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康养
搜索文档
晋城古村“新生”记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13:26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 上庄与中庄通过修复古街水系和架设玉带桥实现连通 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 游客游览时间从需绕行一大圈缩短至几分钟 [1][3][4][6] - 两村在旅游发展上实施差异化策略 上庄深耕研学游 中庄着力打造特色民宿 避免重复建设并培育各自优势 [5] - 资源串联提升了区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历史上的白巷里水镇重现生机 [4][5][7] 古村落多元化开发利用 - 保福村对156座明清院落进行改造 打造一院十八坊电商直播产业园 实现院院都是直播间 坊坊都是打卡地 [8][9] - 电商直播产业已培育出3位粉丝过万的农民主播 例如表姐美食坊经营者李彩芳粉丝超过11万 带动村民触网增收 [9] - 村里推出企业入驻前5年免租金的优惠政策 成功引进本地及外地企业 包括山楂坊、烧酒坊、多肉坊、木艺坊等 使村庄越来越热闹 [9] 文旅康养产业带动乡村活力 - 晋城古村落借力千万工程与文旅康养发展契机焕发新生机 改变了村民外流的趋势 村民开始主动关注并寻求回村发展的机会 [10] - 保福村通过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利用旅游淡季 为村民创造持续收益 [8][9] - 区域整体发展增强了信心 村干部认为此类积极变化仅仅是开始 未来故事将更精彩 [6][10]
康养晋城:从生态“底色”到发展“亮色”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6:49
文章核心观点 - 山西省晋城市依托南太行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通过建设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等基础设施,将分散的景区、古村落、康养项目串联成网,正致力于打造一个集观光、人文体验、美食品鉴和康养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1][2][14] 交通网络与资源整合 -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有效连接了区域内九成以上的景区景点,构建了“快进慢游”的交通体系 [1] - 该网络串联了15个特色旅游小镇、16个明清古堡群以及“百村百院”项目,实现了繁华都市与宁静乡间的连通 [1] 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 - 区域拥有7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古村落 [3] - 沁河流域分布有117座古城堡和15万间明清古建筑,形成独特景致,例如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的“天官王府”完整保存了元、明、清至民国的官宅民居 [3] - 高平市神农镇中庙村对44处明清古院落实施保护性修缮,打造“八坊三十六院”文旅项目,引入制香、酿酒等体验式研学课堂 [4] 特色文化活动与产品 - 司徒小镇的《千年铁魂》打铁花表演成为重要吸引力,在中秋国庆假期接待游客12.2万人次 [6][7] - 阳城县蟒河镇依托“山萸之乡”资源,发展山茱萸深加工产业链,推出山茱萸酒、果汁、面膜等产品,并建有国内首座山茱萸主题博物馆 [7][8] - 当地孕育出750多种道地中药材和100多种小杂粮,如阳城山茱萸、陵川潞党参、泽州黄小米等,丰富了康养旅游的内涵 [8] 康养住宿与客流表现 - 陵川县凭借森林覆盖率高达81.7%的生态环境,其丈河村50孔窑洞民宿在暑期常“一房难求”,今年上半年“过夜游”游客已突破120万人次 [9] - 泽州县大阳古镇将明清古院落改造为“阳阿清居”等精品民宿,通过提供旅居服务吸引“候鸟老人”,并承接本地婚宴、家宴,实现“淡季不淡” [11][12] - 陵川县丈河村一年接待的游客中,来自河南的游客占比85%以上,定位为“河南人山上的老家”以吸引避暑客源 [9]
澄迈经洽会:超千家企业参会 意向签约金额约673.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18 23:28
会议概况 - 2025中国·澄迈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于10月18日开幕 参会嘉宾约1200人次 参会企业超1000家 [1] - 会议设置"1+9+N"系列活动体系 包括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 9大专题活动 N场配套闭门会及主题沙龙 [3] - 会议通过多渠道宣传推广 官方宣传片及主题海报已通过国内外主流媒体及社交平台广泛传播 [5] 产业发展与投资重点 - 九大专题聚焦数字经济 绿色低碳 现代农业 文旅康养 海洋经济 金融服务 沉香产业 跨境电商等重点和优势产业 [3] - 公司持续构建"541"现代化产业体系 壮大数字经济 油服产业 农副食品加工和新材料等千百亿级产业集群 [10] - 公司深耕游戏出海 跨境电商等新赛道 并积极布局人工智能 深海 低空 零碳等前沿领域 [10] 招商引资成果 - 会议签约173个项目 涵盖能源贸易互通 油服保障 新能源汽车出口 跨境电商直播 数字贸易合作等领域 [5] - 意向签约金额约673.6亿元 [5] - 重大项目包括澄迈县人民政府与丹辉体育文化公司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海南外国语学校签订林丹国际羽毛球项目合作协议 [7]
中国电建地产·北京山谷 赋能北坎子村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8 13:41
