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监管
搜索文档
守护住旅游市场的口碑
经济日报· 2025-10-22 05:59
旅游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出游人次达8 88亿人次,旅游消费金额超过8090亿元人民币,显示行业强劲活力 [1] - 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常态 [1] 监管政策背景与目标 - 针对市场存在的乱象,如大数据杀熟导致老客户价格不公、低价旅游宣传背后强制购物等问题,这些问题侵害游客权益并透支行业信誉 [1] - 监管目标是优化旅游市场消费环境,改善游客消费体验,推动行业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 [1][2] 监管框架与措施 - 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体系,覆盖所有经营主体与业务形态 [1] - 事前严把准入关,从源头筑牢经营主体合规防线 [1] - 事中强化动态监测,及时纠偏市场违规行为 [1] - 事后高效处理纠纷、惩处违规主体,以巩固监管效果 [1] - 明确划分文旅、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11个部门的职责边界,形成联动协同的监管格局 [2] - 监管范围包括严禁在线平台大数据杀熟和虚假宣传,压实旅游包车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督促购物场所及景区做到质价相符 [2]
文旅乱象调查:“阴阳合同” 坑游客 五星酒店变招待所!三招依法维权
华夏时报· 2025-10-16 08:25
行业乱象概述 - 旅游行业存在“阴阳合同”陷阱,实际行程与合同承诺严重不符,损害消费者权益[1] - 部分旅行社为牟利设计消费骗局,包括降低接待标准、强制消费等行为[1][7] - 超过七成订单会做“两手准备”,通过降低餐标、替换景点来压缩成本[9] 具体违规案例 - 山东游客遭遇酒店由承诺的“三环五星”变为偏僻招待所,并被强制收取780元“景区深度游”费用[3] - 江苏游客在东南亚被要求签署含“自愿参加自费高风险项目”免责条款的英文合同,因拒绝签署而取消行程[3] - 北京游客在内蒙古被强制高价购买保险,且景点被替换为无规划的危险教育基地[4] 违规操作模式 - 旅行社使用网上揽客,诱导游客绕开平台下单,到达目的地后强迫签订第二份合同[9] - 合同名称在揽客、地接、收费环节频繁变更,分别为不同旅行社,增加消费者维权难度[9] - 利用游客取证困难、维权成本高(需再次前往目的地)的特点,多数投诉以小额补偿告终,选择诉讼的不足1%[9] 市场背景与诱因 - 部分旅行社打价格战,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吸引游客,再通过强制购物、保险等手段填补亏空[7] - 直播兴起后,无资质或挂靠资质的个人/公司通过互联网组团,服务和安全均无保障[7]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旅游投诉量激增,单日峰值超2500单,“乱收费”、“虚假宣传”成高频词[10] 监管与法律应对 - 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网络动态监测和集中执法检查,重点打击无证经营、不签合同、转团卖团等行为[11] - 法律上,“阴阳合同”可能因不体现真实意思表示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无效[11] - 旅行社违约需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虚假宣传可面临三倍服务费赔偿[12]
旅游发展要打市场牌吃口碑饭
经济日报· 2025-10-10 06:4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文化和旅游部暗访结果显示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且安全生产存在风险隐患[1] - 风险隐患包括设施设备损坏或配备不足以及旅行社和导游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等管理问题[1] - 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征正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1] - 游客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及高风险项目增加为安全管理带来新挑战[1] 监管与治理措施 - 行业监管通过拉网式排查整改安全隐患以守住安全底线[1] - 持续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坐地起价和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1] - 建立健全快速响应的联动处置机制及时回应和解决游客投诉及网上舆情[2] - 运用大数据精准监管并畅通投诉渠道以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2] - 创新开展信用+文旅建设依法对符合条件的失信主体应认定尽认定以增强信用监管震慑力[2] 服务质量与创新发展 -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需做到环境清新设施更新管理创新和供给出新以优化游客体验[1] - 针对演艺经济剧本娱乐文创游戏等新业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重在加强服务引导[2] - 综合运用行政约谈行政指导和游客满意度调查等手段加强事中监管力度[2] - 需提升基础服务使价格更实惠演出活动更精彩以实现流量变留量[3] - 根植地方文化基因提供有品质有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使网红变长红[3]
“双节”我在岗丨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保障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搜狐财经· 2025-10-04 18:15
