款处置紧迫性加强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趋势 - 2022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计小幅上升 50.23%受访银行从业人员持此观点[1] - 不良资产风险尚未完全暴露 金融体系整体风险可控但需持续关注[1] - 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或上升 民营房企受冲击较大但个别大型房企风险基本可控[1] 中小银行风险状况 - 城商行与农商行不良率显著高于行业 2021年三季度末分别为1.82%和3.59% 远超商业银行整体1.75%水平[1] - 上市城商行需稳妥推进不良处置 需汲取包商银行、锦州银行等高风险案例教训[2] - 规范公司治理是中长期化解风险关键 被视为最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2]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 不良资产转让成为主流选择 45.58%受访者认为这是最主要处置方式[2] - 其他处置方式占比分别为坏账核销26.05%、清收和债务重组12.56%、债转股3.26%[2] - 转让方式可快速降低不良率但需牺牲回收率 创新方式如资产证券化作用日益凸显[2]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挑战 - 转股定价难成为核心障碍 信息不透明导致企业与金融机构价值判断存在分歧[3] - 不良贷款定价遭遇较大折扣 挫伤商业银行参与积极性[3] - 需建立合理定价机制 完善法治化债转股运作框架[3] 机构角色与市场格局 - 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仍是处置主力 商业银行更青睐此类买方[2] - 地方AMC和互联网平台扮演补充角色 跨周期逆向调节功能需强化[2] - 疫情多点散发加剧风险暴露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坚守风险防火墙定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