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剧精品化
icon
搜索文档
暑假兼职拍短剧,清华女博士回应“赚快钱”:前期多数零片酬,未来想成为制片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7:58
每经编辑|程鹏 "清华博士怎么也来拍短剧了?"近日,一条名为"清华博士勇闯短剧圈的一天"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8月28日,记者联系上了该视频博主——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袁小格(艺名)。她告诉记者,自己的主业是做科研工作,趁放暑假的时间去拍摄短剧。在 她看来,"读书的意义在于赋予个体更多选择权",拍短剧也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她说,一天拍摄20个小时,每天只能睡两到三个小时,"累并快乐 着"。她向记者透露,未来想要成为短剧制片人或投资人,"短剧会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在袁小格眼里,学历是光环,但不是枷锁。人生可以有很多种活法,可以勇敢尝试。 图片来源:潇湘晨报 清华博士暑期体验拍短剧 "追求人生不一样的价值" 综合大皖新闻和九派新闻报道,袁小格告诉记者,她于2023年获得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我平时是要上班的。"袁小格说,自己目前任职的实验室是 与高校合署办公,"我们也有寒暑假。我是趁暑假的时间来拍短剧的。" "我这次拍摄的短剧名叫《星城棋缘》,是讲述围棋文化的题材。"袁小格说,能够有这次的拍摄契机,是一位朋友推荐的机会,"我的朋友在棋类协会担 任副秘书长。这次拍摄的题材涉及传统文化的推 ...
70集200块,新人编剧逃不过短剧骗稿?
36氪· 2025-08-28 20:22
短剧行业骗稿现象普遍性 - 小红书平台存在大量"短剧骗稿"相关搜索内容 显示该问题广泛存在且恶劣程度触目惊心 [1][2] - 新人编剧遭遇骗稿"白嫖"几乎是行业普遍现象 多数创作者在入行初期都有类似经历 [3] - 头部短剧承制公司责编确认骗稿行为常见 包括冒名顶替投稿 窃取核心创意后找写手复刻等情况 [10] 具体骗稿手法与案例 - 存在以200元报酬骗取70集4.5万字剧本的极端案例 相当于单集仅2.86元 [4][5][6] - 常见手法包括:以政府合作为名申请扶持资金 拿到全本后消失;虚假承诺署名机会;恶意拖欠尾款 [5][6][9] - 部分公司直接盗用编剧设计的核心创意和剧情钩子 数月后上线相同内容的短剧 [8] 行业分层与认知错位 - 头部公司已进入精品化转型阶段 而下沉市场仍存在"低门槛 赚快钱"的错误认知 [2][11][16] - 跨界从业者轻视短剧创作逻辑 试图通过"降维打击"获利但实际上不理解行业特性 [16][17] - 新人编剧缺乏经验和话语权 成为最容易被收割的群体 [3][17] 行业规范与维权困境 - 短剧行业缺乏透明反馈机制和规范合同 信息差被投机者利用 [18][24] - 维权成本高昂:稿费通常仅几千到上万元 但诉讼成本远高于可能获得的赔偿 [22] - 合同存在明显漏洞:分期付款条件 验收标准 修改次数等关键条款约定模糊 [24] 平台监管与行业发展趋势 - 红果平台严打剧本抄袭 对复制粘贴 洗稿 创意抄袭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14] - 内容需求转向创新题材:男频开拓都市玄幻 都市日常 女频转向都市情感 现言甜宠等 [14] - 行业进入沉淀期但规范未同步建立 收稿渠道混乱 审核标准不透明等问题突出 [25]
借“泛娱乐”出海,中国短剧面临制作成本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24 21:15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Q1全球短剧应用内购收入逼近7亿美元 是2024年Q1的近4倍[1] - 2025年Q1全球短剧应用下载量超过3.7亿次 是2024年Q1的6.2倍[1] - 截至2025年3月全球短剧应用累计下载量接近9.5亿次[1] - 微短剧海外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0亿美元[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推动本土故事和表达方式获得海外观众喜爱[2] - 短剧快节奏故事表达形式受到全球观众青睐[2] - 短剧正从视听产品向作品转变 迈向精品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2] 公司运营策略与挑战 - 核心团队通过持续学习解决演员表演、口音、故事节奏和用户付费等问题[2] - 制作成本大幅上涨:洛杉矶短剧制作成本从2022年6月的10万美元上涨至25-30万美元[3] - 成本上涨倒逼优化生产流程 提高爆款率和成功率[3] - 内容创新存在高失败率 约80%题材失败[3] 内容创作理念 - 精品化核心在于情感与情节的高度共振 而非服化道[3] - 成功作品(投流超1000万美元)多为市场首次尝试的创新题材[3] - 短剧本质为情感驱动型题材 高度依赖情感框架[3] 行业未来形态 - 短剧APP可能演变为一体化休闲娱乐平台 包含综艺、比赛等内容[4] - 短剧被定义为全新休闲方式 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发展潜力[1][4]
“去土味”后短剧迎政策东风,上电视钱从哪来?