市场监管措施 - 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包保各旅游乡镇并深入景区及商业街区进行实地督查 强化对商品明码标价 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运行的监管 [3] - 成立景区特种设备专项工作专班 针对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等高频率使用设备进行全天候驻点保障 严格检查设备检验 人员持证和应急演练情况 [5] - 以景区及周边餐饮单位 食品摊贩和特产商店为重点 加大食品安全检查力度和频次 严查进货查验 加工制作及储存销售环节 [6] - 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 及时高效处置各类消费纠纷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并提升游客满意度 [6]
我省部署国庆中秋假日旅游和文化市场综合监管工作
海南日报· 2025-09-23 07:32
行业监管部署 - 行业于9月22日召开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旅游和文化市场综合监管会议 对双节期间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目标是确保市场安全平稳有序运行[2] - 行业处于升级转型关键期 做好监管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各有关单位需保持高度警惕 坚持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全力打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2] - 行业需夯实工作责任 突出早谋划早部署和全覆盖全联动 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 以全力保障市场安全有序繁荣发展[3] 风险研判与安全管控 - 行业需精准研判形势 高度警惕假日旅游市场潜在问题 对水上运动、涉海涉空运动、旅游硬件设备、交通安全、野游点、食品安全、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等风险点提前研判并抓住重点[3] - 行业需周密部署任务 全面筑牢旅游市场安全与秩序防线 措施包括重拳打击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攻坚任务 做好景区游客流量管控和重大活动现场安全管控[3] 消费活力激发 - 行业需创新工作举措以激发旅游文化消费活力与潜力 具体包括优化假日旅游消费供给 营造旺季旅游消费氛围 发挥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机制的作用[3]
阿力得尔市场监管所开展那达慕旅游沿线市场专项检查
中国食品网· 2025-08-07 17:25
市场监管措施 - 科右前旗市场监督管理局阿力得尔市场所开展旅游沿线市场专项检查,以保障2025年兴安盟那达慕期间市场秩序稳定 [1] - 检查聚焦食品安全,对沿线餐饮、食品销售及生产单位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核查经营资质、健康证明及进货查验制度 [1] - 规范价格行为,严查商超、住宿等涉旅经营单位的未明码标价、计价单位模糊等违规行为 [1] -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重点检查检验合格证明、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1] - 规范计量行为,对集贸市场、商超的电子计价秤进行全面检查,核实检定有效期及封签完整性 [1] 检查成效与后续计划 - 本次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2人次,规范经营主体23家 [2] - 阿力得尔市场监管所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常态化开展旅游市场巡查 [2]
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11项举措护航夏季旅游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5 06:09
旅游市场监管措施 - 哈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护航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采取11项措施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1] - 行动重点包括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旅游热销产品质量、计量器具使用规范、价格秩序、广告监管、不正当竞争打击、投诉举报处理、旅游标准体系建设、网络涉旅商品监管以及市场监管"一站式"服务站推广 [1][2][3] 食品安全监管 - 落实旅游市场食品经营主体责任,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 [1] - 组织开展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与抽检监测,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 [1]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 加大对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旅游景区观光车、宾馆电梯等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力度 [1] - 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动态研判恶劣天气下的潜在风险隐患 [1] - 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应急处置预案,组织针对性应急救援演练 [1] 旅游热销产品质量监管 - 加强景区周边儿童游泳圈、救生衣、轮滑鞋等夏季旅游热销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 [1] - 