项目概况与区位优势 - 公司启动文旅康养项目"北京山谷" 位于承德兴隆县北坎子村 依托"近京区位+优质生态"双重优势 距离北京密云不足10公里 北京自驾90分钟、高铁30多分钟可达[1] - 项目周边森林覆盖率71.25% 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厘米3万多个 生态禀赋突出[1] - 项目以生态保护与发展协同为开发理念 分阶段推进配套建设 通过社群活动提升影响力[1] 基础设施与配套升级 - 改造乡村老破房屋 建设乡村图书馆、岚山民宿 利用荒地建设溪地公园、溪地创意中心[2] - 2023年启动首开示范区 建设社区食堂、山谷商街、小浪花乐园 完善文旅消费配套[2] - 通过央视美泉宫夏季音乐会、电音节、生活节、"浪花唱山河"等活动提升人气 重点打造"北京山谷冰雪季"年度IP[2] 产业融合与品牌建设 - 推动农业与文旅深度融合 与当地种植户合作进行果品品质把控 打造"田间采摘""农产品体验"等互动项目[3] - 创建"山谷的礼物"农产品IP 通过山野市集销售平台和"WE客云"数字化平台打通乡村供给与城市需求直连通道[3] - 带动乡村创业者发展民宿、特色餐饮、休闲农业体验园等业态 推动农家乐向高品质业态升级[4] 就业促进与民生改善 - 为当地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 民宿、食堂、餐厅等岗位优先面向村民开放[5] - 实施"青年文旅成长计划" 通过定制化培训与实践帮助乡村青年投身文旅服务[5] - 实现"就业不离乡 就近有班上" 直接带动村民收入稳定增长[5]
“惠享金秋·宜居会理”会理市2025年秋季房地产展销会在石榴文化广场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9-13 16:36
房地产展销会活动 - 会理市于9月12日至16日举办2025年秋季房地产展销会 为房企提供项目展示平台并为购房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1] 城市发展与投资数据 - 会理市通过提升文旅康养品牌和优化居住环境来增强城市吸引力 为房地产与建筑业创造新发展机遇 [3] - 2024年会理市完成房地产投资4.83亿元 商品房销售面积16.96万平方米 [3] - 今年以来会理市房地产投资达5.39亿元 商品房销售面积12.9万平方米 预计三季度末销售面积可达14.39万平方米 [3]
(乡村行·看振兴)长城脚下长城寨:盘活闲置农房 兴起乡村旅游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4:13
项目概况 - 项目位于山西省忻州神池县烈堡乡长城寨村,依托野猪口长城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打造乡村旅游度假综合体 [1] - 核心目标是盘活闲置农房,形成野猪口长城综合旅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1] - 项目预计明年完工,目前正在施工改造中 [2] 资源与基础设施 - 项目依托的野猪口长城修建于明代,是山西省保存最完整的夯土长城,村内遗存古战场遗址古堡,具有历史文化资源 [1] - 村庄已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完善,包括标准化安置新房、党群服务中心、体育运动场所等 [2] - 项目盘活存量用地,租用24个院落85间房屋建设具有长城文化特色的乡村民宿 [2] 业务模式与收入来源 - 采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扶持农户利用闲置土地种植精品水果,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3] - 村集体经济通过复垦梯田种植果蔬并建设配套灌溉设施来壮大 [3] - 村集体经济下的神池盛凯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利用屋顶建设光伏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0余万元 [3] 发展规划 - 计划打造“长城驿站”,包括标志性文化驿站、历史展示馆、停车场等,并开展摄影等活动,打造晋北特色拍摄基地 [3] - 未来将在体制机制、运营管理、项目拓展方面创新,打造“游在神池北、吃住在长城寨”的区域旅游样板 [5] - 鼓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办农家乐,带动产业发展,将“长城驿站”打造成神池新的旅游名片 [5]
云台会吸引台胞台企抢抓RCEP机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07:05
云台会成果与影响 - 第13届云台会累计举办50场产业对接活动和80场交流活动,吸引9000余名政商界人士参与,促成200余个云台合作项目落地 [1] - 截至2024年底,云南省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247户,实际使用台资21.76亿美元,天福茶叶、安佑集团等知名台企持续加大投资 [7] RCEP框架下的合作机遇 - 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门户,在RCEP下优势凸显,台企可与本地企业共同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尤其在电子信息、精密制造、生物科技等领域互补性强 [2] - 云南相关部门通过7场专项对接活动展示投资机遇,组织台商实地考察昆明、曲靖等地,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2] 产业融合案例 - 台商汪志哲在云南保山种植3200亩牛油果林,2024年实现云南省牛油果首次出口新加坡 [3] - 台商郑威仁在云南涉足幼儿教育、动画制作、咖啡加工及康养产业,其乡村振兴项目获"云南创新创业之星"奖 [5] - 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展示中医药与康养产业潜力,台商洪金灼评估医药大健康领域投资机会 [6] 营商环境与服务支持 - 云南提供"十分支持"的暖心服务,如汪志哲所述"像一家人一样"的快速响应 [5] - 郑威仁筹建"台商大厦"和"台湾青年人才公寓",为台商提供落地支持与社区融入服务 [5] 区域发展潜力 - 滇中新区凭借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及立体交通网络吸引台商关注 [6] - 红河州弥勒市形成温泉、森林、艺术、民族文化四大康养IP,台商吴崇豪计划在此旅居 [7] - 楚雄州彝医药资源丰富,804份干药标本展示传统医药价值,可结合现代康养开发特色产品 [6]