华夏时报· 2025-08-20 13:11
政策导向与行业影响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明确鼓励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 [1][2] - 政策旨在通过"内容焕新计划"加强超高清节目制作 改进电视剧审查机制 并推动纪录片、动画片精品创作 [2] - 广电总局于2025年初发布通知 要求对微短剧按"重点""普通""其他"分三级审核管理 强化内容品质管控 [6]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 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 [2]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634.3亿元 2027年进一步增长至856.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19.2% [2] - 行业从边缘娱乐内容升级为国家文化产业战略组成部分 广电总局推出"微短剧+"行动计划引导高质量发展 [3] 制作方响应与内容升级 - 点众科技拓展都市、校园、年代等现实题材 突破传统霸总、玄幻题材局限 [3] - 精品短剧案例涌现:腾讯视频出品横屏短剧《朱雀堂》由万茜、秦俊杰主演 红果短剧与央视频联合出品《墨韵新生》聚焦古画修复题材 [6][7] - 行业逐步摆脱单纯娱乐属性 成为赋能千行百业的工具 [3] 电视台与平台协同效应 - 政策为电视台分流过剩人员至短剧制作领域 同时提供更高规格播出平台 [1][4] - 微短剧《午后玫瑰》在电视台收视率力压同期传统电视剧 验证播出可行性 [4] - 电视台可通过短剧吸引流失观众并触达年轻群体 丰富内容储备 [4] 落地挑战与制约因素 - 短剧需调整节奏、人设及题材以适应电视端 对习惯夸张叙事的制作公司构成挑战 [7] - 电视台面临年轻用户流失和品牌价值稀释 传统商业模式难以支撑短剧采购或自制投入 [7][8] - 二三线地方电视台缺乏财政支持 难以承担微短剧创作或采购成本 [8]
影视ETF(516620)涨超1.1%,行业回暖与技术升级共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4:36
行业动态 - AI技术商业化加速 GPT-5显著降低模型幻觉率 提升下游应用准确度和付费意愿 [1] - 谷歌世界模型Genie3在时延性和清晰度上大幅改善 对开放世界和MMO游戏开发有降本增效作用 [1] 影视市场表现 -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超预期 猫眼预测上调至15.24亿元 [1] - 7月票房达40.67亿元 显示市场回暖 [1] IP衍生品开发 - IP衍生品开发潜力大 光线传媒与泡泡玛特等合作推动销售额增长 [1] 短剧行业趋势 - 短剧行业向精品化发展 盈利模式从付费转向免费 平台与出品方合作共赢 [1] 行业指数 - 影视ETF(516620)跟踪中证影视指数(930781) 覆盖从内容创作到终端放映的全产业链企业 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 [1]
红果“剧本新政”下的编剧生态:头部狂欢,底层哀嚎?