督促经营者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1] - 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旅游商品等违法行为 [1] 计量器具使用规范 - 加大对景区及周边集贸市场、商场超市、水果店、夜市、流动摊贩等贸易结算用电子计价秤的监管力度 [2] - 严厉打击利用出租车计价器、加油机等计量器具作弊的违法行为 [2] 旅游市场价格秩序维护 - 加大旅游市场价格巡查检查力度,引导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 [2] - 依法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 [2] 旅游广告监管 - 加大广告抽查监测力度,督促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依法审查旅游广告 [2] - 加大对旅行社、旅游景区发布涉旅广告的监管力度,查处虚假违法旅游广告 [2] 不正当竞争打击 - 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车站、高速路沿线服务区、旅游景区等区域的仿冒混淆、商业贿赂等行为 [2] 投诉举报处理 - 畅通12315投诉举报热线,24小时受理游客投诉举报 [2] - 推动重点景区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促进消费纠纷源头化解 [2] 旅游标准体系建设 - 开展文化和旅游标准宣贯实施活动,宣传推广标准化试点单位经验 [3] 网络涉旅商品监管 - 加大对传统电商平台、直播平台涉旅商品的网络监测力度,查处违法销售行为 [3] - 审查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提供的旅游合同文本的合法性、公平性、规范性 [3] 市场监管"一站式"服务站推广 - 在特色旅游景区、重点场所、重大活动举办地推进市场监管"一站式"服务站全覆盖 [3] - 实现全链条保障、全要素服务和全过程监管,健全长效监管与服务机制 [3]
文旅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5 07:50
旅游市场秩序整治 - 文化和旅游部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强迫购物、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 [1] - 专项整治将聚焦旅游购物活动集中的重点区域,紧盯旅行社、旅游购物店等重点环节,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 [1] - 文化和旅游部已印发《关于整治强迫购物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开展全链条治理,形成严打态势 [1] 失信行为曝光机制 - 文化和旅游部将发布第一批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典型失信行为,依法依规加大曝光力度 [2] - 通过社会监督推动行业自律,建立"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机制 [2] 旅游景区服务优化 - 重新修订《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重点规范景区的便利化、安全性和舒适度 [2] - 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加强开放管理,丰富优质服务供给 [2] 旅游安全与消费引导 - 编制《旅游安全实务手册》和《旅游避"坑"指南》,帮助游客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3] - 对常见旅游安全问题和消费陷阱进行系统梳理,提供典型案例参考 [3] 监管长效机制 - 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检查、加大标准引领和行业培训等多措并举提升旅游市场治理成效 [3] - 持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保障游客满意出游、安全出游 [3]
【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多措并举提升暑期游客体验
陕西日报· 2025-07-03 06:52
暑期旅游旺季准备措施 - 陕西文化和旅游厅围绕丰富产品供给、推出暖心服务、强化安全保障推出一系列举措以提升游客体验 [1] - 持续推进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提升智慧化、特色化服务水平,并对中考高考学生、教师、老年人等群体推出优惠政策 [1] - 依托全省48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及红色旅游线路资源,推出研学游、亲子游、乡村游等主题产品以满足不同需求 [1] 暑期旅游产品供给 - 推出"历史文化探秘之旅""红色记忆追寻之旅"等研学游产品 [1] - 推出"自然生态休闲之旅""亲子欢乐度假之旅"等亲子游线路 [1] - 推出"乡村民俗体验之旅"等乡村游主题产品 [1] 客流高峰应对措施 - 要求景区完善预约措施,简化预约程序,支持多证件购票、多语种导览及线下支付 [1] - 热门景区将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弹性供给等方式缓解客流压力 [1] - 实施"暖心"工程,强化景区防暑降温等服务,着力解决如厕难、停车难等问题 [1] 暑期旅游安全保障 - 强化与气象、应急部门的联动预警,及时发布信息引导游客科学避险 [2] - 压实旅行社、景区、星级饭店等重点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 [2] - 督促景区加强索道、缆车等特种设施设备检查和地质灾害防范 [2] 旅游市场监管与满意度 - 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结合文旅市场"清浊行动"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2] - 畅通投诉渠道,提升投诉举报受理能力 [2] - 今年上半年陕西游客满意度较2024年下半年提升2 1个百分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