2025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江苏推介会在苏州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8 16:19
论坛活动 - 2025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将于10月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 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文旅康养、两岸经贸等前沿领域 [1][3] - 福建多地政府招商代表赴苏州开展推介会 与54家江苏企业代表及民建成员共话合作商机 [1] - 会后数家企业现场与福建各地市招商代表签订了投资意向书 [4] 区域合作 - 苏闽两省同为沿海开放省份和一带一路重要枢纽节点 江苏民建将推动两省优势互补及合作精准对接 [3] - 福建招商代表强调福建不排外且金融服务领先 热情邀请江苏企业到闽考察 [3] - 福建期待苏闽合作在"海丝核心区+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中结出硕果 [3] 企业合作意向 - 一家有30年发展历程的企业表达在竹纤维饲料等领域与福建深入合作的意愿 [3] - 一家生物医药企业计划落地厦门 [3] - 两家企业希望与平潭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方面开展联动 [3] 产业考察 - 福建推介团会前走访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科阳半导体有限公司、凯达集团、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 [6] - 实地考察苏州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发展成果 [6]
重庆南川:高铁畅通出行路 建设跑出加速度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46
高铁开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重庆市南川区正式纳入高铁网络 从中心城区出发20多分钟可直达 通行时间大幅缩短[1] - 南川区全面融入全市"半小时通勤圈" 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1] - 南川是东向 南向出渝大通道重要节点 具备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1] 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 南川加快构建"332"产业集群体系 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2] - 2025年第二季度集中开竣工重点项目53个 其中29个新开工项目协议金额67 2亿元 24个竣工项目总投资124 8亿元[2] - 重点推进年产80万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年产20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组件等项目[2] - 未来将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绿色建材 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三大主导产业集群[3] - 培育铝器时代 鸿路钢构 中石化页岩气等百亿级企业[3] 文旅康养产业发展 - 金佛山拥有国家5A级景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张名片[4] - 优化"一山一片一带多点"产业布局 发展景区游 康养游 民宿游 农旅融合游四大业态[4] - 打造10余项山地户外运动项目 包括滑翔伞 飞拉达 泉水漂流等[4] - 推进"花好月圆"主题文旅项目 山王坪康养生活区等项目建设[4] - 实施"178环线"六大提升行动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自驾游线路[5]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 南川是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区县 国家优质稻标准化示范区[7] - 北部片区重点发展设施农业 精品农业 休闲农业 打造农旅融合优选地[7] - 南部片区发展中药材 南川大树茶 方竹笋等山地特色产业[7] - 推动南川米定制化生产 蓝莓集群化种植 南川大树茶品牌化发展[7] - 新建方竹抚育示范基地 加快"渝十味"中药材产业集群项目建设[7]
从双商圈看眉山岷东新区:一座新城的生长密码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7:55
商圈发展现状 - 岷东新区金悦汇和云尚天街两大商圈2024年客流超百万、营业额破亿[1] - 干锅店月营业额突破50万元,80多张桌子基本天天爆满[1] - 两大商业体入驻商户250余家,入驻率均超过80%,美食摊位一位难求[3] 商圈运营策略 - 金悦汇聚焦生活消费,打造"青春市集",云尚天街侧重商务体验,吸引希尔顿欢朋酒店等品质商家[3] - 金悦汇采用25%商铺自持模式,云尚天街半年招商基本满铺,运营商将总部迁至岷东新区[3] - 商圈业态丰富,涵盖吃喝玩乐,举办毕业季市集、校园音乐节、创意工坊等活动[6] 消费群体与区位优势 - 四川大学眉山校区即将迎新,与现有院校形成超5万人的稳定消费群体[5] - 岷东新区与成都实现无缝对接,S5号线2026年通车后将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7] - 天府大道眉山段等主干道贯通,吸引兰溪、富力等9家开发商落子[7] 产业发展规划 - 岷东新区瞄准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文旅康养、产教融合四大产业协同发展[8] - 前期百亿基建投入将地理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作为眉山市"跨江东进、拥江发展"核心承载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