36氪· 2025-08-14 16:45
短剧剧本圈格局,要改写了? 8月6日,红果短剧全面升级剧本合作政策,8月13日起,将针对自制剧本合作方升级政策,还将推出限时激励活动。其中,对大型编剧工作室开放了拉 新、成长和分账激励政策,鼓励工作室收新编剧、做大做强,并对剧本的评级也做了调整,评级最高的保底稿费从12万上升至20万,分成从20%升至 40%;评级最低的保底稿费从5万降至4万,30集定金从2万降至1万,分成从20%降至10%。 这个新政策一发布,就引发了短剧编剧圈的连锁反应:之前不肯带新人的短剧编剧工作室,如今放下身段,大力招收新人编剧,希望抢拉新激励;还有部 分编剧工作室冒充红果二十大编剧工作室,希望吸引更多投稿;而大量的普通个人编剧则恐慌于最低保底,分成减少,担心自己收入骤降,不投靠大编剧 工作室,将无法获得更高收益。 关于红果剧本新政,行业内众说纷纭。那么红果这个新政策对短剧编剧行业有哪些影响?究竟是利还是弊? | 剧本评级 | 保底政策 | 分成比例 | 30集保底 | 完稿保底 | | --- | --- | --- | --- | --- | | 5++ | 20万元 | 40% | 5万元 | 15万元 | | S+ | 20万 ...
“红果”月活首超优酷,短剧在“虚火”下狂飙
36氪· 2025-08-12 18:02
行业增长与竞争格局 - 红果免费短剧在APP渠道月活达21206万 同比增长179% 成为行业头部应用[1] - 河马剧场以4528万月活位居APP渠道第二 同比增长152.6%[1] - 抖音小程序渠道中蛋花看剧同比增长1370.3% 乐享小短剧增长1249.1% 显示渠道分化增长态势[1] - 微信小程序渠道辽波剧场同比增长1036.2% 杜仲短剧暴涨13883.8% 反映生态流量爆发式增长[1] - 红果短剧月活超优酷 标志短剧成为主流视听消费选择 商业可行性得到验证[3] - 行业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红果月活达21206万 而第二名河马剧场仅4096万[6] 内容生产与创新挑战 - 爆款短剧播放量屡创新高 红果平台10亿以上播放量作品达17部 最高出现30亿播放量的《念念有词》[3] - 创作周期被极度压缩 60集剧本需两周内完成 导致角色塑造和剧情设计缺乏精雕细琢[11] - 题材同质化严重 多部作品改编自相同小说源 如《月光锈》与《危情博弈》均源自小说《你出轨在先,离婚你哭什么》[11] - 翻拍版本泛滥 《咬清梨》存在千喆&彭呆呆、马秋元&何聪睿、彭瑶&希尔艾力等多个主演版本[11] 数据真实性与算法影响 - 平台算法规则变更影响数据统计 红果将热力值计算从14天累计改为7日均值 并取消上限限制[6] - 新算法导致部分剧集通过短期集中播放迅速蹿升 产生热度虚高现象[9] - 行业存在数据真实性争议 肯德基短剧宣称1.4亿播放量但点赞比例遭质疑[6] - 第三方机构数据统计口径不一 DataEye、新榜、QuestMobile等机构数据存在差异[17] 版权保护与行业治理 - 抄袭现象成为行业顽疾 点众科技、听花岛指控ReelShort平台多部作品涉嫌"一比一抄袭"[15] - 短剧"短平快"特性加剧抄袭风险 强冲突高爽点的固定套路给抄袭留出空间[15] - 法律认定存在难点 著作权法只保护具体表达而非思想 情节注水改动增加判定难度[15] - 行业推动建立版权确权机制 建议参考电商打假经验建立平台主导自治机制[17]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5亿元 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16] - 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品化路线 但内容创新与批量生产矛盾依然突出[2] - 需要建立多元竞争格局 呼吁长视频平台加强短剧业务形成多维度竞争[17] - 需统一数据统计标准 推动播放量计算规则和统计方法公开透明[17]
快手大数据研究院:2025年快手短剧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8-10 16:36
