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关税
icon
搜索文档
GM Cuts More Than 200 White Collar Jobs in Detroit
WSJ· 2025-10-24 22:01
公司业绩与股价 - 公司股价在业绩公布后飙升至创纪录价格 [1] - 公司盈利超出市场预期 [1] - 公司对汽车关税影响的展望更为乐观 [1]
GM stock jumps on upbeat full-year guidance as tariff exposure improves in Q3
Yahoo Finance· 2025-10-21 21:31
公司业绩与财务指引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80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227美元[5] 但第三季度净收入为4426亿美元 略低于市场预期的4518亿美元[5] - 公司大幅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预计全年EBIT在120亿至130亿美元之间 此前指引为100亿至125亿美元[2] 预计调整后每股收益在975美元至1050美元之间 此前指引为825美元至1000美元[2] 预计调整后汽车业务自由现金流在100亿至110亿美元之间 此前指引为75亿至100亿美元[2] - 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为3376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272亿美元[5] 市场表现与销售情况 - 第三季度在美国市场总销量为710,347辆 同比增长8%[6] 公司在美国整体销量排名第一 并获得自2017年以来最佳市场份额[6] - 销售增长主要由燃油车驱动 包括雪佛兰Silverado等皮卡和GMC Yukon等全尺寸SUV[6] 这两类车型预计将在年底引领行业[6] - 公司在销售中使用的激励措施较少 其激励支出占平均交易价格的比例为4%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69%[5] 电动汽车业务 - 第三季度电动汽车销量飙升至66,501辆 创下纪录[7] 这主要得益于7,500美元的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即将到期[7] - 在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后 电动汽车业务预计将有所放缓[7] 关税影响与成本控制 - 公司预计全年关税影响约为35亿至45亿美元[3] 此前春季的预测为40亿至50亿美元[3] - 通过关税缓解措施 预计可抵消35%的关税成本[4] 公司首席执行官感谢政府更新的关税政策 认为其MSRP抵消计划将有助于提升美国产汽车的竞争力[4]
Stellantis(STLA.US)百年来最大投资:计划在美投入130亿美元、目标年产量提升50%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0:45
智通财经APP获悉,Stellantis(STLA.US)表示,未来四年将向美国投资 130 亿美元,旨在重振其在这一 关键市场的业务,并减轻关税带来的影响。该公司周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举措是其逾 100 年历史 中规模最大的一笔投资,将使每年的成品车产量较目前水平提高 50%。该总额包括研发、供应商成本 以及制造业务方面的投资。 该计划标志着这家陷入困境的汽车制造商迄今为止在重建其在美国遭受重创的业务方面所做出的最大努 力。在美国,该公司市场份额的下降部分是由于产品线老化所致。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称赞Stellantis的这笔投资是其成员们的一次"重大胜利"。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主席 Shawn Fain表示:"他们今天的这一决定证明,有针对性的汽车关税实际上能够将数以千计的优质工会 工作岗位带回美国。华尔街和那些所谓的行业专家曾断言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但由自由贸易引发的恶性 竞争终于要结束了。" 1 月份,在与特朗普会面后,Stellantis表示将在贝尔维迪尔工厂生产一款中型皮卡。该车型现已被转移 至俄亥俄州托莱多的工厂,并计划于 2028 年开始生产。 该公司还将在其位于密歇根州沃伦市的工厂推出一款全 ...
关税“大山压顶” 日系“小而美”“美”不起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4 17:19
贸易政策变动 - 美国将对日本汽车的进口关税从27.5%下调至15%,适用于日本产乘用车、轻型卡车及汽车零部件 [2] - 尽管关税下调,但15%的进口关税仍对马自达、斯巴鲁、三菱汽车等小型日本车企构成沉重负担 [2] 美国市场重要性 - 美国是马自达、斯巴鲁、三菱汽车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3][4] - 2024年马自达在美国销量为42.4万辆,同比增长16.8%,占其全球总销量近30% [3] - 2024年斯巴鲁在美国销量为66万辆,同比增长5.6%,占其全球总销量7成,其中近一半从日本进口 [3] - 2024年三菱汽车在美国销量约为11万辆,同比增长26%,创自2019年以来最佳销量纪录 [4] 销量增长驱动因素 - 合理的定价和促销策略帮助马自达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保持优势 [3] - 斯巴鲁品牌特性与美国主流家庭对可靠性、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务实需求高度契合,其全时四驱系统适合多雪地区 [3] - 