短剧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用户规模累计6.6亿,成为大众文娱消费的刚性组成 [1][8][15] - 短剧用户结构打破传统壁垒,40岁以下与以上群体占比约1:1,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为主力受众 [1][8][21][23][25] - 2024年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达14.8%,超七成用户形成规律性观看习惯,其中36.19%每日观看,38.15%每周观看多次 [1][15][18][20] 短剧内容与制作趋势 - 行业从粗放式转向精品化,快手率先发力"短剧+AI",自研可灵AI大模型应用于《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新世界加载中》等作品,突破科幻、奇幻题材局限 [1][8][31][39][42] - 短剧制作成本攀升,精品短剧平均成本超300万元,AIGC技术推动"技术降本+内容增值+商业闭环"模式 [35][53] - 快手短剧供给端表现亮眼,截至2025年2月累计上传新剧超5.3万部,原创精品占比100%,破亿短剧达378部 [2][10] 用户行为与商业化 - 2024年快手短剧日活用户突破3亿,同比增长11%,重度用户达1.46亿,日均观看时长显著提升 [2][10] - 都市和恋爱题材为主流,魔幻题材增速达325%,科幻等小众题材仍在探索 [26][28] - IAP+IAA双轮驱动商业化,2024年Q4广告消耗同比增长300%,2025年春节广告消耗破3000万,商业化合作剧目数增长率达365% [2][11] 技术驱动与未来战略 - 可灵AI技术迭代形成1080P/720P产品矩阵,支持多风格输出与精准影调控制,如《新世界加载中》总曝光13.7亿+ [41][42][43][45][48][50] - 快手推出"AI创想剧场"计划,降低创作门槛,并计划跨界融合影视、游戏、小说等领域,提升IP辐射力 [55][56][57][58] - 2025年星芒短剧战略聚焦细分题材投资、政策体系优化和AI加码,目标推动行业多元化与精品化 [54][55]
月活超过优酷后,红果为何无法躺平?
钛媒体APP· 2025-08-08 19:52
红果短剧的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月活用户达2.1亿,同比增长179%,超越优酷的2.006亿月活 [1][2] - 平台诞生17部播放量破10亿的爆款作品 [6] - 用户增速呈现阶段性放缓: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环比增长5.06%,2025年1月至3月降至2.09%,3月至5月进一步收窄至1.50% [17]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免费模式颠覆传统付费短剧,免费模式用户占比从2024年初11%飙升至年中50% [6] - 核心变现支柱为广告,2025年上半年149个品牌涉足微短剧营销,其中52%为首次入局者 [8] - 推出会员服务(周卡8元、月卡30元、季卡78元、年卡260元)形成"广告+会员+单剧付费"混合变现体系 [8][10][11] 字节跳动的生态优势 - 88.3%流量源自抖音,形成"番茄小说IP-红果短剧-抖音分发"的完整产业链 [12][13] - 成立短剧版权中心整合内部资源,加强版权管理 [21][22] - 通过"果燃计划"升级内容审核标准,采用"保底+分成"模式吸引优质制作方 [23] 行业竞争格局 - 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01分钟,发展速度远超网络外卖/文学/网约车 [12] - 腾讯视频计划上线350部竖屏微短剧,微信生态推出"火星短剧社" [15] - 芒果TV以经典IP改编策略打造精品短剧,单剧制作成本推高至300万元 [16][25] 内容精品化转型 - 广电约谈后加强内容审核,下线违规剧集并提高上线标准 [20] - 平台向"超级APP"进化,整合电影/听书/小说/漫画等内容板块形成生态闭环 [25] - 行业从"海量内容供给"转向"精品化制作",头部公司竞争重点从流量转向留存 [18][19]
“短剧大战”下半场:抢人、抢钱、抢IP
36氪· 2025-07-29 19:51
中国短剧行业在北美市场的发展 - 中国电影人高峰在美国创办的短剧承制公司已成为美国市场最大的短剧承制方之一 2024年制作45部短剧作品 累计票房超过7000万美元 其中爆款短剧《The Divorced Billionaire Heiress》成本不到20万美元 票房突破3500万美元 收益超170倍 [1] 短剧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中国微短剧2024年市场规模达504亿元 已反超电影市场 DataEye研究院预测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短剧市场上新近3万部短剧 头部制作方如听花岛 重庆四月联盟等公司半年最多制作30部精品短剧 [5] - 短剧行业直接创造约21.9万个就业岗位 间接带动就业岗位达42.8万个 总计带动约64.7万个就业机会 [19] 短剧制作成本与投资趋势 - 行业制作成本持续上涨 听花岛出品的短剧《家里家外》将制作成本天花板拉升到300万元 未来竖屏短剧投资量级预计在300-500万元之间 [7] - 目前已有许多竖屏短剧单部总成本在120万元以上 加上内部运营成本和营销费用 单项目成本已达200万元 [7] - 有投资人表示现在没有500万预算已经不敢碰短剧 [7] 短剧内容质量提升与IP改编趋势 - 行业开始注重内容质量 爆款率高的公司困于人手不够 想扩大产能 [5] - 短剧制作水准持续提升 春节档涌现一批质感很好的古装题材 剧组能穿很好的貂 用造雪机拍雪景 [7] - IP改编成为爆款重要路径 《念念有词》改编自番茄热门小说《豪门老公是哑巴?别慌,我是喇叭》 已经是小说改编的第三个版本 [10] - 短剧改编IP规模变大 《还珠格格》《家有儿女》等国民度大IP宣布启动短剧改编 平台正在洽谈《百妖谱》《杀破狼》《AWM绝地求生》等超级头部IP [10] 短剧行业人才发展与薪酬状况 - 头部编剧可以谈分账 靠一部短剧拿到百万元收益的编剧不在少数 现象级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的编剧收入破百万 [15] - 缺少爆款经历的编剧完本费用在1-3万元左右 有爆款经历的编剧完本费用在3-5万元左右 30%-40%的编剧能拿到月入10万元的薪资待遇 [15] - 短剧演员行业薪酬分化明显 "短剧一哥"柯淳日薪2万 某短剧知名演员商务代言费报价高达7位数 但中腰部主演 特约主演 群演的薪酬变化不大 横店群演100-200元/天 特约演员500-1500元/天 腰尾部主演1500-8000元/天 [18] - 大量长剧编剧和演员转行短剧行业 但转型存在挑战 长剧编剧需要适应短剧快节奏和"弱人物 重情绪"的特点 [17] 平台竞争与商业模式演变 - 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入局短剧 包括淘宝 京东 拼多多等电商平台 华为 小米 360等科技企业 以及爱优腾芒等长视频平台 [23] - 免费与付费短剧的市场份额形成7:3的格局 红果短剧的供给占据免费短剧的90% [27] - 红果短剧2025年5月月活破1.99亿 即将超过优酷的月活 只相差50万左右 [25] - 字节跳动在短剧赛道占据霸主地位 通过红果短剧 木叶和咸柠三款APP构建产品矩阵 覆盖全年龄段用户并渗透各级城市市场 [28] 版权保护与行业规范 - 短剧抄袭成本极低 维权困难 收集证据和打官司时间长 罚款金额不重 [31] - 听花岛指控自家短剧《家里家外》被南京烛影心光公司侵权抄袭 抄袭风蔓延至海外 ReelShort上线播放的多部海外短剧涉嫌"一比一抄袭"国内权利作品 [28] - 红果短剧投入数百人专项团队开展全网盗版监控与投诉 单日投诉量达数千条 [31] - 抖音集团成立短剧版权中心 整合抖音短剧和红果短剧的BD团队 加强对短剧IP版权生态保护 [31]