美国消费者倾向于购买经济实惠的车型,马自达、斯巴鲁、三菱汽车旗下车型以性价比闻名 [4] - 2024年三菱Mirage小型车在美国销量涨幅高达125.2% [4] 本地化产能与进口依赖 - 三菱汽车在美国完全没有产能,销售完全依赖从日本进口 [6][7] - 2024年三菱汽车从日本向美国出口了10.9万辆汽车 [7] - 斯巴鲁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拥有一家工厂,是其在美国唯一的制造工厂,2024年在美国销售的66万辆汽车中一半来自进口 [6] - 马自达与丰田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合资工厂产能为30万辆,2024年生产了88336辆CX-50,但马自达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大部分仍从日本和墨西哥进口 [7] 关税带来的财务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后,三菱汽车是涨价幅度最大的车企,平均每辆车涨价2403美元,斯巴鲁涨价幅度位居第三,达到824美元 [8] - 日本七大汽车制造商预计2025财年合计营业利润将减少约2.67万亿日元,相当于2024财年营业利润总额的3成多 [9] - 马自达预计2025财年净利润为200亿日元,较上财年锐减82.5%,营业利润同比大降73.1%至500亿日元,面临的关税成本可能高达2333亿日元 [9] - 斯巴鲁预计2025财年净利润减少52.7%至1600亿日元,营业利润下降50.7%至2000亿日元,美国汽车关税将带来2100亿日元额外成本 [10] - 三菱汽车将2025财年营业利润预期下调30%至700亿日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预期大幅下降75%至100亿日元 [10] 应对策略 - 马自达计划提升与丰田合资的美国阿拉巴马州工厂效率及产能,将资源更多投向在美国本土生产的高利润率车型CX-50,以及从日本进口但利润较高的大型SUV CX-70和CX-90 [11] - 斯巴鲁将投资400亿日元扩大在美国的生产规模,计划将森林人车型生产转移至美国印第安纳工厂,并继续深化与丰田的战略合作,共享电动汽车平台与动力总成技术 [11][12] - 三菱汽车正考虑利用联盟伙伴日产在美国闲置的产能来生产汽车 [12]
日本车企在扩大美国以外销路,应对高关税常态
日经中文网· 2025-09-21 08:33
文章核心观点 - 日本汽车制造商正积极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带来的利润压力 [2][4] - 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但仍远高于此前2.5%的水平导致日本车企调整出口策略 [4][7] - 日本车企盈利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元历史性贬值但需构建不依赖汇率的盈利体制 [8] 日本车企战略调整 - 三菱汽车将通过巴西的代理商HPE Auto Motors生产车辆并从巴西向阿根廷等中南美洲国家出口以拓展美国以外销路 [2][4] - 马自达开始减少从墨西哥向美国出口盈利性较差的小型车并有意识地调整出货量将部分汽车销往其他地区如加拿大和哥伦比亚 [5][7] - 马自达在美国销售的汽车有50%从日本出口计划将面向美国的汽车转销其他地区以提高收益 [7] 具体业务影响与数据 - 三菱汽车2025财年因关税产生的影响高达320亿日元合并净利润预计同比大幅下滑76%至100亿日元 [4] - 三菱汽车2024财年实际销量中亚洲不含日本占31%美国占13%中南美市场仅占7% [4] - 2024年8月马自达从墨西哥出口至美国的马自达3为960辆同比减少57%小型SUV CX-30为3970辆同比减少37% [7] - 日本7大车企在关税下调时间推迟的情况下每天承受约30亿日元的负担简单计算损失已超过1600亿日元 [7] 市场环境与盈利挑战 - 日本7大车企2025财年盈利预期设想汇率为1美元兑145日元左右得益于日元贬值 [8] - 美国市场汽车售价不断上涨预计到明年春季最终平均涨幅可能会达到10%至15%左右 [8] - 下半财年美国市场汽车价格上涨可能导致销量下滑因此开拓美国以外销路至关重要 [8] - 日本车企需确保在1美元兑换110日元的时代也能盈利当前处于尚能承受汇率变化的阶段但经营状况可能变得严峻 [8]
美商务部称将考虑额外对汽车零件加征关税
经济日报· 2025-09-17 07:26
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动向 - 美国商务部考虑基于国家安全理由对额外进口汽车零件施加关税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对每年价值逾4600亿美元的汽车和零件施加25%关税 [1] - 美国国内汽车或零件制造商可要求对有国家安全影响的额外零件加征关税 [1]
美对日汽车关税虽降至15%,但日本二线汽车制造商仍面临巨大压力
凤凰网· 2025-09-05 18:25
关税调整影响 - 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 但仍为特朗普上任前水平的六倍[1][2] - 日本二线汽车制造商承受关税冲击能力较弱 可能被迫在美国市场提价或退出[1][2] - 三菱汽车利润预测下调近三分之一 马自达从墨西哥出口量下降一半以上[1] 公司市场表现 - 斯巴鲁去年在美国销售66.8万辆汽车 马自达销售42.4万辆 三菱销售11万辆[2] - 三菱汽车在美国市场平均每辆车涨价2403美元 为涨价幅度最大企业[2] - 斯巴鲁涨价幅度达824美元位居第三 而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多数进行降价[2] 企业战略调整 - 三菱考虑与日产在北美工厂进行潜在合作[2] - 马自达在丰田合作的阿拉巴马州工厂增加产量[2] - 丰田预计未来两年增持马自达5%股份 双方可能在美联合生产及采购分销合作[2]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9月1日)
乘联分会· 2025-09-01 16:36
国内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 单笔5万元及以上家用汽车消费贷款将获财政贴息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2] - 成都市第三轮汽车消费奖励活动上线 购车发票含税金额5万元至15万元每辆奖励2000元(名额21000个) 30万元以上每辆奖励4000元(名额5000个) [4] - 杭州两城区发放新一轮汽车消费补贴 最高可补贴6000元 [5] - 广州暂停实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 自8月30日零时起停止 [6][7] 汽车产业数据与产能建设 - 上海7月汽车类零售总额达158.50亿元 同比增长5.0% 前7个月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0.6% [3] - 广汽充电桩累计达19129个 覆盖204座城市 自营充电站1732座 [9] - 国轩高科拟投资40亿元建设年产2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 建设周期不超过24个月 [10] 国际合作与贸易动态 - 日美拟同步发布关税协议与投资文件 涉及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及降低汽车关税措施 [11] - 墨西哥与巴西汽车贸易增幅达35% 双边贸易额从2019年10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35亿美元 [12]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日产中国与东风汽车集团新设合营企业 [8]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韩国上半年电动车销量92,235辆 同比增长42.4% [13] - 特斯拉FSD在澳大利亚上线 买断价格10100澳元(约47065元人民币) [14] 商用车与皮卡市场新品 - 第二批300个高速服务区"司机之家"完成标准化改造 [15] - 奇瑞威麟家族全球首秀 推出威麟P3X/P2X/R08三大系列产品 [16] - 江淮皮卡新能源双子星全球上市 悍途PHEV/EV起售价15.98万元 [17] - 长安猎手K50全系上市 搭载30kW超级外放电功能 售价12.79万元起 [18]
日媒:日车企在美涨价,仍难抵关税冲击
环球时报· 2025-08-25 07:05
美国新车价格趋势 - 美国新车平均建议零售价突破5.1万美元 同比增长2.3% 较2020年平均价格高1万美元 [1] - 新车价格未来上涨水平难以预测 受特朗普政府征收进口汽车、零部件和钢铁关税影响 [1] 日本对美汽车出口表现 - 7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4220亿日元 同比大幅减少28.4% [1] - 日本出口北美轿车价格指数119.6 环比上升2.2点 为6个月来首次上涨 [1] 日本车企应对策略 - 日本出口美国汽车实际关税达27.5% 含原有2.5%关税及新增25%关税 [2] - 丰田汽车自7月1日起上调在美售价 平均涨幅270美元 基于市场动向及竞争对手策略考量 [2] - 斯巴鲁6月前已上调部分车型价格 计划设定符合车辆价值的合理价格 [2] 行业盈利压力与谈判进展 - 日本车企调价幅度不足以弥补关税冲击 盈利压力预计继续加大 [2] - 日美达成协议将关税下调至15% 具体实施时间尚未确定 [2] - 日本政府继续要求美国尽快下调汽车及零部件关税 [2]
15%汽车关税敲定,德国车企进入“比惨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22:38
德系三巨头财务表现 - 奔驰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跌50%以上 [1] - 大众上半年税后利润同比大减38.3% 半年内三度下调全年业绩预期 [1] - 宝马上半年税后净利同比下滑29% 为三巨头中受创最轻者 [1] 关税政策直接影响 - 美国对欧洲汽车维持27.5%征税税率 虽较此前威胁的30%有所降低但仍高于特朗普重回白宫前的2.5% [1][2] - 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今年现金流或将合计减少约100亿欧元 [1] - 保时捷因关税额外支出约4亿欧元 导致净利润同比跳水66.6% [4] 企业应对策略差异 - 奥迪与保时捷压力最大:奥迪全面下调全年营收预期 利润率下修2个百分点 保时捷在美销售全为德国制造 [3][4] - 奔驰在美本土化程度约50%:阿拉巴马州工厂承担近半数在美销售组装任务 [4] - 宝马本土化程度最高:南卡罗莱纳州斯帕坦堡工厂支撑在美销售订单 并有约50%产量出口至全球120多国 [4] 供应链重组成本 - 美国加征25%汽车零部件关税导致所有汽车制造商成本增加1077亿美元 [6] - 奥迪墨西哥工厂因美国对墨加征25%汽车关税失去税率优势 [4] - 大众在美销量约90%为北美本土生产 豪华车仍依赖欧洲出口 [3] 产业转移与就业影响 - 奥迪计划2029年前在德国裁减7500个岗位 大众计划在德裁员3.5万人 保时捷计划裁减1900个岗位 奔驰计划2027年前削减数千岗位 [7] - 欧洲汽车工厂减产可能影响德国多达7万个工作岗位 [7] - 多家车企宣布扩大在美投资:奔驰2027年起在阿拉巴马生产GLC SUV 宝马考虑增加斯帕坦堡工厂班次 奥迪计划在美生产部分车型 [5] 市场结构与产品策略 - 美国去年进口汽车801万辆 其中德国车44.7万辆占比不足6% 但贸易额占比超10% 反映其中高端车型主导地位 [2] - 德国出口至美国汽车以豪华车为主 利润空间足以消化15%关税成本 [3] - 电动化转型受挫:美国取消电动汽车补贴政策迫使德系车企继续发力燃油车领域 延缓新能源转型进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